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医保药品目录解读
- 格式:ppt
- 大小:7.56 MB
- 文档页数:46
2023年最新版医保药品目录变化情况说明《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简称《药品目录》)是基本医疗保险和生育保险基金支付药品费用的标准。
2022版《药品目录》已于2023年3月1日正式执行。
对比2022版与2021版《药品目录》,现对药品目录变化进行梳理并整理如下,供大家参考:一、2022版概况2022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共计2967种。
其中西药1293个(甲类395个),中成药1311个(含民族药93个,甲类246个),协议期内谈判药品363个(西药293个、中成药70个,全部为乙类)二、西药目录变化除品种数量增减外,新版目录最大的变化是109种药品取消了限制条件(备注),9种药品限制条件发生变化。
同时,凡例中对“肠内外营养制剂”的限制条件取消了“重症”二字,修改为“需经营养风险筛查,明确具有营养风险,且不能经饮食或使用‘肠内营养剂’补充足够营养的住院患者方予支付”。
另外,“氨基葡萄糖口服常释剂型”取消了“限工伤保险支付”的限制条件,因而2022版药品目录中工伤保险限制支付品种由6种调整为了5种。
三、谈判药目录变化新增谈判药108种,原有谈判药中有20种直接纳入了西药目录,无谈判药品移除。
限制条件方面,24种药品发生了备注变更:一是增加了部分药品的适应症,例如:信迪利单抗注射液、替雷利珠单抗注射液等药品;二是取消了甲磺酸多拉司琼注射液、注射用尖吻蝮蛇血凝酶、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拉米夫定多替拉韦片的备注限制。
四、中成药目录变化种类无新增,莲必治注射液被移除目录。
限制条件方面,16种药品存在改变,其中10种取消限制条件,6种限制条件发生改变。
如清开灵注射液、丹参注射液等药品限制条件发生改变;取消参松养心胶囊、西黄丸(胶囊)、稳心片(胶囊、颗粒)等药品的备注限制。
五、中药饮片部分变化无调整变化。
附件:1.西药目录变化2.西药备注变更3.谈判药新增4.谈判药备注变更附件1:、附件2:西药备注变更118种附件3:谈判药新增108种附件4:。
新)国家基本医疗保险目录国家基本医疗保险目录中,共有1535种药品,其中包括913种西药、575种中药和47种民族药。
其中,抗微生物药是其中的一类。
抗生素类抗感染药是抗微生物药的子类之一,其中青霉素类是其中的一大类别。
青霉素类分为甲类和乙类,甲类包括阿莫西林、氨苄西林钠、苯唑西林钠、氯唑西林钠、青霉素(钠盐、钾盐)和青霉素V钾等;乙类包括阿洛西林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替卡西林钠克拉维酸钾、氨苄西林钠舒巴坦钠、苄星青霉素、氯唑西林钠、美洛西林钠、哌拉西林钠、普鲁卡因青霉素等。
头孢菌素及碳青酶烯类是抗生素类抗感染药的另一大类别。
其中甲类包括头孢氨苄、头孢拉定、头孢噻肟钠、头孢唑林钠等;乙类包括氨曲南、头孢氨苄缓释片剂、头孢呋辛、头孢呋辛钠、头孢克洛、头孢美唑钠、头孢哌酮钠、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头孢羟氨苄、头孢曲松钠、头孢他啶、头孢西丁钠和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等。
氨基糖苷类是抗生素类抗感染药的又一类别。
其中甲类包括硫酸阿米卡星和硫酸庆大霉素等;乙类包括硫酸奈替米星、硫酸庆大霉素、硫酸依替米星、妥布霉素和盐酸大观霉素等。
酰胺醇类和四环素类也是抗生素类抗感染药的一部分。
酰胺醇类只有氯霉素一种;而四环素类则包括盐酸四环素、盐酸多西环素和盐酸土霉素等。
最后,大环内酯类也是抗生素类抗感染药的一种。
其中甲类只有红霉素一种;而乙类则包括琥乙红霉素和阿奇霉素等。
53-盐酸林可霉素注射剂是甲类抗生素药物,主要用于治疗严重感染病例,如败血症、呼吸道感染等。
它可以抑制细菌的蛋白质合成,从而达到杀菌的效果。
54-55号药物是盐酸克林霉素,分别是胶囊剂和注射剂。
它是一种乙类抗生素药物,可以用于治疗多种感染病例,如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等。
它可以抑制细菌的蛋白质合成,从而达到杀菌的效果。
56号药物是磷霉素钠注射剂,主要用于治疗肠道感染、腹泻等疾病。
它可以抑制细菌的蛋白质合成,从而达到杀菌的效果。
57-58号药物是硫酸多黏菌素,分别是片剂和注射剂。
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以下简称“药品目录”)是指在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范围内,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中国医疗保险局共同组织编制的一份药品清单。
药品目录的核心功能是统筹调配有限的医疗资源,确保医保参保人员能够获得必需的药品治疗。
药品目录的编制是一项精细化的工作,旨在根据药品的疗效、安全性和经济性等综合指标,科学选取适合国家基本医疗保险支付的药品。
其目的是合理规范医疗保险支付范围内的药品使用,提高药物使用的效果和安全性,降低医疗支出,维护社会公平和医保基金的可持续性。
药品目录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药品的通用名和商品名:药品目录中列出的药品通常以其通用名为主,并在括号中注明商品名,以便医保参保人员和医务人员准确使用和配备药品。
2. 药品的适应症范围:药品目录会明确规定每个药品适用的疾病范围和治疗场景,以避免滥用和不必要的使用。
3. 药品的规格和剂型:药品目录会详细列出每个药品的剂型、规格和包装单位等信息,以保证医保支付的药品能够满足患者的需求。
