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次森林资源清查工作方案.pdf
- 格式:pdf
- 大小:67.28 KB
- 文档页数:2
第九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报告1.引言1.1 概述第九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报告是对我国森林资源进行全面梳理和调查的一项重要成果。
通过对森林资源的面积、分布情况以及保护与利用状况的详细统计和分析,报告为我国的森林资源管理和可持续利用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和参考。
森林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不仅是维护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还对气候和水循环等生态系统功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张和环境问题的加剧,我国的森林资源一直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压力。
为了全面了解我国森林资源的现状和问题,第九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报告对全国各地的森林资源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监测。
通过遥感技术、地面实地调查和数据整合等手段,报告准确统计了我国森林资源的总体情况和分布特点。
在第九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概况的部分,报告将详细介绍我国森林资源的总体面积和分布情况,并对各个地区的森林资源变化进行了分析和比较。
同时,报告还将重点关注我国森林资源的保护与利用状况,探讨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通过第九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报告的发布,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我国森林资源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为相关部门和决策者提供科学的参考和指导。
同时,报告还将进一步推动我国森林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工作,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实现。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用来介绍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报告的背景和意义,概述全文的主要内容和结构,并明确文章的目的。
正文部分是全文的主体,分为多个章节,主要介绍第九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的概况以及森林资源的面积和分布情况。
其中,第二章"第九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概况"将详细阐述森林资源清查的背景、目标、方法和数据来源等内容;第三章"森林资源面积和分布情况"将分析森林资源的总体面积、不同地区和类型的森林分布情况,并探讨相关因素的影响。
结论部分对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的结果进行总结,概括清查中发现的问题和亮点,重点提出森林资源保护和利用的建议。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第九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工作的通知正文:----------------------------------------------------------------------------------------------------------------------------------------------------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第九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工作的通知闽政办〔2017〕139号各市、县(区)人民政府,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省直有关单位:开展森林资源清查,全面掌握宏观森林资源现状与动态是《森林法》赋予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是检验我省五年来造林绿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建设成效的重要手段。
根据国家林业局统一部署,我省将于2018年开展第九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工作,为确保按时保质完成清查工作任务,经省政府研究同意,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切实提高认识第九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将作为我省森林覆盖率的法定依据,为我省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提供科学、客观的依据,同时也是考核我省森林资源保护发展约束性指标以及能否实现《福建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闽政〔2016〕12号)提出的到2020年我省森林覆盖率达到并稳定在66%目标的重要依据。
