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条件养育读书笔记-关于分数
- 格式:docx
- 大小:19.48 KB
- 文档页数:2
无条件养育心得
孩子是独立的个体,是自由的,应该由着其心性陪着加以正确引导,其成长过程的对与错,只是作为大人的我们主观判断,看完这本书,我的理解是,孩子做的事肯定有她自己的想法和态度,了解并找出认同点,简明的说找出孩子的优点加以放大并给予肯定,如此以来,孩子的自信心会提高,并且会成为一个积极主动愿意分享的个体。
表扬或者呵斥孩子都不可居高临下的施予或理所当然,因为这是属于两面性的。
虽然一个听起来残忍,一个听起来是赞赏,但属于强者对弱者的一种评判,我们找出孩子实事求事的优点,并用孩子听得明白的话让其理解,让她了解努力后的收获。
每个孩子有自己独特的价值。
朝她喜欢做的事情在去做,就很有趣,她也很享受,我们作为家长要认可其价值所在,那怕没有做到我们期望的,但她付出了,努力了,并且也获得了一定的价值,所以家长不能忽略。
优秀的孩子也是老师口头表扬的对象,受批评的孩子更需要父母的无条件认同,也是家长我们担心的,但又急不来,所以需要老师亲近孩子,孩子亲近老师,孩子渴望被肯定,希望家长不打骂,更期待老师的认可和鼓励,所以家长得多用点心关心这样的孩子心灵,同时需要找出她的优点,并与老师做好互动,适当给予表扬,这样成长过程中,她就不会在担心中过日子,也会积极努力。
这本书告诉我们,无条件接纳她,其心理就没有负担了,就真正拥有了健康的心灵。
无条件养育第八章心得体会《无条件养育》是一本非常值得一读的家庭教育书籍。
第八章主要介绍了如何建立良好的家庭规则,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自律能力。
通过阅读这一章节,我深刻体会到了家庭规则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正确地制定和执行规则的方法。
首先,家庭规则是培养孩子责任感和自律能力的基础。
在一个家庭中,规则的存在可以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行为准则,有助于其养成良好的习惯。
家长应该与孩子一起制定规则,并向他们解释规则的意义和目的,让他们明白规则的重要性。
当孩子违反规则时,家长不仅要负责批评和惩罚,更要教育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引导他们从中吸取经验教训,从而培养出责任感和自律能力。
其次,制定规则时应考虑到孩子的年龄和发展阶段。
孩子在不同的年龄段有不同的认知和需求,因此规则也需要因人而异。
家长应该根据孩子的年龄和发展阶段来制定规则,并进行适当的调整。
例如,对于幼儿来说,他们可能还不具备很强的自控能力,家长可以通过设置简单的规则来帮助他们养成基本的习惯;而对于青少年来说,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主权,家长应该与他们一起商讨规则,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参与和责任。
此外,规则的制定和执行需要灵活处理。
在制定规则时,家长应该明确规定行为的界限,但也要留有一定的弹性空间。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情况和问题,家长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调整规则。
此外,在执行规则时,家长应该注意到规则的适用性和公正性。
家长不能一味地强行执行规则,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和特殊需求来决定是否适用某一规则,同时要保持公正和公平,而不是对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标准。
最后,家长要以身作则,做出良好的榜样。
孩子是非常敏感的,他们会观察和模仿家长的行为。
如果家长自己不能遵守规则,那么孩子也很难坚守规则。
因此,家长需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要做到言传身教,让孩子从小就学会遵守规则,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总之,《无条件养育》第八章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无条件教养读后感这本书给我最大的冲击就是“无条件”这三个字。
