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的平法标注基础
- 格式:ppt
- 大小:709.50 KB
- 文档页数:22
平法标注梁的解读
平法标注梁是指按照标准规定,用缆绳、钢丝或细锯材等缆绳材料绑扎在梁表面上,标注梁的尺寸,型号,等级及梁体的方向等要求的表面标志。
一、传统平法标注的布局方法
1、传统的平法标注以梁中心为基准,将梁尺寸以相同的节距排列,从梁的任一边(上下、左右)开始,依次排列,以隔离距离标准为0.5m。
2、在传统的平法标注中,节距需根据地梁与连接的梁尺寸和型号调整,一般直径大于Φ20mm的梁,相应的节距可以增加至1m,直径小于Φ20mm的节距可继续保持0.5m。
3、平法标注梁的排列方式按照梁的尺寸和型号划分,将梁节点按顺序排列,以方便施工现场对梁进行定位及施工安装。
4、传统的平法标注中,梁外侧需标明梁的尺寸和型号,梁内侧则标明梁体方向及梁体上的承重等级,以便施工现场安装时便于按图纸施工。
二、新型平法标注技术
1、新型平法标注技术采用数控系统,操作更加简便,可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梁的标注,提高了施工效率。
2、新型平法标注技术采用喷码机,可以用绳索、钢绞线或细锯材绑扎梁表面,标注梁心线、尺寸比例、梁体方向及梁体上的承重等级等要求,使标注工作更加容易快捷。
3、采用新型平法标注技术,可以利用激光扫描识别技术识别梁表面的标注,以确保标注的准确性,运用激光扫描技术进行定位,可实现坐标准确定位,生成标准标签,施工现场便于安装,加快施工进度。
以上就是关于平法标注梁的解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你读懂平法标注(梁)一、箍筋表示方法:⑴φ10@100/200(2) 表示箍筋为φ10,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双肢箍。
⑵φ10@100/200(4) 表示箍筋为φ10,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四肢箍。
⑶φ8@200(2) 表示箍筋为φ8,间距为200,双肢箍。
⑷φ8@100(4)/150(2) 表示箍筋为φ8,加密区间距100,四肢箍,非加密区间距150,双肢箍。
二、梁上主筋和梁下主筋同时表示方法:⑴ 3Φ22,3Φ20 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2,下部钢筋为3Φ20。
⑵ 2φ12,3Φ18 表示上部钢筋为2φ12,下部钢筋为3Φ18。
⑶ 4Φ25,4Φ25 表示上部钢筋为4Φ25,下部钢筋为4Φ25。
⑷3Φ25,5Φ25 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5,下部钢筋为5Φ25。
三、梁上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上支座处)⑴2Φ20 表示两根Φ20的钢筋,通长布置,用于双肢箍。
⑵ 2Φ22+(4Φ12)表示2Φ22为通长,4φ12架立筋,用于六肢箍。
⑶ 6Φ25 4/2 表示上部钢筋上排为4Φ25,下排为2Φ25。
⑷2Φ22+ 2Φ22 表示只有一排钢筋,两根在角部,两根在中部,均匀布置。
四、梁腰中钢筋表示方法:⑴ G2φ12 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一根φ12。
⑵G4Φ14 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两根Φ14。
⑶N2Φ22 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一根Φ22。
⑷N4Φ18 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两根Φ18。