4. 药品的用法和用量:药品目录通常会明确规定每个药品的推荐用法和用量,以指导医生合理开具处方和患者正确使用药品。
5. 药品的支付标准:药品目录会规定每个药品的支付比例和支付限额等支付标准,以保障医保基金的可持续性和参保人员的医保权益。
药品目录的制定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根据临床实践的发展和药品疗效的更新及调整,不断修订和完善。
同时,应充分考虑患者的需求和医生的临床需要,确保药品目录的合理性和实用性。
药品目录在医保制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它既是为了患者能够获得经济合理的药品治疗,又是为了遏制不必要的用药和医疗浪费。
药品目录的制定和执行需要政府、医疗机构、药企和患者等多方的共同努力和参与,以实现优质、高效、可持续的基本医保制度。
只有在药品目录的科学管理下,国家基本医疗保险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民众的健康需求,保障人们的基本医疗权益。
总结起来,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中国医疗保险局共同组织编制的一份清单,旨在统筹调配医疗资源,合理规范医疗保险支付范围内的药品使用,提高药物使用的效果和安全性,降低医疗支出,维护社会公平和医保基金的可持续性。
【刚刚】新版《国家基本药物⽬录》发布!专家带你看懂⽬录变化!(附完整版⽬录)10⽉25⽇,《国家基本药物⽬录(2018年版)》由国家卫⽣健康委员会正式发布,并于11⽉1⽇起在全国正式实施。
基本药物品种数量由原来的520种增加到685种,其中西药417种、中成药268种(含民族药)。
新版⽬录对药品品种数量和结构的调整体现了哪些特点?基本药物的临床使⽤将会出现怎样的变化?对此,多位临床药学、药物政策专家进⾏了深⼊解读。
基本药物⽔平层次明显提⾼“此次国家基本药物⽬录的调整,是基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平、医疗保障⽔平、疾病谱变化、基本医疗卫⽣需求等多⽅⾯的基本国情,结合科学技术进步等因素所作出的优化调整。
”北京医院药剂科主任胡欣表⽰,新版基本药物⽬录不仅增加了品种数量,还优化了药品结构,突出常见病、慢性病,负担重、危害⼤的疾病和公共卫⽣等⽅⾯的基本⽤药需求,“⽐如新增的12种肿瘤⽤药和22种临床急需⼉童⽤药,就是从临床实际需求出发的切实体现”。
胡欣表⽰,新版⽬录发布后,基本药物的⽤药⽔平和层次得到了明显提升,“以往将基本药物视为基层药物甚⾄廉价药物的观点再也站不住脚了”。
索磷布韦维帕他韦⽚是⼀款全⼝服、泛基因型、单⼀⽚剂的丙肝治疗新药,今年5⽉刚刚在国内批准上市。
“这是⽬前全球⽤于丙肝治疗最先进的药物,理论上可以使国内约80%的丙肝病毒感染者达到治愈的效果。
”胡欣表⽰,丙肝患者得不到有效治疗的最终结局多为肝硬化或肝癌,甚⾄连接受肝移植的治疗机会都没有,索磷布韦维帕他韦⽚纳⼊基本药物⽬录,具有明确的临床实际需求,⽽且有助于通过多⽅政策联动,加快提升该药品的可及性。
此次⽬录调整新增的肿瘤药物中,不乏⼩分⼦靶向药等创新药物,2017年纳⼊医保的注射⽤曲妥珠单抗就是其中之⼀。
“这种适⽤于HER2 过度表达的转移性乳腺癌治疗的药品,在多个国际指南中正逐步变为⼀线⽤药。
”胡欣表⽰,类似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临床必需性已经得到了充分验证。
医保药品目录(2024年版)医保药品目录(2024年版)随着医疗保险制度的不断优化和医疗技术的进步,医保药品目录也在不断更新和调整。
作为医疗保障的基石之一,医保药品目录的发布对广大群众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为您介绍2024年版医保药品目录的相关内容。
一、医保药品目录简介医保药品目录是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国家医保局联合发布的,以指导基本医疗保险和其他相关医保机构的药品报销范围。
根据药品的疗效、安全性、经济性以及市场供应等因素,医保药品目录将药品进行分类,确定不同的报销比例或限制条件。
二、2024年版医保药品目录的调整1. 增加药品品种为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2024年版医保药品目录将新增一些重要的药品品种。
这些药品可能是新药、进口药或者是国产药的新适应症,具有重要的临床疗效和市场推广价值。
医保药品目录的逐年调整,有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医疗需求。
2. 药品报销比例调整为更加合理地利用医保资源,2024年版医保药品目录对一些常用药品的报销比例进行了调整。
根据药品的疗效、价格和市场供应情况,一些高效经济的药品将享受更高的报销比例,以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同时,一些价格较高或者效果不明显的药品可能会降低报销比例,以鼓励医院和医生优先使用更经济有效的药品。
3. 药品限制条件调整针对特定药品的适应症条件和用药范围,2024年版医保药品目录进行了调整。
一些疾病新出现的治疗方法或新型药物,可能需要满足更为严格的条件才能纳入医保药品目录。
这样的调整旨在保证医保资金的合理使用,以及患者的合理用药,避免滥用或不合理使用药品。
4. 药品审查与更新机制随着医疗技术和药品研发的不断进步,医保药品目录的更新机制也在不断完善。
2024年版医保药品目录将设立专门的药品审查与更新机构,定期评估和审查已纳入医保目录的药品,同时,对于新药或者新适应症的药物,将开展快速审查和评估,以确保医保药品目录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结语医保药品目录作为医疗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广大群众的医疗保障具有重要意义。