各地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森林资源清查工作,按照国家和省里的统一部署,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强化保障,确保如期圆满完成任务。
二、明确工作任务我省第九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的主要任务是查清全省森林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分析森林资源消长动态,掌握变化规律,预测变化趋势,为制订我省林业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以及监督检查各地森林资源保护发展任期目标责任制落实情况提供科学依据。
主要清查工作是对全省按4×6公里网格布设的5059个地面固定样地进行实地复测(各设区市和平潭综合实验区省级样地数量见附件)。
根据国家林业局要求,此次清查工作以省级林业调查设计单位为主组建清查队伍。
国家林业局办公室关于开展第九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2018年⼯作的通知⽂号:办资字[2018]28号颁布⽇期:2018-03-15执⾏⽇期:2018-03-15时效性:现⾏有效效⼒级别:部门规章内蒙古、福建、河南、海南、青海省(⾃治区)林业厅,内蒙古⼤兴安岭重点国有林管理局,国家林业局各直属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根据第九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作的安排,2018年,内蒙古、福建、河南、海南、青海5省(⾃治区)和内蒙古⼤兴安岭重点国有林管理局开展新⼀轮森林资源清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度重视,精⼼组织。
森林资源清查是林业重要的基础性⼯作和公益性事业,是国情国⼒调查的重要组成部分。
各省(含⾃治区、国有林管理局,下同)和国家林业局各直属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以下简称“直属院”)要充分认识做好清查⼯作的重要意义,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把森林资源清查作为⼀项重要⼯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上,切实履⾏法定职责,加强领导,精⼼组织,狠抓落实。
要坚持以省级专业队伍为主,统⼀组建清查队伍,确保清查任务的全⾯完成。
⼆、严格标准,保证质量。
各省要严格按照《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技术规定》和经批复的“操作细则”认真组织技术培训和样地调查⼯作。
各直属院要加⼤指导、检查⼒度,特别是要加强对新增实测样地、地类和起源发⽣变化样地的检查。
省级质量检查要对地类发⽣变化的样地、国家级质量检查要对引起森林⾯积增减变化的样地逐⼀核实、检查并查明原因。
要对省级和国家级检查的样地单独建库备查。
三、以⼈为本,安全⽣产。
森林资源清查⼯作⼗分艰苦。
各单位要坚持以⼈为本,加强安全教育,制定安全制度,落实保障措施,确保清查⼈员的⼈⾝、财产安全。
要关⼼清查⼈员⽣活,切实解决好其实际困难。
要按照安全保密⼯作的有关要求,切实做好调查成果的保管⼯作,确保调查资料安全。
四、统筹安排,确保进度。
各省要在确保⼯作质量和⼈员、资料安全的前提下,统筹安排,切实保障清查⼯作进度。
第九次森林资源清查工作方案一、背景与目标我们要明确这次清查的背景。
我国森林资源丰富,但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森林资源保护与利用的矛盾日益突出。
为了更好地了解森林资源现状,为未来制定科学合理的保护与利用策略,我们迎来了第九次森林资源清查。
目标呢?很简单,就是全面、准确地掌握我国森林资源现状,为政策制定提供数据支持。
二、清查范围与内容范围嘛,基本上涵盖了全国所有森林资源。
具体到每个省份、每个地区,都要进行详细的调查。
内容呢,包括森林覆盖率、森林蓄积量、森林种类、森林健康状况等。
三、清查方法与步骤1.前期准备:成立清查小组,明确分工,制定清查方案,培训清查人员。
2.现场调查:深入森林,对森林资源进行实地调查。
这个过程中,我们要用到各种高科技设备,比如无人机、遥感技术等。
3.数据整理与分析:将现场调查得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形成初步报告。
4.汇总与上报:将初步报告汇总,形成最终的清查报告,上报相关部门。
四、时间安排与预算时间紧、任务重,我们要合理安排时间。
预计整个清查工作将持续半年时间,分为前期准备、现场调查、数据整理与汇总三个阶段。
预算方面,根据以往经验,我们预计整个清查工作需要投入约500万元。
这笔钱将用于购买设备、培训人员、支付差旅费等。
五、注意事项与保障措施1.注意事项:清查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法律法规,确保调查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
同时,要注意安全,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2.保障措施:成立专门的监督小组,对清查工作进行全程监督。
还要加强宣传,提高社会公众对森林资源保护的认识。
六、预期成果1.掌握我国森林资源现状,为政策制定提供数据支持。
2.提高社会公众对森林资源保护的认识,增强保护意识。
3.促进森林资源合理利用,推动绿色发展。
4.为我国森林资源保护与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注意事项一闪而过,心里默默记下,森林清查不是儿戏,得小心行事。
