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痉挛性脑性瘫痪

痉挛性脑性瘫痪

痉挛性脑性瘫痪
痉挛性脑性瘫痪

痉挛性脑性瘫痪

脑性瘫痪分好几种,有痉挛型、不随意运动型、共济失调型、肌张力低下型和混合型等,并根据受累的肢体分布,分为单瘫、偏瘫、双瘫、三肢瘫和四肢瘫等。种类不同,病情表现也有不同。下面来说一下,痉挛型脑性瘫痪的症状。

痉挛型脑瘫在脑瘫中发病率是最高的,约占全部病人的百分之六十到七十。病变波及锥体束系统,肌张力增高,肢体活动不便,上肢表现为屈肌张力增高,肩关切内收,肩胛带后缩,肘关节屈曲,腕关节屈曲,拇指屈曲呈紧握拳状,拇指内收,紧握于掌心。下肢大腿内收肌张力增高,髋关节内旋,大腿外展困难,踝关节跖屈。卧位时膝关节、髋关节呈屈曲姿势,俯卧位时抬头困难,仰卧位时头后仰。坐位开始时头后仰,以后能坐时,两腿伸直困难。脊柱后凸,跪下时呈W形,站立时髋膝略屈,足尖着地,行走时由于跟腱收缩,足跟不能着地而呈踮足。大腿内收肌紧张行走时呈剪刀步态。腱反射亢进或活跃,骨膜反射增强,踝阵挛阳性,2岁以后巴氏征仍阳性。

痉挛型脑瘫患者身体会非常僵硬,肌张力比较高,肘关节和膝关节伸张不开,站立不稳,双脚向里,呈“剪刀步态”,走路只能脚尖着地,髋关节也是屈曲挛缩不能后伸。根

据病情的轻重还可以分为重度痉挛、中度痉挛、轻度痉挛。其中重度痉挛几乎没有自我调节能力。因为总是走路不稳,多以患儿总是怕摔,这样就给他造成了心理上的伤害,比较固执,因此这种患者更需要多加关心。

痉挛型脑瘫儿童康复训练方法

痉挛型脑瘫儿童康复训练方法——膝关节过伸训练 膝关节过伸造成的原因是:①膝关节本身有骨性变化,导致膝关节位置不正常。 ②在负重情况下,膝关节控制能力较差,表现为膝关节本体感觉消失,关节周围韧带松弛,股四头肌及腘绳肌肌力较弱或不呈正常比值收缩。③底屈肌挛缩或肌张力较高。④不正常按摩、用力过度,造成医源性损伤。 训练方法: ①提高股四头肌肌力训练:登坐位向站立位转移。练习时治疗师双手控制患儿双膝关节,使其不要过伸;或坐在椅子或床边,双手握在椅子或床边上,把腿踢直,持续3—6秒放下,如果完成轻松,可在患儿腕上施加适当的阻力。 ②提高腘绳肌肌力的训练:患儿呈俯卧位,家长用一只手固定其大腿,用另一只手握住患儿脚腕处,帮助患儿做屈、伸腿动作。在患儿独立完成这一动作时,可能会出现用力屈腿时臀部翘起,家长可用双手固定其臀部,并视情况在小腿上施加适当阻力。 ③提高足背屈肌肌力的训练。由于足底屈肌挛缩或张力高时,而导致膝关节过伸,对此类患儿来说这一训练很重要:治疗师在被动牵拉足底肌患儿取坐位或仰卧位时,治疗师一只手握住患儿踝关节,一只手握住足底上三分之一处,做足背曲90度或稍过,进行牵拉活动,或是患儿俯卧位时,治疗师一只手固定踝关节:一只手握住足以上三分之一处,向下用力牵拉(注意:膝关节屈曲90度)。或者在患儿双脚掌前放一木板,让患儿支撑蹲10分钟左右,或是让患儿坚持在一30度斜坡上蹲10分钟,每天3次,这个方法可对腓肠肌及底曲肌进行牵拉。 ④膝关节控制能力训练:一是用丝袜或松紧带固定膝关节,控制膝关节过伸。二是让患儿双手放在治疗师双肩上,治疗师把双手放在患儿膝关节外侧面控制膝关节,让患儿直立体干慢慢向下蹲,再慢慢立起。注意患儿直立时,膝关节要控制在正中位,千万不要有过伸现象,下蹲的幅度应根据患儿对膝关节控制能力来定。三是让患儿站立或蹲起时,治疗师要注意用语言控制双膝关节过伸。四是在患儿行走时控制:治疗师在患儿后面,用手制约患儿膝关节屈曲,在语言刺激下控制膝关节过伸。

遗传性痉挛性截瘫治疗方法有哪些

遗传性痉挛性截瘫治疗方法有哪些 *导读:遗传性痉挛性截瘫是一种以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或隐性遗传为病因,以肌张力增高、双下肢痉挛性肌无力、小脑性共济失调、感觉障碍、痴呆为临床症状的神经系统退行性变性疾病。遗传性痉挛性截瘫发病群体多为儿童或青年人,发病者多为男性,发病者父母其中一方或双方都患有此病。得了遗传性痉挛性截瘫怎么办,遗传性痉挛性截瘫治疗方法有哪些,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 遗传性痉挛性截瘫是一种以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或隐性遗 传为病因,以肌张力增高、双下肢痉挛性肌无力、小脑性共济失调、感觉障碍、痴呆为临床症状的神经系统退行性变性疾病。遗传性痉挛性截瘫发病群体多为儿童或青年人,发病者多为男性,发病者父母其中一方或双方都患有此病。得了遗传性痉挛性截瘫怎么办,遗传性痉挛性截瘫治疗方法有哪些,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 *得了遗传性痉挛性截瘫怎么办? 1.检查 (1)诱发电位:上肢诱发电位显示正常,下肢诱发电位异常,明显传导速度减慢。皮质脊髓束传导速度也下降。 (2)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正常虽正常,但经肌电图检查

