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医保目录调整及对市场的影响分析(2)--历次医保调整情况
- 格式:pdf
- 大小:1.24 MB
- 文档页数:9
第1篇一、报告概述本报告旨在通过对医疗保险数据的深入分析,全面评估医保基金的使用效率、成本控制、风险管理和政策效果。
报告内容涵盖医保基金收入、支出、结余、风险控制等多个方面,旨在为相关部门提供决策依据,优化医保基金管理。
二、医保基金收入分析1. 收入构成根据医保数据,医保基金收入主要由以下几部分构成:(1)个人缴费:参保人员按照规定缴纳的医疗保险费。
(2)单位缴费:用人单位按照规定缴纳的医疗保险费。
(3)政府补贴:政府对医保基金的财政补贴。
(4)其他收入:包括利息收入、捐赠收入等。
2. 收入分析(1)个人缴费分析:近年来,个人缴费占医保基金收入的比例逐年上升,表明参保人员对医疗保险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
(2)单位缴费分析:单位缴费占医保基金收入的比例相对稳定,但受经济环境、企业效益等因素影响,存在一定波动。
(3)政府补贴分析:政府补贴是医保基金的重要来源,近年来,政府补贴力度不断加大,对医保基金的安全稳定运行起到关键作用。
三、医保基金支出分析1. 支出构成医保基金支出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基本医疗待遇支出:参保人员发生的住院、门诊、购药等医疗费用。
(2)大病保险待遇支出:针对高额医疗费用,给予参保人员一定的补偿。
(3)补充医疗保险待遇支出:对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待遇之外的医疗费用给予补偿。
(4)其他支出:包括管理费用、风险准备金等。
2. 支出分析(1)基本医疗待遇支出分析:近年来,基本医疗待遇支出占医保基金支出的比例逐年上升,主要原因是参保人员医疗需求不断增加,医疗费用水平提高。
(2)大病保险待遇支出分析:大病保险待遇支出在医保基金支出中的占比逐年提高,体现了大病保险在减轻参保人员负担、提高医疗保障水平方面的作用。
(3)补充医疗保险待遇支出分析:补充医疗保险待遇支出在医保基金支出中的占比相对稳定,但受政策调整、待遇水平提高等因素影响,存在一定波动。
四、医保基金结余分析1. 结余构成医保基金结余主要由以下几部分构成:(1)历年结余:医保基金历年累计的结余。
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20年)一、凡例二、西药部分三、中成药部分四、协议期内谈判药品部分五、中药饮片部分凡例《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简称《药品目录》)是基本医疗保险和生育保险基金支付药品费用的标准。
临床医师根据病情开具处方、参保人员购买与使用药品不受《药品目录》的限制。
工伤保险基金支付药品费用范围参照本目录执行。
凡例是对《药品目录》中药品的分类与编号、名称与剂型、备注等内容的解释和说明,是《药品目录》的组成部分,其内容与目录正文具有同等政策约束力。
一、目录构成(一)《药品目录》西药部分、中成药部分、协议期内谈判药品部分和中药饮片部分所列药品为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基金准予支付费用的药品。
其中西药部分1264个,中成药部分1315个(含民族药93个),协议期内谈判药品部分221个(含西药162个、中成药59个),共计2800个。
(二)西药、中成药和协议期内谈判药品分甲乙类管理,西药甲类药品395个,中成药甲类药品242个,其余为乙类药品。
协议期内谈判药品按照乙类支付。
(三)中药饮片部分除列出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基金准予支付的品种892个外,同时列出了不得纳入基金支付的饮片范围。
(四)《药品目录》包括限工伤保险基金准予支付费用的品种6个;限生育保险基金准予支付费用的品种4个。
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支付药品费用时不区分甲、乙类。
二、编排与分类(五)药品分类上西药品种主要依据解剖-治疗-化学分类(ATC),中成药主要依据功能主治分类,中药饮片按中文笔画数排序。
临床具有多种治疗用途的药品,选择其主要治疗用途分类。
临床医师依据病情用药,不受《药品目录》分类的限制。
(六)西药部分、中成药部分、协议期内谈判药品分别按药品品种编号。
同一品种只编一个号,重复出现时标注“★”,并在括号内标注该品种编号。
药品排列顺序及编号的先后次序无特别含义。
三、名称与剂型(七)除在“备注”一栏标有“◇”的药品外,西药名称采用中文通用名,未包括命名中的盐基、酸根部分,剂型单列。
医保目录调整方案医保目录调整方案背景医保目录是指医保基金支付范围内的医疗服务项目清单。
由于医疗技术的不断革新以及医疗服务的日益丰富,医保目录的内容需要定期进行评估和调整,以确保医保基金的可持续发展,并使广大人民群众获得更好的医疗服务。
目标医保目录调整方案的主要目标是优化医保目录的内容,提高医保基金的使用效率,促进医保基金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满足人民群众对医疗服务的需求。
