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号权与商标权的冲突及解决途径
- 格式:doc
- 大小:37.00 KB
- 文档页数:2
第1篇一、背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域名已成为企业、个人展示形象、进行网络营销的重要工具。
然而,域名抢注、恶意注册等行为也随之而来,引发了诸多法律纠纷。
本文将介绍一起典型的域名纠纷案例,以期为相关企业提供借鉴。
二、案情简介2018年,某知名企业(以下简称“原告”)在我国注册了“www.某某品牌.com”域名,用于其官方网站。
然而,在原告注册该域名后不久,另一企业(以下简称“被告”)未经授权,注册了与原告域名相似度极高的“www.某某品牌”域名,并搭建了与原告官方网站内容相似的网站,误导消费者。
原告发现后,多次与被告协商,要求被告停止侵权行为,并删除侵权域名。
然而,被告置若罔闻,继续使用侵权域名。
无奈之下,原告将被告诉至法院,请求法院判令被告停止侵权行为、删除侵权域名,并赔偿原告经济损失。
三、法院审理1. 法院审理过程本案中,法院审理认为,被告注册的“www.某某品牌”域名与原告的“www.某某品牌.com”域名相似度极高,容易导致消费者混淆,损害原告的合法权益。
同时,被告未经授权使用原告的商标,构成侵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五十二条第(一)项、第五十六条第(一)项的规定,法院判决被告立即停止侵权行为,删除侵权域名,并赔偿原告经济损失及合理费用。
2. 法院判决依据(1)被告注册的域名与原告的商标构成相似,容易导致消费者混淆。
(2)被告未经授权使用原告的商标,构成侵权。
(3)被告的行为给原告造成了经济损失。
四、案例分析1. 域名抢注的法律风险本案中,被告注册的域名与原告的商标构成相似,容易导致消费者混淆,损害原告的合法权益。
这提醒我们,企业在注册域名时,要充分考虑域名与自身商标、品牌的一致性,避免因域名抢注而引发纠纷。
2. 侵权行为及法律责任被告未经授权使用原告的商标,构成侵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的相关规定,侵权行为人应承担停止侵权、赔偿损失等法律责任。
3. 企业维权途径企业遭遇域名侵权时,可采取以下途径维权:(1)与侵权方协商,要求其停止侵权行为、删除侵权域名。
下面通过介绍商号和商号权来详细说说应该如何进行商号的保护,以及商号与商标的权利冲突了应该怎么办,商号与商标冲突纠纷的救济途径等相关内容。
一、商号与商号权(一)商号商号,企业进行民商事法律活动时用于标识自己并区别于他人的标志,是企业名称中具有标识性的核心部分。
关于商号的含义,我国学术界存在两种不同的看:一些学者认为在我国商号指的是企业名称;而较为通行的观点则认为,商号指的是企业名臣中的字号,即企业名称中的具有区别性的部分。
我国有关法规中对商号的界定于后一种观点接近。
国家工商局1991年7月22日发布的《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第7条规定:“企业名称应当由以下部分依次组成:字号(或者商号,下同)、行业或者经营特点、组织形式。
”从以上规定看,企业名称中的字号与商号是同一概念,商号是企业名称中的核心要素,企业名称中只有商号才是可以由企业自主选择并专有使用的部分。
虽然商号也是商业标识的一种,但与商标等其他商业标识相比,商号具有自身的一些独特属性。
首先,商号兼具人格权和财产权的双重属性。
商号是企业相互区别的必要条件,使企业人格特定化的标记,商事主体只有使用自己特有的名称才能与其它主体相区别,才能以自己的名义享有权利、承担义务,避免和减少商事交往中的混淆。
因此商号具有一定的人格属性。
同时,商号又是企业商誉的载体,一个企业的商品声誉和商业信誉要借助商号得以体现,企业凭借商号所具有的良好商誉获得竞争中的优势地位,并将其转化成为现实的经济利益。
因此,商号又具有鲜明的财产属性。
其次,作为更具人格属性的商业标识,商号与商事主体的联系更为紧密。
例如,商号直接依附于商事主体,商事主体消灭则商号也随之消亡。
商号对商事主体的标识作用更为直接,而商标虽然也具有区别同类商品或服务的不同来源的作用,但其对商事主体的身份标识作用较弱。
商号的转让必须连同企业一起转让,不得与主体分离,而商标的转让则无此限制。
(二)商号权商号权,是企业对自己使用或者注册的营业区别标志依法享有的专有权。
