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课程学习培训过程性考核指标及评分办法
- 格式:doc
- 大小:33.50 KB
- 文档页数:2
线上课程考核制度5篇线上课程考核制度【篇1】一.指导思想为进一步落实学校发展白皮书关于构建优质师资资源的有关规定与要求,形成学校系统评比框架,促进骨干队伍的建设,形成优质优酬,形成能者、优者多酬的良性竞争格局,特制定此考核方案。
二.考核原则本考核方案力求全面具体地考核教师在校的各项表现,主要原则如下:①过程结果并重,充分注重学校平时的有月度考核,同时也重视学期结束后的结果考核。
②定性与定量并举,既有量化的分数,也有质性的评价,全面反映教师的工作情况。
③个人努力与团结合作结合,既看个人成绩,同时也看其与各部门协作的精神与态度。
三、考核对象及比例1、除校长、书记以外的学校在职、在岗、在编教师。
校长、书记的考核由教育局组织,学校教师推荐。
2、学校组织当年申报优秀等次的教师进行考核,综合成绩前10名的教师获得考核优秀称号。
3、年度考核优秀、专业技术考核优秀按考核成绩4:6分配,综合成绩前4名的为年度考核优秀,后6名为专业技术优秀。
上报教育局当年度的考核人员根据教育局下达指标比例按学校考核结果梯次录取呈报。
4、未申报优秀等级的教师由学校考核小组组织考核,确定合格、不合格等次。
四、考核的流程1、教师个人根据本人一年的工作情况填写申报表格,向考核小组提交申报表。
2、考核小组对申报人员进行申报资格评审,研究决定公布参与评定人员名单,并公布。
3、参评人员向全体教职工和评审小组汇报全年工作。
4、群众评议。
(投票制)5、考核小组评议。
(投票制)6、公示。
7、呈报上级部门审核五、考核项目及比例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比办法。
个人成绩:年度师德总分;教学常规总分;考勤总分(4;3:3)占50%。
群众认可占20%。
(票选)部门认可占10%。
(票选)考核小组20%。
(票选)综合四项得分,进行排名,票选过程中必须坚持回避原则。
六、考核结果的使用及奖励1.教师的考核结果按教育局对结果使用的文件精神一致,包括晋级与晋升。
2.对本年度考核优秀者,将在下一年度享受由学校提供的每月年度考核优秀津贴50元。
网络教学平台课程线上教学评价办法
为全面贯彻全国教育大会、新时代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回归大学本位,用先进的教育理念谋划一流本科建设,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推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调动师生线上教学的积极性,促进线上教学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特制定本方案。
一、评价依据
网络教学平台线上教学评价是教师授课质量评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方案运用线上教学过程的大数据,对南昌大学网络教学平台线上课程的在线教学和学习行为过程进行统计、分析和评价。
二、评价原则
(一)坚持科学性、客观性原则。
选取线上教学关键要素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大数据综合评价平台课程教学质量;
(二)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原则。
评价标准、方法公开透明,在教学过程中实时显示得分情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教学效果,引导师生积极利用线上教学资源和线上教学手段来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三、评价对象
本校所有教师在网络教学平台开设的本科教学课程。
四、评价指标
线上课程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五大项33个评价指标,综合考量师生线上教学活动方方面面,从教师和学生两个维度利用大数据来评价线上课程教学情况。
五、结果评定
线上课程评价结果分为五个等级:优秀(100-90)分、良好(90-80)分、合格(80-70)分、基本合格(70-60)分、不合格(60-0)分。
六、附则
本方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现代教育技术中心负责解释,此前与本方案不符的相关文件同时废止。
二、学习评价标准(一)“作业”等级的评价标准1、不合格的标准:有抄袭现象;不符合作业基本要求;主题思想不鲜明,对所叙述内容表述不清;字数未达到要求。
2、合格的标准:符合作业具体要求,结合课程内容,联系教学实践。
3、良好的标准:在作业合格的基础上,作业中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较具体、有自己的观点。
4、优秀的标准:在作业良好的基础上,对作业中要解决的问题有自己的独特方法,且方法具有较强的借鉴性。
