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万立外浮顶油罐设计
- 格式:pdf
- 大小:365.19 KB
- 文档页数:32
大型浮顶储罐的防雷设计安装1、储罐上不应装设避雷针(网),但储罐必须做环形防雷接地,接地点不应少于两处,其间弧形距离不宜大于30M。
接地体距罐壁的距离应大于3M,每一接地点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欧姆。
必要时需要添加垂直接地极。
2、罐体基础自然接地体应与罐区接地装置连接,浮顶应与罐体做电线连接,匀不少于两处。
连接导线不少于二根,每根导线应选用截面积不小于50平方毫米扁镀锡软铜复绞线,连接点用铜接线端子及二个M12的不锈钢螺栓连接并加防松垫片固定;宜采用可靠的连接方式将浮盘与罐体沿罐周做均布的电气连接。
3、储罐附属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宜与防雷接地、防静电接地共用同一接地装置,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欧姆。
4、在距罐体五米的地方,敷设环形水平接地地网。
水平接地体为闭合环形,以罐体中心为圆心直径32米,采用4*40的镀锌扁钢,埋深1米。
5、在水平接地体的基础上,采用离子接地单元,接地单元均匀颁布于水平接地体下,并与水平接地地网进行良好的焊接。
在每两个离子接地单元之间,均匀埋设两根长2.5米,直径为50mm的镀锌钢管作为辅助接地极,以增强雷电流的泄流效果及均衡雷电环境下的地电位。
6、储罐接地引下线应采用镀锌扁钢,扁钢与油罐底座金属构件间采用焊接方式连接,焊接点消除焊剂残渣并刷防锈漆、沥青防腐。
7、储罐采用了多条接地引线,应在各条接地线高断接卡。
每条接地线设一处断接卡,用镀锌扁钢制成,扁钢的搭接长度不小于100mm。
每个断接卡两端的扁钢用两条镀锌螺栓(8mm直径)作连接,在连接处不再涂刷任何具有绝缘特性的防腐涂料。
8、延长接地装置的使用寿命,除离子接地单元采用离子填充剂包覆外,接地极宜采用高能防腐离子接地极,达到接地体防腐的目的。
9、储罐电气设施、防静电放电装置的接地连接导体与油罐联合接地装置做电气连接。
10、储罐区的联合接地装置接地电阻,应小于4欧姆,达不到时再补加垂直和水平接地极。
11、水平接地体间的连接采用焊接,焊接采用的方式,搭接长度不小于扁钢宽度的二倍,并采取防腐处理措施。
重庆科技学院《油库设计与管理》课程设计报告学院: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专业班级: ___油气储运09-2 学生姓名:和志勇学号: 2009440196 设计地点(单位)___________石油科技大楼K705___ __ 设计题目:__ 某分配原油库工艺设计---防雷防静电设计完成日期: 2012年 7 月 5 日指导教师评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绩(五级记分制):______ __________指导教师(签字):________ ________摘要本设计是针对某分配油库工艺设计——防雷防静电工艺,通过已知数据参照《油品储运设计手册》的相关公式及规定来计算油库为满足防雷及防静电工艺要求所需的避雷针及其他设施参数,并对油库进行整体布局。
本设计中防雷工艺设计重点是储油区防雷设计。
防静电工艺设计重要涉及油罐,栈桥,输油管道以及铁路公路装卸油设施的防静电工艺设计。
关键词:油库工艺设计防雷防静电目录绪论 (4)1基本参数 (5)2防雷工艺设计 (7)2.1油库防雷规定 (7)2.1.1地上固定顶金属油罐 (7)2.1.2 浮顶油罐 (7)2.1.3其他区域防雷 (7)2.2储罐防雷设计 (8)2.3其他爆炸危险区域防雷要求 (8)2.3.1泵房 (8)2.3.2装卸区 (8)2.3.3输油管道 (9)2.3.4供配电系统 (9)3防静电工艺设计 (10)3.1油品的起电方式 (10)3.2影响静电产生和积累的因素 (10)3.2.1介质电阻率对静电的产生、积累的影响 (10)3.2.2管线材质及管壁粗糙度对介质带电的影响 (11)3.2.3管路中设备、附件对带电的影响 (11)3.2.4流动状态的影响 (11)3.3静电放电的类型 (11)3.3.1电晕放电 (11)3.3.2火花放电 (11)3.3.3刷形放电 (11)3.4防止静电事故的措施 (12)3.4.1减少静电的产生 (12)3.4.2加速静电的流散 (12)3.4.3消除火花放电 (12)3.4.4防止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 (12)3.5各设置静电接地场所的要求 (12)3.5.1油罐 (12)3.5.2栈桥 (13)3.5.3地上或管沟敷设的输油管道 (13)3.5.4汽油油罐车或油桶灌装设施 (13)4结论 (14)参考文献 (15)附件 (16)绪论油库安全是一项系统工程,雷电和静电是油库着火爆炸石鼓的主要点火源,雷电和静电的产生,会危及到整个油库的正常生产和工作人员的安全,事故的产生也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2017年03月外浮顶储罐泡沫导流罩设计应用对比分析张守森1骆杰2张明3张明星3(1.西部管道公司,新疆乌鲁木齐830011;2.西部管道乌鲁木齐输油气分公司,新疆乌鲁木齐830068;3.西部管道新疆输油气分公司,新疆乌鲁木齐830011)摘要:本文通过某大型油库外浮顶储罐二次密封泡沫导流罩形式研究和测试,论证了实际应用中,扩散式导流罩比直流式导流罩在扑灭火灾、控制火势方面更有优势,更便于推广应用。
关键词:外浮顶储罐;泡沫导流罩;喷射形式目前,随着石油战略物资储备提升和油气管道行业大发展,国内油库、尤其是大型石油储备库越来越多。
而油库最大风险就是泄露引发的着火、爆炸,因此,消防管理在油库管理中越来越受重视。
作者所在单位为国有某大型石油库,库区有外浮顶油罐若干,由于建设时期不同,外浮顶储罐二次密封处泡沫导流罩设计也不相同,主要有2种类型,一种是扩散式导流罩,另一种为直流式导流罩。
目前,国标、行标都未对泡沫导流罩设计及喷射形式进行规定[1]。
因此两种都是合规的,为了验证扩散式和直流式哪种更优越便于推广,作者进行了如下测试和分析。
1测试经过2016年7月某日,为检测储罐泡沫灭火系统实际工作性能,作者决定启动固定式泡沫灭火系统进行实地喷射测试。
选取两个相同储罐5万方原油储罐进行喷射测试。
其中一个罐为扩散式导流罩,另一为直流式导流罩,进行对比测试。
测试发现,储罐泡沫导流罩由于设计形式不同,导致喷射泡沫效果截然不同(图1储罐泡沫导流罩喷射泡沫呈扩散式,图2储罐泡沫导流罩喷射泡沫呈直流式)。
图1扩散式导流罩喷射情况图2直流式导流罩喷射情况2对比分析通过对两座储罐泡沫导流罩结构、工作原理、设计安装方面进行对比研究。
发现扩散式泡沫导流罩比直流式更适用于外浮顶储罐二次密封初期火灾扑救应用。
扩散式导流罩相比直流式导流罩的优点如下。
一是冷却保护覆盖更全面。
资料显示,如果油罐发生火灾不及时进行冷却,5-8min 内罐壁温度可达到500℃,导致钢板强度下降50%;10min 后,钢材结构温度可达700℃,钢材强度降低约90%以上,基本失去承载能力[2]。
石化总厂100万t/年延迟焦化系统超稠油罐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1 编制依据:1.1设计图纸1.1.1 20000立方米稠油拱顶油罐:设2003-050制3-791、3-792、3-790 1.1.2 1000立方米污水拱顶油罐:设2003-050制3-794、3-795、3-796 1.2 工程招标文件1.3 施工及验收规范1.3.1 GBJ128-90《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油罐施工及验收规范》1.3.2 GB50236 《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1.3.3 GB50205-95《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1.3.4 GB4053.3-83《固定式工业防护栏杆》2 工程概况2.1 工程内容该工程为石化总厂延迟焦化系统配套工程,地点位于石化总厂调和罐区西侧、铁路装车线北侧。
这次投标工程主要含2万立方米超稠油拱顶罐安装一具、1000m3污水污油拱顶罐一具,以及按照业主要求的其它工程内容。
工程工期:2003年9月10日~2004年6月1日工程质量要求:优良2.2储罐结构2.2.1罐底2万方罐罐底设置边缘板,边缘板之间采用对接结构,边缘板与中幅板之间、中幅板与中幅板之间采用搭接结构;1000方罐罐底边缘板之间、边缘板与中幅板之间、中幅板之间均采用搭接结构焊接。