1.注意事项:数据准确性至关重要。
解决办法:采用双重检查机制,现场调查后,数据录入时要两人核对,确保无误。
第九次森林资源清查工作方案工作目标:在本次森林资源清查中,旨在全面了解我国森林资源的现状和分布,评估森林的质量和数量,以便更好地制定和实施森林保护和管理计划。
工作内容:1.确定调查区域:本次清查的区域涵盖全国的各地区,需要确定每个省、市、县的调查范围,并制定调查计划。
2.实地调查:根据调查计划,在各地区选择样本点,实地调查该地区森林覆盖面积、树种类型、树龄、森林质量等指标,并对森林病虫害、自然灾害等情况进行调查。
3.数据整理:搜集和整合实地调查的数据,制作调查报告并生成统计数据。
4.数据分析:对整合后的数据进行分析,评估森林区域的质量和数量。
5.制定建议:根据调查和分析结果,提出保护和管理森林资源的建议和措施,并向有关部门提出建议。
调查方案:1. 调查时间:本次调查从2021年4月份开始,到2022年3月份结束。
2. 调查人员:调查人员由各地森林资源管理机构、科研机构及相关大专院校的专家组成。
3. 调查方法:调查采用实地调查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于每个样本点,调查人员将进入实地进行调查并填写相关记录表,进行数据采集,并采取抽样调查的方法整理数据。
4. 调查指标:调查指标包括森林覆盖面积、树种类型、树龄、森林质量、森林病虫害、自然灾害等指标。
工作成果:1. 调查报告:根据调查结果,撰写本次森林资源清查的调查报告,包括森林资源的现状和分布、森林的质量和数量等信息。
2. 数据库建设:将搜集和整合的数据建立数据库,并持续更新,以便各地区在森林保护和管理方面能够更好的参考。
3. 建议和措施:根据调查结果,提出对于森林保护和管理的建议和措施,并向有关部门提出建议,以更好地保护和管理我国的森林资源。
工作要求:1. 调查人员必须遵守相关规定和程序,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2. 调查人员要配备必要的调查工具和现场安全装备,确保安全。
3. 调查人员积极与相关部门和社会组织配合,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和管理方面的宣传和教育。
国家林业局办公室关于开展第九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2016年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林业局(已撤销)•【公布日期】2016.03.29•【文号】办资字〔2016〕58号•【施行日期】2016.03.29•【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森林资源正文国家林业局办公室关于开展第九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2016年工作的通知办资字〔2016〕58号北京、河北、江西、西藏、甘肃、新疆等省(自治区、直辖市)林业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林业局,国家林业局各直属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根据第九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工作安排,经研究,确定北京、河北、江西、西藏、甘肃、新疆等6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2016年开展新一轮森林资源清查工作。
为全面做好2016年的清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各省承担的主要任务(一)制定完善清查方案,编制操作细则。
各省(含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下同)要按照《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技术规定(2014)》(以下简称《技术规定》)及《国家林业局办公室关于做好第九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2016年清查准备工作的通知》(办资字〔2015〕90号)的有关要求,抓紧完善清查工作方案、技术方案;还未上报清查方案的,应于2016年4月10日前报我局资源司和相关区域森林资源监测中心(国家林业局直属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工作方案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保障措施。
各省应根据审定后的工作方案和技术方案,结合本省实际,在总结历次清查经验基础上编制好操作细则,于2015年4月底前报相应区域森林资源监测中心批复后执行。
(二)以省级专业队伍为主,组建清查队伍。
各省的森林资源清查任务应由省级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单位牵头承担。
对于专业队伍力量薄弱、仍需基层人员参与调查的省,清查队伍也要由省级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单位统一组织、统筹安排,确保清查任务的全面完成。
西藏自治区要考虑自身特殊性和工作延续性,与国家林业局中南院联合组建清查队伍。
潜在问题,可采取喷洒波尔多乳剂或涂抹石灰水的方法,确保花卉苗木安全成长。
3结语花卉苗木的培育、移植造林技术,是否选择合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花卉苗木的生长速度和质量。
因此,采用科学合理的育苗移栽技术,有效地提高了花卉苗木的生长速度,保证了林业工程的建设质量。
同时,相关人员要密切配合实际情况,积累实践经验,优化和改进花卉苗木的培育和造林技术,逐渐开发出一套培育和种植造林的完善体系,为林业发展提供必要的技术保障。
