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行业影响的实证研究_对已有研究结论的质疑
- 格式:pdf
- 大小:373.18 KB
- 文档页数:11
□财会月刊·全国优秀经济期刊资本结构是指企业各种长期资本来源的各种构成和比例关系。
著名的MM理论(Modigliani和Miller,1958)奠定了资本结构与公司价值关系研究的基础,在基于完美资本条件的假设条件下得出资本结构和企业价值无关的结论,但现实中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性、破产成本、交易成本等因素,使这些假设条件很难成立。
而后,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对资本结构理论不断完善和拓展,产生了权衡理论、代理理论、优序融资理论与控制权理论等。
目前国内对于资本结构的实证研究包括资本结构的影响因素研究和资本结构所引起的经济效果研究。
第一种研究结果表明获利能力等通常是影响资本结构的主要因素,如陆正飞、辛宇研究得出获利能力与资本结构(长期负债的比率)负相关的结论。
第二种对于资本结构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资本结构是否影响公司绩效或公司价值等。
获利能力影响公司的资本结构的选择,而资本结构选择的结果会影响公司的短期或长期利益,那么利用资本结构调整究竟是影响全行业的利润还是只影响部分行业,本文将对此进行实证研究。
一、文献综述和研究假设公司资本结构的选择对公司的经营效率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资本结构与公司利润的研究以及如何设计最优的资本结构以提高公司财务绩效是学术界研究的重点。
在完善的资本市场假设下Modigliani和Miller(1958)通过严密的数学推导证明资本结构与公司价值无关。
但实践中资本结构和公司绩效之间关系的研究结果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财务杠杆与公司利润呈正相关关系。
如根据权衡理论,企业的盈利能力应该与其负债比率应该呈正相关关系。
Lys和Sivamakrislhman Comet和Travlos、Dann等和Israel等的实证研究表明,财务杠杆与企业价值正相关。
Frank和Goyal(2003)使用了美国的非金融企业从1950年到2000年包括近20万个观测变量的庞大数据库进行了研究而得出,绩效与账面价值财务杠杆比率之间呈正相关关系,而与市场价值财务杠杆比率之间呈负相关关系。
科技创新型企业的资本结构及其影响因素——基于中国上市公司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褚敏;杨朝军【摘要】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研究了科技创新型企业的资本结构及其影响因素,利用被解释变量滞后项和干扰项之间的正交条件,采用广义矩估计(GMM)方法进行回归参数估计.结果显示,企业的资本结构选择受成长速度、产品独特性、股权集中度、流通股比例、法律环境、股票市场价格和银行信贷市场价格等因素的影响比较显著.%In this paper,we studied the capital structure of Chinese innovative enterprises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based on the panel data of Chinese listed companies.The generalized moment estimation method (GMM) is used to estimate the regression parameters based on the orthogonality between the lagged term and the interference term of the dependent variable.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the choice of the capital structure is significantly influenced by the factors such as the growth rate,the uniqueness of the product,the concentration of stock ownership,the proportion of tradable shares,the legal environment,the stock market price and the market price of bank credit.【期刊名称】《上海管理科学》【年(卷),期】2017(039)005【总页数】7页(P1-7)【关键词】科技创新型企业;资本结构;融资策略【作者】褚敏;杨朝军【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上海200030;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上海20003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062.4在经历了30多年的高速增长之后,中国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第二大经济体,人均GDP根据世界银行的标准也已经达到“上中等”水平,成功地从一个农业大国变成了工业大国。
ECONOMIC RESEARCH GUIDE2022年第34期No.34袁2022经济研究导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现今,制造业讲究生产要素的最优配置,也更追求产品的质量。
