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身CADCAMCAE学习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1.70 MB
- 文档页数:29
CADCAM技术试验报告(5篇可选)第一篇:CADCAM技术试验报告CAD/CAM技术综合实验报告专业:班级:姓名:学好:日期:CAD/CAM技术试验综合报告一、试验目的二、试验设备及所用软件三、试验原理(说明CAD/CAPP/CAM各自的作用及怎样利用其相关的理论进行集成制造的)四、试验内容(一)CAD造型1.CAD软件(CAXA)学习及草图绘制(自选图形进行练习,简要说明绘制草图的过程)2实体及曲面的三维造型(用曲面裁剪法完成鼠标的三维造型,并简要说明其过程)3自由曲面的绘制(用曲面法绘制五角星的三维图形或可口可乐瓶底的曲面造型,并简要说明造型过程)(二)CAM与数控加工1.CAXA制造工程师加工模块中毛坯的定义方法有哪些2.数控加工切削方式3自由曲面的数控编程及加工(利用加工中心模拟软件对利用CAD设计的五角星造型进行数控指令生成和可视化加工模拟。
简要说明其操作步骤)。
五、说明CAD/CAM技术在数控加工中的具体应用过程六、实验收获第二篇:CADCAM技术1.CAD/CAM技术是以计算机、外围设备及其系统软件为基础,综合计算机科学与工程、计算机几何、机械设计、机械加工工艺、人机工程、控制理论电子科技学科等知识,以工程应用为对象,实现包括二维绘图设计、三维几何造型设计、工程计算分析与优化设计、数控加工编程、仿真模拟、信息存储与管理等相关功能。
2.广义、狭义CAD/CAM技术【广义CAD/CAM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辅助技术进行产品设计与制造的整个过程及与之直接或者间接的活动【狭义CAD/CAM技术】是指利用CAD/CAM系统进行产品的造型、计算分析和数控程序的编制。
.CAD/CAM系统主要有有关的硬件系统和相应的软件系统构成,硬件系统主要有计算机及其外围设备组成,包括主机,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网络通信设备以及生产加工设备登;软件系统包括系统软件,支撑和应用软件。
4.CAD/CAM系统分类①根据使用的支撑软件的规模大小【CAD系统,CAM系统,CAD/CAM集成系统】②根据CAD/CAM系统使用的计算机硬件及其信息处理方式【主机系统,工程工作站系统,微机系统】③根据CAD/CAM系统是否使用计算机网络【单机系统,网络化系统】5.【输入设备】键盘,鼠标,光笔,数字化仪,图形输入板,触摸屏,扫描输入设备【输出设备】显示器,打印机,绘图机,生产系统设备【网络设备】服务器,工作站,网卡,通信电缆,集线器,中继器,网桥,路由器,网关【应用软件】在系统软件的基础上,针对某一专用领域的需要而研制的软件 6.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图形学是利用计算机系统产生,操作,处理图形对象的学科,图形对象可能是矢量图形也可能是点阵图形图形生成技术与算法【线段】DDA法、Brcsenham法,逐点比较法【圆弧】DDA法、逐点比较法、正负法【区域填充】简单递归填充算法、扫描区域填充法【自由曲线和曲面插值】曲线或曲面的拟合、曲线或曲面的插值7.几何建模几何建模就是以计算机能够理解的方式,对几何实体进行确切的定义,赋予一定的数学描述,再以一定的数据结构形式对所定义的几何实体加以描述,从而在计算机内部构造一个实体的模型。
模具CAD/CAM软件实践报告班级:姓名:班级序号:指导教师:时间:目录1模具CAD/CAM/CAE软件的现状与发展 (3)2模具CAD/CAM/CAE软件实践 (5)2.1模具CAD (5)2.2模具CAE(ANSYS模具结构分析) (8)2.3模具CAM(mastercam模具制造) (12)3小结 (16)4参考文献 (17)1模具CAD/CAM/CAE软件的现状与发展模具CAD/CAM是在模具CAD和模具CAM分别发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是计算机技术在模具生产中综合应用的一个新的飞跃。
模具CAD/CAM是改造传统模具生产方式的关键技术,是一项高科技、高效益的系统工种。
它以计算机软件的形式,为用户提供一种有效的辅助工具,使工种技术人员能借助于计算机对产品、模具结构、成形工艺、数控加工及成本等进行设计和优化。