2.2.2罐壁所有储罐罐壁的环缝和纵缝均采用对接形式,罐内壁齐平(不同壁厚的圈板均以罐内壁齐平)。
2.2.3罐顶:2万方罐罐顶采用钢网壳顶盖结构;1000方罐罐顶采用拱顶结构。
3 施工组织机构3.1项目组织机构图3.1施工组织机构图3.2项目经理部岗位设置及职责3.2.1 项目经理1)全面负责组织工程的实施,对工程的质量、进度和HSE负领导责任。
2)组织编制项目施工实施计划,确保按期完工。
3)组织调动各施工单位的人员、设备,解决施工中的重大问题。
4)组织协调与业主、监理、地方及其它施工单位的关系。
3.2.2 项目副经理1)负责项目施工组织与现场管理。
原油罐区外浮顶储罐中央排水系统选用分析作者:杨明来源:《科协论坛·下半月》2012年第10期摘要:外浮顶油罐由于浮盘外表面直接裸露在大气之中,雨雪直接降落到其外表面。
为防止雨(雪)水从浮盘密封处渗入油罐内或对浮盘造成威胁,均设置了专门的排水机构,通称浮顶排水系统或中央排水管,由于排水系统位于油罐内部,平时无法检测,正确选择浮顶排水系统,即可充分发挥其各自的特点,又可适当的较少经济损失。
关键词:外浮顶储罐排水系统外表面浮盘排水管中图分类号:TE9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2)010-048-021 前言外浮顶油罐是石化企业中广泛使用的油品储存容器,由于油罐上部是敞开的,雨雪直接降落到其外表面,为防止雨雪从浮船密封处渗入油罐内或对浮船造成威胁,均设置了专门的排水机构,通称浮顶中央排水系统或中央排水管。
由于排水系统位于油罐内部,平时无法检测,且在生产运行过程中难于监控,一旦出现油品渗漏情况,无法及时维修,此时油品会流入雨排系统,污染环境,并且产生严重的安全隐患。
如果排水系统出现严重的泄露,此时就要进行清罐维修,这样不但浪费了大量的资金,而且影响到生产计划,降低了油品的储存能力。
所以,作为浮顶罐中的关键设备的中央排水系统,对于中央排水管的选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国内传统的大型外浮顶油罐一般采用的中央排水系统有枢轴式与全软管式两种。
兰州石化公司原油罐区目前均采用的是全软管式中央排水系统。
本文将通过对两种排水系统的分析,来分别讨论不同排水管在原油罐区内的可行性。
2 枢轴式与全软管式中央排水系统特点2.1 枢轴式中央排水系统这种中央排水系统采用四个枢轴结合钢管使用,枢轴内接管为柔性短管,内外都有不锈钢丝缠绕,两侧有加固侧板。
这种结构连续坡形设计保证顺畅流动、无沉淀物滞留,运行轨迹稳定。
由于该系统中主要是直通的刚性管件,相比柔性软管而言,其对流体的滞留影响较小。
2.2 全软管式中央排水系统直接采用软管制成排水管,软管可分为橡胶等非金属软管和金属软管两种。
20000立方油罐安装方案一、设计要求:1.安装地点:确定好油罐的安装地点,要求地面平整、坚实,具有承重能力;2.安全要求:保证油罐的安全性,防止泄漏或其他安全事故的发生;3.易操作性:安装方案应考虑到运输、装卸、检修等方面的便利性,方便操作;4.经济性:在满足以上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成本。
二、安装步骤:1.地面准备工作:a.清理:将安装地点上的杂物、垃圾清理干净;b.压实:对于土质地面,使用压路机对地面进行压实,确保地面承重能力;c.铺设隔离层:在地面上铺设防水、隔油隔离层,以防止地面油污渗漏。
2.基础施工:a.根据油罐的尺寸和重量,设计油罐的混凝土基础,确保能够承受油罐的重量;b.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基础的浇筑和养护,确保基础的牢固性和稳定性。
3.油罐安装:a.运输:根据油罐的尺寸,选择适当的运输工具和方式,将油罐从制造工厂运输到安装地点;b.起吊:使用起重机将油罐吊装到安装基础上,确保吊装过程平稳;c.固定:根据油罐的型号和设计要求,使用螺栓将油罐固定在基础上,确保油罐固定牢固。
4.管道连接:a.加油口:连接油罐的加油口,确保加油操作便捷;b.排放口:连接油罐的排放口,确保排放操作安全;c.过滤器:在油罐和加油口之间安装过滤器,以防止杂质进入油罐。
5.安全系统:a.报警系统:安装油罐的报警系统,可以监测油罐的液位、温度、压力等参数,一旦发生异常情况能及时报警;b.灭火系统:根据需求,在油罐附近设置灭火装置,以防止火灾事故的发生;c.措施制定:制定好应急预案和安全操作规程,对于可能发生的事故制定相应的预警与处置措施。
