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路工程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范文)

公路工程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范文)

公路工程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范文)
公路工程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范文)

?–?è·ˉ?·¥?¨‰?€????????·¥????’??‰??€???????-2018.2.28 ????o¤é·?é…¨??·?…???????.pdf

公路工程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范文)

6.1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保证体系

借鉴环境管理体系ISO1400系列标准的先进思想和科学方法,编制与施工运作程序相吻合、满足环境主管部门要求、便于业主管理的施工现场环境保护措施,将环境保护工作规范、系统地贯穿施工的全过程,使施工期的环境影响达到相关环境法规、标准的要求。

在施工临时设施的规划时,对临时设施的选址、建设等进行严格的环境影响评估,并采取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避免造成环境破坏;在工程施工期间,对噪声、振动、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进行全面控制,对运输作业机械设备进行严格的管理与控制,切实做好施工区域的环境保护工作。

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保证体系框图见下页。

6.2环境保护保证措施

1、成立以项目经理任组长的环境保护领导小组,配备一定量的环保设施和技术人员,认真学习环保知识,共同搞好环保工作,并将环保与文明施工结合起来。

2、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加强环境保护教育、贯彻环境保护法规、强化环保管理。

3、生产及生活设施的设置应认真规划、设计,在规划设计中要符合环境保护要求,遵守环境保护法规,在征得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同意后,报请工程师批准。

4、生活废水经收集、处理后再排放,不得将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澜沧江水体内。生活垃圾袋并在指定位置堆放,安排专人定期清理,运送到垃圾处理厂。

5、生产废水的处理

⑴混凝土拌和系统废水处理

实行雨污分流,完善废水处理系统的污水收集管网,将本工程混凝土系统内经常性排放废水收集后统一处理。

?–?è·ˉ?·¥?¨‰?€????????·¥????’??‰??€???????-2018.2.28 ????o¤é·?é…¨??·?…???????.pdf 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保证体系框图

.2

废水处理系统污泥进行必要的脱水处理后运至弃渣场堆存。

⑵机修及汽修系统废水处理

实施雨污分流,完善废水收集管道,对含油较高的机修废水选用隔油池进行油水分离排放。

系统污泥不得任意堆存,应脱水处理后运至弃渣场处理。

6、空气污染控制

施工期间,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的二级标准,保证在施工场界附件的总悬浮颗粒物(TSP)的浓度值控制在300μg/m3。

施工期间,除尘设备与生产设备同时运行,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

选用低尘工艺,钻孔要安装除尘装置。

混凝土系统配置除尘装置,定期检查除尘装置的运行情况,及时更换和修理无法运行的除尘设备。

用以运输可能产生粉尘物料的敞篷运输车,其车厢两侧及尾部均应配备挡板,可能产生粉尘物料的堆放高度不得高于挡板,并用干净的雨布加以遮盖。

排污量大的车辆及燃油机械设备配置尾气净化装置。

7、噪声污染控制

将动力机械设备合理分布在施工场地,尽量避免在敏感受体附近同时布置或运行多套动力机械设备。

加强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各种动力机械设备暂时不用时应关机。

混凝土生产系统的空压机设置消声器。振动大的机械设备使用减振机座降低噪声。

严禁在施工场界内使用气喇叭。

8、施工场地和运输道路经常洒水,尽可能减少灰尘对生产人员和其它人员造成危害及对农作物的污染。

9、报废材料或施工中返工的挖除材料立即运出现场并进行掩埋等处理。对于施工中废弃的零碎配件,边角料、水泥袋、包装箱等及时收集清理并搞好现场卫生,以保护自然环境不受破坏。

10、施工期间保护沿线植被,严禁乱砍乱伐;在指定的位置集中弃渣,严禁沿线乱取乱弃;施工中处理好与当地居民的关系,营造友好、祥和的外部环境,保证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

6.2水土保持保证措施

6.2.1组织措施

成立以项目经理任组长的水土保持领导小组,配备一定的环保设施和人员,负责本项目工程施工中的水土保持工作。

6.2.2施工场地

自觉保护施工场地周围的林草和水土保持措施,尽量减少对地表的扰动,避免或减少由于施工造成的水土流失

根据施工特点,对施工场地(包括永久、临时场地)事先采取水土保持措施。

采取有效措施做好本标合同范围内工程项目的开挖支护、排水、混凝土浇筑、挡护及排水等工程防护措施。做好混凝土拌和区、工程开挖边坡、施工生活区等临时建筑周围截水、排水,开挖边坡支护、挡护等工程防护措施。

6.2.3 场内交通设施

在弃渣运输时采取防泄漏措施,对出现的部分渣料遗撒情况,进行清理和回收。

由承包人负责修建的场地交通公路边坡采取有效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6.2.4 渣场

施工中各种建筑垃圾、施工弃渣均需按设计指定的地点堆弃,严禁将弃渣向沟槽、河道随意堆弃,防止弃渣流失。严格控制堆渣程序,保证堆渣边坡坡度开挖料如临时堆放,选择不易受径流冲刷侵蚀的场地,并在其周边修建临时排水沟引排周末汇水,必要时选择土工布遮盖。

公路工程环境保护要求措施

公路改建工程田桥至檀林段 一标二工区 环 境 保 护 措 施 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环境保护专项施工方案 一、编制说明 1、编制目的 为保有证施工环境污染控制有效,工程绿化完善美观,水保措施到位,建成一流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高速公路,结合我部工程施工特点,在施工中坚决落实环境保护基本国策,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和国家、地方上有关的环保法规、标准;贯彻“预防为主、建设与保护并重”原则;采取国际先进的环保技术和严格的施工期环保管理措施,切实落实《环境影响报告书》、《水土保持方案》及批复意见提出的各项环保要求,特制定本应方案。 2、编制依据 ⑴建设单位的管理办法、控制体系及主要标准、实施细则。 ⑵设计文件。 ⑶达州至万州高速公路项目施工土建标施工组织设计文件。 ⑷施工承包合同。 ⑸中华人民国环境保护法、管理条例、水土保持法、水法、噪声污染、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相关法规条文。 3、适用围 适用围为本项目工程的设计围,含主体工程、临时工程的施工场地、施工营地、施工便道、取弃土场、砂石料场几储存场、以及临近受影响的围。 二、工程概况

