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流动影响研究
- 格式:doc
- 大小:105.00 KB
- 文档页数:6
人口流动影响研究
摘要:本文通过对山东省合兴村人口流动现状的调查与分析,阐明了人口流
动的原因以及给该村带来的主要影响,其中部分影响巳经涉及到了农业生产、社
会生活、家庭稳定等诸多方面,成为当今社会转型期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人口流动;原因分析;主要影响
流动人口问题是中国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本次调查从理论上分析了人
口流动的类型及其原因,并讨论了人口流动对社会产生的影响。丰富了人口学理
论的相关内容;在实践上,对政府采取措施解决人口流动所产生的问题也具有启
发和借鉴意义。有利于对流动人口的控制和管理。本次调查主要采用问卷调查、
抽样调查和入户访谈相结合的调查方法。共有调查对象100人,其中男性75人,
女性25人,共发放问卷100份,有效收回问卷100份。
一、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流动人口的基本类型
1、长年打工,指打2]2者长年在外,很少回家,只有春节或农忙时回村者。
2、整户迁移:一般指男性在外打工或做小买卖,挣了钱把妻子、儿女带离
本村,基本上不回本村者。
3、高校上学:指在本村出生,由于考上高等院校,已由农村户口,转为非
农村户口仍在外上学者。
4、参军:指本村青年正在部队服役者。
5、其他:主要包括外出探亲者。
以上分类中长年打工、整户迁移、参军、其他这几类中人口流动人员的户口
没有变动,而高校上学的学生的户口则转为非农业户口。他们的共同特征是,一
年内大部分时间都不在本村,不能参加村里的正常活动,但是他们都与本村保持
联系。通过整理调查问卷显示,该100个村民中,有58人长年打212,37人整
户迁移,1人高校上学,1人参军,3人其他。合计外出人口100人,他们各自
与外出总体的比例如表1所示:
(二)年龄分布
该调查资料表明,该100个村民,男性为75人,女性为25人。绝大多数是
劳动力年龄人口。
(三)性别结构以及受教育程度
根据调查问卷统计得出,外出打r者男性多于女性,女性25人,占25%,
男性75人,占75%。表3显示了流动人口受教育程度较低,其中小学、初中最
多,分别占整个外流的33%、50%。
(四)流向分析
根据调查问卷统计得出。省内流动的多,省外流动的少。山东省本身就属于
东部沿海发达地区。本村村民主要流人青岛、威海、烟台等沿海城市。省内流动
人口95人,省外流动人口5人,分别占95%、5%。
(五)主要从事的1种及报酬
调查问卷统计得出,外出打工农民主要从事工业、服务业、建筑、交通运输
等工作。由于受教育程度低,又没有一技之长,因此他们大都从事体力劳动,且
报酬也较低。就是人们常说的“干活最多,拿钱最少”。当然也有从事个体工商业
的,但只是少数。
二、人口流动的原因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口流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发展。主要是农村向
城镇,从欠发达地区到较发达地区流动。而这种流动多数是户籍未动而离开原居
住地打工、经商等去寻求新的发展空间和机遇。通过调查访问得知如下原因促使
本村人口大量外流。
(一)自然环境差
合兴村属于山村,土质还可以,但是水资源问题是个大问题。因为属于山区,
打了几次井都未成功,因为地下是石头,钻井钻到一定程度就进行不下去了,也
没什么矿区可供人们开采。近年来针对“三农”问题,国家和各级政府虽然都做出
了很大努力,但农民收入提高不明显。虽然农副产品收购价格自1979年以来有
所提高,但是生产资料的费用大幅度上涨,又逐渐抵消了农产品的收益。与城市
的高收入相比,他们认为农业已基本成为一个无利可图的行业,外出人口要么让
土地承包出去,要么全部种上树。
(二)城乡收入差距的利益驱使
近年来针对“三农”问题,国家和各级政府虽然做出了很大努力,但农民收入
提高仍然不明显,与城市的高收入相比,他们认为农业已基本成为一个无利可图
的行业。根据调查显示。由于有“剪刀差”的存在以及农业原材料价格上升的影响。
单纯依靠粮食所得的纯收入不高。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农民增收的基础
仍相当薄弱。因此,对城市高收入的期望是促使本村人口外流的一个重要原因。
据调查显示,合兴村农民外出不但是为了追求更高的经济收入和更好的生活水
平。他们认为外出不仅能开阔视野,而且还能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也能改变人
们对外部世界的态度,从而促进了人口流动。
(三)农民想改变不平等的社会身份和待遇的期望
