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抽样调查习题集精编版

抽样调查习题集精编版

抽样调查习题集精编版
抽样调查习题集精编版

抽样调查习题集

《抽样调查》复习题

一概述

1.1 结合以下所列情况讨论哪些适合用全面调查,哪些适合用抽样调查,并说明理由;1.研究居住在某城市所有居民的食品消费结构;

2.调查一个县各村的粮食播种面积和全县生猪的存栏头数;

3.为进行治疗,调查一地区小学生中患沙眼的人数;

4.调查一地区结核病的发生率;

5.估计一个水库中草鱼的数量;

6.某企业想了解其产品在市场的占有率;

7.调查一个县中小学教师月平均工资。

1.2 结合习题1.1的讨论,你能否概括在什么场合作全面调查,什么场合适合做抽样调查。

1.3 讨论以下所列情况是否属于概率抽样,并说明理由:

1.从一个包含有100只兔子的实验室大笼子里抓10只兔子做实验。研究人员不经任何挑选抓到哪只就算那一只,抓满10只为止。

2.将笼中的100只兔子编上1~100号,任意列出10个不重复的数字(为1~100之间的整数),以相应的兔子作为抽中作试验的样本;

3.从钱包中随便抽出一纸币,凡兔子号码尾数与该纸币编号尾数相同者及作为抽中的样本。

1.4 某刊物对其读者进行调查,调查表随刊物送到读者手中,对寄回的调查表进行分析。试问这是不是一项抽样调查?样本抽取是不是属于概率抽样?为什么?

1.5 结合习题1.3与1.4的讨论,根据你的理解什么是概率抽样?什么是非概率抽样?它们各有什么优点?

1.6 怎样理解抽样调查的科学性?

1.7 抽样调查基础理论及其意义;

1.8 抽样调查的特点。

二抽样调查基本原理

2.1 试说明以下术语或概念之间的关系与区别;

1.总体、样本与个体;

2.总体与抽样框;

3.个体、抽样单元与抽样框。

2.2 试说明以下术语或概念之间的关系与区别;

1.均方误差、方差与偏倚;

2.方差、标准差与标准误;

3.无偏估计、祥和估计量与可用估计量;

4.绝对误差限、置信限(置信区间)与置信度。

2.3 样本可能数目及其意义;

2.4 影响抽样误差的因素;

2.5 抽样分布及其意义;

2.6 抽样估计的基本原理;

2.7 置信区间的确定。

三简单随机抽样

3.1 设总体N=5,其指标值为{3,5,6,7,9}

1.计算总体方差2 和S2;

2.从中抽取n=2的随机样本,分别计算放回抽样和不放回抽样的方差)(y V;

3.按不放回抽样列出所有可能的样本并计算y,验证)(y E=Y;

4. 按不放回抽样的所有可能的样本,计算其方差)(y V,并与公式计算的结果进行比较;

5.对所有的可能样本计算样本方差s2,并验证在不放回的情况下:E(s2)= S2。

3.2 在一森林抽样调查中,某林场共有1000公顷林地,随机布设了50块面积为0.06公顷的方形样地,测得这50块样地的平均储蓄量为9m3,标准差为1.63 m3,试以95%的置信度估计该林场的木材储蓄量。

3.3某居民区共有10000户,现用抽样调查的方法估计该区居民的用水量。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抽选了100户,得y=12.5,s2=1252。估计该居民区的总用水量95%的置信区间。若要求估计的相对误差不超过20%,试问应抽多少户做样本?

3.4 某工厂欲制定工作定额,估计所需平均操作时间,从全厂98名从事该项作业的工人中随机抽选8人,其操作时间分别为

4.2,

5.1,7.9,3.8,5.3,4.6,5.1,4.1(单位:分),试以95%的置信度估计该项作业平均所需时间的置信区间。

3.6某县采用简单随机抽样估计粮食、棉花、大豆的播种面积,抽样单元为农户。根据以往资料其变量的变异系数为

名称粮食棉花大豆

变异系数 0.38 0.39 0.44

若要求以上各个项目的置信度为95%,相对误差不超过4%,需要抽取多少户?若用这一样本估计粮食的播种面积,其精度是多少? 3.7 假设总体中每个单元有两个指标值Y i 和X i ,i=1,…,N ,记y,为相应的简单随机样本的均值。试证: (1)样本均值∑==n

i i

y n y 1

1是总体均值的无偏估计;

(2)

,

1)(2

S n

f y Var -= 其中,

.)(111

22

∑=--=N

i i Y Y N S 3.8 简单随机抽样在抽样技术中的地位; 3.9 简单随机抽样中样本量确定的原则及主要考虑因素。

四 分层抽样

4.1 一公司希望估计某一个月内由于事故引起的工时损失。因工人、技术人员及行政管

理人员的事故率不同,因而采用分层抽样。已知下列资料:

工人技术人员行政管理人员N1=132 N2=92 N3=27

S12=36 S22=25 S32=9

若样本量n=30,试用Neyman分配确定各层的样本量。

4.2 上题中若实际调查了18个工人,10个技术人员,2个行政人员,其中损失的工时数如下:

工人技术人员行政管理人员

8,24,0,0,16,32,

6,0,16,7,4,4,9,5,8,18,2,0 4,5,0,24,8,12,3,2,1,8

1,8

试估计总的工时损失数并给出它的置信度为95%的置信区间。

4.3 调查某个地区的养牛头数,以村作为抽样单元。根据村的海拔高度和人口密度划分成四层,每层取10个村作为样本单元,经过调查获得下列数据

层村总数样本村养牛头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1 2 3 4 1411

4705

2558

14997

43 84 98 0 10 44 0

124 13 0

50 147 62 87 84 158 170

104 56 160

228 262 110 232 139 178 334

0 63 220

17 34 25 34 36 0 25

7 15 31

要求:

(1)估计该地区养牛总头数Y及其估计量的相对标准误差Y

Y

s?

)?(

(2)讨论分层抽样与不分层抽样比较效率有否提高。

(3)若样本量不变采用Neyman分配可以减少方差多少?

4.4 怎样分层能提高精度?

4.5 总样本量在各层间分配的方法有哪些?

4.6 分层的原则及其意义。

五比估计与回归估计

5.1 对以下假设总体(N=6)

U1 U2 U3 U 4 U 5 U6

X i Y i 0 1 3 5 8 10

1 3 11 18 29 46

(1)用简单随机抽样抽取n=2的样本,列出所有可能的样本计算每个样本的R。R是不是无偏的?若有偏,偏倚多大?

