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型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
- 格式:doc
- 大小:12.42 KB
- 文档页数:2
创新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影响创新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影响创新是一个企业进步的灵魂,是一个企业不断兴旺发展的不竭动力,是一个企业永葆生机的源泉。
一个企业想要做大做强,不仅仅要有一个独特的核心竞争力,更要有一个敏锐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不仅要敢想,更要敢做,把这种敢为天下先的创新带到企业生产管理营销的各个领域,才能使得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永葆活力,才能使得核心竞争力在世界的大舞台上焕发出强大的能量,才能使企业在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
1 创新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理论研究1.1 核心竞争力概述“核心竞争力”一词最早是来源于英国学者普拉哈拉德和英国学者哈默尔于1990年在著名的《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的《公司核心竞争力》一文。
核心竞争力是一个企业、人才或者国家参与竞争的个体,能够长期获得竞争优势的能力。
是一个企业所特有的,能够经受起时间和市场的考验,具有延展性和突破性,并且是企业所特有的,难以被竞争对手所模仿的技术或者能力。
我国复旦大学的芮明杰曾经定义核心竞争力,说它是“企业所独特拥有的、能为消费者带来特殊效用、使得企业在某一市场上长期具有竞争优势的内在能力资源”。
核心竞争力的贡献在于它能实现顾客最为关注的、核心的、根本的利益,它是难以被对手所负债和模仿的。
而要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一定要有一个优秀的创意设计,这是一个企业赖以生存强化的生长点。
可以说,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无、大小都是由此发端的。
可见,企业的创新能力,对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2 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可以说是由内部能力与外部能力共同组成的。
内部能力包括了企业的技术改革产品创新能力和内部的管理创新能力,外部能力则可以说是市场营销能力,而企业的文化则贯穿企业的整个经营管理过程当中,并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企业员工的发展和进步。
当然,我们可以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分解为:产品与技术创新能力、市场营销能力、管理组织能力和企业文化。
1.3 创新概述创新:我们常说的创新,一种新的思维,新的发明或者新的描述为特征的一种概念化过程。
科技型企业认定标准科技型企业是指以科技为核心竞争力,依靠科技创新推动企业发展的企业。
科技型企业的认定标准是企业在科技创新能力、科技成果转化、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的表现。
以下是科技型企业认定标准的具体内容。
一、科技创新能力。
科技创新能力是科技型企业认定的核心指标之一。
企业应当具备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研发能力,拥有一定数量的专利、软件著作权等知识产权,具有一定的科技研发投入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
同时,企业应当在核心技术领域具有一定的技术壁垒和竞争优势,能够持续进行技术创新,推动行业发展。
二、科技成果转化。
科技成果转化是科技型企业认定的重要指标之一。
企业应当能够将科技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
具体表现为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市场化,能够形成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同时,企业应当具备一定的技术转让和技术引进能力,能够与国内外科技资源进行有效对接,促进科技成果的国际化合作。
三、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是科技型企业认定的基础条件之一。
企业应当具备一支高素质的科技人才队伍,包括技术研发人员、科研管理人员等。
这些科技人才应当具备较高的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能够支撑企业的科技创新和发展需求。
同时,企业应当具备一定的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能够吸引和留住优秀的科技人才,保障企业的长期发展。
四、其他条件。
除了上述核心指标外,科技型企业的认定还应当考虑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财务状况、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等。
企业应当具备良好的经营管理制度和运营模式,保持良好的财务状况,能够履行社会责任,积极参与行业协会和社会公益活动,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总之,科技型企业的认定标准是一个综合性的评价体系,涉及多个方面的表现。
企业应当在科技创新能力、科技成果转化、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全面提升,不断提高自身的科技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摘要:我国正处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与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交汇期,市场竞争激烈,技术创新已成为科技型中小企业获取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素。
