绵阳市高中2013级第一学期末教学质量测试(物理)含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1.41 MB
- 文档页数:7
高中2013级第一学年末教学质量测试化学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说明:1. 本答案供阅卷评分使用,试题的参考解答是用来说明评分标准的,考生如按其他方法或步骤解答,正确的同样给分;有错的,根据错误的性质,参照评分标准中相应的规定评分。
2. 化学专用名词中出现错别字、元素符号有错误,都要参照评分标准扣分。
3. 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未配平的,都不给分。
4. 计算只有最后答案而无演算过程的,不给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B2. D3. A4. B5. A6. D7. C8. B9. D 10. C二、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1. A 12. C 13. B 14. C 15. D 16. A 17. B 18. C 19. D 20. C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三、(本题包括2小题,共13分)21.(共4分。
每空1分)(1)②(2)④(3)⑤(4)③22.(共9分。
最后一空2分,其余每空1分)(1)第三周期第ІA族(2)Na+ [‥∶O∶‥H ]-离子键和极性共价键(3)负O2+4e-+2H2O==4OH-(4)苯(5)H2S+Cl2==S↓+2H++2Cl-(2分)四、(本题包括1小题,共12分)23.(1)羧基(1分)CH3CH2Cl(1分)(2)②(1分)①④(1分)(3)2CH3CH2OH+O2Cu或Ag———→△2CH3CHO+2H2O(2分)(4)饱和Na2CO3溶液(1分)123.2 mL(3分)(5)n CH CH2一定条件————→CH CH2n(2分)五、(本题包括2小题,共15分)24.(1)2NH 4Cl +Ca(OH)2△===CaCl 2+2NH 3↑+2H 2O (2分)(2)将圆底烧瓶的右边导管与B 装置连接(1分) (3)E (1分)(4)8NH 3+3Cl 2==6NH 4Cl +N 2(2分) 蓝(1分)25.(1)萃取(1分) 分液(1分) (2)AC (2分)(3)作催化剂(1分) (4)冷凝裂化气(1分)(5)高锰酸钾酸性溶液紫色褪去(1分) 气态烯烃(1分)六、(本题包括2小题,共10分)26.(共4分)0.05 mol (2分) 5.6(2分)27.(共6分)解:(1)设被浓硫酸氧化的铜的质量为m (Cu)。
绵阳市高中2012级第一学年末教学质量测试物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1.可以认为地球同步卫星是绕地心做匀速圆周运动,同步卫星做的是A .速度和加速度都恒定不变的运动B .速度恒定不变、加速度不断变化的运动C .速度不断变化、加速度恒定不变的运动D .速度和加速度都不断变化的运动2.一同学水平抛出一小球,不计空气阻力,则小球A .运动时间只与抛出点的高度有关B .落地时的速度大小只与抛出点的高度有关C .运动时间和落地时的速度大小都与抛出点的高度无关D .运动时间和落地时的速度大小都只与抛出点的高度有关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行星的运动和地球上物体的运动遵循不同的规律B .物体在转弯时一定受到力的作用C .月球绕地球运动时受到地球的引力和向心力的作用D .物体沿光滑斜面下滑时,没有力做功4.如图所示,汽车在一段水平弯曲路面上匀速行驶,受到地面的静摩擦力为F ,受到空气阻力为f ,下图中关于汽车受到F 和f 的示意图,可能正确的是5.如图,物块A 、B 在外力F 的作用下一起沿水平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的过程中,关于A 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力和A 、B 间的静摩擦力做功的说法,正确的是A .静摩擦力都做正功,滑动摩擦力都做负功B .静摩擦力都不做功,滑动摩擦力都做负功C .有静摩擦力做正功,有滑动摩擦力不做功D .有静摩擦力做负功,有滑动摩擦力做正功6. 滑雪运动员以20m/s 的速度从一平台水平飞出,落地点与飞出点的高度差3.2m 。
不计空气阻力,g 取10m/s 2。
运动员飞过的水平距离为s ,所用时间为t ,则A .s =16m ,t =0.50sB .s =16m ,t =0.80sC .s =20m ,t =0.50sD .s =20m ,t =0.80s7.如图所示是一个玩具陀螺。
a 、b 和c 是陀螺表面上的三个点。
当陀螺绕垂直于地面的轴线以角速度ω稳定旋转时A .a 、b 的角速度比c 的大B .a 、b 、c 三点的角速度相等 f A f FB f FC f FD A BF cb a ωC .a 、b 、c 三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D .a 、b 的线速度比c 的小8.(新教材删去内容)9.我国发射的“嫦娥一号”卫星绕月球经过一年多的运行,完成了既定任务,于2009年3月1日16时13分成功撞月。
