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资源二类调查
- 格式:ppt
- 大小:6.40 MB
- 文档页数:45
405林场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报告11林业二班第一小组组长: 欧阳组员:谢易成李敏惠赵发颖王晓航孟赵斐陈云达倩2013年9月405林场小班区划图405林场林相图目录1.前言 (1)2.405林场的基本情况 (2)2.1地理概况 (2)2.2 气候特征 (2)2.3 植被 (2)2.4交通 (2)2.5社会经济条件 (2)3.森林资源调查 (2)3.1调查依据 (2)3.2调查范围 (2)3.3主要调查内容 (3)3.4调查方法 (3)3.6主要调查数据及计算方法 (4)4森林资源现状 (5)4.1林地总面积及构成 (5)4.2各类活立木蓄积量 (6)4.3各类森林、林木的起源按面积蓄积统计 (6)4.4林种、龄组统计 (7)4.5外业质量检查 (8)5.森林资源特点、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建议 (9)5.1 405林场森林资源特点 (9)5.2存在的问题 (9)5.3相关建议 (9)6.小结 (10)7.附表(小班调查卡片) (10)405林场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报告1.前言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是,以满足森林经营方案、总体设计、林业区划与规划设计需要而进行的森林资源调查,其成果是建立或更新森林资源档案,制定森林采伐限额,进行林业工程规划设计和森林资源管理的基础,也是制定区域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和林业发展规划,实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和森林资源资产化管理,指导和规范森林科学经营的重依据。
通过调查林职院405林场的面积和各树种的蓄积量。
为学弟学妹将来学习实习森林调查技术、森林经营管理、森林经营技术等提供参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用4周时间对森林资源管理这门课程全方位、综合性的实习,让学生具备撰写森林资源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报告的能力,为以后在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中打下一定的基础;并提交实习结果和实习报告。
2.405林场的基本情况2.1地理概况林职院405林场位于昆明市盘龙区金殿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南临金殿森林公园,西接世博园,北靠云南野生动物大世界,东邻高天流云别墅区。
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方法研究前言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社会的发展,森林资源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如何更好地了解森林资源的情况,成为了一个热门问题。
在这篇文档中,我们将与您分享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的方法研究,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什么是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是对森林区域内非林地、非建设用地的调查,主要涵盖森林生态、生产及社会经济信息。
它是一种对森林生态环境进行检测和评估的有效方式。
方法研究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方法存在多种,我们将介绍其中三种比较常用的方法:遥感技术、GPS技术和人工调查。
遥感技术遥感技术是一种利用卫星、航空器等远距离测量手段获取地表信息的技术。
在森林资源二类调查中,常用的遥感技术有:遥感图像解译遥感图像解译,是一种利用卫星遥感技术获取图像,通过对图像进行人工解译,识别出森林、草地、河流等地物的方法。
遥感图像解译主要有两种形式:人工解译和数字图像处理。
冠层高度测量冠层高度测量,是一种利用激光雷达、闪烁激光、雷达测距、高精度全站仪等设备获取森林冠层高度和三维立体结构的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在不同地形和林种的地区进行,可以提供非常详细的森林生态信息,对于生态建设和管理非常有益。
GPS技术GPS技术是一种利用卫星定位的全球定位系统,它可以用于测量地表要素的坐标和高程信息。
在森林资源二类调查中,常用的GPS技术有:GPS倒塌量测量GPS倒塌量测量,是一种利用GPS技术测量林木倒塌量的方法。
它可以测量倒塌树木的高度、直径、树冠面积等信息,可以用于检测森林病虫害、风灾等因素对森林造成的影响。
GPS平面测量GPS平面测量,是一种利用GPS技术测量森林平面信息的方法。
它可以测量森林道路、河流等地物的位置坐标,还可以对森林覆盖程度和使用情况等信息进行调查。
人工调查人工调查是一种通过人工观察和测量的方法进行的森林资源调查。
在森林资源二类调查中,常用的人工调查方法有:直接调查法直接调查法,是一种通过采样调查的方法获取森林中物种及其数量、生长状态、生存环境等信息的方法。
森林资源二类调查
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是指对森林区域的二次调查,即在初步调查的基础上再次对森林资源进行详细的调查和研究。
通过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可以更加全面、准确地了解森林的分布、类型、结构、组成和数量等方面的情况,为科学合理地管理和保护森林资源提供依据。
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
1. 森林类型调查:对森林的种类、亚型、植被组成、地形地貌等进行详细的调查和记录。
2. 森林结构调查:对森林的林冠层、干潜层、地被层的结构特征、密度、高度、覆盖度等进行测量和分析。
