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福建森林资源清查技术方案
- 格式:doc
- 大小:60.00 KB
- 文档页数:5
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总结汇报(标题)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总结汇报引言:尊敬的领导、各位专家、各位同事:大家好!我通过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的工作,收集并整理了丰富的数据,并认真分析了这些数据。
在此,我将对清查结果进行汇报与总结,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有关森林资源状况的全面了解。
一、清查背景:森林资源是国家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福祉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更好地掌握我国森林资源现状,科学制定保护与开发政策,国家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森林资源清查。
二、清查目标:1. 全面掌握全国森林资源的类型、分布、面积等基本状况;2. 深入分析森林资源的时空分布变化规律;3. 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撑,为森林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三、清查方法:1. 采用遥感与GPS技术,高效完成了对森林资源面积的调查;2. 结合实地考察,对森林资源进行分类、成分与质量评估;3. 运用统计学原理进行数据分析,得出科学准确的结果。
四、清查结果:1. 森林资源总面积:根据清查结果显示,全国森林资源总面积为213.5万公顷,占国土总面积的22.3%。
2. 森林类型分布:我国森林类型分为天然林和人工林两大类,其中人工林占总面积的60.5%,天然林占39.5%。
不同地区的森林类型及其分布情况也有所不同,其中以北方地区的人工林为主,南方地区的天然林更为广泛。
3. 森林分布的时空变化:经过对历年数据的比对,我国森林资源呈现了稳步增加的趋势,但增速有所下降。
特别是近年来,由于国家大力推进退耕还林政策,森林资源得到进一步恢复与保护。
五、问题与对策:虽然我国森林资源总体呈现增长态势,但仍然存在以下问题:1. 森林资源的盗伐、滥伐现象依然存在;2. 森林病虫害造成的损失仍然较大;3. 森林质量与结构亟待进一步优化与提升。
为解决以上问题,未来需采取以下对策:1. 加强森林资源的管理与保护力度,加大对违法砍伐行为的处罚力度;2. 强化森林病虫害的防治,重视科学防控手段的研发与推广;3. 提高森林质量,促进天然林的保护与复壮,增加生物多样性。
国家林业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森林资源管理促进和保障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林业局(已撤销)•【公布日期】2007.12.09•【文号】林资发[2007]252号•【施行日期】2007.12.09•【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森林资源,自然资源综合规定正文国家林业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森林资源管理促进和保障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通知(林资发[2007]25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林业厅(局),内蒙古、吉林、龙江、大兴安岭森工(林业)集团公司,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林业局,国家林业局各司局、各直属单位: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已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展开,通过改革,极大地解放了林业生产力,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充分肯定,得到了林农群众的真心拥护。
但随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深入推进,森林资源管理的任务也越来越繁重,必须认真研究新情况新问题,切实采取有效措施。
为促进和保障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健康有序发展,全面推进现代林业建设,现就进一步加强森林资源管理通知如下:一、要改革森林经营管理制度,落实经营主体林木的处置权(一)认真落实森林采伐有关管理政策。
近年来,我局先后下发了一系列文件,对经营单位单独编制限额、木材生产计划单列、主伐年龄由林木所有者确定、采伐指标结余结转使用等问题做出了明确规定,初步体现了森林经营分类管理、分区施策和依法保障森林经营者合法权益的要求。
各地要结合实际制定相应的操作细则,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确保上述政策落实到每一位经营者身上。
(二)切实抓好森林采伐管理改革试点。
为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森林资源采伐管理的新模式、新举措,2007年初,我局批复同意福建省开展森林采伐管理制度改革试点。
我局将跟踪加强试点指导,及时总结试点经验,研究提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森林采伐的具体意见,重点在进一步简化采伐审批程序,方便林农群众。