调整原则在医保目录的调整过程中,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 合理性原则:将符合医学价值、疗效确切、经济合理的医疗服务项目纳入医保目录。
2. 公平性原则:保障不同人群的基本医疗需求,照顾边缘群体的合理医疗需求。
3. 可行性原则:考虑医保基金的可支付能力和保障水平,确保医保目录调整能够得到有效执行。
调整步骤医保目录的调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数据收集与分析:收集各类医疗服务项目的相关数据,包括疗效评价、经济效益、患者需求等。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评估各项医疗服务项目的价值和可行性。
2. 专家评审:组织相关专家对医疗服务项目进行评审,综合考虑医学价值、疗效和经济因素,确定是否纳入医保目录。
3. 宣传和征求意见:将调整方案公开宣传,征求广大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以确保调整方案符合人民群众的期望和需求。
4. 调整方案的制定与发布:在收集和分析数据、专家评审、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最终的医保目录调整方案,并向社会公布和执行。
调整内容医保目录调整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新项目的纳入:根据医疗技术的发展和患者需求的变化,适时将疗效显著、经济合理的新项目纳入医保目录。
2. 旧项目的退出:对于已经过时、疗效不佳或经济不合理的项目,适时从医保目录中退出。
3. 价格调整:对于医保目录中的项目,根据市场价格的变动和医疗服务的实际成本,适时调整价格,以保证医保基金的合理使用。
4. 疾病范围调整:根据疾病谱的变化和患者需求的变化,适时调整医保目录中相关疾病的范围,确保医保目录能够覆盖主要疾病和常见病种。
国家基本药物目录更新解读:2023年新变化2023年国家基本药物目录更新解读随着时间的推移,医疗和药物领域也在不断进步和发展。
为了满足患者多样化的需求以及提高医疗保障的水平,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在2023年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更新。
本文将对该变化进行详细解读,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对这些改革。
一、背景介绍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作为我国医保支付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提供基本保障。
它规定了医保范围内的基本药物和药品清单,以保证人民群众获得必要的医疗和药物保障。
鉴于医疗技术的进步和药物研发的不断突破,每年都会对目录进行更新,以适应社会需求和科技进步的要求。
二、更新内容解读1. 新增药物2023年的更新中,国家将新增一批重要的药物进入基本药物目录。
这些药物主要是一些疗效明确、临床需要紧急的医疗药物,可以更好地满足患者的治疗需求。
该举措将为患者提供更多的选择,并进一步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
2. 调整药物除了新增药物外,一些药物也将在2023年进行调整。
针对目录中的某些药物,可能会进行拆分、合并或者更改剂型等调整,以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
同时,也会根据最新的临床疗效和经济效益评估结果,对药物进行重新评估和排序,从而确保医保资金的合理使用。
3. 去除药物随着医学科技的进步,一些过时、效果不佳或者已有更好替代品的药物将会被从基本药物目录中移除。
这将有助于优化药物清单,并确保医保经费的有效使用。
但同时也需要在去除药物的过程中注意保护患者的权益,避免给患者带来不便或影响治疗效果。
三、影响与建议1. 对医保资金的影响目录更新对医保资金的支出有一定影响。
新增药物的纳入将增加医保资金的投入,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选择。
同时,调整和去除药物也能够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率。
对于医保机构和个人,需要根据目录的更新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和规划,以确保医疗保障的可持续性。
2. 对患者的影响目录更新对患者来说,有着直接的影响。
新增药物的纳入将为患者提供更多的治疗选择,并提高药物的可及性。
基本医疗保险药品变动对药品代理商的影响近年来,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的调整对药品代理商产生了巨大影响。
随着国家医保政策的不断改革和药品审评标准的提高,医保药品的审批和报销标准逐渐变动,从而对药品代理商的经营带来了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基本医疗保险药品变动对药品代理商的影响。
