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罗默《高级宏观经济学》第3版课后习题详解(通货膨胀与货币政策)【圣才出品】

罗默《高级宏观经济学》第3版课后习题详解(通货膨胀与货币政策)【圣才出品】

罗默《高级宏观经济学》第3版课后习题详解(通货膨胀与货币政策)【圣才出品】
罗默《高级宏观经济学》第3版课后习题详解(通货膨胀与货币政策)【圣才出品】

货币政策与经济增长、通货膨胀的关系的分析

货币政策与经济增长、通货膨胀的关系的分析 【摘要】本文通过对货币政策、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分别选取了一个代表变量,建立V AR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实证模型的结果支持了现代货币主义的观点,即认为货币政策在长期内对经济增长的刺激作用是有限的,反而会引起物价上涨,引发通货膨胀。在此基础上,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货币政策;通货膨胀;经济增长;V AR 一、引言 2008年底,随着金融危机的愈演愈烈,世界经济环境持续恶化,受此影响,我国经济受到很大冲击,陷入困境,当前由于外需减弱,、内需不振,一些企业陷入困境。为了刺激实体经济,中央政府和央行出台了四万亿的经济刺激计划。虽然这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后来中国经济的快速而短暂的复苏,但也有不少学者认为该计划是随后通胀的元凶,甚至认为中国经济短暂复苏后的增长乏力,再次陷入困境也与之有某种必然的联系。选择怎样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新一届政府需要面临的一个重要选择。是选择相信市场,主要依靠市场的自动调节功能走出经济困境?还是更加依赖政 府货币当局的政策,实行新一轮的宽松的货币政策,刺激经济复苏?这使得研究货币政策与经济增长、通货膨胀的关系很有必要。

二、理论回顾 对货币和货币政策的作用,不同学派的学者认识不同。古典学派认为货币只是媒介,经济一般处于“充分就业”水平,货币流通速度和商品产量在短期内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可视为常数。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引起物价的同比例上涨,引起通货膨胀。货币政策应控制货币量的增长、物价和币值。 20世纪30年代末发生在资本主义世界的大萧条,古典学派政策上的无能为力,使凯恩斯学派登上历史舞台。凯恩斯认为,人们出于“流动性偏好”,总是偏好将一定量的货币保持在手中。经济中的常态是没有达到充分就业的状态,总是有可供利用的闲置资源,货币政策和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相配合,通过利率,影响货币需求,以致消费和投资,最后达到扩大产出、促进经济增长的目的。 20世纪70年代美国出现的“滞涨”现象,使人们开始对凯恩斯学派的理论和政策进行反思。以弗里德曼为代表的现代货币主义认为货币扩张在长期的唯一后果就是通货膨胀。即认为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现象,是流通中的货币数量超过了其需求量的结果。同时,货币政策存在滞后性。所以,货币主义学派政策主张控制货币数量的增长,使之与经济增长相适应。 笔者倾向于现代货币主义的观点,即认为货币政策扩张在长期对经济增长没有显著影响,而对通货膨胀有正的显著

罗默《高级宏观经济学》(第3版)课后习题详解(第2章 无限期界与世代交叠模型)

罗默《高级宏观经济学》(第3版)第2章 无限期界与世代交叠模型 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 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2.1 考虑N 个厂商,每个厂商具有规模报酬不变的生产函数()Y F K AL =,,或者(利用密集形式)()Y ALf k =。设()·0f '>,()()* ** 1c s f k =-。设所有厂商以工资wA 雇用工人,以成本r 租借资本,并且拥有相同的A 值。 (a )考虑一位厂商试图以最小成本生产Y 单位产出的问题。证明k 的成本最小化水平 () ()()**1001t t t f c c k cs f k n g k L n L αδ*+??"==-=++=+ ??? <唯一地被确定并独立于Y ,所有厂商因此选择相同的k 值。 (b )证明N 个成本最小化厂商的总产出等于具有相同生产函数的一个单个厂商利用N 个厂商所拥有的全部劳动与资本所生产的产出。 证明:(a )题目的要求是厂商选择资本K 和有效劳动AL 以最小化成本rK wAL +,同时厂商受到生产函数()Y ALf k =的约束。这是一个典型的最优化问题。 () .mi . n s t w Y ALf k AL rK = + 本题使用拉格朗日方法求解,构造拉格朗日函数: 求一阶条件: 用第一个结果除以第二个结果: 上式潜在地决定了最佳资本k 的选择。很明显,k 的选择独立于Y 。 上式表明,资本和有效劳动的边际产品之比必须等于两种要素的价格之比,这便是成本最小化条件。 (b )因为每个厂商拥有同样的k 和A ,下面是N 个成本最小化厂商的总产量关系式:

我国货币政策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分析

目录 摘要........................................................... I I Abstract........................................................ I II 前言. (1) 1 货币政策对通货膨胀影响的理论依据 (2) 1.1古典货币数量理论 (2) 1.2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理论 (2) 1.3货币主义的通货膨胀理论 (3) 2我国货币政策和通货膨胀的现状 (4) 2.1我国的货币政策现状 (4) 2.2我国当前通货膨胀的现状 (4) 3 我国货币政策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分析 (5) 3.1法定存款准备金对通货膨胀的影响 (5) 3.2信贷政策与信贷规模对通货膨胀的影响 (5) 3.3公开市场业务对通货膨胀的影响 (6) 3.4汇率政策对通货膨胀的影响 (6) 3.5利率政策对通货膨胀的影响 (7) 4 从货币政策角度缓解通货膨胀的政策建议 (9) 4.1进一步改革存款准备金制度 (9) 4.2扩大信贷规模,完善信贷政策 (9) 4.3灵活开展公开市场操作 (10) 4.4进一步完善我国的汇率制度 (11) 4.5稳步推进利率的市场化 (11) 参考文献 (13)

