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考研解析
- 格式:pdf
- 大小:549.30 KB
- 文档页数:2
04年一.名词解释AR \\ PAR% \\ 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 \\ 暂时性听阈位移 \\ environmental endocrine disruptors \\ secondary pollutant \\ coefficient of variance \\ standardized rate \\营养素 \\食品添加剂二.简答题1.假设检验可以回答什么问题,为何要作假设检验2.同00年综合分析题流病部分3.工作效率影响因素及改善措施4.生产性毒物危害之影响因素5.臭氧饮水消毒优缺点6.煤烟型烟雾事件的特点7.巢氏病例对照的优点与缺点8.疫源地及解除疫源地的条件是什么9.纤维素的生理功能是哪些10.脂肪酸的分类、特点及其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关系三.问答题1.给一个病例对照研究资料,用四句话表明其为配对形式,为给配对的表来隐去上述信息,问:此研究如何设施,优缺点2.给一个资料,单向有序,如何分析(整理计算表、步骤、公式并计算)生存时间 <3 3-6 6-9实验组 58 0 1 4对照组 49 1 0 23.孕妇营养不良对胎儿的影响4.室内常见的生物性污染,举一例说明其危害及其预防措施5.粉尘危害控制措施流行病学一.名词解释Morbidity \\ screening \\ confounding bias \\ infectivity \\ cohort study \\ nested case control study \\ PYLL \\ mechanism of transmission \\ SAR \\ IE二.问答题1.传染期的流行病学定义2.发病密度和累计发病率用途3.混杂因子和效应修正因子的区别4.试述3种选择偏倚及其三者各自控制方法5.说明阳性界值与灵敏度和特异度的关系三.分析题1.一段中文加三个英文表格,描述了一个糖尿病与痴呆的队列研究,第2个表格是分层分析的近乎整理好的表格问:是否存在混杂偏倚,为何计算RR计算偏倚大小及方向2.有一传染病之疫苗,要评价其预防效果,你设计一个现场流行病学的框架。
首医大考研复试班-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考研复试经验分享首都医科大学(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建校于1960年,是北京市重点高等院校,北京市政府、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教育部共建院校,“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京港大学联盟成员,入选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著名泌尿外科专家、两院院士,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吴阶平教授为首任校长和终身名誉校长。
2015年12月12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三方发文共同建设首都医科大学。
截至2018年10月,学校校本部设有10个学院、1个学部、1个研究中心和1所附属卫生学校。
学校有19所附属医院、21所临床医学院。
学校有全日制在校生12458人,其中研究生4652人,本科生5310人,专科生1775人,预科生15人,留学生706人;成教生3129人。
学校和附属医院现有教职员工和医务人员37581人(校本部1480人,附属医院36101人),其中有院士7人;正高职称2352人,副高职称3570人;教授858人,副教授1254人;博士生导师673人,硕士生导师1113人。
启道考研复试班根据历年辅导经验,编辑整理以下关于考研复试相关内容,希望能对广大复试学子有所帮助,提前预祝大家复试金榜题名!专业介绍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是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的一个二级学科,该专业目前已发展形成多门分支的研究方向。
分子流行病学作为传统流行病学和分子生物学交叉融合的新学科,代表着流行病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其研究对功能基因组阶段流行病学的发展和疾病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管理流行病学是现代流行病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适应卫生管理需要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它将流行病学与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应用于社区卫生服务、卫生规划或卫生项目的计划、管理与评价,同时利用流行病学调查获得的各种卫生信息,为卫生部门提供决策依据、制定相应的政策和策略复试科目与人数复试时间地点包括英语、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考核方式包括听力测试、笔试、面试和技能操作等,重点考核考生的综合素质、专业知识、操作能力等。