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实行“城乡二元”结构,城乡人口所享受的各种社会待遇有
很大的差别,农村人以直受到不平等的对待。因此,合兴村的村民想通过向城市
流动改变不平等的身份和待遇的期望是他们流动的又一个原因。即使在自己不能
实现的情况下。也会把期望寄托给下一代,据调查,很多进城务工村民的目的是
为了挣钱供子女上学。希望子女通过求学之路彻底改变农民身份。
(四)国家相关政策的影响
80年代后,由于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户籍制度有所松动,
城乡分割制度逐步松动并解除。近年来,随着国家“退耕还林,封山绿化,个体
承包,以粮代赈”政策的逐步贯彻,地处山区的合兴村也大力鼓励农民种树种草。
尽管这一政策实施了,但未成功。合兴村全村种植金银化。但址终都砍伐了。因
此本村村民认为,只有从事其他产业才有出路,他们认为为外出打工或经商是最
好的选择。
三、人口流动对合兴村的影响
在调查中我深深地感到,30年的改革开放不仅使城市经济、城市面貌发生
了巨大变化,而且30年的改革开放也使相对保守的农民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
生活水平发生了巨大变化,对合兴村产生了重大影响。
(一)人口流动对合兴村产生的积极影响
1、人口流动改变了合兴村居民的思想观念,科学、民主意识在不断增强。
他们从相对保守、落后的农村走进城市,在城市居民生活、工作氛围的熏陶下,
其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在潜移默化中发生变化。就是这部分人,把外
面的精彩见闻带回本村,对于那些没外出的人来说会产生积极影响。
2、人口流动扩大了合兴村村民的收入渠道,提高了他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
方式。与单纯从事农业生产相比,极大地增加了他们的收入。这一点可以从合兴
村近几年彩电、冰箱、摩托车、电动车的普及观察到。另外,农民在饮食方面也
有了很大的改观。轻农、弃农观念正在农村蔓延。
3、农业收入不稳定,且无规模型经济作物种植的情况下,农民把打工获得
的部分收入投入到种植业、养殖业、个体工商业等。因为在城市生活、工作中,
他们学到了许多在田间地头学不到的技能和科学知识。他们回到本村可以利用这
些技能、知识更好地从事农业或非农业劳动,因此,收入渠道更加多样化,保证
收入稳定增长的手段更加灵活。近几年,合兴村已出现了3个养猪专业户、2个
养鸡专业户、6个种植专业户、2个个体工商户,为农村产业结构转变带了个好
头。
4、人口流动使原来大量滞留在土地上的剩余劳动力转移出去,减轻了人口
对土地的压力。外出者把土地承包给那些无力外出者,提高了土地的有效利用率。
这在客观上减少了国家“退耕还林、封山绿化、个体承包、以粮代赈”政策的阻力,
这有利于促进合兴村农业更早地实现现代化。
5、人口流动有利于增强合兴村基层民主建设:农民外出打工收入增加了,
不仅提高了村民的消费水平和生活水平,而且有的农民把部分收入用于发展其他
产业,从而为农村劳动力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这对本村公益事业发展和集体
经济的壮大,对促进农村基层民主建设,都奠定了良好的经济基础。他们的流动
带来新型的观念、现代的精神、开阔的视野等,也提高了本村村民的民主意识。
(二)人口流动对合兴村产生的消极影响
1、本村人口流动减少了本村居民对土地的劳动投入,导致了生态条件的恶
化,原来大部分由男人从事的体力活留给了家中的老人、妻子、儿女。为了保证
土地的粮食产量,留守的劳动力使用大量的化肥、农药、除草剂来种植、管理庄
稼,而化肥、农药、除草剂的使用不仅增加了种植成本,长期下去还会对土地造
成污染。
2、本村人口流动而引发的家庭问题。也许家庭问题在农村属于个人隐私。
我也不可能直接从调查对象处获得一手资料,只有从同其他村民聊天中获得一些
信息。从访谈中发现,本村外流人口有三分之一是已婚夫妇中男方或女方中的一
个,有三分之一是夫妇同时外出,把土地留给老人、孩子或承包出去,还有三分
之一是未婚男女青年。男方或女方外出,造成了长期夫妻分离。正常的家庭婚姻
生活受到影响,进而影响夫妻的感情和家庭的和睦。近年来农村离婚率高就是这
一现象的反映。
3、人口流动使本村的留守儿童身心和教育受到极大的影响。由于村民外出
务工不稳定,他们就选择把孩子留给老人或亲戚照管。这些孩子长期远离父母,
缺少父母的正面交流和教育,使得一些孩子养成了不良习惯。
4、人口流动对本村的计划生育工作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农村人口流动的现
实性、紧迫性、长期性、复杂性给稳定地生育水平带来很大压力,给计划生育管
理和服务提出了严峻挑战,更造成了很多外出偷生现象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