(2)若用n=2的简单样本去估计总体总量Y,试比较比估计与简单估计的方差。

5.2 欲估计某小区居民的食品支出占总收入的比重,该地区共有150户,现用简单随机抽样抽取14户为样本,经调查每户的食品支出

y

i 与总收入x

i

的数据如下表:

样本户总收入x

i 食品支出y

i

1 2 3 25100

32200

29600

3800

5100

4200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35000

34400

26500

28700

28200

34600

32700

31500

30600

27700

28500

6200

5800

4100

3900

3600

3800

4100

4500

5100

4200

4000

要求估计食品支出占收入比重的95%置信度的置信区间。

5.3 某养兔专业户购进100只兔子,平均重量为3.1磅,随机抽取了10只兔子为样本,记录其重量,经过两个月的饲养,现欲了解其平均重量,经过称重,其资料如下:

样本原重(磅)现重(磅)

1 2 3 4 3.2

3.0

2.9

2.8

4.1

4

4.1

3.9

5 6 7 8 9 10 2.8

3.1

3.0

3.2

2.9

2.8

3.7

4.1

4.2

4.1

3.9

3.8

要求:

(1)用回归估计法估计每只兔现有的重量,并计算其方差的近似估计量。

(2)若每只兔的平均重量允许最大误差为

0.05磅,置信度为95%,应该取多少只兔

为样本?

5.4 某县欲调查某种农作物的产量,由于平原和山区的产量有差别,故拟划分平原和山区两层采用分层抽样。同时当年产量与去年产量之间有相关关系,故还计划采用比估计方法。已知平原共有120个村,去年总产量为24500(百斤),山区共有180个村,去年总产为21200(百斤)。现从平原用简单随机抽样抽取6个村,从山区抽取9个村,两年的产量资料如下:

平原山区

试用分别比估计与联合比估计分别估计当年的总产量,给出估计量的标准误,并对上述两种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

5.5 回归估计、比估计与简单估计间的区别; 5.6 辅助变量的选择原则;

六 整群抽样

本 去年产量

百斤) 当年产量 (

百斤)

1 2 3 4 5

6 204 143 82 256 275

198

210 160 75 280 300 190

样本 去年产量

百斤) 当年产

量 (

百斤)

1 2 3 4 5 6 7 8 9

137 189 119 63 103 107 159 63 87

150 200 125 60 110 100 180 75 90

6.1 若欲调查城市的猪肉人均消费量,讨论下列情况下采用街道作为群的整群抽样是否合适,如果不合适你认为采用什么抽样方式好。(1)少数民族的居住比较集中;

(2)少数民族比较均匀得分布在各街道;(3)少数民族分散在各街道但比重不同。

6.2 汽车运输公司抽样检查在使用的车辆中不安全轮胎的比例,在175辆车中抽取了25辆,其不安全轮胎数如下:

不安全轮胎

汽车数

0 1 2 3 4 5 8 7 2 3

要求估计该运输公司的汽车中不安全轮胎的比例及其估计的标准误。

七多阶抽样

7.1 苗圃职工用二阶抽样方法估计树苗的平均

高度,该苗圃共有N=50块地,先从中抽取10块地,再从每块抽中的地块中抽10%的树苗,对抽中的苗木测量其高度取得资料如下: 地块(i ) 秧苗数(M i ) 抽样数(m i ) 苗木高度y ij 1 2 3 4 5 6 7 8 9 10

52 56 60 46 49 51 50 61 60 45

5 6 6 5 5 5 5 6 6 6

12,11,12,10,13 10,9,7,9,8,10 6,5,7,5,6,4 7,8,7,7,6 10,11,13,12,12 14,15,13,12,13 6,7,6,8,7, 9,10,8,9,9,10 7,10,8,9,9,10 12,11,12,13,12,,12

已知共有M 0=2600株苗木

(1) 若两阶抽样都是简单随机的,调查结果

用加权平均数

∑==n i i

i y M n M N Y 1

0)1(?来估计总体均

值,求估计值)

1(?Y ,并计算)?()

1(Y v ; (2) 抽样方法同(1),但估计量不加权,即

∑==n

i i

y n Y 1

)2(1?,求估计值并计算

)

?()2(Y v

(3) 抽样方法不变,使用比估计,即

∑∑=

i

i i M

y M Y )3(?,求估计值及其标准误差)

?()3(Y v

(4) 讨论上述三种方法的适用条件 7.2 假设总体初级单元的大小均为M 。为了估计总体均值Y (按次级单元),采用如下的二阶抽样法,先随机地抽取n 个初级单元,然后从每个初级单元中抽取一个次级单元。记 M S S S U

22

21

2-

=

其中

∑=--=N

i i Y Y N S 1

221

)(11

∑∑==--=N i M

j i ij Y Y M N S 11222

)()1(1

试证:若0

2>u

S

,则上述简单随机样本比直接从

全体次级单元中抽取的样本量为n 的简单随机样本更有效,如果n /N 忽略不计,则两组样本同样有效。

7.3 多阶抽样与单阶抽样的关系;

7.4 二阶抽样与整群抽样和分层抽样的关系。

最新整理一级建造师市政全科通过经验分享

一级建造师市政全科通过经验分享 年一级建造师成绩出来之后,所幸四科全部通过了,现在跟大家分享下这一年中的学习心得,仅个人观点,大家还要视自己的情况而定。 1.首先从零基础谈起,我的专业是园林,毕业之后再也没从事过相关工作,市政对于我来说是零基础,所以 对于好多零基础的朋友来说,这点不用担心,只要肯努力,零基础一样可以通过. 2.从时间的安排上谈,我14年10月份决定要考一级市政开始,到15年考前,用了整11个月的时间,这11个月,我的几乎所有时间都用在了看书上,每天下班第一 件事就是看书,基本每天晚上能做到看书三四个小时,而且是全身心的投入.到临近考试的一两个月,能做到 每天11点左右,节假日看书的时间会多点,能做到每天八到十个小时,只有过年的时候家里人多,休息了六天.其它再也没有间断过一天看书.可以说我的成绩是时间堆出来的,我没有什么捷径。成绩是那些背疼腰疼,那些累困时的眼泪换来的.所以想要取得好成绩,时间是第 一保障. 3.从动力谈起,有朋友问过我,工作稳定条件不错,且

从事着八杆子打不着的工作,怎么有这么大的动力去学 习市政,我只想说,动力是自己找给自己的,这个动力必 须能保证你能从现在坚持到考试.放到第三点来谈动力,似乎有点太晚了,我觉得动力才是我能坚持到最后,并 且通过考试的最重要的一点.所以再此向大家确认,你 给自己找到必须过一建的动力了吗,这个动力能支撑你 到考试吗?我的动力是给爸爸买辆车,.我父母供我家姐 弟读书,在北京打工十年,吃住十年地下室,在我稍有能 力的时候,能自己给爸爸买辆车就是我的动力.这个动 力支撑我坚持下来.说这些似乎跑题了,但是我只是想 告诉大家,在做一件很困难的事之前,先给自己找一个 动力,为了这个目标,我们能一直坚定的走下去,不退缩,不回头,坚定而执着. 4.第四点,来谈谈学习的方法:在此,再重申一点,我是零基础学市政,有基础的朋友可以略掉其中好多步骤。 当时买回四本书时,看到厚厚的四本书,自己也没有恐惧,估计当时是无知者无畏。四本书掂来倒去也不知道该先从哪本下手。记得当时挑了法规,看了三五天之后,发现看的一头雾水,才想起上网搜了一下通过的人

