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娩镇痛的现状和差距
- 格式:ppt
- 大小:1.25 MB
- 文档页数:69
分娩镇痛的研究现状摘要:由于分娩时子宫收缩、阴道反复检查、阴道撕裂以及全身内分泌应激反应,导致女性正常的阴道分娩是一个痛苦的过程。
而女性对分娩痛的恐惧是一个普遍关注的问题,因为它会使一些女性避免怀孕。
此外,由于担心分娩疼痛,女性可能会改变自然的分娩方式,选择剖宫产,这是近年来选择性剖宫率增高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如何减轻分娩时所带来的疼痛,一直是妇产科学领域所研究的主要内容。
据报道[1,2],认识和接受分娩镇痛的发生率在印度人口中分别为9.5%和23%,在尼日利亚人口中分别为27%和57.6%,在澳大利亚人口中分别为98%和80%。
然而,国内只有1%的孕产妇认识和接受分娩镇痛,而对缓解疼痛的方法有怀疑和恐惧是其重要的原因。
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分娩镇痛作一综述,以让更多的医生和产妇了解并认识这一技术。
关键词:分娩镇痛;麻醉;分娩疼痛1 分娩镇痛的必要性分娩疼痛对产妇及胎儿均会产生不利的影响,严重的分娩疼痛会导致产妇和胎儿生命体征不稳,威胁产妇和胎儿的安全。
分娩时,由于产妇过度紧张和焦虑,引发全身的应激反应,使交感神经系统兴奋,分泌大量儿茶酚胺类激素,如:皮质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及儿茶酚胺等。
这些激素的增多,致使心肌收缩力增强、心率加快、心排血量增多。
此外,还可以使外周血管收缩,最终导致产妇血压升高、心脏超负荷工作,耗氧量增加[3]。
产妇紧张焦虑时,过度通气,长久换气易导致呼吸性碱中毒。
宫缩时,由于胎盘对胎儿的供血减少,可能会导致胎儿在宫内长久缺氧,严重影响胎儿的健康。
已有学者报道[4],在分娩过程中,良好的镇痛会缓解产妇的紧张及焦虑以使产妇减少或者消除过度通气。
2 分娩镇痛的适应症、禁忌症及评价适应症:(1)产妇自愿要求;(2)经产科医师评估,可进行阴道分娩试产者(包括瘢痕子宫、妊娠期高血压及子痫前期等)[5]。
禁忌症:(1)产妇拒绝;(2)经产科医师评估不可进行阴道分娩者;(3)椎管内阻滞禁忌,如颅内高压、凝血功能异常、穿刺部位及全身感染等,产妇在穿刺时不能配合影响穿刺操作的情况。
分娩镇痛的发展及研究现状分娩作为女性生育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阶段,也是会产生高度痛感的一个阶段,更是女性们自古以来所经历的一项重要生理过程。
而分娩镇痛则是指在分娩过程中使用药物或其他方法减轻女性疼痛的方法与过程。
在过去,分娩时的疼痛无法避免,但伴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分娩镇痛技术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和提高,并在很多国家和地区都已经成为了标准的医疗程序。
故此,本文将详细介绍关于分娩镇痛技术的历史发展以及当下的研究现状,以便为大家提供一定参考。
分娩镇痛技术的历史发展在过去,分娩时的疼痛被认为是生育过程中的必然过程之一。
这样的观念直到18世纪末期,分娩镇痛技术的正式提出才有所瓦解。
在当时所采取使用的方式主要是通过手动按摩或使用热水等自然方法来减轻产妇的疼痛。
直至20世纪初期,使用麻醉药物在分娩中进行止痛才成为了一种新型代替技术。
而乙醚和氯仿作为最早的麻醉药物,在此时期也被广泛应用于产妇分娩镇痛当中。
但是,由于这些麻醉药物会影响到胎儿的呼吸和心跳,所以使用的风险很大。
但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各种新型的麻醉药物被研发了出来,例如甲磺酸可待因和芬太尼等。
这些药物在长期的临床应用中的效果已然被证实,能够显著缓解产妇分娩的疼痛,但是影响胎儿的副作用仍旧未能完全提出。