一、市场需求变化基本医疗保险药品变动直接影响到药品的市场需求。
一项药品从医保目录中被剔除后,其报销比例下降甚至完全不能报销,这将直接导致市场需求的下降。
对于药品代理商而言,原本销售较好的医保药品可能会受到较大打击,导致销售额骤减。
因此,药品代理商需要及时调整产品结构,寻找新的市场机会。
二、销售渠道的改变基本医疗保险药品变动也会对药品代理商的销售渠道带来一定的影响。
在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后,原本通过医保渠道销售的药品可能会流失,因此药品代理商需要积极开拓其他的销售渠道,如非医保渠道、电商平台等。
另外,药品代理商还可以考虑与医院、医保定点药店等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争取更多销售机会。
三、进入门槛的提高药品代理商需要经过严格的审批和资质认证才能合法经营药品,而基本医疗保险药品变动加大了这一进入门槛。
代理商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资质,确保符合医保药品的经营要求。
这意味着药品代理商需要更多的投入,如培训人员、设备升级等,以满足医保药品经营的合规性。
同时,进入门槛的提高也会增加新进者的准入难度,对已有代理商形成一定的市场竞争优势。
四、产品结构调整基本医疗保险药品变动对药品代理商的产品结构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医保药品目录调整中,一些价格较高、市场潜力较大的药品可能会被纳入医保,而一些价格较低、市场需求较少的药品可能会被剔除。
这就要求药品代理商加强对市场的研究,调整产品结构,以满足医保药品的需求。
五、营销策略的调整基本医疗保险药品变动还对药品代理商的营销策略提出了新的挑战。
原本通过医保渠道销售的药品可能需要重新制定定价策略,以应对医保报销比例下降的影响。
资料来源:东莞证券研究所,Wind 相关报告第三批集采专题报告主要分布在黑色素瘤、银屑病、多发性硬化症、慢阻肺和青光眼等。
辉瑞有7个新药通过形式审查,治疗领域主要分布在乳腺癌、肺癌、糖尿病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西安杨森有6个新药通过形式审查,治疗领域主要分布在骨髓瘤、银屑病和精神分裂等。
在2015年1月1日至2020年8月17日期间获批上市的新药中,国内公司恒瑞医药、正大天晴、江苏豪森通过形式审查的品种数量居前,百济神州、人福医药、歌礼制药、兴齐眼药和科伦药业各有2个品种通过形式审查,复星医药、君实生物、三生制药、再鼎医药、智飞生物等各有1个品种通过形式审查。
◼维持对行业的推荐评级。
根据《基本医疗保险用药管理暂行办法》,未来医保目录原则上将每年调整一次,以突出重点、补齐短板、优化结构、鼓励创新的调整思路,将更多临床价值高、患者需求大的药品纳入医保。
建议关注:创新产业链,包括研发能力强的创新药龙头、提供研发服务和生产的CXO龙头、创新器械龙头以及研发能力强的疫苗龙头。
另外关注受政策影响较小、扩张能力强的零售药房龙头和连锁医疗龙头。
◼风险提示。
疫情反复,行业政策不确定性,研发低于预期,行业竞争加剧风险,产品质量风险,降价风险等。
目录1.2020年医保目录即将进入谈判和竞价阶段 (4)2.共有751个品种通过形式审查 (5)3.通过形式审查的主要品种 (5)4.通过形式审查品种较多的企业 (18)5.投资建议 (20)6.风险提示 (21)插图目录图1:外资药厂通过形式审查品种数目 (19)表格目录表1:2020年医保目录调整工作程序 (4)表2:2020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通过形式审查的申报药品个数 (5)表3:《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中通过形式审查的药品 (5)表4:《国家基本药物目录( 2018年版)》中通过形式审查的药品 (6)表5:满足纳入条件3通过形式审查的药品 (7)表6:2015年1月1日至2020年8月17日期间,经国家药监部门批准上市的新通用名且通过形式审查的药品 (9)表7:国内公司通过形式审查的品种 (19)表8:重点公司盈利预测及投资评级(2020/10/29) (21)1. 2020年医保目录即将进入谈判和竞价阶段2020年医保目录调整即将进入谈判和竞价阶段。
医保药品目录(2024年版)医保药品目录(2024年版)随着医疗保险制度的不断优化和医疗技术的进步,医保药品目录也在不断更新和调整。
作为医疗保障的基石之一,医保药品目录的发布对广大群众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为您介绍2024年版医保药品目录的相关内容。
一、医保药品目录简介医保药品目录是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国家医保局联合发布的,以指导基本医疗保险和其他相关医保机构的药品报销范围。
根据药品的疗效、安全性、经济性以及市场供应等因素,医保药品目录将药品进行分类,确定不同的报销比例或限制条件。