项目所在区域属亚热带温暖湿润气候区,具有冬暖、春旱、夏热、秋凉,降水充沛的特点。参考地方:。多年平均气温16~17℃间,七月最高,一月最低,极端最高气温42.3℃,极端最低气温为-4.7℃。多年平均降雨量1190mm左右,且多集中在5~9月五个月,占年降雨量的75%。春季雨量小,降雨日数少,夏季雨量多,强度大,秋冬季降雨日数多,而雨量不大的特点。相对湿度多年平均值为80%。冰雪少见。风向受大巴山影响,多为东北风,平均风力1.6~2.1级,最大达8级。 甘坝咀大桥跨越新宁河,路线经过区域河流为长江水系,属长江支流渠江水域。渠江与区外合川汇入嘉陵江,在渠县上分为两支,西支为巴河、东支为州河。州河发源于大巴山南麓,在宣汉由前河、后河相汇称为州河,沿途纳入明月江、铜堡河等。 地下水的赋存与分布,主要受地质构造,地貌、岩性、气候和古地貌条件的控制,根据赋存条件和水理特征,测区主要分布松散岩类孔隙水、碳酸盐岩类裂隙溶洞水、基岩裂隙水。据现场对州河、明月江等地表水和松散层孔隙潜水、基岩裂隙水及钻孔中采样试验结果看,对混凝土无侵蚀作用。 三、环境保护方针及目标 1环保方针: 以人为本遵纪守法节能降耗预防污染持续改进造 福人类 2环保目标 遵守国家、交通部、地方政府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严格执行GB/T2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标准,实施环境保护目标,合理组织施工活动,不因施工活动使项目施工区及周围环境质量

环境保证体系

厦门至漳州高速公路(厦门段)A1标 环保保证体系 编制: 复核: 审批: 中铁十局厦漳公路(厦门段)A1标项目经理部 二○一○年五月四日

环保保证体系 在本工程施工的全过程中,我们将全面执行ISO14000环境保护体系标准,系统地采用和实施一系列环境保护管理手段,建立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管理体系,制定目标和指标,确定各职能部门的职责,并把目标分解到各个职能部门。环境保护保证体系见附图1。 环保目标 切实贯彻环保法规:严格执行国家及地方政府颁布的有关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的法规、方针、政策和法令,结合设计文件和工程实际,及时提报有关环保设计,按批准的文件组织实施。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时,把施工生产的环保工作作为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并认真贯彻执行,以杜绝污染周边水系、噪音为目标。 1、环境保护措施 1.1、防止水源污染 (1)施工驻地不设在水体旁,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和粪便设化粪池处理,并定期清理,生活垃圾装入垃圾桶定时清运到环保部门指定地点堆放。 (2)施工中的固体废物不得倾倒或排入河流、池塘、水渠等水体,也不得堆放在水体旁,应及时清运至当地允许的地点。 (3)生产废水、废燃料、废油不得排入河流,在施工现场设临时蒸发池,施工结束后覆土掩埋,不得在饮用水源附近清洗施工器具、机械等,防止水环境污染。 (4)含有害物质的建材(如水泥等)不得堆放在水体附近,并设蓬盖,必要时设围栏,防止被雨水冲入水体。 (5)施工时被临时占据的渠道,施工完毕后,必须立即进行清理。 1.2、防止泥浆污染 桩基施工中,现场砌筑泥浆池或储存罐储存泥浆,并通过泥浆车将多

余泥浆外运到环保部门指定地点排放,禁止随地排放泥浆,当施工过程中部分泥浆外溢污染环境时及时用清水冲洗干净。。 1.3、防止水土流失 (1)在施工期间始终保持工地排水系统良好,临时排水系统与永久排水设施相连接,不得淤积和冲刷。 (2)施工过程中的废弃物在工程完工时及时清除干净,以免堵塞渠道和妨碍交通。 (3)施工便道、施工场地在工程施工完毕后,及时按设计要求整修、恢复植被。 1.4、防止空气污染 (1)粉状材料采用罐装或袋装,禁止散装运输及运输途中扬尘、散落堆放时以蓬布遮盖,以防风防雨,必要时设围栏,并定时洒水防止扬尘。 (2)出入施工现场的道路、施工便道及未铺装的道路应适时洒水,以减少粉尘污染。 1.5、防止噪声污染 (1)施工期间,在村镇居民区等环境敏感区,噪声大的施工作业,按规定的作业时间施工,尽量避开夜间施工。 (2)加强机械的保养与维修,尽量避免机械带病作业,减少机械噪音。 1.6 、保护地下管线、周围构筑物措施 认真细致地做好地下管线调查,施工过程中加强对有关管线的保护。对需拆迁的管线由专业施工队伍实施,对无须拆迁的管线制订专项管线保护措施,加强地面变形监控,杜绝重大管线事故。 对沿线附近建筑物、构筑物进行调查登记。施工前实地放设施工红线,实测建筑物相对道路外轮廓线的平面距离,准确了解各建筑物基础的类型、深度和建筑物目前的垂直度;施工时对道路附近建筑物的测量监控,注意

水土保持 环境保护管理体系与措施

(六)水土保持、环境保护管理体系与措施 水土保持、环境保护和卫生 (1)保护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协调相处是我国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中始终把环境保护放在重要位置才能使环境状况不因施工而恶化。 (2)施工环境的卫生状况不仅是工地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标志,也是关系到参与施工人员及工地周边群众生活的大事,施工过程中应对环境保护和环境卫生状况进行有效控制。 (3)保护环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保护环境,美化环境,施工中严格保证遵守国家和地区颁发的有关环境保护的法令、法规,防止施工时工程周围生态环境的破坏及对大气、水库的污染。 正确认识因施工可能引起环境方面的问题,便于从根本上采取措施,保护环境。 水土保持、环境保护组织机构 环境保护涉及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同时又是企业整体素质的表现。我们严格按照环境保护法组织管理、组织施工。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的环境保护网络,建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生产、技术、质量等管理人员为成员的施工现场环境保护组织。加强对各施工班组人员的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提高施工人员的整体素质。 组长:项目经理 副组长:技术负责人 成员:工程科长、质检科长、安保科长、班组负责 水土保持、环境保护措施 (1)实行环境目标责任制 把环保指标以责任书的形式层层分解到有关单位和个人,列入承包合同和岗位责任制,建立一支懂行善管的环保自我监控体系。 项目经理是环保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是施工现场环境保护自我监控体系的领导者和责任者。要把环保政绩作为考核项目经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2)严格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加强检查和监控工作 定期学习贯彻国家环保部门有关环保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不折不扣的认真贯彻执行。严格执行业主、监理、环保部门的指示要求,协调好各方面关系。加强检查监督,从严要求,持之以恒,以定期和不定期的方式对施工现场进行环保、文明施工检查,对照评分,严格奖惩,交流经验,查纠不足,争创安全文明标准工地。 加强检查,要与文明施工现场管理一起检查、考核、奖罚。及时采取措施消除污染。 (3)保护和改善施工现场的环境,要进行综合治理 一方面施工单位要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人为噪声和采取技术措施控制烟尘、污水、噪声污染。另一方面,应会同建设单位做好协调外部关系,同当地居民、村镇、环保部门加强联系。 要做好宣传教育工作,认真对待来信来访,凡能解决的问题,立即解决,一时不能解决的扰民问题,也要说明情况,求得谅解并限期解决。 (4)制定环保技术措施