要实行采伐公示制度,依法保障中小经营者和林农平等获得采伐的权利,要优先考虑森林抚育间伐和工业原料林采伐的需求。
第4章森林调查第1节概述森林调查(forest inventory)也称为森林资源调查(forest resource inventory),是对用于林业的土地进行其自然属性和非自然属性的调查,主要有森林资源状况、森林经营历史、经营条件及未来发展等方面的调查。
林业是国民经济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而森林资源又是林业的基础,可以说没有森林资源就没有林业。
了解和掌握森林资源信息——森林资源的种类、数量、质量、生长规律、环境条件等,是科学合理地经营管理森林资源的前提条件,森林调查的目的就在于此。
森林调查的信息,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用途:①为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制定经济和环境发展计划或规划、方针、政策等提供依据;②为林业企事业单位制定长期、中期、短期或年度计划提供依据;③检查、评价森林经营效果和计划执行情况。
森林调查的种类多种多样,各类调查的方法、目的、内容等也有所不同。
在我国,根据调查的目的和范围将森林调查分为3大类。
①以全国(大区或省)为对象的森林调查,称为“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原称为“全国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也简称“一类调查”。
调查的目的是为了掌握调查区域内森林资源的宏观状况,为制定或调整林业方针政策、规划、计划提供依据。
②以森林资源经营管理的企事业单位和行政县、乡(镇)或相当于县、乡(镇)的单位为对象的森林调查称为“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原称为“森林经理调查”),也简称为“二类调查”。
此类调查的目的是为了县级林业区划,企事业单位的森林区划提供依据,编制森林经营方案,制定生产计划等。
③主要为企业生产作业设计而进行的调查称为“作业调查”,也简称“三类调查”。
调查的目的主要是对将要进行生产作业的区域的进行调查,以便了解生产区域内的资源状况、生产条件等内容。
第2节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national continuous forest inventory)也简称为一类调查。
所谓连续清查是指定期对同一地域上的森林资源进行重复性的调查。
中国森林覆盖率22.96%作者:王兮之来源:《绿色中国·B》2019年第06期22.96%——最新的全国森林覆盖率。
这个数据,比上一次森林资源清查提高了1.33个百分点,而净增森林面积则超过了一个福建省的面积。
在第二十五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到来之际,让我们来看看——翻阅刚刚出炉的第九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成果——《中国森林资源报告(2014—2018)》,许多数据让人眼前一亮。
这些数据是怎么得来的?这些数据的背后又有什么“故事”?为此,记者采访了中国科学院院士唐守正等专家。
乔木林1892.43亿株乔木是怎么统计出来的?22.96%,比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的森林覆盖率21.63%提高了1.33个百分点。
这1.33意味着全国森林面积净增1266.14 万公顷,比福建省的面积还要大。
长期负责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技术工作的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张煜星介绍说,全国现有森林面积2.2亿公顷,森林蓄积量175.6亿立方米,实现了30 年来连续保持面积、蓄积量的“双增长”。
我国成为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多、最快的国家,生态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森林资源保护和发展步入了良性发展的轨道。
乔木林有1892.43亿株乔木。
统计株数还是第一次,有什么意义?如何统计出来的?还有哪些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数据?张煜星说,建立森林面积、蓄积量、株数、径阶结构分布、空间分布等数据库,再结合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对精准描述、模拟、管理、研究森林资源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通过对样地乔木株数的调查,就可推算出全国乔木林中的总株数。
全国有41.5万个固定样地,是采用系统抽样布设的,每块样地面积为1亩左右。
这次对公众普遍关注的森林生态服务功能也进行了调查,如我国森林年涵养水源量6289.5亿立方米、年固土量87.48 亿吨、年保肥量4.62亿吨、年吸收大气污染物量4000万吨、年滞尘量61.58 亿吨、年释氧量 10.29亿吨、年固碳量4.34 亿吨。
第六次复查工作方案定稿甘肃省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第六次复查工作方案根据《国家林业局关于部署开展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和做好清查工作的通知》(林资发〔〕250号)文件要求,我省于开展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第六次复查工作。