而伴随着医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麻醉技术也得到了进一步体现,但却仍旧存在有一定副作用。
比如氧气吸入、产道沉静剂、椎管内麻醉等等。
其中,氧气吸入作为一种辅助缓解疼痛的医学应用方法,它主要通过产妇吸入纯氧来缓解疼痛,具体原理在于纯氧可以有效促进呼吸和缓解焦虑。
但是这种方法只能够对分娩前期的轻度疼痛起到缓解作用,而对于分娩中后期的作用极低。
而肠道沉静剂作为一种镇痛剂,其通常可以通过静脉注射或口服给药的方式来使用。
但过多、过量地使用则会给母婴两者造成不可逆的损伤,因此往往需要医生根据产妇的具体情况来决定给药的剂量。
最后,椎管内麻醉则需要在麻醉师的帮助下进行,其主要通过椎管内注射一定剂量的麻醉药物来切断产妇疼痛信号,能够有效屏蔽产妇痛觉。
分娩镇痛调研报告1. 引言在现代医疗技术的发展下,分娩镇痛已成为妇产科疼痛管理的重要领域之一。
分娩过程中的疼痛不仅对孕妇的身体和心理健康造成影响,还可能导致分娩进程的延迟和并发症的发生。
因此,对分娩镇痛技术进行调研,了解其现状和应用效果,对提高妇产科护理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2. 分娩镇痛技术分类根据具体的应用方法和作用机制,分娩镇痛技术可以分类如下:2.1. 药物镇痛药物镇痛是最常用的分娩镇痛技术之一。
常用的药物包括阿片类镇痛药物、局麻药物和非镇痛药物。
此类技术的优点是镇痛效果显著,但缺点是可能对胎儿产生一定的影响。
2.2. 无药物镇痛无药物镇痛是相对较新的分娩镇痛技术,在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常见的无药物镇痛技术包括水疗、音乐疗法、心理支持等。
此类技术的优点是安全无副作用,但缺点是镇痛效果相对较弱。
3. 分娩镇痛技术的应用和效果根据文献调研和临床案例观察,我们对常见的分娩镇痛技术进行了应用和效果的评估,结果如下:3.1. 药物镇痛药物镇痛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镇痛效果较好。
然而,由于药物本身的不同,镇痛效果和副作用也有所差异。
阿片类镇痛药物在镇痛效果上较好,但可能对胎儿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和呼吸抑制。
局麻药物在镇痛效果上较强,但对胎儿的影响较小。
非镇痛药物相对较安全,但镇痛效果较弱。
因此,在具体应用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3.2. 无药物镇痛无药物镇痛技术虽然不具有药物镇痛的强大效果,但其安全性得到了广泛认可。
水疗作为一种常见的无药物镇痛技术,可以通过温暖水温和水中浮动来缓解分娩过程中的疼痛。
音乐疗法和心理支持作为辅助技术,可以帮助孕妇放松心情,分散注意力,减轻疼痛感知。
虽然无药物镇痛技术的镇痛效果相对较弱,但对妇女的安全性和舒适度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4. 结论分娩镇痛技术是妇产科护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药物镇痛和无药物镇痛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缓解分娩过程中的疼痛,提高妇女的生产体验。
不同技术所带来的效果和风险不同,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技术。
我国分娩镇痛现状和临床研究进展发布时间:2021-12-30T01:22:57.437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32期作者:高永明[导读] 随着生活水平和医学技术提升及三胎政策的逐渐开放,并没有如想象中给我国带来生育高峰,产妇对分娩舒适性要求升高高永明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永和镇中心卫生院343000摘要:随着生活水平和医学技术提升及三胎政策的逐渐开放,并没有如想象中给我国带来生育高峰,产妇对分娩舒适性要求升高,提供优质的产科服务,已成为当代医学的研究热点。