3. 森林组成调查:对森林的树种、树龄、胸径、树高等进行调查和统计,了解森林组成的多样性和生物量情况。
4. 森林资源量测定:通过测量和统计,确定森林的面积、蓄积量、林木的估计总量,评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潜力。
5. 森林水文调查:研究森林的水定量关系、水资源分配和利用情况,以及森林对水环境的影响。
6. 森林生态环境调查:对森林的生态功能、生态系统服务等进行调查和评估,了解森林对环境的维护和保护作用。
通过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可以获取科学准确的森林资源信息,为保护森林、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和制定相关政策提供数据支持。
同时,还能为森林经营、防治森林火灾和病虫害等提供科学依据。
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技术方案一、技术方案的制定目的及意义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是为了了解和掌握森林植被类型、种群结构、生长情况、树种组成等信息,为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对森林资源的二类调查,可以对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进行深入研究,为生态建设和可持续利用提供基础数据,为森林保护、修复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二、技术方案的实施步骤1.调查区划划分根据研究目的和对象,将调查区域划分为若干个适当的调查区划。
每个调查区划的面积应该足够大,以保证样方具有代表性。
2.样方的设置选取每个调查区划内具有代表性的样方。
样方的设置要考虑到地形、植被类型、树种组成等因素,以确保样方对调查区划的代表性。
3.样方调查对每个样方进行系统的调查。
包括:植被调查,测量样方的面积和边长,记录样方内各树种的数量、直径、高度等信息。
可以利用树皮剥去的工具和测距仪等工具进行测量。
4.数据处理和分析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和整理,计算不同树种的数量和比例,计算样方的平均直径、平均高度等。
利用所得数据,绘制树种组成图和径高比曲线图,分析样方的生物多样性和物种组成。
5.结果应用及报告撰写将调查结果应用于森林资源的管理和保护,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编写调查报告,包括调查的目的、实施过程、结果分析和应用建议等内容。
三、调查工具和方法1.森林植被调查工具包括:皮剥工具、锤子、测径尺、测高尺、测距仪等。
2.样方设置方法可以采用随机抽样或系统抽样的方法设置样方,确保样方具有代表性。
样方数量要足够大,以提高调查结果的可靠性。
3.样方调查方法(1)植被调查:记录样方内各个植被类型的数量、覆盖度等信息。
(2)树种组成调查:记录样方内各树种的数量、直径、高度等信息。
(3)面积测量:利用测距仪等工具进行样方的面积测量。
(4)直径测量:利用测径尺对样方内的树木进行直径测量。
(5)高度测量:利用测高尺对样方内的树木进行高度测量。
四、质量控制措施1.培训工作人员对参与调查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包括调查目的、流程、操作规范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工作方案1. 背景和目的森林资源调查是了解森林生态系统状况、评估森林资源状况和制定合理的森林管理措施的重要手段。
根据国家相关政策和要求,进行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旨在深入了解森林分布、组成和功能,为保护和管理森林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本工作方案旨在明确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的内容、方法和步骤,确保调查工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2. 调查内容森林资源二类调查主要包括以下内容:2.1 森林类型调查通过实地调查和遥感影像解译,对调查区域内的森林类型进行详细划分,并记录下各类森林的分布范围和面积。
同时,还需要对各类森林的群落结构、物种组成等进行调查和记录。
2.2 森林质量评估通过样地调查和相关数据分析,对森林质量进行评估。
评估指标包括森林植被覆盖率、坡度、土壤质量、水源保护能力等。
评估结果将用于制定森林管理措施和采取保护措施。
2.3 生物多样性调查通过样地调查和物种清查,对调查区域内的生物多样性进行调查和评估。
主要包括植物物种、鸟类、兽类、昆虫等的分类、分布和数量统计。
调查结果将为保护和管理重点物种提供依据。
3. 调查方法3.1 实地调查实地调查是森林资源调查的重要手段之一。
调查人员将进入调查区域进行实地考察,通过对标本的收集和照片的拍摄,对植物、鸟类、兽类等进行分类和记录。
3.2 遥感影像解译遥感影像解译是森林资源调查的辅助手段。
调查人员将利用遥感影像进行森林类型划分和分布面积估算。
解译过程需基于相关的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和专业知识。
4. 调查步骤4.1 确定调查区域根据实际需要,确定调查的具体区域范围。
考虑到资源限制和调查效益,建议选择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森林区域进行调查。
4.2 制定调查方案根据调查目的和内容,制定详细的调查方案。
明确调查内容、方法、调查人员和时间安排等。
4.3 实施调查工作根据调查方案,组织调查人员进行实地调查和遥感影像解译工作。
确保调查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4 数据整理和分析将调查数据进行整理和统计,进行数据分析和整体评估。