模具CAD/CAM 技术的迅猛发展,软件,硬件水平的进一步完善,为模具工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为企业的产品设计,制造和生产水平的发展带来了质的飞跃,已经成为现代企业信息化,集成化、网络化的最优选择。
模具CAD/CAM技术发展很快,应用范围日益扩大。
在冲模、锻模、挤压模、注射模和压铸模等方面都有比较成功的CAD/CAM系统。
采用CAD/CAM技术是模具技术、生产革新化的措施,是模具技术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
目前我国模具行业应用的模具CAD/CAM软件可以分为两太类:一是机械行业内通用的的CAD /CAM,如前面介绍的Unigraphics (uG)、SOLIDEDGE、AutoCAD、SoldWorks、Pro/Engineer等。
二是专门针对模具行业开发的模具CAD/CAM系统.如:上海交大模具CAD国家工程中心开发的冷冲模CAM系统等。
经过近几十年的发展.我国模具CAD/CAM有了长足的发展。
在国内的模具生产中。
CAD/CAM技术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
模具行业已引进相当数量的国外CAD/CAM系统。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cad与cam实训报告范文10页CAD(Computer-Aided Design)和CAM(Computer-Aided Manufacturing)是现代制造业中常用的两种技术,它们通过计算机辅助的方式提高了工程设计和制造的效率和精度。
本文将针对CAD与CAM实训的内容,分别介绍实训的目的、实训的具体内容、实训的收获和体会,以及对将来的展望。
首先,我们来介绍一下CAD与CAM实训的目的。
CAD与CAM实训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熟悉和掌握CAD与CAM的基本功能和操作,在实践中提高工程设计和制造的能力。
通过实训,学生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工程设计和制造的整个流程,对不同的产品进行建模和设计,并且通过CAM将其转化为实际的制造工艺。
接下来,我们将具体介绍实训的内容。
实训的内容主要包括CAD的基本操作和功能、CAD建模的技巧和规范、CAM的基本操作和功能,以及CAM的工艺分析和优化等。
在CAD的实训中,学生需要学习CAD软件的基本操作,比如绘图、修改、缩放等,同时还要学习CAD建模的技巧和规范,比如构建几何体、应用曲线和曲面等。
在CAM的实训中,学生需要学习CAM软件的基本操作,比如导入CAD模型、选择加工工艺和工具路径等,同时还要学习CAM的工艺分析和优化,比如进行切削力和切削温度的模拟和分析,以及对工艺参数的优化。
通过实训,我们不仅掌握了CAD和CAM的基本功能和操作,还学会了如何进行工程设计和制造的整个流程。
我们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项目中,在实操中提高了我们的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接下来,我们来介绍一下实训的收获和体会。
通过CAD与CAM实训,我们不仅提高了工程设计和制造的技能,还培养了我们的创新和合作能力。
在实训第1页/共2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过程中,我们遇到了各种不同的问题和挑战,在与同学们的合作中解决了这些问题,从中学会了如何与他人合作并分工合作。
通过实训,我们还发现了CAD和CAM在工程设计和制造中的巨大优势。
cad与cam实训报告范文作为一种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CAD与CAM已经深入应用于现代工业制造领域,成为当今制造业最为重要的工具之一。
而在CAD与CAM的教学实践中,实训课程更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因此,本文将重点介绍一份关于CAD与CAM实训报告的范文,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实训过程和报告撰写方式。
一、实训介绍实训内容:利用CAD与CAM技术完成一款自己设计的零件,并使用数控机床进行加工制造。
实训时间:共计十个课时(每个课时为两小时)实训工具:CAD软件(AutoCAD、SolidWorks等)与CAM 软件(MasterCAM、UG等)、数控机床(铣床、车床)等。