许多制造企业凭借先进的技术生产出高质量、低成本的产品,以此提高企业的利润。
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面对竞争力极强的市场,应如何调整企业的经营战略,使企业能长久发展下去,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而反映企业的盈利状况,最直接的体现就是该企业的利润,而利润是一个绝对值,判断一个企业是否盈利、盈利是否高,除了分析该企业的各种盈利指标之外,由于影响盈利能力的因素复杂多样且来自方方面面的,因此还需分析其他影响因素,更全面地了解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的盈利能力状况。
事实上,很多影响企业盈利能力的因素是很难被衡量、被量化的,例如企业制度、企业文化、专利、生产技术、税收政策、市场等,这些更多是根据前人的经验之谈、规律、理论等等去调整企业的相关决策。
但也存在可以量化的数据,通过数据的运算结果可以得出一些决策,那就是财务数据,国内外很多关于企业的研究都是建立在财务数据之上的,因为企业的很多信息是可以体现在财务报表上的。
同样的,企业的盈利能力影响因素分析也可以通过财务数据来进行实证分析,即使这些因素都是一些可量化的因素,而不可量化的因素未能被考虑其中,模型可能存在不足,但是它的结果具有较强的参考价值,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本文将通过实证分析研究某汽车公司的盈利能力的影响因素,根据研究结果,找出影响某汽车公司盈利能力的因素,再依据该公司的实际情况,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建议,以达到优化该公司盈利能力的目的。
二、主要研究内容本文主要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因子分析,算出某汽车的盈利能力综合得分作为实证分析的被解释变量,选取变量,利用回归分析法研究各影响因素与盈利能力的关系。
根据本文的分析结论,提出优化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盈利能力的相关建议。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其一,提出模型假设;其二,运用SPSS 计算出某汽车的盈利能力综合得分;其三,利用Eviews 软件进行回归分析、验证模型假设;其四,根据回归结果,结合实际,提出优化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盈利能力的相关建议。
公司治理与资本结构对上市公司价值创造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公司治理与资本结构对上市公司价值创造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摘要:本文以公司治理和资本结构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对上市公司价值创造能力的影响。
通过收集并分析大量的实证数据,研究发现,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和适当的资本结构对于上市公司的价值创造能力具有重要影响。
具体来说,有效的公司治理可以帮助提高公司的透明度、规范运作和减少潜在的代理成本,从而促进公司价值的提升。
而合理的资本结构可以平衡债务和权益之间的关系,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和抵御外部风险的能力。
本研究为进一步探讨公司治理和资本结构对上市公司价值创造能力的影响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公司治理,资本结构,上市公司,价值创造能力引言:公司治理是指在现代公司制度下,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安排和规定,确保上市公司合法性、公正性和有效性的一种组织结构和运作方式。
而资本结构则是指公司融资的方式和组合,包括债务和权益之间的比例关系。
公司治理和资本结构都是影响上市公司绩效和价值创造能力的重要因素。
本文将对公司治理和资本结构对上市公司价值创造能力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
一、公司治理对上市公司价值创造能力的影响1.1 公司治理规范性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能够提高上市公司的透明度和规范运作,并减少公司内部的权力滥用和不正当行为。
通过规范公司内部运作,有效的公司治理能够提高管理层的决策水平和执行力,促进公司价值的创造。
1.2 公司治理透明度公司治理透明度是指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完整性和及时性。
透明度是投资者评价上市公司价值创造能力的重要依据之一。
若公司治理结构不透明,信息披露不及时,则投资者难以了解公司经营情况和未来发展前景,从而影响投资决策和公司价值创造能力。
1.3 公司治理代理成本代理问题是公司治理中常见的难题之一,也是影响公司价值创造能力的重要因素。
合理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能够减少代理成本,降低潜在的道德风险和激励约束,从而提高公司绩效和价值创造能力。