抽样调查习题集

《抽样调查》习题 第一章 概述 1.1 什么是概率抽样?什么是非概率抽样?它们各有什么优点? 1.2 怎样理解抽样调查的科学性? 1.3 抽样调查基础理论及其意义; 1.4 抽样调查的特点。 第二章 抽样调查基本原理 2.1 试说明以下术语或概念之间的关系与区别; 1.总体、样本与个体; 2.总体与抽样框; 3.个体、抽样单元与抽样框。 2.2 试说明以下术语或概念之间的关系与区别; 1.均方误差、方差与偏倚; 2.方差、标准差与标准误。 2.3 影响抽样误差的因素; 2.4 抽样分布及其意义; 2.5 抽样估计的基本原理; 2.6 置信区间的确定。 第三章 简单随机抽样 3.1 设总体N=5,其指标值为{3,5,6,7,9} 1.计算总体方差2 和S 2; 2.从中抽取n=2的随机样本,计算不放回抽样的方差)(y V ; 3.按不放回抽样列出所有可能的样本并计算y ,验证)(y E =Y ; 4.按不放回抽样所有可能的样本,计算其方差)(y V ,并与公式计算的结果进行比较; 5.对所有的可能样本计算样本方差s 2,并验证在不放回的情况下:E (s 2)= S 2。 3.2 在一森林抽样调查中,某林场共有1000公顷林地,随机布设了50块面积为0.06公顷的方形样地,测得这50块样地的平均储蓄量为9m 3,标准差为1.63 m 3,试以95%的置信度估计该林场的木材储蓄量。 3.3 某居民区共有10000户,现用抽样调查的方法估计该区居民的用水量。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抽选了100户,得y=12.5,s 2=1252。估计该居民区的总用水量95%的置信区间。若要求估计的相对误差不超过20%,试问应抽多少户做样本? 3.4 某工厂欲制定工作定额,估计所需平均操作时间,从全厂98名从事该项作业的工人中随机抽选8人,其操作时间分别为 4.2, 5.1,7.9,3.8,5.3,4.6,5.1,4.1(单位:分),试以95%的置信度估计该项作业平均所需时间的置信区间(有限总体修正系数可忽略)。 3.5 从一叠单据中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抽取了250张,发现其中有50张单据出现错误,试以95%的置信度估计这批单据中有错误的比例。若已知这批单据共1000张,你的结论有何变化?若要求估计的绝对误差不超过1%,则至少抽取多少张单据作样本? 第四章 分层抽样

全学好2020胡宗强一建《市政》冲刺划书

全学好2020一建市政实务《冲刺集训》划书(胡宗强) K411010城镇道路工程结构与材料 K411011城镇道路分类与分级 二、城镇道路分级一建未曾考核过的考点,需留意作为单选出现。 快速路,又称城市快速路,完全为交通功能服务,是解决城市大容量、长距离、快速交通的主要道路。 主干路以交通功能为主,为连接城市各主要分区的干路,是城市道路网的主要骨架。 次干路是城市区域性的交通干道,为区域交通集散服务,兼有服务功能,结合主干路组成干路网。 支路为次干路与居住小区、工业区、交通设施等内部道路的连接线路,解决局部地区交通,以服务功能为主。三、城镇道路路面分类(二)按力学特性分类多年都在考核刚性路面,后期注意柔性路面考点。 (1)柔性路面: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弯沉变形较大、抗弯强度小,在反复荷载作用下产生累积变形,它的破坏取决于极限垂直变形和弯拉应变。柔性路面主要代表是各种沥青类路面,包括沥青混凝土(英国标准称压实后的混合料为混凝土)面层、沥青碎石面层、沥青贯入式碎(砾)石面层等。(2)刚性路面:行车荷载作用下产生板体作用,抗弯拉强度大,弯沉变形很小,呈现出较大的刚性,它的破坏取决于极限弯拉强度。刚性路面主要代表是水泥混凝土路面。 1K411012沥青路面结构组成特点 一、结构组成 (一)基本原则(1)城镇沥青路面是城市道路的典型道路,道路结构由面层、基层和路基组成选择题考点 (5)基层的结构类型可分为柔性基层、半刚性基层(白加黑道路中水泥混凝土面层作为基层使用,是刚性基层);在半刚性基层上铺筑面层时,城市主干路、快速路应适当加厚面层或采取其他措施(设应力消减层、铺土工织物)以减轻反射裂缝。 (二)路基与填料1.路基分类选择题考点 根据材料不同,路基可分为土方路基、石方路基、特殊土路基。路基断面形式有:路堤——路基顶面高于原地面的填方路基;路堑——全部由地面开挖出的路基(又分全路堑、半路堑、半山峒三种形式);半填、半挖——横断面一侧为挖方,另一侧为填方的路基。 2.路基填料 高液限黏土、高液限粉土及含有机质细粒土,不适于做路基填料。因条件限制而必须采用上述土做填料时,应掺加石灰或水泥等结合料进行改善。地下水位高时,宜提高路基顶面标高。在设计标高受限制,未能达到中湿状态的路基临界高度时,应选用粗粒土或低剂量石灰或水泥稳定细粒土做路基填料。同时应采取在边沟下设置排水渗沟等降低地下水位的措施。岩石或填石路基顶面应铺设整平层。整平层可采用未筛分碎石和石屑或低剂量水泥稳定粒料,其厚度视路基顶面不平整程度而定,一般100~150mm。 (三)基层与材料(1)基层是路面结构中的承重层,主要承受车辆荷载的竖向力,并把面层下传的应力扩散到路基。基层可分为基层和底基层。(2)应根据道路交通等级和路基抗冲刷能力选择基层材料。湿润和多雨地区,宜采用排水基层,底基层可采用级配粒料、水泥稳定粒料和石灰粉煤灰稳定粒料等。(3)常用的基层材料:1)无机结合料稳定粒料:无机结合料稳定粒料基层属于半刚性基层,包括石灰稳定土类基层、石灰粉煤灰稳定砂砾基层、石灰粉煤灰钢渣稳定土类基层、水泥稳定土类基层等,其强度高,整体性好,适用于交通量大、轴载重的道路。所用的工业废渣(粉煤灰、钢渣等)应性能稳定、无风化、无腐蚀。2)嵌锁型和级配型材料:级配型砂砾及级配砾石基层属于柔性基层,可用作城市次干路及其以下道路基层。级配砾石用作次干路及其以下道路底基层时,级配中最大粒径宜小于53mm,用作基层时最大粒径不应大于37.5mm。 (四)面层与材料(1)沥青路面面层类型 1)热拌沥青混合料面层:热拌沥青混合料(HMA),包括SMA(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和OGFC(大空隙开级配排水式沥青磨耗层)等嵌挤型热拌沥青混合料,适用于各种等级道路的面层。 2)冷拌沥青混合料面层:冷拌沥青混合料适用于支路及其以下道路的面层、支路的表面层,以及各级沥青路面的基层、连接层或整平层;冷拌改性沥青混合料可用作沥青路面的坑槽冷补。 3)温拌沥青混合料面层:温拌沥青混合料是通过在混合料拌制过程中添加合成沸石产生发泡润滑作用、拌合温度120~130°C条件下生产的沥青混合料,与热拌沥青混合料的适用范围相同(适用于各种等级道路的面层)。 4)沥青贯入式面层:沥青贯入式面层宜作城市次干路以下道路面层,厚度不宜超过100mm。 5)沥青表面处治面层:沥青表面处治面层主要起防水层、磨耗层、防滑层或改善碎(砾)石路面的作用,其集料最大粒径应与处治层厚度相匹配 二、结构层与性能要求(一)路基定义型考点