后,发现神经有所改变。 (3)MRI:大部分患者头颅发育正常,少部分患者会发育不良,出现小脑萎缩或大脑萎缩现象。 2.诊断 遗传性痉挛性截瘫诊断依据比较多,可根据家族史、儿童期发病进行诊断,也可根据共济失调、肌萎缩、痴呆等临床症状进行症状。最重要的诊断依据,也是最不容忽视的诊断依据为缓慢进行性双下肢痉挛性截瘫、剪刀步态。 *遗传性痉挛性截瘫治疗方法有哪些? 目前,在医学上暂没有任何一种特殊治疗法能够在短时间内治愈此病。常见能缓解病症及减少并发症的方法为药物治疗法。除了服用药物外,患者日常还可以通过肌力训练来改善功能残疾,提高未受损肌肉的力量,减缓肌肉萎缩,缓解肌肉疼痛症状;还可适当做伸展训练,以提高肌肉力量,代偿无力肌的肌力,减轻肌腱炎、滑囊炎等并发症;还可以适当做有氧训练,提高肌肉耐力,减轻自身不适之症,改善心血管适应性。常见有氧训练有游泳、步行、爬山、汽车等。 遗传性痉挛性截瘫治疗方法有哪些,相信大家已经知道。如果大家还有相关疑问,欢迎咨询相关专栏的医生或者各专业医院的医生,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告知患者答案。

遗传性痉挛性截瘫诊疗指南【2019版】

43.遗传性痉挛性截瘫 概述 遗传性痉挛性截瘫(hereditary spastic paraplegia,HSP)是一组以渐进性双下肢痉挛性截瘫、步态异常为主要表现的神经系统遗传变性病。本组疾病具有明显的临床和遗传异质性。临床表型分为单纯型和复杂型两大类,遗传方式分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和X 连锁遗传。单纯型HSP 神经系统受累较为集中,以缓慢进行性双下肢痉挛性瘫痪为主要表现,可合并高张力性排尿障碍和轻度深感觉障碍。复杂型HSP 则在此基础上合并其他神经系统损害,如共济失调、认知障碍、癫痫、锥体外系受累、周围神经病等。目前已发现HSP 的致病基因超过70 种,还有部分类型已经在染色体初步定位,但尚未明确具体致病基因。主要类型与相应致病基因,见表43-1。 表43-1 遗传性痉挛性截瘫主要类型与相应致病基因 疾病致病基因 AD-HSP ATL1、SPAST、NIPA1、WASHC5、ALDH18A KIF5A、RTN2、HSPD1、BSCL2、REEP1、 ZFYVE27、SLC33A1、VAMP1 AR-HSP C Y SPART、SPG21、B4GALNT1、DDHD1、 K I NT5C2、GBA2、A P4B1、A P5Z1、T ECPR2、 AP4M1、A P4E1、A P4S1、V PS37A、D DHD2、 C12orf65 、CYP2U1 、TFG 、ARL6IP1 、 ERLIN1、A MPD2、E NTPD1、I BA57、M AG、 CAPN1、F ARS2、A LDH3A2、A LS2、K IF1C、 MARS2、MTPAP、AFG3L2、SACS X 连锁HSP L1CAM、PLP1、SLC16A2 复杂型HSP 异质性强,疾病表型与肌萎缩侧索硬化、共济失调、脑白质病

小儿脑性瘫痪痉挛型偏瘫康复护理体会

小儿脑性瘫痪痉挛型偏瘫康复护理体会 发表时间:2016-08-02T14:05:10.143Z 来源:《医药前沿》2016年7月第21期作者:贺芙雯[导读] 小儿脑性瘫痪则是指出生后一个月内因为相关因素而产生的脑损伤现象,或者因为发育产生缺陷而致使其运动出现障碍及姿势出现异常现象[1]。 贺芙雯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金羊镇卫生院甘肃武威 733000)【摘要】目的:分析小儿脑性瘫痪痉挛型偏瘫康复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14年3月~2015年9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46例痉挛型偏瘫患儿,按照其入院治疗的先后顺序将其划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分别选择康复护理以及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儿护理后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患儿经过不同护理模式护理后比对其足背屈角、腘角以及腕伸角角度,差异性显著加强,统计学意义产生(P <0.05)。结论:脑性瘫痪痉挛型偏瘫患儿在进行治疗的同时还应进行康复护理,从而对患儿的恢复起到相应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小儿;挛型偏瘫;康复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1-0277-02 小儿脑性瘫痪则是指出生后一个月内因为相关因素而产生的脑损伤现象,或者因为发育产生缺陷而致使其运动出现障碍及姿势出现异常现象[1]。此病的临床主要特征为患侧的肌张力较高,同时其腘角以及足背屈角等明显小于正常值,在进行行走时,其肘关节呈现屈曲现象等。此研究对我院收治的46例患儿分别采用不同的模式予以护理,现将护理效果作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2014年3月~2015年9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46例痉挛型偏瘫患儿,按照其入院治疗的先后顺序将其划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各组患者例数为23例。对照组患儿13例男性,10例女性,年龄为10个月~4岁,经计算后为(2.4±1.3)岁;观察组患儿14例男性,9例女性,年龄为11个月~4.2岁,经计算后为(2.8±1.5)岁。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经过统计学软件比对分析后可知,P>0.05,差异性并未加强,统计学意义未产生,组间数据具有较强的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儿则选择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而观察组患儿则采用康复护理模式,其护理内容分为如下几点: 1.2.1心理疏通护理人员应多和患儿家属进行交流,以此来消除其不良情绪,并对患儿的疾病进行正视,向其讲解脑瘫的有关知识,并将神经发育自身所存在的特质进行告知,患儿的年龄和脑可塑性呈反比,创建患儿及其家属治疗疾病的自信心[2]。 1.2.2抱姿的选择患儿需要和家长面对面,首先将患儿的双腿进行分开,随后对其进行屈曲,通过手将其臀部进行托起,使得患儿在大人身上骑跨[3]。如果患儿身体较大,可以将其转移至髋骨位置处,并将其双肢进行分开,并在大人的肩膀处进行搭放,而另外一只手需要将患儿的头颅和背部进行托住,从而使患儿的躯干呈现竖直的状态,并且患儿的头部位置可以在大人的肩膀上进行枕着,这样对患儿的视线不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同时可以增强患儿和家长之间的沟通。当患儿头部位置无良好的控制能力时,可以将其下肢进行屈曲,而大人可以将其臀部进行托起,另外一只手可以在患儿的腋下位置进行伸出,并将其躯干进行揽住,使得患儿呈现一种坐位。 1.2.3坐姿的选择家长位于患儿后方位置处,并通过自身的两条腿将其膝盖位置进行分开,使得患侧位置呈现伸展状,从而对其痉挛予以矫正,随后大人通过双手将其两脚进行牵引,使其屈角在80°左右,并且在患儿的面前摆放相应的玩具,将其注意力予以分散。此坐姿为长坐姿,而长坐姿具有良好的训练能力。 1.2.4饮食护理患儿在进食的过程中,应选择半坐位,其头部需要向前屈伸。以免患儿头部出现向后仰的现象,大人可以通过双臂对其进行扶持,而髋部位置应呈现一种屈曲状,并将患儿的胸部进行后推,而后患儿的头部位置需要向前倾,并将其背部进行伸直,而患儿的肩膀需要向里面收,髋关节呈现一种屈曲状,将其稍微进行分开[4]。与此同时还可以选择面对面进行喂食,选取墙角或者桌角,在其位置上将被褥进行铺垫,而患儿需要靠在此位置上,大人通过一只手对患儿的头部进行控制,另外一只手对其躯干位置进行控制。此外,患儿应食用易消化的食物,例如肝、蛋以及水果蔬菜。在对患儿进行喂食的过程中,每勺食物应适当,在患儿口部正中位置处进入,随后其勺子需要向下压,使其双唇进行闭合。患儿在饮用水的过程中,其杯沿需要放置在患儿的下唇位置处,不应将其放置在牙间位置处,以免将其损坏。 1.3 统计学处理 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患儿中所涉及到的相关数据均选择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计算以及整理。研究结果的最终数据均通过计量资料或者计数资料进行表示,而数据之间经过对比分析后如P<0.05,差异性有所加强,统计学意义产生。 2.结果 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患儿分别经过不同模式护理后,其观察组患儿的足背屈角、腘角以及腕伸角角度明显大于对照组,数据之间经过对比分析可知,P<0.05,统计学意义产生,相关数据详见表1。 表1 对两组患儿护理前后的关节活动度进行对比 * 3.讨论 对于脑瘫患儿而言,其治疗目的则是协助患儿可以实现生活自理重返社会的目的。使得患儿可以向正常孩子一样进行学习以及生活。痉挛型偏瘫患儿具有较高的肌张力,同时无较大的活动范围,同时长时间处在肌肉紧张状态,使其肌腱极易产生痉挛现象,且关节极易出现变形[5]。而对其进行相应的康复训练能够将其运动功能予以改善,并对不正确的坐姿进行控制,加强关节之间的活动度,避免痉挛现象的产生,对畸形具有显著的预防作用,但是此训练为间歇性训练,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日常护理,对患儿运动水平的恢复起到一定的作用,进而提升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自理能力水平。

