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参提取新工艺的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314.96 KB
- 文档页数:4
一、实验目的1. 学习丹参药材的提取和纯化方法。
2. 掌握薄层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分离纯化技术。
3. 提高对丹参药材中主要活性成分的认识。
二、实验原理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unge)为唇形科植物,其根茎入药,具有活血化瘀、通络止痛、清心除烦等功效。
丹参中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如丹参酮、丹酚酸等。
本实验采用乙醇提取法提取丹参中的有效成分,利用薄层色谱法进行初步分离,再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纯化。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丹参药材(干燥)、乙醇、正己烷、硅胶、薄层板、高效液相色谱仪等。
2. 仪器:电子天平、回流提取器、旋转蒸发仪、薄层色谱仪、高效液相色谱仪等。
四、实验方法1. 丹参提取(1)称取干燥丹参药材10g,置于回流提取器中;(2)加入50mL 95%乙醇,回流提取1h;(3)冷却,过滤,收集滤液;(4)将滤液旋转蒸发至近干,用正己烷溶解,备用。
2. 薄层色谱分离(1)制备薄层板:将硅胶均匀涂布在玻璃板上,晾干;(2)点样:将提取液点于薄层板上,晾干;(3)展开:将薄层板置于展开缸中,加入正己烷,展开至溶剂前沿;(4)显色:将薄层板取出,晾干,喷以10%FeCl3乙醇溶液,显色。
3. 高效液相色谱纯化(1)制备样品:将薄层色谱分离得到的化合物溶解于甲醇中,制成一定浓度的样品溶液;(2)色谱条件:色谱柱:C18柱;流动相:甲醇-水(体积比80:20);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54nm;(3)进样:将样品溶液进样,记录色谱图。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薄层色谱分离结果通过薄层色谱分离,观察到丹参药材中存在多个斑点,说明丹参中含有多种活性成分。
2. 高效液相色谱纯化结果通过高效液相色谱纯化,成功分离出丹参中的主要活性成分,如丹参酮IIA、丹参酮IIB等。
六、实验结论1. 本实验采用乙醇提取法成功提取了丹参中的有效成分;2. 通过薄层色谱法对丹参中的活性成分进行了初步分离;3. 高效液相色谱法进一步纯化了丹参中的主要活性成分。
丹参片提取工艺的研究江 华,李兆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药剂科,北京100083 摘要:目的 研究丹参片提取工艺,并建立质量标准。
方法 定性比较,定量分析,正交试验筛选。
结果与结论 确定生产工艺为95%乙醇、6倍量温浸3h,75%乙醇、6倍量温浸3h,60%乙醇、6倍量温浸3h,药渣加12倍量水煎煮2次,每次115h。
关键词:丹参酮ⅡA;原儿茶醛;正交试验;定性定量中图分类号:R2841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0103(2002)05-0391-02 丹参(Radix Salviae miltiorrhizae)味苦、微温,入心、肝经,具活血化淤、安神宁心之功效。
有效成分达30余种[1],分脂溶性和水溶性两类。
水溶性成分有增加冠脉流量、抗心肌缺氧等作用[2];脂溶性成分具体外抑菌作用,其在体内是否有似水溶性成分的作用尚无报道,且所含的许多化合物尚缺乏深入的构效关系研究[3]。
现就不同溶媒提取丹参的成分进行分析比较。
1 实验部分111 仪器与药品CS-910双波长扫描仪(日本岛津)。
丹参饮片(北京市药材公司售);原儿茶醛(AR);丹参酮ⅡA (北京药品检验所)。
等体积的1%铁氰化钾与2%三氯化铁混合为显色剂;展开剂为苯-醋酸乙酯-甲酸(16∶10∶116),苯-醋酸乙酯(19∶1);硅胶G板(青岛海洋化工厂)。
112 方法与结果11211 样品液的制备 取丹参饮片粉碎,称取5份10100g药材加适当溶剂(分别为水、50%乙醇、60%乙醇,75%乙醇、95%乙醇)各100ml,热回流提取3 h,趁热抽滤,加适量溶剂清洗药渣,定容于100ml 量瓶中。
以移液管吸取25ml溶液,以1%HC1调作者简介:江华,女,主管药师。
pH2,以乙醚(25、20、20、10ml)萃取,收集乙醚液加热蒸干,残渣加015ml乙醇溶解。