第8章 抽样调查习题

第8章 抽样调查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抽样调查的目的在于( )。 a.计算和控制误差 b.了解总体单位情况 c.用样本来推断总体 d.对调查单位作深入的研究 2、是非标志(即服从两点分布的变量)的标准差等于( )。 a.P b.1-P c.P(1-P) d.)1(P P 3、能够事先加以计算和控制的误差是( )。 a.抽样误差 b.代表性误差 c.登记误差 d.系统性误差 4、抽样平均误差是指抽样平均数(或抽样成数)的( )。 a.平均数 b.平均差 c.标准差 d.标准差系数 5、在同样情况下, 重复抽样的抽样平均误差与不重复抽样的抽样平均误差相比( )。 a.两者相等 b.前者小于后者 c.两者不等 d.前者大于后者 6、反映抽样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抽样误差的可能范围的指标是( )。 a.抽样平均误差 b.抽样误差系数 c.概率度 d.抽样极限误差 7、在重复抽样情况下,假定抽样单位数增加3倍(其他条件不变),则抽样平均误差为原来的( )。 a.1/2倍 b.1/3倍 c.1.731倍 d.2倍 8、在进行简单随机抽样时,为使抽样平均误差减少25%,则抽样单位数应( )。 a.增加25% b.减少13.75% c.增加43.75% d.减少25% 9、抽样极限误差是指用样本指标估计总体指标时产生的抽样误差的( )。 a.最大值 b.最小值 c.可能范围 d.实际范围 10、将总体单位按一定标志排队,并按固定距离抽选样本单位的方法是( )。 a.类型抽样 b.等距抽样 c.整群抽样 d.简单随机抽样 11、在进行抽样估计时,常用的概率度t 的取值( )。 a.t<1 b.1≤t≤3 c.t=2 d.t>3 12、等距抽样的误差与简单随机抽样相比较( )。 a.前者小 b.前者大 c.两者相等 d.大小不定 13、某地订奶居民户户均牛奶消费量为120公斤,抽样平均误差为2公斤,据此可计算户均牛奶消费量在114-126之间的概率为( )。 a.0.9545 b.0.9973 c.0.683 d.0.900 14、对400名大学生抽取19%进行不重复抽样调查,优等生比重为20%,概率为0.9545,优等生比重的极限误差为( )。 a.4.0% b.4.13% c.9.18% d.8.26% 15、在抽样推断中,抽样单位数( )。 a.越多越好 b.越少越好 c.由统一的抽样比例决定 d.取决于抽样推断可靠性的要求 16、在重复的简单随机抽样中,当概率保证程度从68.27%提高到95.45%(其它条件不变),必要的样本容量将会( )。

统计学提纲第五章

第五章抽样推断 第一节抽样推断的相关基本概念 一、抽样调查 (一)什么是抽样调查抽样调查是按随机原则从总体中选取部分单位进行 观察,用所获得的样本数据推算总体数量特征的一种非全面调查。 (二)抽样调查的特点: 1.按随机原则去抽取调查单位。随机原则也就是机会均等的原则,每个 单位被抽中的机会相等。其目的是保证抽出的样本是随机样本。 2.以样本数据估计总体参数或检验总体的某种假设。抽样调查虽仅是直接调查被抽取的那一部分样本,但其目的是着眼于研究总体的数量特征。 3.抽样误差可以事先计算并加以控制。 (三)抽样调查的适用范围: 1.能够解决全面调查无法或难以解决的问题; 2.对能取得全面资料,但不必进行全面调查的情况。 3.可以补充和订正全面调查的结果;4.可用于对总体的某种假设进行检验,为行动决策提供依据。(四)抽样调查的基本形式 基本形式有简单随机抽样、类型随机抽样、等距抽样、整群抽样。 1.简单随机抽样按随机原则直接从总体中抽选样本单位进行调查。这里,不论是重复抽样还是不重复抽样,每个单位都有相等的中选机会。 2.类型随机抽样(分层抽样)先将总体单位按某一标志分类,然后按随机原则直接从各类中抽取一定的样本单位进行调查。

3.等距抽样(机械抽样或系统抽样)它是先将总体单位按某一标志进行排列,再按照一定的间隔抽取样本单位进行调查。 4.整群抽样(集团抽样)整群抽样是先将总体单位按某一标志进行分群,再按随机原则从各群中抽取部分群,对抽中的群的所有单位进行调查是抽样组织方式。 二、抽样推断的概念及主要内容 (一)抽样推断是在抽样调查的基础上,以样本实际数据计算的样本指标推算总体相应数量特征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 (二)抽样推断的主要内容为: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 三、抽样的有关基本概念 (一)全及总体和样本总体 1.全及总体简称总体,又称母体,它是指所要认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也就是具有某种共同性质的许多单位的集合体。 2.样本总体简称样本,又称子样,是从全及总体中抽取,代表全

【免费下载】第八章抽样推断【思考练习】题与答案

【思考练习】 一、判断题 1.抽样平均误差总是小于抽样极限误差。( ) 2.所有可能的样本平均数的平均数等于总体平均数。( ) 3.类型抽样应尽量缩小组间标志值变异,增大组内标志值变异,从而降低影响抽样误差的总方差。( ) 4.计算抽样平均误差,而缺少总体方差资料时,可以用样本方差代替。( ) 5.整群抽样为了降低抽样平均误差,在总体分群时注意增大群内方差缩小群间方差。( ) 6.抽样估计的置信度就是表明抽样指标和总体指标的误差不超过一定范围的概率保证程度。( ) 7.在抽样推断中,作为推断对象的总体和作为观察对象的样本都是确定的、唯一的。( ) 答案:1.×、2.√、3.×、4.×、5.√、6.√、7.×。 二、单项选择题 1.抽样调查的主要目的是( )。 A.用样本指标来推算总体指标 B.对调查单位作深入研究 C.计算和控制抽样误差 D.广泛运用数学方法 2.抽样调查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 A.准确性原则 B.随机性原则 C.可靠性原则 D.灵活性原则 3.反映抽样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的抽样误差的可能范围的指标是( )。 A.抽样平均误差 B.抽样误差系数 C.概率度 D.抽样极限误差 4.抽样平均误差反映了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的( )。 A.实际误差 B.实际误差的绝对值 C.平均误差程度 D.可能误差范围 5.抽样误差是指( )。 A.调查中所产生的登记性误差 B.调查中所产生的系统性误差 C.随机抽样而产生的代表性误差 D.由于违反了随机抽样原则而产生的误差 6.事先将总体各单位按某一标志排列,然后依排列顺序和按相同的间隔来抽选调查单位的抽样称为( )。 A.简单随机抽样 B.类型抽样 C.等距抽样 D.整群抽样7.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允许误差缩小为原来的 ,则样本容量( )。12A.扩大为原来的4倍 B.扩大为原来的2倍 B. C.缩小为原来的 D.缩小为原来的1214 8.一次抽样调查,同时对总体平均数和总体成数进行推断,计算两个样本容量 ,样本容量应为( )。 220.25,408.02p x n n ==A.220 B.408