我国货币政策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分析 摘要 通货膨胀是一种在宏观经济运行中常见的复杂的经济现象。本文以古典货币数量理论、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理论、货币主义的通货膨胀理论为理论依据,结合货币政策和通货膨胀的现状,分析了货币政策工具通过法定存款准备金、信贷政策与信贷规模、公开市场业务、汇率政策、利率政策对通货膨胀产生影响,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改革存款准备金制度;扩大信贷规模,完善信贷政策;灵活开展公开市场操作;进一步完善我国的汇率制度;稳步推进利率的市场化以缓解通货膨胀。 关键词:通货膨胀;货币政策;汇率;利率

货币政策目标的选择与通货膨胀目标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a018087916.html, 货币政策目标的选择与通货膨胀目标制 作者:董春丽 来源:《商场现代化》2013年第25期 摘要:在大部分国家都实行通货膨胀单一目标制的情况下,我国仍坚持多目标的货币政 策框架。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国家经过一段时间实践后通货膨胀的记录得到改善,我国多目标的货币目标依然冲突不断。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我国再次选择了首要保持经济增长的货币政策,结果造成了我国2011年居高不下的通货膨胀。但由于我国正处于改革期,通货膨胀目标制并不适合我国的情况,央行要采取其他措施来锚定公众通货膨胀预期。 关键词:货币政策目标通货膨胀目标制通货膨胀 一、引言 过去十年间,为了管理并稳定通货膨胀预期,各国央行开始采取新的货币政策——通货膨胀目标制。中国央行货币政策采取“稳定物价、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的多目标制,货币政策工具形式也表现为多样化。稳定物价在很多国家是首要的任务,但是在我国一旦经济出现问题,首先牺牲的就是物价指数。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为了保持经济的增 长,我国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了我国物价指数急剧上涨。我国货币政策有没有可能实现单一目标成为一个值得探索的问题,近年来有不少学者开始对我国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可能性进行了相关的探讨。 二、通货膨胀目标制 1.通货膨胀目标制特点 通货膨胀目标制不同于传统的货币政策,货币当局根据心理学中公众普遍存在的锚定效应直接设立通货膨胀目标值或目标区间,不再运用中介目标对货币政策进行调整。央行操作过程的关键在于提高对未来通货膨胀和公众通胀预期预测的准确程度。首先货币当局设立明确的通货膨胀目标值或目标区间作为公众通胀预期的一个名义锚,其次根据经济系统和相关模型预测未来的通货膨胀率,最后根据预测结果调整货币政策。如果预测的通胀率大于设定的通胀目标值或目标区间的最大值,货币当局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如果预测的通胀率低于设定的目标值或目标区间的最小值,货币当局采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而如果预测的通胀率接近设定的目标制或在目标区间范围之内,货币当局就保持原来的货币政策不变。 衡量通货膨胀的指标有很多,如消费物价指数、零售物价指数和生产者物价指数。政策由于消费物价指数具有很多其他指标不具备的优点,因此大部分国家都选用了消费物价指数作为政策中参考的通货膨胀指标,部分国家采取扣除能源、食品等的核心物价指数作为参考指标。 2.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实施效果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练习题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练习题 一、判断题 1、总支出水平过高时,政府则可以提高购买支出,以抑制通货膨胀。 2、总支出水平不足时,政府应提高转移支付水平,以增加社会总需求。 3、政府税收不具有自动稳定经济的作用。 4、当要减少货币供给量时,中央银行应降低再贴现率。 5、当经济衰退时,一国货币当局应提高再贴现率,在公开市场上买进政府债券,降低法定准备金率。 6、增加税收和增加政府支出都属于扩张性的财政政策。 7、在总需求量不足时,政府可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来抑制衰退。 8、在经济繁荣时,政府支出的自动变化具有自动稳定经济的作用。 9、再贴现率政策是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应量最主要的手段。 10、在LM曲线不变时,IS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越大,则财政政策效果越大。 11、在IS曲线不变时,LM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越小,货币政策的效果越大。 12、IS曲线越平坦,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效果就越小。 二、选择题 1、运用财政、货币政策对需求进行调节时 A 财政政策直接影响总需求 B 货币政策通过利率变动对总需求发生影响 C 财政政策间接影响总需求规模 D 货币政策直接影响总需求规模 2、中央银行卖出债券导致的结果有 A 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减少 B 货币供给增加 C 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增多 D 货币供给减少 三、解答题 1、假设某经济体的消费函数为C=600+0.8Q,投资函数为I=400-50r,政府购买为200,货币需求函数L=250+0.5Q-125r,货币供给为1250,价格水平为1,求: (1)IS、LM曲线的方程 (2)均衡收入和利率 (3)设充分就业收入为5000亿元,若用增加政府购买实现充分就业,要增加多少购买?