为保证全省清查工作的顺利开展,结合我省林业发展的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目的和意义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简称一类清查)是全国森林资源与生态状况综合监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掌握森林资源宏观现状与动态为目的,以省为单位,以固定样地为主进行定期复查的一种森林资源调查方法。
建立、巩固和完善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体系是一项重要和长期的林业基本建设工作。
组织开展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是《森林法》及《森林法实施条例》赋予各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的重要职责。
其成果是反映全省森林资源面积、蓄积和森林覆盖率等主要指标,反映森林资源与生长状况,客观评价全省林业生态建设阶段性成果,制定和调整全省林业发展方针政策、规划,制定和落实各地森林资源消长任期目标责任制的重要依据。
二、工作任务进一步优化完善连清体系,全面运用RS(遥感技术)、GIS(地理信息系统)、GPS(全球定位系统)等新技术,不断提高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工作的技术含量和工作效率,丰富监测内容。
主要工作任务是:(一)制定全省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工作方案》、《技术方案》和《技术操作细则》;(二)全面复查17702个固定样地,完成142373个遥感判读样地的判读。
(三)对全省森林资源与生态状况进行统计、分析及评价,全面掌握全省近5年的森林资源消长动态,总结林业重点工程建设的成就,提供本期全省森林资源清查成果。
(四)建立和更新全省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数据库。
(六)完成甘肃省云杉、冷杉、油松、华山松、山杨、桦木、栎类及其它阔叶类等主要树种生物量建模工作。
(七)复核上期复查工作质量,总结工作经验。
三、组织领导为加强一类清查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甘肃省森林资源清查第六次复查领导小组,组织领导全省一类清查工作。
我国森林植被的生物量和净生产量森林植被作为地球上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对于维持地球生态平衡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我国,森林植被的生物量和净生产量对于我国的生态、经济和环境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本文将就我国森林植被的生物量和净生产量进行探讨,以期为相关政策和决策提供参考。
我国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根据第七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数据,全国森林面积达到08亿公顷,占国土面积的6%。
其中,天然林面积41亿公顷,人工林面积67亿公顷。
森林覆盖率达到6%,森林蓄积量达到45亿立方米。
我国森林植被类型多样,包括针叶林、阔叶林、混交林等,其中针叶林是我国主要的森林类型。
森林植被生物量是指森林植被中有机质的总量,包括树木、枝叶、皮渣等。
我国森林植被生物量丰富,根据研究,全国森林植被生物量达到170亿吨。
其中,树木生物量占据主导地位,达到150亿吨,其余为枝叶、皮渣等生物量。
我国森林植被生物量的分布情况与森林资源的分布情况基本一致,天然林生物量占据主导地位。
森林植被净生产量是指森林植被在一定时间内通过光合作用等生理过程所积累的有机物质总量。
根据研究,我国森林植被净生产量达到44亿吨。
其中,树木净生产量占据主导地位,达到54亿吨,其余为枝叶、皮渣等生物量的净生产量。
我国森林植被净生产量的分布情况也与森林资源的分布情况基本一致,天然林净生产量占据主导地位。
而且,不同树种的净生产能力差异较大,有些树种的净生产量较高,如落叶松、樟子松等,而有些树种的净生产量较低,如云杉、冷杉等。
我国森林植被的生物量和净生产量都十分丰富,这为我国生态、经济和环境等方面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然而,在保障森林植被的可持续利用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如过度采伐、环境污染等。
因此,我们需要采取积极的措施,保障森林植被的可持续利用。
需要加强森林资源保护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打击非法采伐和环境污染行为。
需要加强森林资源的科学管理和经营,采取科学合理的采伐方式和经营模式,保障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无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市农委关于做好第八次森林资源
清查工作意见的通知
【法规类别】林业资源保护
【发文字号】锡政办发[2010]156号
【发布部门】无锡市政府
【发布日期】2010.05.19
【实施日期】2010.05.19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无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市农委关于做好第八次森林资源清查工作意见的通知
(锡政办发〔2010〕156号)
各市(县)和各区人民政府,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
市农委《关于做好第八次森林资源清查工作的意见》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二○一○年五月十九日
关于做好第八次森林资源清查工作的意见
(市农业委员会)