(二)“工作案例/教学设计与反思”等级的评价标准1、不合格的标准有抄袭现象;只提交“教学设计”或“教学反思”其中一项;不符合“教学设计与反思”的基本要求,所写内容过于简略;“教学设计”思路混乱,不能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2、合格的标准“教学设计”、“教学反思”两项内容均需提交。
若学员只提交“教学设计”或“教学反思”,班级辅导老师可对其批改、写评语并提醒学员将另一项补齐后再一并提交。
“教学设计”要按教学设计模板要求的内容进行撰写,且内容目标分析符合所选课例的课标要求;学习者特征分析符合实情;教学过程思路清晰,能围绕教学目标展开教学;能充分实现本节教学的整体目标且教学策略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反思”要结合所选课例内容,联系教学实践,至少从三个角度对该课例进行反思(反思模板提供的);语言流畅;不少于200字。
3、良好的标准在合格的基础上,教学过程思路清晰自然,且教学环节策略有一定的新意;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反思”要结合所选课例内容,联系教学实践,至少从四个角度对该课例进行反思(反思模板提供的);语言流畅;不少于300字。
4、优秀的标准在良好的基础上,教学过程具有递进性、层次性等特点;教学环节新颖别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潜能;师生的活动指向清晰,结合紧密,与教学目标直接相关或密切相关,充分关注学情,在各个环节中每名学生都有明确具体的、切合自身实际的学习任务。
“反思”要结合所选课例内容,联系教学实践,至少从五个角度对该课例进行反思(反思模板提供的);语言流畅;不少于500字。
在设计2024年培训量化考核指标时,应确保指标体系能够全面、客观地评估培训效果,促进培训质量的提升。
以下是一份详细的培训量化考核指标,包括多个维度,以确保评估的全面性。
一、培训计划完成率△年度培训计划完成率:计算全年实际举办的培训课程数量与计划数量的比值。
△季度培训计划完成率:按季度统计计划完成情况,监测培训进度的稳定性。
二、学员参与度△平均每场培训的参与人数:衡量培训课程的受欢迎程度。
△学员出勤率:记录学员实际参加培训的次数与应参加次数的比值。
△学员满意度调查:定期进行满意度调查,统计平均满意度得分。
三、培训效果评估△知识掌握度测试:通过测试评估学员对培训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技能应用评估:观察学员在培训后是否能够将所学技能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行为改变评估:评估学员在培训后是否在工作行为上有所改善。
四、培训课程质量△课程内容相关性:评估课程内容与实际工作需求的匹配度。
△课程难度适宜性:评估课程难度是否适中,是否符合学员的能力水平。
△讲师评价:收集学员对讲师的评分,包括教学方法、专业知识、互动性等。
五、培训成本效益分析△人均培训成本:计算每位学员的年度培训平均成本。
△培训投资回报率(ROI):计算培训所产生的收益与投入成本之间的比率。
△成本节约分析:评估培训是否减少了错误率、提高了工作效率,从而带来成本节约。
六、组织绩效提升△培训后工作绩效提升:比较培训前后学员的工作绩效数据。
△组织目标达成情况:评估培训是否有助于组织战略目标的实现。
△创新与变革接受度:评估培训是否增强了学员对创新和变革的接受度。
七、持续学习与职业发展△个人发展计划的制定与执行:评估学员是否制定了个人发展计划并付诸实施。
△晋升与职业发展:跟踪培训后学员的晋升情况,评估培训对职业发展的影响。
△学习平台使用频率:统计学员使用在线学习平台或移动应用的频率。
八、培训风险管理△培训合规性:确保培训内容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组织政策。
△培训应急预案:评估培训过程中应急预案的准备和执行情况。
一、背景与目的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网课已成为教育教学的重要补充形式。
为规范学校网课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保障学生学习效果,特制定本制度方案。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学校所有开设网课的教师和学生。
三、考核原则1. 公平公正:网课考核应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确保每位学生都有公平的评价机会。
2. 客观性:考核标准要客观、合理,避免主观因素的影响。
3. 动态管理:根据网课教学实际情况,动态调整考核内容和方法。
四、考核内容1. 学生考核:(1)出勤率:学生按时参加网课,不得无故迟到、早退、旷课。
出勤率低于80%者,考核成绩降一级。
(2)课堂参与度:学生在网课过程中积极参与讨论、提问,完成作业。
课堂参与度低于60%者,考核成绩降一级。
(3)作业完成质量:学生按时完成作业,作业质量达到要求。
作业完成质量低于80%者,考核成绩降一级。
(4)学习态度:学生对待网课认真负责,积极参与学习。