以前我就觉得教养嘛,不就是立规矩,做得好就奖励,做不好就惩罚呗。
就像训练小动物似的,坐好给个小饼干,不听话就小惩戒一下。
但是这本书告诉我,这种想法可太功利、太表面了。
作者举了好多例子,那些看似有效的奖惩措施,其实背后隐藏着好多问题。
比如说,奖励孩子考一百分就给买个新玩具。
时间久了,孩子可能不是为了学到知识而学习,而是为了那个新玩具。
这就有点本末倒置了。
就像我小时候,有时候为了爸妈承诺的零花钱努力做家务,结果一拿到钱,就觉得做家务这事可真累,完全忘了一开始做家务是想帮家里分担的。
而且啊,这种有条件的教养还特别容易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要是孩子没达到要求,被惩罚或者没得到奖励,他可能就会觉得自己不够好,是个失败者。
这多可怕呀!书里强调的无条件的爱和接纳,就像是给孩子的心灵打了一针强心剂。
不管孩子是调皮捣蛋还是偶尔犯错,我们都要让他们知道,我们爱的是他们这个人,而不是他们的表现。
从书里我还学到了怎么跟孩子沟通才是正确的。
不能总是用命令式的口吻,像个严厉的长官一样。
而是要跟他们平等对话,理解他们的感受。
比如说孩子在外面跟小伙伴闹别扭了,哭着回来。
要是以前,我可能就会说:“哭什么哭,你肯定也有不对的地方,明天不许跟他玩了。
”现在我就知道了,应该抱抱孩子,说:“宝贝,你看起来很伤心呢,能跟我说说发生了什么吗?”这感觉就完全不一样了,孩子会觉得自己被理解,而不是被指责。
对于我自己来说,这本书也像是一面镜子。
我发现我在生活中对待自己也总是充满了条件。
比如说,完成了某个大项目才允许自己休息,瘦了几斤才敢穿漂亮衣服。
这种有条件的自我对待,其实也让我有时候活得很累。
读了这本书之后,我就在想,我得像无条件对待孩子那样对待自己呀,接纳自己的不完美,爱自己本来的样子。
强化家校合作促进全面发展——《无分数教育三部曲》读后感沁园中学苏胜美教育永远都不可能是学校单方面的事情,必须要让家庭参与进来形成合力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阿莫老师是这样想的,更是这样做的。
他让家长到学校听课,让家长为学校学生的发展出谋划策,让家长参与到学校的各种活动中来,并尽自己所能给予学生以帮助……在家长的参与下,孩子们在学校的生活丰富多彩,孩子们都感到充实快乐。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比如孩子不听话,情绪易变化,与家长、老师顶牛,学习不努力,时而违反纪律等等,遇到不顺心的时往往会难以摆脱,容易出现行为偏差,甚至会全盘否定自己。
比如考得好,就眉飞色舞,自以为了不起,妄自尊大。
考不好,就心灰意冷。
这是中学生的普遍心理。
但是并非没有办法解决,关键是看我们采取什么样的方式解决。
在阿莫的心中,教师和家长的立场永远都是一致的,都应该致力于孩子们各项能力的提高,而不应该向天鹅,河虾和狗鱼拉他们的大车一样,各逞其能。
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要给予青少年适当的引导,而且这种引导只有在我们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取得一致的情况下,才会发挥积极的作用。
因此,为了使我们的孩子有更大的发展,希望我们的家长也能尽力支持学校的工作。
及时与教师联系,了解情况,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
起码,学期一开始或大的考试之后、大型活动之后,就要抽空去与老师联系,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各种表现,而不是等老师通知,或等到孩子有了严重问题才去找老师。
与教师默契配合。
与老师沟通了解老师为什么这样处理,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处理,处理的方式是什么,搞清楚之后再说,更不能当孩子违反纪律,老师请家长,家长来到学校还要与老师发生冲突,埋怨老师、埋怨学校。
经常与老师“互通情报”。
这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更深刻地熟悉和理解学生。
如家长可向教师“提供”孩子单独学习还是集体学习效果较好,家中最近发生没有发生可能影响学生学习的事情。
尤其是影响到孩子平时表现的家庭问题,当然要做到这一点是不容易的。