通货膨胀压力下的货币政策与经济发展(一)

通货膨胀压力下的货币政策与经济发展(一) 4月23日上午,2004春季武汉金融论坛在人民银行武汉分行隆重举行。论坛活动由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湖北省金融学会和武汉金融杂志社联合举办,主题为“通货膨胀压力下的货币政策与经济发展”。现将本次论坛的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一、对当前通货膨胀压力的认识 对当前通货膨胀压力的认识主要有三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目前存在局部的经济过热,面临通货膨胀压力。 吴少新(湖北经济学院教授):目前我国经济运行状况是:总量基本平衡,但达到上限,局部存在着体制性、结构性和口周期性的过热。其中体制性过热表现为以地方政府为主体的投资大于民营主体的投资;结构性过热表现为房地产、原材料价格上涨;周期性过热表现为积极财政政策经过6年之后使物价呈现周期性上涨。 虽然目前物价在可承受范围内,但存在三个加压和三级扩张压力态势。 三个加压是:①物价从负数到正数,其中高的达到20:6以上,投资品最高达200%;②从正数转入较高上涨率;③从投资品向消费品价格上升。由纵向三级加压最后走向扁平的物价全面温和上涨。 三级扩张是:①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到批发物价指数;②批发物价指数到零售物价指数;③零售物价指数到消费品价格指数。 由于生产——比发——零售——消费指数有一个传递过程,有6—9个月的时滞,因此物价走势表现为:1-2年温和通胀在所难免,因为粮食库存在下降;恢复性投资增长在2-3年内是必然趋势;物价增长惯性在2-3年内会持续。 吴新民(湖北省经济委员会):当前物价上涨、通货膨胀压力有所显现。但呈现局部性、结构性和恢复性特征,大多数商品供过于求的局面没有改变。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情况看,一季度,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2.8%,涨幅比上年同期高2.3个百分点。在主要类别中,食品价格上涨7.1%,拉动价格总水平上涨2.4个百分点。商品零售价格同比上涨1.4%。工业品出厂价同比上涨3.7%。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同比上涨7.5%。从上述情况可看出,物价上涨和通货膨胀压力主要是来自食品牙口投资类产品。 第二种观点认为,通货膨胀压力已经存在,由于时滞的作用,下半年可能会表现为通货膨胀。卢芸{湖北经济学院教授):我国的实证分析表明,货币投放与通货膨胀有着密切的联系,现金作为货币供应量最为活跃的部分,对物价有着推动的作用。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10多年来我国年度现金投放一直保持在1000亿元左右,2003年现金投放2468亿元,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到2003年末,我国市场的货币流通量为19746亿元。上涨了14.3%。由于其中有一个时滞的作用,2003年货币投放的影响有可能在2004年的下半年表现出来。 周加庆(湖北省统计局城调队),当前的湖北经济已面临着较大的通货膨胀压力。一是价格总水平的涨幅逐渐加大,价格上涨的范围在进一步趋广:二是农村价格涨势逐步加快。1-3月,全省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4.6%,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7个百分点,比城市涨幅高出了0.9千百分点。一举改变了较长时期以来“城市物价涨幅高于农村”的格局。 从物价上涨的商品构成看,还不是商品的普遍上涨,说明了目前的通货膨胀尚属于结构性通货膨胀。对于目前的湖北物价形势,从“量”的角度观察,已突破了通货膨胀的临界点,步入了温和通货膨胀运行区间;从质上看,通货膨胀的压力在逐步加大,使宏观经济潜伏着更大程度通货膨胀的危险。 第三种观点认为,目前的物价上涨是暂时的,不会导致物价的全面上涨和通货膨胀。 黄宪(武汉大学商学院教授):目前物价上涨主要包括消费品和工业品价格上涨。 从消费品价格上涨看,主要是粮价上涨引起的,但这种现象不会持续下去。原因是:①近年来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后,价格恢复性上涨及粮食种植面积减少,粮食供给缺口的加大,所

罗默《高级宏观经济学》章节题库(内生增长)【圣才出品】

第3章内生增长 1.金融危机、货币宽松与经济增长(请阅读下面关于美国量化宽松的描述并简要回答问题,要求简明指出要点)。 2007年中,美国爆发次贷危机和金融危机,金融市场波动增加,风险增大。美联储(美国中央银行)采取了一系列的对抗措施,力图阻止经济产生更大波动,稳定增长和就业,促进经济增长。先是把联邦基金利率从2007年7月的5.25%,下降到2008年12月的几乎为零,一年半的时间内下调了超过5个百分点。然后先后在2008年11月、2010年11月、2012年9月推出三轮量化宽松的政策,大量购买美国国债、机构债、资产抵押债券,向市场注入资金。 (1)根据你的货币政策知识,简要描述降低利率和量化宽松的区别。 (2)2011年9月,美联储推出了扭曲操作,出售4000亿美元中短期国债,购入相同数量的中长期国债。美联储进行这样的操作的预期效果是什么? 根据《联邦储备法案》,美联储的政策目标是“充分就业、价格稳定和适中的长期利率”。次贷危机和金融危机以来,美国的失业率快速上升而且居高不下,从2007年5月的4.4%上升到2009年10月的10%,后来缓慢下降,但是迄今一直保持在7.2%以上,远远高于6.5%以下的政策目标,而且美国的通货膨胀率也一直不高。因此,美联储一直没有退出量化宽松政策。 (3)基于索罗模型,一个经济体的产出由技术和要素投入决定:Y=AF(K,L,H),其中Y是产出,A是生产技术,K是资本,L是劳动力,H是附着在劳动力上面的人力资本。这个模型还可以进一步扩展,比如把自然资源包含进去作为生产函数的另一种要素投入,再