文章通过收集相关文献,分析此类企业主要特征及阻碍技术创新发展影响因素,从内外两方面构建技术创新评价指标,并进行了详细说明。
以此为中小企业战略决策提供可靠依据,为融资机构、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关键词:技术创新能力;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指标一、引言据工信部数据显示,我国中小企业占企业总数的99%,却创造了近70%的发明专利。
在经济快速发展,全球化趋势不断加深的情形下,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和技术成果转化方面一直发挥着大型企业无法比拟的优势。
但该类企业发展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差等特点突出,一定程度制约了其技术创新能力的发展。
因此,依据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现状和特征,建立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对其发现发展局限性,制定有针对性技术创新管理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二、相关研究综述(一)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研究综述20世纪80年代,Steel就通过核对表方法对企业技术创新展开了评价。
多数国外学者认为技术创新须从多角度衡量,如学者Larry(1984)认为应从企业组织、适应、创新及信息获取能力等角度对技术创新能力进行权衡;Durand将企业技术创新指标分为优质资产、认知水平、程序化、组织能力和企业文化五大类;Cakar等(2010)则将企业激励员工创新的能力加入了衡量标准中,即企业需要运用合理激励机制激励员工创造新产品。
而我国相对国外研究较晚,因此国内学者更多是将国外研究成果与国内市场相结合展开论述。
学者傅家骥(1998)认为技术创新需要企业联合自身和外部力量,进行技术研究和产品转化,并将其推向市场;粟进等通过分析4家代表企业,得出企业家精神、研发能力、相关政策及法规等要素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关联紧密。
可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技术应用和转化能力才是其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体现。
(二)技术创新影响因素研究综述国外学者Sharif(2008)认为技术所有者、相关政策、消费者和社会、竞争者四方面的外部环境因素对企业的技术创新发展有一定制约;Dunphy(2012)发现企业外部社会文化与企业创新能力评价标准关联密切;Baptista和Karaoz(2012)认为提高企业科研强度和研发费用,可以增加企业活力,增强技术竞争力。
2012年1月内蒙古科技与经济Januar y 2012 第2期总第252期Inner Mongolia Science T echnology &Economy No .2Total No .252科技企业技术知识管理与企业核心竞争力X梁玉荣,梁玉敏(内蒙古国电能源锡林热电厂,内蒙古锡林浩特 026000) 摘 要:科技企业技术知识管理与核心竞争力存在十分密切的联系,本文构建二维模型对这种联系进行了解剖分析,归纳总结了技术知识管理的各项内容,以及它们对企业市场综合能力的促进作用,揭示了科技企业技术知识管理对核心竞争力的作用机理。
关键词:科技;知识;核心;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F 27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921(2012)02—0010—03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技对推动国民经济高速增长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由于科技产品市场变化快、产品生命周期缩短,竞争激烈,科技企业必须对市场快速灵活反应,持续技术创新,在战略、研发、制造、营销和服务能力上取得综合竞争优势,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技术知识管理对提高这一竞争优势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而解剖分析科技企业技术知识管理如何对核心竞争力产生促进作用便显得十分必要。
1 科技企业技术知识管理与核心竞争力的本质联系企业竞争力应定义为识别和提供优势的知识体系,它有四种尺度:员工的知识和技能、物理的技术系统、管理系统、价值和规范。
知识具有“波粒二相性”,员工的知识和技能、物理的技术系统是作为实体的知识,自然产生了知识的获取选择、转移吸收、整合创新、扩散共享、学习积累、技术标准管理、知识产权保护等一系列问题;管理系统、价值和规范这些组织活动是作为过程的知识,则衍生出如何通过人力资源管理、学习型组织的构建、信息系统的运用等管理活动很好地发挥知识的作用。
高科技企业核心竞争力正是这两个纬度的知识活动相互交叉、渗透、协调和融合的结果,形成有别于其他企业难以被模仿的技术竞争优势,并在企业的决策、研发、生产、营销、服务等领域全面发挥作用,比竞争对手更创新、更优质、更廉价地开展这些重要的战略活动来取得市场优势地位。
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重要性及途径探究方案摘要:科技型中小企业作为我国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科技研发能力和市场敏锐度,成为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促进社会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
本文围绕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性进行论述,并提出了一系列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向高新技术企业转型的途径,包括完善知识产权管理、提高项目管理制度、加大科研项目资金投入、优化项目研发经费核算以及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等。