《商标法》第三十一条对在先“商号权”的保护——第1929467号“良田”商标争议案评析吴新华近年来,关于如何解决商标权与企业名称权(或称商号权)之间冲突的问题,越来越受到知识产权理论界与实务部门的关注。
我国《商标法》第三十一条虽然规定了“申请注册的商标不得与他人在先取得的合法权利相冲突”,但并没有明确界定在先权利的范围、在先权利对抗在后商标的条件。
为了正确理解与适用《商标法》,妥善处理在商标确权程序中发生的商标权与商号权之间的冲突,商标评审委员会在《商标审理标准》中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我们认为,解决商标权与商号权之间的冲突应当坚持以下原则:一是要保护在先权利人的商业信誉,二是要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秩序,三是要维护广大消费者的利益。
基本案情申请人:湖南省郴州良田水泥厂被申请人:郴州五岭水泥有限责任公司争议商标:第1929467号“良田”(一)当事人主张申请人申请理由:1、申请人成立于1988年,一直专营水泥生产和销售,实现工业总产值近六亿元,产品曾获得“农业部优质产品证书”等多个奖项,在湖南和广东等省享有很高的声誉。
2、申请人自成立以来就一直以“良田”作为字号,并且由于申请人历史长、产品质量好,其字号“良田”也就具有相当知名度,申请人的产品也经常被消费者称为“良田水泥”。
被申请人与申请人属于同一行业,厂址同在郴州市苏仙区良田镇,相距不足980米,被申请人的争议商标已经使消费者对产品的来源产生混淆和误认。
因此,争议商标的申请注册已经违反了诚实信用原则,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并且侵犯了申请人的字号权,依据《民法通则》第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以下称《商标法》)第三十一条和第四十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五条以及《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解决商标与企业名称若干问题的意见》的相关规定,应当撤销争议商标注册。
申请人向商评委提交了以下主要证据:申请人营业执照复印件,申请人产品质量认证证书复印件,申请人产品采用国际标准证书复印件,申请人获得的1991年农业部优质产品证书复印件,1998年全省乡镇水泥质量检查优胜企业、1996年湖南省水泥行业质量五十强证书复印件,1998年湖南省乡镇企业明星企业证书复印件,1997年农业部中型二档乡镇企业,2000质量管理先进单位证书复印件,湖南省2001年度重合同守信用证书复印件,湖南省2000年纳税大户(过500万元)证书复印件(经公证),消费者对争议商标产品投诉复印件,被申请人企业查询资料,争议商标查询资料。
Legal S ys t em A nd Soci et yf叁垒!圭塾金三!!!竺!三望堕。
鎏}:篮鋈曩篱豳商标权和商号权的权利:中突研究谢欣芳摘要近年来,商标权和商号权的冲突愈演愈烈,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回避和拖延的问题了。
但是由于我国法律对商标权和商号权的规定散见于各种法律丈件之中,因此出现立法上的交叉或空白,甚至是相互冲突。
因此直到现在,商标权和商号权的冲突还没有得到根本地抑制。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对商标权和商号权的冲突问题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商标权商号权权利冲突中图分类号:D913.9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l o)12-125一02当今时代是一个走向权利的时代。
大多数人已经懂得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权利,各国也越来越重视对私权的保护。
因此就产生了大量的权利冲突纠纷。
在各种类型的知识产权案件中,商标权与商号权的冲突案件更是频频发生。
从法院审理或工商机关处理的相关案件的数量来看,这类案件已经成为知识产权案件中相当重要的一类了,并呈逐渐增长的趋势。