(技术规范标准)公路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

公路建设项目 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 (初稿) 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2003年05月1 总则 1.1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统一公路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的原则、方法、内容和要求,制定本标准。 条文说明: 1.1本标准编制采用的主在技术依据有 《防洪标池》(GB50201-1994)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SL204-98) 《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l90-1996)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J001-Q7)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J013-95) 《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J018-97)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J021-89) 《公路环境保护设汁规范》(JTJ/T 006-1998) 1.2本标准适用于需编制报告书的新建或改扩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和二级公路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其他等级公路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可参照执行。 条文说明: 1.2根据水利部、交通部联合发文《关于印发《公路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作规定》的通知》(水保[2002]12号),对于路线处于山区、丘陵区、风沙区(简称“三区”)二级以上的公路建设项目,应编制独立成册的《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在“三区”外的二级以上公路建设项目只需在环境影响报告书中列水土保持专章专节进行评述。 1.3一般规定 1.3.1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深度应符合公路项目可行性研究深度的要求,并做为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组成部分。 条文说明: 1.3.1根据《水土保持法》第十几条规定,“在山区、丘陵区、风沙区修建铁路、公路、水工程、开办矿山企业、电力企业和其他大中型工业企业,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必须有水行政主管部门同意的水上保持方案”及《水上保持法实施条例》第十四条规定,“其环境影响报告书中的水土保持方案,必须先经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 1.3.2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应贯彻以下原则: 1结合工程特点和环境特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因地制宜,综合治理; 2点线结合,以沿河、山区、丘陵区、风沙区路段为重点地段,以高填深挖路基、长大

道路施工现场环境保护措施

公路工程施工现场环境保护措施 在施工中, 我部将严格贯彻国家和地方政府关于环境保护方面的方针、政策及有关规章制度,严格执行ISO14001:1996(GB/T24001-1996)环境管理标准,加强环境保护,最大限度的减少施工给自然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 一、环境保护目标 施工现场扬尘、噪声、污水、废弃物排放符合环保部门的控制排放标准,施工现场自然环境保护满足国家和地方环保部门的法律、法规要求。 二、环境保护体系 根据国家和地方政府关于环境保护方面的方针、政策及有关制度,结合本项目的实际情况,建立适合本项目的环境保护体系。 环境保护体系图附后。 三、环境保护保证措施 1、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化害为利”的原则,防止污染和破坏自然环境,同时认真学习当地的环保法规,并且严格遵守和执行。 2、成立环境保护领导小组,由项目经理任组长,办公室主任任副组长,有关部门业务人员及各施工队长任组员的环保组织机构。 环保组织机构图附后。 3、环境保护方案及措施

根据本项目的特点,本合同段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是场地噪声、现场扬尘、建筑垃圾等。 3.1噪音污染控制 3.1.1施工期间,严格控制噪声对环境的影响,确保噪声污染符合《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和《城市区域环境震动标准》的要求。 3.1.2合理分布动力机械设备的工作场所,避免一个地方运行较多的动力机械设备。 3.1.3采用环保空压机,对个别噪音超标的机械设备,采用安装消音器,设置隔音棚等措施,降低噪音。 3.1.4爆破采用松动爆破,严格控制爆破震动,降低爆破噪音。 3.1.5对于行驶的机动车辆,装备排气消音器,现场只允许按低音喇叭,场外行驶严禁鸣笛。 3.1.6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办理夜间施工许可证,对施工引起的扰民事件,耐心、细致地进行解释,避免争端事件的发生。 3.1.7拌和站及预制场设置必须远离居民区至少500m以外。为保证施工现场居民的夜间休息,对距居民区150米以内的施工现场,施工时间控制在8∶00—12∶00和14∶00—20∶00(当地时间) 3.2降低粉尘污染 3.2.1施工道路用洒水车经常洒水降尘,避免尘土飞扬。 3.2.2在运输易产生扬尘的材料时,车辆配备挡板,用彩条布遮盖。 3.2.3作业场地及运输车辆及时清扫、冲洗,保证施工场地及车辆清

完整word版,公路工程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范文)

公路工程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范文) 6.1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保证体系 借鉴环境管理体系ISO1400系列标准的先进思想和科学方法,编制与施工运作程序相吻合、满足环境主管部门要求、便于业主管理的施工现场环境保护措施,将环境保护工作规范、系统地贯穿施工的全过程,使施工期的环境影响达到相关环境法规、标准的要求。 在施工临时设施的规划时,对临时设施的选址、建设等进行严格的环境影响评估,并采取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避免造成环境破坏;在工程施工期间,对噪声、振动、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进行全面控制,对运输作业机械设备进行严格的管理与控制,切实做好施工区域的环境保护工作。 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保证体系框图见下页。 6.2环境保护保证措施 1、成立以项目经理任组长的环境保护领导小组,配备一定量的环保设施和技术人员,认真学习环保知识,共同搞好环保工作,并将环保与文明施工结合起来。 2、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加强环境保护教育、贯彻环境保护法规、强化环保管理。 3、生产及生活设施的设置应认真规划、设计,在规划设计中要符合环境保护要求,遵守环境保护法规,在征得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同意后,报请工程师批准。 4、生活废水经收集、处理后再排放,不得将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澜沧江水体内。生活垃圾袋并在指定位置堆放,安排专人定期清理,运送到垃圾处理厂。 5、生产废水的处理 ⑴混凝土拌和系统废水处理 实行雨污分流,完善废水处理系统的污水收集管网,将本工程混凝土系统内经常性排放废水收集后统一处理。