五、梁下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的下部)⑴ 4Φ25 表示只有一排主筋,4Φ25 全部伸入支座内。
⑵ 6Φ25 2/4 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下排筋4Φ25。
⑶ 6Φ25 (-2 )/4 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不伸入支座,下排筋4Φ25,全部伸入支座。
⑷ 2Φ25 + 3Φ22(-3)/ 5Φ25 表示有两排筋,上排筋为5根。
2Φ25伸入支座,3Φ22,不伸入支座。
一、梁平法两种标注1.集中标注(1)梁编号类型代号、序号、跨数、有无悬挑代号。
(2)梁截面尺寸当为等截面梁时,用b×h表示;当有悬挑梁且根部和端部的高度不同时,用斜线分隔根部与端部的高度值。
即为b×h1/h2。
(3)梁箍筋包括钢筋级别、直径、加密区与非加密区间距及肢数值。
箍筋加密区与非加密区的不同间距及肢数需用斜线(“/”)分隔;当梁箍筋为同一种间距及肢数时,则不需要用斜线;当加密区与非加密区的箍筋肢数相同时,则将肢数注写一次;箍筋肢数应写在括号内。
加密区范围见相应抗震级别的标准构造详图。
如φ10@100/200(4),表示直径为10mm的Ⅰ级钢筋,加密区间距为100mm,非加密区间距为200mm,均为四肢箍。
2、原位标注(1)梁支座上部梁支座上部纵筋数量、等级和规格,写在梁上方,且靠近支座。
当上部纵筋多于一排时,用斜线“/”将各排纵筋自上而下分开。
如:6φ25 4/2:上一排纵筋为4φ25,下一排纵筋为2φ25。
同排纵筋有两种直径时,用加号“+”将两种直径的纵筋相连,注写时将角部纵筋写在前面。
中间支座两边的上部纵筋不同时,须在支座两边分别标注;相同时,可仅在支座的一边标注配筋值,另一边省去不注。
(2)梁下部梁下部纵筋数量、等级和规格,写在梁下方,且靠近跨中。
梁的集中标注中分别注写了梁上部和下部均为贯通的纵筋值时,则不需要在梁下部重复做原位标注。
当下部纵筋多于一排时,用斜线“/”将各排纵筋自上而下分开。
如:6φ25 2/4:上一排纵筋为2φ25,下一排纵筋为4φ25。
全部伸入支座;同排纵筋有两种直径时,用加号“+”将两种直径的纵筋相连,注写时将角部纵筋写在前面。
当梁下部纵筋不全部伸入支座时,将梁支座下部纵筋减少的数量写在括号内。
6φ25 2(-2)/4,则表示上排纵筋为2φ25,且不伸入支座,下排纵筋为4φ25,全部伸入支座。
二、柱平法柱平法施工图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是列表注写式,也就是用柱平面图,再用表格式配合来表示柱钢筋的各项信息;另一种是截面注写式,也就是直接在柱平面图上,在柱的截面表示该类柱钢筋的各项信息。
基础井字梁平法标注中B,T分别代表什么?/基础井字梁平法标注为:JXL1(5)400*600Φ8@200(4)B4Φ25,T4Φ16其中B,T分别代表什么?陈清来教授主编的04G101-3筏型基础图集中说的比较清楚:B表示基础梁底部贯通纵筋,T表示顶部贯通纵筋,本梁原位标注表示的是:梁底部贯通纵筋4Φ25,顶部贯通纵筋4Φ16 ,箍筋为Φ8间距200,四肢箍.JL6(6B)750*1400YC10-150(4)B10C25;T8C25N8C18;LA8-400YC16-170;A8-300YB 3600*400基梁6(6跨)截面宽750mm高1400mm箍筋为三级钢直径10mm间距150四肢箍下部为10根直径25二级钢;上部为8根直径25三级钢抗扭为8根[每侧4根]直径18三级钢;拉筋为直径8一级钢间距400mmYc应该是加腋的三级钢16的间距170 分布筋是一级钢8间距300DL500*1000、Φ8@100/200B8Φ25;T6Φ20抗扭配筋DL:名称500*1000:截面尺寸,梁宽*梁高A8@100/200(4):箍筋道数、强度等级、直径、第一种间距/第二种间距、(肢数)B4B25:底部(B)贯通纵筋根数、强度等级、直径T5B20:顶部(T)贯通纵筋根数、强度等级、直径N4B16:梁侧面纵向抗扭钢筋根数、强度等级、直径7B25:底部纵筋(含贯通筋)原位标注JZL1(4)400*800Y Φ8-200(4)B2Φ25+2Φ22 N2Φ16;LΦ8-400 YΦ12-150;Φ-300JZL1(4)400*800Y 梁的尺寸为400宽800高,Y是表示梁加腋,为倒T型。