参考文献[1]徐玉金,梁盛江.林业工程花卉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技术[J].黑龙江科学,2016(10):54-55.[2]周继东.林业工程花卉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技术[J].中国林业产业,2017(9):16.[3]钟雪枝.营林造林中对花卉苗木培育的技术[J].中国林业产业,2017(2):158.收稿日期:2019-6-18山东省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系统在第九次森林资源清查中的应用杜中修1潘永滔1孙天旭2(1.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农海局山东省烟台264006 2.山东省林业监测规划院山东省济南250014)摘要:本文简述了山东省森林资源动态监测技术体系的基础支撑、组成结构、应用特点;作为一个实用载体,可以实现森林资源的数字化管理,客观反映资源的动态变化,将为各项林业决策提供详实的依据和参考,从而促进整个林业工作的科学和可持续性发展。
关键词:森林资源监测;动态监测;山东省森林管理;监测技术体系中图分类号:S75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7897(2019)14-0179-02引言山东省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系统是为快速实现山东省森林资源数据的收集及成果统计等主要的业务需求而开发的一套系统,此系统包括桌面系统和移动端外业系统,桌面系统做前期数据导入、样地分配、数据下发、数据处理、数据检查、生成样地调查卡片等工作。
移动端用于外业调查,主要对调查样地进行实地调查,录入样地调查因子、拍摄实地照片等。
实现森林资源空间位置、属性因子等信息数字化管理,实时反映资源的动态变化情况,是发展现代林业的重要手段;建立并完善森林资源动态监测体系,掌握森林资源动态变化,是建设高效的林业管理体系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科学发展的重要支撑和信息保障[1],对加快林业建设和加强森林保护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针对性强、目标明确、时效性和实效性兼备,做到了林业监测时间和空间延续和扩展,能够随时掌握森林资源实时及实地变化,为制定林业发展规划、指导林业生产、保护林业资源提供便捷有效的基础资料。
2023年第九次森林资源清查工作方案一、背景介绍森林资源是我国重要的自然资源,对于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维护民生福祉具有重要作用。
为了了解和掌握我国森林资源的现状和趋势,制定合理的森林保护、管理和利用政策,2023年将组织开展第九次森林资源清查工作。
二、工作目标1.全面了解我国森林资源的面积、质量和结构,掌握森林分布、年龄、乔木和灌木等情况。
2.准确评估森林资源的生态和经济价值,为森林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3.发现和掌握森林资源存在的问题和风险,为制定相应的森林管理和保护措施提供参考。
三、工作内容1.制定工作计划:确定工作时间、范围和重点,明确工作目标和任务,并制定详细的工作方案。
2.组织人员培训:通过组织培训班、举办讲座等形式,提高工作人员的森林资源清查能力和专业知识水平。
3.建立工作机构:成立工作领导小组、技术指导组和各级清查组,明确各组的职责和任务,并协调各组织间的工作关系。
4.编制调查图表:根据清查要求,编制清查调查表格和图表,并分配给各级清查组进行实地调查和数据采集。
5.实地调查数据采集:各级清查组按照划定的调查范围和要求,进行实地调查和数据采集,采集包括森林类型、面积、年龄、生长状况等相关数据。
6.数据整理和分析: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整理、统计和分析,绘制森林资源分布图和统计图,并制定合理的数据分析方法和指标。
7.问题分析和解决:根据数据分析结果,深入调查和研究森林资源存在的问题和风险,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和措施。
8.成果发布和利用:编制工作报告,对森林资源的现状和趋势进行分析和评价,并发布相关成果,为制定政策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四、工作计划1.确定工作时间:2023年3月至12月。
2.范围和重点:全国范围内进行森林资源清查,重点清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重要生态功能区和重点景区等区域。
3.任务分配:(1)中央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工作,制定工作计划和方案,解决重大问题。
(2)省级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和指导本地区的工作,监督和评估工作进展。
第46卷第1期2018年2月贵州林业科技Guizhou Fore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Vol.46, No. 1Feb. ,2018浅谈云南省第九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陈忠(云南省林业调査规划院昆明分院云南昆明650200)摘要:本文介绍了云南省第九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的基本情况、清查内容、技术标准和调查方法,对本次清査与前期连清复査不同之处进行了初步分析。
