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排名)
- 格式:doc
- 大小:22.50 KB
- 文档页数:1
卫生统计学教材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卫生统计学教材:1.《卫生统计学基础》(Foundations of Biostatistics):作者是Bernard Rosner。
这本书是卫生统计学的基础教材,介绍了统计学的基本概念、方法和应用,包括假设检验、回归分析、生存分析等。
2.《医学统计学》(Medical Statistics):作者是Martin Bland。
这本书适用于医学和卫生领域的学生和研究人员,介绍了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包括描述性统计、假设检验、多元分析等。
3.《卫生统计学导论》(Introduction to Biostatistics):作者是Robert R. Sokal和F. James Rohlf。
这本书介绍了卫生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包括数据收集、描述性统计、推断统计等内容。
它注重理论与应用相结合,同时提供了实例和案例研究。
4.《实用统计学》(Practical Statistics for Medical Research):作者是Douglas G. Altman。
这本书着重介绍了医学研究中常用的统计方法和技术,如生存分析、非参数统计、回归分析等。
它注重实际应用和解释统计结果的方法。
5.《卫生统计学与流行病学》(Medical Statistics and Epidemiology):作者是Jennifer L. Kelsey、Richard F. Heller和Hal Morgenstern。
这本书结合卫生统计学和流行病学的知识,介绍了研究设计、数据分析和解释统计结果的方法。
它适用于医学、卫生和流行病学领域的学生和研究人员。
以上是一些常用的卫生统计学教材,可以根据个人的学习需求和水平选择合适的教材进行学习。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就业方向流行病和卫生统计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健康的复杂科学,它研究的是疾病和病毒在人群之间的传播以及如何预防、控制和减轻这种传播。
它是研究预防和治疗疾病,以及促进人类健康的重要学科。
流行病学涉及多学科领域,如生物学、公共卫生、计算机科学、社会学和经济学,从而使它涉及到许多就业方向。
流行病学家在就业中可以担任各种角色,如医疗保健机构的研究员、公共卫生机构的流行病学分析师和管理者、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的专员、科学家、社会研究员、医药行业的研究员、非政府组织的民权研究员、卫生部门的新闻发言人等。
因此,流行病学家有数不清的就业选择,可以让他们把自己的天赋和热情用于维护人类健康。
卫生统计学是一门研究用数学和统计学方法收集、分析和改善人类健康的学科。
它结合了数学、统计和其他社会科学,以便对疾病、残疾和死亡的影响进行更有效的评估和研究。
卫生统计学主要研究的是由病毒、细菌、药物和其他因素引起的疾病。
卫生统计学家可以在医疗机构、政府机构、研究机构、非营利性组织和学术机构从事各种研究和项目。
他们负责收集、分析和报告病人健康数据,研究健康政策影响,提出改进建议,并建议最佳治疗方案。
从事流行病学和卫生统计学之类的工作需要有良好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如生物学、统计学、社会科学和公共卫生。
这些人也需要具备软技能,如沟通能力、抗压能力和临床分析能力,以及对穿梭在多学科领域的尊重与理解。
流行病学和卫生统计学的发展与实践有助于管理健康危机,并弥补数据缺口,以促进改善全球公共卫生。
在个人层面,利用流行病学和卫生统计学可以实现职业目标,有助于改善健康,确保优质护理,并帮助人们熟悉有关健康方面的最新信息。
总之,流行病学和卫生统计学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就业领域。
它们不仅为就业带来了丰富的机遇,还有助于促进全球健康。
如果你有兴趣参与此类工作,那么拥有相关的资质和技能将会给你带来成功的机会。
流行病学数据分析与卫生统计学基础时间序列分析方法流行病学数据分析和卫生统计学是在疾病预防和控制方面至关重要的研究领域。
通过对大量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疾病的传播规律、风险因素以及有效的控制措施。
其中,基于时间序列的分析方法在流行病学研究中具有广泛应用和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流行病学数据分析与卫生统计学基础时间序列分析方法的相关内容。
一、流行病学数据分析流行病学数据分析是针对人群发生疾病的情况进行收集和分析的过程。
研究者通过收集病例报告、调查问卷、医疗记录等多种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并对这些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便更好地理解疾病的发生、传播和控制效果。
在流行病学数据分析中,常用的方法有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和分析性流行病学分析。
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主要用于描述疾病的现状和分布情况,包括疾病的发生率、患病率、死亡率等指标。
而分析性流行病学分析则是通过对疾病发生的影响因素进行探究,如探讨不同群体的风险因素、疫苗接种的效果等。
流行病学数据分析通常会运用统计学方法,如描述统计学、推断统计学和回归分析等。
通过这些方法,研究者可以从大量数据中找出关联性、趋势性和因果性等规律,为疾病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二、卫生统计学基础时间序列分析方法时间序列分析是研究时间序列数据背后的模式和趋势的一种方法。
在卫生统计学中,时间序列分析被广泛应用于研究疾病的季节性、年度周期性以及长期趋势等变化规律。
时间序列分析包括多种方法,其中最常用的是平滑法、分解法和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ARIMA)。
平滑法通过计算移动平均值或加权平均值来减少季节性和随机性的影响,以便更好地显示趋势变化。
分解法则将时间序列数据分为趋势、季节性和随机性三个成分进行分析,以揭示不同成分对总体的影响。
ARIMA模型则是一种可以同时考虑时间序列的自回归和移动平均的方法,能够更准确地预测和解释时间序列的变化。
时间序列分析与流行病学数据分析的结合,可以帮助研究者更好地了解疾病的变化规律、趋势以及驱动因素。