关键词: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发展途径;科技创新一、引言在当今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科技创新已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
科技型中小企业作为创新活动的生力军,不仅推动了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还为解决就业、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因此,深入探究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重要性及途径,对于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性1. 推动科技进步:科技型中小企业凭借其灵活的市场机制和创新能力,能够迅速响应市场需求,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为科技进步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2. 促进产业升级:科技型中小企业通过引进和消化吸收先进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升级,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
3. 解决就业问题: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缓解了就业压力,同时促进了劳动力向科技产业和现代服务业转移。
4. 促进经济增长:科技型中小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推动了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涌现,为经济增长提供了新的动力。
三、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为高新技术企业的途径(一)积极完善知识产权管理科技型中小企业应构建完善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加强知识产权的申请、保护、运营和维权工作,提高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
(二)提高项目管理制度企业应建立科学的项目管理制度,明确项目目标、任务、计划和预算,加强项目过程管理和监督,确保项目质量和进度。
同时,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等合作,引进优秀人才和先进技术,提高项目研发水平。
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发展战略管理对策研究摘要:中小企业的发展战略应具有良好的创新意识。
.切实提升中小企业经济实力,将成为我国经济增长战略的重中之重。
中小企业的发展将为我国经济复苏和结构调整带来巨大助力。
本文将分析基于核心竞争力的中小企业发展战略,结合我国中小企业的实际情况,探讨我国市场经济建设的核心竞争力培养重点。
关键词:核心竞争力,中小企业,发展战略中小企业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社会上绝大部分的劳动力都配置在中小企业中。
特别是在经历了2008年的金融危机之后,我国仍处于经济复苏的关键阶段。
中小企业将在我国经济复苏中发挥重要作用。
文章认为有必要对我国中小企业的经营状况进行深入分析。
1我国对中小企业的定义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中小企业的定义具有较大生产经营规模的中小企业,企业产权包括各种所有制。
随着时代的发展,为了更好地界定中小企业的内涵,国家认定总资产在4亿元以下或销售额在3亿元以下的企业,除影响外行业人数差异等因素。
中小企业。
2我国中小企业的经济状况。
这些名不见经传的企业以默默无闻的方式为世界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和活力,在各自领域占据着全球一半以上的市场份额,在整个国际市场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的作用.我国也有大量的中小企业。
虽然它们在日常的市场运作过程中是小众的、默默无闻的,但它们所能带来的经济效益和对市场经济的促进作用并不逊色于知名大企业。
比如深圳的一些手工业企业,义乌的小商品企业,广东的很多城市企业,都在各自的行业中对整个国民经济起到支撑作用。
许多企业在成立不到十年的时间里,已经占据了我国专业领域60%以上的市场份额,年销售额达数亿元。
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努力,将平凡的产品打造成领先于世界的高水平产品。
产品不仅活跃了国内市场,也拓宽了国际市场,吸引了大批国际客户,为推动我国经济腾飞带来了新的动力。
同时,这些中小企业也承担着使用我国大量人力资源的责任。
许多企业拥有数百名员工,为这些员工提供了良好的生活保障,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科技型中小企业商业模式创新与组织能力演化及其竞争优势的形成机理目录一、内容描述...............................................2二、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21.科技型中小企业概述......................................42.商业模式创新研究现状....................................53.组织能力演化理论........................................64.竞争优势形成机理理论....................................7三、科技型中小企业商业模式创新.............................91.商业模式创新的概念及内涵...............................102.科技型中小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特点.......................113.