二、实训过程1. 项目选题在实训开始前,老师会要求学习者自行选题,设计一个自己喜欢的零件进行制造。
选题的原则是尽量选择简单易学的零件,同时要考虑其加工的复杂度和加工难度,以充分发挥CAD 与CAM技术的优势。
在实训过程中,我选择了设计一款机械零件——销轴,并在其设计过程中体验了AutoCAD和SolidWorks两款软件的操作。
2. CAD设计在选定了设计方案之后,接下来就是通过CAD软件进行设计。
在AutoCAD软件中,我运用了各种命令绘制出了销轴的各个面,包括主体、上下盖板、轴承、键槽等。
同时,我还学会了利用AutoCAD进行三维绘图。
而在SolidWorks软件中,我首先利用草图工具绘制出了销轴的截面图,然后再通过拉伸、切削、倒角等命令形成完整的三维零件模型。
3. CAM加工完成CAD设计后,接下来就是进行CAM加工的准备工作。
首先,需要将CAD中设计好的三维模型导入CAM软件中进行处理。
在MasterCAM和UG两款软件中,我学会了如何选择加工刀具、设置工艺参数、生成机床控制程序等基本操作。
然后,将加工刀具与铣床、车床等数控设备连接起来,实现对零件进行加工的自动化控制。
在加工过程中,需要经常对加工质量进行检查和调整,以保证零件加工后的尺寸准确无误。
cadcam实习报告总结CAD/CAM实习报告总结一、实习背景和目的:本次实习是在一家机械制造公司进行的一段为期十周的CAD/CAM实习。
实习目的是通过实践操作,提升自己的CAD/CAM软件应用能力,并将所学知识与实际项目相结合,为公司提供高质量的设计和制造解决方案。
二、实习内容和成果:1. CAD软件应用在实习过程中,我主要学习和应用了CAD软件,包括AutoCAD和SolidWorks。
通过实际操作,我掌握了AutoCAD的基本绘图命令和工具,可以绘制出平面图、剖视图和立体图等。
同时,我还学习了SolidWorks的三维造型技巧和装配设计,可以利用该软件进行设计和模拟。
在实习期间,我参与了一个机械零件的设计项目。
我根据给定的尺寸和要求,使用SolidWorks进行零件的三维建模并进行装配。
经过多次修改和调整,最终完成了符合要求的零件设计。
2. CAM软件应用除了CAD软件,我还学习和应用了CAM软件,主要是Mastercam和NX CAM。
这些软件可以将CAD文件转化为机床可识别的刀具路径和加工指令,实现自动化数控加工。
在实习期间,我参与了一台零件的数控加工项目。
我根据给定的CAD文件,使用Mastercam进行加工路径的生成和优化。
通过对各种加工参数的调整和优化,最终得到了高效和精确的加工方案。
然后,我利用上述方案,在实验室的数控机床上进行了实际加工。
完成后,我使用测量仪器对加工零件进行了尺寸检测,并与CAD模型进行对比,结果显示两者吻合度很高,达到了设计要求。
三、实习心得和收获:通过这段CAD/CAM实习,我深刻体会到了CAD/CAM技术在机械制造领域的重要性。
CAD技术可以快速地进行设计和修改,大大提高了设计效率和精度;CAM技术可以实现数控加工,提高了加工的自动化和精度。
在实习中,我不仅学习了CAD和CAM软件的基本应用,还学习了如何将所学知识与实际项目相结合,根据项目要求进行设计和加工。
车身CAD/CAM/CAE学习报告学院:车辆与能源学院专业:2012级车辆工程学号:S12085234009姓名:*****日期:2014年7月5日一 CAD 部分(一) 曲面建模——鼠标外形设计1 在XY 面内建立草图1,并使其与两水平轴相切2 再进入XY 面建立草图2,并使其两端点与草图1的两端点“相合”,且也与两水平轴相切(可直接使其与草图1相切实现)3 进入YZ面建立草图3,并使其两端点与草图1、2的交点相合图1.1.1 草图1图1.1.2草图2 图1.1.3 草图3图1.1.4 平面14 建立ZX 面的偏移平面1,并用“线——相交”命令找到它与已创建的三条曲线的交点(此处命名为“相交1、2、3”)5 在平面1内用“样条线”命令创建草图4,并使其上的3个控制点与上一步创建的相交1、2、3相合6 用“多截面曲面”命令创建鼠标外形曲面,其中截面选择草图1、2、3,引导线选择草图4,并注意调整箭头方向,使其一致,这样就完成了鼠标外形的创建。
