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控喷油器响应特性影响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303.70 KB
- 文档页数:5
新型电控柴油喷射系统的开发与性能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项目背景与研究意义柴油发动机因其高效能、高扭矩和高可靠性等特点而受到广泛的应用,而电子控制柴油喷射系统是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该系统通过电控方式实现对柴油喷油量、喷油时机和喷油压力等参数的精确控制,提高了柴油发动机的燃油利用率、排放性能和动力输出等方面的性能。
因此,开发新型电控柴油喷射系统,对于推动柴油发动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内容及思路本项目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1.设计新型电控柴油喷射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研究新型电控柴油喷射系统中的电控部分的设计与实现,包括电控单元的选型和设计、信号采集和处理模块的设计等。
3.研究新型电控柴油喷射系统中的机械部分的设计与实现,包括高压油泵、喷油嘴和喷油管路等。
4.进行实验验证,测试新型电控柴油喷射系统在不同工况下的性能表现,包括燃油经济性、排放性能、动力输出等方面。
本项目的研究思路主要包括:1.通过对现有的电控柴油喷射系统的分析,了解其优点和不足,为设计新型电控柴油喷射系统提供参考。
2.在电控部分的设计中,应针对柴油发动机的工作特性和控制要求,选型合适的电路元件和芯片,设计出稳定可靠、性能优良的电控单元和信号处理模块。
3.在机械部分的设计中,应采用高精度的制造工艺和选用优质的材料,以确保新型电控柴油喷射系统的可靠性和耐久性。
4.在实验验证中,应根据不同的工况参数,如转速、负载等,对新型电控柴油喷射系统进行测试,收集数据并进行分析,评估系统的性能表现。
三、预期成果及应用前景本项目预期达到的成果包括:1.设计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电控柴油喷射系统,并进行实验验证。
2.研究新型电控柴油喷射系统的性能表现,分析其在燃油经济性、排放性能和动力输出等方面的性能优劣。
3.结合工程实际和市场需求,对新型电控柴油喷射系统的应用前景进行分析和评估。
预计本项目所获得的成果可为柴油发动机的设计、制造和应用提供技术支持,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前景和市场价值。
驱动参数对GDI压电喷油器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张美娟;居钰生;宋睿智;王旦;王忠【摘要】The flow and response characteristics of gasoline direct injection (GDI) piezoelectric injectors under different drive modes were investigated on a fuel pump test bench and the change law of fuel injection quantity and needle opening time with drive voltage was measur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fuel injection quantity increases linearly with the increase of drive volt-age and keeps a constant value beyond 155 V drive voltage when using the drive mode of single peak and constant current .The fuel injection quantity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drive voltage when using the drive mode of multi-peak current .The drive current has minor effect on fuel injection quantity when using the drive mode of constant current and multi-peak current .For the same current ,the fuel injection quantity of multi-peak current drive is less than that of constant current drive .The response time of piezoelectric injector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drive voltage ,drive current and current change rate and tends to be stable in the end .