取丹参片10100g,以60%乙醇冷浸24h,浸出液过滤,定容于100ml量瓶。
11212 标准品的制备 取丹参酮ⅡA10mg加无水乙醇,定容于25ml量瓶。
丹参有效成分提取工艺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丹参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其根、茎、叶和花均可入药,主要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
丹参中的有效成分主要有丹参酮、丹酚酸B、丹参酚等,具有活血化瘀、降血脂、抗氧化等多种药理作用。
但目前市场上的丹参制剂大多数是以酒精浸提或水提工艺提取的,提取效率低,产品质量不均一,难以满足大量生产的需求。
因此,该研究旨在深入探究丹参中有效成分的提取工艺,提高提取效率和产品质量。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研究丹参有效成分的提取工艺,提高提取效率和产品质量。
具体包括以下方面:1. 对丹参中有效成分的提取工艺进行深入分析和探究,包括提取溶剂的选择、提取时间、提取温度等工艺参数的优化。
2. 根据试验结果,确定提高提取效率和产品质量的最佳工艺流程。
3. 对比水提工艺和超临界流体萃取工艺的优缺点,为丹参中有效成分的提取工艺提供参考。
三、研究方法1. 实验材料:选择市场上常见的丹参饮片为研究对象,丹参中有效成分的含量以丹参酮和丹酚酸B的含量作为指标。
2. 实验设计: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设计对比不同的提取工艺参数(提取溶剂、提取时间、提取温度)的影响,寻找最佳工艺流程。
3. 实验分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丹参中有效成分的含量,同时对比水提工艺和超临界流体萃取工艺的优缺点。
四、研究意义1. 提高丹参有效成分的提取效率和产品质量,为丹参制剂的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2. 探究不同提取工艺参数对丹参中有效成分的影响,为其他中药材的提取工艺优化提供参考。
3. 通过对比水提工艺和超临界流体萃取工艺的优缺点,为中药材的提取工艺选择提供参考。
新型丹参提取物抗癌活性研究有多药敏感的抗有丝分裂活性和抗人类肿瘤细胞活性的Salvinal从丹参中分离出来是一种新型的微管抑制剂摘要丹参水提物已广泛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和癌症。
最近从从该植物中分离有出一种化合物5-(3-羟丙基)-7-甲氧基-2-(3′-甲氧基4′-羟基苯基)-3-苯并(Salvinal)它具有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和诱导凋亡活性。
在本研究中我们调查了它在肿瘤细胞中的细胞毒作用以及作用机制抑制人类多种肿瘤细胞株生长(IC50为范围4-17μM)。
流式细胞仪分析表明salvinal的治疗效果在于浓度聚集于细胞的G2/M阶段。
我们观察到使用Hoechst33258荧光染料染色即salvinal阻止了有丝分裂的细胞周期。
在体外和体内实验表明salvinal以浓度依赖的方式抑制微管蛋白聚合。
免疫细胞化学研究表明salvinal治疗引起的细胞微管网络改变与秋水仙碱有类似的效果。
此外salvinal导致细胞周期素B1水平上调活化了CDC2激酶和使Cdc25磷酸化。
此外还观察到salvinal的这种浓度依赖性的治疗方式提高了MPM–2磷脂表面抗原的水平。
与抗微管蛋白相似的影响是bcl-2过度磷酸化诱导DNA片段裂解和激活caspase-3。
与抗微管蛋白特别相似的是salvinal抑制了kB母细胞的活性糖蛋白过度表达KB vin10和KB taxlo-50细胞和多重药物联合抵抗(MRP)蛋白表达依托泊苷耐药KB7D细胞。
总之我们的数据表明salvinal抑制微管蛋白聚合阻止了细胞的有丝分裂周期诱导细胞凋亡。
显而易见Salvinal是通过P -糖蛋白和MRP运输的贫瘠培养基。
Salvinal可能在治疗人类癌症方面会起到很大作用特别是针对耐药的患者。
正文微管是细胞有丝分裂纺锤体的有机组成部分在一个多元化的功能中起到关键因素的作用包括趋化隔膜、支撑运输、分泌过程监管细胞的运动和分裂(魏特曼等20__)。
因为微管在有丝分裂组织中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它破坏微管诱导的细胞周期中M期阻滞并触发细胞信号的程序性死亡。
丹参提取工艺分析论文摘要:目的优选丹参脂溶性及水溶性成分的集成提取工艺条件。