图1.1.5 草图4图1.1.7 鼠标外形图1.1.6多截面曲面(二)实体建模1 弹簧设计(1)在“线框与曲面设计”模块创建螺旋线:首先建立3个点,一个作为螺旋线的起始点,另外两个建立成螺旋线的轴图1.2.1 点1 图1.2.2 点2图1.2.3 点3 图1.2.4 螺旋线旋转轴图1.2.5 螺旋线(2)建立扫掠平面,在该平面上建立草图1(圆形),作为弹簧的截面(3)进入“零件设计”模块,用“肋”命令扫掠成弹簧图1.2.6 扫掠平面(4)实际中经常遇到变螺距的情况,可通过“螺旋线——法则曲线”进行定义,修改螺距的起始值和结束值以及类型,从而实现变螺距弹簧的创建(5)实际的弹簧底部是平的,可以通过创建合适的平面对弹簧底部切平实现:在弹簧底部端面上创建点4,并通过“平面——曲线的法线”命令创建平面2(其中曲线选择弹簧的轴线,点选择点4)图1.2.7 弹簧截面草图图1.2.9 变螺距弹簧的创建图1.2.8 扫掠图1.2.10 平面2(6)进入“零件设计”模块,用“分割”命令将底面切平即可。
沈阳工程学院实训报告设计题目:CAD/CAM课程设计-ProE上机操作系别机械工程系班级机械本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起止日期:2011年7月11日起——至2011年7月15日止目录前言------------------------------------------------------------------------1第1章典型零部件的设计过程----------------------------------21.1 低速轴模型的创建-------------------------------------- -21.2 高速级大齿轮齿轮2模型的创建--------------------51.2.1创建齿轮基本圆-------------------------------------51.2.2输入基本参数和关系式----------------------------61.2.3绘制渐开线-------------------------------------------71.2.4镜像渐开线-------------------------------------------81.2.5创建齿形----------------------------------------------91.2.6 齿的阵列---------------------------------------------11 第2章典型零部件的装配过程------------------------------------132.1 轴与键的装配-------------------------------------------132.2 齿轮的装配----------------------------------------------152.3 轴与套筒的装配----------------------------------------162.4 轴与挡油环的装配-------------------------------------172.5 轴与轴承的装配----------------------------------------182.6 轴的另一端挡油环与轴承的装配-------------------192.7 总装配图及其中的注意方面-------------------------20 总结-------------------------------------------------------------------------22沈阳工程学院CAD/CAM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表系(部):机械工程系班级:机械本学生姓名:CAD/CAM实训任务书题目:CAD/CAM实训——ProE上机操作实训目的:CAD/CAM软件实训目的是使学生掌握一种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软件,能够进行零部件的装配并进行运动仿真和分析,本实训以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为例,完成以下任务:1、熟练完成减速器零件的建模工作;2、掌握减速器零件的约束装配和连接装配方法;3、能够进行机构的运动仿真和分析,生成动画并把分析结果以适当形式输出;4、完成工程图的创建(零件图和装配图);5、典型零件的数控加工。
CAD,cam,实践学习心得【一】:《CADCAM技术》学习体会及课程总结《CAD/CAM技术》学习体会及课程总结专业:机械制造班级:机硕1001 姓名:宋龙龙学号:10121485 经过本学期对CAD/CAM技术这门课程的学习,自己更近一步加深了对本课程的理解和认识,也使自己对CAD/CAM技术的使用和学习进入了新的一个阶段。