痉挛型脑瘫患儿如何进行训练

痉挛型脑瘫患儿如何进行训练 痉挛型脑瘫患儿均有程度不同的运动障碍,建议通过各种运动训练手法能有效改善关节活动度,防止关节挛缩变形,降低肌张力,提高平衡和协调能力,从而消除或改善运动障碍,提高生活质量,减少残疾,减轻家庭及社会负担。 痉挛型脑性瘫痪有何特点 在脑瘫患儿中,痉挛型脑瘫所占的比例最多,最为常见,伸张反射亢进是本型的特征。一般低出生体重儿和窒息者易患本型脑瘫,占脑瘫的50%以上,主要表现为肌张力增高,肢体异常痉挛性,可随着成长而发生关节挛缩变形,显著特点为上肢内旋后伸,拇指内收、握拳,下肢内收内旋,屈膝屈髋,尖足等。 痉挛型脑性瘫痪运动训练的目的 针对此型脑瘫患儿,运动训练的目的是促进肌肉关节活动,牵伸挛缩肌腱和韧带,松弛肌肉痉挛,防止肌肉萎缩,降低肌张力,提高身体旋转能力,促使患儿髋关节伸展及四肢外展、外旋姿势的出现,分离运动和交互动作的出现,支撑动作的完善及提高平衡和协调能力。 如何对痉挛型脑瘫患儿进行训练 (1)抑制上肢的内收内旋、拇指内收、握拳、屈肘、肩关节后撤,保持良好的体位和姿势,采用Bobath手技。其训练方法如下: ①拇指关键点控制训练。②被动手指屈伸训练。③上肢带关键点控制,双上肢外展外旋、上举。④抱球姿势。⑤Bobath球或滚筒上训练,仰卧其上促进全身伸展姿势。仰卧一侧并抱腿抑制头背曲,俯卧其上促进抬头和手支撑。⑥拧毛巾式训练纠正内旋后伸。⑦中线活动的促通。 (2)抑制下肢的内收交叉、屈膝屈髋、尖足、足内外翻: 其训练方法如下: ①双下肢交互运动训练,对降低肌张力,抬腿跨步都有帮助。 ②双下肢外展、外旋训练,纠正内收交叉。③双侧内收肌的放松和按摩。 ④骑跨于滚筒、花生球上或借助于髋关节外展训练椅。 ⑤利用手法和内外翻矫正板纠正足内外翻。

痉挛性双瘫康复训练个案分析

痉挛性双瘫康复 训练个案分析 任 浩 安徽省残联康复中心综合康复部

痉挛性双瘫康复训练个案分析 作者:任浩 [摘要]:小儿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是出生前、出生时、出生后发育时期的脑由于各种原因所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综合症,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痉挛性双瘫是其常见的类型,由于双下肢的功能障碍而影响患者的行走功能。 [关键词]:痉挛性双瘫、康复训练 1、资料 1.1 一般资料:于某,男,4岁,痉挛性双瘫,于2011年2月22日入我院进行康复治疗及相关治疗。 1.2 入院检查:脑电图大致正常,CT:脑室两侧扩大,合并症:无,IQ:正常。 1.3 康复评定:神志清楚,被动体位,查体合作,对答切题,手眼协调性尚可,左眼斜视,两侧鼻唇沟对称,口角无明显歪斜,可扶站、四点撑。 双上肢功能活动正常。 双下肢肌张力高,Ashworth2级,肌力差3级、远端2级。内收角30°,双侧髋关节内收内旋位。双侧屈肌挛缩。双侧膝腱反射亢进,双侧腘窝角140°。 ADL:中度功能障碍 2、方法 2.1 运动疗法