但是由于我国关于商号权的规定十分混乱,因此这类案件不能得到妥善处理和有效控制,不仅直接损害了相关权利人的利益,还会形成示范效应,导致更多的仿效者,引发更多的纠纷,破坏公平竞争与诚信经营的市场秩序。
一、商标权和商号权冲突的原因及表现形式(一)商标权和商号权冲突的原因商标权和商号权冲突的原因既包括各种权利冲突产生的共同原因,也包括商标权和商号权自身的原因。
1.权利利益冲突。
这是各种权利冲突产生的共同原因。
从法理上说,权利是法律设定的一定范围内的自由,但是这种自由应当具有合理的界限,因为法律赋予所有人都享有这种权利和自由,如果自由是无限的,就不可能实现所有人的权利。
而从法律经济学角度去看,权利冲突是因对有限的资源的不相容使用造成的。
知识产权权利冲突本质上是产权纠纷,冲突的客体是知识产品,而知识产品在特定时期是相对有限的。
因此权利冲突实质上是对有限的知识产品的争夺。
权利冲突如何解决4篇以下是网友分享的关于权利冲突如何解决的资料4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就爱阅读感谢您的支持。
篇1如何解决著作权与外观设计专利权的冲突在我国,工艺美术品可以申请外观设计专利,诸如手镯、耳坠、项链、戒指、装饰性玻璃制品、装饰性篮筐、装饰用的瓷器、艺术陶器、花瓶、小雕像、镶嵌画、人造花、人造水果、人造灌木枝等,这些工艺美术品属专利法范畴,不受著作权保护。
绘画、书法、摄影、影视、图形等作品首次用于工业品外观设计的,受著作权之保护;在同类产品上再次使用该作品的,则由专利法调整,不为著作权法保护。
为解决著作权和外观设计专利权的这一重合,可采取“一次卖绝”,是指绘画、书法、摄影、影视、图形等作品用于工业品外观设计时,著作权人必须将在该产品上使用的著作权中的财产权利转让给生产者。
权利转让后,该产品则同上专利法调整,不再适用著作权保护制度。
“一次卖绝”的办法有以下特征:第一,生产者首次将著作权所保护的作品在产品上使用,必须征得著作权人的许可,并支付报酬。
第二,作品的著作权人必须将在同类产品上使用的著作权中的财产权利卖绝。
第三,“一次卖绝”后,该产品只适用专利法,取得外观设计专利的,他人不得仿制,未取得外观设计专利的,任由他人复制。
第四,该作品在不同种类的产品上使用的权利,仍属于著作权人。
按照这种办法,绘画、书法、摄影、影视、图形等作品首次用于工业品外观设计的,适用著作权法;在同类产品上再次使用该作品的,转为专利法调整。
篇2如何解决冲突生活中,和别人闹个矛盾,起个冲突,是很正常的事情。
遇到这种情况,一般人的选择要么是回避,迁就对方一下,要么是妥协,大家各退一步。
最近有本新书,名叫《解决冲突的关键技巧》,作者达纳卡斯帕森是冲突调解和公共对话专家。
书里说,妥协、迁就这些方法,其实不是解决冲突的关键。
那关键在哪里呢?书里总结了两个方面,一个是有效倾听,另一个是高效沟通。
咱们先来看看有效倾听。
要做到有效倾听,就不要只听攻击性语言,你需要听出来对方背后的意思,这样我们才抓住问题的关键,而不用陷入攻击与反击的死循环里面了。
商法案例分析商号篇杭州张小泉案原告于1963年在杭州市工商局登记注册了“杭州张小泉剪刀厂”企业名称。
该厂生产的菜刀商标为“张小泉”牌,1989年经国家工商局登记注册取得商标专用权。
被告于1992年在南京市某县工商局登记注册了“南京A刀具厂”企业名称。
该厂在其刀具产品上使用未注册商标“xx”牌,同时在产品包装上印有“南京张小泉”字样。
1993年2月,原告向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起诉,要求判令被告立即停止侵权行为,并赔偿企业名称侵权损失10万元,商标侵权损失1万元。
经审理,南京中院判决如下:一、对原告杭州张小泉剪刀厂诉被告南京A刀具厂侵犯其企业名称权的诉讼请求予以驳回;二、被告南京A刀具厂立即停止在其产品及外包装上刻印“南京张小泉”标识的侵权行为。
三、被告南京A刀具厂赔偿原告杭州张小泉剪刀厂经济损失1万元。
判决后原被告均未上诉。
【问题】:1、企业名称权与商号权之间的关系如何,商号权是指商主体依法享有的对商号的专有使用权; 企业名称权则是指企业依法对其登记注册的名称所享有的权利.我国和国际上都认同广义上的商号包含企业名称,所以,企业名称权包含于商号权之中.2、商号权的法律属性如何,3、商号与注册商标的区别,商号与注册商标两者的性质是完全不同的.它们的区别是:1商号权属于商事人格权范畴,商标权属于知识产权权范畴;2商号权的效力具有区域性,而商标权可超越商号权限制而涉及全国;4商号只能用文字表示,商标既可以用文字表示,也可以用图形或者文图并用都行.5商号一般都被强制注册,一个商事企业只能有一个商号,而商标同时具有强制性和自愿性,并且同一商事企业可有多个商标.4、如何处理商号权与相关权利的冲突,坚持保护在先权利原则.禁止混淆原则.诚实信用原则.禁止恶意取得原则.保险法1.某钢铁厂曾将本厂的一辆重卡车向保险公司投保。