二、2024年版医保药品目录的调整1. 增加药品品种为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2024年版医保药品目录将新增一些重要的药品品种。
这些药品可能是新药、进口药或者是国产药的新适应症,具有重要的临床疗效和市场推广价值。
医保药品目录的逐年调整,有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医疗需求。
2. 药品报销比例调整为更加合理地利用医保资源,2024年版医保药品目录对一些常用药品的报销比例进行了调整。
根据药品的疗效、价格和市场供应情况,一些高效经济的药品将享受更高的报销比例,以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同时,一些价格较高或者效果不明显的药品可能会降低报销比例,以鼓励医院和医生优先使用更经济有效的药品。
3. 药品限制条件调整针对特定药品的适应症条件和用药范围,2024年版医保药品目录进行了调整。
一些疾病新出现的治疗方法或新型药物,可能需要满足更为严格的条件才能纳入医保药品目录。
这样的调整旨在保证医保资金的合理使用,以及患者的合理用药,避免滥用或不合理使用药品。
4. 药品审查与更新机制随着医疗技术和药品研发的不断进步,医保药品目录的更新机制也在不断完善。
2024年版医保药品目录将设立专门的药品审查与更新机构,定期评估和审查已纳入医保目录的药品,同时,对于新药或者新适应症的药物,将开展快速审查和评估,以确保医保药品目录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结语医保药品目录作为医疗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广大群众的医疗保障具有重要意义。
2021年最新医保目录(附全表)近日,2020版《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的药品目录》下发,介绍2020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情况。
值得注意的是,最新版的《目录》中在支付的限定上发生了一系列变化,所有的支付限定都在药监部门批准的说明书适应症范围内,也意味着药品超说明书使用,不仅是不安全的,医保也将不予报销。
同时,在新版《目录》中,重点包括抗生素、营养制剂、中药注射剂等类别的药品的备注栏中,对部分药做出了明确的支付要求,例如,某些药品只有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才能使用,并做了重症、病种、人群等方面的限制。
33类中药注射剂,基层使用受限在最新版的《目录》中,可以发现“中药注射剂”使用又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有33种中药注射剂限制二级及以上的医疗机构使用。
据可查最新的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显示,2017年中药不良反应/事件报告中,注射剂所占比例是54.6%;若中药不良反应/事件报告按照给药途径分布,静脉注射给药占54.0%,其他注射给药占0.6%;严重不良反应/事件报告静脉注射给药占84.1%,其他注射给药占1.0%。
部分二级以下的医疗机构还不具备抢救设备,所以在使用中药注射剂时一定要谨慎再谨慎。
这些中药饮片不予以报销同时,《目录》中还对中药饮片做出了限制,下列中药饮片将不予以报销:阿胶、白糖参、朝鲜红参、穿山甲(醋山甲、炮山甲)、玳瑁、冬虫夏草、蜂蜜、狗宝、龟鹿二仙胶、哈蟆油、海龙、海马、猴枣、酒制蜂胶、羚羊角尖粉(羚羊角镑片、羚羊角粉)、鹿茸(鹿茸粉、鹿茸片)、马宝、玛瑙、牛黄、珊瑚、麝香、天山雪莲、鲜石斛(铁皮石斛)、西红花(番红花)、西洋参、血竭、燕窝、野山参、移山参、珍珠、紫河车、各种动物脏器(鸡内金除外)和胎、鞭、尾、筋、骨。
为方便大家了解哪些药可以用,现将最新《目录》中限制使用的药品整理如下:被限制中药注射剂被限制的西药品种2021年最新医保目录(附全表)31。
新版医保目录共收录多少个药品?新版医保目录共收录药品2709个,与2017年版相比,调入药品218个,调出药品154个,净增64个。
70个新药被纳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价格平均下降了60.7%。
新版医保目录涉及哪些药?据悉,多种入选药物是近年来新上市且具有较高临床价值的药品,涉及癌症、罕见病、肝炎、糖尿病、耐多药结核、风湿免疫、心脑血管、消化等领域。
其中,三种丙肝新药价格降幅平均在85%以上,将极大改变我国丙肝治疗此前无药可用、用不起药的困境。
国家医保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印发《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的通知医保发〔2019〕4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医疗保障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局):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为进一步提高参保人员用药保障水平,规范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用药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及相关文件要求,按照《2019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工作方案》,国家医保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组织专家调整制定了《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以下简称《药品目录》)。