公卫考研北大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项不是公共卫生的主要研究领域?A. 流行病学B. 环境卫生C. 健康心理学D. 临床医学答案:D2. 公共卫生的核心目标是什么?A. 提高个体健康水平B. 预防疾病、促进健康C. 治疗疾病D. 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答案:B3. 以下哪个指标通常不用于衡量公共卫生干预措施的效果?A. 死亡率B. 发病率C. 治愈率D. 健康预期寿命答案:C4. 公共卫生中“三级预防”指的是什么?A. 初级预防、二级预防、三级预防B. 预防、诊断、治疗C. 初级预防、治疗、康复D. 预防、诊断、康复答案:A5. 在公共卫生领域,以下哪个概念与“健康促进”最为接近?A. 疾病预防B. 健康教育C. 疾病治疗D. 健康监测答案:B6. 公共卫生专业人员在进行健康教育时,应该关注哪个方面?A. 疾病治疗B. 疾病预防C. 健康促进D. 健康监测答案:C7. 公共卫生的“社会决定因素”指的是什么?A. 社会经济地位B. 个人行为C. 医疗资源D. 环境因素答案:A8. 以下哪个不是公共卫生监测的常见方法?A. 病例报告B. 健康访谈C. 实验室检测D. 健康体检答案:D9. 公共卫生政策制定中,以下哪个步骤是至关重要的?A. 数据收集B. 数据分析C. 政策实施D. 政策评估答案:B10. 以下哪个因素不是影响公共卫生干预效果的?A. 干预措施的强度B. 干预措施的持续时间C. 干预措施的成本D. 干预措施的类型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公共卫生专业人员需要掌握哪些技能?A. 数据分析B. 项目管理C. 临床诊断D. 政策制定E. 沟通协调答案:ABDE2. 公共卫生研究中常用的研究方法包括哪些?A. 观察性研究B. 实验性研究C. 描述性研究D. 病例对照研究E. 队列研究答案:ABCDE3. 公共卫生干预措施的类型包括哪些?A. 健康教育B. 环境改善C. 疫苗接种D. 健康促进E. 疾病筛查答案:ABCDE4. 公共卫生监测的目的是什么?A. 疾病预防B. 健康促进C. 早期发现疾病D. 评估干预效果E. 制定健康政策答案:CDE5. 公共卫生专业人员在制定健康政策时需要考虑哪些因素?A. 社会经济因素B. 政治因素C. 文化因素D. 法律因素E. 伦理因素答案:ABCDE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公共卫生与临床医学的主要区别。
湖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考试大纲考试科目代码:[ ]考试科目名称: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一、试卷结构1) 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 答题方式:闭卷、笔试3) 试卷内容结构卫生统计学部分占50% 流行病学部分占50%4) 题型结构a: 单项选择题,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b: 填空题,20空,每空1分,共20分c: 名词解释,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d: 简答题,3小题,每小题7分,共21分e: 计算题,3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二、考试内容与考试要求(一)卫生统计学部分1、绪论考试内容医学中统计思维的进化、统计学与公共卫生的互相推动、统计学的若干概念、变量的类型、学习统计学的基本方法和技巧考试要求(1)了解医学中统计思维的进化以及统计学在公共卫生领域的应用;(2)掌握统计学的若干概念,包括总体与样本、同质与变异、参数与统计量等;(3)掌握变量的类型及其特点(4)了解学习统计学的基本方法和技巧2、定量变量的统计描述考试内容频数分布表和频数分布图的概念和用途、描述平均水平统计指标的种类、适用范围和计算方法、描述变异程度统计指标的种类、适用范围和计算方法、统计表和统计图的选择和绘制考试要求(1)掌握频数分布表和频数分布图的概念、编制过程和用途(2)掌握不同的描述平均水平的统计指标的种类、适用范围、计算方法(3)掌握不同的描述变异程度的统计指标的种类、适用范围、计算方法(4)掌握绘制统计表的基本要求、能正确绘制统计表(5)掌握绘制统计图的基本要求以及不同类型统计图的适用范围,能根据资料正确绘制统计图3、定性变量的统计描述考试内容常用相对数指标的概念及其应用、应用相对数时的注意事项、医学人口统计常用指标和疾病统计常用指标、粗率的标准化法的基本思想和意义、动态数列及其各项指标的选择、定性变量统计图的选择和绘制考试要求(1)掌握三种常用的相对数指标及其应用(2)了解医学人口统计和疾病统计常用指标(3)熟悉标准化法的基本思想、意义和计算方法(4)掌握动态数列相关概念及其各项指标的选择(5)掌握定性变量统计图,能根据资料性质和分析目的选择合适的统计图4、常用概率分布考试内容二项分布的概念和分布特征、Poisson分布的概念和分布特征、正态分布的概念、分布特征和正态分布曲线下面积规律、医学参考值范围的概念、意义和制定步骤考试要求(1)掌握二项分布的概念和分布特征(2)掌握Poisson分布的概念和分布特征(3)掌握正态分布的概念、正态分布曲线的特征、正态分布曲线下的面积规律(4)掌握医学参考值范围的概念、意义、制定医学参考值范围的基本步骤(5)归纳掌握二项分布、Poisson分布和正态分布三者之间的联系5、参数估计基础考试内容抽样分布的原理和特点、抽样误差与标准误的概念、t分布的概念和图形特征、参数估计的意义、置信区间的概念和计算方式考试要求(1)了解抽样的原理以及样本均数、样本率抽样分布的特点(2)掌握抽样误差、标准误的概念(3)掌握t分布的概念、t分布图形特征以及t分布曲线下尾部面积与t值的关系(4)掌握参数估计的意义、置信区间的概念以及总体均数置信区间和总体率置信区间的计算方式6、假设检验基础考试内容假设检验的概念与原理、假设检验的基本步骤、单样本t检验、配对设计资料的t检验、两独立样本资料的t检验、假设检验与区间估计的关系、假设检验的两类错误、假设检验的功效、应用假设检验时需要注意的问题考试要求(1)掌握假设检验的概念、原理和基本步骤(2)掌握t检验的应用条件,单样本t检验、配对t检验、两独立样本t检验的适用范围和假设检验过程(3)了解假设检验与区间估计的关系(4)掌握假设检验两类错误的概念、意义及其之间的关系(5)掌握假设检验功效的概念,了解假设检验时需要注意的问题7、方差分析基础考试内容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方差分析的应用条件、方差分析的基本步骤、完全随机设计方差分析、随机区组设计方差分析、多个样本均数的两两比较考试要求(1)掌握