关键词:森林资源清查;云南省中图分类号:S757.2+1 文献标识码:CA Brief Discussion on the Ninth National Forest Resources Inventory inYunnan ProvinceCHEN Zhong(Kunming Branch of Yunnan Forestry Survey Planning Hospital,Kunming,Yunnan650200) Abstract:This paper briefly introduced the basic situation,the content,the technical standard and the investigation method of the ninth national forest resources inventory in Yunnan province.It also analyzed preliminarily some differences between this time and the last time.Key words:Forest Resource Inventory;Yunnan Province根据《国家林业局办公室关于做好第九次全国 森林资源清查2017年清查准备工作的通知》和云 南省林业厅文件《云南省关于印发我省第九次全国 森林资源清查工作方案、技术方案、操作细则、植 被多样性调查方案和质量管理办法的通知》的通知 要求,云南省于2017年开展了第九次全国森林资 源清查工作。
2024林地清理检查工作方案____年林地清理检查工作方案一、前言林地清理是一项重要的保护林地资源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工作。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保护林地资源,提高林地的质量和效益,制定和实施林地清理检查工作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本方案将对____年林地清理检查工作进行详细规划和部署,确保工作的有效开展和取得良好成效。
二、工作目标1. 完成全市范围内的林地清理检查工作,确保清理工作的全面开展和合理推进。
2. 发现和整改存在的问题,提高林地利用效益,保护林地资源。
3. 引导并推动农村居民参与到林地清理工作中,提高群众的环境意识和责任意识。
三、工作内容1. 制定清理检查计划根据全市林地的分布情况和管理需要,编制____年林地清理检查计划,明确检查的时间节点、检查区域和检查内容。
确保各个区域和林地类型都能得到合理检查。
2. 组织人员和培训成立专门的检查组织机构,包括组长、副组长和检查人员。
并根据需要进行相关人员的技能培训,提高检查人员的专业能力和水平。
3. 开展现场检查根据计划和组织安排,分批次对各个林地进行现场检查。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整理和核实林地的登记资料,确保登记与实际情况一致;(2)查看林地的基本状况,包括林木的生长情况、火灾隐患等;(3)检查林地的合规性,包括是否存在非法砍伐、非法占用等情况;(4)评估和监测林地的生态环境,包括土壤质量、水质状况等;(5)检查林地的利用方式,包括是否存在违规建设、乱种乱占等问题。
4. 发现问题并整改对于发现的问题,按照相关法规和政策要求,责令相关单位和个人进行整改。
并建立问题清单和整改台账,确保问题得到及时整改和解决。
5. 宣传和培训工作定期组织林地管理人员、农民等参加林地清理宣传和培训活动,提高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和技能,增强他们管理和保护林地资源的能力。
四、工作措施1. 加强组织领导和协调成立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林地清理检查工作,明确各个职责,确保工作的有效推进。
一、背景为了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森林资源保护的相关政策,加强森林资源管理,确保森林资源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特制定本专项检查方案。
二、检查目的1. 全面掌握森林资源现状,及时发现森林资源保护工作中的问题和不足。
2. 强化森林资源保护意识,提高森林资源管理水平。
3. 促进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保障生态安全。
三、检查范围1. 森林资源管护情况:包括森林面积、森林覆盖率、树种结构、生物多样性等。
2. 森林资源开发利用情况:包括林地征占用、林木采伐、木材加工等。
3. 森林防火情况:包括防火设施、防火宣传、火灾扑救等。
4. 森林病虫害防治情况:包括病虫害发生情况、防治措施等。
5. 野生动物保护情况:包括野生动物保护法律法规执行情况、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等。
四、检查内容1. 检查森林资源管护体系建设情况,包括组织机构、人员配备、管护责任落实等。
2. 检查森林资源开发利用情况,包括林地征占用、林木采伐、木材加工等是否符合法律法规要求。
3. 检查森林防火情况,包括防火设施建设、防火宣传、火灾扑救等。
4. 检查森林病虫害防治情况,包括病虫害发生情况、防治措施等。
5. 检查野生动物保护情况,包括野生动物保护法律法规执行情况、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等。
五、检查方法1. 文件审查:查阅相关文件、资料,了解森林资源保护工作情况。
2. 现场核查:实地查看森林资源管护、开发利用、防火、病虫害防治、野生动物保护等情况。
3. 调查访谈:与相关部门、企业、村民等进行座谈,了解森林资源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4. 无人机航拍:利用无人机对森林资源进行高空拍摄,全面掌握森林资源状况。
六、检查时间1.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1个月),制定检查方案、成立检查组、明确分工等。
2.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个月),开展现场核查、调查访谈、文件审查等工作。
3.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1个月),汇总检查情况,撰写检查报告,提出整改建议。