2022年医保限制药目录1月1日起,最新版《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21)》正式实施。
新版医保目录共收录了1486种西药和1374种中成药,共计2860种。
其中,超过500种药品在医保支付上被限制。
一、限定适应症的94种口服西药中,非布司他仅限于肾功能不全或别嘌醇过敏的痛风患者;醋酸钙(口服常释剂型)仅限于慢性肾功能衰竭所致的高磷血症;门冬氨酸钾镁(口服常释剂型)仅限于低钾血症引起的心律失常或洋地黄中毒引起的心律失常;氨基葡萄糖(口服常释制剂)仅限于工伤保险;依那普利叶酸片仅限于有明确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证据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同型半胱氨酸≥15μmol/L)。
二、限定适应症的37种中成药中,安宫牛黄丸仅限于高热惊厥或中风所致的昏迷急救、抢救时使用;参松养心胶囊仅限于有室性早搏的诊断证据;百令片、金水宝片(胶囊)、至灵胶囊仅限于器官移植抗排异、肾功能衰竭及肺纤维化;海昆肾喜胶囊仅限于慢性肾功能衰竭失代偿期非透析患者或尿毒症早期非透析;健胃消食片仅限于儿童;仙灵骨葆胶囊仅限于中、重度骨质疏松;全杜仲胶囊仅限于肾虚腰痛。
三、19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被限制使用。
四、25种药品限定支付期限,如川芎嗪(注射剂)限于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支付不超过14天;丁苯酞软胶囊限于新发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发作72小时内开始使用,支付不超过20天。
五、164种注射剂限定适应症,如人血白蛋白(注射剂)仅限于抢救、重症或因肝硬化、癌症引起胸腹水的患者,且白蛋白低于30g/L;复方甘草甜素(注射剂)仅限于肝功能衰竭或无法使用甘草酸口服制剂的患者。
六、54种西药限定为二线用药,如左西替利嗪(口服常释剂型)限于二线用药;舒马普坦(口服常释剂型)限于偏头痛急性发作患者的二线用药;蛇毒血凝酶(注射剂)限于出血性疾病治疗的二线用药,预防使用不予支付。
七、20个药物限儿童使用,如孟鲁司特(咀嚼片、颗粒剂)仅限于儿童使用。
最新医保目录中抗肿瘤药物及适应症总结20242023年12月13日,2023版国家医保目录调整结果公布,新增126种药品!新版医保目录将于2024年1月1日正式实施。
在谈判/竞价环节,143个目录外药品参加,其中121个谈判/竞价成功,成功率为84.6%,平均降价61.7%,成功率和价格降幅均与2023年基本相当。
其中,新增抗肿瘤药物21种,涉及多个癌种。
以下是2023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提到的抗肿瘤药物,已按不同癌症类型分类整理,可按需查询。
非小细胞肺癌1甲磺酸奥希替尼片限:1IB-HIA期存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外显子19缺失或外显子21(1858R)置换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NSe1C)患者的治疗,患者须既往接受过手术切除治疗,并由医生决定接受或不接受辅助化疗;2.具有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外显子19缺失或外显子21(1858R)置换突变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1e)成人患者的一线治疗;3.既往经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治疗时或治疗后出现疾病进展,并且经检测确认存在EGFRT790M突变阳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NSC1C成人患者的治疗。
有效期: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2甲磺酸阿美替尼片限:1.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外显子19缺失或外显子21(1858R)置换突变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1C)成人患者的一线治疗;2.既往经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1)治疗时或治疗后出现疾病进展,并且经检测确认存在EGFRT790M突变阳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成人患者的治疗。
有效期:2023年3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3克理替尼胶囊限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1K)阳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或ROS1阳性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
有效期:2023年3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4塞瑞替尼胶囊限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1K)阳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1C)患者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