绝密★启用前【考试时间:2010年1月25 日下午2:10 —3:50】高中2012级第一学期末教学质量测试物理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其中试题卷由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组成,共6页;答题卷共2页.满分100分.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和答题卷一并交回.第Ⅰ卷(选择题,共54分)注意事项: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一、本大题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1.用手拉着一根挂有重物的细绳(细绳不计质量且不可伸长)沿光滑斜面向上做匀加速运动,当手突然停止运动的瞬间,重物将A.开始沿斜面向上减速运动B.开始沿斜面向上匀速运动C.继续沿斜面向上加速运动D.立即停止运动2、一个物体在平行于斜面向上的力F作用下,匀速向下运动,如图所示,除力F以外,它受到的力还有A.重力、弹力、下滑力和摩擦力v FB.重力、弹力和摩擦力C.重力、弹力和下滑力D.弹力、摩擦力和下滑力3、某同学用水平力推静放在水平地面上的桌子,但未推动,这是因为该同学对桌子的推力A.大于桌子对该同学的推力B.小于桌子对该同学的推力C.小于桌子和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D.小于桌子所受的静摩擦力A B 4、在田径运动会的100m 比赛中,测得某一运动员5s 末瞬时速度为10.3m/s ,10 s 末到达终点的瞬时速度为10.1m/s 。
则他在此比赛中的平均速度为A .10 m/sB .10.1 m/sC .10.2 m/sD .10.3 m/s5、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汽车,第2 s 内通过0.75m 的位移,则A .加速度为1.0 m/s 2B .第1 s 末的速度是1.0 m/sC .第1 s 内通过的位移为0.25 mD .2 s 内通过的位移为2.0 m6、足够大的光滑水平面上一小球处于静止状态。
M D A B CN R 1R C E r a b S高中2013级第三学期末教学质量测试物 理第Ⅰ卷(选择题,共54分)一.本大题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电场强度的方向与电场力的方向一致B .电场强度的大小与电场力的大小成正比C .磁感应强度的方向与小磁针北极受力的方向一致D .通电导线受安培力大的地方磁感应强度就大2.图中实线为一簇电场线,虚线是一带电粒子从电场中的A 点运动到B 点的运动轨迹。
粒 子只受电场力作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粒子带负电B .粒子在A 点的速度小于在B 点的速度C .粒子在A 点的加速度小于在B 点的加速度D .粒子在A 点的电势能大于在B 点的的电势能3.一质量为m 的带电小球,在竖直方向的匀强电场中以水平速度抛出,小球的加速度大小 为2g /3,不计空气阻力,小球在下落h 的过程中A .动能增加mgh /3B .电势能增加mgh /3C .重力势能减少2mgh /3D .机械能减少2mgh /34.A 、B 两个点电荷在真空中所产生电场的电场线(方向未标出)如图所示。
图中C 点为两 点电荷连线的中点,MN 为两点电荷连线的中垂线,D 为中垂线上的 一点,电场线的分布 关于MN 左右对称。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这两个点电荷一定是等量同种电荷B .这两个点电荷一定是等量异种电荷C .把某正点电荷q 从C 点移到D 点,电场力做正功D .D 点的电场强度可能比C 点的电场强度大5.四只电池E 1、E 2、E 3、E 4的电动势都为6V ,内电阻分别是1Ω、2Ω、3Ω和4Ω。
只选用其 中的一只电池给R =3Ω的电阻供电,要使R 得到最大的功率,应选的电池是A .E 1B .E 2C .E 3D .E 46.如图所示,电源电动势为E ,内电阻为r ,闭合开关,稳定后,滑动 变阻器的滑片由b 向a 滑动的过程中A .电阻R 两端的电压减小B .电容器C 两端电压减小A E BR B 照相底片d +— C .电容器C 上所带的电量增加D .电源两端的电压增大7.如图所示,宽40cm 的匀强磁场区域,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一边长为20cm 的正方形导 线框位于纸面内,以垂直于磁场边界的恒定速度v = 20cm/s 通过磁场区域,在运动过程中, 线框有一边始终与磁场区域的边界平行,取它刚进入磁场的时刻为零时刻,下列所给的图像能正确反映导线框中的电流随时间变化情况的是8.在赤道上竖立一避雷针,当一团带负电的乌云经过其正上方时,避雷针发生放电,则地磁场对避雷针的作用力的方向A .