6.完工验收:a.检查油罐及相关连接是否牢固、安全;b.测量油罐的容量是否与设计相符;c.进行油罐的试运行和漏水漏油的检查,确保油罐的正常使用。
探析浮顶油罐和内浮顶油罐探析浮顶油罐和内浮顶油罐摘要:油罐的种类很多,本文主要对浮顶油罐和内浮顶油罐进行了简要的论述,文章共分为两个方面的主要内容,即第一部分主要对于浮顶油罐进行了描述,主要对它的功能以及沉盘的主要原因和措施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另一部分就是对内浮顶油罐的论述,具体阐述了在内浮顶油罐使用过程中应该注意的几个方面的问题。
关键词:浮顶油罐内浮顶油罐探析一、浮顶油罐一般来说,顶盖漂浮在油面上的油罐叫做浮顶油罐(Float ing Roof Tank),目前最常见的浮顶油罐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单盘式,一种是双盘式,通常状况下,如果油罐的容积比较小的时候,我们常采用双盘式的浮顶油罐,它主要是由上下两层钢板组成,因此也叫双层式浮顶油罐,这种形式的浮顶油罐中间有很多的单个的封闭舱,这些主要是在中间用力隔板所形成的,这样的话,油罐就可以像船一样浮于油面上了。
为了更好地实现浮顶油罐的排水功能,我们常把它的上层顶板做成向中心坡向,这样雨水就可以很容易的由排水管排出了[1]。
另外如果下层地板中心较高还有一个好处就是方便收集油蒸汽。
而当油罐的容积比较大的时候,我们一般采用单盘式的浮顶油罐,但是只是中间部分为单层钢板,其余设施与双层浮顶相同。
以下我们将对浮顶油罐沉盘的主要原因和措施进行简要的分析。
浮顶油罐沉盘的主要原因包括很多方面,以下将进行简要分析。
1.浮盘变形是导致沉盘的主要原因如果浮顶油罐的浮盘长期处于工作状态下或是运行过于频繁,那么如果油盘受到油品的腐蚀较为严重,或是油品的温度较高的话,那么浮盘就很容易发生变形,表面也会变得凹凸不平,这时候的浮盘所受的浮力也会发生变化,从而很容易导致浮盘倾斜,使油品从密封圈及自动呼吸阀孔跑漏到浮盘上而沉盘[2]。
2.浮盘和油罐的施工质量差而且复盘的设计不合理比如罐体的直径、宽度或是其他等数据不符合相关要求的话,那么在油罐的设计和制造中就会出现很大的误差,严重时候就会直接导致沉盘事故的产生。
课程设计任务书1 储罐及其发展概况油品和各种液体化学品的储存设备—储罐是石油化工装置和储运系统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大型储罐的容积大、使用寿命长。
热设计规范制造的费用低,还节约材料。
20世纪70年代以来,内浮顶储油罐和大型浮顶油罐发展较快。
第一个发展油罐内部覆盖层的施法国。
1955年美国也开始建造此种类型的储罐。
1962年美国德士古公司就开始使用带盖浮顶罐,并在纽瓦克建有世界上最大直径为187ft(61.6mm)的带盖浮顶罐。
至1972年美国已建造了600多个内浮顶罐。
1978年国内3000m3铝浮盘投入使用,通过测试蒸发损耗标定,收到显著效果。
近20年也相继出现各种形式和结构的内浮盘或覆盖物[1]。
世界技术先进的国家,都备有较齐全的储罐计算机专用程序,对储罐作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同时对储罐的重要理论问题,如大型储罐T形焊缝部位的疲劳分析,大型储罐基础的静态和动态特性分析,抗震分析等,以试验分析为基础深入研究,通过试验取得大量数据,验证了理论的准确性,从而使研究具有使用价值。
近几十年来,发展了各种形式的储罐,尤其是在石油化工生产中大量采用大型的薄壁压力容器。
它易于制造,又便于在内部装设工艺附件,并便于工作介质在内部相互作用等。
2 设计方案2.1 各种设计方法2.1.1 正装法此种方法的特点是指把钢板从罐底部一直到顶部逐块安装起来,它在浮顶罐的施工安装中用得较多,即所谓充水正装法,它的安装顺序是在罐低及二层圈板安装后,开始在罐内安装浮顶,临时的支撑腿,为了加强排水,罐顶中心要比周边浮筒低,浮顶安装完以后,装上水除去支撑腿,浮顶即作为安装操作平台,每安装一层后,将上升到上一层工作面,继续进行安装。
2.1.2倒装法先从罐顶开始从上往下安装,将罐顶和上层罐圈在地面上安装,焊好以后将第二圈板围在第一罐圈的外围,以第一罐圈为胎具,对中点焊成圆圈后,将第一罐圈及罐顶盖部分整体吊至第一、二罐圈相搭接的位置,停于点焊,然后在焊死环焊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