2016年一建市政实务备考经验+独家学习笔记 一次性通过市政实务经验分享

一次性通过市政实务经验分享 建造师考试=90%实力+10%运气 个人情况简介:03年中专毕业,07年成人专科,13年网教专升本,在某国企工作8年,搞施工测量,其实中专学的是**工程,因为到单位时候,安排搞测量,就去了,那个时候不懂,后来才明白,没人愿意搞施工测量,各种委屈也许测量同行体会更深些,10年跳出施工单位,转作测量监理至今,搞测量时候傻咧咧的,根本不知道看书学习,其实那个时候空闲时间还多,做监理后才接触了更多测量以外的东西,明白了证书的重要性。 另本人文笔不好,如果您觉得啰嗦过多,可以挑着看,下面简单谈下我2016年一级建造师市政公用专业考试的所经过的学习经过。首先之所以选择市政公用专业是因为他挂靠费用高,其次是盲目跟风,因为身边的同事都考这个专业。 一、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1、心理准备 选择市政公用专业,就意味着你要付出,首先在选择专业时,就要做好强大的心理准备。做到什么程度呢,要有承受住戒网5-6个月的心理准备,包括手机上网和无线上网,以安心复习;还要有当年中考或者高考前夕学习的尽头。然后作为80后大军的一员,做到这点比较难,那就需要自己创造条件。 2、课件书本准备 实务课本也可在买一个正版的,一盗一正,用起来顺手,正版的

的确质量好些,经得起看。我的盗版书,一本看成两本那么厚了。 经济梅世强老师经济有此老师一人足矣但他对第三章划的内容讲解不是很多,近几年第三章考试内容有扩大的成分且建设部13年出了新的貌似83号文,与书上的很大不同,用旧书的朋友要特别注意,第三章要等新书,旧书内容可以不看。 管理顾永才老师如果不够加上肖国祥老师一般也够了 法规有一定基础的,比如考过2建的,直接陈印大师一人的课件足矣。没有一定基础的建议王竹梅老师+陈印老师(王竹梅老师的,我听了几节课,讲解太细致,所以没听) 之所以推荐大师,是因为大师讲课不是划书的,他们讲课幽默诙谐,让你感到轻松,尤其是陈印大师,初次考一建一定要先把陈印老师的第一第二节课答题通用方式听两遍以上,好处多多。 以上推荐大师,都是考友近10年推荐的,具有强烈的可信任性,和可行性。 下面说说专业科目,市政公用包含了近10个专业,出题范围极光极大,就算降低分数线或者放水增加考分,其困难程度在今后的考试中依然独占鳌头。 因为建造师考试,重点无论过多久,依然是重点,必须年年考,或者隔年靠,非重点书上讲解的再多依然不会考的,这个考试不同于其他考试,不是说今年考了明年就不考了,切记不是这个概念。 市政实务推荐陈明老师,听他考试近三年的课件,其次是曹铭明(曹老师的课件我没有,因为工地没网,我没下载,是考友推荐的)

普查与抽样调查.2普查和抽样调查》

6.2 普查和抽样调查 课后作业 1.下列调查中,适合采用普查方式的是( ) A.对于江河水质情况的调查 B.对端午节期间市场上粽子质量情况的调查 C.对某班50名同学体重情况的调查 D.对某类烟花爆竹燃放安全情况的调查 2.在调查一年内某地区降雨的情况时,下列选取的样本较为恰当的是( ) A.春、夏、秋、冬各观察一个月 B.春、夏、秋、冬各观察一天 C.春天和秋天各观察一个月 D.冬天和夏天各观察一个月 3.下列调查最适合用抽样调查的是( ) A.要了解某大型水果批发市场水果的质量状况 B.某单位要对职工进行体格检查 C.语文老师检查某学生作文中的错别字 D.学校要了解流感在本校的传染情况 4.某火车站为了了解某月每天上午乘车人数,抽查了其中10天每天上午的乘车人数.则所抽取的10天中每天上午的乘车人数是这个问题的( ) A.总体B.个体 C.样本D.样本的数目 5.妈妈做了一份菜品,为了解菜品的咸淡是否合适,妈妈取了一点品尝,这应该属于________(填“普查”或“抽样调查”). 6.为了解市场上某品牌婴幼儿奶粉的质量情况,质检部门对该品牌婴幼儿奶粉宜采用________的方式进行调查(填“普查”或“抽样调查”). 7.为了解全国初中生的睡眠状况,比较适合的调查方式是_______ (填“普查”或“抽样调查”). 8.专家提醒:目前我国从事脑力劳动的人群中,“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现象必须引起重视.这个结论是通过________得到的(填“普查”或“抽样调查”). 9.下列调查中是适合普查还是适合抽样调查? (1)审查《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教材》; (2)调查我校中学生的环保意识; (3)检查一批高精度的零件尺寸; (4)消防队调查歌舞厅的安全通道是否畅通; (5)文化部门检查未成年人上网吧的情况;

第六章抽样调查习题答案

第六章抽样调查习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C 2、 A 3、 D 4、 D 5、C 6、 D 7、 C 8、 A 9、 D 10、A 11、 D 12、C 13、B 14、 A 15、A 16、 B 17、 B 18、D 19、 A 20、A 21、 A 22、 D 23、 D 24、 B 25、A 二、判断题 1、CD 2、AE 3、BCD 4、ABDE 5、ABD 6、AB 7、ABCD 8、AC 9、ABCD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10、√11、×12、√13、√14、×15、× 16、√17、√18、× 四、填空题 1、随机、部分、总体 2、计算、控制 3、重复、不重复 4、大于 5、点估计、区间估计 6、增加到4倍、减少三分之二、 减少四分之三7、大样本、小样本8、正、反 五、复习思考题 1、影响抽样误差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影响抽样误差大小的因素主要有: (1)总体单位的标志值的差异程度。差异程度愈大则抽样误差愈大,反之则愈小。 (2)样本单位数的多少。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样本单位数愈多,则抽样误差愈小。 (3)抽样方法。抽样方法不同,抽样误差也不相同。一般说,重复抽样比不重复抽样,误差 要大些。 (4)抽样调查的组织形式。抽样调查的组织形式不同,其抽样误差也不相同,而且同一组织 形式的合理程度也会影响抽样误差。 2、什么是抽样调查?它有哪些特点? 答:抽样调查是根据部分实际调查结果来推断总体标志总量的一种统计调查方法,属于非 全面调查的范畴。它是按照科学的原理和计算,从若干单位组成的事物总体中,抽取部分样 本单位来进行调查、观察,用所得到的调查标志的数据以代表总体,推断总体。 (1)只抽取总体中的一部分单位进行调查。