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影响因素的国内研究综述孙楠摘要:企业的资本结构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本文就近年我国对资本结构的影响因素的主要实证分析文献进行了回顾与梳理,并从宏观、微观两个视角对研究结果进行了分析归纳。
关键词:资本结构;影响因素;宏观角度;微观角度;综述引言资本结构作为衡量企业融资风险的重要指标,直接影响一个企业的运营能力和竞争能力,所以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国内外学术界从来不乏对资本结构理论的研究。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资本结构理论已经取得了广泛的研究成果。
理论发展的同时,众多学者对资本结构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广泛的实证研究。
国外资本结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起源于巴克特和卡格,他们的研究表明企业规模会影响企业的融资方式;Titman &Wessels (1988)提出了影响资本结构的8个方面,为之后的学者提供了分析框架,此后的研究大多在此基础上进行。
相较于国外,国内有关资本结构影响的实证研究起步较晚,深度不足。
本文就针对国内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影响因素的相关实证研究文献回顾,同时从宏观、微观两个角度对文献观点进行了归纳。
一、宏观因素对资本结构的影响(一)宏观经济和制度背景因素宏观经济对上市公司的发展起着导向性的作用,但宏观经济中存在着相当多的不可观察因素,学术界对宏观经济因素和资本结构的关系大多只做理论角度分析解释,部分学者进行了实证研究。
王素荣、张新民(2006)以我国2000-2004年上市公司为样本,针对性地分析了上市公司所得税与资本结构的关系,得出所得税与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流动负债率正相关的结论,但长期负债类检验后则不满足相关假设。
张太原、谢赤、高芳(2007)从利率角度,对涉及11个行业、235家上市公司为样本的数据,基于固定效应模型对数据进行合成,研究发现宏观利率对企业资本结构有重要影响,具体包括:(1)短期利率与资本结构显著正相关;(2)长期利率与资本结构显著负相关。
田高良、赵莉君(2007)以471家上市公司为数据来源,对相关数进行回归分析和相关性检验后,结论同王素荣、张新民二人相同,同时验证得到红利所得与资本利得税率对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影响显著。
因子分析法下房地产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对企业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摘要:本文选取我国42家房地产A股上市公司2009年度数据为研究对象,从反映企业盈利能力、营运能力、短期偿债能力和发展能力的7个主要财务指标进行因子分析,提取了4个因子变量以一定的权重计算企业绩效的综合指标V ALUE,作为以资本结构为解释变量的回归方程中的因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
结果表明:资产负债率与企业绩效呈负相关,而无息负债比率和有息负债比率与企业绩效没有明显的相关性。
关键词:资本结构;因子分析;多元线性回归;房地产上市公司房地产行业属于资金密集型行业,在房地产项目的决策过程中,资金是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开发的动力源泉。
而企业的资金来源不同,资本成本不同。
而资本成本由企业的资本结构所决定。
资本结构是指在企业资本总额中各种资本的构成比例,有债务资本和权益资本的比例,长期资本与短期资本的比例,无息资本和有息资本的比例。
资本结构不仅影响企业的资本成本,而且还通过影响公司的治理结构进而影响企业绩效。
鉴于资本结构所具有的重大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以及房地产对国民经济的重要作用,本文选取2009年A股市场上42家房地产上市公司年度数据为研究对象,探讨资本结构如何对企业绩效产生影响,以求达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的目标。
在选取研究对象时,遵循以下原则:以《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中的房地产上市公司作为样本基础,剔除年房地产业务收入不及主营业务收入95%的公司和剔除ST、PT公司。
使用SSPS17进行分析。
数据来源于巨潮资讯(/xxgg/sygsgg.html)、金融界()和上市公司年报整理。
一、企业绩效的度量指标本文选取了反映盈利能力、营运能力、短期偿债能力和发展能力四个方面的指标来综合评价房地产上市公司的综合绩效,分别选取了资产收益率、每股利润、总资产周转率等7个财务指标。
各指标定义如表1所示。
对7个指标进行因子分析,利用因子的贡献率作为权重计算加权平均值,从而构建每个公司的综合绩效指标发V ALUE。
2021年3期总第936期一、引言我国经济发展的隐患之一是高杠杆。
我国企业受2008年金融危机冲击,资产负债率至今持续不断上升。
在我国,国有企业杠杆率尤为高,财政部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国有企业杠杆率为63.9%。
据此数据估算,在全部非金融企业债务总额中,国有企业占比高达70%,且国有企业债务总额仍在节节攀升,近些年来其在全部非金融企业债务中的比率居高不下。
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显著高于非国有企业。