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和应用条件(2)掌握完全随机设计方差分析和随机区组设计方差分析的设计方案、适用范围、变异以及自由度的分解、不同设计类型方差分析的基本步骤(3)熟悉多个样本均数的两两比较的常用方法8、2χ检验考试内容2χ检验的用途、2χ检验的基本思想、2*22χ检验、R*C2χ检验以及配对设计2χ检验的适用范围、计算公式、假设检验步骤以及注意事项考试要求(1)掌握2χ检验的基本思想和用途(2)掌握2*22χ检验的应用、计算公式、假设检验步骤以及注意事项(3)掌握R*C2χ检验的应用、计算公式、假设检验步骤以及注意事项(4)掌握配对设计2χ检验的应用、计算公式、假设检验步骤以及注意事项9、基于秩次的非参数检验考试内容非参数检验的概念、适用范围、配对设计资料的符号秩和检验、两组独立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多组独立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随机区组设计资料的秩和检验考试要求(1)掌握非参数检验的概念及其与参数检验的区别(2)掌握非参数检验的适用范围(3)了解不同设计类型非参数检验的基本步骤10、两变量关联性分析考试内容线性相关的概念及其统计描述、线性相关系数的意义及计算、线性相关系数的统计推断、线性相关分析中应注意的问题、秩相关的概念及其统计描述、秩相关系数的假设检验考试要求(1)掌握线性相关的概念及两变量相关常见的散点图(2)掌握线性相关系数的概念、意义及计算方式(3)了解线性相关系数的统计推断和线性相关分析中应注意的问题(4)掌握秩相关的概念和描述秩相关的常用统计量(5)了解秩相关系数的假设检验过程11、简单线性回归考试内容线性回归分析的概念和意义、线性回归方程的表述及模型中各参数的意义、线性回归模型的适用条件、最小二乘法原则、回归参数的估计及回归方程的建立、总体回归系数的统计推断、决定系数的概念、线性回归的应用考试要求(1)掌握线性回归分析的概念和意义(2)掌握线性回归方程的表述及模型中各参数的意义(3)熟悉线性回归模型的适用条件(4)掌握最小二乘法原则的概念和原理(5)掌握回归参数的估计方法,可按要求建立回归方程(6)了解总体回归系数统计推断的意义和方法(7)掌握决定系数的概念(8)了解线性回归的相关应用(二)流行病学1、绪论考试内容流行病学发展史、流行病学的定义、流行病学的基本原理与实际应用、流行病学研究方法、流行病学特征考试要求(1)了解流行病学发展史(2)掌握流行病学定义及对定义的诠释(3)了解流行病学基本原理与实际应用(4)熟悉流行病学研究的基本方法(5)掌握流行病学的六个特征2、疾病的分布考试内容发病频率测量指标、患病频率测量指标、死亡与生存频率测量指标、疾病负担指标、疾病流行强度的定义、疾病的三间分布考试要求(1)掌握发病频率测量指标的定义、公式、影响因素及应用(2)掌握患病频率测量指标的定义、公式、影响因素及应用(3)掌握死亡与生存频率测量指标的定义、公式、影响因素及应用(4)掌握疾病负担指标的定义和应用(5)掌握描述疾病流行强度的几项指标的定义和应用(6)掌握描述疾病三间分布的各项指标及其概念和特征3、描述性研究考试内容描述性研究的概念、种类、特点和用途,现况研究的概念、特点、研究类型和用途,现况研究的设计与实施,常见的随机抽样方法,常见的偏倚及其控制,现况研究的优缺点考试要求(1)了解描述性研究的概念、种类、特点和用途(2)掌握现况研究的概念、特点、研究类型和用途(3)了解现况研究的设计与实施过程(4)掌握常见随机抽样方法的概念和特点(5)掌握偏倚的概念、现况研究中常见的偏倚及控制方法(6)掌握现况研究的优缺点4、队列研究考试内容队列研究的概念、特点和基本原理、不同类型队列研究的概念、特点和选用原则、队列研究的设计与实施、暴露人群和对照人群的选择、队列研究效应测量指标的定义和应用,队列研究常见偏倚及其控制,队列研究的优缺点考试要求(1)掌握队列研究的概念、特点和基本原理(2)掌握三种不同类型队列研究的概念、特点和选用原则(3)熟悉队列研究的设计与实施过程,包括暴露人群和对照人群的选择、随访的对象与方法、观察终止时间与观察终点等(4)掌握队列研究效应测量指标的定义和应用(5)掌握队列研究常见的偏倚及其控制方法(6)掌握队列研究的优缺点5、病例对照研究考试内容病例对照研究的概念、特点和基本原理、匹配的意义与应用、病例对照研究的实施步骤、对照的选择选择要求和来源、变量的选定和定义、比值比的定义、计算方法和应用、病例对照研究常见偏倚及其控制,病例对照研究的优缺点考试要求(1)掌握病例对照研究的概念、特点和基本原理(2)掌握病例对照研究中匹配的原理、意义与应用(3)熟悉病例对照研究的实施的基本步骤,包括对照的选择、变量的选定和定义等(4)掌握比值比的定义、计算方法和应用(5)掌握病例对照研究中常见的偏倚及其控制方法(6)掌握病例对照研究的优缺点及其与队列研究的比较6、实验流行病学实验流行病学的概念、基本特点、主要类型和用途,临床试验的概念、特点、设计实施过程和常见偏倚及其控制,现场试验和社区试验以及类实验的概念、效果评价指标,实验流行病学的优缺点和应注意的问题考试要求(1)掌握实验流行病学的概念、基本特点、主要类型和用途(2)掌握临床试验的概念、特点,了解临床试验的设计实施过程和常见偏倚及其控制(3)掌握现场试验、社区试验以及类实验的概念(4)熟悉实验流行病学中效果评价指标,包括保护率、效果指数、抗体阳转率等(5)了解实验流行病学的优缺点和应注意的问题7、筛检考试内容筛检的概念、意义、应用和实施原则,筛检试验的定义和特征,筛检试验的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串联试验、并联试验的概念及其对评价指标的影响,成本-效果分析、成本-效益分析、成本-效用分析的概念,筛检试验中常见偏倚的定义和特点考试要求(1)掌握筛检的概念、意义和应用,了解筛检的实施原则(2)掌握筛检试验的定义和特征,明确筛检试验与诊断试验的区别(3)了解筛检试验的评价方法,掌握筛检试验金标准的选择(4)掌握筛检试验真实性、可靠性、预测值的评价指标,包括灵敏度、特异度、正确指数、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kappa值、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的计算方法与意义(5)掌握串联试验、并联试验的概念及其对评价指标