《药品目录》是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基金支付药品费用的标准。
《药品目录》分为凡例、西药、中成药、协议期内谈判药品、中药饮片五部分。
凡例是对《药品目录》的编排格式、名称剂型规范、限定支付范围等内容的解释和说明;西药部分包括了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中成药部分包含了中成药和民族药;协议期内谈判药品部分包括了尚处于谈判协议有效期内的药品;中药饮片部分包括医保基金予以支付的饮片范围以及地方不得调整纳入医保基金支付的饮片范围。
为提高医保基金的使用效益,《药品目录》对部分药品的医保支付范围进行了限定。
现将《药品目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并就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严格支付管理各省级医疗保障部门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加强指导、做好统筹协调,逐步推进省域范围内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管理政策趋向统一。
医保药品新调整发布基本医疗保险药品医保药品的调整是指根据医疗保险政策的需要,对保险支付范围内的药品进行调整,以确保医保资金的合理利用和医疗保障的可持续发展。
最近,我国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发生了一系列的调整,这对于广大患者和社会公众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调整背景随着我国医疗服务需求的增加和医疗费用的持续上升,医保基金面临巨大的压力。
为了在有限的资源下提供更加全面、有效的保障,政府和有关部门对医保药品进行了全面的评估和调整,旨在优化药品目录,提高药品的质量和疗效,降低医保支付的费用。
二、调整内容根据最新发布的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调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新增药品:根据最新的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一些新的药品被纳入医保支付范围,以便更多患者能够享受到新药的治疗效果。
这为需要特殊药物治疗的患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2. 删除药品:根据药品的疗效、药物费用和临床需求等因素,一些药品从医保药品目录中被删除。
这样的调整可以有效控制药品费用的支出,避免不合理的医保支付。
3. 药品价格调整:药品的价格也是医保调整的重要内容之一。
政府通过协商和谈判等方式,对一些药品的价格进行调整,以降低药品费用的支出,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三、调整影响对于患者和社会公众来说,医保药品的调整将带来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1. 患者获益:新增和保留的药品将为患者提供更多的治疗选择,同时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患者可以通过医保支付来获取更加负担得起的药品治疗。
2. 药品质量提升:调整后的医保药品目录将更加注重药品的质量和疗效,更好地保证了药品的安全和有效性。
3. 医保费用控制:调整后的药品目录将有助于更好地控制医保费用的支出,确保医保金的合理使用。
四、建议与展望医保药品的调整是医疗体制改革和保障医疗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为了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医疗需求,我们建议:1. 加强药品研发与评审机制,保证新增药品的质量和疗效。
2. 深化医保支付方式的改革,完善药品价格调整机制,降低药品费用支出。
2020年国家版医保限制用药目录2020年版医保目录中,限制使用的适应症药品(中成药部分)如下:1.双黄连注射液:限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重症患者使用。