在我国,国资委为科研企业、工业企业和非工业企业设置了杠杆率最高警戒线,分别为65%、70%和75%,但是仍有部分国有企业突破了管控边界。
有些国有企业资不抵债导致破产也引发了业界的广泛关注。
近几年,我国不断发展推进社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李克强总理提出重点关注降低杠杆率问题,选择法治化、市场化等综合举措稳步降低企业资产负债率,尤其强调了要设置国有企业财务杠杆约束。
但是,单纯关注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不能判断企业的负债率是否合理。
实证研究发现每个企业都具有目标负债率,且目标负债率受企业自身特点和外部环境因素影响。
实际负债率的大小并不能判断一个企业负债率是否合理,而应关注实际负债率是否偏离其目标负债率及偏离程度。
在公司治理层面上,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具有一股独大的现象,使大股东可利用超额控制权通过采用过度负债政策来侵害中小股东利益。
有很多学者探究股权制衡与企业业绩之间的关系,但少有学者探究股权制衡对过度负债的影响。
在进一步研究中,本文还实证探究了产权性质对股权制衡和过度负债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
二、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说根据经典股权制衡理论,大股东拥有更多的控制权,具有侵占中小股东权益的可能性。
但是,当他们的股权被分散,存在多个大股东时,他们相互监督可以避免单一大股东侵占小股东的可能性,从而降低第二类代理成本。
同时多个大股东利益一致时,借助董事会等公司治理方式,加强对管理层的监督,当公司经营业绩、盈利能力下降时,可以更换不作为的经理人,以改善公司经营,从而降低第一类代理成本。
《A股上市公司主动退市效应的实证研究》篇一一、引言近年来,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A股上市公司主动退市现象逐渐增多。
主动退市作为一种特殊的资本运作方式,其背后涉及到的公司治理、市场环境、投资者信心等多方面因素,都值得深入研究。
本文旨在通过对A股上市公司主动退市效应的实证研究,分析其现象背后的经济逻辑和市场影响,以期为相关决策提供参考。
二、文献综述主动退市是公司基于自身战略考虑或满足某些法规要求而选择退出交易所的自愿行为。
国内外学者对主动退市现象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退市动机、退市后的公司治理结构调整、市场反应等方面。
然而,由于国内外资本市场环境差异较大,相关研究结论在中国的适用性有待进一步验证。
因此,本文将对A 股上市公司主动退市现象进行深入研究。
三、研究设计(一)研究方法本文采用实证研究方法,通过对A股上市公司主动退市的案例进行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探讨其退市效应。
(二)数据来源本文数据来源于公开资料,包括中国证监会、交易所公告、公司年报等。
(三)样本选择与数据描述本文选取了近年来A股市场上主动退市的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对其退市前后的财务数据、市场反应等进行了详细分析。
四、实证分析(一)主动退市动机分析通过对样本公司的分析,发现A股上市公司主动退市的主要动机包括:公司战略调整、满足法规要求、私有化等。
其中,公司战略调整是主要原因之一,部分公司通过主动退市以实现业务转型或优化资源配置。
(二)退市效应分析1. 财务效应:主动退市后,部分公司的财务状况得到改善,如资产负债率降低、盈利能力增强等。
但也有部分公司因退市后无法再享受资本市场融资便利而面临资金压力。
2. 市场反应:主动退市后,公司股价通常会出现大幅波动。
从长期来看,市场对公司的评价会逐渐回归理性。
同时,退市事件也会对同行业其他公司产生一定影响,如引发市场对同行业其他公司治理结构的关注。
3. 公司治理结构调整:主动退市后,部分公司会进行内部治理结构的调整,如优化董事会结构、加强内部控制等。
《房地产上市公司债务融资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一、引言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房地产市场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
房地产上市公司作为行业的重要参与者,其融资方式及企业绩效备受关注。
债务融资作为上市公司的主要融资手段之一,其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二、文献综述过去的研究表明,债务融资对企业绩效具有双重影响。
一方面,债务融资能够为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帮助企业扩大规模、增加投资,从而提升企业绩效;另一方面,过高的债务负担也可能增加企业的财务风险,对企业绩效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债务融资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复杂且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
三、研究设计(一)研究对象与样本选择本文选取了多家房地产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并从公开数据库中收集了相关数据,构建了样本数据库。