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学的职业发展与就业前景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公共健康问题的关注度不断提升,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学作为一门重要学科,其职业发展与就业前景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学在职业发展与就业前景方面的优势和挑战。
1. 职业发展优势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学是一门研究人群健康状况和疾病分布规律的学科,具有以下职业发展优势:首先,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学的研究成果可以为公共卫生政策制定和健康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人们对健康问题的关注度也在不断提高。
政府和相关机构需要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学专业人才来进行科学研究,从而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公共卫生政策,有效提高整个社会的健康水平。
其次,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正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通过分析大规模的健康数据,可以更好地了解疾病的发病规律、传播途径以及影响因素,从而提供更加精准的防控策略。
作为一门涉及统计学、计算机科学等多学科交叉的学科,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学的专业人才也在不断被市场所需。
2. 就业前景展望在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学领域,专业人才需求与日俱增。
从医院、卫生部门到国际组织和大型医药企业,都需要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学专业人士来从事健康数据的收集、分析和解读工作。
例如,流行病学家可以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从事疾病监测和调查的工作,通过对疾病样本和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提供科学依据并制定防控策略。
卫生统计学家可以在医院或卫生部门从事卫生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工作,帮助医疗机构更好地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并提供科学指导。
此外,随着公共卫生国际合作的深入推进,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学专业人员也可以在国际组织如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等从事全球卫生和疾病防治的工作。
在全球范围内,专业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
然而,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学的职业发展与就业前景也存在一些挑战。
首先,该领域的专业知识要求较高,需要具备扎实的统计学、生物学、计算机科学等基础知识。
考研最容易的公共卫生专业有哪些考研最容易的公共卫生专业?考研最容易的公共卫生专业有《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环境卫生学》等专业。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考研最容易的公共卫生专业,供大家参考!考研最容易的公共卫生专业考研最容易的公共卫生专业有流行病学专业、卫生统计学专业、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专业、环境卫生学专业等。
在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的考研院校中,比较容易上岸的学校有华中科技大学、第二军医大学、中国医科大学、广西医科大学等。
相对来说考研难度最小的几个学校有西安交通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北京大学、中山大学、复旦大学等专业院校,同学们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进行选择。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想要选择一个好考的难度小的学校需要考虑很多方面。
很多考生在选择考研院校的时候,自然而然想要考取更好的院校,博得更高的起点。
但是择定高目标的同时千万不要忘记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比如自己本科期间的学习成绩和科研成果,以及取得的各类成就和论文发表情况是否有足够的把握,因为这些因素都是在考研复试中非常重要的影响条件,如果不具备,则考上重点高校研究生的可能性就会很小。
公共卫生专业考研考什么科目思想政治理论、英语一、数学一和专业课,专业课考卫生综合或检验综合,学校不同专业课不同。
公共卫生是关系到一国或一个地区人民大众健康的公共事业。
公共卫生的具体内容包括对重大疾病尤其是传染病(如结核、艾滋病、SARS等)的预防、监控和医治;对食品、药品、公共环境卫生的监督管制,以及相关的卫生宣传、健康教育、免疫接种等。
例如对SARS的控制预防治疗属于典型的公共卫生职能范畴。
公共卫生专业硕士毕业之后的就业前景还是很广泛的。
一般的话都是去事业单位就业,主要是文教、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单位或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管理工作。
考研报名什么时候需要上传照片在考研报名时,考研预报名在9月份,考研正式报名在10月份,考生需根据自己选择的报名时间来上传照片,此外,考研确认时也需要上传照片,大概在11月份左右。
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学在流行病发调查中的应用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学是在预防和控制疾病方面至关重要的学科。
在流行病的爆发和调查中,它们被广泛应用来帮助医学专家确定疾病的传播模式、风险因素以及制定适当的预防和治疗策略。