商业模式创新的路径与策略...............................12四、科技型中小企业组织能力演化............................141.组织能力演化的概念及内涵...............................152.科技型中小企业组织能力演化的特点.......................163.组织能力演化的阶段与机制...............................18五、科技型中小企业竞争优势的形成机理......................191.竞争优势的概念及内涵...................................202.科技型中小企业竞争优势的表现...........................213.商业模式创新与组织能力演化对竞争优势的影响.............234.竞争优势的形成机理分析.................................24六、案例分析..............................................251.案例选取与背景介绍.....................................262.商业模式创新案例分析...................................273.组织能力演化案例分析...................................284.竞争优势形成机理案例分析...............................30七、实证研究与分析方法....................................311.研究假设与变量设计.....................................322.数据收集与处理.........................................333.数据分析方法与工具.....................................34八、研究结果与讨论........................................351.研究结果分析...........................................362.结果讨论与解释.........................................373.对理论与实践的贡献.....................................38九、结论与建议............................................391.研究结论总结...........................................402.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商业模式创新与组织能力演化的建议.......413.对未来研究的展望.......................................42一、内容描述本研究报告深入探讨了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与组织能力演化,以及这两者如何共同构成其竞争优势的形成机理。
科技型企业发展现状科技型企业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它们的发展现状受到广泛关注。
在全球范围内,科技型企业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和趋势。
首先,科技型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科技型企业通过不断投入研发资源,推动了许多前沿科技的突破。
例如,在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领域,科技型企业具有强大的实力和创新能力,推动了相关技术的快速发展。
其次,科技型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表现出良好的活力和竞争力。
这些企业通常拥有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和先进的技术设备,能够提供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
同时,科技型企业注重市场调研和产品定位,能够满足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并通过创新营销策略取得市场份额的增长。
再次,科技型企业在国际化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由于科技行业的全球化特点,科技型企业常常在国际市场上寻求发展机遇。
在全球范围内建立研发中心、生产基地和销售网络,成为科技型企业国际化发展的重要趋势。
同时,科技型企业通过与国际合作伙伴的合作,共同进行研发和创新,实现资源共享,提高市场竞争力。
最后,科技型企业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例如,技术壁垒的提高和专利保护的争议,使得科技型企业在创新过程中面临较大的风险。
此外,科技型企业的市场发展往往需要较长的周期,需要充足的资金和资源支持。
加之市场竞争激烈,科技型企业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总的来说,科技型企业在不断创新和发展中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变化,科技型企业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日益凸显。
然而,科技型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仍需面对各种挑战,需要在科技创新、市场竞争和国际化发展等方面不断努力,才能保持持续稳定的发展。
科技型企业的划分标准科技型企业是指在产品或服务中运用高新技术、信息技术等科技手段,并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的企业。
科技型企业的发展既能推动经济增长,更能促进社会进步和科技进步。
然而,要对科技型企业进行划分,需要全面考察其技术实力、市场地位、科技创新能力等多个方面。
1. 技术实力:科技型企业在技术实力方面表现为对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和掌握,拥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和核心技术,以及高素质的技术团队。