合同中规定,保险期限至1987年12月31日0点止,1987年10月2日,钢铁厂又将这辆卡车卖给了红旗机械厂,并背书转让了保险单。
知识产权里包括商标权、专利权、商号权、著作权。
下面就这四项权利保护进行详细解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商标权商标权是指商标主管机关依法授予商标所有人对其申请商标受国家法律保护的专有权。
商标是用以区别商品和服务不同来源的商业性标志,由文字、图形、字母、数字、三维标志、颜色组合和声音等,以及上述要素的组合构成。
中国商标权的获得必须履行商标注册程序,而且实行申请在先原则。
商标是产业活动中的一种识别标志,所以商标权的作用主要在于维护产业活动中的秩序,与专利权的不同作用主要在于促进产业的发展不同。
专利权是指一项发明创造向国家专利局提出专利申请,经依法审查合格后,向专利申请人授予的在规定时间内对该项发明创造享有的专有权。
根据中国专利法,发明创造有三种类型,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
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被授予专利权后,专利权人对该项发明创造拥有独占权,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都不得实施其专利,即不得为生产经营目的制造、使用、许诺销售、销售和进口其专利产品。
外观设计专利权被授予后,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都不得实施其专利,即不得为生产经营目的制造、销售和进口其专利产品。
未经专利权人许可,实施其专利即侵犯其专利权,引起纠纷的,由当事人协商解决;不愿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专利权人或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也可以请求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处理。
当然,也存在不侵权的例外,比如先使用权和科研目的的使用等。
专利保护采取司法和行政执法“两条途径、平行运作、司法保障”的保护模式。
该地区行政保护采取巡回执法和联合执法的专利执法形式,集中力量,重点对群体侵权、反复侵权等严重扰乱专利法治环境的现象加大打击力度。
商号权即厂商名称权,是对自己已登记的商号(厂商名称、企业名称)不受他人妨害的一种使用权。
企业的商号权不能等同于个人的姓名权(人格权的一种)。
此外,如原产地名称、专有技术、反不正当竞争等也规定在巴黎公约中,但原产地名称不是智力成果,专有技术和不正当竞争只能由反不当竞争法保护,一般不列入知识产权的范围。
第21卷第6期 2006年11月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JOURNAL OF GUANGXI ADMINISTRATIVE CADRE IN rITUTE OF POLITICSAND LAW Vo1.21.No.6
Mov.2OO6
The Role the Intensity of Trademark Plays in the Rights Conflict of Trademark and Trade Name CHEN Chen—wei (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Politic and Law,shanghai 200042) f Abstract]In the rights conflict of trademark and trade name,the applying of preceding fight priority is not absolute・The in— tensitv of thern also affects the result.While,the intensity of tradenmrk depends on its distinctiveness.Trademarks with different distinctiveness sh。