自然分娩疼痛感剧烈,剖宫产对母亲身体损伤极大,两者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中国妇女生产意愿。
我们运用多种分娩镇痛方式既可以降低产时焦虑,又能大幅度降低疼痛。
维护母婴健康安全、减轻产妇精神压力、缓解分娩疼痛,做好中国妇孕保健,能极大推动2030健康中国战略。
但是当前我国产妇分娩镇痛比例仍处于一个较低水平,远不及其他国家。
本文就我国分娩镇痛现状和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更好地更新临床医师相关的观念,以及更好地维护母婴健康安全。
关键词:分娩镇痛;现状研究;临床进展研究对于孕妇而言,分娩过程中的产痛会促使她们出现焦虑、紧张、恐惧等心理压力。
随着人类文明不断向前发展,孕产妇对生育保健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对镇痛的研究不断深入。
科学理想的镇痛技术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孕妇压力,同时保证对孕妇和胎儿的影响最低化。
目前常用分娩镇痛的方法有非药物性镇痛、椎管内镇痛等等。
一、我国分娩镇痛现状分析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在西方发达国家,分娩镇痛率已高达85%,而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固然存在一定差距,其实,在2018年中国为推广无痛分娩下发了诸多文件。
2018年11月下旬,国务院卫健委下发了《关于开展分娩镇痛试点工作的通知》,规定在两年内,在各个地区挑一些条件允许、一定产科规模的医院进行分娩镇痛试点,降低剖宫产的比例。
2019年上旬,900多家医疗机构成为第一批国家分娩镇痛试点单位。
分娩镇痛(无痛分娩)目录一、分娩镇痛的意义及现状二、产时管理及服务模式的探讨三、医务人员必备的素质及技能四、助产人员掌握的适宜技术五、分娩镇痛的临床应用六、产程管理七、小结一、分娩镇痛的意义及现状分娩疼痛引起的应激反应和其他产妇疼痛呻吟声的不良刺激,均会导致产妇交感神经兴奋,儿茶酚胺类物质释放增加,使宫缩抑制和子宫血管收缩,最终出现产程延长、酸碱平衡失调和胎儿窘迫等母儿不良后果,因此,应为产妇创造一个安全无痛的分娩环境。
据调查,产妇分娩过程中90%以上有恐惧一紧张一疼痛综合症。
分娩镇痛在于最大程度地减少产妇痛苦,给产妇提供人性化的医疗服务;分娩镇痛是优生医学发展的需要,是现代文明的进步;帮助产妇树立自然分娩的信心,自然分娩才是正常的分娩途径,剖宫产是异常情况的补救措施。
剖宫产虽然不会疼痛,但会带来许多不良影响,如:胎儿肺内羊水排除不彻底,胎儿感觉统合失调。
产妇并发症如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宫外孕、月经不调等。
提高自然分娩率,减少疼痛给母婴带来的不良影响是关爱女性疼痛,关爱人类生殖健康,也是麻醉理论和技术的目标。
2002年美国产科医师协会认为,分娩疼痛是首要考虑的问题,主张只要没有禁忌症,应根据产妇意愿决定何时进行分娩镇痛。
长期以来,剧烈的产痛被视为分娩的正常过程而被忽视。
作为文明产科的标志,减轻和消除产痛是其重要内容之一。
自1847年妇产科医生 Simpson第1次将氯仿成功用于减轻分娩疼痛以来,该项技术已经历了一个多世纪。
近几年来,麻醉医生、产科医生及助产士之间一直在讨论、研究如何使分娩镇痛更加完善,并尽可能不影响产程及胎儿。
目前分娩镇痛方法已基本能满足这些要求。
目前,欧美发达国家分娩镇痛率高达90%以上,中国分娩镇痛率不到1%状况正在逐年改善,现多采用硬膜外置管,患者自控镇痛技术,其镇痛起效快,且持续时间可延长,产妇可以根据疼痛程度,自己启动镇痛泵,灵活、及时有效、药量个体化。