(二)研究方法与模型构建本文采用定量研究方法,构建了债务融资与企业绩效的回归模型,通过统计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三)变量定义与测量本文选取了资产负债率、利息保障倍数等指标来衡量企业的债务融资情况,同时选取了净利润率、总资产收益率等指标来衡量企业绩效。
四、实证分析(一)描述性统计通过对样本数据的描述性统计,我们发现房地产上市公司的债务融资水平及企业绩效存在较大差异。
(二)回归分析通过回归分析,我们发现债务融资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具体而言,资产负债率的提高(在一定范围内)与企业净利润率、总资产收益率的增加呈正相关。
这表明适度的债务融资有助于提升房地产上市公司的企业绩效。
(三)稳健性检验通过更换度量指标、子样本分析等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我们发现上述结论具有较好的稳健性。
五、讨论与解释(一)研究结果解释适度的债务融资能够为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帮助企业扩大规模、增加投资,从而提高企业绩效。
但是,过高的债务负担会增加企业的财务风险,可能导致企业陷入困境。
因此,企业需要在充分考虑自身实际情况和市场需求的基础上,合理规划债务融资规模和结构。
上市公司再融资行为问题研究上市公司再融资是市场经济实现资源化配置功能的重要方式,适度融资是证券市场融资功能长期有效地发挥作用的重要前提。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上市公司表现过度的“融资饥渴症”,特别是在再融资市场上,存在着一些恶意再融资行为,由于上市公司在进行再融资时偏好股权融资,普遍存在“圈钱”冲动,并且随意改变资金投向以及资金被大股东占用等现象严重,这些行为严重扭曲了证券市场的融资功能,降低了资金使用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感染了证券市场优化资源配置功能的发挥。
文章在研究中以上市公司再融资的含义、融资方式和融资条件为基础。
首先阐述国内股票市场中上市公司再融资中存在诸多问题,从融资行为、资金需求量、项目监管、资金使用监管和再融资的监管等角度研究其产生原因。
然后,针对上市公司再融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为政府规范和完善再融资政策提供了一些参考。
1 绪论1.1 研究目的和意义1.1.1 研究目的上市公司在证券市场再融资问题一直是市场各方关注的焦点问题,由于长期而言,再融资是作为本金投入上市公司,其实际带动的投资需求将是三到四倍,再融资已经成为股票市场资源配置的重要方式之一。
目前,不论从融资力度还是从市场的影响程度来看,再融资都接近于首次公开发行,已经成为上市公司资金来源的重要渠道。
上市公司进行再融资时出现的种种问题使得我们不仅对上市公司再融资的动机提出置疑,还对上市公司的再融资资金的利用效果表示担忧。
文章希望过对上市公司再融资理论的深入研究,找出中国特殊背景下的偏好股权投资问题、融资金额问题等存在的理论依据;并在此基础上对上市公司再融资方式选择问题进行比较分析和实证研究,从而找出制度设计的不合理之处。
希望能够为中国上市公司选择正确的再融资策略,一件为政府规范和完善上市公司再融资政策提供一些参考。
1.1.2 研究意义上市公司再融资问题实际上是一个资源的优化配置问题,或是股票市场的效率问题,是股票市场急待改进的问题,也是学术界日益重视的领域。
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优化问题研究三篇篇一: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优化问题研究一、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现状目前,由于我国市场经济还不发达、筹资形式有限、资本市场还不完善等因素,使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呈现出与成熟资本市场经济条件下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巨大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资产负债率低,偏好股权融资企业的资金来源主要包括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两个渠道。
内源融资主要是指企业自有资金和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资金积累部分。
外源融资即企业的外部资金来源部分,主要包括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两类方式。
直接融资是指企业进行的首次上市募集资金、配股和增发等股权融资活动,也称为股权融资;间接融资是指企业资金来自于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贷款等债权融资活动。
也称为债务融资。
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上市公司一直保持较低的资产负债率,权益资金比例接近负债资金的比例,体现出较明显的股权融资偏好。
公司长期资金来源主要依靠股权融资,债务融资则很少。
显然,较低的资产负债率是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区别于西方国家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重要一面,这也说明我国多数上市公司首选股权融资。
2、流动负债水平偏高当前我国上市公司的流动负债在债务资本中占了很大比例。