方法采用正交设计法,以丹酚酸b、丹参酮ⅱa为测定指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含量,并以此为指标优选集成提取工艺条件。
结果集成法可同时对丹参中脂溶性及水溶性成分进行提取。
优选的提取工艺条件为:加8倍量70%乙醇,提取2次,每次1 h。
结论采用集成方法同时提取丹参水溶性及脂溶性部位,可省时、省工、节能,使丹参的提取工艺合理可行。
主题词:丹参提取工艺【中图分类号】s567.53丹参为唇形科植物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ge.的干燥根及根茎,主要含有二萜醌类脂溶性及酚酸类水溶性成分。
200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以丹参酮ⅱa和丹酚酸b为指标,对丹参药材进行质量控制。
为了能同时兼顾丹参脂溶性及水溶性两类有效成分,我们采用正交试验法,以丹参酮ⅱa和丹酚酸b的含量为考察指标,对丹参的提取工艺进行全面优选,以使丹参的提取工艺更科学、合理。
一、仪器与试药agilent 1100高效液相色谱仪。
丹参酮ⅱa(批号110766- 200518)、丹酚酸b(批号111562-200605)标准品购自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丹参药材购自安国药材市场(经河北省药品检验所中药室孙宝惠主任药师鉴定为正品)。
甲醇、乙腈为色谱纯;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
二、方法与结果1、丹参提取液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测定方法采用phenomenex luna c18色谱柱(5 μm,250 mm×4.6 mm,广州菲罗门科学仪器有限公司),流动相:甲醇-水(75∶25),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70 nm。
精密称取丹参酮ⅱa对照品10.21 mg,置50 ml棕色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2 ml,置25 ml棕色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作为对照品溶液(每1 ml中含丹参酮ⅱa 16.32 μg)。
分别取溶剂考察、粒度考察、正交试验及验证试验中回流提取液的稀释液,以0.45 μm微孔滤膜滤过,作为供试品溶液。
丹参的有效成分提取分离方法研究进展丹参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其有效成分主要包括丹参酮、丹酚酸B和丹酚酸A等。
这些成分具有抗炎、抗血栓、心肌保护和抗氧化等多种药理活性,因此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
为了提高丹参的药效和药品质量,开展丹参有效成分的提取与分离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丹参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包括传统的水煎提取、超音波辅助提取、微波辅助提取、超临界流体萃取等。
水煎提取是最常用的方法,其优点是简单易行。
然而,水煎提取时间长,繁琐,且溶剂用量大,易造成有效成分的破坏和损失。
超音波辅助提取和微波辅助提取利用超声波和微波的物理效应,能够加速丹参有效成分的溶解和扩散,提高提取效率。
超临界流体萃取则是将CO2等作为溶剂,利用其溶解力和物理性质的变化,在超临界条件下进行提取,可避免传统有机溶剂对环境的污染。
丹参有效成分的分离方法主要包括液相色谱技术、薄层色谱技术、气相色谱技术和高效液相色谱技术等。
液相色谱技术是最常用的方法,如高效液相色谱、逆向离子色谱、超高效液相色谱等,其中超高效液相色谱技术由于其高分离能力和灵敏度,成为丹参有效成分分离的主流方法。
薄层色谱技术虽然简单易行,但分离能力较低,通常用于快速初步分析和鉴别。
气相色谱技术适用于揭示丹参有效成分的挥发性组分,但无法处理不挥发的成分。
此外,还可利用超滤、纳滤、离心等膜分离技术对丹参有效成分进行分离,其中超滤技术适用于分离较大的有机酸类成分,纳滤技术适用于分离较小的多酚类成分。
目前,研究人员致力于开发新的提取分离方法,如超声辅助超临界流体萃取、固相微萃取和离子交换膜萃取等。
超声辅助超临界流体萃取将超临界流体和超声波相结合,能够提高提取效率和提取选择性。
固相微萃取是将固相材料与样品接触,利用纯净水等溶剂进行脱附,可避免有机溶剂的使用。
离子交换膜萃取则是利用离子交换膜的选择性吸附特性,对丹参有效成分进行选择性分离。