第43卷第1期2018年2月林 业 调 查 规 划Forest Inventory and PlanningVol.43 No.1Feb.2018doi :10.3969/j.issn.1671⁃3168.2018.01.021山西省第九次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工作总结与思考魏清华(山西省林业调查规划院,山西太原030012)摘要:山西省于2015年开展了第九次全国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工作,在各方努力下,圆满完成了任务。
文中总结本次清查工作在组织领导、方案制定、资金落实、队伍组建、技术培训、制度机制、设备采购、技术创新和宣传动员等方面的做法,以期为今后推动我国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工作的进步提供借鉴。
关键词: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九清”;组织实施;落实资金;队伍建设;技术培训;制度机制;山西省中图分类号:S75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3168(2018)01-0112-05Summary and Thinking of the 9th Continuous Forest Inventoryin Shanxi ProvinceWEI Qinghua(Shanxi Institute of Forestry Inventory and Planning ,Taiyuan 030012,China )Abstract :The 9th continuous forest inventory in Shanxi Province had been carried out and successfully completed with the efforts of all parties in 2015.This paper summarized the experiences on organizational leadership ,program formulation ,funding implementation ,team formation ,technical training ,institution⁃al mechanism ,equipment procurement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publicity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further continuous forest inventory.Key words :continuous forest inventory ;the 9th continuous forest inventory ;organiz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funding implementation ;team formation ;technical training ;institutional mechanism ;Shanxi Province收稿日期:2017-11-06.作者简介:魏清华(1969-),男,山西阳高人,高级工程师.从事森林资源监测、规划设计工作.1山西省森林资源清查体系概况山西省森林资源清查体系初建于1978年,以全省为总体,面积15万余km 2,布设样地25781个,其中固定样地19535个,成数样地6246个,样地面积666.7m 2,形状正方形。
陕西省林业厅关于公布陕西省第九次森林资源清查主要成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陕西省林业厅•【公布日期】2015.07.01•【字号】陕林资发〔2015〕169号•【施行日期】2015.07.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森林资源正文陕西省林业厅关于公布陕西省第九次森林资源清查主要成果的通知各市林业局、杨凌示范区林业局,韩城市林业局,省直管县林业局,厅机关各处(室),秦岭国家植物园,厅直属各单位:根据国家林业局的统一安排,我省于2014年开展并完成了第九次森林资源清查工作,清查成果已经国家林业局公布。
根据《国家林业局关于公布第九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吉林等7省(市)主要清查结果的通知》(林资发〔2015〕51号)精神,我省总体上呈现出森林资源面积和蓄积持续增加、森林质量和结构不断改善的良好状态。
现将主要成果公布如下。
1、全省林地总面积1236.79万公顷(1.855亿亩),比2009年第八次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增加(以下简称较上次增加)8.32万公顷(124.8万亩)。
2、森林面积886.84万公顷(1.33亿亩),较上次增加33.6万公顷(504万亩);森林覆盖率43.06%,较上次提高1.64个百分点。
3、活立木总蓄积51023万立方米,较上次增加8606.95万立方米;其中,森林蓄积47867万立方米,较上次增加8274.48万立方米。
4、天然林面积562.24万公顷(8433.6万亩),较上次增加30.08万公顷(451.2万亩);蓄积43454万立方米,较上次增加6673.62万立方米;5、人工林(乔木林和竹林)面积246.57万公顷(3698.55万亩),较上次增加9.6万公顷(144万亩);蓄积4413万立方米,较上次增加1600.86万立方米。
陕西省林业厅2015年7月日。
甘肃省第九次森林资源清查技术方案根据《国家林业局办公室关于做好第九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2016年清查准备工作的通知》(办资字〔2015〕90号)和《国家林业局办公室关于开展第九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2016年工作的通知》(办资字[2016]58号)要求,甘肃省定于2016年进行第九次森林资源清查工作。