第五章抽样练习+答案

第五章抽样 一、单项选择题。 1.电视台、电台和报纸记者的“街头拦人”调查,采用的就是()。 A.偶遇抽样 B.机械抽样 C.配额抽样 D.聚类抽样 2.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抓阄、抽签等方法是属于()。 A.等距抽样 B.分层抽样 C.简单随机抽样 D.聚类抽样 3.机械抽样指的是()。 A.立意抽样 B.系统抽样 C.定额抽样 D.方便抽样 二、多项选择题。 1.以下抽样方法中,属于概率抽样的是() A.等概率抽样 B.分层抽样 C.方便抽样 D.定额抽样 E.整群抽样 2.常见的非概率抽样方法有()。 A.方便抽样 B.配额抽样 C.立意抽样 D.雪球抽样 E.等距抽样 3.总体可以进一步划分为()。 A.概率抽样 B.非概率抽样 C.研究总体 D.目标总体 E.总体规模

三、简答题。 1.抽样 2.非概率抽样 3.概率抽样 4.在社会研究中,为什么实行抽样方法? 5.简述抽样的步骤? 6.非概率抽样的优点和不足之处是什么? 7.简述确定实际分层抽取样本的方法? 四、综合题。 1.试述影响样本规模的因素? 答案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 1. 【正确答案】 A 2. 【正确答案】 C 3. 【正确答案】 B 二、多项选择题。 1. 【正确答案】ABE 2. 【正确答案】ABCD 3. 【正确答案】CD 三、简答题。 1. 【正确答案】抽样是指从总体中按一方式选取一组元素的过程。 2. 【正确答案】非概率抽样,即放弃随机原则,依据研究者的主观意愿、判断或是否方便等因素来抽取样本。

3. 【正确答案】所谓概率抽样是指总体中每个元素都有一定的非零概率被抽中,每个元素被抽中的概率可相等,也可以不相等,相等称为等概率抽样,不相等称为不等概率抽样。 4. 【正确答案】在社会研究中,研究者经常从一个规模很大的研究对象中,选出一部分作为研究对象,这个选取过程就是抽样。之所以要进行抽样,主要是考虑研究成本和研究的可行性。首先,在社会研究中,经费是一项硬约束;其次,对于一些太大的总体,逐个进行问卷调查也不现实。而借助于抽样则能够克服以上困难。 5. 【正确答案】抽样的步骤有: (1)设计抽样方案 首先,要界定总体。其次,介绍抽样框的具体内容。再次,要确定样本所含个体数目。最后,要根据不同的目标总体,选择合适的抽样方法。 (2)抽取样本 抽取样本是指抽样人员按照抽样方案中选定的抽样方法,从抽样框中实际抽取总体元素,构成样本的过程。(3)评估样本 评估样本是指样本抽出后,对样本的代表性和各类误差情况的检验和评估,目的是为了防止由于样本偏差过大而导致对总体推断的失败。一般来说,评估所依据的总体统计数据越多,则评估效果越好。 6. 【正确答案】非概率抽样,即放弃随机原则,依据研究者的主观意愿、判断或是否方便等因素来抽取样本。非概率抽样的成本比较低,操作也比较方便,但无法预先估计抽样误差,因此,很难对总体情况做出可靠的推断。 7. 【正确答案】一种方法是先将所有总体元素按分层变量进行分层,并计算各层在总体的比例,即比例分层抽样。 另一种方法适用于等比例分层抽样。先将所有总体元素按分层变量进行分层,然后将各层的总体元素一层一层地连续排列,最后对连续排列的总体元素进行等距抽样,这种方法被称为分层等距抽样。 四、综合题。 1. 【正确答案】如果先不考虑经费问题,那么样本规模主要取决于抽样精度和总体标准差。一般说来,抽样希望达到的精确度越高,总体的异质性程度越大,所需的样本规模就越大。 首先,抽样精度是指抽样中希望达到的精确度,其实就是能够容忍的抽样误差e。有研究表明,对于较大的总体,在确定精度的条件下,总体规模与样本规模之间应该是一种非线性关系,即样本并不按比例地随着总体增大而增大。 其次,总体标准差是反映总体元素之间异质性程度的指标;一般说来,在给定抽样精度后,总体异质性程度越小,所需样本规模也越小;反之亦然。

抽样调查习题

关于标准差与抽样平均误差的关系: 标准差公式: 1.总体的标准差: 方差δ^2=[(x1-x)^2 +(x2-x)^2 +......(x n-x)^2]/n (用N表示更好) (x为平均数) 标准差 = sqrt([(x1-x)^2 +(x2-x)^2 +......(x n-x)^2]/n) 2.对样本而言:方差s^2=[(x1-x)^2 +(x2-x)^2 +......(x n-x)^2]/(n-1) (x为平均数) 3.样本标准差= sqrt([(x1-x)^2 +(x2-x)^2 +......(x n-x)^2]/(n-1) ) 备注: 如是总体,标准差公式根号内除以n 如是样本,标准差公式根号内除以(n-1) 因为我们大量接触的是样本,所以普遍使用根号内除以(n-1) 抽样平均误差(Sampling average error)

什么是抽样平均误差 抽样平均误差是抽样平均数(或抽样成数)的标准差,它反映抽样平均数(或抽样成数)与总体平均数(或总体成数)的平均差异程度。由于从一个总体可能抽取之个样本,因此抽样指标(如平均数、抽样成数等),就有多个不同的数值,因而对全及指标(如总体平均数、总体成数等)的离差也就有大有小,这就必需用一个指标来衡量抽样误差的一般水平。 抽样平均数的平均数等于总体平均数,抽样成数的平均数等于总体总数,因而抽样平均数(或抽样成数)的标准差实际上反映了抽样平均数(或抽样成数)与总体平均数(或总体成数)的平均差异程度。 抽样平均误差的计算: (一)样本平均数的平均误差 以μx表示样本平均数的平均误差,表示总体的标准差。根据定义: 1、当抽样方式为重复抽样时,样本标志值是相互独立的,样本变量x与总体变量X同分布。所以得: (1) 它说明在重复抽样的条件下,抽样平均误差与总体标准差成正比,与样本容量的平方根成反比。 例1:有5个工人的日产量分别为(单位:件):6,8,10,12,14,用重复抽样的方法,从中随机抽取2个工人的日产量,用以代表这5个工人的总体水平。则抽样平均误差为多少? 解:根据题意可得:(件) 总体标准差(件)

(完整版)第五章抽样调查习题答案

《统计学》习题五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抽样误差是指()。C A在调查过程中由于观察、测量等差错所引起的误差 B人为原因所造成的误差C随机抽样而产生的代表性误差 D在调查中违反随机原则出现的系统误差 2、抽样平均误差就是()。D A样本的标准差 B总体的标准差 C随机误差 D样本指标的标准差 3、抽样估计的可靠性和精确度()。B A是一致的 B是矛盾的 C成正比 D无关系 4、在简单随机重复抽样下,欲使抽样平均误差缩小为原来的三分之一,则样本容量应()。A A增加8倍 B增加9倍 C增加1.25倍 D增加2.25倍 5、当有多个参数需要估计时,可以计算出多个样品容量n,为满足共同的要求,必要的样本容量一般应是()。B A最小的n值 B最大的n值 C中间的n值 D第一个计算出来的n值 6、抽样时需要遵循随机原则的原因是()。C A可以防止一些工作中的失误 B能使样本与总体有相同的分布 C能使样本与总体有相似或相同的分布 D可使单位调查费用降低 二、多项选择题: 1、抽样推断中哪些误差是可以避免的()。A B D A工作条件造成的误差 B系统性偏差 C抽样随机误差 D人为因素形成偏差 E抽样实际误差 2、区间估计的要素是()。A C D A点估计值 B样本的分布 C估计的可靠度 D抽样极限误差 E总体的分布形式 3、影响必要样本容量的因素主要有()。A B C E A总体的标志变异程度 B允许误差的大小 C重复抽样和不重复抽样 D样本的差异程度 E估计的可靠度 三、填空题: 1、抽样推断就是根据()的信息去研究总体的特征。样本 2、样本单位选取方法可分为()和()。重复抽样不重复抽样 3、实施概率抽样的前提条件是要具备()。抽样框 4、对总体参数进行区间估计时,既要考虑极限误差的大小,即估计的()问题,又要考虑估计的()问题。准确性可靠性 四、简答题:

抽样调查习题

抽样调查练习 适合对口升学 一.单选题 1. 随机抽样的基本要求是严格遵守( )。 A.准确性原则 B.随机原则 C.代表性原则 D.可靠性原则 2. 抽样调查的主要目的是( )。 A.广泛运用数学的方法 B.计算和控制抽样误差 C.修正普查的资料 D.用样本统计量推算总体参数 3. 抽样总体单位亦可称为( )。 A.样本 B.单位样本数 C.样本单位 D.总体单位 4. 抽样误差产生于( )。 A.登记性误差 B.系统性误差 C.登记性误差与系统性误差 D.随机性的代表性误差 5. 在实际工作中,不重复抽样的抽样平均误差的计算,采用重复抽样的公式的情况是( )。 A.样本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数的比重很小时 B.样本本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数的比重很大时 C. 样本单位数目很少时 D. 样本单位数目很多时 6. 在同样条件下,不重复抽样的抽样平均误差与重复抽样的抽样平均误差大小关系是( )。 A.两者相等 B.前者小于后者 C.两者有时相等,有时不等 D.后者小于前者 7. 在抽样推断中,样本的容量( )。 A.越小越好 B.越大越好 C.取决于统一的抽样比例 D.取决于对抽样推断可靠性的要求 8. 用简单随机抽样(重复抽样)方法抽取样本单位,如果要使抽样平均误差降低50%,则样本容量需扩大到原来的( )。 倍倍倍倍 9. 在重复简单随机抽样下,抽样平均误差要减少1/3,则样本单位数就要扩大到( )。

倍倍倍倍 10. 某企业今年5月试制新产品,试生产60件,其中合格品与不合格品各占一半,则该新 产品合格率的成数方差为( )。 %%%% 11. 点估计( )。 A.不考虑抽样误差即可靠程度 B.考虑抽样误差及可靠程度 C.适用于推断的准确度要求高的情况 D.无需考虑无偏性、有效性、一致性 12. 反映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之间抽样误差可能范围的指标是( )。 A.概率 B.允许误差的大小 C.概率保证程度 D.抽样平均误差的大小 13. 在区间估计中,有三个基本要素,它们是( )。 A.概率度、抽样平均误差、抽样数目 B.概率度、统计量值、误差范围 C.统计量值、抽样平均误差、概率度 D.误差范围、抽样平均误差、总体单位数 二.多选题 1. 抽样技术是一种( )。 A.搜集统计资料的方法 B.对现象总体进行科学的估计和推断方法 C.随机性的非全面调查方法 D.全面、准确的调查方法 2. 抽样调查的特点有( )。 A.只调查样本单位 B.抽样误差可以计算和控制 C.遵循随机原则 D.用样本统计量估计总体参数 3. 适用于抽样推断的有( )。 A.连续大量生产的某种小件产品的质量检验 B.某城市居民生活费支出情况 C.具有破坏性与消耗性的产品质量检查

现代市场调查与预测 第五章抽样技术

第五章抽样设计技术 、判断题 1、市场调查实践中,常用的典型调查、重点调查其实质属于配额抽样法的具体应用。(X) 2、对于在母体中,各子体之间有关问题特征差异比较小者,称作母体幅度大,对于在母体中,各子体之间有关问题特征差异比较大者,称作母体幅度小(X ) 3 、随机抽样中每个个体被抽中的概率是人为决定的。(X ) 4、应用简单随机抽样必须对总体进行分组、划类和排序等现行工作。(X ) 5、简单随机抽样适合于规模不大且总体中各个体之间特征差异较小的总体抽样。(V ) 6、当总体中个体差异较小时,可以适当增加样本比例和数量,按照简单原则选取样本。(X) 7、应用等距随机抽样,当总体具有某种周期性时,应以该周期长度作为抽样间距。(X) 8、分层随机抽样适用于总体单位数量较大、总体内各单位之间差异大且分布不均匀的总体。(V) 9、分层比例抽样法适用于各层之间和各层内部子体之间的差异度较大的情况,各层在母体 中的占比例差异过分悬殊的市场母体调查。(X ) 10、分层最佳抽样是指分层后,从各层次中按单纯随机原则抽取样本的数量,依各层次占母体的比例而确定。(X ) 11、分层最佳抽样中各层中的样本标准差是样本数和离差平方和的比例再开方(X) 12、分层随机抽样法实质上是分层与单纯随机抽样的结合。(V ) 13、从理论上讲,由于整群抽样的调查单位相对集中,因而调查结果的准确性较差。(V ) 14、分群随机抽样要求各群体之间保持异质。(X) 15、分层随机抽样要求各层之间有相同性,各层内部具有差异性,分群随机抽样要求各群体 之间保持差异性,而每一群体内部分子之间则具有相同性。(X) 16、判断抽样法的理论假定是:认为母体中的每一分子都相同,随意选取任一个样本都可以 取得代表母体特征的结果。(X) 17、配额抽样法是按照随机方法抽取样本,分层抽样则是按照判断抽样法抽取样本(X) 18、一般说,允许误差愈小,抽样数目愈多。(V) 19、一般来说,预测误差愈小,抽样数目应愈少;抽样误差允许稍大,抽样数目可以适当增 加。(X ) 20 、要求的概率保证度越大,允许的误差范围就越小。(X )三、单选题 1、对于企业来讲,要消耗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不符合经济效益的要求的调查形式是()