《学校无分数三部曲》读书笔记在老师的推荐下,我开始阅读这“教师必读”的三本书,使我收益匪浅,原来教育可以是这样子的,我上了那么多年的学,老师们对我的教育和这本书里描述的教育是截然不同的,在大学里收到的师范生的教育远不及我几天来通过看书得到的,后悔大学没有阅读到这么好的书,感谢老师向我们推荐那么好的书。
一、孩子们,你们好1、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作者首先提出了自己与学生的关系,不是居高临下、不是军官与士兵,反而是“儿童是我的老师”,老师能向学生学习什么呢?是说教育者要保持谦卑之心吗?相信后面我会找到答案。
作者开篇就开始描述儿童,语言鲜活富有生命,让读者从字里行间感受到生命的美好,感受到儿童的纯真善良,感受到孩子们快乐的童年,唤起了我的童年里最美好的记忆,让人不得不爱要到学校里上学的孩子们!作者的箴言:“想要了解儿童心里的秘密,想要揭示教育的技巧和教育科学的秘密,先要把每一个儿童人做事自己的老师和教育者。
”孩子们字学校里最大的特点就是“叽叽喳喳”不听,一般的老师都会很讨厌孩子的这种喧闹声,尤其是在中国,老师会大声制止儿童的喧闹。
而作者却说这是“未来生活的交响乐”,儿童不是在喧嚷,这是儿童锁特有的喊叫声。
儿童的喧嚷是欢乐和愉快。
“谁爱儿童的叽叽喳喳声,谁就愿意从事教育工作,而谁爱儿童的叽叽喳喳声已经爱得入迷,谁就能获得职业的幸福。
还没有开学,老师就已经开始了解学生了,把学生档案里的照片一张张摆在课桌上,看着照片上孩子们的笑容,想象着孩子们欢快的笑声。
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他们的故事也是各种各样的,孩子们的每一个身体特征,在他那里都是可爱的、美丽的。
还没有见到学生,他就已经沉浸在了和学生们在一起的快乐日子。
开学一周前,老师给每位孩子都寄去了祝贺信,祝贺他们上学了,老师亲自给学生寄信,学生怎么会不开心不激动呢?他们一定对这位老师充满好奇,对对学校生活充满向往。
家长们也会对老师形成这样的印象:他的老师是一个万事皆知的、慈祥和蔼的、富有同情心的、热爱儿童的人。
分数不是唯一——《学校无分数教育三部曲》读后感阿莫纳什维利的《学校无分数教育三部曲》之一的《孩子们,你们好!》这本书的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是教师对孩子的爱,情感是如此的细腻;这本书的字里行间,更体现了一位教育家坚持的无分数教育的理念。
在文中,有这样一段话:分数——这是跛足的教育学的一根拐杖。
对于乐观的、快乐的、生气勃勃的教育学来说,分数是不需要的东西,就像拐杖对于健康的人来说是多余的一样。
回忆自己的从教生涯,曾经是如此地看重分数。
毕业班考试频繁,每次考试完毕,统计分数,别的班100分的有20个,我的班有18个,我便难过至极,责问自己:“为什么会差?”分数左右着我的心情,更影响着孩子们的心情。
阿莫纳什维利说:分数毁坏着我们对学生的善意和关怀。
的确如此,那段日子,和学生在一起,常说的两句话是:“这可能要考,要牢牢地记住,一个字也不能错!”“这么简单的题,你怎么老错?”嘉嘉在考试时“熬”疏忽少写了四点底,我劈头盖脸地吵她一顿:“不能原谅你犯这么低级的错误!”我盯着她的缺点,忽略了她的优点,她字那么漂亮,她能歌善舞,多才多艺!小宇成绩差,以前别人考99分,他考69分,是倒数。
现在,别人考99分,他考89分,进步了,但还是倒数。
我生气,我忘了,以前的他曾懒得写字,作业本上,从没有好好写过作业,可现在,他爱上了写字,不多大会工夫,就能写800字的文章。
为了高分,教学更严谨了,每日扎到语文书里“打捞”知识点去了。
没时间吟诗作对了,没时间大侃特侃文学名著中的人物了。
不知道“冲冠一怒为红颜”的典故没关系,不知道“达达美林”是谁没关系,因为教材上没这些。
要是语文书上的知识点学生没有牢牢掌握,我这个语文老师的罪过可大了。
被分数左右心情,我痛苦。
我问自己:分数是一切吗?琦琦,考试时,把“劲挺”读音选错了,很难过,错误之后,她知道了这个词的正确读音。
天天,考试时“寡”写错了,错误之后,他知道了这个字的正确写法。
通过考试,学生们知道了学习上的欠缺,这不就达到了考试的目的吗?我怎么给忘了呢?没忘!是因为追求完美的心在作怪!潜意识里,期望众人这样一句评价:“瞧人家班的学生,成绩多好!”考试不是鉴别学生的优劣!分数不是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漂亮的分数重要,优质的教育过程更重要!阿莫纳什维利说:“教师,愿你像光芒四射的太阳一样,把人的温暖遍输给你的每个学生,愿你像滋生万物的沃土一样,渗透着人的感情,把知识不仅播种到学生的记忆和意识里,而且,首先要播种他们的灵魂和心田里。