向东B .向南C .向西D .向北9.如图所示,两个互连的金属圆环,粗金属圆环的电阻是细金属圆环的电阻的一半,(连接 两环导线的电阻不计),磁场垂直穿过粗金属环所在区域,当磁感应强度随时间均匀变化 时,在粗金属环内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E ,则a 、b 两点间的电势差为A .EB .31E C .21E D .32E 10.质子(H 11)和α (e H 42)粒子的电荷量之比是1︰2,质量之比是1︰4,以相同的速率在同一匀强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轨道半径分别为R H 和R He ,周期分别为T H 和T He ,则A .R H ︰R He = 1︰2,T H ︰T He = 1︰1B .R H ︰R He = 1︰1,T H ︰T He = 1︰1C .R H ︰R He = 1︰1,T H ︰T He = 1︰2D .R H ︰R He = 1︰2,T H ︰T He = 1︰211.两个粒子互为同位素,则所带电荷量相同,但质量不同。
绵阳市2014-2015学年度高中二年级级第二学年期末质量测试物理试题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其中试题卷由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组成,共6页;答题卡共2页。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1卷(选择题,共54分)一.本大题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1.波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它赖以传播的空间可以是充满物质的,也可以是真空。
关于机械波和电磁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机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由介质的性质决定B。
电磁波是纵波,不能产生偏振现象C.机械波和电磁波都能发生多普勒效应D.在传播过程中,频率不变,波速和波长可能改变2.联合国宣布2015年为“光和光基技术国际年”(国际光学年)。
下列关于光科学发展历史上的系列说法,符合事实的是()A.1865年麦克斯韦提出光是电磁波的一种形态B、1801年托马斯·杨在实验室成功观察到了光的衍射C、1818年泊松通过实验发现了圆板衍射的“泊松亮斑”D.1905年爱因斯坦在广义相对论中提出光速不变原理3.如图所示,螺线管B套在螺线管A外边,螺线管A经过滑动变阻器和开关S2与电源相连接构成直流闭合电路;螺线管B与开关S1、灵敏电流计构成另一闭合回路。
进行下列操作,没有产生电磁感应现象的是()A。
闭合S1,接通S2的瞬间。
B.闭合S1和S2,断开S2的瞬间。
C。
闭合S1和S2,断开S1的瞬间D。
断开S1,闭合S2,滑动滑动变阻器滑片的过程中4.如图所示,交流发电机内矩形线圈在匀强磁场中绕垂直于磁场的轴匀速转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图示时刻穿过线圈磁通量为零,感应电动势为零B.图示时刻穿过线圈磁通量最大,感应电动势最大C。
线圈从图示时刻转过900时,磁通量变化最快D.线圈在图示时刻,磁通量变化最快5.中国物联网校企联盟认为“传感器的存在和发展,让物体有了触觉、味觉和嗅觉等感官,让物体慢慢变得活了起来”。
绵阳市高中2013级第一次诊断性考试理科综合生物部分理科综合共300分,包括物理、化学、生物三部分,考试时间共150分钟。
生物试卷分々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两部分,共4页,总分值90分。
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考号用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
并检查条形码粘贴是否正确。
2. 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非选择题用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的对应框内,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收回。
第I卷〔选择题共42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共7题,每题6分。
1. 以下图为,品牌酸奶的成分说明,据此判断以下相关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A. 鲜牛奶中含有可水解成半乳糖和葡萄糖的乳糖B. 酸奶发酵使用的细菌属于原核生物,没有细胞器C. 酸奶中滴加几滴苏丹III染液将呈现橘黄色D. 自制酸奶的发酵过程应在密闭条件下进行2. 实验方法的选择是决定科学研究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