依据《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技术规定(2014)》及其相关要求,结合甘肃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甘肃省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体系概况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是全国森林资源与生态状况综合监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掌握森林资源宏观现状与动态为目的,以省为单位,以固定样地为主进行定期复查的森林资源调查方法。
1979年按照原林业部的要求,在全省十大天然林区分两个副总体初步建立了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体系。
其中:第Ⅰ副总体包括白龙江、洮河林区,总面积16760平方千米,布设固定样地2817个,样地间距2×3千米;第Ⅱ副总体包括小陇山、祁连山、子午岭、关山、西秦岭、康南、大夏河、马啣山等林区,总面积36569平方千米,布设固定样地4038个,样地间距3×3千米。
白水江自然保护区森林资源数据采用“四五”清查成果,其余地区森林资源数据采用1975年的清查成果。
1988年,对第Ⅰ、Ⅱ两个副总体进行了第一次复查。
“三北”地区69个县(除去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体系覆盖范围)森林资源数据采用1987年总体规划成果数据;其余地区(除去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体系覆盖范围)森林资源数据采用“五五”清查成果数据。
1991年,在对天然林区两个副总体进行第二次复查的基础上,又在非天然林区建立了第Ⅲ副总体,范围为第I、Ⅱ副总体以外地区(除去连片大面积的沙漠、戈壁和草原187779平方千米),总面积为208626平方千米,布设固定样地6455个,样地间距4×8千米。
第Ⅰ、Ⅱ、Ⅲ副总体以外的零星资源数据通过遥感判读或统计获得。
至此,全省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体系包括三个副总体,覆盖面积261955平方千米,占全省总面积的58.2%,共布设固定样地13310个。
2023年第九次森林资源清查工作方案一、工作背景森林是维持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调节气候和保障生态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了解和掌握我国森林资源的现状,制定合理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策略,每隔一定时间进行森林资源清查工作十分必要。
本次工作计划的编制是为了推动2023年第九次森林资源清查工作顺利展开。
二、工作目标1.梳理和完善森林资源清查工作的考核指标和技术标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2.全面了解和掌握我国森林资源的类型、面积、分布、质量等方面的情况;3.基于清查结果,评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状况并提出相关建议;4.为制定森林资源保护和有针对性的管理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三、工作内容1.确定清查区域和样点:根据森林资源现状和重点保护地区,确定清查的区域和样点。
同时结合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利用卫星遥感影像进行森林空间分布的初步判读,确定样点的位置和面积。
2.组织人员培训和技术指导: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包括森林调查方法、数据收集和处理技术等方面的内容。
同时配备专业人员进行技术指导,确保调查工作的规范性和数据的准确性。
3.野外调查与数据收集:根据样点的位置和面积,组织人员进行野外调查和数据收集工作。
通过调查记录的林木种类、面积、树高、胸径等信息,获取森林资源的基本数据。
4.数据处理与分析: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分类和归纳,并利用统计学和地理信息系统等相关技术进行数据分析。
分析结果将用于评估森林资源的现状、分布和质量等因素。
5.评估和建议:基于数据分析结果,评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状况。
分析当前森林资源的保护状况,提出相应的保护建议和管理措施,包括加强森林防火、抑制盗伐等方面的工作。
6.结果报告和发布:编制结果报告,详细介绍森林资源清查的工作过程和结果。
同时将报告发布给相关部门、科研机构和社会公众,为制定政策和推动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四、工作进度安排1.确定工作计划和组织架构:2022年8月;2.总结前一次森林资源清查工作经验,完善清查指标和技术标准:2022年9月;3.样点位置和面积的遥感判读:2022年9月;4.人员培训和技术指导:2022年10月;5.野外调查和数据收集:2023年4月至6月;6.数据处理与分析:2023年7月至9月;7.评估和建议编制:2023年10月;8.结果报告和发布:2023年11月。
根据市林业局安排,我县将开展第九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工作,并在9月底全面完成任务,为确保清查工作顺利开展,按期保质保量完成清查任务,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工作任务