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保证体系框图

废水处理系统污泥进行必要的脱水处理后运至弃渣场堆存。 ⑵机修及汽修系统废水处理 实施雨污分流,完善废水收集管道,对含油较高的机修废水选用隔油池进行油水分离排放。 系统污泥不得任意堆存,应脱水处理后运至弃渣场处理。 6、空气污染控制 施工期间,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的二级标准,保证在施工场界附件的总悬浮颗粒物(TSP)的浓度值控制在300μg/m3。 施工期间,除尘设备与生产设备同时运行,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 选用低尘工艺,钻孔要安装除尘装置。 混凝土系统配置除尘装置,定期检查除尘装置的运行情况,及时更换和修理无法运行的除尘设备。 用以运输可能产生粉尘物料的敞篷运输车,其车厢两侧及尾部均应配备挡板,可能产生粉尘物料的堆放高度不得高于挡板,并用干净的雨布加以遮盖。 排污量大的车辆及燃油机械设备配置尾气净化装置。 7、噪声污染控制 将动力机械设备合理分布在施工场地,尽量避免在敏感受体附近同时布置或运行多套动力机械设备。 加强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各种动力机械设备暂时不用时应关机。 混凝土生产系统的空压机设置消声器。振动大的机械设备使用减振机座降低噪声。 严禁在施工场界内使用气喇叭。 8、施工场地和运输道路经常洒水,尽可能减少灰尘对生产人员和其它人员造成危害及对农作物的污染。 9、报废材料或施工中返工的挖除材料立即运出现场并进行掩埋等处理。对于施工中废弃的零碎配件,边角料、水泥袋、包装箱等及时收集清理并搞好现场卫生,以保护自然环境不受破坏。 10、施工期间保护沿线植被,严禁乱砍乱伐;在指定的位置集中弃渣,严禁沿线乱取乱弃;施工中处理好与当地居民的关系,营造友好、祥和的外部环境,

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措施

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措施 一、综述 1、生态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是保证环境资源持续发展和有效利用的根本。我们在施工中,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本项目《环境保护实施计划》和当地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的有关规定,依据招标文件,建立管理体系,对我单位公路施工活动范围内环境予以认真保护。 2、结合本合同段工程实际和自然环境保护特点,制定具体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措施并贯彻落实。 3、无条件地接受当地环保部门和工程师对施工过程中环保工作的监督、指导,积极改进环保、水保中存在的问题,文明施工。 4、借鉴我单位以往施工中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的经验,在施工过程中,全面规划、统一管理、严格执法、综合治理、合理利用、实现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5、宣传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和《环境保护实施计划》,加强对全体施工人员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方面的教育,提高全员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意识。 6、工作安排时,永临结合,因地制宜,最大限度减少施工对环境的破坏,保护环境,防止水土流失。 7、保护野生动、植物,严禁施工人员猎杀野生动物。 8、加大奖罚力度,坚持“谁污染,谁负责,谁治理”的原则。 二、管理体系及组织机构 1、建立专门机构、配齐专业人员。 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设专职管理部门,配齐专业管理人员,聘请一名环保专家指导本标段的环境保护工作。项目部设环境保护室,专人负责本合同段工程的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工作,协调、检查、督促各施工队依法保护生态系统的平衡,杜绝污染。详见《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组织机构框图》。 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组织机构框图 2 进场后,积极与当地环保部门取得联系,了解有关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的规定和要求,制定合理的环保、水保措施和方案,并在施工中严格执行。建立环保、水保管理体系。详见

高速公路工程施工环保水土保持措施

高速公路工程施工环保水土保持措施 9.1 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目标 落实公路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达到“环境污染控制有效,环境污染有效控制,土地利用节约资源,节能措施落实到位”的目标,努力建成一流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生态之路。 加强施工期水位水量监控制测量、信息反馈工作,杜绝隧道施工中发生山顶地表水及地下水大量漏失。施工期产生的污水经沉淀池处理后,达标排放。水保措施落实到位,减少水土流失数量。 9.2 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工作原则 水土保持的原则:少破坏、多保护,少扰动、多防护,少污染、多防治。建立管理控制体系。建立与地方各级环保、水保、河道、风景名胜区等主管部门沟通机制,主动接受监督检查。把工程施工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减至最低限度,确保公路沿线景观不受破坏,地表水和地下水水质不受污染,植被有效保护;工程中节约用地,尽可能利用荒地,合理调配土石方,工程结束后应及时对取弃土场平整,恢复植被或复耕。施工过程中应加强环境管理、避免机具大面积碾压和人为破坏植被,保护自然环境。 9.3 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制度

建立、健全施工过程中的环境管理体系和各项环境管理. 规章制度。运用技术的、管理的手段及其它制度措施,对污染源进行监督管理,控制污染物的排放量,改善环境质量。明确责任,分级管理,层层落实。强化现场施工管理,确保水土保持工作满足要求,施工单位必须根据国家法律、自治区的有关规定以及相关设计编制单独的环境保护方案和水 土保持方案;同时,在施工中严格按方案进行,并留存相关的资料(反映开工前、施工中、完工后的原始情况、变化情况、治理情况的图片、影象、文字)。 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管理框图见下图。. 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管理框图

确保公路工程施工安全和环境保护的措施[全面]

确保公路工程施工安全和环境保护措施 一、路基工程安全保证措施 1.路基土石方施工前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工作.特别对机械司机进行文明施工,安全驾驶(或操作)教育,保证施工安全. 2.各种机械的操作人员、机动车辆驾驶人员,必须经劳动部门专业培训和考试并取得合格证后,方准独立操作. 3.施工现场设立安全标志.危险地区必须悬挂“危险”或者“禁止通行”“严禁烟火”等标志,夜间设红灯示警. 4.在施工便道间的交叉口、与公路的交叉口,应设立标志. 5.所有道路的便桥,在桥头树立标志,注明载重能力和限制速度. 6.严禁将电线搭靠或固定在机械、栏杆、钢筋、管子、扒钉等金属件上.电线路的架设高度,与建筑物的距离以及和公路等平行或交叉时,必须符合有关规定. 7.机械填筑路堤时,为保证机械运行的安全,场地必须平整,且路堤两侧应超宽填筑. 8.任何人员不得爬乘挖掘机、装载机、翻斗车等土方施工机械,施工机械的指挥和操作人员必须精力集中,加强了望,保证安全. 9.火工材料专人管理,火工材料的进场必须经有关部门同意. 10.爆破危险区设警戒标志,专人守护,防止有人进入. 11.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图2-1-4 二、沿线保证措施 (1)交通保障 1.合理安排,优化施工方案,减少对既有线交通的影响. 2.在既有线施工,积极与公路管理部门配合,道路封闭,及时通报.