本文将探讨流行病学和卫生统计学在流行病调查中的应用以及其在公共卫生领域中的重要性。
一、流行病学的应用流行病学是研究疾病发生、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的科学。
在流行病发调查中,流行病学提供了解决以下问题的方法:1.1 疾病传播模式的研究了解疾病的传播模式对于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至关重要。
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可以确定疾病的传播途径,如飞沫传播、接触传播或蚊虫传播等。
此外,还可以确定疾病的潜伏期和传播速度,从而帮助制定相应的隔离和控制策略。
1.2 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分析流行病学学家使用卫生统计学方法来计算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以评估疾病的严重性和传播趋势。
这些数据可以帮助公共卫生部门制定预防措施和资源分配策略,以应对疫情的迅速变化。
1.3 疾病的风险因素研究通过对病例和对照组的比较研究,流行病学家可以识别疾病的潜在风险因素。
例如,通过调查吸烟者与非吸烟者的健康状况,可以确定吸烟与肺癌的关联性。
这些发现对于预防和控制疾病至关重要。
二、卫生统计学的应用卫生统计学在流行病调查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是卫生统计学在流行病调查中的应用:2.1 数据收集和统计分析卫生统计学家利用各种数据收集方法,如问卷调查、样本调查和疫情报告等,收集与流行病相关的数据。
然后,他们使用统计学方法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以获得对流行病情况和趋势的全面理解。
这些数据可以帮助决策者制定应对流行病的政策和干预措施。
2.2 疾病预测和模拟卫生统计学家使用数学模型和统计方法对现有数据进行分析,以预测未来疾病发病率和传播趋势。
这有助于政府和卫生部门做出及时决策,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以最大程度地降低疫情的影响。
2.3 疫苗和药物研发卫生统计学在疫苗和药物研发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预防医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专业代码:1004,授医学学位)一、培养目标1.具有良好的科研道德,严谨、求实、创新、进取的科学态度和作风以及独立从事学了可续研究的能力。
2.具有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3.在本学科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
二、研究方向(一)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学科、专业代码:100401,本专业设置如下研究方向:1.传染病流行病学2.慢性流行病学3.重大疾病预测预警4.健康促进与绩效评价5.社会因素与健康6.生物统计学方法及其应用(二)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学科、专业代码:100402,本专业设置如下研究方向:1.环境与工业毒理学2.环境污染的分子流行病学3.环境相关疾病与职业性疾病研究4.饮水安全与健康危害评价5.环境医学监测新技术6.劳动生理与工效学(三)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学科、专业代码:100403,本专业设置如下研究方向:1.食物营养与健康2.营养膳食与慢性病3.营养流行病学4.分子营养学(四)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学科、专业代码:100404,本专业设置如下研究方向:1.生殖健康研究:研究生理、心理和社会因素对妇女生殖健康和儿童身心健康的作用机制与保健对策,研究危害妇女和儿童的各种常见疾病的流行特征、早期筛查方法和适宜技术、预防措施和治疗原则。
2.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与心理健康:研究儿童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的发生机制、现状、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和预防策略。
3.社区妇幼卫生服务与管理:主要开展社区妇幼卫生服务的需求和利用研究,探讨其作用机制。
(五)卫生毒理学,学科、专业代码:100405,本专业设置如下研究方向:1.神经毒理学:选择常用农药为受试物,采用生物化学、生物物理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从分子水平探讨农药对神经系统毒作用的机理。
本方向是毒理学与神经生物学的交叉领域。
2.分子与生化毒理学:主要运用现代生物化学、酶学及生物物理学方法和技术,研究外来化合物在体内生物转化、转运及代谢解毒的特点。
流行病学和卫生统计学是干什么的?你知道吗?剑阁县人民医院 628317在医学学科中,卫生统计学、流行病学都属于重要的方法学科、基础学科。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若对更多流行病学数据分析,应逐渐探寻出较多的统计学知识,而将统计学、流行病学结合在一起,就显得越来越重要。
在此背景下,2006年中国人民大学诞生了流行病与公共卫生统计专业。
由此能够看出,这一专业也属于比较年轻的专业,那么流行病学和卫生统计学到底是干什么的,以下我们对相关内容进行分析。
流行病学和卫生统计学是做什么的?(1)流行病学:流行病学是对人的健康状态,以及疾病对人群影响、分布的研究,同时评价、控制、预防、消除疾病和保持健康的一个重要学科。
其在各个学科预防中起到重要作用。
所以,在进行相关学科研究时,都会将流行病学作为重要的研究基础。
(2)卫生统计学:卫生统计学是对卫生服务领域、居民健康状况,进行数据整理、收集与分析的一门重要学科。
它主要是采用流行病学、统计学等理论与知识,开展统计数据等方面的工作。
(3)流行病学和卫生统计学间的关系:社会及人口学院对人口死亡率、人口死因、健康寿命,以及死亡率等方面,进行了诸多的研究,也累积了大量的成果,在本科生、研究生的课程当中,早就已经开设多门关于生殖健康、健康教育及社会医学等方面的课程,并拥有了一支具备高水平教学的队伍。
在近十年的时间内,健康研究都当作是主要的突破点,将流行学、社会学、人口学、统计学方法等理论,全面的应用于健康领域的研究当中,进而为行为流行病学的研究,提供了发展的方向。
流行病学和卫生统计学实际是处在预防医学的范畴当中,其中流行病学的内容比较广泛,具有病因学研究、疾病预防,从指定卫生政策制定逐渐演变到研究分子学。