比如进一步考虑生产技术A如何变化。 一个有意思的观察是,在增长模型中并没有货币因素,也没有就业,可是为什么美联储认为货币政策可以促进就业呢?请从政策目标之间的关系考虑。 (4)从2007年危机爆发至今,已有6年多的时间。虽然美联储的货币政策一直极为宽松,但是美国的经济复苏一直不强劲、不稳定,而且在此期间美国在技术领域取得了诸多进展,比如页岩气开采技术等等。如果你是政策制定者,根据索罗模型,你认为美国的经济政策应该如何进一步促进增长? (5)基于你对问题(4)的回答,你认为长时间的货币宽松有助于经济增长吗?简要回答理由。 答:(1)货币当局调节货币供应量的方法有两种:①改变货币的价格,即改变利率。 ②直接改变货币供应量。降息属于前者;量化宽松属于后者,量化宽松主要是指中央银行在实行零利率或近似零利率政策后,通过购买国债等中长期债券,增加基础货币供给,向市场注入大量流动性资金的干预方式,以鼓励开支和借贷,也被简化地形容为间接增印钞票。量化是指扩大一定数量的货币发行,宽松即减少银行的资金压力。当银行和金融机构的有价证券被央行收购时,新发行的钱币便被成功地投入到私有银行体系。量化宽松政策所涉及的政府债券,不仅金额庞大,而且周期也较长。当一个经济体陷入凯恩斯陷阱中,即使货币当局降息,也不会释放出多少流动性时,通常会采取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来刺激经济。 (2)从次贷危机爆发开始,美联储先后使用降低利息和量化宽松的手段来稳定经济波动。但是,长时间的量化宽松政策并没有取得良好的效果,美国经济增长仍然乏力,导致就业市场疲软,失业率未有明显降低。此时,由于利率已经被调整至较低水平,而通货膨胀水平也不高。因此,为了实现充分就业的目标,美联储再次采取量化宽松政策。这样做的预期效果是:

通货膨胀时期的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

xxxxxxxxxxx毕业论文 通货膨胀时期的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 作者 系别经济系 专业金融 年级一班 学号 指导教师 答辩日期 成绩

内容摘要 通货膨胀是宏观经济学的永恒主题之一。通货膨胀不仅关系到我国经济能否持续稳定快速增长,还关系到我国居民的生活水平以及社会的稳定,因此研究起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治理通货膨胀的主要手段是使用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进行调节。 本文分为六大部分对通货膨胀时期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进行阐述:第一部分,通货膨胀概述;第二部分,中国通货膨胀的历史与现实;第三部分,通货膨胀的成因;第四部分,研究通货膨胀时期财政政策的作用及治理方法和注意的问题;第五部分,通货膨胀时期货币政策的作用及治理方法;第六部分,结合前几部分分析两种政策的弊端以及搭配使用的方法。 关键词:通货膨胀,货币政策,财政政策

Abstract Inflation is one of the eternal themes of macroeconomics. As a monetary policy of our government,Inflation is not only related to China's economic growth sustainable stability,but also relates to the household living standard and social stability,so the rise has the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he main measure of dealing the inflation is to regulate the monetary policy and financial policy. 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six of the elaborate the monetary policy and financial policy during the inflation It is a brief introduction about the inflation in the first part. The second part is the history and reality of China’s inflation .Analyze the contributing factor roughly in the third part. Study the function and method of financial policy besides which has some points for attention in the fourth part. In the fifth part study the function and methods of momentary policy and the time lag of momentary policy. At the last part, we combined with the analysis of the disadvantages of the previous two policies and collection method. Key words:Deflation,Monetary Policy,Fiscal policy

货币政策对通货膨胀预期的影响

货币政策对通货膨胀预期的影响 摘要: 文章利用SVAR模型探讨了经济新常态时期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货币量、信贷规模)和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存款利率、同业拆借利率)对通货膨胀预期的影响。与金融危机前相比,新常态下货币增长率或信贷融资规模的增加更倾向于提升通胀预期,存款利率或拆借利率的上升更倾向于降低通胀预期。并认为这是因为新常态时期经济金融结构变化所导致的,新常态下中国货币政策应该从以数量型调控为主转型为以价格型调控为主,从而更有效地管理通胀预期。 关键词: 新常态;通胀预期;货币政策;SVAR 中国经济的新常态主要包括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经济结构调整,宏观政策转型等内容。为了与经济新常态相适合,货币政策也应该做出相对应的转型。通货膨胀预期是货币政策在制定和执行中需要考虑

的重要变量,它在很大水准上决定了货币政策的成效。在通货膨胀目 标制中,对通货膨胀的预期直接成为了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即使以 其他变量作为政策中介目标,货币当局也需要重视通胀预期对政策的 反应以及通胀预期管理。在通胀预期管理方面也有理论或实证的研究。根据所检索的文献,数量型和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管理通货膨胀及通 胀预期的有效性是有差别的。在经济新常态时期,不同货币政策工具 影响通胀预期的效力会发生怎样的改变?新常态下应如何利用政策工 具有效管理和引导通胀预期?对以上问题的讨论对我国货币政策的执 行和转型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1研究设计 1.1模型与数据说明本文通过SVAR模型考察货币政策数量型工具(货币量、信贷规模)和价格型工具(存款基准利率、SHIBOR)对通 货膨胀预期的影响。SVAR不但反映了变量在一个系统中的相互作用, 同时也考虑了变量的同期值的影响。因为2008年9月起美国次贷危机 扩大化,开始对世界经济产生冲击,所以选择2008年9月至2014年6月的数据作为反映“新常态”的样本区间。同时为作比较,选择2003 年3月至2008年8月的数据作为比较区间。通过两个区间分别回归所 估计模型的对比,来探讨新常态下货币政策工具影响通胀预期效力的 改变。原始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与中经网数据库。预期通货膨胀指 标参考人民银行未来物价预期指数。编制该指数需要每季以抽样问卷 方式调查20000名储户,扣除对下一季物价变动选择“看不准”的问卷,计算认为下一季物价“上升”、“基本不变”和“下降”的居民 比例,分别赋予1、0.5和0的权重。未来物价预期指数取值介于0到 1之间,围绕50%波动。指数高于50%表示扩张状态,低于50%表示收