开展森林资源清查,全面掌握宏观森林资源现状与动态,是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保障,是检验绿色无锡建设成效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按照国家林业局、省林业局统一部署,2010年我市必须完成第八次森林资源清查工作。
为确保按时完成此次清查工作,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明确工作任务。
此次清查不仅要查清森林资源的数量和质量,而且要分析森林资源消长动态,掌握其变化规律,预测变化趋势,为制定林业发展。
福建省林业局关于印发《福建省森林资源数据管理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福建省林业局•【公布日期】2021.01.05•【字号】闽林文〔2021〕2号•【施行日期】2021.01.0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森林资源正文福建省林业局关于印发《福建省森林资源数据管理办法》的通知闽林文〔2021〕2号各市、县(区)林业局,平潭综合实验区资源生态局,局有关处室局站,武夷山国家公园管理局:为进一步规范全省森林资源数据管理工作,提高森林资源数据管理质量,我局制定了《福建省森林资源数据管理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福建省林业局2021年1月5日福建省森林资源数据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我省森林资源数据管理工作,提高森林资源数据管理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福建省森林条例》、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林地变更调查工作规则》等相关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本省区域内从事森林资源数据管理工作,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的森林资源数据管理工作,是指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森林资源管理“一张图”年度更新等形成的森林资源调查成果和相关数据库的管理等工作。
第四条森林资源数据管理的主要任务是:掌握森林资源的现状及其变化,评定森林经营利用效果,为编制林业规划、设计、计划,确定森林经营措施和安排各项经营活动,提供决策依据。
第五条森林资源数据管理工作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科学管理的原则,保证森林资源数据的现势性、准确性和时效性,实现森林资源“一张图”管理、“一个体系”监测、“一套数”评价,不断提高森林资源数据管理工作水平。
第二章管理机构与职责第六条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范围内的森林资源数据管理工作。
乡镇林业站(乡镇承担林业工作的机构)具体承担本行政区域范围内(除国有森林经营单位经营区范围外)的森林资源数据更新及相关工作。
全国林地变更调查技术方案-2015版20150415全国林地变更调查技术方案(试行)国家林业局二〇一五年四月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一条目的任务 (1)第二条技术路线 (1)第三条变更时点 (3)第四条调查内容 (3)第二章技术要求 (6)第五条参照标准 (6)第六条地类划分 (7)第七条地类变化原因 (8)第八条遥感判读 (12)第九条数据库结构 (12)第十条其他要求 (12)第三章变更方法 (15)第十一条资料收集 (15)第十二条林业经营管理资料处理 (16)第十三条遥感影像处理 (16)第十四条遥感影像判读区划 (16)第十五条核实调查 (18)第十六条属性因子记载 (19)第十七条林地变化数据库结构 (20)第十八条数据汇总 (20)第四章质量检查 (21)第十九条组织方式 (21)第二十条检查内容 (21)第二十一条检查数量 (22)第二十二条质量评定 (22)第五章统计汇总 (23)第二十三条统计汇总要求 (23)第二十四条成果统计 (23)第六章成果要求 (27)第二十五条林地变更调查成果数据 (27)第二十六条林地变更调查成果统计表 (27)第二十七条林地变更调查成果报告 (28)附件一林地变更调查统计表 (29)表1 各类林地面积变化统计表 (29)表2 公益林地面积变化统计表 (31)表3 商品林地面积变化统计表 (32)表4林地与非林地动态转移统计表 (33)表5 林地变化原因分析统计表 (35)表6 林地保护等级变化分析统计表 (37)附件二 (38)表1 林地数据库属性结构表 (38)表2 林地变化图斑因子属性填写要求 (40)表3 遥感判读区划图斑因子数据库结构 (48)表4 林地变化图斑核实调查属性记录表 (49)表5 林地变化数据库增加的属性字段结构表 (50)全国林地变更调查技术方案为规范全国林地变更调查工作,统一主体技术方法,明确调查成果要求,确保成果质量,特制定本技术方案。
1949-2018年全国森林⾯积统计省份森林清查年份区间统计类别数值单位数据来源
全国第九次2014-
2018森林⾯积2204462百公顷
中国森林资源报告
(2014-2018)
全国第⼋次2009-
2013森林⾯积2076873百公顷
中国森林资源报告
(2009-2013)
全国第七次2004-
2008森林⾯积1954522百公顷
中国森林资源报告
—第七次全国森林
资源清查
全国第六次1999-
2003森林⾯积1749092百公顷
国家林业局森林资
源管理司
全国第五次1994-
1998森林⾯积1589409百公顷
国家林业局森林资
源管理司
全国第四次1989-
1993森林⾯积1337035百公顷
林业部资源与林政
管理司
全国第三次1984-
1988森林⾯积1246528百公顷
林业部资源与林政
管理司
全国第⼆次1977-
1981森林⾯积1152774百公顷
林业部资源与林政
管理司
全国第⼀次1973-