《学校无分数教育三部曲》读后感MicrosoftWord文档《学校无分数教育三部曲》读后感旭光小学高晓清《学校无分数教育三部曲》由《孩子们,你们好!》、《孩子们,你们生活得怎么样?》和《孩子们,祝你们一路平安!》分别描述的是小学一到四年级孩子们的成长过程,作者以孩子们的身心发展规律特点为依据,分三个阶段再现了师生之间亲密美好的小学生活。
一、关于儿童学习困难阿莫那什维利曾说道“如果一个儿童学习有困难,而我们确实想帮助他,那么最主要的事——我们应该从何处入手,什么是我们应该始终信守的原则——这就是使他感受到,他像所有的儿童一样,也是有才能的,他也有自己特殊的“天赋”。
”这一段话使我想起我们共读过的书籍《特别女生萨哈拉》,书里有三个特殊人物分别是萨哈拉、德里、波迪小姐。
萨哈拉在校长眼里,在老师眼里中,她是一个需要“特别的帮助”的笨学生,她不写作业,不开口读书,不学习。
实际上,萨哈拉疯狂的热爱阅读,疯狂地喜欢写作,甚至还写了一本属于自己的书。
新老师波迪小姐理解她,爱护她,使她终于敢在大家面前张开口来读书了。
真是了不起的波迪小姐。
她使萨哈拉认为自己有特殊的才能,她使德里从最初的自由、粗鲁、骂人、不写作业,到后来能动手写作业,开始读诗。
所以我们身为教师一定要使孩子们相信他们是有不同天赋和才能的。
前段,我给孩子们读《我就是喜欢我——学会对自己有信心》,青蛙最初认为自己是最好的,颜色漂亮,跳得又好。
可是当它与小鸭子、小兔、小老鼠、小猪比较后,发现他们身上拥有的本领,自己都没有,于是他觉得很伤心,很沮丧。
可是当野兔对它说:“我也不会飞,不会烤蛋糕,我也没办法像你一样地游泳和跳跃,因为我是一只野兔,而你是一只青蛙,但我们大家都爱你。
”青蛙从此以后又快乐起来,毕竟每个人都是不同的,我们不能拿同样的尺子去衡量所有的孩子。
二、不同的教育态度,成就不同的人生当我读到作者阿莫那什维利这样写:有这样的人,在校工作了三四十年,并以自己的教龄长而引以自豪。
本文来源于网络 仅供参考阅读
无条件养育读书笔记-关于分数
导读:
无条件养育读书笔记-关于分数 《无条件养育》第
73页,谈到分数的问题。整体文章没有看完,作者最快想提醒各位
警惕“分数”的整体概念。他谈到,一名学生是以“高分”为目标还
是以“解决问题”或“理解内容”为目标,二者存在很大差别。
记得前些天,还和小牛顿的赵伟老师谈到锐宝的学习成绩,他还
说,小学前几年的成绩是不能说明什么的。我还有些不太舒服,也许
我们可能各自的出发点不同,他认为这里有吃幼儿园的老本的可能,
并且头三年有打基础成分在,到后面,有可能别的孩子会后来居上。
于我而言,我考虑的是,一个自信的孩子,其实是从一点点的小
成功开始的,如果能收获到知识的同时,在现有教育体制下取得好成
绩,对于锐宝这个是从学习兴趣出发的孩子来讲,至少是没有坏处的,
不同的只是我们探讨的方向。因为对于锐宝来讲,对未知领域的好奇
是他学习的动力之源。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锐宝确实是把学习当成一件比较快乐的事
情来做的,就拿他考试的看图说话,真的里面就会有一些很出彩的,
你都意想不到的句子写出来,老师也都会因此额外而给他加分!
记得开学最初一个多月,锐宝学习鸟这个字,还要组词,我想让
他早点写完好下楼去玩,我就举例说:“小鸟在唱歌”,结果锐宝却
说“妈妈,我不喜欢你造的这个句子,我想造‘小鸟在天空飞翔’”,
锐宝的造句又有创意还很有诗意,让我这个当妈的都会为自己的粗制
本文来源于网络 仅供参考阅读
烂造而觉得难为情。平时写作业时的认真劲,就更是如此了,写的不
好的字,一定是自己擦掉再重新写,我跟他讲,下回写好就行了,因
为实在想让他多点时间玩!!可是锐宝都是主动要做最好!家长寄语
所以,还是那句话,主动学习的兴趣,会是最好的动力!!“解
决问题”还是“理解内容”又为什么不能二者都可以做到?我也不认
为“分数”就能证明孩子优秀怎么着,因为在学校生活之外,有着更
多的东西值得我们的孩子去探索学习。说实在的锐宝的学习能优秀,
完全是他自己就是个对知识,无论是学校知识还是别的什么知识就充
满好奇心,愿意去探索的一个孩子,我也一如一直以来所做的那样,
保护好他的未知欲,用爱、自由、尊重来陪伴他,而不是以我的喜恶
控制干扰他来探索他自己的未来和人生,这才是最重要的。
思考和读书继续中。
我知道,会有些家长认真看我的日志,也请你们一起思考和探索
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读《无条件养育》这本书吧,无论是幼儿园家
长还是小、初、高中生的家长,也许当我们读透了,也在生活中用无
条件的爱来养育我们自己的宝贝、甚至是我们自己时,幸福就会离我
们越来越近!企业口号
感谢您的阅读,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