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本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语文园地八
- 格式:docx
- 大小:118.07 KB
- 文档页数:5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语文园地八:和大人一起读》教学设计
作业设计
孝顺的黄香
东汉时江夏有个小孩叫黄香,九岁时,母亲就去世了,他和父亲相依为命,生活很艰苦。
夏天,黄香怕父亲热得睡不着觉,就用扇子扇父亲床上的席子、枕头,直到席子扇凉了,才让父亲上床睡觉。
冬天,黄香每天晚上先钻进冰冷的被窝,等被窝焐暖和了,才让父亲睡。
黄香冬天温被窝、夏天扇席子的事流传开来,人们赞道:“天下无双,江夏黄香。
"
1.在括号里填入合适的词语。
( )的黄香 ( )的生活 ( )的被窝
2.选一选。
这个故事出自《三字经》的哪一句?( )
A.融四岁,能让梨。
B.香九龄,能温席。
3.用自己的话夸夸黄香。
4.生活中,你是怎样孝敬长辈的?说一说,写一写。
二年级语文园地八书本教案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二年级语文园地八》中所涉及的课文内容,包括词语、句子、段落的理解和运用。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3. 情感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家国情怀。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重点。
掌握课文内容,理解词语、句子和段落的含义,提高语文表达能力。
2. 难点。
理解课文中的生僻词语和句子,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表达和写作。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
通过图片、视频或故事等形式引入本节课要学习的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思考。
2. 学习课文。
(1)听读课文,让学生跟读课文,感受课文的语言节奏和情感表达。
(2)理解课文,带领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解释生僻词语和句子,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结构和语言特点。
(3)讨论课文,组织学生进行课文讨论,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拓展阅读。
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的拓展阅读,让学生了解更多的相关知识和信息,拓宽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综合能力。
4. 语文表达。
(1)词语运用,让学生通过造句、填词等形式运用所学词语,巩固词语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2)句子练习,组织学生进行句子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句子结构和语法规则,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写作训练,组织学生进行写作训练,让学生通过写作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5. 情感教育。
通过课文内容和相关故事、情境等形式,引导学生培养爱国情感和家国情怀,激发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6. 总结。
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总结,强调学生的学习收获和进步,鼓励学生继续努力,提出下节课的学习任务和要求。
四、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实践,我发现学生在课文理解和语文表达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我在教学中更加耐心细致地引导和辅导。
语文乐园八教学目标:1、认字识词,了解金木水火土作为偏旁部首的用法。
2、积累表示时间的词语。
3、充分发挥想象,创设情境写句子。
4、探索发现汉字偏旁与词意的联系。
5、朗读背诵古诗,培养阅读兴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发现汉字偏旁与字意之间的紧密联系。
难点:发挥想象创设情境,写句子;积累古诗,理解古诗的内容。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偏旁部首与字意(一)识字加油站1、出示生字卡,教师领读生字,学生跟读。