的影响(6)了解成本-效果分析、成本-效益分析、成本-效用分析的概念(7)熟悉筛检试验中常见偏倚的定义和特点8、偏倚及其控制选择偏倚的概念和特点和控制方法,信息偏倚的概念、特点和控制方法,混杂偏倚的概念、特点和控制方法考试要求(1)掌握选择偏倚中入院率偏倚、现患病例-新发病例偏倚、检出症候偏倚、无应答偏倚、易感性偏倚的概念、特点和控制方法(2)掌握信息偏倚中回忆偏倚、报告偏倚、暴露怀疑偏倚、诊断怀疑偏倚、测量偏倚的概念、特点和控制方法(3)掌握混杂偏倚的概念、特点和控制方法9、病因与因果推断考试内容病因的定义、病因的分类、轮状模型的概念,病因研究的方法和主要步骤、Mill准则,因果推断的标准考试要求(1)掌握病因的定义和分类(2)掌握病因模型中轮状模型的概念(3)了解病因研究的方法和基本步骤(4)掌握Mill准则及其应用(5)掌握因果推断的标准,能根据实例进行因果推断10、预防策略考试内容健康的定义、影响健康的因素、生物医学模式和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三级预防的概念及每一级预防的定义、特点和意义,健康保护、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概念和意义,高危策略和全人群策略的定义和优缺点考试要求(1)掌握健康的定义,了解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2)了解生物医学模式和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3)掌握第一级预防、第二级预防和第三级预防的定义、特点、意义和实际应用(4)了解健康保护、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概念和意义(5)掌握高危策略和全人群策略的定义和优缺点11、公共卫生监测考试内容公共卫生监测的定义、特征和任务,主动监测、被动监测和哨点监测的概念,公共卫生监测的目的和意义,公共卫生监测的种类和内容,公共卫生监测的方法和基本步骤考试要求(1)掌握公共卫生监测的定义、特征和任务(2)掌握主动监测、被动监测和哨点监测的概念和特点(3)了解公共卫生监测的目的、意义、种类和内容(4)了解公共卫生监测的方法和基本步骤12、传染病流行病学考试内容传染病流行病学的概念,传染病流行概况,传染病流行过程及相关概念、疫源地与流行过程,传染病预防、监测、疫情管理和控制措施,计划免疫和免疫规划的概念,免疫规划的内容,预防接种的效果评价,新发传染病定义、流行特征、三级预防策略考试要求(1)掌握传染病流行病学的概念,了解我国以及全球传染病流行概况(2)掌握传染病流行过程及相关概念,包括潜伏期、病原携带者、人群易感性等(3)了解疫源地形成的条件、流行过程及影响因素(4)了解传染病预防、监测、疫情管理和控制措施(5)掌握计划免疫和免疫规划的概念,了解免疫规划的内容,掌握预防接种流行病学效果评价指标(6)掌握新发传染病定义、流行特征和三级预防策略13、伤害流行病学考试内容伤害的定义、分类,伤害发生的原因和影响因素,伤害的流行特征和研究现状,伤害发生频率测量指标、伤害造成损失程度的测量指标、伤害监测、伤害预防策略和措施考试要求(1)掌握伤害的定义、了解伤害的分类、发生原因和影响因素(2)了解伤害的流行特征和研究现状(3)掌握伤害发生频率测量指标和伤害造成损失程度测量指标,包括潜在减寿年数、伤残调整寿命年的定义和应用(4)了解伤害监测、伤害预防和控制的策略措施14、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考试内容突发事件的定义和分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主要特点、分期、分类、分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评估的种类、内容和过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调查的意义和过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原则和过程考试要求(1)掌握突发事件的定义,了解突发事件的分类(2)掌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主要特点、分期、分类和分级(3)了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评估的种类、内容和过程(4)掌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调查的意义和暴发调查的过程(5)熟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原则和过程15、精神卫生流行病学考试内容精神卫生流行病学的定义、精神障碍的患病率和流行特征、精神卫生流行病学常用研究方法、精神卫生问题测量工具的选择与评价、我国精神卫生工作现状与精神障碍的防治策略考试要求(1)掌握精神卫生流行病学的定义、精神障碍的患病率和流行特征(2)了解精神卫生流行病学常用研究方法(3)了解精神卫生问题测量工具的选择与评价(4)了解我国精神卫生工作现状与精神障碍的防治策略16、分子流行病学考试内容分子流行病学的定义、与传统流行病学的关系、生物标志(暴露标志、效应标志、易感性标志)的定义和特征、分子流行病学主要研究方法、生物标志的选择和检测、分子流行病学的应用和展望考试要求(1)掌握分子流行病学的定义,了解其余传统流行病学的关系(2)掌握各种生物标志,包括暴露标志、效应标志、易感性标志的定义和特征(3)了解分子流行病学主要研究方法,熟悉生物标志的选择和检测(4)了解分子流行病学的应用和展望17、流行病学与循证医学考试内容循证医学的概念和内涵、循证决策三要素、数据的收集、整理和传播考试要求(1)掌握循证医学的概念和内涵,了解循证决策三要素(2)熟悉数据的收集、整理和传播18、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考试内容meta分析的概念,进行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的意义,meta分析的基本步骤和方法,meta分析的偏倚及其检查,meta分析的展望考试要求(1)掌握meta分析的概念,进行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的意义(2)掌握meta分析的基本步骤和方法(3)了解meta分析的偏倚及其检查(4)了解meta分析的展望三、参考书目[1]方积乾.卫生统计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2[2]詹思延.流行病学(第七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2。