选课初期,从课程名称理解,以为本课程主要是作图设计以及计算机辅助制造软件的学习,但是通过本学期的学习,我认识到以前对CAD开发软件理解的局限性,本科阶段接触CAD,只是学习了软件的二维制图功能,曾经一度简单以为CAD只是二维图形绘制,而在学习了三维绘图软件之后,更加减弱了对二维CAD的重视,通过本学期的学习,更加深入的学习认识了CAD/CAM技术,主要体现在以下这几个方面:一是通过学习将CAD软件与vb编程语言结合对其进行二次开发,自主开发图形界面与实现自定义功能,图形编译的程序设计,其次在学习CAD的过程中,同时也进一步学习了vb编程语言,对vb编程语言的功能和使用有更直观更明确的了解,改变了此前单纯学习编程语言却不知如何使用的不足,再次,此前学习使用的三维绘图设计软件是UG,在本学期CAD/CAM技术课程中又接触到一种新的三维绘图设计软件Pro/e,尽管三维绘图软件的使用方法大体相近,但是也存在绘图思想上的差异,通过对Pro/e软件的使用练习,也初步掌握一种新的设计绘图软件,也丰富了自己一项新的技能。
本门课程中老师注重对我们练习实践能力的培养,将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通过练习使我们加深了对理论学习的认识,使得对理论的理解更加直观,也更加有助于我们对理论知识的记忆和消化。
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与课堂交流氛围,老师的和蔼可亲平易近人拉近了我们与老师之间的距离,也使课堂学习效率相对较高,使我对本课程的学习印象深刻,感觉课时安排相对太少,真的感觉到意犹未尽,故希望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能够继续向宋老师请教。
模具CAD/CAM软件实践报告一、模具CAD/CAM/CAE软件的现状与发展随着CAD/CAM/CAE软件及其他应用软件的普及应用,计算机产生的各种类型、格式各异的数据资料,如市场分析报告、产品设计信息、加工图纸、零件加工工艺、数控加工程序清单、仿真测试结果分析及各种说明书等,迅速增加。
如何有效管理这些异构数据资料成为了企业面临的一大难题。
PDM系统作为一个信息沟通平台,可对企业的各种产品及其相关数据进行统一管理,并在产品整个的开发过程中协助管理者对开发过程进行有效控制和管理。
与此同时,设计人员在产品生命周期内的各个环节与产品过程相关的各个地方均能及时、准确地获取产品的相关信息,并对产品数据进行一定权限范围内的操作。
这种产品数据的高度集成和共享,使得新产品的开发时间和成本大为缩减。
“十一五”期间,我国模具CAD/CAE/CAM/PDM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系列CAD/CAM/CAE品牌软件。
华天软件、中创软件与日本最大的CAD/CAM软件公司UEL合作,结合日本工业界最佳实践,采取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方式,开发完成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三维CAD/CAM软件SINOVATloNV1.0。
这标志着我国在三维CAD/CAM软件研发领域实现了重大突破。
SINOVATIoN软件是三维CAD/CAM一体化的应用软件系统,该软件具有最先进的混合型建模、参数化设计、丰富的特征造型功能。
提供了经过业界验证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CAM加工,冲压模具、注塑模具等应用技术。
特别适合汽车、汽车零部件、机床、通用机械、模具及工艺装备等行业的设计及加工应用。
SINOVA.TIoN冲压模具设计解决方案为专业设计人员提供了一套经过业界验证的CAD解决方案组合,包括高效的冲压工艺设计、精确的冲压回弹补偿和专业的冲压模具结构设计等功能。
SINOVATION注塑模设计与加工解决方案是根据注塑模具设计、制造经验,将产品成形工艺与工程分析软件相结合,开发的适用于注塑模具设计专用的软件包。
车身CAD/CAM/CAE学习报告学院:车辆与能源学院专业:2012级车辆工程学号:S12085234009姓名:*****日期:2014年7月5日一 CAD 部分(一) 曲面建模——鼠标外形设计1 在XY 面内建立草图1,并使其与两水平轴相切2 再进入XY 面建立草图2,并使其两端点与草图1的两端点“相合”,且也与两水平轴相切(可直接使其与草图1相切实现)3 进入YZ面建立草图3,并使其两端点与草图1、2的交点相合图1.1.1 草图1图1.1.2草图2 图1.1.3 草图3图1.1.4 平面14 建立ZX 面的偏移平面1,并用“线——相交”命令找到它与已创建的三条曲线的交点(此处命名为“相交1、2、3”)5 在平面1内用“样条线”命令创建草图4,并使其上的3个控制点与上一步创建的相交1、2、3相合6 用“多截面曲面”命令创建鼠标外形曲面,其中截面选择草图1、2、3,引导线选择草图4,并注意调整箭头方向,使其一致,这样就完成了鼠标外形的创建。
