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人称指示语的语用功能
- 格式:pdf
- 大小:88.22 KB
- 文档页数:3
总结归纳人称代词的用法人称代词这玩意儿,在咱们学习语文和英语的时候,那可是经常打交道的“小伙伴”。
咱今天就来好好唠唠人称代词的用法,把它们整得明明白白的!先来说说啥是人称代词。
简单说,人称代词就是用来代替人或者事物名称的词。
比如说“我”“你”“他”“她”“它”,还有“我们”“你们”“他们”等等。
就拿我小时候的一件事儿来说吧。
有一次,我和小伙伴们一起玩捉迷藏。
我心里想着:“我可一定要藏得好好的,不能让他们找到我。
”这里面的“我”和“他们”就是人称代词。
“我”指的就是我自己,“他们”呢,就是除了我之外一起玩游戏的小伙伴们。
咱们先从“我”“你”“他”“她”“它”这几个说起。
“我”就是自己啦,比如“我喜欢吃冰淇淋”,这时候就是在说自己的喜好。
“你”呢,就是对着对方说的,像“你今天过得怎么样?”这就是在问对方的情况。
“他”一般指男性,“她”指女性。
比如说,“他跑得很快”,如果说的是男生,那用“他”就对啦。
要是说“她唱歌真好听”,那肯定说的是女生啦。
还有“它”,这个一般用来指不是人的东西。
像“那只小猫真可爱,它正在玩耍”,这里的“它”指的就是小猫。
再来说说“我们”“你们”“他们”。
“我们”就是包括自己在内的一群人,比如“我们一起去爬山”。
“你们”就是对着一群人说的,像“你们别闹啦”。
“他们”就是指另外一群人,像“他们在操场上踢球”。
在使用人称代词的时候,可别用错了。
我记得有一次写作文,我同桌把“她”写成了“他”,结果本来是写一个女生的故事,读起来就怪怪的。
还有啊,在英语里,人称代词也有主格和宾格之分。
主格就是在句子里做主语的,像 I、you、he、she、it、we、they。
宾格呢,就是在句子里做宾语的,比如 me、you、him、her、it、us、them。
比如说“Give her a book”这里就得用宾格“her”。
总之,人称代词的用法可得好好琢磨琢磨,用对了才能把话说清楚,写的文章也才能通顺明白。
第三章指示词语及其功能•什么叫指示词语•指示词语的指示用法•指示词语的类别•指示词语的功能•思考与分析一、什么叫指示词语1、英语“deixis”的汉译英语“deixis”一词来自希腊语,原意为“指点(pointing)”或“标示(indicating)”。
作为语用学术语,其汉译,语用学者有人译作“指示词语”,有人译作“指别”。
我们认为应译为“指示词语及其功能”才比较确切。
2、指示词语的定义指示词语,也称指示语,就是表示指示信息的词语。
即巴尔-希勒尔所谓的“在不知其使用语境时就无法确定其所指语义的指示词或指示句。
”(见教材第39页)指示信息,就是指示词语所表达的指称意义或者隐含意义。
包括人称、时间、空间、移动等概念;也指话语进程、会话双方、相互识别及相互关系等。
指示词语包括:指示代词、人称代词、物主代词、时态助词、某些情态助动词和表示移动的动词、时间和地点副词、某些称谓,以及在特定语境中表示事物关系和人的社交关系的词语。
指示词语包括:指示代词、人称代词、物主代词、时态助词、某些情态助动词和表示移动的动词、时间和地点副词、某些称谓,以及在特定语境中表示事物关系和人的社交关系的词语。
3、指示系统的组织方式在面对面的言语交际中,指示系统一般是以自我(说话人)为中心组织起来的。
指示语的指示中心:①中心人物一般是说话人;②中心时间是说话人说话的时间;③中心地点是说话人说话时所处的地点;④语篇中心是一句话中说话人当时正说到的部分;⑤社交中心是说话人相对于说话对象的社会地位。
指示词语用例(1)我一个小时后回来。
假设你在某教室看到这样一张没有落款和时间的纸条,你会选择等待还是离开?我们不能确定那个“我”究竟是谁,不知道“一个小时后”是什么时候,因为“我”和“一个小时后”都是指示语,要确定其具体意义必须参照具体的语境——究竟是谁在什么时候留下了这张纸条。
当这些基本的语境信息缺失时,我们无法断定这句话中指示语的意义。
人称指示词we在政治演讲中的语用功能新探[摘要] 人称指示词的语用功能是语言学研究领域的一大热点。