林业中的二类调查具体指什么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是以国有林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森林经营单位或县级行政区域为调查单位,以满足森林经营方案、总体设计、林业区划与规划设计需要而进行的森林资源调查,其成果是建立或更新森林资源档案,制定森林采伐限额,进行林业工程规划设计和森林资源管理的基础,也是制定区域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和林业发展规划,实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和森林资源资产化管理,指导和规范森林科学经营的重依据。
基本调查内容1、核对森林经营单位的界线,并在经营管理内进行或调整经营区划。
2、调查各类林地的面积。
3、调查各类森林、林木蓄积。
4、调查与森林资源有关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生态环境因素。
5、调查森林经营条件、前期主要经营措施和经营成效。
6、调查和计算森林生长量(率)。
以上是调查的基本内容。
还分成各小类。
每个省的都有点区别。
最好参照当地的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技术方法。
(一)调查总体思路和时间安排。
总体思路。
严格执行《江苏省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操作细则》,面积调查以小班现地勾绘与遥感数据为主要信息源,充分利用已有的森林资源调查成果,以实地调查为主,结合GPS定位技术进行地面校正,获取调查区域的森林资源信息,借助地理信息系统(GIS)平台,构建森林资源信息管理系统。
时间安排。
全省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工作分为三个阶段。
一是准备工作阶段,包括编制二类调查《工作方案》、《技术方案》和《操作细则》,开展技术培训和宣传发动工作。
二是调查阶段,用三年时间完成调查任务,时间从2007年开始至2009年结束。
2007年度,完成南京、无锡、常州、苏州、镇江市调查;2008年度,完成南通、扬州、泰州、淮安、盐城市调查;2009年度,完成徐州、连云港、宿迁市调查。
三是总结表彰阶段,2010年底完成,对调查成果进行验收、数据汇总、总结表彰和成果发布。
(二)调查对象和调查内容。
调查对象。
本次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的对象是在全省境内生长的所有森林、林木和林地。
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有关问题处理方法一、关于“倒木”的界定倒伏在林地上,且已死亡的林木。
二、关于“公益林”的问题1、面积规模、区位范围不能动;2、公益林地界线一般不动,如内有较大面积非林地,要区划出来,并在周边补足公益林面积;3、优势树种是油茶等经济树种的,要填计到具体树种。
三、关于“油茶林”的地类划分1、原来的老油茶林,经过10年的变化,已变为乔木林的,地类区划为乔木林;2、原为油茶林,已荒芜,但还在摘茶籽、还在利用的,地类划为“特规灌木林地”,优势树种为“油茶”。
四、关于“灌木林地”划分1、有一定数量乔木幼树,或有下种母树的,尽量上靠“乔木林地”;2、不能上靠“乔木林地”的,应尽量上靠“国家特别规定灌木林地”;3、以经营灌木林为目的。
五、关于“母质母岩与土壤”调查一是要掌握主要识别特征,二是要充分收集利用已有资料,如第二次土壤调查成果等。
六、关于“抽样调查”(一)使用GPS导航定位,记录航迹。
(二)“样地定位”特殊情况的处理:1、样地落在抽样对象(乔木林地)小班的林中空地中,不能移位;2、样地正好落在抽样对象小班与非抽样对象小班边界上的,样地移到抽样对象小班内,以确保样地数量和调查精度;3、样地落在抽样对象小班边缘的,应注意消除林缘误差,将样地移往抽样对象小班内。
(三)样地调查时,幼林中的上一世代母树、幼龄林中龄林中的霸王树,作散生木调查。
七、花卉苗木组树种及代码880000花卉苗木组:880001 桂花880002 红豆杉880003 罗汉松880004 紫薇(银薇——马林光)880005 杨梅880006 柞[zuò]树880007 红叶石楠880008 红枫880009 茶花880010 榆树880011 红桎木880012 香樟880013 银杏880014 竹柏880015 玉兰880016 其他花卉苗木八、空气负离子监测点和对照点监测点应包括:1、县市区人民政府驻地;2、重要森林景观景点。
对森林资源一类清查和二类调查的比较分析森林资源是指地球上的森林植被及其相关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
森林资源具有重要的经济、生态和社会价值,因此对森林资源进行清查和调查是非常重要的。
森林资源调查主要分为一类清查和二类调查两种。
下面将对这两种调查方法进行比较分析。
一类清查是指对全国森林资源进行的系统调查,目的是全面了解森林面积、林分结构、物种组成、生长状况、生态功能和经济价值等方面的情况。
一类清查的主要特点是以全国或大区为单位进行调查,调查对象广泛、内容繁杂。
一类清查的优点是可以提供全面客观的数据,反映出森林资源的大致状况和区域差异,为制定国家和地方森林资源保护和管理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缺点是调查时间周期长,工作量大,成本高,更新速度慢,难以及时反映森林资源的动态变化。
二类调查是在一类清查的基础上进行的更为详细和深入的调查,目的是深入了解其中一特定地区的森林资源状况,为局部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二类调查的主要特点是以其中一具体的地区为单位进行调查,调查对象相对较少,但内容更为详细和专一、二类调查的优点是调查周期短,工作量小,成本较低,可以更及时地了解和反映特定地区的森林资源状况。
缺点是所得数据只能反映其中一具体地区的状况,无法全面了解全国或大区的森林资源状况。
综上所述,一类清查和二类调查在调查范围、调查内容、调查深度、调查周期和成本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
一类清查主要的优点是提供全面客观的数据,反映出森林资源的大致状况和区域差异,为制定国家和地方森林资源保护和管理政策提供科学依据;二类调查主要的优点是调查周期短,工作量小,成本较低,可以更及时地了解和反映特定地区的森林资源状况。
因此,在实际调查工作中,可以根据需要和调查目的确定采用不同的调查方法,以达到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