Φ8-200(4)梁箍筋一级钢间距200,四肢箍B表示梁底通长钢筋,B是英文底部的开头字母。
好像是bottom吧。
N2Φ16;LΦ8-400 抗扭钢筋每侧1根16二级钢,拉筋8间距400,用于固定两根抗扭钢筋YΦ12-150;Φ-300 Y还是加腋,值得是条形基础,受力钢筋时12间距150,分布钢筋时8间距300.多看看图集吧!这个梁的所谓加腋应该就是它的倒T形条形基础!梁宽小于柱宽是正常的,因为是基础梁。
基础梁的平法表示基础梁的平法表示是一种用于描述基础梁结构特征和计算相应荷载的方法。
它主要基于梁的力学原理和平衡条件,可以帮助工程师设计出稳定可靠的基础梁结构。
在进行基础梁的平法表示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一些相关概念和原理。
基础梁是指用于支撑建筑物或其他结构的横跨在地基上的梁。
它承受着来自上部结构(例如楼板、墙体等)以及其他荷载(例如风荷载、地震荷载等)引起的力和力矩。
基础梁的平法表示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步骤来进行:1. 确定梁的净跨度:净跨度是指梁在不受支撑的情况下能够横跨的最大距离。
它可以通过对建筑物的结构平面图进行分析来确定。
2. 考虑支撑条件:基础梁通常通过支撑墩或支座承载并传递荷载到地基上。
在进行平法表示时,需要考虑支撑墩或支座的位置、数量和类型等因素。
3. 确定梁的截面形状和尺寸:梁的截面形状和尺寸对其承载能力和刚度有重要影响。
通过结构设计软件或手算,可以确定梁的适当截面形状和尺寸。
4. 建立力学模型:基于梁的静力平衡原理,可以建立一个适当的力学模型来描述梁所受到的外力和内力。
通常可以使用梁的弯矩图、剪力图和轴力图等图形来表示。
5. 根据加载条件进行计算:通过将平衡和力学模型应用于加载条件,可以计算出梁的内力和应力分布。
这些加载条件包括建筑物本身的荷载和其他边界条件,如地震和风荷载。
6. 进行截面验算:在进行平法表示时,还需要对梁的截面进行验算,确保其能够承受外力并满足结构设计要求。
这包括对梁的弯矩、剪力和轴力进行验算。
7. 结果分析和优化设计:最后,根据平法表示的结果进行结果分析,评估梁的结构性能,并进行必要的优化设计。
这可能包括调整梁的截面形状和尺寸,或者改变支撑墩或支座的位置和数量等。
在进行基础梁的平法表示时,工程师通常需要参考相关的国家标准、建筑代码和结构设计手册。
例如在中国,可以参考《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以及《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等相关标准。
平法标注梁集中标注的解读1. 嘿,你知道吗?梁集中标注就像是梁的“身份证”!比如在这个框架梁KL1 中,它的标注信息那可太重要啦!这就好比我们认识一个人,要知道他的名字、特点一样。
梁集中标注能让我们清楚知道梁的各种关键信息呢!2. 哇塞,梁集中标注里的截面尺寸可别小瞧呀!它决定了梁的“身材”呢!就像一根柱子有粗细之分,梁的截面尺寸也有大小呀。
比如这个梁是300×600 的,那我们就能想象出它大致的样子啦。
3. 哎呀呀,梁集中标注里的箍筋信息也很关键呢!它就像是给梁穿上了一件“保护衣”。
比如说这个梁的箍筋是直径 8 毫米的,间距 200 毫米,这就给梁提供了一定的约束和保护呀。
4. 嘿,你想过没,梁集中标注中的上部通长筋就像是梁的“脊梁骨”!它支撑着梁呢。
好比一个人要是没有脊梁骨,那可就站不起来啦。
像这个梁的上部通长筋是 2 根直径 20 毫米的钢筋,作用可大啦!5. 哇哦,梁集中标注里的梁编号也很有意思呀!它就像给梁取了个名字。
我们一看到这个编号,就知道是哪根梁啦。