以下相关生物学的成功研究与使用的方法对应关系不正确的选项是A. 别离真核细胞中各种细胞器一差速离心法B. 孟德尔别离定律的发现一假说-演绎法C. 研究光合作用释放的O2来源——同位素标记法D. 基因位于染色体上一模型构建法3. 右图为动物细胞内某分泌腺细胞分泌蛋白的形成过程图解。
结合该图以下有关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 ①上的核糖体合成的肽链,然后由①和⑤做进一步的修饰和加工最后形成分泌蛋白B. 分泌蛋白的运输过程是①一⑤一④一⑧一⑦,该过程中利用了生物膜的流动性特征.C. 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和运输过程都主要由结构②提供的能量,整个过程由③控制D. ①②③④⑤⑥⑧结构具有成分和绰构相似的膜,它们共同构成该细胞的生物膜系统4. 某研究发现染色体上抑癌基因邻近的基因能指导合成反义RNA,反义RNA可以与抑癌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形成杂交分子〔如右图〕。
高中2013级第一学期末教学质量测试化学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S 32 Na 23 Mg 24 Al 27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用合适的漏筛可以除去大米中的细沙,其原理与下列哪种分离物质的方法相同?A. 洗涤B.萃取C.过滤D.蒸馏2.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单晶硅B.漂粉精C.水玻璃D.赤铁矿3.在盛装液氯的容器上,所贴的危险化学品标志是4.当光线通过下列分散系:①有尘埃的空气②稀硫酸③NaCl溶液④墨水⑤稀豆浆⑥Fe(OH)3胶体。
能观察到丁达尔现象的是A.②③B.④⑤C.①②⑤D.①④⑤⑥5.在潜水艇中用于氧气来源的是A.高压氧气瓶B.NaOHC.Na2O2D.Na2CO36.维生素C又称为“抗坏血酸”,在人体内有重要功能。
例如,能帮助人体将食物中摄取的、不易吸收的Fe3+转化为易吸收的Fe2+,这说明维生素C具有A.氧化性B.还原性C.酸性D.不稳定性7.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方便的小包装食品已被广泛接受。
为了防止食品受潮及富脂食品氧化变质,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在包装袋中常放入抗氧化物质,下列不属于抗氧化物质的是A.生石灰B.亚硫酸钠C.铁粉D.硫酸亚铁8.某地区的水中可能含有少量下列盐类。
当用新买来的铝锅或铝壶烧水时,遇到水的地方会变成灰黑色,据此可以判断此地的水中含有A. 钠盐B. 盐C. 钙盐D. 铁盐9.下列仪器中不能用于加热的是A. 试管B. 烧杯C.容量瓶D. 坩埚10.下列实验可行的是A. 用酒精萃取碘水中的碘B. 加入盐酸以除去硫酸钠中的少量碳酸钠杂质C. 将吸有NaOH溶液的长胶头滴管插入硫酸亚铁溶液液面制备Fe(OH)2D. 在容量瓶中加入一定体积的水,再加入浓硫酸配制准确浓度的稀硫酸11.赏心悦目的雕花玻璃是用下列物质中的一种对玻璃进行刻蚀而制成的。
hi 绝密*启用前 [考试时间:2011年1月9日下午2:10—3:50] 绵阳市高中2013级第一学期末教学质量测试
物 理 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其中试题卷由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组成,共6页;答题卷共2页.满分100分.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第1卷(选择题,共54分) 注意事项: 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本大题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厘意. 1.一个人静止在光滑水平冰面上,想离开冰面,下列方法可行的是 A.向后踢腿 B.手臂向后甩 C.头向后仰 D.脱下外衣水平抛出 2.高大的立交桥要建很长的引桥,是为了减小汽车在引桥上 A.受到的重力 B.沿桥面的分力 C.对桥面的压力 D.受到的合力 3.如图所示,在雪碧瓶底钻个小孔,盛水后水会从小孔中流出,假设装满水的雪碧瓶在下述几种运动过程中始终保持底朝下,且忽略空气阻力,则 A.雪碧瓶自由下落时,小孔要向下流水 B.将雪碧瓶竖直向上抛出,小孔水流出速度更大 C.将雪碧瓶水平抛出,小孔不向下流水 D.将雪碧瓶斜向上抛出,小孔斜向下流水 4.一辆小汽车启动阶段,在5s内速度从12m/s增加到18m/s,通过的位移是70m,小汽车在5s内的平均速度是 A.14m/s B.15m/s C.16m/s D.18m/s 5.一辆汽车以20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遇到情况紧急刹车,刹车过程中加速度大小是8m/s2,在开始刹车后经过时间4s A.