技术实力是科技型企业立足市场竞争的重要基础。
2. 市场地位:科技型企业在市场地位方面表现为产品销售额、市场份额等指标的增长,以及在行业内的领先地位。
科技型企业应该能够提供有竞争力的产品或服务,并能有效地满足市场需求。
3. 科技创新能力:科技型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是其核心竞争力的体现。
科技创新能力主要包括研发投入、研发人员结构、创新成果和创新影响力等指标。
科技型企业应当在技术创新和应用创新方面具备较强实力。
4. 科技产业化能力:科技型企业的科技产业化能力是将科技成果转化为市场竞争力的能力。
科技产业化能力主要包括技术转化速度、技术成果转化率、技术市场化程度等指标。
科技型企业应该能够将科技创新成果快速转化为可市场化的产品或服务。
5. 内外部合作能力:科技型企业的内外部合作能力体现在与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等机构的紧密合作关系和良好沟通交流机制上。
内外部合作能力可以提高科技型企业的创新能力,加强技术引进和技术输出,提高科技合作的成功率和效果。
6. 管理创新:科技型企业的管理创新主要体现在组织架构、人力资源管理、项目管理及管理决策等方面。
科技型企业应该具备灵活的组织结构,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高效的项目管理和科学的决策机制。
综上所述,科技型企业的划分标准主要包括技术实力、市场地位、科技创新能力、科技产业化能力、内外部合作能力和管理创新等方面。
这些标准的达标程度,将决定科技型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和发展潜力。
科技型企业应该在不断的技术创新中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加强与相关机构的合作,不断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和跨越式创新。
探讨企业可持续发展与核⼼竞争⼒2019-10-22摘要:可持续发展是⼈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全⼈类共同追求的⽬标,⽽企业是推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体。
企业要处于有利地位,科学地制定和有效地实施企业竞争战略,提⾼核⼼竞争⼒,获得可持续竞争优势就成为关键。
本⽂提出通过持续的投资和创新、品牌建设、企业⼈才的培养及科学的管理机制四个⽅⾯来提⾼企业的核⼼竞争⼒,使其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核⼼竞争⼒品牌建设创新随着经济全球化⼀体化步伐的加快,如何才能在激烈的市场中取得更⼤的份额,使企业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各⾏业研究和探讨的焦点问题。
企业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提⾼核⼼竞争⼒是关键。
核⼼竞争⼒是⼀个企业能够长期获得竞争优势的能⼒,是企业所特有的、能够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具有延展性,并且是竞争对⼿难以模仿的技术或能⼒。
只有通过核⼼竞争⼒来⽀持企业的竞争优势,通过竞争优势来确保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如何来提⾼企业的核⼼竞争⼒呢?1.通过持续的投资和创新来提⾼企业的核⼼竞争⼒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源动⼒,当今社会科技发展迅速,产品与技术更新换代极快。
要在复杂、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出,求得⽣存与发展,这就需要通过不断创新来提⾼我们的核⼼竞争⼒,企业才能长久⽣存,避免衰⽼。
根据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为了创造⾼层次的竞争优势,企业唯⼀的选择是进⾏持续的投资和创新。
因此,⼀个有利于企业持续投资和创新的环境对企业创造⾼层次竞争优势来说是⾄关重要的条件。
要创造这样的有利环境使企业形成核⼼竞争⼒,获取持续的竞争优势,就需要信息、知识和智⼒的⼤胆投⼊,需要⾼新技术的推动,以雄厚的资⾦⽀出⽀撑智⼒资源的占有,⾛⼤规模、快速度、⾼投⼊、⾼产出的发展道路。
因此,企业必须采取产学研相结合的形式,加速技术进步,提⾼创新能⼒。
另外,发挥技术对效益增长的作⽤,在转换经营机制的前提下,加⼤对资⾦的投⼊,形成⾃⾝进⾏技术创新的良性发展机制,提⾼技术创新能⼒。
加强企业科技创新建设全面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发表日期:2012年10月25日【编辑录入:办公室】江西联创通信有限公司江西联创通信有限公司自2001年由国营第八三四厂改制成立以来,根据企业自身实际情况,通过狠抓科技创新和科技核心能力建设,完成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渐强的蜕变,企业科研生产捷报频传,产品已从单一的通信终端、传输交换产品扩展到各种指控通信分系统及总体项目,同时逐步介入武器平台检测维修等新兴领域,形成了“指控通信、检测维修、模拟训练、指控软件和民用专网”五个产品方向跨越式发展的新格局;企业经营业绩和经济效益稳步上升,主营业务收入、利润及净利润连续多年以年均30%以上的速度高速增长,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由最初的3163万元增加至2011年30174万元,利润总额由最初的546万元增至2011年2647万元,资产总额增加至4。
77亿元。
一、公司推动科技创新的典型经验、做法企业改制成立初期基础薄弱,技术能力低,产品单一(仅有指挥机和军用电话机两个产品),市场面窄,地处江西,人才资源贫乏。
为摆脱困境,求生存谋发展,十余年来,公司通过加强内部管理、狠抓项目研制、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加大技改投入等一系列举措推动科技创新,保持了稳健的发展势头,科研生产能力显著提高。
1.加强内部管理,优化企业科技创新保障机制。