人称指示词中第一人称复数we在日常言语中指代较多,因此语用功能更为明显。
语用功能往往在语境中体现出来,本文从语境中探析奥巴马政治演讲中we的语用效果,发现政治演讲在人称指示词we的策略性使用下得以成功。
[关键词] 人称指示词we;AntConc软件;政治演讲;语用功能英语中,当说话人指自己一人时用I,指一个或者多个听话人时用you,但是第一人称复数we的使用并不是这么明确。
在很多情况下,we是指排除听话人以外的说话人一方的多个人;或者包括听话人在内的多个人。
但是究竟代表谁,听话人或者分析文本的人必须根据语境判断。
因此,对指示代词we的语用分析越来越得到关注。
汉语和英语中,第一人称的复数―我们‖或者―we‖包括两种形式,即―We-inclusive-of-addressee‖和―We-exclusive-of-addressee‖。
(转引至Levinson,2001)包括说话人与听话人的用法,即―We-inclusive-of-addressee‖。
如课堂上老师对学生说:―下面,让我们把书翻到第五页。
‖又如同学会上,多年不见的老同学见面,甲对乙说:―我们可是老同学啦!‖排除听话人的用法,―We-exclusive-of-addressee‖。
如病房里,探病的人对病人说:―您安心养病吧!我们过几天再来看你。
‖语用学基本认识到人称指示词we在话语中这两种分类,同时我们也知道对于we的分类和对we的语用功能的分析是基于话语的语境的。
因此,本文在以下内容中,从奥巴马政治演讲的语境中去分析演讲中we的策略性选择在政治演讲中语用效果的体现。
一、语料与分析本文将美国总统奥巴马演讲稿作为语料,搜集从2008年初选获胜开始到2013年4月份波士顿爆炸事件,全球范围内发表的演讲稿12篇。
其中包括奥巴马两次当选总统的获胜感言、面对金融危机发表施政方案、获诺贝尔和平奖获奖感言、宣布本·拉登之死的演讲等等。
s第一人称指示语社交指示语(最新版)目录1.社交指示语的定义和作用2.第一人称指示语的特点和功能3.社交指示语在中文交际中的应用4.第一人称指示语的局限性和发展趋势正文社交指示语是人们在交际中为了表示尊敬、礼貌、客气等而使用的一类词语,它在日常交流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各种语言中,社交指示语都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中文中的社交指示语主要体现在第一人称指示语上。
第一人称指示语是指使用“我”、“我们”等人称代词来表示自己或与对方共同参与某个动作或状态的词语。
在中文中,第一人称指示语有着丰富的语法特点和功能。
首先,它能够明确表示说话人与听话人之间的关系,使交际更为顺畅。
其次,第一人称指示语可以表达说话人的态度,如尊敬、友好、礼貌等。
此外,它还可以用来分担责任、请求帮助等。
在中文交际中,社交指示语通过第一人称指示语来实现。
比如,当我们请别人帮忙时,可以说“帮我一个忙”,这里用“我”来表示请求,表示自己与对方共同参与这个动作。
再如,在表达感谢时,可以说“我非常感谢您”,用“我”来表示自己的情感,表示对对方的尊敬。
这些例子都充分体现了第一人称指示语在社交指示语中的重要地位。
然而,第一人称指示语在使用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有时候,过于频繁地使用第一人称指示语可能会让对方产生反感,觉得过于客套。
因此,在使用第一人称指示语时,我们需要根据不同的交际场合和对象来灵活运用,避免过分客气。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交际方式的变化,第一人称指示语也在不断地发展和演变。
在未来,它将更加注重简洁、自然和真诚,以适应人们日益提高的交际需求。
总之,社交指示语在中文中以第一人称指示语为主要表现形式,它在交际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人称指示语的互用现象及其语用效果作者:平静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3年第08期摘要:人称指示语是语用学研究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