2、开小火车读生字,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3、把生字带入词语中,学生自由读词语,一个词语读三遍。
教师指名读词语,校音指导。
4、教师:这五组词都分别与金、木、水、火、土有关。
请你仔细观察字形特点,说说你的发现。
指导:“金”字旁的字都跟金属有关;木字旁的字都与植物木头有关;三点水的字都与水有关;火字旁的字都与光亮有关;提土旁的字都与土地有关。
(二)我的发现1、出示第一组字“神、祖、礼、福”,学生字形观察这组字,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指导:这一组字都是“礻”字旁,都与般与神(包括对神的崇拜活动和心理)有关。
2、出示其他三组字。
小组讨论,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3、指名小组代表,说出自己小组的讨论结果。
指导:“冰、冷、冻、凉”这四个字都是两点水,都表示气温低。
“补、袜、衫、被”这四个字都是衣字旁,都与布料有关。
“海、流、洒、滴”三点水的字,都与水有关。
4、方法小结。
我们遇到不认识的字时,可以通过分析字的偏旁结构猜测字意,从而理解这个词或者句子的意思,要学会归纳总结,找到汉字的共性和特点,以便扩大我们的识字量。
二、字词句运用1、出示关于时间的词语,学生自由读词语。
2、理解词意。
教师出示相关语境,让学生选词填空。
3、教师讲解几个较难理解的词语。
示例:徐徐,表示很慢,不慌不忙。
4、相近词辨析。
区别两个意思相近的词语,在使用中,要变化多样,不要重复使用几个一样的词语。
5、写一写。
选择其中的一两个词语说一句话,并写在自己的练习本上。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语文园地八-人教部编版的教育意义分析语文教学是学校教育的核心,也是国家整体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语文园地八-人教部编版,作为语文教材的一部分,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本文将从课程架构、内容特点、教育方法等方面进行分析,来阐述这套教材的教育价值。
一、课程架构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语文园地八-人教部编版,共分为十二个单元,涵盖了语文基础知识、阅读能力培养、语言表达能力提高、文化素养启蒙等多个方面。
其中,每个单元的主题围绕生活、经验、情感展开,与小学生年龄特点相。
通过学习这套教材,孩子们可以逐渐形成完整的语文体系,掌握语言表达和阅读能力,建立文化素养和道德情操。
教材的课程架构使得孩子们不仅可以在课堂上学习,还能在生活中实践,产生积极的学习效果。
二、教育方法在教学方法方面,这套教材采用了多种教育方法,其中注重多样性和互动性的教学方式具有显著的教育效果。
教材运用寓教于乐的方法,激发孩子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例如,在《点连线、看图填词》这一环节中,孩子们需要看图片来判断答案,并根据图片来选择正确的语句填入空白,这种互动式的学习形式极具吸引力和趣味性,使孩子们在无意中学习,提高了学习效率。
类似这种严谨与趣味相结合的教育方式,在教学实践中的效果卓著。
三、内容特点这套教材的内容特点在于通过生动形象、具有感召力的故事来塑造人物形象,生动地描绘出人物性格和情感体验,引导孩子们从中模仿认识人生,学习情感表达和人际交往技巧。
例如,在第十个单元《和爸爸一起种花》中,故事以小朋友和爸爸一起种花为主线,通过语文学习让孩子们对爸爸的爱情和饱含深情的行为有了深层的理解和感悟。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获得了对爱、对家庭、对社会的认识,同时也学会了珍惜时光和亲情,对于他们成长和健康的成长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这种重视情感的教育方式,对于培养孩子的情感和性格具有深远的影响。
四、教育意义这套教材的教育意义在于其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心理发展,采用的教育方式更注重孩子们的学习兴趣,综合运用了不同的教育方法和教学形式让孩子们更快地掌握知识,全面提高他们的语文能力,拓展了孩子们的视野,提高了审美能力,有利于开阔孩子的眼界,丰富他们的人生体验。
语文园地八-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一、教材分析1.教材简介《语文园地》是按照《新课程标准》编写的一套语文教材,分为初中和小学两个阶段。
其中,八年级下册为小学二年级下册。
本教材旨在引导学生创造性思维,提高语文素养,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获得语文的知识,培养语文的能力,提升语文的品味,造就优秀的语文人才。
2.教学内容本教材涵盖了语文的各个方面,包括听、说、读、写、综合运用等几个方面。