罗默《高级宏观经济学》第课后习题详解第章索洛增长模型

罗默《高级宏观经济学》(第3版)第1章 索洛增长模型 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1.1 增长率的基本性质。利用一个变量的增长率等于其对数的时间导数的事实证明: (a )两个变量乘积的增长率等于其增长率的和,即若()()()Z t X t Y t =,则 (b )两变量的比率的增长率等于其增长率的差,即若()()()Z t X t Y t =,则 (c )如果()()Z t X t α =,则()()()()//Z t Z t X t X t α= 证明:(a )因为一个变量的增长率等于对该变量取对数后再对时间求导,那么可得下式: 因为两个变量的积的对数等于两个变量各自对数之和,所以有下式: 再简化为下面的结果: 则得到(a )的结果。 (b )因为一个变量的增长率等于对该变量取对数后再对时间求导,那么可得下式: 因为两个变量的比率的对数等于两个变量各自对数之差,所以有下式: 再简化为下面的结果: 则得到(b )的结果。 (c )因为一个变量的增长率等于对该变量取对数后再对时间求导,那么可得下式: 又由于()()ln ln X t X t αα??=??,其中α是常数,有下面的结果: 则得到(c )的结果。 1.2 假设某变量X 的增长率为常数且在10~t 时刻等于0a >,在1t 时刻下降为0,在12~t t 时刻逐渐由0上升到a ,在2t 时刻之后不变且等于a 。 (a )画出作为时间函数的X 的增长率的图形。 (b )画出作为时间函数的ln X 的图形。 答:(a )根据题目的规定,X 的增长率的图形如图1-1所示。 从0时刻到1t 时刻X 的增长率为常数且等于a (0a >),为图形中的第一段。X 的增长率从0上升到a ,对应于图中的第二段。从2t 时刻之后,X 的增长率再次变为a 。 图1-1 时间函数X 的增长率 (b )注意到ln X 关于时间t 的导数(即ln X 的斜率)等于X 的增长率,即: 因此,ln X 关于时间的图形如图1-2所示:从0时刻到1t 时刻,ln X 的斜率为a (0a >),

货币政策对通货膨胀 利率和失业率的影响

货币政策对通货膨胀利率和失业率的影响还请您帮忙审看下论文题目是否合适,以及论文主体内容结构是否合理,有不足之处还望您多多提示!

摘要 众所周知,货币政策对经济影响巨大,因为他控制着通货膨胀的目标、利息率、失业等等问题。这篇论文主要探讨的就是货币政策是怎样影响膨胀目标、利率和失业的。本文将会提到前人的一些相关研究以提供一些对于这个议题的基本信息和不同的视角。同时,本文还将提供利率、膨胀率和失业率方面的丰富数据,这些数据都将通过图表呈现,以便更直观更明显的表现数据的变化趋势。本项研究采用方法论是数据分析和建模。研究结果以及针对数据和相关发现的分析也都将在文中得到详细的讨论。 简介 货币政策的主要目的是保持物价稳定和支持政府的经济目标,包括经济增长方面的目标和就业方面的目标。物价稳定的定义是通货膨胀目标为2%。这项指标更常应用于判断物价稳定在实现经济稳定中的作用,也用于衡量其在提供出口和就业方面的可持续增长的准确状态上的作用。通货膨胀目标是由财政大臣在每年的年度预算中决定的。 英国银行决定通过设臵一个利率来控制通货膨胀目标。从1997年5月开始,英国银行已经拥有了在设定英国官方利率上的独立决策权并且设立了一个特殊的货币政策委员会来决定利率。货币政策委员会一共由九个成员——五位英国银行的内部人员和四位由财政大臣挑选出的外部人员。每个月货币政策委员会(以下简称MPC)都开一个为期两天的会议,通常是在每月第一个星期一之后的星期三和星期四。他们设定利率的目的是在未来两年使通货膨胀处于掌控之中。货币政策能够通过提高利率和减少真实货币供给来控制需求的增长。 低而稳固的通货膨胀对于一个繁荣的、蒸蒸日上的经济来说是危险的。英格兰银行试图将通货膨胀目标控制在2%,这个数值是由政府设臵的。银行利率的变化可能需要两年才能完全发挥出其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因此银行在决定合适的货币政策的时候后必须将眼光放远。如果通货膨胀趋向于超过目标值,银行就会提高利率以削减开支并降低通货膨胀。同样,如果通货膨胀可能要低于2%了,银行就会降低利率来提高消费和通货膨胀。当银行担心通货膨胀过低,它就会降低利率,换句话说,就是银行减少了中央银行的钱贬值。然而利率不能降到0以下,也就是不能是负值。所以,如果利率恰好是0, 并且仍然存在通货膨胀过低的风险,银行会扩大货币的流量,换句话说,直接将钱注入经济之中。 下图展示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解释的是货币政策是怎样运作的,它受到不