对全县129个地面固定样地进行复位调查,准确查清全县森林资源的数量、质量、结构、分类及其消长变化动态
,掌握森林生态系统的现状和变化趋势,为国家综合评价森林资源与生态状况提供基础信息。
全县固定样地分布见附表。
二、工作组织
为确保清查工作顺利开展,县林业局成立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办公室下设质量检查组及技术指导组和外业调查组。
依据工作量,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成立五个外业调查组,负责相关外业调查工作。
(一)组织领导机构及职责分工
1、领导小组负责全县清查工作的组织、领导、指挥和协调。
组成人员为:
2、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全县一类清查的组织、协调等具体工作,制定清查工作方案,协调解决各单位之间的关系,及时向市清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上报清查工作进展情况、完成清查工作总结报告等。
办公室组成人员为:
3、质量检查组及技术指导组负责全县外业调查的培训、技术指导和工作推进督查及质量检查,完成县级调查报告、专检报告相关表格的统计汇总。
组成人员为:
(二)组织管理及技术质量要求
1、对参加调查的人员集中进行培训及实地实习。
2、技术指导与检查。
质量检查组及技术指导组全面负责外业工作的质量检查和技术指导。
技术指导人员要深入各调查组对各项调查技术进行指导、监督和把关。
对难以解决的问题,要及时向上级清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反映。
质量检查验收采取逐级验收的方式。
各组要认真开展自查和互查,并向县清查办提交请验报告。
三、外业调查人员分工及清查复位范围
本次一类资源清查外业调查共分5个外业调查小组,参加人员由林业系统技术人员及骨干组成。
共计参加人员22人。
四、进度安排
本次清查工作安排从2014年6月26日开始到2014年9月25日结束。
(一)组织准备和动员培训阶段。
2014年6月26日至7月1日。
1、成立组织领导机构、设立清查办公室、质量检查组及技术指导组,落实调查人员,组织外业调查组,制定工作计划和方案,落实清查工作职责。
2、购置清查必备仪器设备和安全预防药具。
3、调试、校验现有清查仪器设备,印制调查卡片、表格和图纸等,制作标牌和水泥标桩等。
4、召开清查部署会,落实工作任务,举办一类清查技术培训班。
(二)外业调查阶段。
2014年7月1日至9月20日。
完成固定样地调查,并进行自查、互查和配合完成省、市检查验收。
(三)材料上报阶段。
2014年9月20日至9月25日。
各组清查成果材料于9月20日前报县清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四)工作总结阶段。
2014年9月25日至10月15日
对清查工作全面总结,评选上报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上报相关材料。
五、质量和安全管理
质量管理是清查工作的根本所在,安全生产是清查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
各清查组要严格质量和安全管理各个环节,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清查工作质量和人身财物安全。
(一)质量管理
1、实行技术质量责任制。
各外业清查组对复位样地清查技术质量直接负责,严格按照技术规程操作。
林业局与承担清查任务的单位签订工作责任书。
检查验收组要严格执行检查验收标准,严格把关、检查验收结束后,检查方和被检查方均应在检查验收报告上签名。
2、推行跨期质量追究制度。
对本期清查发现的前期样地存在的严重质量问题,要追究前期调查单位和人员的责任;同样,下期清查一经发现本期调查存在质量问题,也将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
3、坚持定期汇报和通报制度。
各清查小组每月16日前向县清查办上报清查工作进展情况,以便掌握工作进度,及时发现和纠正出现的问题。
同时,还应当利用文件、通报、简报等形式,将工作进展中的问题、典型做法等予以通报。
4、严格执行改设、目测样地审核批准制度。
对于必须进行改设、目测的样地,严格实行上报审核批准制。
改设及
实测改目测的样地必须按有关规定逐级上报核实,由省清查办报西北森林资源监测中心审核后,再报国家林业局资源司审批,未经批准不得擅自确定改设或目测样地。
5、建立航迹、照片管理制度。
调查人员在前往样地的过程中记录GPS航迹,并在样地内拍摄人景结合照片,建立航迹和样地照片档案。
6、完善质量奖惩机制。
由质量检查验收组对全部样地是否合格作出评定,上报先进集体和个人,对不合格样地或合格率不达标,以及出现重大质量事故的,要部分或全面返工,并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责任。
(二)安全管理
1、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各调查小组要结合实际,建立健全调查人员人身安全、设备安全、资料安全、防火安全等安全生产责任制度,落实安全措施和安全责任人。
2、落实各种安全防范措施。
工作人员及仪器、资料的安全必须得到有效保障。
根据需要,配合必要的防暑、防蛇、防创伤等药品和保护图纸仪器资料的防雨工具和工作包等。
同时,夏秋季是胡蜂十分活跃的季节,外业调查人员要切实强化安全意识,学习野外应变防范措施,坚决防止胡蜂蛰人等情况发生。
3、加强安全教育,定期汇报安全生产情况。
按照清查工作进展情况向县清查办汇报安全生产情况。
并对发现的安全问题及时整改。
安全方面出现重大事故的,要及时向市清查办汇报。
六、调查经费
为了确保本次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工作顺利实施,县林业局将及时向县政府专题汇报,积极筹措经费,满足调查设备采购等所需经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