其中听、说和读方面主要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语音意识,写方面则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综合运用则让学生能够在实际生活中更好地运用语言,打造出优秀的语言氛围。
3.教学目标•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多种形式的训练,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运用语文;•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化的理解和感受,让他们在语言学习中感受文化的魅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本学期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充分掌握字形、字义、字音、字形、词语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语言表达能力。
2.教学难点本学期的教学难点是让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化素养,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个性化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步骤1.预习环节作为老师,首先要在上课之前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准备,阅读本节课的教材内容,并对课文进行详细的解析和分析。
同时要根据学生的学情和实际情况,针对性地进行备课,制定合适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案。
2.教学环节教学环节是整个课程中最重要的一环。
在教学过程中,要把课程内容分解为具体的知识点,采用举例说明、归纳合并等形式进行讲解。
同时,还要通过让学生阅读文本、朗读、交际、分析、解释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等语言能力。
3.巩固环节巩固环节是课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在这一环节中,要让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回顾,通过提问、练习等方式来巩固所学知识点,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及时的评价和指导。
4.课后作业课后作业是课程结束后,巩固课堂所学知识的重要方式。
语文园地八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借助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认识“钩、铲”等10个生字。
2.积累近义词语,能选用词语说句子。
3.能根据提示想象画面,仿照例句写句子。
4.了解“礻”和“衤”、“冫”和“氵”所代表的不同意思,能区分这些偏旁相似的汉字表示的意思。
5.结合插图理解古诗《舟夜书所见》的大意,背诵古诗。
6.自主阅读《李时珍》,了解李时珍和他编写《本草纲目》的艰辛历程。
教学重点:认识生字,积累字词。
教学难点:1.理解“字词句运用”中所列词语的意思,并能正确地运用;能仿照例句写句子。
2.积累并背诵古诗《舟夜书所见》。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准备田字格。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识字加油站1.复习导入。
(1)教师引说:同学们还记得一年级学过的儿歌《金木水火土》吗?谁来背一背?(指名背、齐背;课件出示“金、木、水、火、土”五个字)当这些字做偏旁时,形态上有怎样的变化?又代表怎样的意义呢?2.学习生字、词语。
(1)学生借助拼音自读各组生字及生字组成的词语,注意:在词语“钩子、铲子、柿子”中“子”读轻声。
(2)学生横排读生字,引导发现每组生字偏旁相同的特点。
(3)同桌合作读生字词语,边读边想一想每个词语的意思,把不懂的做上记号,可以查查词典,也可以问问老师或同学。
3.指导识记生字。
(1)(课件出示10个词语)学生自由读,说说自己发现了什么。
(2)学生交流汇报。
①这些字都是形声字,形旁表义,声旁表音。
金字旁的字,大多与金属有关。
钩子、铲子都是用金属制作的工具。
(出示“钩子、铲子”图片)认读“钩”“铲”。
木字旁的字,大多与植物有关。
梅花是梅树开的花,柿子是柿树结的果。
(出示梅花、柿子图片)认读“梅”“柿”。
三点水的字,大多与水有关。
(出示长江源头、涨潮图)教师讲解:“源”本指水流开始的地方,如源头、水源;也指事物来源,如根源、起源。
“涨”本指水位升高,如涨潮、水涨船高;也指价格提高,如涨价。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八教案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了解并能朗读课文《春天来了》。