学习态度不佳者,考核成绩降一级。
2. 教师考核:(1)教学准备:教师提前备课,确保教学内容充实、有针对性。
教学准备不足者,考核成绩降一级。
(2)教学过程:教师上课认真负责,注重与学生互动,提高课堂效果。
教学过程不佳者,考核成绩降一级。
(3)作业批改:教师及时批改作业,对学生的疑问给予解答。
作业批改不及时者,考核成绩降一级。
(4)教学评价:教师定期进行教学反思,改进教学方法。
教学评价不佳者,考核成绩降一级。
五、考核方法1. 学生考核:由任课教师根据考核内容进行评价,形成学生考核成绩。
2. 教师考核:由教务处组织,成立考核小组,对教师进行综合评价。
六、考核结果与应用1. 学生考核结果将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作为评选优秀学生、奖学金等的重要依据。
2. 教师考核结果将作为教师职称评定、岗位聘任、绩效工资等的重要依据。
3. 对于考核不合格的学生和教师,学校将进行相应处理,如补考、培训等。
七、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原有规定与本制度不一致的,以本制度为准。
培训效果的量化和评价方法2023年,随着数字化时代的深入发展,企业进一步重视培训效果的量化和评价。
如何测量培训的有效性以及如何评估员工的学习成果成为了企业关注的重点。
本文将讨论培训效果的量化和评价的方法,以帮助企业全面了解培训效果的可衡量性和可评估性。
一、培训效果的量化培训效果的量化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学习成果量化和学习过程量化。
学习成果量化:学习成果量化是根据员工在培训后的表现来评估培训效果。
这包括员工掌握程度、知识认知和技能等方面。
通过考核学习成果,可以评估出员工的实际学习效果。
常见的学习成果量化方法有考试、笔试、观察和面试等。
学习过程量化:学习过程量化关注员工的学习过程中所走过的路径,以及在培训中花费的时间。
通过量化学习过程,可以评估员工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方式,并最终证明培训的有效性。
常见的学习过程量化方法包括学习数据分析、知识点统计和问卷调查等。
二、培训效果的评价培训效果的评价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包括培训目标的设定、培训方法的选择、培训环境的营造等。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培训效果评价方法:1、自我评价:员工可以通过自我评价的方式来评估自己在培训中的学习成果和实际应用情况。
这种评价方法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和主观性,可以有效地反馈出培训效果。
2、360度评估:360度评估是通过员工、上级、同事以及下属等多个角度对员工的表现进行评估,以全面、客观、准确地评估员工的学习成果。
这种评估方法需要所有的评估者都有一定的敏锐度和专业能力。
3、量表评估法:量表评估法是通过制定量化评估标准来对员工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估。
评估者可以根据标准,对员工表现进行评分,来评估员工的学习效果。
这种评估方法需要评估者对标准和量表的熟知程度以及判断能力。
三、培训效果量化和评价的流程培训效果量化和评价流程的重点在于对培训目标的管理。
目标管理的四个步骤为计划、监测、发现和纠正。
其中,计划是根据企业的需要,设定培训目标;监测是通过量化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来评估培训效果;发现是根据评估结果,发现培训中的差距和问题;纠正是对识别出的差距和问题,通过适当的培训方式和方法进行改进和纠正。
结业考核标准(总6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湖南省2015“国培计划”“省培计划”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项目实施评价方案为了确保今年我省“国培计划”、“省培计划”的顺利实施,督促、激励学员积极参加各项学习活动,按时完成学习任务,切实提高培训质量,特此制订本培训评价方案。
本着过程与结果并重、激励与考核相结合的原则,重在评价教师的参训成效,包括网络课程研修、网络校本研修和线下集中研修成效。
一、学员结业评价方法和标准3. 线下集中研修主要评价指标为:学习出勤和学习态度;培训课程完成数量;作业完成数量和质量;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设计、资源利用、课件开发和课堂教学实践操作的成效等。
由县、市级教师培训机构针对教师参加培训的过程表现情况进行评价(检查学习笔记),以学习出勤和态度、实践任务完成情况以及信息技术应用成果证明等作为评价重点。
具体的评价标准由县、市级教师培训机构根据上述指标自行制订。
二、评优方法与标准(一)优秀学员评选办法优秀学员从合格学员中择优产生,优秀学员的评价由辅导教师和班级管理员主持,全体学员参与,民主评选。