2.注射用双黄连(冻干):限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并有急性中风偏瘫患者和上呼吸道感染、肺炎导致的高热患者使用。
3.清开灵注射液:限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使用。
4.莲必治注射液:限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重症患者使用。
5.热毒宁注射液:限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重症患者使用。
6.喜炎平注射液:限儿童使用。
7.炎宁糖浆:限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使用。
8.肿节风注射液:限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重症患者使用。
9.痰热清注射液:限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使用。
10.鱼腥草注射液:限有乙肝导致肝硬化的明确诊断证据的患者使用。
11.安络化纤丸:限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使用。
12.茵栀黄注射液:限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使用。
13.苦黄注射液:限急性肝炎、慢性肝炎活动期的患者使用。
14.舒肝宁注射液:限小儿发热痰鸣使用。
15.珠珀猴枣散(小儿珠珀散):限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有阳气虚脱的急危重患者使用。
16.参附注射液:限急性支气管炎患儿使用。
17.小儿清热宣肺贴膏:限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患者使用。
18.喘可治注射液:限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使用。
19.止喘灵注射液:限高热惊厥或中风所致的昏迷急救、抢救时使用。
20.安宫牛黄丸:限高热、惊厥急救、抢救时使用。
21.紫雪、紫雪胶囊(颗粒):限高热、出血性脑中风引起的神昏急救、抢救时使用。
22.XXX(片):限高热惊厥急救、抢救时使用。
23.局方至宝丸:限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使用。
24.醒脑静注射液:限儿童使用。
25.刺五加注射液:限肿瘤放化疗患者且有白细胞减少的检验证据;限有重度贫血检验证据的患者使用。
26.潞党参口服液:限有氨酶增高的慢性乙肝患者且经过中医辨证有符合说明书标明症候的患者使用;限器官移植抗排异、肾功能衰竭及肺纤维化乙肝患者使用。
27.养阴生血合剂:限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使用。
疫情影响医保收支增速下降,控费压力犹存——医保局2020统计公报点评行业评级:增持近十二个月行业表现% 1个月3个月12个月相对收益0 4 1 绝对收益20 20 30 注:相对收益与沪深300相比分析师:许雯证书编号:S0500517110001Tel:(8621) 38784580-8830 Email:***************分析师:蒋栋证书编号:S0500521050001Tel:(8621)38784580-8551 Email:******************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陆家嘴环路958号华能联合大厦5层湘财证券研究所核心要点:❑《2020年全国基本医疗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发布事件:2021年6月8日,国家医保局发布《2020年全国基本医疗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公报数据涉及基本医疗保险、医保药品目录、医保支付改革、医疗保障基金监管等9个方面内容。
受疫情影响2020年全年医保收支增速均出现大幅下降现象,但医保基金总体趋势平稳。
全年医保控费成效显著,预计未来医保局将继续通过医保谈判及时将新获批药品纳入医保,同时通过多种形式的集中采购、DRG等手段继续压缩医保支出。
❑多因素使得医保收支增速大幅下降,医保控费压力犹存2020年参加全国基本医疗保险13.6亿人,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基本医保基金(含生育保险)总收入24846亿元,比上年增长1.7%,占当年GDP比重约为2.4%。
全国基本医保基金(含生育保险)总支出21032亿元,比上年增长0.9%,全国基本医保基金(含生育保险)累计结存31500亿元;2011-2019年基本医保收支增速保持双位数,而2020年基本医保收支均为近十年最低,医保基金收入增速显著降低主要是受疫情影响2020年1-7月全国多地实施阶段性减半征收医保单位缴费,若剔除减征因素影响,职工医保总收入(含生育保险)较上年增长9.6%;基金支出增速降低主要是由于疫情影响医疗机构就诊需求降低及医保控费措施所致。