中国货币政策与通货膨胀

浅谈中国货币政策与通货膨胀 摘要:近几年来我国物价持续上涨,通货膨胀率达到了10%以上,老百姓的生活变得日益艰难。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政府的货币政策是很主要的一个。 关键词:货币政策、通货膨胀、中央银行、CPI。 众所周知,老百姓的生活离不开货币,货币对人们的生活产生极大的影响。当代的货币就是人们手中的纸币,它本身的成本很低,但是作为生活的必须品,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货币的发行是使商品流通起来的一种手段,它以一定的生产力作为基础,货币的发行量与生产率的高低成正比(忽略货币周转的速度),生产率越高,商品量越大,货币能够发行的量也就可以越大。2009年的经济危机,使得我国经济受到了一定冲击,为了扩大内需,国务院一声令下,各印钞厂马不停蹄的印新货币,短短两年时间,向市场投放了4万亿元。但是,此间我国的生产率发展速度远不如货币增加速度之快,使得整个市场用更多的钱去买相同的东西。就像是本来有二十块钱买四个商品,每个商品五元,但是现在用二十四元买四个商品,每个就变成了六元,每个比以前贵了一元。这就相当于老百姓手里的钱从六块钱变为五块钱,而政府几乎无成本就增加4万亿的资金。现在政府公布的通货膨胀率为6%,就是说人们的钱每年贬值6%。这是多么可怕的事。 另一方面,政府降低了银行利率,并且降低了储备金率,使得更多的钱流向市场。造成了一系列经济泡沫,其中以房地产泡沫最为严

重。这几年来,房价一直保持较高的增长率,使得房子问题成为年轻人的大负担。有人说整天攒钱买房子,等攒的差不多了,却发现只够首付。房价及物价的上涨严重影响了老百姓的正常生活。就西安而言,CPI一直保持在7%左右,高于陕西,高于全国。物价也的上涨也严重影响了学生的生活,以前在食堂吃饭一天十五块钱已经差不多了,现在,每天花二十多,还得饿肚子。并且银行利率低于通货膨胀率,使得人们的储蓄再不停的缩水,购买力不断下降。 政府大量发行货币在我国并不少见。改革开放到1989年,我国的货币发行量已超过20%的速度增长,90年到04年,货币更是以超过33%的速度增发。中国实际货币供给量大大高于理论上的货币供应量。大家知道,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经济平均增长速度为10%,而货币存量平均增长速度是31.5%,个别年份的甚至超过40%!也就是说,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货币贬值速度在20%以上!一部新中国经济发展史,实际上就是一部通货膨胀史。这么多年来,人民手中的钱正在被不停地“搜刮”。 通货膨胀的本质是一种针对所有人的强制税收。而且糟糕的是,它对穷人和富人的税率是相同的。因此,通胀对穷人的伤害比对富人的伤害要大得多。经济政策的实际经验表明,适度的低通胀有助于经济的发展。这是因为适度的低通胀降低了企业借债的成本,同时对价格信号的干预又不大。因此,在很多国家,中央银行都会把通货膨胀目标控制在2.5%以下。

5-罗默高级宏观经济学

第一章索洛增长模型 【1.1 经济增长中的一些事实】 对于不同国家的不同时期,其生活水平有巨大差异 【1.2 假设】 投入与产出 影响经济的最基本的要素是什么? 资本品(机器生产);劳动资本(劳动率);科技进步水平 关键是A和L 是以相乘的方式进入生产函数的,AL称为有效函数 关于生产函数的假设 索洛模型中的生产函数的关键假设是规模报酬不变,对于资本和有效劳动的规模报酬不变。如果让资本和有效劳动数量翻倍,那么产量也会翻倍。

根据规模报酬不变的假设,前提条件是: 1.经济规模已经足够大,使得专业化分工已经得到了足够的好处 2.相对于劳动和资本和知识来说,其他的投入要素并不重要,索洛模型忽略了土地和其他 自然资源的作用。

关于投入要素变化的假定 1.假定模型中的时间是连续的,也就是说,模型中的每一个点的变量都是有定义的 2.

稳态的时候经济增长率变为零,稳态时候,平均产出的增长率为零但是总量的增长率并不是为零 经济增长率是按照人口增长率和科学技术增长率来计算的。

切线和水平投资持平,这时候达到最大的增量低于资本存量,会向高资本进行回归 用图形表示的是运动的轨迹 1.4 储蓄率变化的影响 s 是外生的变量 定性的结论: 如果s 突然上升到s’ 中的这个位置

资本存量的增长率先是增加,然后增加的逐渐下降,资本存量的变化率 资本存量本身是一定是往上走的,是递减的增加 和资本存量的增长率相对应 劳均资本的增长率和资本存量的增长率是同步的 变动,因为技术进步率是不变的 劳军产出的对数值 每单位劳动的平均消费是怎么变化 取决于产出怎么变 也取决于劳动怎么变 投资先快速下滑,然后回归到新的均衡 以上是储蓄率变化对产出变化的时间效应