2.1.1 髋关节活动:仰卧位:下肢伸展并外展,治疗师位于患儿两膝之间,用双手固定两侧腹部,反复作躯干回旋运动,促通髋关节伸展、外展、外旋,因躯干的回旋运动而抑制了下肢的内收内旋的异常姿势,抑制了脊柱前弯,又由于躯干与髋关节的伸展,因而又促通过了患儿自发的伸展运动,在伸展的姿势下,促通躯干的回旋与身体重心的左右移动。 2.1.2肌肉牵拉:①仰卧位:患儿双腿稍分开,治疗师在患儿的双脚下方,用自己的双方扶住患儿的两个膝关节,做“劈叉”的动作。 ②仰卧位:直腿抬高做屈髋伸膝的动作,牵拉掴绳肌2分钟左右,各重复3次,以维持和扩大膝关节的活动度。 ③仰卧位:膝关节微屈,牵拉跟踺3分钟左右,各重复一次,维持和扩大踝关节的活动度。 2.1.3 渐进性抗阻训练:仰卧位,屈髋—膝—踝后,给小腿一个阻力,让患儿做“蹬腿”的动作,以增加双下肢的肌力。 2.1.4 Bobath训练法:给患儿足跟部外侧缘进行刺激性的扣击,可促进肌肉本身和皮肤的感觉,为立位平衡及行走打好基础。 2.1.5 单侧负重训练:训练师给予一定的帮助,使患儿单腿跪,单腿站,单腿—蹲起,以增强其肌力。 2.2家庭康复:靠墙站,蹲站,四点爬。 4、结果 经过5个月的治疗,患儿精神良好,基本配合治疗,抗重力伸展明显改善,肌张力降低,关节活动度增加,患儿的双下肢肌力达4级,双

腕手矫形器提高脑性瘫痪痉挛型偏瘫患儿上肢功能疗效观察

腕手矫形器提高脑性瘫痪痉挛型偏瘫患儿上 肢功能疗效观察 作者:吕智海,李晓捷,王立苹,时人杰,张士岭 【摘要】目的观察腕手矫形器治疗拇指内收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患儿的效果。方法痉挛型偏瘫脑瘫患儿分为观察组14例和对照组15例,两组均进行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加腕手矫形器治疗拇指内收异常姿势。治疗1个疗程(3个月)后进行被动关节活动度(PROM)和精细运动商(FMQ)评估。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后PROM、FMQ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提高。治疗后观察组PROM和FMQ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腕手矫形器可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拇指外展活动度,能提高精细运动能力。 【关键词】脑性瘫痪; 矫形外科器材/治疗应用; 拇指内收; 外治法; 儿童 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是自受孕开始至婴儿期非进行性脑损伤和发育缺陷所导致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1],1~6岁小儿中脑瘫患病率为1.92‰[2]。痉挛型约占脑瘫患儿的60%~70%,此型由于上运动神经元损伤而出现肌肉痉挛,长期肌肉痉挛可导致关节畸形、挛缩,常出现前臂旋前、手握拳、拇指内收等异常姿势和畸形,使上肢发育受到影响。目前国内尚未见到采用腕手矫形器治疗脑瘫患儿的临床报道[3],本文旨在观察腕手矫形器治疗拇指内收脑瘫患儿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905/10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收治住院痉挛型偏瘫脑瘫患儿29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4例,其中男9例,女5例;年龄31~37个月,平均(35.1±5.7)个月;左侧偏瘫4例,右侧10例;对照组15例,其中男7例,女8例;年龄34~41个月,平均(38.9±6.8)个月;左侧偏瘫7例,右侧8例;两组患儿性别、年龄、左右侧偏瘫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脑瘫诊断和分型符合2006年长沙第二届全国儿童康复学术会议上制定的小儿脑瘫定义、诊断条件及分型[1]。 1.3 纳入标准患侧拇指内收异常姿势,不能完成主动抓握和对掌运动。 1.4 排除标准 (1)拇内收肌群挛缩畸形;(2)关节发育不良及骨折等骨科疾患;(3)不能坚持治疗或疗程内连续休息15 d以上。 1.5 治疗方法两组均选用常规康复训练,以运动疗法、作业疗法、言语疗法为主[4]。两组连续治疗1个疗程(3个月)。观察组另同时采用由低温热塑板材制作的腕手矫形器(由本院矫形器制作部提供)[5],治疗痉挛型脑瘫拇指内收异常姿势,将第一掌骨控制在外展功能位,使腕关节始终处于功能位,并使第一掌骨、拇指处于充分外展位。每天佩带腕手矫形器4~8 h。 1.6 观察指标两组治疗前后分别采用被动关节活动度(passive range of motion,PROM)检查中拇指腕掌外展活动度[6]和Peabody精细运动发育量表[7]。