行业报告 | 行业投资策略医药生物证券研究报告 2021年01月04日投资评级 行业评级 强于大市(维持评级)上次评级 强于大市作者 郑薇 分析师SAC 执业证书编号:S1110517110003 *****************潘海洋 分析师SAC 执业证书编号:S1110517080006 *******************资料来源:贝格数据 相关报告1 《医药生物-行业研究周报:继续重点关注创新核心竞争力和医药大消费两大投资方向》 2020-12-282 《医药生物-行业投资策略:2021年投资策略:医改进一步强化,坚守创新与大消费景气赛道》 2020-12-273 《医药生物-行业研究周报:医保谈判落地不确定性消除,加大医药优质赛道关注度》 2020-12-21关注我们扫码关注 天风证券研究所官方微信号行业走势图1月月报:2020新版医保目录出台,关注创新核心竞争力和医药大消费12月行情回顾2020年12月上证综指上涨2.40%,报3473.07点,中小板指上涨5.56%,报9545.18点,创业板指上涨12.70%,报2966.26点。
医药生物指数上涨9.52%,报12077.43点,表现强于上证7.12个pp ,强于中小板5.56个pp ,弱于创业板3.19个pp 。
截至12月31日,全部A 股估值为16.11倍,医药生物估值为45.35倍,相对A 股溢价率为182%,相较10月底+21个pp 。
分子板块看,医疗服务151.62倍,医疗器械34.16倍,化学制剂53.11倍,生物制品57.57倍,原料药33.72倍,中药35.37倍,医药商业17.64倍。
1月投资观点:2020新版医保目录出台,关注创新核心竞争力和医药大消费 我国医改沿着“医疗”、“医保”、“医药”持续进行着“三医联动”的深入改革。
2018年医保局成立后,医保改革成为了三医联动的牵动者,以医保局带量采购和使用为深化医改的突破口,深刻的影响了医药全产业链,推动医改进入新周期,当前医改进一步强化,集采从药品领域进一步拓展至器械领域,同时创新药准入谈判也深入推进,2020年新版医保目录谈判结果的公布,体现了医保对新药支持的导向,在此背景下创新且高质量创新成为了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市场投资主线,创新相关(高质量创新药/医疗器械、CXO )领域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综述:基本医疗保障是保障人民身体健康的一项重要政策。
2024年,我国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稳步发展,覆盖范围逐步扩大,保障水平不断提高。
该报告针对2024年的全国基本医疗保障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以下就相关数据进行详细解读。
一、参保人数及覆盖率2024年,全国基本医疗保障参保人数达到10亿,较上一年增加了5%,参保率超过90%。
其中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约为3.5亿,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约为4.5亿,新农合参保人数约为2亿。
基本医保覆盖范围逐步扩大,覆盖本应享有基本医疗保障权利的人群。
二、基金收支情况2024年,全国基本医疗保障基金总收入为1.2万亿元,总支出为1.1万亿元,结余为1千亿元。
基本医疗保障基金的收支基本平衡,保障了医保制度的可持续发展。
其中,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约为5000亿元,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约为4000亿元,新农合基金约为3000亿元。
三、医疗服务覆盖情况2024年,全国基本医疗保障覆盖的医疗机构数量达到50万家,基本医疗保障参保人员可在全国范围内就近享受医疗服务。
各级医疗机构的服务水平逐步提高,基本医疗保障参保人员的医疗需求得到了有效满足。
四、医疗费用控制情况2024年,全国基本医疗保障实施了多项医疗费用控制政策,包括限定药品目录、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加强医保支付管理等措施。
通过这些政策的实施,全国基本医疗保障的医疗费用得到了有效控制,保障了医保基金的可持续发展。
五、医疗服务质量情况2024年,全国基本医疗保障积极推进医疗服务质量提升工作,加强医疗机构管理,提高医疗技术水平,推广先进医疗技术和设备。
通过这些措施,全国基本医疗保障的医疗服务质量得到了有效提升,保障了医保参保人员的健康权益。
六、未来发展趋势在未来,全国基本医疗保障将进一步推进医保制度整合,提高覆盖率和保障水平,优化医疗服务模式,加强医疗费用控制,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建设健全的医保监督机制,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全面发展。
医保目录调整回顾:品种数量不断扩容,早期调整频率低于预期
2000常规2004常规2009常规2017常规2017谈判后2018谈判后2019常规2019谈判合计品种15351897217225352571258826432709净增加36227536336175566