1976森林⾯积1218600百公顷
林业部资源与林政
管理司
全国⾸次1950-
1962森林⾯积1133556百公顷
林业部资源与林政
管理司
全国初次1949森林⾯积1200000百公顷林业部资源与林政管理司
数据来源:林业专业知识服务系统。
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样地标准化和时间归一化数据库的建立高金萍;雷渊才;高显连;郝月兰;尹华丽【摘要】为实现森林生物量和碳储量的年度监测,准确把握森林资源的消长动态,研究探讨了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样地数据标准化和归一化的技术方法和路线,对以省为单位的最新两期或多期(1999-2015年)森林资源清查地面样地数据进行标准化和时间归一化,获取目标年度的森林资源样地和样木数据,建立了全国范围的2005,2012和2014年3个年度样地和样木数据库,为我国森林资源数据分析、森林蓄积量和生物量估算等多项工作提供有效地面数据支撑.%Standardized and time normalized data of the latest two or more forest resource inventory plots in the provinces were achieved to obtain the sample data of the forest resources plots and samples in the target year,and a nationwide database of 2005,2012 and 2014 sample plots and trees were established.It provides effective ground data support for China′s forest resource dynamic analysis,forest resource monitoring,forest volume and biomass modeling.【期刊名称】《林业资源管理》【年(卷),期】2017(000)001【总页数】7页(P75-81)【关键词】森林资源清查;标准化;时间归一化【作者】高金萍;雷渊才;高显连;郝月兰;尹华丽【作者单位】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设计院,北京100714;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设计院,北京100714;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设计院,北京100714;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设计院,北京100714;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设计院,北京10071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757.2森林生物量和碳储量监测的发展趋势目前正向监测周期的年度化发展,而以连续定期清查的数据很难准确地提供森林每年的生长量和枯损量以及森林资源消长动态[1-2]。
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主要技术规定国家林业局二○○三年四月目录第一章总则 ........................................................................................ .. (1)第二章技术标准 (4)第三章森林经营区划 (18)第四章调查方法 (20)第五章统计与成图 (30)第六章质量管理 (33)第七章调查成果 (35)附表格式:1.各类土地面积统计表2.各类森林、林木面积蓄积统计表3.林种统计表4.乔木林面积蓄积按龄组统计表5.生态公益林(地)统计表6.红树林资源统计表7.用材林面积蓄积按龄级统计表8.用材林近成过熟林面积蓄积按可及度、出材等级统计表9.用材林近成过熟林各树种株数、材级按径级组、林木质量统计表10.用材林与一般公益林中异龄林面积蓄积按大径木比等级统计表11.经济林统计表12.竹林统计表13灌木林统计表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主要技术规定第一章总则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简称二类调查)是以国有林业局(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森林经营单位或县级行政区域为调查单位。
以满足森林经营方案、总体设计、林业区划与规划设计需要而进行的森林资源调查。
其主要任务是查清森林、林地和林木资源的种类、数量、质量与分布,客观反映调查区域自然、社会经济条件,综合分析与评价森林资源与经营管理现状,提出对森林资源培育、保护与利用意见。
调查成果是建立或更新森林资源档案,制定森林采伐限额,进行林业工程规划设计和森林资源管理的基础,也是制定区域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和林业发展规划,实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和森林资源资产化管理,指导和规范森林科学经营的重要依据。
第一条调查目的与任务为了统一全国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的技术标准,规范调查范围、内容、程序、方法、深度和成果等技术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第十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第十一条、第十二条等制定本规定。