优秀学员比例每班控制在10%以内,优秀班级的优秀学员名额可扩大至15%。
班级要依据省教师发展中心制定的统一标准,在确保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下,在认真总结远程研修学习的基础上,做好优秀学员的评选工作。
优秀学员名单将在网上公示征求意见后确定,并由省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颁发荣誉证书。
优秀学员基本要求如下:1.学习态度认真,学习积极性高,在规定的时间内按质完成各项学习任务。
2.完成作业质量高,发表的沙龙、心得、资源等数量多,质量较高,得到学员及辅导教师、专家的广泛认可,至少有一项被推优,数量多者优先。
3.学习中交流研讨参与度高,总数20条以上。
互动讨论数量位居班级前列;4.积极参与培训过程中各项活动,热心服务,帮助他人,表现突出。
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远程化教学课程成绩考核办法
为提高学生网上学习积极性,加强学习过程管理,保证网络课程教学质量,根据远程化教学规律,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一、网络课程的考核形式网络课程学习和考核形式:
1、线上学习,线上考试
2、线上学习,线下考试
二、网络课程考核及成绩评定办法
1、线上学习,线上考试的网络课程考核及成绩评定
课程成绩二平时成绩X50%+线上考试成绩X50%
2、线上学习,线下考试的网络课程考核及成绩评定
课程成绩二平时成绩X50%+线下考核成绩X50%
3、平时成绩的评定网络课程平时成绩是通过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来完成,考核内容包括完成线上学习、完成课程作业情况两部分。
平时成绩的评定见表1
表1:网络课程平时成绩的考核内容
4、课程总成绩评定
— 1 —。
在线教育教学质量评价考核细则第一章总则1.1 本细则旨在规范在线教育教学质量评价考核工作,提高教学质量。
1.2 教学质量评价考核遵循客观、公正、科学、合理的原则。
1.3 本细则适用于在线教育的各类课程及相关培训和讲座的教学质量评价考核。
第二章教学质量评价考核内容2.1 在线教育教学质量评价考核内容包括线上教学、线下教学及考核方式。
2.2 线上教学评价考核内容主要包括:教学进度、教学内容设置、教学辅导、教学资源、教学效果等。
2.3 线下教学评价考核内容主要包括:课程组织管理、授课质量、教学效果、考试及评分等。
2.4 考核方式包括:学生评价、专家评价、考试及评分、听课情况等。
第三章教学质量评价考核流程3.1 教学质量评价考核分为预评价、中期评价和终期评价。
3.2 预评价主要是对教学计划的审核,重点关注教学目标的合理性、教学内容的科学性、资源的充分性以及考核方式的合理性。
3.3 中期评价主要是对教学进度的考核,重点关注教学实施的进展和效果是否符合预期。
3.4 终期评价主要是对教学成果的考核,重点关注教学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
3.5 学生评价占总评分的50%,其他评价方式占总评分的50%。
第四章教学质量评价考核标准4.1 教学质量评价考核标准包括线上教学、线下教学的评价标准以及考核方式的得分标准。
4.2 线上教学评价标准主要包括:课程设置是否合理、内容是否充实、教学资源是否丰富、教学效果是否明显等。
4.3 线下教学评价标准主要包括:教学内容设计是否合理、授课质量是否高、教学效果是否显著、考试及评分是否公正等。
4.4 考核方式得分标准主要是以学生评价和专家评价为主,综合其他考核方式给出相应的得分。
第五章附则5.1 本细则解释权归教育部门所有。
5.2 本细则自颁布之日起实施。
5.3 本细则未涉及事项以相关规定为准。
5.4 本细则的解释及修订由教育部门负责。
5.5 本细则最终解释权归教育部门所有。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学校网课教学管理,确保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学习效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及国家有关教育法规,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全校所有开设网课的课程。
第三条网课考核应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确保考核结果的准确性和权威性。
第二章考核内容第四条网课考核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学生出勤率:包括课堂签到、作业提交、讨论参与等。
2. 课堂表现:包括课堂互动、提问、回答问题等。
3. 作业完成情况:包括作业提交时间、质量、完成度等。
4. 考试成绩:包括在线考试、平时测试等。
第三章考核方式第五条网课考核方式包括以下几种:1. 课堂签到:学生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签到,否则视为缺勤。