汽车的速度大小是4m/s B.汽车的速度大小是12m/s C.汽车通过的距离是16m D.汽车通过的距离是25m 6.某同学用水平力推静放在水平地面上的桌子,但未推动,这是因为该同学对桌子的推力 A.小于桌子和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 B.小于桌子对该同学的推力 C.大于桌子对该同学的推力 D.小于桌子所受的静摩擦力 7.如图所示,用细绳悬挂一个小球,小球在水平拉力F2的作用下从最低点P缓慢地沿圆弧移动到Q点,在这个过程中,绳的拉力F1和水平拉力F2的大小变化情况是 A.F1和F2都变大 B.F1变大,F2变小 C.F1和F2都变小 D.F1变小,F2变大’ 8.几位同学制作的“水火箭”,由地面竖直向上发射,其速度和时间的关系图线如图所示,则 A.在0~2s内,水火箭处于失重状态 B.在2s~4s内,水火箭处于超重状态 C.在2s~4s内的加速度大于4s~6s内的加速度 D.在t=4s时,水火箭距地面最高 9.如图,是利用力传感器记录的两个物体间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变化图线,根据图线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作用力大时,反作用力小 B.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方向总是相反 C.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不是同时变化 D.在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作用下的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10.在“探究共点力合成的规律”实验中,两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筋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是F1和F2,以两个共点力F1和F2的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这两个邻边之间的对角线表示的力是F3,用一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筋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F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探究的是Fl与F2的关系 B.探究的是F1、F2与F3的关系 C.探究的是F1、F2与F4的关系 D.探究过程中需要记录的数据有F1、F2、F3和F4 11.如图,是P、Q两质点沿同一直线从同一起点运动的v---t图象,则 A.质点P的加速度越来越大 B.两质点在t1时刻相遇 C.在t1时刻之前,两质点之间的距离一直增大 D.在0一t1时间内,两质点的平均速度相等 12.雨滴在下降过程中由于水汽的凝聚,雨滴质量将逐渐增大,同时由于下落速度逐渐增大,所受空气阻力也将越来越大,最后雨滴将以某一速度匀速下降,在雨滴下降的过程中 A.雨滴受到的重力逐渐增大,重力产生的加速度也逐渐增大 B.雨滴质量逐渐增大,重力产生的加速度逐渐减小 C.由于空气阻力逐渐增大,雨滴下落的加速度将逐渐增大 D.由于空气阻力逐渐增大,雨滴下落的加速度将逐渐减小 二、本大题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选项正确.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3.苹果树上同一高度处的一个苹果和一片树叶同时下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苹果下落过程中加速度较大 B.树叶下落过程中加速度较大 C.苹果一定先落到地面 D.苹果和树叶可能同时落到地面 14.甲乙两车在同一条平直公路上向东行驶,甲车的速度大于乙车的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以甲车为参考系,则乙车向东行驶 B.以甲车为参考系,则乙车向西行驶 C.以乙车为参考系,则甲车向东行驶 D.以乙车为参考系,则甲车向西行驶 15.用刻度尺测得某同学的身高是173.0cm,一本书的长度是0.275m。关于这两次测量和测量的结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73.0cm的最末一位数字0是估读的 B.0.275m的第一位数字0是估读的 C.173.0cm和0.275m都是三位有效数字 D.0.275m是三位有效数字,173.0cm是四位有效数字 16.建筑工地上吊车正吊着一桶建筑材料匀速上升,某时刻桶边缘掉落一小块石子,不计空气阻力,石子掉落后 A.立即向下运动离 B.仍将向上运动一小段距 . C.只受重力作用 D.受重力和向上的冲力作用 17.