由于交际情况复杂多样,人称指示语的用法也具有丰富内涵。
根据语境的需要,指示语往往可以通过相互使用来达到特殊的交际效果。
本文通过分析各类人称指示语的互用现象及其由此带来的语用效果,以深化对人称指示语的理解,有效实现交际目的.关键词:人称指示语;语用意义;互用现象中图分类号:H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4-0094-01人称指示语就是通过公开或隐含的人称代词把话语中涉及的人或物与说话者,听话者与第三者结合起来,表明彼此间的关系。
它是对编码语言活动中参与者或相关角色的符号指称。
在英汉两种语言中,人称指示语可分为三类:第一人称,第二人称和第三人称。
由于语言交际的多样性,说话者往往会转换人称指示语,通过指示语的非常规用法达到交际目的,因而出现了人称指示语的互用现象。
指示语的所指必须在一定得情境中,依赖与其发生关系的参照物才能确定。
对指示语含义的正确理解不能单用语义学上的真假条件加以衡量,应借助具体语境。
一、第一人称指示语与第二人称指示语的互用(一)用复数第一人称代替第二人称在交际过程中,第二人称指示语可以通过第一人称指示语来表达。
这种现象在两种语言中均有存在。
通过转换人称指示词,往往能够给听者一种亲切感,从而缩短了说话者和听话者之间的心理距离,使二者关系密切。
如:医生对患者说:How are we feeling today?此例当中,we为排除说话者的用法,仅指听话者本人(患者)。
医生本身所具有的社会身份使他们在与病人交流中处于主动地位,为消除这种不平等现象,医生用we而不是用you以避免自己与患者利益对立。
这表明医生是站在病人的角度看待问题的,也表明了医生对病人健康状况的关心。
从而增强话语的礼貌功能,更容易达到交际效果。
第三人称指示语的语用分析摘要】第三人称指示语是语用学中人称指示语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联系语用学中的语境理论,以一些常见话语为语料,着重分析第三人称指示语的不同用法及其突显出来的语用内涵,从而更好地使用和理解语言。
【关键词】第三人称;指示语;语用【中图分类号】 G 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1270(2009)2-0030-02“语用学研究特定情景中的特定话语,研究不同的语言交际环境下如何理解和运用语言。
”[1]指示语是语用学的一个重要研究对象,因为它直接涉及到语言结构和语境的关系,而话语和语境之间的关系正是通过指示语而得以在语言结构上反映出来。
指示语一般分作五类,即:人称指示、时间指示、地点指示、语篇指示和社交指示。
在这五类中,最引起研究者注意的是人称指示语。
所谓人称指示语,是指用话语传达信息时对相关角色的指代称呼,包括说话人、听话人以及说话人和听话人以外所涉及到的人。
与此相对应,人称指示语的基本语法区别是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
一般情况下,人称指示语指谈话双方用话语传达信息时的相互称呼,在使用过程中严格按照其语法区别,即用第一人称指称说话人,用第二人称指称听话人,用第三人称指称说话人和听话人以外的人。
本文将联系语用学中的语境理论,以一些常见话语为语料,着重分析第三人称指示语的不同用法及其突显出来的语用内涵,从而更好地使用和理解语言。
第三人称指示语的常规用法普遍存在于我们的日常交际中,就是指说话人和听话人以外的人。
汉语中第三人称指示语主要有他/他们、她/她们、它/它们,还有一些称谓语等。
英语中有he,she,him,her,it/they,them等如:她今天没来上班。
他们去旅游了。
第三人称指示语最基本用法是指代第三者,交谈双方用来谈论第三者的相关情况,第三者不参与交谈。
第三人称指示语的常规用法即基本用法很简单,意思清晰,一般没有什么隐含意义。