而过高的流动负债将减少企业的营运资金,对企业资金周转有一定影响,短期偿债能力降低。
一般而言,流动负债占总负债一半的水平较为合理。
流动负债的债务风险较大,偏高的流动负债水平使上市公司在金融市场环境发生变化,比如在利率上调时资金周转将出现困难,从而增加了上市公司的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
二、影响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因素(一)资本成本。
它是指公司为筹集和使用资金所必须付出的代价,包括筹资过程中发生的筹资费用和用资过程中支付的利息、股利等。
资金占用费又称资金使用费,主要包括资金时间价值和投资者考虑的投资风险。
如向股东支付的股利、向银行支付的借款利息、向债券持有者支付的债券利息等。
债务融资的成本主要是必须定期定额支付利息,而且到期必须偿还本金,而股权融资的成本主要是股息的支付。
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本科毕业论文题目负债经营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D 房地产公司为例院别经济学院专业会计学学生姓名赵小玉学号 013130426指导教师杨桂花郭经纬职称教授助教2017 年 4 月30 日本科毕业生毕业论文(设计)诚信承诺书负债经营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D房地产诚信承诺守学术规范,在本人的毕业论文中不剽窃、抄袭他人的学术观点、思想和成果,不篡改研究数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毕业论文任务书课题信息:课题性质:设计□论文√课题来源:教学√科研□生产□其它□发出任务书日期: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本科毕业论文文献综述院别:经济学院专业:会计学姓名:赵小玉学号: 0131304262017年 4 月 30 日Gail Lerner,Rebecca Desiree Lozada and Viola Torrrs 在《国外负债经营的分析》中提出在当代国际社会有一个猛烈共识:债务负担对制定有意义的进展战略是一个严峻的障碍。
刘力,张莉丽学者在《我国企业负债经营危险控制策略分析》文章中提出现代企业经营治理中,负债经营日渐普遍,给企业带来了颇多好处,但收益与危险并存,负责经营所带来的危险也不容忽视。
负债经营成为我国企业的一种普遍现象,负债成为企业资金的主要来源之一,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挥财务杠杆作用,有利于企业快速融资,弥补企业的资金不足。
由此可见负债经营是一种有效的财务手段,但同时又具有危险。
盲目的债务经营可能产生财务杠杆负效应,加重企业负担,这样的危险可能使企业的经营陷入危境,让企业举步维艰,甚至破产清算。
如何进行合理的负债经营,危险控制成了关键,因此,企业在进行负债经营时需要结合市场和自身的具体情况,了解负债经营的方式方法,权衡利弊,进行一定的危险控制,降低危险,防范负面影响的产生。
陈兆江,王珊琦学者在《论负债经营对企业的重要性以万科为例》文章中提出负债经营对于现代企业的进展尤为重要,它关系到企业的经营战略及进展模式。
偿债能力分析开题报告范文偿债能力(debt-paying ability)是指企业用其资产偿还长期债务与短期债务的能力,与银行的信贷有着密切的相关联性。
上市公司偿债能力分析一、立论依据1.研究意义、预期目标研究意义: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与发展,企业已从政府拨款为主的筹资方式,转为自有资金、借入资金等同时并存的筹资方式,负债经营已为企业普遍采用。
负债经营不仅可以解决企业资金短缺问题,还可以产生财务杠杆效应,为企业的所有者带来更多的效益。
但是,负债经营也存在着风险,如资产负债率偏高,债务负担过重,偿债困难,银行与企业或企业与企业之间互相拖欠借款,应收款收不回,应付款付不出等等现象。
因此,企业在最大限度地充分利用外部资金的同时,还要重视对偿债能力的分析。
它有利于正确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有利于投资者进行正确的投资决策,有利于企业经营者进行正确的经营决策,有利于债权人进行正确的借贷决策。
由此可见,对企业偿债能力的分析是非常有必要的。
预期目标:本文在参照国内外已有研究结论的基础上,从偿债能力的各种指标入手,以沪市电子行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以财务管理理论、财务战略管理理论、财务评价理论为指导,通过数理统计和数据挖掘等方法,对上市公司偿债能力进行了研究,并测定了电子行业偿债能力指标的标准值,从而为电子业上市公司在充分利用外部资金的同时有个明确的度量,为增强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竞争力提供一定的探索性建议,为政府监管部门提供政策性意见以及为相关理论研究做出贡献。
2.国内外研究现状在对沪市电子行业的财务分析中,偿债能力分析占据了十分重要的位置。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于企业偿债能力分析的研究已取得了可观的成果,但是由于样本选取,研究方法及绩效评价角度的差异,造成研究结果并不一致。
国内研究,蒋理标(2019)提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负债经营时现代企业的基本经营策略,如何分析企业偿债能力是企业进行负债经营风向管理的关键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