针刺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文献整理

针刺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文献整理 发表时间:2018-11-14T14:48:25.020Z 来源:《医师在线》2018年第15期作者:何儒林张新斐 [导读] 痉挛性偏瘫是中风之后比较常见的后遗症之一,针灸治疗法对这一症状的治疗已经被证实具有明显的效果。(广东三九脑科医院,广东广州510510) 【摘要】根据近几年来的针灸技术在治疗中风之后的痉挛性偏瘫的应用方面的文献进行整理,发现针灸治疗在中风后痉挛性偏瘫中的治疗具有良好的效果,接下来我们将根据这些文献中的内容对针灸治疗在这一病症中的具体作用进行重点分析。 【关键字】针灸治疗;中风;痉挛性偏瘫;文献整理 [ 中图分类号 ]R2 [ 文献标号 ]A [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15-0300-01 中风病症在近几年中的病发率越来越频繁,而且在这一病症之后往往会引发痉挛性偏瘫的后遗症,这一后遗症对人的健康会带来极大的伤害,所以目前已经采用很多技术对这一后遗症进行治疗,其中最具有作用的是针灸治疗。所谓的肌痉挛指的是脊髓在运动神经元损伤之后由于反射活动性增高从而引起的肌肉张力异常的现象。根据相关数据显示,在中风之后有80%的人会出现偏瘫的现象,这其中有50%的人不能够独立的坐立,这严重的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中风之后中枢性瘫痪在脊髓型休克之后产生肌肉曾力过度提高,从而影响肢体功能的恢复。这一现象的产生对患者的身体健康状况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目前国内一些医疗方面的专家正在大力研究如何治疗这一病症,并且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促进中风患者健康的进一步提高。将近几年这方面的研究文献进行整理,综述如下:1.针灸治疗方法 针灸治疗方法是中医中一种非常重要的治疗方法,能够缓解中风之后偏瘫性痉挛的病症,而且在这一方面具有独特的效果,操作简单,而且没有副作用。针灸方法可以将异常增高的海马兴奋性氨基酸降低,从预防脑缺血和脑缺血对神经元引起的损伤,GABA抗痉挛的机制主要是通过其中的受体和激活剂特异性的结合,从而将G蛋白激活,降低突触前端膜的通透性,抑制Ca离子的内流,从而将突触前端抑制达到缓解肌痉挛的目的通过用针灸治疗方法对中风之后的患者进行治疗,总共治疗的患者人数为40人,将这40个人随机进行分配,其中透刺组有25位患者,传统的取穴组中有15位患者,这40位患者有着不同程度的痉挛,但是并没有挛缩的现象,通过两个疗程的治疗,这些患者在一个疗程之后能够看见比较优势痉挛持续得到缓解,并且主动运动逐渐增强的持久效应。采用传统的针刺方法对中风患者进行医治,治愈率可以达到54%,而采用阳明经为主要的针灸穴位,太阳穴位辅助的针灸穴位,治愈率可以达到77%,有效率可以达到96%,与非阳明经穴相比较而言,具有很大的优势。 同对患者上肢阳经穴为主要的治疗穴位进行研究,同时取患者上肢阴经穴为参考对象,可以得到治疗组的疗效更好的结果。对腰阳关垂直进行深刺从而产生放电,采取丘墟向照海进行透刺,治疗中风导致的下肢痉挛,同时采用环跳、足三里等穴位作为对照,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的结果要优于对照组。 对于偏瘫痉挛的中风后遗症,在治疗的过程中采用水沟、风府等穴位进行治疗,结果显示效果良好。夹脊穴是在脊柱两侧,与督脉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可以作用于脊髓和脊神经根,通过调节腧穴可以畅通全身的经脉气血,在中风之后,高级中枢神经抑制性的指令减弱,所以会导致脊髓反射亢进,从而表现出肌痉挛。通过用针刺夹脊穴作为治疗组,并且将常规的针刺作为对照组,同时对中风之后的痉挛性偏瘫进行治理,结果显示治疗组要比对照组显示出明显的优势。通过运用阴经电针疗法对中风之后的痉挛进行治疗,结果显示在37位患者中,治疗效果可以达到84%,患者的生活自理指数总体提高。通过采用腹针灸进行治疗,效果比针刺痉挛拮抗肌为主的针灸治疗方法效果更好。经筋刺法能够有效的缓解脑中枢肢体痉挛的状态。 2.综合治疗方法 根据近几年来对中风痉挛性后遗症治疗的研究,大量的实验证明单一的治疗方法存在很大的局限性,所以对于这一病症的研究开始采用综合治疗的方法,从目前的治疗情况来看,主要采用现代康复和针灸、推拿相结合。 2.1针、灸结合 运用温针灸选择关节周围的阴经穴对30位中风痉挛性偏瘫患者进行治疗,同时对30位同一症状的患者进行单纯的针刺治疗并且将其设置为对照组进行。结果两组治疗方案对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治疗都具有良好的效果,但是治疗组的治疗效果要明显优于对照组。采用头针、体针作为对照组,对上下肢的痉挛现象有着明显的改善效果,同时治疗组肌张力的效果与相比较有着明显的优势,从而我们可以得出采用针灸治疗中的针法温补阳气能够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 2.2针灸和推拿相结合 实验组:体针结合神经干弹拨法治疗中风后痉挛状态;对照组:单纯的针刺组。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9%。 2.3针、药结合 运用泻阴补阳针刺法结合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手部痉挛患者31例与传统针刺组31例比较,结果治疗组功能积分明显提高,使用中风二代回春胶囊(自拟方)辅以针刺拮抗肌疗法,与单纯康复治疗对比效果显著。对治疗组病人采用针刺拮抗肌侧经穴为主,配以口服中药,外加运用神经发育疗法为主的康复训练,结果该组在痉挛程度上的改善较对照组为好.用针刺拮抗肌配合脉冲电刺激,同时加用中药湿热敷治疗中风后上肢高痉挛状态取得较好效。 3.结束语 痉挛性偏瘫是中风之后比较常见的后遗症之一,针灸治疗法对这一症状的治疗已经被证实具有明显的效果。研究众多文献可以发现毫针、电针、针药相结合,同时针灸与康复相结合对中风后痉挛性偏瘫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王金磊.中风后痉挛性偏瘫中医康复疗法的文献研究[D].福建中医药大学.硕士论文.2017年. [2]陈紫薇.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证素研究及芍药甘草汤治疗的疗效评价研究[D].湖北中医药大学.硕士论文.2016年. [3]谢蕴卓,张秀国,崔凤魁,徐宇虹.中医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研究进展[J].健康之路.2018(05).

痉挛性瘫痪 弛缓性瘫痪的鉴别表

学期考试神经内科常考到此项鉴别,其实很好理解。痉挛性瘫痪顾名思义即肌张力增高,同时它的别名中枢性瘫痪可以推知对肌肉损害并不严重的2345项,67两项更好理解。关键是如何就不会拉下所有的项目了。很好记的哈哈,前五项第一个字都是“鸡”——肌,67项是两“反射”即五只鸡两反射如果书上还有其他项目加上即可 痉挛性瘫痪(spastic paralysis)又称为上运动神经元瘫、中枢性瘫痪。 上运动神经元瘫痪特点:由于皮质运动区及下行的锥体束较集中地支配肌群,故病损常导致整个肢体瘫痪(单瘫,monoplegia)、一侧肢体瘫痪(偏瘫,hemiplegia)双侧病变可引起双下肢瘫痪(截瘫, paraplegia)或四肢瘫。患肢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浅反射减弱或消失,出现病理反射,无肌萎缩和肌束震颤,但长期瘫痪后可见废用性肌萎缩。肌电图显示神经传导速度正常,无失神经电位。 迟缓性瘫痪 迟缓性瘫痪(flaccid paralysis)又称为下运动神经元瘫痪、周围性瘫痪。是由于下运动神经元(lower motor neuron),即脊髓前角细胞或脑干脑神经运动核及其发出的神经纤维病变所致。它是接受锥体束、锥体外系统喝小脑系统各种冲动的最后共同通路,经前根、周围神经传递到骨骼肌的运动终板。 下运动神经元瘫痪特点:瘫痪肌肉的肌张力降低,腱反射减弱或消失(下运动神经元损伤使单突触牵张反射终断),肌萎缩早期(约数周)出现(前角细胞的肌营养作用障碍),可见肌束震颤,无病理反射。肌电图显示神经传到速度减低喝失神经电位。