但是,由于人称指示语与语境有着密切的联系,深受语境的制约,在具体使用时,同一人称指示语往往会有不同的含义,也能起到不一样的表达效果。
人称代词与指示代词的区别与用法人称代词是用来表示不同人称角色的代词,在句子中代替特定的人或事物。
指示代词则是用来指示特定的人或物。
一、人称代词的用法人称代词根据不同的人称角色分为三个人称:第一人称(the first person)、第二人称(the second person)和第三人称(the third person)。
以下是各个人称代词的用法:1. 第一人称代词第一人称代词包括:我、我们。
它表示说话人或多个说话人自己。
例如:“我喜欢吃苹果。
”、“我们一起去看电影吧。
”2. 第二人称代词第二人称代词包括:你、您、你们。
它表示对话中的受话人或受话人们。
例如:“你好吗?”、“您需要帮助吗?”、“你们去哪里度假了?”3. 第三人称代词第三人称代词包括:他、她、它、他们、她们、它们。
它们用来代替除了说话人和受话人以外的其他人或事物。
例如:“他是我的哥哥。
”、“她正在读一本很好的书。
”二、指示代词的用法指示代词用来指示或指向特定的人或物,并根据距离远近分为两个类型:近指示代词和远指示代词。
以下是各个指示代词的用法:1. 近指示代词近指示代词包括:这、这个、这些。
它们用来指示或指向离说话人较近的人或物。
例如:“这是我的手机。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
”、“这些鲜花很漂亮。
”2. 远指示代词远指示代词包括:那、那个、那些。
它们用来指示或指向离说话人较远的人或物。
例如:“那是我的车。
”、“那个城市很美丽。
”、“那些书籍很有趣。
”三、人称代词与指示代词的区别1. 代指对象不同人称代词代指的是特定的人或事物,根据不同的人称角色发生变化。
而指示代词则指示或指向特定的人或物,根据距离远近发生变化。
2. 使用场景不同人称代词常用于交流对话、叙述故事等情境中,用来代替特定的人或事物。
指示代词则常用于指示、陈述或描述特定的人或物,使语言更加具体明确。
3. 用法灵活性不同人称代词根据文意和语法需要,可以根据句子的主语、宾语和谓语等进行变化。
英语第一人称指称语复数的语用功能分析作者:谢婷婷聂玲凤来源:《东方教育》2017年第20期摘要:人称指示语作为交际双方用话语传递信息时的相互称呼,是人际关系、情感交流的重要标志。
通过对11位总统就职演说文本的分析,本文旨在研究美国总统就职演说中的第一人称指示语复数的使用情况,并且从礼貌原则理论角度分析其语用功能。
关键词:人称指示语;礼貌原则;美国总统就职演说1. 引言人称指示语(personal deixis )是言语交际中用以表示说话人、听话人或第三者的词语或结构(何自然,2009 : 32-33),一般来说包括第一人称、第二人称和第三人称。
第一人称指示语看似简单、实则复杂,为了在某些交际场合达到某些交际意图或为了体现交际双方的关系等,其指代对象及语用功能会有所不同。
美国总统就职演说属于政治性演讲,是当选总统向国内外发表的政治演说,其目的是获得民众的认可,赢取民众的信任。
本文选取11篇美国总统就职演说进行分析,旨在分析美国总统就职演说中第一人称指示语复数的非常规用法的语用功能,以期扩大人称指示语的研究领域,及证明人称指示语在英语公共演讲这一话语中的重要性。
2. 礼貌原则礼貌原则(Politeness Principle)是 Leech 于 1983 年针对交际中因遵循合作原则中出现的问题而提出来的。
礼貌原则包含六项准则,每项准则又有两条次准则:(一)策略准则(Tact Maxim):1. 尽量减少对别人不利的信息。
2. 尽量让别人多得益。
(二)慷慨准则(Generosity Maxim):1. 尽量减少利己的信息。
2. 尽量让自己少得益。
(三)赞誉准则(Approbation Maxim):1. 尽量减少对别人的指责。
2. 尽量多赞誉别人。
(四)谦逊准则(Modesty Maxim):1. 尽量减少赞誉自己。
2. 尽量多指责自己。
(五)赞同准则(Agreement Maxim):1. 尽量减少与别人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