公共卫生研究生考试卫生综合解说教程《公共卫生研究生考试卫生综合解说教程》篇一公共卫生研究生考试中的卫生综合,就像一座神秘又充满挑战的大山,横亘在众多考生面前。
这卫生综合到底涵盖了哪些内容呢?也许就像一个装满各种宝贝和小怪兽的魔法盒子。
咱先来说说流行病学吧。
这流行病学呀,就像是侦探破案的工具。
想象一下,在一个充满迷雾的城市里,突然出现了一群生病的人,流行病学就像是那个拿着放大镜,仔细寻找线索的侦探。
它要找出谁是第一个生病的,病是怎么传播的,就像是追踪一个狡猾的小偷的作案路径一样。
我记得我第一次接触流行病学的时候,那感觉就像是进入了一个迷宫。
那些密密麻麻的公式,什么RR(相对危险度)、OR(比值比),就像一群调皮的小精灵,在我眼前晃来晃去,搞得我晕头转向。
“这到底是啥玩意儿啊?”我当时就在心里不停地吐槽。
然后是卫生统计学。
这可真是个让人又爱又恨的科目。
它就像是一个超级精密的计算器,但这个计算器的操作手册却是用外星语写的。
那些t检验、卡方检验,感觉就像是一道道复杂的数学谜题。
我曾经为了一道统计题,抓耳挠腮了好几个小时。
我想,也许统计学家们都是数学世界里的魔法师吧,他们能从一堆看似杂乱无章的数据里,找出隐藏的规律。
就像在一堆沙子里找到那颗最特别的珍珠一样。
再看看环境卫生学,这门学科就像是地球的健康守护者。
它关注着我们周围的一切环境因素,从空气到水,从土壤到噪音。
我曾经去过一个污染比较严重的城市,那里的天空总是灰蒙蒙的,就像一块脏抹布盖在城市的上空。
那时候我才真正意识到环境卫生学的重要性。
它就像一个无声的卫士,努力保护着我们免受环境中有害物质的侵害。
如果环境卫生学是一个人,那他一定是个充满正义感的超级英雄。
公共卫生研究生考试的卫生综合,虽然充满了挑战,但它就像一场刺激的冒险。
每一个学科都是这个冒险旅程中的一道关卡,也许我们会在关卡前跌倒,也许会迷茫,但只要坚持下去,总会找到通关的方法。
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呢?《公共卫生研究生考试卫生综合解说教程》篇二公共卫生研究生考试卫生综合,这可不是个轻松的话题啊。
第五章流行病学和医学统计学基础知识一、单选题1、以下对流行病学的任务,表述错误的是()。
A. 流行病学第二阶段的任务是“找出原因、影响或决定因素”B. “健康风险评估”对应流行病学第一阶段的任务C. “健康危险因素干预”对应流行病学第三阶段的任务D. 流行病学第一阶段的任务是“揭示现象”E. 流行病学第三阶段的任务是“提供措施”网校答案:B网校解析:流行病学的任务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的任务是“揭示现象”,即揭示流行(主要是传染病)或分布(其他疾病、伤害与健康)的现象。
第二阶段为“找出原因、影响或决定因素”,即从分析现象入手找出流行与分布的规律、原因或影响因素。
第三阶段为“提供措施”,即合理利用前两个阶段的结果,找出预防或干预的策略与措施。
结合健康管理的实际,流行病学第一、二和三阶段的任务分别对应的是“健康信息收集”“健康风险评估”“健康指导和健康危险因素干预”。
2、流行病学主要研究()。
A. 医院内的患者及患病有关因素B. 正常人群的健康水平C. 亚健康人群的健康水平D. 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E. 社区内高危人群及其健康水平网校答案:D网校解析:流行病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①疾病分布及影响分布的原因:即“揭示现象”。
②研究疾病的流行因素和病因:即“找出原因”。
③研究与制定预防对策和措施:即“提供措施”。
④评价策略和措施的效果:即“评价效果”。
3、下列关于流行病学,说法错误的是()。
A. 流行病学是从群体角度研究疾病与健康B. 流行病学研究的病种仅限于传染病C. 流行病学属于预防医学的范畴D. 流行病学已深入临床医学的研究中E. 流行病学是从疾病分布入手探讨疾病的流行因素网校答案:B网校解析:流行病学是研究疾病、健康状态和事件在人群中的分布、影响和决定因素,用以预防和控制疾病、促进健康的学科。
该定义的基本内涵有四点:①它的研究对象是人群,是研究所关注的具有某种特征的人群;②它不仅研究各种疾病,而且研究健康状态和事件;③它的重点是研究疾病、健康状态和事件的分布、影响和决定因素;④最重要的是,它的落脚点是为预防和控制疾病、促进健康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北大公卫考研复试
北大公卫考研复试是所有考生在考研过程中必须经历的一部分,而且也是决定是否能被北大公卫录取的关键环节。
在参加复试的过程中,考生不仅需要展示自己的学术水平和研究能力,还需要通过面试等环节展示自己的综合素质。
在准备复试的过程中,考生首先需要针对北大公卫的报考要求进行准备。
了解复试的具体内容和形式,对于备战复试非常重要。
通常北大公卫的复试会进行笔试和面试两个环节,其中笔试主要考察考生的基础知识和分析能力,而面试则考察考生的综合素质和研究潜力。
为了在笔试中取得好成绩,考生需要做好复习准备。
首先,考生需要对公共卫生学的基础知识进行系统的复习,包括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环境卫生学等。
此外,考生还需要关注当前的公共卫生热点问题,提前阅读相关文献和学术论文,加深对公共卫生领域的了解。
在面试环节中,考生需要展示自己的研究能力和综合素质。
面试时,考生可以准备一份详细的个人陈述,介绍自己的学术经历、研究兴趣和未来发展计划。
同时,考生还可以准备一些与公共卫生相关的话题,以便在面试中展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最后,参加复试的考生需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考研复试是一个竞争激烈的过程,考生需要保持自信和冷静的心态,同时要有足够的准备和自信。