下运动神经元病变多由一个或数个相邻脊神经根、周围神经或神经丛病变所致,常仅侵犯某一肌群,引起部分肌肉瘫痪或单肢瘫;多发性神经根或神经病变也可引起四肢瘫痪如Guillain-Barr综合征。 附录什么是截瘫?及病理分类\临床表现鉴别表 1、什么是截瘫? 脊髓的横贯性损害在其平面以下出现运动、感觉及括约肌三大功能障碍,即上运动神经元性质的瘫痪,颈段损害出现四肢瘫即高位截瘫。 2、病理分类 临床上脊髓损伤的病理改变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脊髓休克(又名脊髓震荡);(二)脊髓挫裂伤;(三)脊髓压迫(包括水肿、血肿、骨质挤压、脊髓蛛网膜粘连等)。前两类为脊髓原发性损害。后者为继发性损害。 (1)脊髓休克 脊髓本身无解剖学显著变化,而有功能上的暂时性传导中断,临床上出现与脊髓横贯性损伤相类似的症状。多见于脊髓损伤的急性期、早期、一般数日或4-6周后全部恢复。个别病人恢复时间延长。 (2)脊髓挫裂伤 因暴力所致脊椎骨折、脱位,因而骨片或异物进入椎管,可使脊髓受到挤压、撕裂,引起不同程度的水肿、出血,或断裂、液化、坏死。使脊髓实质有不同程度的破坏。 (3)脊髓压迫 为脊髓继发性损害。可因下述因素而造成对脊髓的物理性压迫。 1)脊髓消肿、受伤局部组织发生物理性炎症而引起水肿,或因骨折畸形,影响血运,使水肿加重。一般可持续1-2周。 2)椎管内出血;受伤后硬脊膜内之小血管或硬脊髓膜外静脉丛破裂出血。

青少年痉挛型脑瘫下肢畸形矫形外科治疗

青少年痉挛型脑瘫下肢畸形矫形外科治疗 标签:脑瘫论文精选 | 作者:郭保逢 | 发表时间:2013-11-30 09:19:01 痉挛性脑性瘫痪(spastic cerebral palsy,SCP)至青少年阶段常伴有明显四肢畸形,其中以下肢畸形常见,如髋内收畸形、膝关节屈曲、足下垂内翻等。在婴幼儿期,这些畸形多为动力性,肌肉挛缩少见。自然病程至青少年阶段,则可发生固定性肌肉挛缩,导致屈膝、足下垂内翻等相应畸形发生。我国大多数脑性瘫痪患儿未能早期进行科学、系统的干预,致使很多患者肢体畸形和残障发展到严重的程度,故目前我国存在着需要治疗的大量青少年和成年脑瘫痪者[1]。 一般来讲,3岁以前的畸形不建议手术,以免矫枉过正。软组织手术的最佳时机需待患儿发育到步态稳定,一般需达5岁,且随着发育状况的不同手术方式亦有改变[2]。小儿痉挛性脑瘫早期多采取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及抗痉挛药物等方法治疗,而发展到青少年阶段出现固定畸形后往往需要矫形外科干预[3-7],现将青少年痉挛性脑瘫下肢畸形发病特点及矫形外科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1、痉挛性脑瘫致下肢畸形发病机制及临床特点 痉挛是锥体系上运动神经元(大脑皮层运动区)、脑室周围白质、内囊、中脑或脑桥及皮质脊髓束损伤的结果。脊髓失去上级运动中枢的抑制后牵张反射兴奋性增强,导致自主控制能力丧失,平衡能力异常。脑瘫患者中枢神经系统病变为静止性,然而骨骼肌肉系统的继发性病变会随着生长发育而逐渐加重,直到骨骼发育成熟[8]。有研究指出生长发育中的脑性瘫痪患儿,痉挛性肌肉生长速度仅达骨骼生长速度的55%,并可出现静态肌细胞肌节短缩、肌肉纤维化、肌肉-肌腱单元挛缩等病变。肌静态性挛缩可以改变作用在骨骼的肌力,使骨骼生长受限,出现成角和旋转畸形。无论痉挛性运动失衡还是痉挛性病变,均可导致关节畸形、不均衡性骨骼生长与长骨扭转性力线不正、髋关节脱位、脊柱畸形、间或肌肉痉挛性慢性疼痛等并发症 [9,10]。持续痉挛势必会导致畸形发生时常常需考虑行软组织手术[11]。 痉挛性下肢畸形范围变化很大,从单侧腓肠肌挛缩到多个部位软组织挛缩和骨骼肌畸形都可见到。脑性瘫痪运动残损的"进行性"进展,往往是隐匿性的,通常在生命头10年并无显著性矫形外科难题表现,而在其后却日见明显。因此凡是肢体尤其是下肢有痉挛性畸形,学龄前后未曾实施过手术矫正,发育到少年时即出现骨性畸形改变,发育到成年人必然出现严重的软组织挛缩与骨关节畸形改变。例如在截瘫型和双下肢痉挛型脑瘫患者中,如果早期缺乏正确的干预和矫形治疗,幼年或童年期表现为剪刀步,发展到青少年或成年期,相当一部分患者出现轻度屈髋、严重屈膝、股内收的蹲伏步态,严重影响行走功能[12]。 2、痉挛性脑瘫下肢畸形的矫形外科治疗原则 手术方式的选择遵循个体化原则,需根据患者年龄、疾病进展程度、畸形病理类型(痉挛型、动力型或固定型)来选择。痉挛性脑瘫治疗主要是针对痉挛(锥体系损伤的表现)和痉挛造成的骨骼肌肉畸形。脑瘫的传统治疗最主要的方法:矫形手术和康复训练,一般都不是针对痉挛的治疗。以单纯矫正肢体畸形为目的治疗,常由于痉挛的存在而导致畸形的复发。因此,如何缓解痉挛成为解决脑瘫治疗问题和康复训练的关键。目前针对痉挛的治疗主要的术式包括:选择性脊神经后根部分切断术 ( SPR ) 、周围神经选择性部分切断术。解除肢体痉挛进行康复训练半年后,而后根据肢体畸形残存的情况,合理安排实施矫形手术。矫形手术为神经性手术后解痉不满意和关节畸形固定的辅助治疗。痉挛型脑瘫手术治疗的原则是神经性手术如 SPR、周围神经行选择性切断术等解除肌肉痉挛在先 ,矫形手术如肌腱及软组织手术、骨性手术在后。早期行 SPR 能降低以后某些矫形手术如踝或足手术、股骨截骨术和骼腰肌松解术的手术率 ,骨科矫形手术一般在 SPR术后半年至1年进行为宜[13]。