总之,丹参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方法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丹参提取工艺研究丹参由脂溶性成分和水溶性成分组成,其酯溶性成分丹参酮ⅡA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有效成分。
本方案采用乙醇回流提取,通过正交实验(将丹参用不同提取时间、浓度乙醇溶液、不同溶媒量及提取次数各设置3个水平)选择最佳乙醇提取工艺条件,并以丹参酮ⅡA含量作为考察指标。
通过实验最终得:以12倍量85%的乙醇回流提取3次,1.5 h/次,丹参酮ⅡA的提取率最高。
标签:丹参;丹参酮ⅡA;提取工艺;正交试验1丹参提取方法丹参提取方法有:①水煎煮法,②乙醇回流法,③乙醇回流-水煎煮提取法,④超临界提取法,⑤超声提取法。
2丹参研究的现实意义近年来管疾病的治疗取得迅猛发展,溶栓药物和介入治疗等大大改善了冠心病患者的预后。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自身的健康问题,天然药物及其保健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为了更好地发挥丹参的药用价值,本文采用乙醇回流提取法,运用正交设计法,考察丹参醇提的影响因素,并以丹参酮ⅡA 作为参考指标,筛选最佳提取工艺条件。
2.1实验材料2.1.1仪器,见表1。
2.1.2试剂及药材乙醇(95%)(分析纯,杭州长征化工厂);甲醇(分析醇,杭州双林化工试剂厂);甲醇(色谱纯)。
丹参药材(20140108,亳州市安利达药业有限公司)。
2.2实验步骤2.2.1正交试验的设计2.2.1.1正交试验因素水平表根据影响乙醇回流提取的因素:以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溶媒量、提取次数为因素,每个因素拟定3个水平,因素水平表,见表2。
2.2.1.2 L934正交试验将丹参药材粉碎为粗粉,平行精密称取9份药材,每份10 g,按L934正交试验表安排实验,以丹参酮ⅡA的含量为指标。
将丹参药材粗粉,置蒸馏烧瓶中,精密加入规定量乙醇,称重,加热回流,放冷,再称定重量,用乙醇补足减失重量,摇匀,合并提取液,滤过,续滤液,即得。
2.2.2含量测定2.2.2.1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甲醇-水(75-2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70 nm。
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提取丹参中的有效成分——丹参酮,了解丹参的提取方法,掌握提取过程中各步骤的操作要点,并对提取效果进行评价。
二、实验原理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unge)为唇形科植物,其根茎富含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其中以丹参酮为主要的有效成分。
丹参酮具有扩张血管、降低血脂、抗凝血、抗肿瘤等药理作用。
本实验采用有机溶剂萃取法提取丹参中的丹参酮,通过薄层扫描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丹参酮进行含量测定。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 丹参根茎:新鲜,经清洗、晾干后备用。
- 甲醇、氯仿、正己烷:分析纯。
- 石油醚:分析纯。
- 薄层层析板、硅胶G薄层板。
- 硅胶G:色谱用。
- 标准品:丹参酮IIA、丹参酮IIB、丹参酮III、丹参酮IV。
2. 实验仪器- 薄层扫描仪。
- 高效液相色谱仪。
- 分析天平。
- 热水浴锅。
- 漏斗、滤纸、滴管、试管等。
四、实验方法1. 丹参酮的提取(1)称取一定量的干燥丹参根茎,用甲醇回流提取2小时,过滤,滤液减压浓缩至干,残渣用石油醚溶解,转移至分液漏斗中。
(2)将分液漏斗中的溶液与氯仿混合,静置分层,取氯仿层,再用少量氯仿洗涤水层,合并氯仿层。
(3)将氯仿层减压浓缩至干,残渣用甲醇溶解,转移至容量瓶中,定容至刻度。
2. 薄层扫描法测定丹参酮含量(1)制备薄层层析板:将硅胶G均匀涂布于薄层板上,晾干后备用。
(2)点样:取丹参提取液适量,点于薄层板上,重复3次。
(3)展开:将薄层板放入展开缸中,用氯仿-甲醇(体积比8:2)为展开剂,展开至距底边2cm处。
(4)显色:取出薄层板,晾干后,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于105℃烘箱中加热5分钟。