总之,参加北大公卫考研复试是一个全面展示自己能力和素质的过程,考生需要在各个方面都做好充分的准备。
只有通过努力和准备,才能顺利通过北大公卫的考研复试,实现自己的研究梦想。
高级策略及备考指导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海文考研学员内部专用)海文考研信息数据中心 海文考研专业课教学与研究中心万 学 主 网: 万学专业课频道:目录1、考研最新政策及权威趋势分析 (2)1.1最新考研重大事件盘点 (2)1.2最新研究生招生五大变化 (2)1.3最新政策及趋势权威分析 (3)2、目标专业解析 (4)3、目标院校实力剖析 (6)4、目标专业部分近年招不满院校 (7)5、目标专业全国索引向导 (7)6、目标专业新增硕士点 (8)7、目标专业在全国范围内的较强院校 (8)8、目标院校目标专业往年报名录取比例 (8)9、目标专业在全国部分院校的报名录取比例 (8)10、目标院校目标专业专业细目 (8)11、目标专业较强院校专业细目对比(包括相同二级学科、研究方向、招生人数、参考书以及各校联系方式)912、目标院校目标专业同等学力须知备注 (29)13、可供调剂的专业 (29)14、专业课成功学习策略 (29)15、专业课必备复习资料及全程复习规划 (30)15.1专业课全年复习资料 (30)15.2专业课全年复习规划 (30)15.3专业课参考书目使用方法 (31)16、专业课学习规律与典型疑难问题解答 (32)16.1专业课在初试和最终录取时的权重 (32)16.2复试中专业课淘汰率 (32)16.3考研考试与录取规则发生根本变化 (33)16.4专业课学习范围不明确 (33)16.5跨档次考研专业课更难 (33)16.6学生专业课基础水平各不相同 (33)16.7专业课复习资源稀缺 (33)16.8专业课的分数弹性大 (34)16.9如何高效率的使用专业课真题 (34)16.10论文作用 (34)16.11专业最佳启动复习时间 (35)16.12五到六月专业课复习误区 (35)1、考研最新政策及权威趋势分析1.1最新考研重大事件盘点浙大携手世界名校,开招国际创业学研究生。
现代预防医学2015年第42卷第6期Modern Preventive Medicine,2015,Vo1.42,NO.6 ・961 ・ ・流行病与统计方法・ 流行病学研究中相加和相乘尺度交互作用的分析
袁悦,李楠,任爱国,叶荣伟,王琳琳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生育健康研究所/卫生部生育健康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91
摘要:目的介绍统计学相加模型以及相乘模型在分析生物学交互作用中的应用。方法本文首先对交互作用的概念 和统计学检验原理进行概述,然后通过一项病例一对照研究实例,利用多种统计方法,应用SAS软件的相应模块,分 析相乘模型和相加模型的不同结果,评价它们在解释生物学交互作用时的差异;其中对于相加模型可信区间及统计学 检验,还提出了几种简单易行的评价方法。结果两因素对疾病风险的交互作用在不同模型表现不同。本文成功建立 利用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进行相加模型可信区间估计的方法,并在病例对照研究实例中发现了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的交互作用。结论利用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进行相加尺度交互作用的分析方法切实可行。在分析生物学交互 作用过程中,应慎重选择适宜模型。 关键词:生物学交互作用;相加模型;相乘模型 中图分类号:R18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8507(2015)06—0961—06
Analysis 0f the application 0f the additive model and the multiplicative statistical model in biologial interacti0n YUAN Yue ,LI Nan,REN Ai—guo,YE Rong—wei,WANG Lin—li“ Institute of Reproductive and Child Health,and Ministry of Health Key Laboratory of Reproductive Health,and Department of Epidemiology and Health Statistics,School ofPublic Health,Peking University,Beijing 100191,China Abstract:Objecfive This study aimed to introduce the application of the additive model and the muhiplicafive model in the analysis of biological interaction.Methods We first summarized the concept and the statistical principle of interaction,then through a case—control example we analyzed the diference between the muhiplicative model and山e additive model using SAS software.We alSO proposed some simple and practicable methods to estimate the confidence interval of the additive mode1.Results The multiplicative model and the additive model gave diferent results on biological interaction.The additive model showe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resuh in interaction when used with nonlinear mixed effect mode1.Conclusion Nonlinear mixed effect model for additive interaction was practica1.It should be cautious to choose the proper model in the analysis of biological interaction. Keywords:Biological interaction;Additive model;Muhiplicative model