中风后痉挛性瘫痪诊疗方案

中风后痉挛性瘫痪诊疗方案 中风后痉挛性瘫痪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风病诊断疗效评定标准》(ZY/T001.9-94)”。 (1)主症:半身不遂,神识昏蒙,言语蹇涩或不语,偏身感觉异常,口舌歪斜。 (2)次症:头痛,眩晕,瞳神变化,饮水发呛,目偏不瞬,共济失调。 (3)起病方式:急性起病,发病前多有诱因,常有先兆症状。 (4)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 具备2个主症以上,或1个主症2个次症,结合起病、诱因、先兆症状、年龄即可确诊;不具备上述条件,结合影像检查结果亦可确诊。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国卫生部疾病控制司、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制定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WS320-2010成人自发性脑出血诊断标准进行诊断。 脑梗死: (1)急性起病。 (2)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少数为全面神经功能缺损。 (3)症状和体征持续数小时以上(溶栓可参照适应证选择患者)。 (4)脑CT或MRI排除脑出血和其他病变。 (5)脑CT或MRI有责任梗死病灶。

脑出血: (1)多数患者动态下急性起病;少数患者于静态下起病。 (2)患者发病时多表现为突发头痛、恶心、呕吐、一侧肢体无力、感觉异常、 言语含糊或不能说话、大小便失禁、意识不清、颈项强直等症状,多数患者伴有血压升高;部分患者有癫痫发作。 (3)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表现取决于出血的部位、出血量、出血速度等。临床 体征有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偏盲、眼球凝视麻痹、构音障碍、失语、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病理反射阳性、脑膜刺激征阳性等。病情危重者可表现为中度或重度昏迷,双瞳孔不等大或针尖样,生命体征不稳定,并在数小时至数天内死亡。少数病人可无明显神经系统定位体征。 (4)颅脑CT可见出血灶。 (二)痉挛状态分级标准 参照Ashworth痉挛状态量表,选择1-4级的患者,同时进行临床痉挛指数的评定,按照评分标准,选择轻度、中度、重度痉挛的患者。 (三)证侯诊断 1.肝阳上亢:半身不遂,手足拘急,舌强语蹇,口舌歪斜,眩晕头痛,面红目赤,心烦易怒,口苦咽干,便秘尿黄。舌红或绛,苔黄或燥,脉弦有力。 2.风痰阻络:半身不遂,手足拘急,口舌歪斜,舌强言蹇,肢体麻木,头晕目眩。舌苔白腻或黄腻,脉弦滑。 3.气虚血瘀:半身不遂,手足挛急,偏身麻木,舌强语蹇,手足肿胀,面色淡白,气短乏力,心悸自汗。舌质暗淡,苔薄白或白腻,脉细缓或细涩。 4.阴虚风动 :半身不遂,手足拘挛或蠕动,肢体麻木,舌强语蹇,心烦失眠,眩晕耳鸣。舌红或暗淡,苔少或光剥,脉细弦或数。 5.阴阳两虚:半身不遂,手足挛急或蠕动,肢体麻木,舌强语蹇,足冷面赤,

肌电生物反馈技术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尖足的临床研究

肌电生物反馈技术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尖足的临床研究 发表时间:2019-03-18T11:47:20.267Z 来源:《医师在线》2019年1月1期作者:马媛美[导读] 研究肌电生物反馈技术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尖足的临床效果。方法:病例筛选时段:2017年1月-2018年7月,抽取我院接收的挛型脑瘫患儿46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案作为分组依据,将46例患儿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2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基于此,应用肌电生物反馈技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观察指标、治疗总有效率 肌电生物反馈技术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尖足的临床研究 马媛美 (徐州市贾汪区人民医院;江苏徐州221011) 【摘要】目的:研究肌电生物反馈技术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尖足的临床效果。方法:病例筛选时段:2017年1月-2018年7月,抽取我院接收的挛型脑瘫患儿46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案作为分组依据,将46例患儿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2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基于此,应用肌电生物反馈技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观察指标、治疗总有效率。结果:临床观察指标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较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痉挛型脑瘫患儿尖足临床治疗中,应用肌电生物反馈技术治疗,既可改善临床观察指标,又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关键词】肌电生物反馈技术;痉挛型脑瘫;尖足;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 ]R2 [ 文献标号 ]A [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9)01-0056-01 痉挛型脑瘫属于临床最常见的一种脑性瘫痪症状,临床称为脑瘫,是指出生前、出生后1个月内发育时期非进行性脑损伤引起的综合征,以中枢神经运动障碍、姿势异常、关节僵硬、腱反射亢进、肢体活动性下降、屈肌反射过张等为主要临床表现,而尖足又是痉挛型脑瘫患儿最常见的一种临床症状之后,且跟腱挛缩、踝关节运动障碍等又是导致尖足的主要原因。因此,一旦痉挛型脑瘫患儿出现尖足,应及时实施相应的治疗,如治疗不及时,会加重患儿残疾,对患儿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1]。目前,在临床治疗中,多用常规治疗,但并不能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临床实践发现,肌电生物反馈技术应用于痉挛型脑瘫患儿中,对改善患者尖足症状具有积极作用[2]。本次研究针对肌电生物反馈技术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尖足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取46例痉挛型脑瘫患儿开展研究,现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一般资料 2017年1月-2018年7月为研究时段,抽取46例我院在研究时段内收治的痉挛型脑瘫患儿实施研究,回顾分析所有患儿的临床资料,以不同的治疗方案为分组依据,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23例)女性、男性患儿分别10例、13例,年龄4-13岁,平均年龄(8.25±3.12)岁,病程在4-8年之间,平均病程(5.20±1.52)年。观察组(23例)女性、男性患儿分别11例、12例,年龄5-12岁,平均年龄(8.00±3.50)岁,病程在3-8年之间,平均病程(5.00±1.05)年。对比2组患儿临床一般资料,P>0.05(差异具统计学意义)。我院伦理会已批准本次研究。 1.2方法 所有患儿入院后,根据患儿临床体征,开展相应的临床检查,病情明确后,均行常规治疗,即包括物理疗法(Bobath法、上田正法),以促使患儿粗大运动发育;采用传统的中医按摩方法,如按、推、揉等,以降低肌张力,从而改善关节活动度与肌力。实施针灸治疗,即取患侧下肢穴,环跳、足三里、三阴交、太冲穴、阳陵朱、解溪等穴位,对毫针常规消毒后,采用补平泻手法进针,得气后,留针半小时,每隔一天针灸一次,以此来改善肌肉痉挛症状,促使粗大运动发育[3]。以上治疗措施每周五次,每10次为一个治疗周期,休息15-20天后再实施下一个周期治疗,共治疗3个周期。基于此,观察组增加肌电生物反馈技术治疗,以刺激肌内收缩,增加运动幅度。应用表面肌电生物反馈治疗仪,在胫前肌肌腹与外踝3cm的腓骨前缘固定两个电极,参考电极放置于膝关节处,设置刺激频率为55HZ,治疗时间间隔15s,持续8s,共治疗40次。在治疗前后,指导患儿收缩、足背屈动作,明确阈值后,每周治疗5天。连续治疗7w为一个周期。 1.3临床分析指标 对比两组临床观察指标、治疗总有效率。 临床观察指标包括关节活动度、肌张力变化、GMFM。关节活动度应用关节量角器对踝关节被动角度进行测量。采用Aahworh量表对肌张力变化情况进行测定。采用粗大运动功能量表对站立与步行功能实施评价,即为GMFM。治疗总有效率评价标准:参照Aahworh量表对患者足背屈角情况、肌肉张力情况进行评价,即:足背屈解大于70°为显效;足背屈角处于0-70°为有效;足背屈角没有变化为无效。显效率、有效率之和为治疗总有效率。 1.4统计学处理方法 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均应用SPSS20.0软件处理,临床观察指标组间对比做t检验、采用()表示,治疗总有效率组间对比做x2检验、采用n(%)表示。P<0.05,统计学有意义。 2.结果 2.1临床观察指标比较 治疗后,临床观察指标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中风后痉挛性瘫痪