uld be treated differently.High distinctiven ̄s high protects,and vice versa.The trademark legislation in our countr should provide different pmtect to trademarks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distinctiveness. [Key words]intensity of trademark;distinctiveness;variant protect
商号权与商标权的冲突及解决途径
一、商号权与商标权冲突的类型
(一)擅自将他人商业名称的“核心字号”作为自己的商标注册使用
将他人有一定知名度的企业名称中的显著部分作为商标使用,即商标权侵犯企业名称
(商号)权。较商标知名度的创立时间而言,企业名称(商号)创出知名度的机会和难度要
大得多。因此这种在后注册的商标权与在先登记的商号权之间的权利冲突在实践中出现的频
率远远小于企业名称权侵犯商标权的情况。
(二)擅自将他人的商标作为自己商业名称中的“核心字号”登记使用
一定知名度的商标被其他企业有意或者无意地作为企业名称的一部分使用,即企业名称
(商号)权侵犯商标权。自2001年起,在我国陆续出现了所谓“影子公司”,以假洋名牌欺
骗消费者的情况。某些不良经营者在香港等地成立的公司将外国的驰名商标作为自己的企业
名称(商号)登记,然后再许可大陆地区厂商进行产品制造、宣传和销售。
(三)交叉冲突
当某企业的商标与文字相分离,即其商号与其商标中的文字并不一致时,其商标被他人
用作商号而其商号被他人同时注册为商标。
二、商号与商标冲突的原因
商号与商标发生权利冲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内在原因,又有外在的因素。具体而
言,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经济利益的驱动是商号与商标发生权利冲突的内在原因。
企业为谋求巨大的经济利益,往往要创立自己的驰名商标、著名商标或使自己的商号成
为知名商号。只有商标、商号的市场知名度提高了,企业的发展才有潜力,才能带来巨大的
商业利益。为达到该目的,企业往往要投人大量人力物力。而其他企业如果能以他人的知名
商标登记为商号或将知名商号注册为商标,则可以节省大量成本,轻易地分享他人已经开拓
能市场。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实践中经常会发生有些经营者在商标和商号注册登记时钻法
律的空子,将驰名商标或知名商标作为企业商号注册登记,或者将知名商号作为商标注册的
现象,这是造成商号与商标权利冲突的内在原因。
(二)现行立法的不完善是造成商号与商标冲突的外在原因
1.现行立法对商号缺乏统一的定义
由于现行立法并没有对商号进行统一的界定,导致了理论界对商号的含义、性质认识不
一,也直接导致了实践中商号、字号、企业名称、企业品牌等名词使用混乱,互相替代。认
识上的含糊不清,将直接影响到对相关权利的实现和行使及保护。
2.分别立法和分别管理的制度缺陷是导致商号与商标冲突的重要原因
从立法上看,我国现行法律对商号和商标实行了分别立法的制度,商标主要受《商标法》、
《商标法实施条例》的调整,而对商号的调整则主要是《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另外还
有《民法通则》、《公司法》、《反不正当竞争法》、《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等法律、行政法
规及《企业名称登记管理实施办法》等。同时,针对商号与商标的权利冲突,国家工商局还
下发了《关于解决商标与企业名称中若干问题的意见》。从现有的法律规范的状况来看,涉
及商号,以及两权冲突方面的规定比较零散,既有法律、行政法规,也有部门规章,还有位
阶更低的一些行政文件,而且这些规范的内容莫衷一是,并存有交叉或空白之处。
从管理上看,我国商号与商标的相关日常管理和保护分别由不同的部门进行。商号归入
企业名称的登记管理范围,实行分级管理,由国家工商管理总局和地方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
门按照各自行政管理区域进行管辖,而商标则由国家工商管理总局商标局统一进行注册管