实际上卫生统计是一种工具,尤其是对研究医学可以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对于医学论文水平来说,在一定程度上是由它来决定。
卫生统计和流行病学之间,存在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大部分的流行病在研究时,都需要使用卫生统计,这是由于流行病学是为概率的、群体的、对比的一种研究。
医学包括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中医学中西医结合医学、药学、中药学、特种医学、医学技术、护理学等11个一级学科。
据国务院学位办公室2009年发表的统计数据,我国大学授予的医学博士占博士总数的12.90%,授予的医学硕士占硕士总数的9.83%。
另对中国大学公布的2004~2010年招生的博士生导师资料统计,医学博导占博导总数的13.19%。
医学是中国第3大学科。
2011年,有权授予医学博士学位的大学有67所,有权授予医学硕士学位的大学共179所。
2011中国大学研究生院医学一级学科A+级以上学校排名一级学科排名等级校名基础医学 1 A++ 复旦大学基础医学 2 A++ 北京大学基础医学 3 A+ 上海交通大学基础医学 4 A+ 浙江大学临床医学 1 A++ 上海交通大学临床医学 2 A++ 北京大学临床医学 3 A++ 复旦大学临床医学 4 A+ 中山大学临床医学 5 A+ 浙江大学口腔医学 1 A++ 四川大学口腔医学 2 A+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1 A++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2 A++ 华中科技大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3 A+ 复旦大学中医学 1 A++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 2 A+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 1 A++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 2 A++ 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 3 A+ 南方医科大学药学 1 A++ 中国药科大学药学 2 A++ 沈阳药科大学药学 3 A++ 北京大学药学 4 A+ 浙江大学药学 5 A+ 复旦大学药学 6 A+ 四川大学中药学 1 A++ 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药学 2 A++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 3 A+ 成都中医药大学2011中国大学研究生院医学二级学科A+级以上学校排名二级学科排名等级校名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1 A++ 复旦大学学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2 A++ 北京大学学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3 A+ 中山大学学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4 A+ 南方医科大学学免疫学 1 A++ 上海交通大学免疫学 2 A++ 北京大学免疫学 3 A+ 浙江大学免疫学 4 A+ 武汉大学病原生物学 1 A++ 复旦大学病原生物学 2 A++ 北京大学病原生物学 3 A+ 武汉大学病原生物学 4 A+ 南京医科大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1 A++ 汕头大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2 A++ 复旦大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3 A+ 浙江大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4 A+ 华中科技大学法医学 1 A++ 西安交通大学法医学 2 A++ 四川大学法医学 3 A+ 复旦大学法医学 4 A+ 华中科技大学放射医学 1 A++ 苏州大学放射医学 2 A++ 复旦大学放射医学 3 A+ 吉林大学放射医学 4 A+ 北京大学内科学 1 A++ 上海交通大学内科学 2 A++ 北京大学内科学 3 A+ 浙江大学内科学 4 A+ 中山大学儿科学 1 A++ 上海交通大学儿科学 2 A++ 复旦大学儿科学 3 A+ 浙江大学儿科学 4 A+ 北京大学老年医学 1 A++ 安徽医科大学老年医学 2 A++ 华中科技大学老年医学 3 A+ 中南大学老年医学 4 A+ 南京医科大学神经病学 1 A++ 中山大学神经病学 2 A++ 华中科技大学神经病学 3 A+ 首都医科大学神经病学 4 A+ 复旦大学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1 A++ 北京大学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2 A++ 中南大学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3 A+ 上海交通大学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4 A+ 四川大学皮肤病与性病学 1 A++ 北京大学皮肤病与性病学 2 A++ 中南大学皮肤病与性病学 3 A+ 安徽医科大学皮肤病与性病学 4 A+ 中国医科大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1 A++ 复旦大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2 A++ 北京大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3 A+ 华中科技大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4 A+ 上海交通大学临床检验诊断学 1 A++ 重庆医科大学临床检验诊断学 2 A++ 上海交通大学临床检验诊断学 3 A+ 江苏大学临床检验诊断学 4 A+ 北京大学外科学 1 A++ 上海交通大学外科学 2 A++ 北京大学外科学 3 A+ 华中科技大学外科学 4 A+ 中山大学妇产科学 1 A++ 北京大学妇产科学 2 A++ 浙江大学妇产科学 3 A+ 复旦大学妇产科学 4 A+ 华中科技大学眼科学 1 A++ 中山大学眼科学 2 A++ 复旦大学眼科学 3 A+ 浙江大学眼科学 4 A+ 上海交通大学耳鼻咽喉科学 1 A++ 