中风后痉挛性瘫痪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风病诊断疗效评定标准》(ZY/T001.9-94)”。 (1)主症:半身不遂,神识昏蒙,言语蹇涩或不语,偏身感觉异常,口舌歪斜。 (2)次症:头痛,眩晕,瞳神变化,饮水发呛,目偏不瞬,共济失调。 (3)起病方式:急性起病,发病前多有诱因,常有先兆症状。 (4)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 具备2个主症以上,或1个主症2个次症,结合起病、诱因、先兆症状、年龄即可确诊;不具备上述条件,结合影像检查结果亦可确诊。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国卫生部疾病控制司、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制定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WS320-2010成人自发性脑出血诊断标准进行诊断。 脑梗死: (1)急性起病。 (2)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少数为全面神经功能缺损。 (3)症状和体征持续数小时以上(溶栓可参照适应证选择患者)。 (4)脑CT或MRI排除脑出血和其他病变。 (5)脑CT或MRI有责任梗死病灶。 脑出血: (1)多数患者动态下急性起病;少数患者于静态下起病。 (2)患者发病时多表现为突发头痛、恶心、呕吐、一侧肢体无力、感觉异常、言语含糊或不能说话、大小便失禁、意识不清、颈项强直等症状,多数患者伴有血压升高;部分患者有癫痫发作。 (3)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表现取决于出血的部位、出血量、出血速度等。临床体征有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偏盲、眼球凝视麻痹、构音障碍、失语、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病理反射阳性、脑膜刺激征阳性等。病情危重者可表现为中度或重度昏迷,双瞳孔不等大或针尖样,生命体征不稳定,并在数小时至数天内死亡。少数病人可无明显神经系统定位体征。 (4)颅脑CT可见出血灶。 (二)痉挛状态分级标准 参照Ashworth痉挛状态量表,选择1-4级的患者,同时进行临床痉挛指数的评定,按照评分标准,选择轻度、中度、重度痉挛的患者。

中风后解除肢体痉挛的几种方法

中风后解除肢体痉挛的几种方法 脑卒中后病人常常会出现上运动神经元综合征,表现为痉挛、肌力减退以及各种主动运动控制和协调能力的受损等。脑卒中后,大约65%的病人出现痉挛,适度的痉挛是有益的,但过度的痉挛是有害的,痉挛可妨碍对病人的护理,使病人出现疼痛,影响运动功能的恢复及病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阻碍病人康复进程,导致病人康复时间延长。因此,偏瘫肢体痉挛的治疗十分重要。目前,痉挛的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痉挛的处理多采用跨学科、多专业的治疗方法联合应用。常用的治疗方法有物理治疗、药物治疗、矫形器治疗、神经阻滞等。本文就常用的治疗痉挛的方法叙述如下。 1 物理治疗 1.1 运动疗法 国内外多数学者认为脑卒中后肌痉挛首先应选择以运动疗法为主的物理治疗。以Bobath技术、Brunnstrom技术、Rood技术等易化技术为主的运动疗法一直是康复医学治疗偏瘫痉挛的 主要方法,也是最基础、使用最广泛的方法。其内容包括:①抗痉挛体位的摆放(功能位):包括病人在床上、轮椅、椅子上都要保持正确的体位;②被动关节活动度的训练:患侧肢体全范围的被动关节活动,每天2次。上述2种方法是处理痉挛的基本方法,可有效地防止由于肌张力升高和肌肉活动不平衡而发生的肌肉短缩和关节囊挛缩。③被动牵张训练:被动的、缓慢的长时间

牵拉痉挛的肌群,可激化出对痉挛的抑制作用。④手法按摩及空气压力治疗机治疗:手法由远端向近端按摩瘫痪肢体或用空气压力机治疗,可以促进静脉回流,降低肌张力,消除运动后的疲劳。 ⑤站立训练:可在电动起立床、站立架或平衡杠内进行站立训练,站立时患侧下肢可踩斜板,牵拉小腿三头肌群。每日训练2次,每次30~60 min。 1.2 其他物理治疗方法 ①冷疗法:包括冷水浴、冰袋、冰块等。作用机制是抑制肌梭的活动,降低神经传导及传导速度,增加软组织及关节的黏弹性。开始肢体运动前,可以先进行冷疗,让病人痉挛肌肉放松和缓解肌肉疼痛。②其他疗法:支具、夹板治疗,电刺激、肌电生物反馈技术、针灸等。 2 药物疗法 多数学者认为口服抗痉挛药物适用于全身多部位的肌肉痉挛,如果受累肌群较多,局部治疗效果不佳时,可以考虑应用抗痉挛药物。以往治疗脑损伤后痉挛的最常用药物为地西泮、丹曲林和巴氯酚(力奥来素)。最近,替扎尼定、盐酸乙哌立松(妙纳)也被用于脑卒中后痉挛的治疗。 3 A型肉毒毒素注射 肉毒毒素是由肉毒梭菌产生的细胞外毒素,是一种嗜神经毒素。根据毒性和抗原性的不同,分为A~G共7型,其中A型因毒力强,稳定,易于生产、提纯和精制,而被最早应用于实验研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