北大考博辅导:北京大学数据科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根据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最新公布的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可知,全国共有37所开设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类专业的大学参与了排名,其中排名第一的是南京医科大学,排名第二的是华中科技大学,排名第三的是北京大学。
作为北京大学实施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的重点学科,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的数据科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一级学科在历次全国学科评估中均名列第三。
下面是启道考博整理的关于北京大学数据科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考博相关内容。
一、专业介绍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是从医学中分化出来的一个独立的学科群。
它以人类群体为研究对象,应用生物医学、环境医学和社会医学的理论,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方法,研究疾病发生与分布规律以及影响健康的各种因素,制定预防对策和措施,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命质量的目的。
作为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预防医学是在人类为求生存和发展、与危害健康的各种因素斗争的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北京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的数据科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在博士招生方面,不区分研究方向1004J3 数据科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研究方向:00.不区分研究方向此专业实行申请考核制。
二、考试内容北京大学数据科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博士研究生招生为资格审查加综合考核形式,由笔试+专业面试构成。
其中,综合考核内容为:1、我院各专业招生专家小组根据申请人的申请材料,参考申请者提交的课程成绩、硕士学位论文、外语水平、科研参与、发表论文、专著出版、获奖情况、研究计划和专家推荐意见等,对其科研潜质和基本素质等做出综合评价结论。
根据素质审核结果,择优确定进入考核的候选人;2、考核采取面试、笔试或两者相兼的方式进行差额复试,对学生的学科背景、专业素养、操作技能、外语水平、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以及申请人分析、解决问题和进行创新的综合能力等进行考察;3、考核时间各招生专业依据实际情况进行,外国语言文学(区域与国别)专业与生物学专业的复试时间预计安排在2019年4月,大数据类专业预计安排在3月中下旬,具体时间见后续通知。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考研人大专业介绍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考研人大专业介绍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中国人民大学是一所全国的重点大学,并且是教育部直属的,是一所国家的“211工程”和“985工程”的重点建设高校。
中国人民大学在文、法、哲等比较偏文的多领域国内领先,下面看一下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专业介绍之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1、专业概况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是教育部设立的一门新的经济学学科。
按照教育部学科门类划分,属于理论经济学范畴。
授予经济学学位。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教研室承担培养硕士生、博士生的任务,是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授予点,与我校环境学院共建教育部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人才培养基地,是教育部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唯一重点学科。
2、主要研究方向本学科主要培养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