【免费下载】抽样调查习题集

《抽样调查》习题 第一章 概述 1.1 什么是概率抽样?什么是非概率抽样?它们各有什么优点? 1.2 怎样理解抽样调查的科学性? 1.3 抽样调查基础理论及其意义; 1.4 抽样调查的特点。 第二章 抽样调查基本原理 2.1 试说明以下术语或概念之间的关系与区别; 1.总体、样本与个体; 2.总体与抽样框; 3.个体、抽样单元与抽样框。 2.2 试说明以下术语或概念之间的关系与区别; 1.均方误差、方差与偏倚; 2.方差、标准差与标准误。 2.3 影响抽样误差的因素; 2.4 抽样分布及其意义; 2.5 抽样估计的基本原理; 2.6 置信区间的确定。 第三章 简单随机抽样 3.1 设总体N=5,其指标值为{3,5,6,7,9} 1.计算总体方差和S 2;2 2.从中抽取n=2的随机样本,计算不放回抽样的方差;(y V 3.按不放回抽样列出所有可能的样本并计算,验证=;y )(y E Y 4.按不放回抽样所有可能的样本,计算其方差,并与公式计算的结果进行比较;)(y V 5.对所有的可能样本计算样本方差s 2,并验证在不放回的情况下:E (s 2)= S 2。3.2 在一森林抽样调查中,某林场共有1000公顷林地,随机布设了50块面积为0.06公顷的方形样地,测得这50块样地的平均储蓄量为9m 3,标准差为1.63 m 3,试以95%的置信度估计该林场的木材储蓄量。3.3 某居民区共有10000户,现用抽样调查的方法估计该区居民的用水量。采用简单随机 抽样抽选了100户,得y=12.5,s 2=1252。估计该居民区的总用水量95%的置信区间。若要求估计的相对误差不超过20%,试问应抽多少户做样本? 3.4 某工厂欲制定工作定额,估计所需平均操作时间,从全厂98名从事该项作业的工人中随机抽选8人,其操作时间分别为 4.2, 5.1,7.9,3.8,5.3,4.6,5.1,4.1(单位:分),试以95%的置信度估计该项作业平均所需时间的置信区间(有限总体修正系数可忽略)。 3.5 从一叠单据中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抽取了250张,发现其中有50张单据出现错误,试以95%的置信度估计这批单据中有错误的比例。若已知这批单据共1000张,你的结论有何变化?若要求估计的绝对误差不超过1%,则至少抽取多少张单据作样本?

第 5 章 抽样调查及参数估计(练习题)

第五章 抽样调查及参数估计 5.1 抽样与抽样分布 5.2 参数估计的基本方法 5.3 总体均值的区间估计 5.4 总体比例的区间估计 5.5 样本容量的确定 一、简答题 1.什么是抽样推断?用样本指标估计总体指标应该满足哪三个标准才能被认为是优良的估计? 2.什么是抽样误差,影响抽样误差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3.简述概率抽样的五种方式 二、填空题 1.抽样推断是在 随机抽样 的基础上,利用样本资料计算样本指标,并据以推算 总体数量 特征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 。 2.从全部总体单位中随机抽选样本单位的方法有两种,即 重复 抽样和 不重复 抽样。 3.常用的抽样组织形式有 简单随机抽样 、 类型抽样 、等距抽样、 整群抽样 等四种。 4.影响抽样误差大小的因素有总体各单位标志值的差异程度、 抽样单位数的多少 、 抽样方法 和抽样调查的组织形式 。 5.总体参数区间估计必须具备估计值、 概率保证程度或概率度 、 抽样极限误差 等三个要素。 6.从总体单位数为N 的总体中抽取容量为n 的样本,在重复抽样和不重复抽样条件下,可能的样本个数分别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7.简单随机_抽样是最基本的抽样组织方式,也是其他复杂抽样设计的基础。 8.影响样本容量的主要因素包括总体各单位标志变异程度_、__允许的极限误差Δ的大小、_抽样方法_、抽样方式、抽样推断的可靠程度F(t)的大小等。 三、选择题 1.抽样调查需要遵守的基本原则是( B )。 A .准确性原则 B .随机性原则 C .代表性原则 D .可靠性原则 2.抽样调查的主要目的是( A )。 A .用样本指标推断总体指标 B .用总体指标推断样本指标 C .弥补普查资料的不足 D .节约经费开支 3.抽样平均误差反映了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的( B )。 A .实际误差 B .实际误差的平均数 C .可能的误差范围 D .实际的误差范围 4.对某种连续生产的产品进行质量检验,要求每隔一小时抽出10分钟的产品进行检验,这种抽查方式是( D ) 。 A .简单随机抽样 B .类型抽样 C .等距抽样 D .整群抽样 5.在其他情况一定的情况下,样本单位数与抽样误差之间的关系是( B )。 A .样本单位数越多,抽样误差越大 B .样本单位数越多,抽样误差越小 C .样本单位数与抽样误差无关 D .抽样误差是样本单位数的10% 6.用简单随机重复抽样方法抽取样本单位,如果要使抽样平均误差降低50%,那么样本n n N B N =!()!n N N A N n =-

普查和抽样调查

鸿桥中学教研活动说课稿 教而不研则罔 教材结构分析 学习目标设置 1、了解普查与抽样调查的意义和作用,对于给定的一个调查项目,能选择适当的而调查方式。了解总体、个体、样本、样本的容量等概念。 2、了解样本与总体的关系,在实际问题中感受抽样的必要性,体会抽样方式的差异对结论的影响。 3、通过合作交流学习,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促进学生学期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的表现欲重,好奇心强,对新事物比较敏感,同时他们已具有一定探究学习与合作交流的能力。因此,本节教学中从学生熟悉的实例入手,引导学生探索,知道普查与抽样调查的区别,感受抽样的必要性,了解怎样通过调查一部分来估计全体的思想方法。 “四基三点” 教学重点: 1.掌握普查与抽样调查的区别与联系. 2.掌握总体、样本及个体间关系. 教学难点: 1.获取数据时,选择哪种调查方式较好,何时用普查,何时用抽样调查,并能说明理由. 2.应用意识的培养,设计方案. 重难点处理方法 因此,本节教学中从学生熟悉的实例入手,引导学生探索,知道普查与抽样调查的区别,感受抽样的必要性,了解怎样通过调查一部分来估计全体的思想方法。 教法学法 教法:充分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以活动为载体,以问题为线索,通过让学生分析、整理、描述来掌握普查和抽样调查的意义和作用。 学法:采用合作交流讨论等探究方式,让学生学会用数据和事实说话,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流程及活动设计 1、设疑激情:设置生活化、活动化的问题情境,在导课中出示故事会:买火柴的小男孩与人口普查、灯泡的寿命、收视调查、测量身高体重等问题。 2、引导探索: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去探索知识,从中体会数学思想和方法。教师只是引导、参与学习,留给学生学习数学的生动场景。在新课教学中,我组织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交流,理解普查、抽样调查、总体、样本、个体这些基本概念,掌握普查与抽样调查的区别与联系,掌握总体、样本及个体间关系。 3、应用提高:在这一环节中我让学生找找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情境问题。 4、交流评价:学生通过自主探索性学习,获得了新知识、新经验,无论是认知,还是情感,都全方位地得到发展,再通过交流评价引导学生愉快地交流活动中的感受和经验,交换意见与看法,一方面可将每一个成功的经验收获转化成为大家共同的财富,成为影响其他同学的关键因素,另一方面学生在评价过程中,要不时对照目标要求,形成自我反馈机制。在小组交流中认识自我,也学会评价他人的学习。如教学最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各小组交流一下你有什么收获、感想,你的表现如何,并且把你的收获和 评价设计 1、分值评价:贯穿学生学习全过程,对不同层次学生进行不同程度的要求和不同分值的评价,以此激励学生 2、语言激励评价:用具有激励性、导向性的语言对学生某一突出表现进行评价 3、学生互评:让学生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从不同角度对学生进行教育。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