3.在既有线上施工,设置醒目的警示标志,夜间施工要设置警示灯. 4.安排专职交通指挥员,疏导指挥车辆通行. 5.在施工区域车辆要减速行驶. 6.既有线破坏要及时修复. (2)安全保障 1.成立安全领导小组,安排专职安全员. 2.土方施工无论工程量多大,土层多深,均严禁用爆破法施工或掏洞取土. 3.爆破器材的存放地点,数量、警卫收发,制定详细的计划. 4.爆破器材的进入路线、时间必须按有关部门批准,待取得通行证后方可进入工地保管. 5.爆破时必须确定危险区域,在爆破面铺设竹篱笆等防止石块飞起. 6.在危险区的边界设置明显的标志,建立警戒线和警戒信号. 7.在危险区派专人看守,严禁人员在爆破时进入危险区. 8.边坡上的危石,及时清除,防止滚落. 三、控制造价措施 1、本着“精干机构,精良设备、?精兵强将”的原则设置管理层,优化作业层,科学组织,严格管理,?创优争先,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2、强化责任制.对上场的队伍及管理机构严格责任制,切实做到层层有责任,人人有指标.尤其是在实行项目经理责任制,技术承包制,安全质量责任制,承包核算责任制,劳务管理责任制上进一步深化完善,并不断深入开展. 3、严格成本控制,以市场为基础,以利益驱动为机制,充分调动全体参战人员的积极性,大力开展成本管理,严格控制开支与消耗,广泛开展经济核算活动. 4、认真执行规范标准,严格按程序施工,严格过程控制,坚决杜绝返工,

环境保护保证体系措施

环境保护保证体系 一、环境保护保证目标 建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环境保护领导小组,作为具体办事机构,环境保护领导小组负责在经理部办公会和生产调度会上提出、研究和解决环保问题。 二、编制依据 1、昌都市2018年度农村公路建设施工建设项目四标段招标文件及其相关配套文件。 2、国家现行的《环境保护法》和《自然资源保护法》。 3、地方道路环境保护的有关规定及规范标准。 4、现场及周围环境的实际情况。 三、环境保护管理体系

四、岗位职责: 1、项目经理环保职责 1项目经理是环境保护第一责任人,环境保护全面负责。必须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地方各项环保法规。负责组织对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的调查处理。 2项目经理是环保事务最高执行者,有权调配全公司员工和环保物资。加强对环境保护活动的领导,决定环境保护方面的重要奖惩。 3按照环保法律的要求,结合项目实际工作,配备专、兼职环保人员。定期听取环保部门的工作汇报,及时研究、解决或审批有关环境保护的重大问题。 4项目经理负责或安排其他人员配合上级主管部门进行检查、调查工作。 5负责组织人员对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三废处理设计和施工以及环保“三同时”验收等工作。 6在发生紧急事故时,项目经理是项目的总指挥,负责组成指挥部、 制

订应急计划,组织应急小分队实施应对。 2、环保部部长 协同经理做好日常各项环保工作。 1.发生污染事故时,在项目经理不在现场的情况下,代替项目经理指挥工作,执行环保应急预案,减少污染。 2.定期召开环保工作会议,分析解决生产中存在的环保问题。 3.监督各工区对环境保护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及时纠正失职和污染环境的行为。 4.组织制订、修订环保规章制度、技术规程和编制环保技术措施检修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 5.统筹安排协调生产、发展和环境保护工作的关系,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制定环境保护管理规章制度。组织管理人员学习有关文件和业务知识,检查环保工作的落实情况,总结推广环保工作先进经验,表彰先进单位及个人,提出环保工作努力方向与目标。 6.组织领导环境保护设施的试运转、验收等工作。 7.负责划分生产环保工作的管理范围。 3现场环保员职责 1.协助环保部长做好施工现场及项目部日常环保管理工作 2.编制填报环保报表,监测日报表及月报表。

水保环保措施方案

220kV布基变电站工程水保环保措施方案 肇庆市恒电电力网络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2011.03

水保环保措施方案 批准: 审核: 初审:

编写: 220kV布基变电站工程项目部 二〇一一年三月 目录 一、环保、水保总体目标 (3) 二、环保、水保工作原则 (3) 三、环保、水保组织机构 (4) 四、环保、水保职责 (4) 五、环保、水保制度 (5) 六、环保、水保教育................................................................. (6) 七、环保、水保措施................................................................. (6)

一、环保、水保总体目标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是220kV布基变电站工程一项重要工作。我项目部在工程施工中将自觉遵守国家和地方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严格按照国家及地方相关标准进行环境管理,切实抓好施工期间的环境保护工作,实现以下环境目标: 1、保持水土、杜绝水土流失现象,完工后及时清理现场,恢复周边环境; 2、控制噪声排放,昼间:70dB 、夜间55dB,不发生噪声扰民事件; 3、生产、生活污水达到污水排放综合标准,防止饮用水污染; 4、气体、烟尘排放达标; 5、施工场地扬尘符合规定要求; 6、最大限度节约能源,资源,降低能耗、资源消耗;

7、杜绝施工现场、生活区火灾和爆炸事故的发生。 二、环保、水保工作原则 1、依法行事 遵守国家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规章,严格执行ISO14000《环境保护体系》,并按招标文件规定,做好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工作,接受国家和地方政府对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的监督检查。 2、三同时 工程施工中,认真贯彻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工作同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 3、同一尺度 把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工作与工程安全、质量、进度在同等位置管理;环保、水保工程质量标准同变电站工程质量标准放在同一尺度来验收。 4、一把手负责 由项目经理担任环保、水保领导小组组长作为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的第一管理者,对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工作总负责。 三、环保、水保组织机构 为实现220kV布基变电站工程施工的环保、水保总体目标,确保环保、水保工作的落实到位,我项目部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项目工程师为副组长的环保、水保工作领导小组,小组成员如下: 组长:何奕文 副组长:廖立雄、何炳卿 成员:李仕荣、刘裔年、李杰良、吴建国、庾家球、覃汉新、王祥峰、谭友全 四、环保、水保职责 领导小组职责: 1、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规章和建设单位、工程监理环保规定中的强制性条款;严格执行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批复该工程的环

公路工程环保水保措施

公路工程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措施 1、对所有施工人员进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教育,树立环保、水保意识,自觉遵守“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有关的法律、法规。 2、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制定“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制度”,建立、健全责任制,责任到人,签订责任书,明确奖惩条例,以经济为杠杆,推动、促进环保、水保的开展及落实。 3、弃碴工程应提前或伴随着主体工程施工进行,对弃碴场的裸露面,按照国家水土保持法或设计进行整治,为保证绿化及复耕质量,将基坑开挖出的表层腐植土存放在弃碴场以外,待弃碴工程结束,摊铺在弃碴场地上,并作好排水设施,确保排洪畅通。 4、施工中积极主动与地方政府、环保等有关部门联系,提高弃土的有效利用率,以减少和避免对生态环境的有害影响。 5、施工中为严格控制施工噪音对周围环境的污染,采取以下控制措施: (1)严格遵守GB12523《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的有关规定,施工前,通知工地周围的村民,征得当地民众对于我方施工噪音所带来的干扰表示谅解,同时自我采取措施,将施工作业严格控制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 (2)理安排施工时间,将空压机、发电机、混凝土搅拌机等高噪音机械的施工作业安排在村民深夜休息时间以外进行、爆破作业安