图1.1.5 草图4图1.1.7 鼠标外形图1.1.6多截面曲面(二)实体建模1 弹簧设计(1)在“线框与曲面设计”模块创建螺旋线:首先建立3个点,一个作为螺旋线的起始点,另外两个建立成螺旋线的轴图1.2.1 点1 图1.2.2 点2图1.2.3 点3 图1.2.4 螺旋线旋转轴图1.2.5 螺旋线(2)建立扫掠平面,在该平面上建立草图1(圆形),作为弹簧的截面(3)进入“零件设计”模块,用“肋”命令扫掠成弹簧图1.2.6 扫掠平面(4)实际中经常遇到变螺距的情况,可通过“螺旋线——法则曲线”进行定义,修改螺距的起始值和结束值以及类型,从而实现变螺距弹簧的创建(5)实际的弹簧底部是平的,可以通过创建合适的平面对弹簧底部切平实现:在弹簧底部端面上创建点4,并通过“平面——曲线的法线”命令创建平面2(其中曲线选择弹簧的轴线,点选择点4)图1.2.7 弹簧截面草图图1.2.9 变螺距弹簧的创建图1.2.8 扫掠图1.2.10 平面2(6)进入“零件设计”模块,用“分割”命令将底面切平即可。
图1.2.11弹簧实体2 花瓶设计(1)在XY 面创建草图1(2)用“旋转体”命令将草图1旋转成实体图 1.3.1 草图1 图1.3.2 旋转体(3)用“盒体”命令将以上旋转体抽壳为具有一定厚度的盒体,即花瓶瓶身图1.3.3 盒体(4)下面完成瓶把的设计,首先创建瓶把外形的草图2,再建立草图2的法向平面并在该平面上创建草图3,作为瓶把的截面图1.3.5 草图2的法向平面(5)用“肋”命令将草图3沿着草图2扫掠为瓶把实体图1.3.7 扫掠(7)瓶把修整:将“肋”命令的前一项定义为当前工作对象,进入“创成式外形设计”模块,利用“边界——提取”命令提取瓶身的内壁(8)再将“肋”命令定义为当前工作对象,利用“分割”命令实现瓶把的修整(分割元素选择上一步提取的面)(9)通过“镜像”命令完成另外一边的瓶把图1.3.8 提取图1.3.9 分割图1.3.11 花瓶(三)逆向建模——香波瓶设计1 输入点云及点云处理进入“外形——Digitized Shape Editor”模块,通过“cloud import”命令输入点云,点云的处理命令只要有Remove(删除)、Filter(过滤)、Activate(激活)等图1.4.1 点云2 将点云生成扫描线,扫描线生成实线,从而生成实体(1)瓶身设计①通过“Activate”命令只激活瓶身部分点云,通过“Planar Section”命令生成该部分点云的扫描线图1.4.2 生成瓶身部扫描线②通过“Curve from Scan”命令将扫描线生成实线图1.4.3将扫描线生成实线③换入“创成式外形设计”模块,用“多截面曲面”命令生成瓶身曲面(选择除瓶身凹陷处的另外6条曲线)图1.4.4多截面曲面④用“操作——外插延伸”命令将瓶身两侧延伸,并用“分割”命令进行裁剪。
同理将瓶身曲面向瓶嘴和瓶底方向进行延伸以便后续处理。
图1.4.5外插延伸图1.4.6分割(2)瓶身凹陷处设计①显示点云,在ZX面创建草图1,令该草图尽量与点云凹陷处曲线接近,并通过“拉伸”命令将该草图拉伸②通过“圆角”命令将瓶身和拉伸面之间倒圆角,生成的圆角即为所求。
同理可作出另外一侧的凹陷部分(3)瓶底设计①进入逆向模块,激活点云,通过“3D —3D Curve ”命令创建3D 曲线(选择底部点云中的3个点创建)②换入“创成式外形设计”模块,通过“线——点面复制”命令复制上述3D 曲线上的3个点,并通过这3个点创建平面1,在该平面上创建草图2③用“填充”命令将草图2中的矩形填充为面,然后用ZX 面分割该矩形面,最后用“圆角”命令在分割后的面与瓶身间倒圆角,生成的圆角即为所求处草图1图1.4.8凹陷处拉伸图1.4.9凹陷处圆角图1.4.10 瓶底部3D曲线图1.4.11 草图2图1.4.12 草图2填充图1.4.14 瓶底部圆角图1.4.11 瓶底部草图2图1.4.13 瓶底部分割(4)瓶颈部设计与瓶底部的做法类似,先在瓶颈部点云创建3D 曲线,然后复制其上的3个点,通过这3个点创建平面,在该平面上创建矩形草图,将草图填充成曲面,用ZX 面分割该曲面,最后用圆角在分割后的曲面和瓶身间倒圆角,形成的圆角即为所求。