(5)扫描:将薄层板放入薄层扫描仪中,进行扫描,测定丹参酮的含量。
3.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丹参酮含量(1)色谱条件:色谱柱:C18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甲醇-水(体积比80:20);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72nm。
丹参中丹参酮ⅡA提取纯化技术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丹参为唇形科植物丹参的根及根状茎,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等药理作用,是一种重要的中药材。
丹参酮ⅡA属于丹参中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具有抗菌、抗病毒、抗肿瘤等作用。
因此,从丹参中提取纯化丹参酮ⅡA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建立一套从丹参中提取纯化丹参酮ⅡA的技术路线,包括提取工艺优化、纯化方法选择、纯化工艺优化、纯化物质的鉴定等方面,为丹参酮ⅡA的开发利用奠定基础。
三、研究内容(一)丹参酮ⅡA提取工艺优化选择不同溶剂、溶液浓度、提取时间等因素,优化丹参酮ⅡA的提取工艺,采用正交试验法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
(二)丹参酮ⅡA纯化方法选择综合考虑价格、效率、纯度、易操作等因素,确定适合丹参酮ⅡA纯化的方法。
(三)丹参酮ⅡA纯化工艺优化在确定纯化方法基础上,进一步优化纯化工艺,分离纯化丹参酮ⅡA。
(四)纯化物质的鉴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等方法对所得纯化物质进行鉴定,确定其结构及纯度。
四、研究意义本研究将建立丹参酮ⅡA的提取纯化技术路线,为其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同时,对中药提取纯化技术的研究也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五、研究进展目前已完成丹参酮ⅡA提取工艺的初步试验,初步确定适合丹参酮ⅡA提取的最优工艺参数。
接下来将进一步实验优化,开展纯化工艺研究。
六、参考文献1. 廖建华, 李翠玲. 丹参素对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血清 miRNA-21 表达的影响[J]. 中药药理与临床, 2014, 10(4): 658-660.2. 汪伟, 裴志颖, 刘瀚林. 丹参酮ⅡA 类化合物的药理学研究进展[J]. 中国中药杂志, 2012, 36(13): 1622-1626.。
试析中药丹参制剂提取工艺作者:张春雷来源:《科学与财富》2016年第13期摘要:目的:建立一个较完善的丹参制剂工艺。
方法:通过不同溶剂、不同浓度、不同溶剂量和不同提取时间对脂溶性有效成份丹参酮IIA含量的影响及专利提取剂,对水溶性成分丹参素提取的应用实验进行了研究。
结果:确立了一种新的提取工艺兼顾水溶性和脂溶性有效成份的提取,并使水溶性有效成份的提取量提高4-22倍。
结论:新工艺是丹参制剂提取的最佳工艺路线和工艺条件,其提取率高,不仅成本低、合理,而且简便、实用。
关键词:丹参制剂;中草药通常情况下,丹参是中药制剂中的主药,在冠心病、胸闷以及心绞痛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那么在此种情况下,加强对中药丹参制剂的提取工艺进行分析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仪器、试剂与试药对超声波振荡器的选取,应当以上海必能信超声有限公司所生产的仪器为准。
在丹参药材的选用上,主要采购于安国药材站,并交由药品检验所对丹参药材的质量和特性进行鉴定。
在本次实验研究中,选用甲醇作为优级纯,并确保其他试剂为分析纯,以保证中药丹参制剂提取实验的顺利进行。
2 实验方法与结果2.1脂溶性成分提取工艺条件2.1.1不同溶剂提取对丹参酮IIA含量的影响就宏观层面来看,丹参酮IIA主要为溶脂性成分,因此在实际实验过程中,可以选用甲醇、污水乙醇以及95%乙醇作为溶剂,并保持回流一小时,从而对丹参酮IIA含量进行有效的测定,实际情况见表1.实验结果显示,在以甲醇作为溶剂的过程中,丹参酮IIA的提取率较高,相比较而言,无水乙醇与95%乙醇作为溶剂时,丹参酮IIA提取率相差较小。