排在白天进行,以减少施工噪音对周围村民生活的干扰。 (3)加强机械设备的维修和保养,保证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转,降低噪音的升级。 (4)机械运输车辆在村中慢速行驶,不鸣高音喇叭。 5、水环境保护 做好施工驻地及施工场地的布置和排水系统设施,保证生活污水、生产废水不污染黄河;合理布置大型临时设施,不压缩、不侵占既有河道,保证排洪畅通;生活废水、机械排放的含油污水按规定处理后排放到指定区域;施工废水引向弃碴场,经过弃碴堆的过滤,将水中的悬浮物沉淀后再排向下游的御临河。 6、空气污染保护 (1)对施工场地及运输道路进行洒水降尘,机动车辆以中速安全、文明行驶;运输、倒运易产生粉尘的水泥时,用蓬布、塑料布覆盖,装卸时对人员作好劳动保护,并应轻拿轻放。 (2)加强机械设备尤其是内燃动力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和达标活动,减少机械废气、排烟对空气环境的污染。 7、固体废物处理措施 (1)生产、生活垃圾集中堆放,定期按照地方政府、环保部门指定的地点及要求进行处理。 (2)施工弃土、弃碴按照设计及环保部门要求,运至指定地点堆砌,并按设计及时砌筑挡墙,水土保持设施与主体工程按照同等质量要求施工。严禁占用河道流水区域作为弃碴场地(3)加强旧、废料、

公路工程与环境保护

公路工程与环境保护 摘要:公路在国民经济综合运输体系中的位置愈来愈重要,它将对一个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发展起重要的促进作用。伴随着公路的高速发展,公路污染、公路对周边环境影响等问题也大量凸现出来。公路建设和运营过程可能产生各种影响深远的污染,所以应正视现在面对未来,环境保护势在必行。 关键词:公路工程环境保护一、公路工程中的环境影响 公路工程项目的修建势必消耗资源,改变地形地貌和原有的自然景观,在建设中将会造成以下环境问题:①公路施工过程中会造成环境的污染;②公路带状延伸会破坏路域自然风貌,造成环境损失; ③工程防护不当的情况下会造成水土流失,如坡面侵蚀与泥沙沉淀等;④选线中如果不当也会对沿线生态环境产生破坏;⑤公路通车营运期间,车辆及行人都会对公路沿线造成污染。 二、公路工程中建立环保意识 2.1要加强监督管理工作 大力宣传公路建设者的环保意识,广泛听取意见。实行环境信息公告制度,扩大社会公众参与。推行环境保护社会监督员制度,加强舆论对环境保护的监督。强化依法行政意识,加大环境执法力度,强化环保现场执法检查,及时开展生态环境监察,全面推行建设工程施工期环境监理制度,为建设生态环保的公路服务。 2.2 提高公共意识 提高认识,统一思想,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教育,引导人们新的

理念,提高全民参与环保的能动性,是实现环境保护目标的重要途径,通过环境保护教育影响人们的思想,积极开展全民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活动,尽可能多地为公路建设服务,为生态建设服务。 三、公路环保内容 3.1大气污染防护 (1)公路施工堆料场、拌和站设在空旷地区,相距200m范围内,不应有集中的居民区、学校等。 (2)沥青路面施工,沥青混凝土拌和厂设在居民区、学校等环境敏感点以外的下风向处,既方便生产,又须符合卫生要求。不采用开敞式、半封闭式沥青加热工艺。 (3)施工便道定时洒水降尘,运输粉状材料要加以遮盖。 3.2噪声防治 (1)当施工路段距住宅区距离小于150m时,为保证居民夜间休息,在规定时间内禁止施工。 (2)注意机械保养,使机械保持最低声级水平;安排工人轮流进行机械操作,减少接触高噪声的时间;对在声源附近工作时间较长的工人,发放防声耳塞、头盔等,对工人进行自身保护。 3.3 水污染防治 (1)沥青、油料、化学物品等不堆放在民用水井及河流湖泊附近,并采取措施,防止雨水冲刷进入水体。 (2)施工驻地的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粪便等集中处理,不直接排入水体。

环境保障体系及保证措施资料

连霍高速公路洛阳至三门峡(豫陕界)段改扩建土建工程 TJ-08标段 环境、文明保证体系 编制: 审核: 审批: 许昌广莅公路工程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连霍洛三(豫陕界)段改建工程TJ-08标段项目经理部 二〇一一年七月

第一章、工程概况 一、概述 本建设项目为连霍洛阳至三门峡(豫陕界)段改扩建工程,路线起点位于洛阳绕城高速公路与连霍高速公路相交处—任村枢纽互通式立交西侧LK10+597处,东接连霍高速郑州至洛阳段改扩建项目终点。终点位于三门峡西互通立交西侧K135+631.231处,长124.7858公里。 二、设计标准 连霍高速公路洛阳至灵宝段改扩建工程土建NO.8标合同段(RK66+000~ RK76+000)全长10公里属山区重丘区路段,按单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修建,计算行车速度100公里/小时,路基宽19.5米,沥青混凝土路面,桥梁设计荷载为公路Ⅰ级;主线路基横断面为右侧整体式加宽,主要技术指标如下表:

三、路线走向及主要工程规模 1、路线走向 №8合同段起于连霍高速公路洛阳至三门峡改扩建工程土建8标 (RK66+000-RK76+000)起于渑池陈村乡鱼池村,途径沟东村、池底村、西董村、下马头村、渑池西停车区、水磨村、朱城村、寨子坡村、北洼村、英豪村,结束于渑池县英豪镇沙村。 2、主要工程规模 a.结构物工程 本合同段共设大桥6座,分离立交2座,跨310国道立交2座,天桥5座,箱涵2座,涵洞通道11座(详见“连霍高速公路洛三灵改扩建工程土建№8合同沿线结构物统计表”)。 b.路基工程 1)路基清表:307360m2; 2)路基挖方:839673m3; 3)路基填筑:421083m3; 4)石灰土处理路床:109158 m3; c.特殊路基处理 1)C20素砼桩:81028m; 2)灰土桩:33211 m; 3)土工格栅:40654m2; 4)冲击碾压:316277m2; d.其他工程:渑池西停车区1处 四、沿线自然地理特征 1、地形、地貌 本标段路线经过地区在三门峡渑池县境内,属山区重丘区,且山高壑深,沿线地貌类型为崤山山地。 2、工程地质 地质构造及岩性 本标段地表为第三系泥质砂岩、泥岩等极软岩三叠系泥质粉砂岩与泥岩层的软质

施工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措施(标准版)

( 安全技术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施工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措施 (标准版) Technical safety means that the pursuit of technology should also include ensuring that people make mistakes