复旦大学耳鼻咽喉科学 2 A++ 首都医科大学耳鼻咽喉科学 3 A+ 中山大学耳鼻咽喉科学 4 A+ 中南大学肿瘤学 1 A++ 中山大学肿瘤学 2 A++ 复旦大学肿瘤学 3 A+ 浙江大学肿瘤学 4 A+ 北京大学康复医学与理疗学 1 A++ 首都医科大学康复医学与理疗学 2 A++ 西安交通大学康复医学与理疗学 3 A+ 中山大学康复医学与理疗学 4 A+ 浙江大学运动医学 1 A++ 北京大学运动医学 2 A++ 浙江大学运动医学 3 A++ 上海交通大学运动医学 4 A+ 复旦大学运动医学 5 A+ 首都医科大学麻醉学 1 A++ 上海交通大学麻醉学 2 A++ 复旦大学麻醉学 3 A+ 华中科技大学麻醉学 4 A+ 北京大学急诊医学 1 A++ 华中科技大学急诊医学 2 A++ 浙江大学急诊医学 3 A+ 中山大学急诊医学 4 A+ 北京大学口腔基础医学 1 A++ 北京大学口腔基础医学 2 A+ 上海交通大学口腔临床医学 1 A++ 四川大学口腔临床医学 2 A+ 上海交通大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1 A++ 北京大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2 A++ 复旦大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3 A+ 华中科技大学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1 A++ 华中科技大学学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2 A++ 浙江大学学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3 A+ 北京大学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1 A++ 四川大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2 A++ 哈尔滨医科大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3 A+ 华中科技大学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1 A++ 北京大学学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2 A++ 华中科技大学学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3 A+ 安徽医科大学学卫生毒理学 1 A++ 中山大学卫生毒理学 2 A++ 北京大学卫生毒理学 3 A+ 东南大学中医基础理论 1 A++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理论 2 A+ 辽宁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基础 1 A++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基础 2 A+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医史文献 1 A++ 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医史文献 2 A+ 北京中医药大学方剂学 1 A++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方剂学 2 A+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诊断学 1 A++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诊断学 2 A+ 河北医科大学中医内科学 1 A++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 2 A+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外科学 1 A++ 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外科学 2 A+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骨伤科学 1 A++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骨伤科学 2 A+ 福建中医药大学中医妇科学 1 A++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妇科学 2 A+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儿科学 1 A++ 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儿科学 2 A+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五官科学 1 A++ 成都中医药大学中医五官科学 2 A+ 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 1 A++ 上海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 2 A+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基础医学 1 A++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基础医学 2 A++ 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基础医学 3 A+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 1 A++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 2 A++ 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 3 A+ 大连医科大学药物化学 1 A++ 中国药科大学药物化学 2 A++ 沈阳药科大学药物化学 3 A++ 北京大学药物化学 4 A+ 华东理工大学药物化学 5 A+ 中国海洋大学药剂学 1 A++ 沈阳药科大学药剂学 2 A++ 复旦大学药剂学 3 A++ 中国药科大学药剂学 4 A+ 四川大学药剂学 5 A+ 浙江大学生药学 1 A++ 中国药科大学生药学 2 A++ 北京大学生药学 3 A++ 沈阳药科大学生药学 4 A+ 辽宁中医药大学生药学 5 A+ 复旦大学药物分析学 1 A++ 沈阳药科大学药物分析学 2 A++ 中国药科大学药物分析学 3 A++ 浙江大学药物分析学 4 A+ 