国家林业局关于部署2007年全国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工作的通知正文:---------------------------------------------------------------------------------------------------------------------------------------------------- 国家林业局关于部署2007年全国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工作的通知(林资发〔2006〕209号)天津、山东、广东、重庆、四川、云南省(自治区)林业厅(局),国家林业局各直属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是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林业发展战略、促进林业产业体系建设、实现林业又快又好发展的基础性工作,是各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的法定职责。
根据第七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工作计划,你省(含直辖市,以下简称省)将于2007年开展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工作(以下简称清查工作)。
为认真做好2007年清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强化清查工作组织。
各省要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加强领导,把清查工作作为2007年度的一项重要林业工作,合理组织,狠抓落实。
要尽快成立省清查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
领导小组由林业厅(局)的主要领导任组长,资源、计财、林业调查(勘察)设计院和区域森林资源监测中心等部门或单位参加,全面负责本省连清工作的组织、领导、指挥和协调工作。
领导小组办公室原则上应设在林业厅(局)资源处,具体承办各项工作。
二、积极作好清查工作准备。
各省和局各直属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要按照《国家林业局关于实施项目申报指南制度的通知》(林计发〔2006〕172号)和2007年试点财政项目申报指南(林计发〔2006〕187号)的要求,认真完成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项目的申报工作,提高清查项目预算的合理性、科学性。
各省要按照“利益共享、责任共担”的原则,确保按不低于国家投入1:1的要求足额落实配套经费,并认真做好清查工作经费的使用和管理。
国家林业局办公室关于印发《林业应对气候变化“十三五”行动要点》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林业局(已撤销)•【公布日期】2016.05.30•【文号】办造字〔2016〕102号•【施行日期】2016.05.30•【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应对气候变化正文国家林业局办公室关于印发《林业应对气候变化“十三五”行动要点》的通知办造字〔2016〕10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林业厅(局),内蒙古、吉林、龙江、大兴安岭森工(林业)集团公司,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林业局,国家林业局各司局、各直属单位: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2014—2020年)》、《林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和《应对气候变化林业行动计划》,着力推进“十三五”期间林业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我局组织制定了《林业应对气候变化“十三五”行动要点》(见附件),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单位实际,认真抓好落实,确保各项任务圆满完成。
附件:林业应对气候变化“十三五”行动要点国家林业局办公室2016年5月30日附件林业应对气候变化“十三五”行动要点气候变化是当今人类生存和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是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全球性问题。
加快林业发展,加强生态建设,努力增强碳汇功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国际共识和发展趋势,也是我国参与全球治理的重大机遇和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明确提出了2020年和2030年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目标。
为落实行动目标,研究制定了《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13—2020年)》和《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2014—2020年)》。
为落实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相关行动目标、战略规划,统筹做好“十三五”林业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确保林业“双增”目标如期实现、林业增汇减排能力持续提升,充分发挥林业服务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大局的作用,特制定本行动要点。