施工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措施(标准版) 认真贯彻执行本公司“遵纪守法经营,营造绿色环境,争创绿色环境企业”的环境方针。严格遵守国家和当地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1)对本工程范围内的环境影响因素进行识别,确定施工过程中的重大环境因素。 (2)确定环境控制指标,制定环境管理方案,明确应急点和关键点,推行清洁施工,做好污染的源头控制和预防,节能降耗,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提高本公司在工程中的环境形象。 (3)接受建设方、监理单位及相关部门对本工程的环境管理要求。 (4)施工运输道路经常洒水,使施工场地无扬尘污染。 (5)严格按要求在指定区域进行弃渣,不得随意乱弃。

(6)在施工现场,将设备包装物和施工废料及时回收,对垃圾、施工废料等固体废物进行分类存放,一般生活、施工垃圾送指定处理场所,危险废料送有环保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理。 (7)生活污水按要求进行排放。 (8)现场机械废油不能任意乱倒乱放,应用专用桶进行收集后再处理。 (9)对施工机械的噪声采取控制措施(尤其是在生活区)。施工现场提倡文明施工,尽量减少认为大声喧哗,增强全体施工人员防噪声扰民的自觉意识。 (10)在机械修理场设废油箱,收集工程中的废油。 (11)不乱丢垃圾,不在现场焚烧垃圾。 (12)施工车辆在道路上不乱鸣喇叭。 云博创意设计 MzYunBo Creative Design Co., Ltd.

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保证体系保证措施

1.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 1.1.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体系 本工程的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目标: 严格执行合同文件要求,遵循“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建设和防护并重”的原则,确保施工区域内不因施工破坏周围环境,污染物排放达标,最大限度的节约能源和资源。 1.1.1.设立环保、水保机构,切实贯彻环保、水保法规 ⑴环保、水保机构:成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环境保护、水土保持领导小组,对本标段环保、水保工作负全面责任。施工中接受建设单位、环保部门、环保监理的监督。 ⑵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体系 施工区内对环境要求极高。在施工过程中相应建立健全各种组织,制定有关管理制度,体现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开发和保护并重的原则,认真做好施工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工作。

图6.1-1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组织机构框图1.1.2.环境保护措施 1.1. 2.1.大气与水质的保护

图6.1-2环境保护保证体系与职责框图 ⑴施工场地和运输道路要经常用洒水车进行洒水,防止扬尘。 ⑵锅炉燃煤尽量采购使用低硫煤,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量,锅炉洗碱水要净化处理,才能排放。 ⑶超标排放车辆、机械要安装净化装置,降低废气排放量。 ⑷工程施工产生的废碴、废液按照有关环保要求进行处理,不得随意弃置、排放。 ⑸水质保护 ①油类、漆料等化学品不得倾倒于农田、水库及沟渠内,须备有足够的遮盖帆布,防止雨天化学品随雨水进入水体。 ②施工期的废(污)水主要分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和生产废水两部分,由于

两部分废水的性质不同,拟将其分开处理。 生活污水的主要污染物都是易生物降解的有机物,考虑到施工期间的生产与管理的条件,故选择较易操作控制的以生物接触氧化为主体的处理工艺。 生产废水包括施工机械设备清洗的含油废水、混凝土养护冲洗水、砂石料冲洗、钻孔桩泥浆等。含油废水和含砂、石废水分别进行处理,含油废水用隔池去油污,含砂、石废水则由沉淀将其中固体物料沉淀下来。进行水沉淀处理措施为:施工场地的生产废水,经过滤网过滤,通过污水管输入池中沉淀,并做除油处理。经业主和环保部门认可后排放。 1.1. 2.2.泥浆、废弃物处理。 ⑴泥浆、施工废水、油料、化学品和尘埃等预处理后,运至指定地点进行排放和填埋。 ⑵施工现场的生活垃圾和工程废弃物应集中堆放,经处理后,除部分用于农作物肥料外,其余均选位置较高的地方挖坑深埋并填坑、平整土地,种植永久植被。 ⑶对于锅炉炉渣,可联系当地村镇用以铺筑道路。 ⑷油料贮放在业主指定的贮运仓库,现场用油料使用临时小型贮藏罐,不使用不合格油罐,以免污染发生。 1.1. 2. 3.噪音、废气、扬尘控制 ⑴生活区域实行封闭式管理,设置围墙与外部隔离,以减少噪声、粉尘、弃碴等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⑵干燥地面开挖土方或钻孔作业时,要适当、及时洒水,保持土壤湿度;建筑垃圾集中堆放,采取洒水或遮盖等措施,防止扬尘。 ⑶将施工现场的固定噪声、振动源相对集中布置,避开噪声敏感时段,较高噪声、较高振动的施工作业尽量安排在环境噪声背景值较高的白天施工。禁止施工人员在居民区附近和夜间施工时高声喧哗,避免人为噪声。 ⑷禁止在施工现场熔沥青或焚烧油毡、油漆及其它会产生有害烟尘、恶嗅气体的物质,禁止用有毒化学物质污染施工现场及周围环境。 1.1. 2.4.地表和地下水防污染措施 ⑴禁止使用可能污染地表及地下水的材料和设备。

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体系及保证措施

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体系及保证措施 1.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保证体系 成立以项目经理任组长的环境保护、水土保持领导小组(见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保证体系框图),配备一定数量的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设施和技术人员,认真学习环保知识,共同搞好环保工作。采用各种有效措施,对容易引起环境污染和水土流失的各种渠道严格控制。 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保证体系框图 2.环境保护保证措施 2.1防止大气污染 路用粉状材料如水泥、石灰等细颗粒及混合料在运输、堆放时遮盖以减少扬尘;注意粉性材料拌合场位置的选择,尽量远离居住区。使用先进的拌和及摊铺设备减少混合料烟气排放。施工过程中通过清扫、洒水等方式进一步降尘。 2.2防止水污染 防止油料等跑冒滴漏污染水体,制定污水处理措施,生产生活污水必须集中处理后达标后才能排放。 2.3防止施工噪音污染 使用先进机械设备;加强设备维护保养,确保处于良好工况;进行适当围档;