主要研究方向包括:人口经济学,宏观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区域人口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及规划。
3、研究内容本专业侧重于人口问题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它的专业优势在于人口学、经济学与环境、资源科学的交叉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中国人口与经济发展问题,人口与粮食安全,生态脆弱区人口与环境协调发展,区域人口容量与可持续发展,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等等。
4、专业培养目标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教研室的培养目标是培养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高层次理论人才,以及相应的宏观与区域性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及规划的高级研究人才。
专业注重培养学生有广博的专业知识,有创新能力,有组织实际工作的能力,能熟练地应用外语。
5、本专业师资力量本专业目前有教授1名,副教授3名,讲师一名。
我国著名人口学家翟振武、中国人口学会副会长在本教研室工作。
翟振武教授人口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中国人口学会副会长,先后承担了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的重大科研课题研究。
主要著作《走向21世纪的中国人口资源环境》等侯东民副教授硕士教研室主任硕士生导师,先后承担过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的科研课题研究。
重庆市考研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复习资料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学解析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学是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考研的重要科目之一。
本文将从流行病学和卫生统计学两个方面进行解析,为考生提供复习资料和学习方法。
一、流行病学解析流行病学是研究疾病在人群中的分布、发生和影响因素的科学。
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流行病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流行病学研究的方法主要包括调查研究、案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等。
其中,调查研究是最常用的方法,通过对人群进行调查,收集相关数据,来研究疾病的分布和影响因素。
2. 流行病学的疫学三要素:疫学三要素指病人、宿主和环境。
病人是患病者,宿主是潜在的患病者,环境是患病的外部条件。
疫学三要素的研究有助于了解疾病的传播途径和发病机制。
3. 流行病学的疾病防治策略:流行病学研究对于疾病的预防和控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了解疾病的传播途径和影响因素,可以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比如提高人群的卫生意识,改善环境卫生条件等。
二、卫生统计学解析卫生统计学是卫生事业中进行数据收集、计算和分析的科学。
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卫生统计学的数据收集方法:卫生统计学的数据收集方法包括普查、抽样调查和监测等。
普查是对全体人群进行调查,抽样调查是选取一部分人群进行调查,监测是长期观察一组人群或地区。
2. 卫生统计学的数据分析方法:卫生统计学的数据分析方法主要包括描述性统计和推断性统计。
描述性统计是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总结,推断性统计是通过样本数据推断总体特征。
3. 卫生统计学在疾病监测和评估中的应用:卫生统计学在疾病监测和评估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疾病的发生、传播和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可以了解疾病的时空分布特征,帮助制定预防控制措施。
三、复习资料及学习方法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复习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学,提供以下复习资料和学习方法:1. 教材教辅资料:选择权威教材和教辅资料进行学习,比如《流行病学原理与方法》、《卫生统计学》等。
系所名称公共卫生学院
招生总数72~77
系所说明第三位代码是“5”为专业学位研究生,其他为科学学位研究生。
招生专业: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100401) 人数:14
研究方向01.疾病预防与控制
02.健康指标综合评价
03.妇儿保健与人口健康
04.医学决策分析
05.临床试验数据管理与统计分析
06.慢性病流行病学
07.医学数据库知识发现与挖掘
08.传染病流行病学
09.流行病学方法
考试科目本专业招生计划含为西藏大学医学院定向培养1名;01~05方向为推荐免试,06、07方向各含推荐免试生1名,04、07方向侧重计算机应用背景。
1101思想政治理论2201英语一
3762卫生综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