公司始终坚持“军工品质、立世之本"的企业宗旨,全面贯彻落实“责任是力量之源、创新是发展之路、细节是成败关键”的工作指导思想,优化公司科技创新管理流程,提高企业标准化水平,加强知识产权、科研项目管理,为企业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提供机制保障。
重视企业标准化建设。
随着研制项目范围的扩展和层次的提高,公司制定相应的标准化管理办法和实施计划,不断推广应用新标准,并积极参与新标准的制定、修订工作,先后制定了两项国家标准和多项行业标准,企业标准化水平日益提高,被南昌市高新区列为第一批标准化示范单位。
规范知识产权管理。
国有科技型企业国有科技型企业是指由国家所有的企业,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竞争力,致力于科技研发和技术创新的企业。
这类企业在中国的发展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本文将从历史背景、发展现状和创新模式三个方面来探讨国有科技型企业的特点和挑战。
一、历史背景国有科技型企业的发展始于中国改革开放的初期。
上世纪80年代,中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国内企业进行科技创新和技术引进。
同时,国家还成立了多家科技型企业,专门从事科研和技术开发工作。
这些企业成为中国技术创新的主要力量之一,推动了国家科技实力的快速提升。
二、发展现状当前,国有科技型企业已成为中国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企业在国家重大科技项目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为国家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作出了突出贡献。
例如,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是国有科技型企业的典型代表,通过自主研发和技术创新,成功实现了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飞跃发展。
国有科技型企业在产权结构、运营模式和管理体制等方面有其独特性。
它们相对于民营企业具有更多的政府背景和资源优势,可以更好地发挥国家战略调控的作用。
同时,国有科技型企业还承担着社会责任,如人才培养、科技转化和区域发展等,为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三、创新模式国有科技型企业在创新模式上也有独特的体现。
相较于传统企业,它们更加注重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的探索,积极推动科学发展和技术进步。
与此同时,国有科技型企业还注重技术创新与市场需求的结合,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以及其他企业的合作,形成了产学研一体化的创新机制。
创新驱动是国有科技型企业发展的核心战略。
为了加强创新能力,这些企业积极实施科技人才引进计划,并设立了多项科技奖励政策,吸引优秀人才参与创新研发工作。
此外,国有科技型企业还注重知识产权的保护,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然而,国有科技型企业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是创新资源的不足。
尽管这类企业拥有丰富的科技资源,但在人才培养、科研经费和创新环境等方面仍有待加强。
科技型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
本文以经济增长理论、知识经济理论、企业战略理论为基础,分析了中国科
技型企业的演变历程、特征与环境、现状与问题、功能与效应,回答了中国科技
型企业是如何产生的,什么是科技型企业,科技型企业区别于其他企业的特质是
什么,制约科技型企业发展的主要问题是什么等重大问题。把核心竞争力理论研
究应用于科技型企业这一特殊对象,给出了现阶段科技型企业核心竞争力定义:
企业以长期积累的科技资源为基础,由其自发的技术创新机制与学习型的企业文
化融合而成的,以企业品牌、核心技术(人才)、优势产业(专业)为主要表现的独
特能力体系。 本研究从静态动态两方面剖析了科技型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
机理。通过静态剖析,揭示了其核心竞争力集中体现在核心技术、优势产业及企
业品牌构成的核心竞争力平面上;通过动态剖析,提出其核心竞争力的形成过程
更多的是以无形资产/资源为基础,以积累知识和创新文化为导体,以学习能力
和知识共享为中枢,以资源和组织运作模式为保障,支撑核心技术、优势产业和
企业品牌所构成的核心竞争力平面。
从纵横两个维度研究了科技型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机制。横向是从科
技型企业核心竞争力战略目标及环境分析出发,通过对其核心竞争力培育的阶段
和(业务)层次分析,揭示核心竞争力的培育步骤:纵向是通过对其核心竞争力的
识别、评价和提升的过程分析,揭示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应采取的手段(工具)和方
法。在对42家科技型企业调研和数据分析基础上,构建了科技型企业核心竞争
力评价指标体系,给出了各项指标的具体含义,在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并存的条
件下,应用模糊数学理论构建了科技型企业核心竞争力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利用
该模型对4家典型科技型企业进行实证分析,分析结果基本符合案例企业的发展
实际。在此基础上,为进一步提高评价指标体系的信度和效度,对该实务评价指
标体系进行了改进研究。
将特定的提升战略选择与科技型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过程、业务状态
演化路径及运作模式这3个维度紧密联系起来,形成了与上述三维度在时序上关
联、在层次上互动的阶段性战略方案。提出科技型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战略选
择依次是集中差异战略、相关多元化战略和协同战略;对应的提升模式采用弹簧
木桶模式、战略联盟模式和虚拟企业模式。研究认为,科技型企业核心竞争力刚
刚进入培育期,应选择集中差异化战略,在转型调整期选择弹簧木桶模式培育核
心技术和优势产业,以科技特色形成产业优势进而实现市场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