上海市2017年森林资源监测工作方案
根据《国家林业局办公室关于开展林地年度变更调查工作的
通知》(办资字〔2016〕128号)和《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关
于建立森林资源年度监测制度的通知》(沪绿容〔2016〕365号)
要求,结合本市实际,制定《上海市2017年森林资源监测工作
方案》。
一、工作目标
结合国家林业局部署开展的林地变更调查,2017年继续推
进森林资源一体化监测;为林地年度变更调查、公益林区划界定、
生态价值评估、森林经营规划编制、林地生态补偿考核和森林目
标责任制考核等提供重要依据。
(一)查清全市和各区森林资源年度总量、结构及其消长动
态,掌握森林资源现状和变化趋势;
(二)采用乔木生长、关系模型推算林分蓄积量;
(三)在崇明区公益林区划试点工作基础上,核实各区公益
类、商品类林地的数量及地块;
(四)在嘉定区小班管理属性因子校核试点的基础上,结合
土地二调数据,完善全市森林资源小班重点管理属性因子,并为
今后实行存量小班因子分年度、分区更新工作积累经验;
(五)更新全市及各区森林资源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完成
全市和各区森林资源年度监测成果汇总,编制《2017年森林资
源监测成果报告》。
二、工作任务
(一)遥感解译
以上一年度上海市森林资源监测成果为本底数据,应用高分
辨率航片,通过计算机解译和目视判读解译相结合的方法将前后
两期航片进行对比分析判读;完成全市林地(森林)图斑(含
0.020公顷≤面积<0.067公顷的四旁树图斑,以下简称“图斑”)
判读、解译工作。
(二)现地核查
根据遥感解译结果,并结合林业经营管理资料,对变化图斑
进行现地调查核实,区划小班边界、记载森林类别、林地管护责
任主体、权属等属性因子,完成全市林地(森林)变化图斑的外
业调查工作。
根据森林资源分类管理要求,现地核实公益林和商品林的地
块、分布、数量和权属等。
(三)内业上图
已核实发生变化的林地(森林)图斑和四旁树图斑,将现地
调查记载的调查因子通过森林资源管理信息平台进行入库操作。
未发生变化的林地(森林)图斑和四旁树图斑,通过乔木生
长、关系模型更新乔木平均胸径、平均高、郁闭度等调查因子。
小班蓄积量应用相应数据模型进行更新。
(四)因子校核
做好林地林木权属、项目类型、立项年份、林地管理部门、
纳入生态补偿、养护单位、苗林一体、兼用林等管理属性因子校
核;重点核实公益林、商品林相关属性因子,调整林地组成结构
比例。
(五)质量控制
按照“全程监控、抓住重点、预防为主、防检结合、客观公
正、实事求是”的原则和全面质量管理的要求,建立工组自检、
区级自查、市级抽查和区域森林资源监测中心检查验收相结合的
四级检查制度,实行资源监测质量跟踪监督。
三、
组织分工
(一)市绿化市容管理局负责森林资源监测组织、动员部署、
成果审定及发布。
(二)市林业总站负责操作细则的制定、技术指导、培训,
组织中心城区外业调查,以及市级质量检查、市级成果报告编制
等工作。
(三)各区林业主管部门负责本区森林资源监测工作的组
织、提供林业经营管理资料、核实林地图斑管理因子的填写,以
及质量自查、成果分析、审定及汇编等。光明食品(集团)有限
公司、上海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城市建设投资开发总公
司、地产集团、市土地储备中心等市属国有公司要在所在区林业
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建立本公司的森林资源数据库,并负责辖区
内森林资源调查工作。
(四)市绿化市容局信息中心提供遥感信息技术支撑。
(五)专业调查机构负责遥感解译,对变化图斑进行现地调
查核实、采集相关林分因子,现地核实公益林和商品林的地块、
分布、数量和权属,数据汇总、处理和分析,编制成果报告。
(六)国家林业局华东森林资源监测中心负责技术指导、质
量检查。
四、
工作步骤
共分六个阶段,其中:
(一)准备阶段(6月底)
制定《上海市2017年森林资源监测工作方案》,印发《上
海市森林资源年度监测操作细则》和《上海市公益林区划主要技
术规定》。同时,相关责任单位要做好经费预编制算、调查资金
落实、调查队伍组建或委托工作;做好调查用图、调查工具的准
备和林业经营管理资料的搜集。6月下旬,举办森林资源年度监
测动员培训班,对参加调查、质量检查技术人员进行全员培训。
培训采取课堂讲授与现场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要求熟悉操作
细则及有关工作制度,掌握外业调查方法、各种调查表格填写和
调查质量要求。
(二)遥感解译阶段(7月底)
以区为单位分别开展遥感影像解译工作,经质量检查合格后
形成外业调查底图。
(三)外业调查阶段(9月底)
以区为单位开展外业调查,在2017年9月底前,完成林地
(森林)变化图斑的现地调查、公益林和商品林地块核实、以及
图斑管理属性因子的调查。
(四)质量检查验收阶段(2017年10月)
在调查开始后,根据调查工作进度,同步开展质量检查并提
交区级、市级质量检查报告。
(五)内业汇总阶段(2017年11月底)
对各类调查数据进行内业整理汇总,得出各类统计表。
(六)成果编制、上报和审定阶段(2017年12月)
编制完成上海市及各单位森林资源监测成果报告并上报和
审定。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进度控制
为确保森林资源监测工作按期完成,实行进度月报制度,各
单位每月20日将本单位调查工作进展情况及存在问题上报市绿
化市容管理局林业处。
(二)确保数据安全
要认真按照国家有关保密规定和相关数据保密要求,切实做
好森林资源监测调查基础数据和成果数据的安全保密工作,实行
严格的安全保密制度,认真做好建档工作。在调查成果正式公布
以前,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外传、公布、翻印或引用成果数据,
包括中间成果数据。
(三)实行责任追究
各参与单位严格按照职责分工,明确工作任务,落实责任人,
建立工作环节的问责机制,并按质量检查结果,实行质量问责追
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