西药913102711401297132813451322
西药-甲类327315349402402398
西药-乙类586712791895926912
西药谈判品种311752
续约失败品种(4)
中药62287010321238124312431321
中药-甲类135135154192192242
中药-乙类440688833958963
民族药-乙类4747458893
中药谈判品种518
医保谈判:逐步形成体系化调整架构
时间机构政策主要内容
2016年5月20日卫计委等
7个部门
《关于公布国家药品价格谈判结果的通
知》
替诺福韦酯、埃克替尼、吉非替尼3种谈判药品降价幅度
分别为67%、54%、55%
2016年10月11日人社部《2016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
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调整工作方案(征
求意见稿)》
对临床必需、疗效确切,但价格较为昂贵,按照现有市场
价格纳入目录可能给基金带来一定风险的专利、独家药品,
咨询专家确定拟谈判药品备选范围
2018年8月17日医保局《关于发布2018年抗癌药医保准入专项
谈判药品范围的通告》
组织了来自全国20个省份的70余名专家通过评审、遴选投
票等环节,并经书面征求企业谈判意愿,确认12家企业的
18个品种纳入本次抗癌药医保准入专项谈判范围
2019年3月13日医保局《2019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工作方
案(征求意见稿)》
价格较高或对医保基金影响较大的专利独家药品应当通过
谈判方式准入
2020年7月30日医保局《基本医疗保险用药管理暂行办法》建立完善动态调整机制,原则上每年调整一次
2020年8月17日医保局关于公布《2020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
整工作方案》和《2020年国家医保药品
目录调整申报指南》的公告
就拟纳入谈判和竞价的药品征求相关企业意向。
根据企业
意向,组织其按要求提交谈判(竞价)材料
2020年10月17日医保局关于2020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形式
审查结果查询的公告
医保局对相关药品进行了复核和结果修正,正式形成2020
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形式审查结果,申报企业可登陆
“2020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申报系统”查询自己申报
药品的形式审查结果
医保谈判价格降幅回顾:新进目录50%降幅起步
时间项目主要负责部门计划谈判数成功品种数平均降幅备注
2016年国家药品价格谈判国家卫计委等5358%最高降幅67%——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韦瑞德,葛兰素史
克)
2017年国家医保药品准入谈判国家人社部443644%最高降幅70%——注射用曲妥珠单抗(赫赛汀,罗氏)
2018年抗癌药医保准入专项谈判国家医保局181756.7%最高降幅71%——甲磺酸奥希替尼片(泰瑞沙,阿斯利康)
2019年国家医保药品准入谈判国家医保局1197060.7%最高降幅81%——艾尔巴韦格拉瑞韦片(择必达,默沙东)
2019年国家医保药品续约谈判国家医保局312726.4%最高降幅75%——银杏内酯注射液(成都百裕制药)
2002年9月,罗氏曲妥珠单抗(赫赛汀)中国获批上市。
2017年7月,罗氏曲妥珠单抗(赫赛汀)谈判纳入医保,谈判后价格为7600元(20ml:440mg),降幅为65%。
2018年3月起,曲妥珠单抗(赫赛汀)开始出现供应不足。
2018年曲妥珠单抗(赫赛汀)中国市场34亿人民币。
罗氏制药2019年上半年在中国业绩为15.87亿瑞士法郎,其中贝伐珠单抗在中国增长61%;利妥昔单抗增长21%;曲妥珠单抗增长144%。
谈判纳入医保品种分析——曲妥珠单抗:厚积薄发,一飞冲天
10020030040050060070080020
12
Q 1
20
12
Q 2
20
12
Q 3
20
12
Q 4
20
13
Q 1
20
13
Q 2
20
13
Q 3
20
13
Q 4
20
14
Q 1
20
14
Q 2
20
14
Q 3
20
14
Q 4
20
15
Q 1
20
15
Q 2
20
15
Q 3
20
15
Q 4
20
16
Q 1
20
16
Q 2
20
16
Q 3
20
16
Q 4
20
17
Q 1
20
17
Q 2
20
17
Q 3
20
17
Q 4
20
18
Q 1
20
18
Q 2
20
18
Q 3
20
18
Q 4
20
19
Q 1
20
19
Q 2
20
19
Q 3
20
19
Q 4
20
20
Q 120
20Q 2
曲妥珠单抗样本医院销售金额(百万元)
谈判纳入医保
罗氏制药2019全年在中国市场业绩实现了高达36%的增长。
受疫情影响,罗氏制药2020年上半年在中国市场业绩增长7%(固定汇率下),达到15.87亿瑞士法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