2. 理解文章的意思,研究文章中的汉字和句子结构。
3. 研究春天的变化,培养孩子们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1. 朗读课文《春天来了》。
2. 理解文章的意思,研究文章中的汉字和句子结构。
教学难点
如何正确理解和朗读文中的汉字和句子。
教学准备
课文《春天来了》,教师课件,学生练册。
教学过程
1. 教师播放课件、语音讲解,带领孩子一起朗读《春天来了》这篇文章。
2. 指导学生理解课文,讲解文章中出现的汉字、生字和句型,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3. 与学生讨论春天的变化,引导学生关注季节更替的变化,培养学生对环保的意识和知识。
4. 学生完成练册上的练,巩固所学内容。
教学反思
本课通过朗读《春天来了》,引发孩子们对于季节变化的关注和理解,同时加深学生对于语文汉字和句型的认知。
在后续的练习中,学生们主动参与,积极思考,达到预期效果。
二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语文园地八》教案二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语文园地八》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同学能在自主探究学习中发现和应用“加偏旁”的识字方法,巩固识字,积累词汇。
2、通过口语交际,培养同学的观察能力和听说能力。
3、通过引导同学发现人类文明的事物与自然界事物在外形上的相似之处,以培养同学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4、使同学乐于展示自身的作品以和收集到的资料,并善于学习他人好的地方。
【教学重点】发现“加偏旁”的识字方法、进行口语交际。
【教学难点】口语交际。
第一课时〖教学流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今天老师带大家去“语文乐园”里玩,大家觉得怎么样?好!首先我们来“逛迷宫”。
二、“逛迷宫”1、寻找“燕子”和“剪刀”的相似之处:用课件打出“燕子”以和其它的事物,并依次标上序号。
让同学自身观察说出“燕子”的尾巴像“剪刀”,并把“燕子”和“剪刀”用线连结起来。
2、寻找其它事物的相似之处:⑴ 让同学把对应事物的序号写在纸上,比一比谁找的又对又快。
⑵ 指名说出对应的事物。
教师用电脑把对应的事物连起来。
⑶ 同学互相检查结果,全做对的奖给一张“小燕子”模型。
三、“过字桥”同学们,“迷宫”逛好了吗?下面我们过“字桥”了,你们准备好了吗?好!下面我们就开始“过字桥”。
1、课件出示所有要认识的生字,请同学们读认。
2、鼓励能认识其中生字的同学让其说说自身是如何认识这个字的。
3、同学自读课本,看一看自身发现了什么?4、同学展示自身的学习所得。
5、分男女生读一读。
6、以组进行活动:一人写原字,一人加偏旁,一人加拼音,一人组词。
完成后与其他组交换检查,看哪一个组做的又快又对,获胜的组可以优先进行下一个游戏。
四、“练嘴皮”同学们,“过字桥”我们已经顺利通过了,下面我们要练一练嘴皮,看一看你会不会说。
1、课件出示一幅美丽的春景图以和填空练习题。
2、请同学们看图填空,可以说出不同的答案,只要前后搭配合适就能得到鼓励,说得好的要奖给课文中的对联(上联或下联)。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八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给学生提供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展示自己在课内外积累的字、词、句。
2.继续培养爱阅读,爱积累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展示自己在课内外积累的字、词、句。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识字加油站1.读一读,找规律。
gōu chǎn钩(钩子)金铲(铲子)méi shì梅(梅花)木柿(柿子)yuán zhǎng源(源头)水涨(涨潮)jù càn炬(火炬)火灿(灿烂)kuǎ fén垮(垮掉)土坟(坟墓)(1)说一说每组字都是什么偏旁?“钩、铲”都是金字旁的字,都和金属有关;“梅、柿”都是木字旁的字,都和树木有关;“源、涨”都是三点水,都和水有关;“炬、灿”都是火字旁,都和或有关;“垮、坟”都是提土旁,都和土有关。
读一读这些字和词,说一说有什么特点?我们会发现,每一行中间的独体字就是左右两个生字的偏旁,而且做偏旁的时候,这些独体字的字形都发生了变化。
2.离开词语,你还认识这些字宝宝吗?引导学生识字。
3.练一练,学运用。
写出含有下列偏旁的字在组词。
钅(钢)(钢铁)(铁)(铁锅)木(树)(树林)(枝)(树枝)氵(河)(小河)(江)(江水)火(燃)(燃烧)(灯)(电灯)土(垃)(垃圾)(地)(地里)4.我拓展,我积累。
小朋友,你还知道哪些带有这5个偏旁的字?我还知道带有这5个偏旁的字。
金:锋钱针木:柳桃板水:满漫海火:烧烤燃土:圾块坡二、字词句运用1.读一读下面的词语,选择一两个说句子。