理。在这种分别管理的体制下,对商号的保护不涉及商标,对商标的保护不涉及商标,对商
标的保护也不涉及商号。
3.程序上的缺失也是商号与商标发生权利冲突的重要因素
商号权的取得,只需经有核准权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核准即可。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在核
准时,也仅就其管辖行政区域同行业内进行检索,若无雷同或近似,即可取得商号权,并不
需要向公众公开申请人的信息,其他单位或个人在名称核准之前也无法获知申请人的信息。
同时,其他单位或个人即使知道申请的商号侵犯了自身的合法权益,由于商号核准过程中未
规定异议程序,也无法阻止其商号权的取得,而只有等其商号核准后。此外,由于核准商号
权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使用的系统不一,资源不能共享,即使他人取得商号权,商标权人也
很难得知全国所有与其权利冲突的商号权人的信息。而只有商号权人实施了侵权行为,并且
这种侵权行为足以让商标权人知道时,商标权人才可能提起侵权保护的程序。许多恶意的侵
权人正是通过商号权取得的简易性,且不易被发现,而将他人的商标作为商号登记注册。
三、解决商号与商标权利冲突的建议
1.改变现有的分别立法的作法,将商号权的保护纳入到商标法的保护范畴之中
目前我国没有专门规制商号权的法律,也没有单独为解决商标权和商号权冲突设立的专
门法律,而已有的法律资源却相对分散,且层次不一。这样的立法现状不利于实践中对二者
的权利冲突进行有效的解决。所以必须借助于体系结构相对完备的商标法来担当解决两权冲
突的重任,可以考虑扩大现有商标法的调整范围,将商号权及其他商业标记权纳入到商标法
的保护范畴中。一方面,应在商标法中明确商号的定义,从立法上对商号进行统一的界定,
同时可以理顺商号与企业名称两个概念。
2.行政途径。如果侵权人的企业字号是权利人的注册商标的,商标所有权人可以以其侵
犯了注册商标专用权为由,向侵权企业所在地的企业名称登记管理机关申请撤销该企业名
称。需要注意的是,依据我国《商标法实施条例》第53条的规定,只有他人将权利人的驰
名商标作为企业名称登记时,才能申请撤销。因此,如果被侵权商标不是驰名商标的,权利
人应当首先致力于经过行政或司法程序将该商标认定为驰名商标。
向行政机关申请撤销冲突的企业名称时,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一) 商标与企业名次产生混淆,损害在先权利人的合法权益;
(二) 商标已注册和企业名称已登记;
(三) 向商标注册之日或者企业名称登记之日起5年内提出请求(含已提出请求但尚
未处理的),但恶意注册或者恶意登记的不受此限。
3.司法途径。当他人将本企业注册商标登记为企业名称,从而构成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
时,还可以通过向法院提起诉讼的方式解决。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标民事纠纷案
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就商标权与其他权利冲突的处理提出了具体的规定:
如果将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或者相近似的文字作为企业的字号在相同或者类似商
品上突出使用,容易使相关公众产生误认的,则被视为给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造成损害
的行为,应当予以禁止。最高人民法院强调了两个构成要件:一是突出使用;二是容易
使相关公众产生误解。也就是说,对于侵害对象为一般性非知名商标,构成侵权须具备
上述两个条件。
总之,不解决我国现有法律法规存在的缺陷问题,商号与商标的权利冲突将会不可
避免地长期存在下去。当然,即使建立了一整套完备的法律体系,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
发生权利的冲突也是不可完全避免的。而司法实践部门在解决具体的冲突案件时,应坚
持利益平衡及保护在先权利的原则,有效地维护权利主体的合法权益,以保证整个市场
竞争秩序的正常化,并进一步促进整个社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