图1.4.15 瓶颈部3D 曲线 图1.4.16 瓶颈部草图图1.4.17 瓶颈部圆角(5)瓶嘴设计①激活瓶嘴部点云,生成扫描线②将扫描线生成实线,由于生成的实线不一定是圆弧,为后续工作带来不便,解决办法是用一段近似的圆弧来代替它:通过“点面复制”命令复制实线上的3个点,通过这3个点建立平面,在该平面上创建一段与实线近似的半圆弧③拉伸这段半圆弧:瓶口端拉伸至与点云瓶口段所在位置一致,瓶颈段可多拉伸出一些④利用“圆角”命令在拉伸曲面和上一步创建好的曲面间倒圆角,生成的圆角即为所求图1.4.18 瓶嘴扫描线生成的实线图1.4.19 瓶嘴实线的近似圆弧图1.4.20近似圆弧拉伸图1.4.21 瓶嘴圆角3 整个瓶子以ZX为对称面,可利用“对称”命令做出另一半,并用“接合”命令将两半缝合为一个整体图1.4.22 最终实体二 CAE 部分1 输入几何模型(扩展名为.stp 或.igs )(1)import type 选择Geometry ,File type 选择step (或iges ),然后打开扩展名为.stp (或.igs )的文件,并点击Apply(2)图形窗口显示了输入的几何模型,在左侧Model 列表下显示component 组件树形图,可以通过点击相应按钮隐藏/显示或改变组件颜色。
2几何清理 (1)抽取中面Geom —midsurface —(surfs —all) —extract--return图2.1 输入几何模型 图2.2显示模型树状图 图2.3输入的模型图2.5中面图2.4显示中面树状图(2)去除小孔① Geom —defeature —pinholes--10.00pinholes all diameter surfs --⎧⎪<⎨⎪--⎩点击孔所在的面--find —孔中心出现xp—delete--return② Geom —point edit —suppress —点击图中孔的圆心点—suppress —return 这样就去除了直径小于10的孔及其圆心(3)去除小圆角 Geom —defeature —surffillets--min :1.00max :5.00radius radius surfs ⎧⎪⎨⎪--⎩点击圆角所在的面--find —remove–return 。
依次将所有半径在1-5之间的小圆角去除图2.6 去除小孔 图2.7 去除孔心图2.8 去除圆角 图2.9 去除圆角后的中面3 划分单元及单元质量检查修改 (1)划分纵梁单元 2D —automesh--:15.00:size type mixed ⎧⎨⎩--elems to current comp(右击zongliang 几何体— makecurrent)—surfs(点击图中需要划分单元的面)—mesh —return —划分好的网格与组件颜色一致(2)纵梁单元检查修改① 2D —edit element —clean up--⎧⎨⎩红色:不合格黄色:警告--可拖动节点修改单元至合格② Tool —check element —设置各项的上下限值后单击每一项即显示不满足该项的坏单元③ 2D —quality index —选择坏单元可批量修改优化④ 对于顽固坏单元,可以通过删除再重新创建或直接剖分等方法进行修改图2.10 划分纵梁网格图2.11纵梁网格坏单元图2.12修改后的纵梁网格(3)划分托架单元及托架单元修改 方法同纵梁单元的划分与修改4 施加约束、载荷 (1)创建集合器Load collectors —creat —编辑名称和颜色,用同样的方法创建约束集合器spc 和载荷集合器force(2)在不同的集合器中分别施加约束和载荷 ① 施加约束令spc 变为当前—Analysis —constraints —creat —选择图中需要施加约束的节点--creat ② 施加载荷令force 变为当前—Analysis —force--creat图2.13划分托架网格 图2.14托架网格坏单元图2.15创建集合器图2.17施加载荷图2.16施加约束5 设置材料属性Meterial —creat —编辑名称,card image选择MAT1—creat/edit —(E=2.1e5,NU=0.3,RHO=7.8e-9)。
用同样的方法创建名为m-tuojia 和m-zongliang 的材料 6设置单元属性 (1)创建纵梁单元属性Properties —creat — prop name p zongliangcard image PSHELLmaterial m zongliang =-==-⎧⎪⎨⎪⎩--creat/edit —T=3--return(2)创建托架单元属性 同上,名称p-tuojia ,厚度T=2 7 将单元属性赋给单元集合将zongliang 属性赋给zongliang 单元集合 Components —assign--co mps zongliang selectproperty p zongliang----=-⎧⎨⎩--assign同理,可将tuojia 属性赋给tuojia 单元集合 