如图所示,轻弹簧一端固定在墙上的O点,自由伸长到B点。现将一小物体与弹簧相连并压缩到A点,然后由静止释放,小物体能运动到C点静止。物体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恒定。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从A到B,物体的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 B.经过B点时,物体的速度最大 C.从A到B,物体的速度一直增大 D.从B到C物体的速度一直减小 18.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甲、乙两个物体,在水平力F1和F2的作用下运动,已知F1>F2,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撤去Fl,则甲和乙的加速度一定减小 B.若撤去F2,则甲和乙的加速度一定增大 C.若撤去F1,则甲对乙的作用力一定减小 D.若撤去F2,则甲对乙的作用力一定增大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6分) 注意事项: 1.用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直接写在答题卷上. 2.答卷前将答题卷的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三、本大题3小题,每空2分,作图4分,共16分. 19.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得到一条纸带,如图所示。在纸带上选择了标为0~5的6个记数点,相邻两个记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出。纸带旁并排放着带有最小刻度为毫米的刻度尺,由此计算出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是 m/s2,打记数点3时小车的速度大小是 m/s。
20.某同学用如下左图所示装置做“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实验。他先测出不挂钩码时弹簧下端指针所指的刻度,然后在弹簧下端挂上钩码,并逐个增加钩码,测出平衡时指针所指的刻度,由于前几组数据丢失,只将部分数据列表如下: (1)根据表中数据,在坐标纸上通过描点作出弹簧指针所指的刻度x与钩码重量G的关系图线。 (2)根据图线得到弹簧的原长为 cm,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N/m。(不考虑弹簧自身重力的影响)
21.如图所示,两根相同的轻弹簧S1、S2,劲度系数都是k=4×102N/m。悬挂的重物的质量分别为m1=0.2kg和m2=0.4kg。若不计弹簧质量,取g=10m/s2,则平衡时弹簧Sl的伸长量为 cm。 平衡后从正点将连接S2和ml的细绳剪断,剪断瞬间m1的加速度大小为 m/s2
四、本大题3小题,共30分.要求在答卷上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主要的计算步骤和明确的答案. 22.(8分)如图所示,质量为m=2kg的光滑球放在水平地面上,并用轻绳ab
拴在地面上,ab的长度等于球半径,水平向右的拉力F=93N作用在球上,其作用力延长线通过球心。g取10m/S2。求: (1)轻绳ab对球的拉力的大小? (2)球对地面的压力的大小?
钩码重量G/N 3 4 5 6 7 8 刻度数值x/em 20.46 22.12 23.40 24.92 26.56 28.15 23。(10分)公园有一种巨型娱乐设施,游客坐在座舱中,升降机将座舱送到离地面H=100m的高处,然后让座舱自由落下,落到离地面h=20m高时,制动系统开始启动,座舱做匀减速运动,到地面时刚好停止。若座舱中游客的质量是m=60kg。g取10m/S2。求: (1)座舱下落过程中的最大速度是多大? (2)座舱下落过程中座舱对游客的最大支持力是多大?
24.(12分)如图所示,质量M=2kg、长sl=15m的木板A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其右端上表面紧靠着一固定斜面的底端,斜面倾角0=37°,质量m=0.5kg的木块B从斜面上距斜面底端s2=8m处由静止释放,经过斜面底端滑到木板上,从斜面底端滑上木板时速度大小不变。木块刀可视作质点,与木板止上表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0.2,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25。若取sinθ=0.6,cosθ=0.8,g=10m/s2。求: (1)木块B刚滑上木板A时的速度有多大? (2)木块B最终会不会离开木板?如果会,请计算木块在木板上滑动的时间;如果不会,请计算木块停在木板上的位置距木板左端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