西安交通大学药物分析学 5 A+ 福州大学微生物与生化药学 1 A++ 中国药科大学微生物与生化药学 2 A++ 沈阳药科大学微生物与生化药学 3 A++ 吉林大学微生物与生化药学 4 A+ 北京大学微生物与生化药学 5 A+ 浙江大学药理学 1 A++ 中国药科大学药理学 2 A++ 华中科技大学药理学 3 A++ 沈阳药科大学药理学 4 A+ 浙江大学药理学 5 A+ 北京大学中药学 1 A++ 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药学 2 A++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 3 A+ 成都中医药大学中国大学研究生院理学各一级学科、二级学科全部排名和等级见武书连主编、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的《挑大学选专业—2012考研择校指南》作者网站:作者信箱:wushulian@2011中国大学研究生院(含研究生部、研究生处、研究生学院、研究生培养办公室等)各学科门类、各一级学科、二级学科评价采用百分比法,用A、B、C、D、E共5等11级表示各大学的实力。
1、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排名学科代码:0100401
排名校名等级二级学科一级学科学科门
1 北京大学A++ 100401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100400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10医学
2 复旦大学A++ 100401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100400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10医学
3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A+ 100401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100400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10医学
4 山东大学A 100401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100400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10医学
5 华中科技大学A 100401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100400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10医学
6 中南大学A 100401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100400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10医学
中山大学B+ 100401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100400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10医学
哈尔滨医科大学B+ 100401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100400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10医学四川大学B+ 100401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100400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10医学
山西医科大学B+ 100401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100400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10医学安徽医科大学B+ 100401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100400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10医学
2、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排名学科代码:0100402
排名校名等级二级学科一级学科学科门
1 华中科技大学A++ 100402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100400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10医学
2 四川大学A++ 100402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100400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10医学
3 浙江大学A++ 100402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100400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10医学
4 北京大学A+ 100402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100400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10医学
5 复旦大学A 100402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100400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10医学
6 新疆医科大学A 100402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100400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10医学
东南大学B+ 100402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100400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10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