货币政策抑制通货膨胀

二、抑制通货膨胀的货币政策 https://www.doczj.com/doc/a018087916.html, 2008年10月15日13:16 央行怎么处理这个问题?就是通过所谓的货币政策,干吗呢?他把你手上多余的钱收回来叫你不要花了。每一个老百姓手里的钱都是需求,大家都买铅笔,铅笔价格上升;都去买矿泉水,矿泉水价格上升。那怎么办呢?最好你这个钱不要花,比如你用这个钱去买政府的公债,钱就到了政府手上,或者你用这个钱去干别的,反正就是别花掉。你不花钱,物价就不上升。那么怎么让你不花钱呢?政府使用货币政策进行调控。货币政策是一个很空泛的名词,它包括了几项。 第一是提高利率。提高利率有什么好处啊?对我们老百姓而言,提高利率的好处很清楚,那就是我们存在银行的利息增加了。那么,你把钱存到银行,可能就不去花了。很好,你不花就不会给物价造成压力。 但是,提高利率更重要的作用,是抑制企业消费。如果我是企业,我向银行借钱。借了钱之后,我去买原料,买生产设备,我是不是又花钱了?钱花了之后,很可能又给物价增加压力。政府怎么能让企业不花钱呢?利用货币政策提高利率,让企业借钱的成本上升。过去是6%的利率,现在利率变10%了,我借钱要多还10%,于是,我不借了。你不借就不会购买生产原料,就不会去购买别的产品,因此通货膨胀压力就减轻了。所以,利率是控制通货膨胀的手段之一。 第二个是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什么叫存款准备金率呢?这个概念很重要。假如我们银行有100块存款,他借给别人,才能得利息,才能赚钱。银行也要赚钱,银行怎么赚钱?通过息差赚钱,比如,银行通过息差赚取2%的利息。银行不能100%放贷,如果你存了100块,银行全都放贷了,你去银行取钱,银行没钱给你怎么办?这就会造成金融危机,因此,中央银行要求每一家银行必须要保存一定的存款准备金。比如,中央银行要求你时刻保有20%的存款准备金。你把储户存款的80%用来放贷,剩下的20%不能放,放了就很麻烦。我提款你没钱,那肯定是不行的。所以存款准备金率如果是20%,那就是20%的存款留在银行,供提款人取现金用。也就是说,如果银行有100块的存款,它只能放贷80块,那么,企业只能借到80块钱购买产品原材料。这样,社会的通货膨胀压力就小很多,因为只有80块钱用来购买产品。所以,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目的,就是把这个多余的存款收回来。 还有第三个方式,就是政府发行公债。公债干什么用的?公债是由政府发行的,可以把老百姓的钱收回来,不要你花了。你不花钱就不会对物价施加压力,这就是目前中央银行的做法。货币政策包括利率政策、存款准备金率政策。这是比较粗略的分析。从2007年到2008年,我相信这个政策不会改变。 问题是这种政策有没有用。通货膨胀是怎么产生的?和这个政策有没有关系?我以猪肉为例,猪肉价格为什么上升?猪肉价格上升的原因有两个,第一个是猪瘟,第二个是饲料价格上升。由于猪瘟以及饲料价格上升,使得养猪的市场环境继续恶化,所以养猪户不养猪了,去炒股炒楼了。由于供给不足,造成猪肉价格全面上升,那么这种情况能不能通过所谓的货币政策得到缓解呢?不行。怎么办?一定要鼓励养猪户养猪,提高供给,才能够解决猪肉价格上升的问题。这也是最近中央政府鼓励大家养猪、养鸡的原因。什么目的呢?就是把流到股市跟楼市的钱用来打压猪肉价格上升。 ———————————————— 实行从紧货币政策,抑制通货膨胀 抑制通货膨胀的话,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实行紧缩型货币政策,也就是减少货币的发行量,提高基本存款利率,最终的目的是减少在

货币银行学(第五版)第9章 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题库及答案

第九章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一、填空题 1. 是测度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主要标志。 2.根据所选的样本数量和范围的不同,通常使用的物价指数有、和________。 3.大多数国家把________指数作为衡量月、季度通货膨胀的的状况。 4.根据不同的标准,通货膨胀可以有多种分类方法,按表现形式不同可分为和两大类;按物价上涨的不同速度可分为、、、;按形成原因可为、、、。 5.“太多的货币追逐太少的商品”这是指通货膨胀。 6.货币主义学派认为,通货膨胀完全是一种现象。 7.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又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即和。 8.当总需求不变时,成本的上升会导致总供应曲线向上方移动,即企业会在同等产出水平上价格,或在同等价格水平上产出。 9.通货膨胀发生后,如果实物资产在货币形态的自然升值物价总水平上涨,则持有实物资产的人受益。 10.通过宏观紧缩政策控制社会总需求,各国治理通货膨胀的主要政策有:、和。 11.治理通货膨胀主要有以下四大对策: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12.国外学者普遍把通货紧缩定义为。 13.双要素通货紧缩定义包括和。 14.三要素通货紧缩定义认为通货紧缩是_______ 和________的持续下降,而且伴随着经济的全面衰退。 15.形成结构型通货膨胀有三种情况:_________ 、_________和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 1.认为通货膨胀的原因在于经济发展过程中社会总需求大于总供给,从而引起一般物价水平持续上涨,是()。 A.需求拉上论 B.成本推进论 C.开放型通货膨胀 D.隐蔽型通货膨胀 2.认为通货紧缩完全是一种货币现象是()的观点。 A.凯恩斯主义 B.后凯恩斯学派 C.货币主义学派 D.马克思主义 3.认为通货膨胀表现在流通领域,根源于生产和流通领域,是()的观点。