8设置工况Analysis —loadsteps--name ID load ID spc =⎧⎪⎨⎪⎩编辑为case 已建好的约束spc (显示其号)=已建好的载荷force (显示其号)--creat —edit —Output--dis stressplacementstrain ⎧⎪⎨⎪⎩9 设置控制卡Analysis —control cards--12sol statics autospc yesparam bailout post --⎧⎪--⎧⎪⎨⎪--=-⎨⎪⎪⎪=-⎩⎩图2.18 设置好的树状图10 输出结果文件Export type:FE Model, File type:optistruct,输入文件名—apply—在路径下出现一个扩展名为.fem的文件11 求解Analysis—solver—optistruct—input file:找到上一步输出的.fem文件—solve—求解窗口显示:process completed successful,路径下出现.op2(大于1kb)的文件,表示成功12 观察结果(1)将.op2文件转换成.res文件Analysis — solver — hmnasto2 —:.2:2input file opoutput file input file op res ⎧⎨⎩复制中的路径,并将改为--solve—路径下出现.res的文件(2)调入结果文件File—load—results file—选择.res文件(3)观察① Post—deformed—data tye:displacement—deform--显示位移变形② Post—contour-- data tye:vonmises strs @ Z1—contour—显示应力图2.19 路径下的文件图2.20 位移变形图2.21 等效应力三 CAM 部分1 输入模型打开软件NX6.0—输入.stp 的模型文件2 建立毛坯几何 开始—建模—草图—拉伸3 设置加工坐标系开始—加工--(操作导航器-几何视图)--双击MSC_MILL —选择CSYS 对话框—拖动加工坐标系(XM-YM-ZM )至刀具可接近的点,方便对刀,并调整ZM 轴大致与零件垂直,作为刀具上下移动方向 4 定义毛坯、零件几何双击WORKPIECE —指定毛坯和零部件图3.1 输入模型图3.2 创建草图图3.3草图拉伸5 粗加工(型腔铣) (1)创建刀具加工模块—创建刀具--_200mill contour MILL D R ⎧⎪⎨⎪⎩类型;刀具子类型:名称:--确定----20--0----1----1D--50L--50--B--10R1--10⎧⎧⎪⎪⎪⎪⎪⎪⎨⎪⎪⎪⎪⎪⎪⎨⎩⎪⎧⎪⎪⎪⎪⎪⎨⎪⎪⎪⎪⎩⎩直径底圆角半径刀具刀具号刀具补偿1长度补偿夹持器--确定(2)创建操作加工模块—创建操作--_contour_200--WORKPIECE _mill NC PROGRAM D R MILL ROUGH⎧⎪⎪⎪⎪⎪⎪⎨⎪⎧⎪⎪⎪⎪⎪⎨⎪⎪⎪⎪⎩⎩类型;操作子类型:CAVITY_MILL程序:刀具:位置几何体:方法:--确定--⎧⎪⎨⎪⎩切削模式:跟随部件平面直径百分比:50全局每刀深度:4--确定—生成—确认—3D 动态—播放图3.4设置加工坐标系图3.5定义毛坯和零件几何6半精加工(型腔铣) (1)创建刀具加工模块—创建刀具--_104mill contour MILL D R ⎧⎪⎨⎪⎩类型;刀具子类型:名称:--确定----10--4----1----1D--50L--50--B--10R1--10⎧⎧⎪⎪⎪⎪⎪⎪⎨⎪⎪⎪⎪⎪⎪⎨⎩⎪⎧⎪⎪⎪⎪⎪⎨⎪⎪⎪⎪⎩⎩直径底圆角半径刀具刀具号刀具补偿1长度补偿夹持器--确定(2)创建操作加工模块—创建操作--_contour _104--WORKPIECE _SIMI_FINISHmill NC PROGRAM D R MILL ⎧⎪⎪⎪⎪⎪⎪⎨⎪⎧⎪⎪⎪⎪⎪⎨⎪⎪⎪⎪⎩⎩类型;操作子类型:CAVITY_MILL 程序:刀具:位置几何体:方法:--确定--⎧⎪⎨⎪⎩切削模式:配置文件平面直径百分比:30全局每刀深度:0.5--确定—生成—确认—3D 动态—播放7用“表面驱动铣”做(半)精加工加工模块—创建操作--_contour_104--WORKPIECE _FINISHmill NC PROGRAM D R MILL ⎧⎪⎪⎪⎪⎪⎪⎨⎪⎧⎪⎪⎪⎪⎪⎨⎪⎪⎪⎪⎩⎩类型;操作子类型:Fixed_contour程序:刀具:位置几何体:方法:--确定--⎧⎨⎩驱动方法:区域铣削指定切削区域--确定—生成—确认—3D 动态—播放图3.6 粗加工图3.7 半精加工图3.8 精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