%在油泵试验台上采用不同驱动方式对汽油机缸内直喷(GDI)压电喷油器的流量特性和响应特性进行了研究,测量了喷油器的喷油量、针阀开启时间等参数随驱动电压、电流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采用单峰值和恒定电流驱动方式,随着驱动电压的增大,喷油量近似呈线性增加,当电压大于155 V时,喷油量保持不变;采用多峰值电流驱动,随着驱动电压的增大,喷油量不断增大.采用恒定电流和多峰值电流驱动时,驱动电流对喷油量的变化影响不大.相同电流时,多峰值电流驱动的喷油量小于恒定电流驱动的喷油量.压电喷油器的响应时间随着驱动电压、驱动电流和电流变化率的增加逐渐减少,并最终趋于稳定.【期刊名称】《车用发动机》【年(卷),期】2016(000)004【总页数】5页(P51-55)【关键词】压电喷油器;流量特性;响应特性;驱动电压【作者】张美娟;居钰生;宋睿智;王旦;王忠【作者单位】无锡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无锡 214121;中国一汽无锡油泵油嘴研究所 ,江苏无锡 214063;中国一汽无锡油泵油嘴研究所 ,江苏无锡 214063;中国一汽无锡油泵油嘴研究所 ,江苏无锡 214063;中国一汽无锡油泵油嘴研究所 ,江苏无锡214063;无锡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无锡 214121;江苏大学 ,江苏镇江 21201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K413.8随着汽油机缸内直喷技术的广泛应用,喷油压力由10 MPa向20 MPa逐步提高,喷油器的驱动电压、电流对喷油器循环喷油量、喷油响应时间等参数的影响也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探究汽车电控喷油器开启延迟特性
粟振灿
【期刊名称】《电子制作》
【年(卷),期】2015(000)009
【摘要】电控喷油器是一种加工精密的器件,要求电控喷油流量范围大,具有抗污染和防堵塞的效用,同时电控喷油器也是汽车发动机电控汽油喷射体统中的一个重要零件。
截至目前,我国对电控喷油器的研究依然处在起步阶段,国内所使用的汽车电控喷油器基本上依赖于进口。
虽然现在大部分汽车行业的专家不断对电控喷油器的技术进行研究和改进,但由于缺少相应的机器进行检测,以及缺少一些系统的理论作为指导,导致我国电控喷油器的自主研发过程困难重重。
【总页数】2页(P70-71)
【作者】粟振灿
【作者单位】华立学院广东云浮 527322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电控喷油器开启及落座时间的测试 [J], 肖龙发;张振东;郭辉
2.锡柴联手博世开启电控喷油器再制造先河 [J],
3.汽车电控喷油器开启延迟特性研究 [J], 侯肖婷;张振东;程强
4.电控喷油器开启和落座滞后时间的研究 [J], 肖龙发; 张振东; 朱顺良
5.电控喷油器开启和落座滞后时间的研究 [J], 肖龙发; 张振东; 朱顺良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电控喷油器喷油特性研究摘要:本文通过自行编程的方式对电控喷油器进行了建模仿真,通过Matlab/Simulink 完成对其电磁液力耦合建模,并通过计算得出合理的电磁阀运动规律、控制阀芯运动规律以及喷油规律;然后又讨论了电磁阀主要参数以及喷油压力对喷油器喷油特性的影响。
1 前言:汽油机通过量调节的方式完成对其功率的调节,即通过改变节气门的开度来改变进入气缸的混合气量。
发动机燃料供给系统的主要任务就是按照运行工况的需要,控制喷射的燃油量,使其与吸入气缸的空气量相适应,以形成恰当空燃比的可燃混合气[1]。
喷油器作为发动机燃油供给系统中的重要元件,在发动机的工作过程中,其喷射的燃油对混合气体的形成以及燃烧过程产生重要的影响。
喷射系统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发动机的动力性、经济性、排放性等,因此对电控喷油器的仿真计算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2 喷油器工作原理:本喷油器的工作原理如下:高压燃油通过外套上的进油孔进入,然后通过阀体、阀芯、垫片2的油孔,充满控制阀座下的整个容腔;当喷油器处于关闭状态,没有电流输入到电磁阀线圈中,控制阀芯在控制阀弹簧的作用下被压在控制阀孔上,回油道被关闭。
阀芯上下表面所受油压相等,其在弹簧预紧力的作用下紧贴阀座。
当ECU 给予信号线圈通电后,线圈中的电流逐渐升高,作用在衔铁上的电磁力不断增大,最终控制阀衔铁在电磁力的作用下带动控制阀芯克服控制阀弹簧弹力抬起并保持一段时间,由于控制阀座上的孔径10.6a d mm =大于阀芯上的小孔20.5a d mm =和垫片2上的小孔30.5a d mm =,整个控制腔内的压力补充比较缓慢,控制腔内的油压迅速降低,这样在阀芯的上下端就产生了一个压差,阀芯克服弹簧弹力离开阀座,燃油在阀芯与阀座之间的环形间隙喷出。
通过控制阀孔进入上方的燃油通过各部件之间的间隙排出,完成回油。
3 电磁喷油器的工作特性讨论喷油器的工作特性,主要是讨论其响应特性,由于喷油器响应受到针阀惯性、电磁线圈的滞后性以及液力传递滞后性的影响,直接导致喷油行为相对于电流或者电压的变化有一定的滞后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