高级宏观经济学 第四版 中文 罗默课后题答案

第二章无限期模型与世代交叠模型 高级宏观经济学_第四版—中文_罗默课后题答案 第2章无限期模型与世代交叠模型 2.1考虑N个厂商,每个厂商均有规模报酬不变的生产函数,Y = F K, AL,或者采用紧凑形式。假设。假设所有厂商都能以工资wA雇用劳动,以成本r租赁资本,并且所有厂商的A值都相同。 (a)考虑厂商生产Y单位产出的成本最小化问题。证明使成本最小化的k 值唯一确定并独立于Y,并由此证明所有厂商都选择相同的k值。 (b)考虑某单个厂商,若其具有相同生产函数,并且其劳动和资本的投入是上述N个厂商的总和,证明其产出也等于述N个厂商成本最小化的总产出。 证明:(a题目的要求是厂商选择资本K和有效劳动AL以最小化成本,同时厂商受到生产函数的约束。这是一个典型的最优化 问题。 构造拉格朗日函数: 求一阶导数: 得到: 上式潜在地决定了最佳资本k的选择。很明显,k的选择独立于丫

第二章无限期模型与世代交叠模型 上式表明,资本和有效劳动的边际产品之比必须等于两种要素的价格之比,这便是成本最小化条件。 (b)因为每个厂商拥有同样的k和A,贝U N个成本最小化厂商的总产量为: 为N个厂商总的雇佣人数,单一厂商拥有同样的A并且选择相同数量的k, k的决定独立于丫的选择。因此,如果单一厂商拥有的劳动人数,则它也会生产的产量。这恰好是N个厂商成本最小化的总产量。 2.2相对风险规避系数不变的效用函数的替代弹性。设想某个人只活两期,其效用函数由方程(2.43)给定。令和分别表示消费品在这两期中的价格,W表示此人终生收入的价值,因此其预算约束是: (a)已知和和W,则此人效用最大化的和是多少? (b)两期消费之间的替代弹性为 ,或。证明,若效用函数为(2.43)式,是则与之间的替代弹性为。 答:(a)这是一个效用最大化的优化问题。 ---- ------------ (1) (2) 求解约束条件: (3) 将方程(3)代入(1)中,可得: ---- ---------------------------- (4) 这样便将一个受约束的最优化问题转变为一个无约束问题。在方程( 4)两 边对求一阶条件可得: (5)

央行货币政策对通货膨胀的治理效果

央行货币政策对通货膨胀的治理效果 内容摘要:本文利用2000年-2012年2月的CPI及央行货币政策工具的月度数据,应用单位根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等计量经济学研究方法,构建向量自回归模型,并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分析方法,对我国央行货币政策调控通货膨胀的效果进行量化动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央行货币政策中的价格型政策工具有效性较高,数量型政策工具有效性较低,对于我国近年来的通货膨胀,采用汇率升值政策是时效性和影响力俱佳的选择。 关键词:货币政策通货膨胀V AR模型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变量选取及数据来源 本文用消费品价格指数CPI表示通货膨胀率。用央行公布的一年期贷款名义基准利率NCR代表央行的利率政策;以国际清算银行公布的间接标价法下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NEER代表汇率政策,NEER上升意味着本币升值,下降则说明本币贬值;以央行资产负债表中的货币发行量VCI来代表公开市场操作政策;央行的存款准备金率政策在某些年份会对大型银行和中小银行区别对待。本文统一采用央行公布的大型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RR代表央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利率政策;用每年银行的国内人民币信贷规模BDC代表央行的信贷规模控制政策。 本文选取了2000-2012年2月的月度数据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原始数据均来自中国人民银行、国研网数据库及国际清算银行。在分析前通过观察数据的曲线图,本文发现以上变量中,CPI、NEER、VCI、BDC的月度数据存在明显的季节波动特征,因此先对以上4个变量用X12法进行季节调整。 实证检验分析 (一)单位根检验 为确保V AR模型的稳定性和参数估计的有效性,先检验模型的每个变量的平稳性。本文用ADF方法检验数据的单位根,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由表1的检验结果可知,在5%的显著水平上,原变量均为非平稳时间序列,而它们的一阶差分序列则均为平稳序列,因此它们都属于1阶单整序列,可用其一阶差分项构建V AR模型。 (二)V AR模型的构建与稳定性检验 对DCPI、DNCR、DNEER、DRR、DVCI构建V AR模型,根据AIC标准,模型的最佳滞后阶数是5,而根据SIC标准,模型的最佳滞后阶数是1,考虑到货币政策的执行到经济变量发生变化,中间的时间间隔应该是超过1期的,同时参考最大似然值LR,因此笔者选择V AR(5)作为后续分析的基础。模型建立后对其稳定性进行AR根检验,结果显示,V AR模型所有特征方程的根的倒数均小于1,即均位于单位圆内,说明该模型符合稳定性条件。 (三)Granger因果检验 对于平稳的时间序列,可以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目的并不是证明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而是发现某个变量的前期变化是否能在统计上解释其他变量的变化。在进行Granger因果检验时,本文着重观察央行的货币政策变量对CPI的格兰杰因果情况,其结果如表2所示。 由表2可知,若按5%的显著水平,法定存款准备金率RR、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NCR和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NEER都是CPI的Granger原因,按10%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