shùn忽然突然立刻马上一瞬间一眨眼zhú xú tūn逐渐渐渐慢慢徐徐慢吞吞yōu慢悠悠读一读,说一说这些词语有什么特点?第一行是表示快的词语,“忽然”和“突然”是一组近义词,都可以用到没想到、出乎意料的情况下,“立刻”“马上”也是一组近义词,都可以用到紧接着做下一件事情的情况下;“一瞬间”和“一眨眼”都表示时间过得极快。
语文园地八●教学目标1.能借助形声字构字规律,认识“钩、铲”等10个生字。
2.能积累近义词语,能选用词语说句子。
能根据提示想象画面,仿照例句写句子。
3.了解示字旁和衣字旁、两点水和三点水所代表的不同意思,能区分这些偏旁相似的汉字表示的意思。
4.背诵古诗《舟夜书所见》。
5.自主阅读《李时珍》,了解李时珍和他编写《本草纲目》的艰辛历程。
●教学重点1.能借助形声字构字规律,认识“钩、铲”等10个生字。
2.能积累近义词语,能选用词语说句子。
能根据提示想象画面,仿照例句写句子。
●教学难点能了解示字旁和衣字旁、两点水和三点水所代表的不同意思,能区分这些偏旁相似的汉字表示的意思。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借助形声字构字规律,认识“钩、铲”等10个生字。
2.能积累近义词语,能选用词语说句子。
能根据提示想象画面,仿照例句写句子。
3.了解示字旁和衣字旁、两点水和三点水所代表的不同意思,能区分这些偏旁相似的汉字表示的意思。
教学过程设计一、识字加油站1.课件出示要认识的生字,请同学们认读。
2.在拼读中发现同偏旁的字表示同一类事物。
3.鼓励学生说说自己是如何认识这些字的。
4.同桌互读词语,让学生试着认一认,记一记。
二、字词句运用1.我会读。
(1)出示:忽然突然立刻马上一瞬间一眨眼逐渐渐渐慢慢徐徐慢吞吞慢悠悠(2)谁来读读试试?(3)领读、自读、小老师领读、齐读。
2.我发现。
仔细观察,你有什么发现?自由发言。
预设:我发现这些字都是近义词。
3.仿照例句,选择一两个词语说句子。
例句:她病得很重,需要马上送医院抢救。
4.我会用。
(1)根据提示,先想象画面,再仿照例句写一写。
(2)出示句子,根据提示说话。
三、我的发现1.学生观察四组字,说说你发现了什么?2.各组字是什么偏旁?你发现这些同偏旁的字都和什么有关?3.你还能说出其他同偏旁的字吗?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背诵古诗《舟夜书所见》。
2.自主阅读《李时珍》,了解李时珍和他编写《本草纲目》的艰辛历程。
备课资料1.近义词辨析。
◆“突然”是表示情况在很短的时间里发生,突如其,令人觉得很意外,一时无法应付。
例如:①心脏突然停止了跳动。
②在转弯的地方突然冲出一只狗,把我吓了一跳。
“突然”也当形容词用,如:③这件事情发生得太突然了,大家都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④这场雨下得太突然,一分钟前还是大晴天呢。
“忽然”有表示事情很快地发生或变化的意思。
但比起“突然”,令人意外的程度比较小。
例:①天气忽然冷了起。
②这辆车忽然失去控制滑了出去。
③他忽然有了一个好主意。
◆“一瞬间”与“一眨眼”都用形容时间极为短暂。
按古代印度《僧只律》(又有资料是《倡只律》) 解释:一刹那即为一念,二十念为一瞬。
二十瞬为一弹指,二十弹指为一罗预。
二十罗预为一须臾,一日一昼为三十须臾。
照此计算:一须臾为48分钟,一罗预为114秒。
一弹指为7.2秒,一瞬为0.36秒,一刹那为0.018秒。
一眨眼等于二十四刹那。
所以一眨眼比一瞬间短。
2.查慎行(1650-1727)清朝诗人,字悔余,号初白,浙江海宁(现浙江海宁县)人。
清康熙时举人,赐进士出身,官编修。
善写诗词,他的诗多写旅途生活,见闻感受,自然景物等。
善用白描手法,通俗易懂,风格清新。
他的《白杨堤晚泊》、《麻阳运船行》等篇,对民间疾苦有所反映,但晚年也写了不少歌功颂德之作。
著有《敬业堂诗集》、《补注东坡编年诗》等。
《舟夜书所见》是一首五言绝句,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细致的观察,运用动静结合的方法,展示了一幅美丽的河上夜景,抒发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兴奋之情。
全诗大意是:漆黑之夜不见月亮,只见那渔船上的灯光,孤独的灯光在茫茫的夜色中,像萤火虫一样发出一点微亮。
微风阵阵,河水泛起层层波浪,渔灯微光在水面上散开,河面好像洒落无数的星星。
3.李时珍(1518—1593),字东璧,晚年自号濒湖山人,湖北蕲春县蕲州镇东长街之瓦屑坝(今博士街)人,明代著名医药学家。
后为楚王府奉祠正、皇家太医院判,去世后明朝廷敕封为“文林郎”。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语文园地:舟夜书所见》教学设计
作业设计
舟夜书所见
(清)查慎行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yín yíng)。
微微风簇(cù chù)浪,散作满河星。
1.我能用横线给括号里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我能用“/”画出诗歌的节奏。
3.我能根据诗歌,填一填。
《舟夜书所见》的作者是朝代的,描写的诗人在船上看到的河上美景。
4.发挥想象,写一写。
在诗人的眼中,满河的灯光如同星星闪动,那么在你的眼中像什么?