2. 作业提交:学生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业,并提交至教师指定的平台。
3. 课堂互动:学生需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出问题或回答问题。
4. 在线考试:学生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在线考试,考试内容与课程内容相关。
5. 平时测试:教师可根据课程进度,安排不定期的小测试。
第四章考核评分标准第六条网课考核评分标准如下:1. 出勤率:占考核总成绩的20%。
2. 课堂表现:占考核总成绩的20%。
3. 作业完成情况:占考核总成绩的30%。
4. 考试成绩:占考核总成绩的30%。
第五章考核结果与应用第七条考核结果由教师根据考核内容和评分标准进行评定,并填写《网课考核成绩单》。
第八条考核结果将作为学生课程成绩的一部分,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第九条对考核成绩不合格的学生,教师应进行个别辅导,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果。
第六章附则第十条本制度由学校教务处负责解释。
第十一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十二条本制度如有未尽事宜,由学校教务处负责修订。
学员培训考核与评价
(一)评价考核原则
1.平台自动考核与人工评价相结合
平台自动考核学员提交作品数量与教辅人员对作品的评价相结合,共同构成学员的综合成绩,从而实现了在保证数量的同时,提高质量的目标。
2.结果性考核与过程性考核并重
考核内容不仅包括对学员提交的作业等结果性指标的考核,还包括对学员学习过程中的研讨发言、研修日志等指标进行考核。
3.合格评价与评优激励评价相结合
既要根据考核指标对学员的学习成绩进行合格与否的评价,也要根据制定的评优细则评选、表彰优秀学员、优秀辅导教师以及优秀管理员等。
一、方案背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线上教育已成为教育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提高小学线上教学质量,确保学生在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特制定本线上课程考核方案。
二、考核目的1. 检验线上教学效果,确保教学质量;2. 了解学生学习情况,为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供依据;3.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三、考核对象1. 全体学生;2. 线上授课教师。
四、考核内容1. 学生学习态度及参与度;2. 学生线上作业完成情况;3. 学生课堂表现及互动情况;4. 学生考试成绩。
五、考核方法1. 学生学习态度及参与度:通过课堂出勤率、在线讨论参与度、作业提交情况等方面进行考核;2. 学生线上作业完成情况:对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分,包括正确率、完成速度、格式规范等方面;3. 学生课堂表现及互动情况:通过学生发言次数、提问次数、课堂互动质量等方面进行考核;4. 学生考试成绩:以线上考试形式进行,考核学生掌握课程知识的程度。
六、考核标准1. 学生学习态度及参与度:满分为10分,60分以上为合格;2. 学生线上作业完成情况:满分为10分,60分以上为合格;3. 学生课堂表现及互动情况:满分为10分,60分以上为合格;4. 学生考试成绩:满分为100分,60分以上为合格。
七、考核程序1. 教师根据线上教学实际情况,制定考核细则;2. 教师在每节课结束后,及时反馈学生表现,记录考核数据;3. 每月进行一次线上课程考核,将考核结果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4. 教师根据考核结果,调整教学方法,提高线上教学质量。
八、考核结果运用1. 将考核结果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依据;2. 对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表彰和奖励;3. 对表现较差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帮助其提高学习效果。
九、附则1. 本方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解释权归学校所有;2. 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对方案进行修订和完善。
通过本线上课程考核方案的实施,我们将全面了解学生线上学习情况,为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供依据,确保线上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