比如说 KL2 ,我们就知道是框架梁 2 呀。
6. 嘿呀,梁集中标注中的下部通长筋也不能忽视呢!这可是梁的重要“力量来源”。
就跟我们跑步需要有力的腿一样,梁的下部通长筋给它提供了支撑呢。
比如这根梁的下部通长筋是 3 根直径 22 毫米的钢筋。
7. 哎呀,梁集中标注里的标高信息也得注意呀!它就像给梁定了个“高度标准”。
好比我们盖房子,得知道房子要盖多高一样。
这个梁的标高是多少,我们心里得有数呀。
8. 嘿,梁集中标注的各种信息组合起来,不就像一幅完整的“梁画像”嘛!比如截面尺寸、钢筋信息等等,都齐全啦,这梁的样子不就清晰了嘛。
9. 哇,梁集中标注真的好神奇呀!它能让我们快速了解梁的特性。
就像了解一个人的性格一样,梁集中标注告诉我们梁的“性格”特点呢。
10. 梁集中标注真的是太重要啦!没有它,我们怎么能清楚地知道梁的各种情况呢?这不就像在黑暗中摸索一样嘛。
梁的平法识图梁的平法标注梁KL1(2A) 200╳500 表示:框架梁1有两跨,有一端悬挑(A表示一端,B表示两端),断面尺寸200╳500。
可参照梁、柱、板、剪力墙的平面表示方法1 梁的平面表示方法1.1 平面注写方式系在梁平面布置图上,分别在不同编号的梁中各选一根梁,在其上注写梁的截面尺寸和配筋的具体数值,见图1-1。
图1-1 平面注写方式示例图平面注写包括集中标注和原位标注。
集中标注表达梁的通用数值,原位标注表达梁的特殊数值。
当集中标注中的某项数值不适用于梁的某部位时,则将该项数值用原位标注,使用时,原位标注取值优先。
1.2 截面注写方式系在梁平面布置图上,分别在不同编号的梁中各选择1根梁,用剖面号引出配筋图,并在其上注写梁的截面尺寸和配筋具体数值。
将图1-1KL2用截面注写方式表示(见图1-2)。
图1-2 截面注写方式示例图1.3 集中标注内容解释(1)梁编号在实际工程中可能遇到各种各样的梁,平法图集将梁归类如下,见表1-1。
表1-1 梁的分类及编号梁类型代号序号跨数及是否带有悬挑楼层框架梁KL XX (XX)、(XXA)或(XXB)屋面框架梁WKL XX (XX)、(XXA)或(XXB)框支梁KZL XX (XX)、(XXA)或(XXB)非框架梁L XX (XX)、(XXA)或(XXB)悬挑梁XL XX井字梁JZL XX (XX)、(XXA)或(XXB)注:(XXA)为一端悬挑,(XXB)为两端悬挑,悬挑不计入跨数。
例:KL2(2A)表示第2号框架梁,2跨,一端悬挑;L9(7B)表示第9号非框架梁,7跨,两端有悬挑。
(2)梁截面梁编号后面紧跟着是梁的截面,一般用“截面宽×截面高”表示,如:300×650表示梁的截面宽为300mm,截面高为650mm。
(3)箍筋的表示方法箍筋包括钢筋级别、直径、加密区与非加密区间距及肢数等内容。
例:Φ10@100/200(4),表示箍筋为一级钢筋,直径为Φ8,加密区间距为100,非加密区间距为200,均为四肢箍。
平法标明(梁)一、钢筋1、钢筋分类(1)、依据生产条件的不一样分为:热轧钢筋、冷拉钢筋、热办理钢筋、冷拔低碳钢丝等。
A、热轧钢筋(一般钢筋)依据强度分为:Ⅰ、Ⅱ、Ⅲ、Ⅳ四个等级(Ⅰ、Ⅱ、Ⅲ、Ⅳ是罗马字母,读一、二、三、四)。
表示符号:B、冷拉钢筋(预应力钢筋)表示符号:(2)、依据外形一般分为:圆钢和螺纹钢2、钢筋表示二、构件:梁、柱、板、剪力墙、楼梯、基础,此中梁可分为:框架梁、屋面框架梁、非框架梁、悬挑梁。
三、标明。
标明分为集中标明和原位标明。
1、梁种类代号2、梁内配筋形式一:形式二:形式三:形式四:3、梁内钢筋表示4、梁的标明。
标明分集中标明和原位标明。
当在梁上集中标明和原位标明同时存在时,原位标明优先,施工时应按原位标明数值取用。
(1)、集中标明A、标明规则:①、梁代号:详见梁代号表,如:KL 等;②、梁序号:阿拉伯数字表示,如:2;③、梁跨数:阿拉伯数数字表示,如2;④、有无悬挑低号:一端悬挑注写A,两头悬挑为 B;⑤、截面尺寸:宽╳高,如300╳650;⑥、梁箍筋:钢筋等级 -钢筋直径 -中心间距符号 @-加密区间距 / 非加密区间距 -(肢数)。
如:Ф8@100/200(2)表示箍筋是一级钢直径是 8 加密区间距为 100 非加密区为 200,肢数为 2;⑦、通长筋:表示为“上部通长筋(架立筋);下部通长筋”。