宫缩痛消失后,恐惧感消失,保持了体力,有一定心理治疗作用的效果。
无痛分娩的存在不足及其原因、改进措施
1. 并非对所有产妇都适用:** 某些产妇可能由于身体状况或禁忌症而无法接受分娩镇痛,如严重的脊柱问题或凝血障碍等。
- **改进措施:** 加强产前评估,确保产妇适合接受分娩镇痛技术。
2. 可能出现并发症:** 虽然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但分娩镇痛可能会引起一些并发症,如低血压、头痛、恶心等。
- 改进措施:提高麻醉医生和助产士的技术水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3. 可能影响分娩进程:分娩镇痛可能会延长产程,增加剖宫产的风险。
- 改进措施:加强对产妇的监测,及时调整分娩镇痛的剂量和方式,以减少对分娩进程的影响。
4. 医疗资源和人员不足:** 分娩镇痛需要专业的麻醉医生和助产士进行操作和监测,而这些资源在一些地区可能相对不足。
- 改进措施:增加相关医疗资源的投入,培训更多的专业人员,提高分娩镇痛的普及率。
5. 费用较高:分娩镇痛的费用相对较高,可能会导致一些产妇无法承担。
- 改进措施:提高医保覆盖范围,降低产妇的经济负担。
为了提高无痛分娩的质量和效果,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和培训,推广新技术和新方法,同时也要加强对产妇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她们对分娩镇痛的认识和接受度。
医院开展分娩镇痛工作总结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分娩镇痛已成为越来越多产妇的选择。
作
为一项重要的医疗服务,医院开展分娩镇痛工作势在必行。
在这个过程中,医护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至关重要。
下面,我们就来总结一下医院开展分娩镇痛工作的经验和教训。
首先,医院应该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培训。
分娩镇痛是一项技术活,需要医护人
员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因此,医院要定期组织相关的培训课程,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水平,确保他们能够熟练掌握分娩镇痛的操作技巧。
其次,医院要做好设备和药品的储备。
分娩镇痛需要使用一些特殊的设备和药品,医院要确保这些设备和药品的供应充足,以应对突发情况。
同时,医院还应该加强对产妇的宣传和教育。
很多产妇对分娩镇痛并不了解,
甚至存在一些误解和顾虑。
医院要通过各种途径向产妇宣传分娩镇痛的好处和安全性,消除她们的顾虑,让她们更加愿意接受这项服务。
最后,医院还要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
分娩镇痛是一项高风险的医疗服务,医
院要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确保每一位产妇都能够得到及时、安全的分娩镇痛服务。
总的来说,医院开展分娩镇痛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医院各个部门
的密切配合和协同努力。
只有这样,才能够为产妇提供更加安全、舒适的分娩体验。
希望各家医院能够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改进工作,为产妇提供更加优质的分娩镇痛服务。
分娩镇痛方法的优缺点比较分娩是每个孕妇都必经的过程,而分娩疼痛则是很多准妈妈所担心的问题。
为了帮助减轻分娩疼痛,医学界提出了多种分娩镇痛方法。
本文将比较分析几种常见的分娩镇痛方法的优缺点。
一、阴道分娩镇痛1. 痛觉阻滞法:痛觉阻滞法是一种通过给予镇痛药物达到分娩镇痛效果的方法。