5.读一读,描写夜景的其他诗。
夜宿山寺
(唐)李白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熟练掌握《语文园地八》中的课文内容和重点词汇。
2.能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含义。
3.能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解决简单的语文题目。
4.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提高语文能力。
二、教学内容1.课文:《小兔乖乖》2.重点词汇:乖乖、捉迷藏、蹲下、跑来跑去等。
三、教学准备1.PowerPoint演示文稿。
2.课文《小兔乖乖》的教学用书。
3.学生课本和练习册。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PPT呈现课文《小兔乖乖》的图片。
•向学生展示图片并引导他们猜测图片中的动作和情感。
2. 学习课文•让学生跟读课文,同时教师进行指导,纠正发音。
•解释课文中生词,如乖乖、捉迷藏、蹲下、跑来跑去等。
•逐段讲解课文的含义,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3. 扩展阅读•带学生一起读一读拓展内容,了解兔子乖乖在森林中遇到的朋友和发生的趣事。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兔子乖乖的冒险经历。
4. 创设情境•让学生分组演绎课文中的情节,根据老师的提示进行角色扮演。
•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并通过角色扮演提升口语表达能力。
5. 归纳总结•教师和学生一起回顾课文内容,归纳课文中涉及的动作和情感词汇。
6. 练习巩固•布置课后练习册相关练习题,巩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鼓励学生互相交流,讨论答案,并解答学生的疑问。
7.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强调学生在阅读理解和语言表达方面的提高。
8.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自主选择一篇自己喜欢的小故事,读并记录下来,下节课准备与同学分享。
五、板书设计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 熟练掌握课文内容和重点词汇。
2. 能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含义。
教学内容:1. 课文:《小兔乖乖》2. 重点词汇:乖乖、捉迷藏、蹲下、跑来跑去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2. 学习课文3. 扩展阅读4. 创设情境5. 归纳总结6. 练习巩固7. 课堂小结8. 课后作业六、教学反思本节课旨在通过介绍课文《小兔乖乖》来让学生能正确朗读课文并理解其含义。
课时
1.认识“钩、铲、梅”等10个生字。
2.由词到句的综合运用,会用词语造句并仿写句子。
3.会用不同的偏旁组成新字。
一情境导入
金、木、水、火、土是五种偏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五种偏旁组成的新字。
二认字写字
gōu chǎn méi shìyuán zhǎng jùcàn kuǎfén
钩子铲子梅花柿子源头涨潮火炬灿烂垮掉坟墓
1.学生齐读词语。
2.开火车读词语。
3.去掉拼音读词语。
4.读句子,巩固认字。
(出示句子)
今天,涨潮过后,我们拿着钩子、铲子来到海边。
灿烂的晚霞挂在西边,天渐渐暗下来,我们拿着火炬照着亮,用铲子去挖一个个凸起的小“坟墓”,很快,一只只大螃蟹就出现在我们的面前。
5.测试。
用线将拼音和汉字连起来。
三字词句运用
1.小组读这些词语,画出不认识的生字,查工具书或向别人请教。
然后小组同学互读。
在读的过程中,发现这些词语的规律。
(每两个一组,每组都是一组近义词)在读的过程中,弄懂每组词语的意思,师再要求同学们自读、开火车读。
读完以后,再让同学们造句。
汇报交流。
(1)“突然”和“忽然”都用在没想到,出乎意料的情况下。
但两者词性不同,“突然”是形容词,“忽然”是副词。
造句:①我正要出去,忽然下起了一阵大雨。
②我的自行车刚才还在这儿,怎么突然不见了。
(2)“立刻”和“马上”都是常用的表示时间接近的副词。
它们的意思非常接近,互换时,整句的意思不变。
“马上”要比“立刻”表示的时间更短一些。
造句:①听到命令,战士们立刻投入了战斗。
②你告诉我她在哪里,我马上去找她。
(3)“一瞬间”和“一眨眼”都表示时间很短。
“一瞬间”经常用作书面语,而“一眨眼”经常用作口语。
造句:①刚才他还在这儿呢,怎么一眨眼的功夫就不见人影了?