梁上部通长筋为:假如只有通知筋,则表示为:根数+钢筋级别 +钢筋直径,如: 2Φ25 表示 2 根二级直径是 25 的通长筋。
假如只有架立筋,则表示为:(根数+钢筋级别 +钢筋直径);假如既有通长筋又有架立筋时,表达为通长筋(位于角部)+(架立筋)(位于中间),如:225+( 2φ 12);假如钢筋规格不一样时,则表示为:钢筋1 根数 -钢筋 1 级别 -钢筋 1 直径 +钢筋 2 根数-钢筋 2 级别-钢筋 2 直径,如: 2φ20+ 2φ18 上部通长筋均为 2 根直径 20mm 的 HRB335钢筋(二级钢)和 2 根直径18mm 的 HRB335钢筋(二级钢),此中 2φ20 放在角部, 2φ18 放在中间;假如下部通长筋分排部署,则表示为:钢筋根数 -钢筋级别 -钢筋直径 -上排根数 -下排根数,如: 6Φ25 4/2 表示 6 根一级钢筋直径为 25 上排有 4 根下排有 2 根;梁下部通长筋(受力筋):同梁上部通长筋;假如下部通长筋分排部署,则表示为:钢筋根数-钢筋级别 -钢筋直径 -上排根数 -下排根数,如: 6Φ25 4/2 表示 6 根一级钢筋直径为 25 上排有 4 根下排有 2 根;假如钢筋规格不一样时,则表示为:钢筋 1 根数 -钢筋 1 级别 -钢筋 1 直径 +钢筋 2根数 -钢筋 2 级别 -钢筋 2 直径,如: 2φ20+ 2φ 18 下部通长筋均为 2 根直径 20mm 的 HRB335钢筋(二级钢)和 2 根直径 18mm 的 HRB335钢筋(二级钢),此中 2φ 20 放在角部, 2φ 18 放在中间;⑧、梁侧面纵向结构钢筋或受扭钢筋:侧向结构钢筋就是腰筋,当梁的有效高度大于450mm 时设置,腰筋部署在梁的截面高度中间地区,两边对称部署;受扭钢筋包含抗扭钢筋和箍筋,抗扭钢筋要求沿梁的截面四个边平均部署,当存在扭矩时梁的截面高度中间地区需要部署纵筋,部署抗扭钢筋此后就不再需要部署侧向结构钢筋。
基础平法标注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关于“基础”平法,这35个基础问题你一定要知道1、常用基础有哪些形式【答】基础的形式有很多。
但是总结起来,不外乎点、线、面、体四种形式。
点式:独立基础线式:条形基础面式:筏形基础体式:箱形基础2、独立基础分哪些形式【答】独立基础的形式及图例【依据】《11G101-3》P73、基础标注“DJj1,400/300/300”表示什么意思【答】“DJj”表示1号阶梯形普通独立基础,“400/300/300”表示台阶从下到上的尺寸。
【依据】《11G101-3》P84、基础标注“DJp1,400/300”表示什么意思【答】“DJp1”表示1号坡形普通独立基础,“400/300”表示台阶从下到上的尺寸。
【依据】《11G101-3》P85、基础标注“BJj1,1200/300,800/700”表示什么意思【答】“BJj1”表示1号阶梯形杯口独立基础。
“1200/300”表示杯口内从上到下的尺寸;“800/700”台阶从下到上的尺寸。
【依据】《11G101-3》P96、基础标注“B:XC14@200,YC16@150”表示什么意思【答】"B"表示基础底部配筋。
"XC14@200 "表示从下往上,每隔200mm布置一根直径14的三级钢筋。
“YC16@150”表示从左往右,每隔150mm布置一根直径16的三级钢筋。
【依据】《11G101-3》P97、基础标注“B:X &Y C14@200”表示什么意思【答】当两向配筋相同时,以X&Y打头注写。
【依据】《11G101-3》P98、独立基础底部钢筋长度缩减10%怎么构造【答】以柱中心距基础边缘距离1250mm为界。
(1)柱中心距基础边缘距离<1250mm时:所有底板钢筋端头距基础边缘距离=保护层厚C(2)柱中心距基础边缘距离≥1250mm时:一部分底板钢筋端头距基础边缘距离=保护层厚C;另一部分底板钢筋端头距基础边缘距离=10%边长-C;这两种钢筋“隔一布一”;各边最外侧钢筋长度不缩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