在靠近村庄进行作业时合理安排作业时间,尽量避免夜间施工噪音扰民。 2.4防止固体废弃物污染 施工过程中一般固体废弃物运送到指定的处理场所进行处理;可加收固废联系有关部门进行回收;危险废物交有资质单位处置;特殊固废,经检测对环境无危害后及时清理运送至指定地点堆放处理。做到固废分类收集处理,最终实现固废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 在工程竣工后及时清理河道、沟渠及道路上堆积物,及时清除临时工程及废弃物,弃土充分利用,废方回填洼地、修建改移的地方道路、修补地方已损坏的机耕道路或是用以平整互通立交绿化场地等,以少占农田。 3.水土保持保证措施 3.1合理安排施工用地,施工场地范围内的树木进行移植,保护施工场地和临时设施附近的植被。 3.2对易产生坍塌病害的路堑地段,尽量避免雨季施工;路基土石方及支护工程协调紧凑,开挖后及时进行支护工程施工,以防止边坡坍塌、水土流失。 3.3施工废水必须经沉淀处理,达标后排放。施工废碴和建筑垃圾按设计和建设单位要求堆放和运至指定位置。杜绝随意排放和倾倒。 3.4施工完成后及时清除临时工程和设施及建筑垃圾,对取、弃土场进行植物防护,以免水土流失。 3.5施工场地和道路硬化处理,周边和两侧设排水沟,防止排水引起水土流失。 3.6施工现场生产区和生活区种植树木花草进行绿化,保持水土同时又美化施工环境。 3.7在项目清耕过程中,应做好清耕表土的储存工作,为项目后期中分带、互通区景观绿化以及复垦储备耕植土,以利于植物的早期成活和生长。

公路工程建设中水土保持措施

公路工程建设中水土保持措施 发表时间:2015-12-21T14:05:07.180Z 来源:《基层建设》2015年13期供稿作者:黄琼 [导读] 兴宁市水土保持委员办公室广东兴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增长和对公路运输要求的要求不断提高,公路建设工程项目越来越多。黄琼 兴宁市水土保持委员办公室广东兴宁 514500 摘要:公路建设施工项目容易破坏周边环境的地貌和原有植被,导致水土流失问题的发生,采取科学合理的水土保持措施来防治公路建设工程项目在施工和运营过程中造成的水土流失问题,保持环境生态平衡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兴宁市锦绣大道建设工程项目为例,阐述了公路工程项目水土流失及水土保持概况,并对水土保持措施进行分析。 关键词:公路;水土流失;水土保持;植物;工程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增长和对公路运输要求的要求不断提高,公路建设工程项目越来越多。但是公路工程项目的施工容易造成水土流失问题,影响了环境安全性。因此,如何采取合适的措施来防治公路建设工程项目的水土流失问题成为了施工人员需要解决的问题。下面就结合实例对此进行讨论分析。 1 工程概况 兴宁市锦绣大道长4.64km,为设计速度v=60km/h的城市道路。征用土地共计38.33hm2,拆迁建筑物25500m2;排水防护工程共计4.376×104m3;路面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共计7.73×104m2;共有桥梁1410m/2座,桥梁占路线总长的30.39%;涵洞13道;本段无隧道;设分离式立交和平面交叉各1处;项目投资为53668万元,平均每公里造价为11566万元;建设工期24个月,从2011年4月至2013年4月。项目防治责任面积51.82hm2,其中项目建设区占地面积44.3hm2,直接影响区7.52hm2。工程开挖土石方量为99×104m3,回填土方量104.3×104m3,借方5.3×104m3。项目区域以中山地貌为主。气候类型为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多年平均降雨量1538mm,年平均气温21.8℃,项目区林草覆盖率约68%。 2 公路工程项目水土流失及水土保持概况 2.1 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划分 项目所在区域属于河流上中游治理区,该区以水力侵蚀为主,属中度流失区。根据相关规程规范,本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执行一级。 2.2 水土流失预测结果 施工建设期的工程开挖、土地占用,施工场地、施工道路、临时堆场、弃渣场布置等施工环节均存在损坏或压埋原有植被、地貌,将不同程度地对原有水土保持设施造成破坏,可能降低其水土保持功能。施工开挖、填方等工作主要集中在施工期,将使原地表植被、地面组成物质以及地形地貌受到扰动,地表裸露,失去原有植被的防冲、固土能力。也使其自然稳定状态受到破坏,可能发生冲刷、垮塌现象,增加新的水土流失。将影响原地貌,损坏和占压土地面积44.3hm2,损坏水土保持设施面积44.3hm2。原地表水土流失量为4799t,预测期水土流失量为8791t,新增水土流失量为3992t。根据可行性研究报告,工程建设共开挖土石方量为99×104m3;回填土石方量 104.3×104m3。 2.3 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 本项目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总面积51.82hm2,其中项目建设区占地面积44.3hm2,直接影响区7.52hm2。按管辖分,毕节段面积30.33hm2,大方段面积21.49hm2;按占地性质分,永久占地38.3hm2,临时占地6hm2,影响区占地7.52hm2。 2.4 水土保持措施 方案设计的水土保持措施:修建排水沟长4640m,护坡8110m2;截排水沟3条,沉沙池3个;绿化3230m,种草护坡3处;栽植乔木12000株;剥离表土1.562×104m3;设置临时袋装土挡墙5处,临时排水沟9处。 3 水土保持措施分析 3.1 工程措施 要使防治区的水土流失得以拦挡,能消减重力侵蚀和大部分水力侵蚀,使水土流失得以控制;要使防治区的水流排泄畅通,能减少水力冲刷造成的水土流失;要使防治区的地表得到整治,坡面、坡度、排水设施等满足植被恢复的基本条件。 3.1.1 截排水沟 为防止施工过程中降雨产生的地表径流冲刷造成水土流失,在施工场地、施工道路、临时堆土场、弃渣场周边设置截排水沟,把地表降水引出场地外,排入道路边沟。排水沟采用梯形断面,M7.5浆砌片石衬砌,厚度30cm,沟体下方铺设厚10cm碎石垫层。经计算,施工场地、临时堆土场排水沟底宽30cm,深40cm,边坡坡比1∶0.6,沟底比降5‰,过水能力0.19m3/s;土料场、弃渣截排水沟底宽50cm,深50cm,边坡坡比1∶1.0,沟底比降8‰,过水能力0.54m3/s。 3.1.2 挡土墙 弃渣要遵循“先拦后弃”的原则,弃渣前先在下游设置M7.5浆砌石挡土墙,挡墙高度200cm,顶宽100cm,基础埋深0.5m,外坡 1∶0.20,内坡竖直。挡土墙内设置排水孔,排水孔离地面高度为0.5m,孔距2m,孔径为DN10(Φ100mm),在排水孔上游侧设反滤层。墙后侧堆渣,先堆渣至挡土墙顶高程形成一个平台,然后以1∶2.0的坡度堆渣。 3.1.3 沉沙池 在施工场地、土料场排水沟接入水系的出口处需布置沉沙池,防止场内泥沙流出。沉沙池采用矩形结构,长4m,宽2m,深1.5m,采用M7.5浆砌块石衬砌,池底衬砌厚30cm。周边衬砌采用梯形断面,壁顶厚30cm,底厚67.5cm,外侧坡比1∶0.25。 3.1.4 临时工程 路基在填筑过程中应加强临时排水和拦挡措施,防止产生水土流失对周边农田造成影响。路堤填筑施工之前,路堤坡底两侧先筑挡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