②事情的发生就在一瞬间。
(4)“逐渐”和“渐渐”都能表示缓慢地变化。
“逐渐”还能表示阶段性的变化(一步一步)。
造句:①他逐渐从噩梦中清醒过来。
②太阳渐渐升高了,天热了起来。
(5)“慢慢”和“徐徐”都指进行的速度慢。
“慢慢”有时不一定有状态的变化,“徐徐”强调动态的变化,是一个逐渐变化的过程。
造句:①老师慢慢向他走来。
②气球徐徐上升,越飞越高,直到看不到踪迹。
(6)“慢吞吞”和“慢悠悠”都有缓慢的意思,都指动作非常慢。
“慢吞吞”常指动作慢,“慢悠悠”有时还指悠闲的样子。
造句:①他走路慢吞吞的,真让人着急。
②他慢悠悠地走在林间小路上,欣赏着沿途的风景。
2.根据提示,先阅读句子,然后想象一下画面:最后一个太阳害怕的样子是怎样的,躲进大海时
又是怎样的。
小组同学先讨论一下,然后互相表演一下“害怕极了”和“慌慌张张”。
每个小组选出一位表演的好的同学向大家进行表演,然后评选出表演最精彩的一组。
用“害怕极了”和“慌慌张张”写一句话。
示例:李明杰害怕极了,慌慌张张地跑进了教室。
四我的发现
1.请同学们认真观察每一组字,你就会发现:每组字的偏旁都相同,都和同一件事物有关。
神、祖、礼、福都有“礻”,带有这个偏旁的字一般与神(包括对神的崇拜活动和心理)有关。
冰、冷、冻、凉都有“冫”,带有这个偏旁的字都与温度有关。
补、袜、衫、被都有“衤”,带有这个偏旁的字都与衣服有关。
海、流、洒、滴都有“氵”,带有这个偏旁的字都与水有关。
认识了这些字以后,同学们还可以用这些偏旁写出哪些别的字和同学交流,看谁写得多。
示例:礻:祁祠祝
冫:决冯冲
衤:初衬裤
氵:湖江池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识字、用词语造句,还知道了偏旁的意思,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练习巩固。
1.积累古诗《昼夜书所见》。
2.阅读《李时珍》,感受阅读的快乐。
一情境导入
今天,我们首先学习一首诗,诗的名字是《昼夜书所见》。
昼夜书所见
[清]查chá慎shèn行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cù浪lànɡ,散作满河星。
1.借助拼音读古诗。
2.简介作者。
查慎行:清代诗人,其族叔查继佐为清初文字狱案庄廷鑨明史案首告者之一,当代著名作家金庸先祖。
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山,赐号烟波钓徒,晚年居于初白庵,所以又称查初白。
浙江海宁袁花人。
著有《他山诗钞》。
3.说说诗句的意思。
夜黑了,见不到一点月光,渔船上孤零零的灯光好像微弱的萤火虫的光芒。
微风吹起了细细的波浪,由于水波动荡,映在水面上的灯光好像化成了许多闪耀的星星。
4.学生读读背背。
5.检查学生背诵情况。
二阅读《李时珍》
同学们,我们有时会生病,往往吃些药就好了,但是你知道吗,许多药方是记载在《本草纲目》这本巨著上的。
这本书是谁写的?他用多长时间写成的?他是一个怎样的人?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李时珍》这篇文章。
1.默读第1、2自然段,思考:李时珍为什么立下了行医的志愿?
小议理解:世代行医救死扶伤
自由读,议:这两段主要讲了什么?
(李时珍立下行医的志愿。
)
2.指名读第三自然段,思考:李时珍为什么要写一部完整的药物书?
讨论。
(读句子,抓重点词语,谈体会的方法)
点拨:李时珍发现了旧药物书的缺点,他想,病人吃错药,那多危险啊,于是决定重新编写一部完善的药物书。
从“他想,病人吃错了药,那多危险啊!”你看出了什么?这段主要讲了什么?
(李时珍是一个非常负责的人。
)
这段主要讲了李时珍决心重新编写药物书。
3.指名读第四自然段,思考,李时珍是怎样收集材料的?从这些句子中,体现了李时珍怎样的品质?
(他不怕山高路远,不怕严寒酷暑。
饿了吃些干粮,天黑了就在山上过夜。
体现了他不怕环境艰难,不怕气候恶劣,勇于吃苦的精神。
)
(他还冒着生命危险尝药材,判断药性和药效。
体现了他不顾个人安危,勇于实践的精神。
) 口头填空,并说说这些数字说明了什么?
李时珍走了()里路,拜访了()个医生、农民、渔民和猎人,向他们学到了许多书上没有的知识。
(说明他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学到了知识,积累了经验,为写书做了充分的准备。
)
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说说这段的主要内容。
(为写书,李时珍做了大量的工作。
)
4.阅读最后一段,说说“二十七年”这个数字说明了什么?
(说明编写时间长,字数多,内容丰富,包含的药物多,比较完善。
)
齐读,说说主要内容。
(李时珍终于写出了《本草纲目》。
)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李时珍伟大的精神。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积累了《昼夜书所见》这首诗,还认识了一位名人李时珍。
我们不仅学到了知识,还感受到了李时珍优秀的品质,希望我们在今后的学习中多多积累,不断地充实自己。
语文园地八
◆金木水火土◆礻衤冫氵
◆《舟夜书所见》◆《李时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