但甲醇和无水乙醇的实际应用存在一定不便利,在此种情况下,中药丹参制剂提取过程中应当选用95%乙醇作为溶剂,以保证中药丹参制剂提取的整体效果。
2.1.2不同浓度乙醇溶液的提取会对丹参酮IIA含量产生不同的影响不同浓度乙醇的提取对丹参酮IIA含量的实际影响,详细结果见表2.实验结果表明,通过95%乙醇作为溶剂对丹参酮IIA进行提取的过程中,实际提取率较高,相比较而言,50%乙醇的提取效果较差。
丹参水提物制备工艺路线药典丹参是一种常见的草药,具有多种药用价值。
丹参水提物是从丹参中提取的一种药物,可以用于治疗多种疾病。
为了准确地制备丹参水提物,需要遵循一定的工艺路线。
本文将介绍丹参水提物制备的药典工艺路线。
1. 原料准备首先,需要准备好适量的丹参。
丹参应选择新鲜、无霉变的根茎部分,质地坚实,无杂质和异味。
将丹参清洗干净,去除泥土和杂质,然后晾干备用。
2. 粉碎将准备好的丹参根茎部分进行粉碎。
可以使用细砂磨或者研磨机进行操作,将丹参研磨成细小的颗粒状。
3. 提取将粉碎后的丹参与适量的水混合,比例一般为1:10。
将混合物加热至沸腾,保持沸腾状态一段时间,然后将火力调小,加热2-3小时。
期间需不断搅拌,以保证药材充分提取。
4. 过滤将提取好的丹参水提物通过滤纸或者过滤器进行过滤,去除残渣和杂质。
过滤后的液体即为丹参水提物。
5. 浓缩将提取得到的丹参水提物进行浓缩处理。
可以使用中低温下的浓缩器进行操作,将水分逐渐蒸发,最终得到浓缩的丹参水提物。
6. 干燥将浓缩后的丹参水提物进行干燥处理。
可以选择低温下的干燥箱或者自然晾干的方法。
干燥后的丹参水提物质地干燥,不易潮湿。
7. 保存将干燥后的丹参水提物存放在密封的容器中,放置在阴凉干燥的地方。
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环境,以防止丹参水提物的质量受损。
丹参水提物可以广泛应用于医药领域。
其主要成分包括丹参酮、丹参素、丹酚酸B等,具有活血化瘀、降脂降压、抗菌抗炎等功效。
丹参水提物可作为原料药,也可以用于制造药物配方中。
该制备工艺路线根据药典要求制定,确保丹参水提物的质量和纯度。
在实际操作中,要加强质量控制,严格执行每个步骤,确保操作规范和药物质量。
综上所述,丹参水提物是一种重要的药物,具有多种药用价值。
制备丹参水提物的药典工艺路线应严格遵守,确保产品的质量和纯度。
只有如此,丹参水提物才能更好地发挥其药用作用,满足人们对健康的需求。
东莞市巴科医药专注天然植物精华提取的生产丹参提取物的研究显示其内含成分是一种新型药丹参为唇形科植物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ge.的干燥根及根茎。
味苦,性微寒,归心、肝二经,具有活血化瘀,清心除烦之功效,是常用中药。
但是目前不同产地的丹参药材的质量差异很大,同时习用混用品种遍布各地。
收集全国不同丹参主产区的43批样品,通过HPLC法对其有效成分的含量进行测定。
从结果来看,不同产区含量参差不齐,说明丹参种植过程中,药材种植管理规范(Good Agricultural Practices,GAP)并未普及;豫西产区丹参中有效成分的含量较高于其他产区,经过分析发现含量与地域性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提取物既是一种新的药物剂型,也可以作为丹参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GMP)生产的标准化投料,然而中药生产过程中中间体(提取物)的规范化生产直接影响丹参成药的质量,因此对丹参提取物规范化生产工艺的甄选显得尤为必要。
丹参是热敏性物质,提取工艺首选常温提取法。
以脂溶性有效成分丹参酮IIA、丹参酮I、隐丹参酮、二氢丹参酮和水溶性有效成分丹参酚酸B作为评价提取工艺的指标,分别比较了渗漉法,超声提取法,闪式提取法和常温动态逆流提取法等几种常温提取法的优劣。
结合原药材图谱发现,渗漉法所得提取物有效成分含量和提取物收率较高,并且提取物与原药材图东莞市巴科医药专注天然植物精华提取的生产谱中成分一致,说明较优方法为渗漉法。
现有的针对中药材中单一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的质量控制模式不能有效控制中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技术,依照丹参药材指纹图谱的模式,并结合数个化学对照品,通过对样品采集、方法学研究和考察、特征信息的提取,建立丹参提取物TLC和HPLC指纹图谱。
此方法体现了以丹参酮IIA、二氢丹参酮、丹参酮I、隐丹参酮,原儿茶醛、丹参素、丹参酚酸B为指标的整体特征,并用其对丹参质量进行表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