常用的痛觉阻滞法包括鞘内麻醉、硬膜外麻醉等。
其优点是镇痛效果显著,可以有效地减轻分娩阵痛,提高准妈妈的舒适度。
缺点是需要专业医生进行操作,技术要求较高,如果操作不当可能会出现并发症。
2. 盆底肌肉的放松法:盆底肌肉的放松法主要是通过训练盆底肌肉的放松,减轻分娩时的痛感。
这种方法可以在怀孕期间进行盆底肌肉的锻炼,包括产前瑜伽、盆底肌肉按摩等。
优点是操作简单,可以在家中进行练习,并且对分娩过程中盆底肌肉的保护也起到一定的作用。
缺点是需要提前准备,需要坚持练习,对于一些孕期并不适合做剧烈运动的准妈妈来说可能不太容易实施。
二、无痛分娩1. 蛛网膜下腔镇痛(Epidural Analgesia):蛛网膜下腔镇痛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无痛分娩方法。
通过针刺到脊椎上皮下腔,往蛛网膜下腔注射药物,达到分娩镇痛效果。
优点是镇痛效果显著,分娩过程中减轻阵痛,提高准妈妈的舒适度。
缺点是需要专业麻醉师进行操作,存在一定的风险,并且可能会延长分娩时间。
2. 氧化亚氮(笑气)镇痛:笑气镇痛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无痛分娩方法。
准妈妈通过自主吸入氧化亚氮气体来缓解分娩过程中的疼痛。
优点是无需专业麻醉师,准妈妈可以根据自己的感觉来自主控制镇痛效果。
缺点是效果较一般麻醉方法略差,且不适合所有准妈妈,可能会出现恶心、头痛和眩晕等不适症状。
三、自然分娩自然分娩是没有使用任何镇痛方法的一种自然分娩方式。
优点是没有使用药物,不会对母婴产生任何副作用,对准妈妈的身体健康有益。
缺点是分娩过程中会感受到阵痛,痛感较强,可能对准妈妈的耐受能力和心理造成较大的压力。
综上所述,各种分娩镇痛方法各有优缺点。
分娩镇痛的具体方法及利弊产妇在分娩时都会经历分娩疼痛,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生理过程,并伴有丰富的情感色彩。
近些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成熟发展和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对分娩镇痛有了更多的了解。
然而,大部分人对分娩镇痛具体包括哪些方法、适用范围及其各自的利与弊等尚无法全面掌握,多多少少存在一定的误区,最终对母婴生命健康产生不利影响,因此,需要进一步推广和普及分娩镇痛相关方法及其利与弊。
分娩镇痛主要是用于降低产妇分娩疼痛的常用方法,又可称之为无痛分娩。
但该种手段无法完全做到真正的“无痛”,只是通过药物性与非药物性方法来降低产妇分娩时的疼痛感。
其中的药物性镇痛主要包括吸入性药物镇痛、肌肉注射和静脉滴注药物镇痛以及椎管内分娩镇痛等。
(1)在吸入性药物镇痛中,常用的药物为氧化亚氮等。
其中氧化亚氮俗称为笑气,主要利用麻醉面罩将混合气体(氧化亚氮和氧气)输送至产妇体内,其作用原理为气体对 NMDA 受体有直接抑制作用,可以提高多巴胺等多种镇痛物质的释放,以达到降低产妇分娩时痛苦,待产痛结束后将面罩取下即可。
该种镇痛方法的优势在于具有一定镇痛效果,而且效果明显,起效较快,属于非入侵性镇痛手段,操作简单,对产妇呼吸道无任何刺激性,而且对胎儿的影响小。
此外,氧化亚氮有一定的抗焦虑作用,能够缓解产妇不良情绪。
但是其也存在一定弊端,如起效快其失效也快,而且不同产妇吸入的时间无法掌控,因为宫缩发作于产痛开始前,氧化亚氮吸入的时间具有一定潜伏期,通常在30 - 45 s间,所以吸入的时间需要控制在宫缩前 50 s。
如果产妇出现疼痛时吸入氧化亚氮,则无法发挥镇痛作用,甚至有可能引起宫缩间歇性潜睡,一些产妇会存在头晕、恶心等症状。
此外,吸入麻醉药物的剂量难以控制,过量会存在保护性反射消失的可能性。
(2)药物性镇痛方法中,肌肉注射和静脉滴注药物镇痛主要为阿片类镇痛药物和苯二氮䓬类镇痛药物,前者以盐酸哌替啶为主,该类药物是作用于人体中枢神经系统,将存在于大脑中枢神经系统内的阿片受体激活后,起到镇痛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