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分献血
- 格式:pptx
- 大小:9.64 MB
- 文档页数:51
献成分血的条件和标准
献成分血的条件和标准如下:
1. 年龄在18-55岁之间,身体健康,无传染病或慢性病。
2. 体重不得低于50公斤。
3. 血压正常,收缩压在90-140mmHg之间,舒张压在60-
90mmHg之间。
4. 血红蛋白水平不低于120g/L。
5. 最近6个月内未进行任何手术或输血。
6. 最近2周内未进行体内注射药物。
7. 最近4周内未感染感冒或其他传染病。
8. 最近12个月内未在疟疾区或乙肝、丙肝等病例严重的区域
旅行。
9. 最近6个月内未有性接触史或与性接触对象无病毒感染史。
10. 未有献血反应或献血史。
如果您符合以上条件和标准,可以前往当地的献血站进行献血,为需要输血的人们献出一份爱心和帮助。
献成分血注意事项
1. 检查身体:身体处于虚弱、感染、发热或患有某些疾病时,请勿献血。
2. 饮食:在献血前一天至少要摄入适量的营养物质,以确保身体能够承受抽取的血量。
3. 喝水:在献血前应该多喝水,以补充水分。
4. 接受检查:献血之前需要接受身体检查,确保身体符合献血条件。
5. 了解有关禁忌症:献血前要了解哪些病症或药物可能导致不能献血。
献血时:
1. 选择合适的时间和地点献血。
2. 确保不会感染:选择合适的献血场所,确保操作过程规范,设备消毒完好,以避免感染风险。
3. 注意放松:在抽血时要放松身体,避免紧张和压力。
4. 听从医生建议:听从医生的建议,如医生建议暂时不要进行献血时,不要勉强。
献血后:
1. 保持休息:献血后应该休息一段时间,恢复体力。
2. 补充水分:献血后应该多喝水,以避免脱水。
3. 观察身体状况:献血后注意观察身体状况,如出现头晕、恶心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向医生咨询。
4. 避免负重运动:献血后应避免负重运动,以避免身体过度疲劳。
5. 合理膳食:献血后应合理膳食,增加优质蛋白质、铁、维生素等元素的摄入,促进血液恢复。
捐献机采血小板的要求及注意事项发布时间:2023-07-04T13:27:57.595Z 来源:《医师在线》2023年3月6期作者:马米莎[导读]捐献机采血小板的要求及注意事项马米莎(自贡市中心血站;四川自贡643000)捐献机采血小板,是指献血者通过血细胞分离机捐献血液中的血小板而将其余的血液成分回输给献血者的一种献血方式。
一般在中心血站进行采集。
那么捐献机采血小板的要求及注意事项大家又知道多少呢?下面展开细说。
1.为什么要提倡捐献机采血小板?输注机采成分血是临床有效的医疗手段,一袋机采血小板可以使因止血功能困难而濒临生命危险的病人获得重生。
无偿献血者在献血车、献血屋通常捐献的是全血,单人份全血中血小板的含量很少,达不到针对性治疗目的,而一个单位的机采血小板相当于捐献200毫升全血中所含血小板量的5-10倍。
所以,机采血小板不仅大大提高了输血治疗的效果(缺什么补什么),而且还会减少患者由于输入多人份手工血小板而引起的副作用及输血反应,更减少了血液的浪费。
2.捐献机采血小板与捐献全血有何不同?捐献间隔不同。
捐献全血的间隔时间为半年,而捐献血小板的间隔时间仅为两周,因为血小板在48小时左右就可以恢复到正常水平。
采血过程不同。
捐献全血直接采血流入血袋,一般时间较短。
而捐献血小板需要从一只手臂入针,通过相连接的经过消毒、一次性使用的管道流入血液分离机,分离出血液中的血小板成分,同时将其它血液成分输还给献血者。
全过程一般约需1小时左右,根据身高体重、血管粗细、血液循环速度等指标,每个人的捐献时间会略有不同。
献血前检验过程不同。
献全血时只采取少量静脉血检测血型、血色素、乙肝表面抗原、ALT四项即可。
但捐献血小板由于对血液质量要求更高,因此除以上四项检测外还需检测血细胞计数、红细胞比容等。
3.捐献机采血小板的条件和要求有哪些?捐献机采血小板需要专门的设备和环境,因机采血小板保存期较短(只有五天),在临床需要时才采集,故献血者可事先加入机采血小板献血者队伍,等候血站的预约通知。
成分献血的基本条件《成分献血的基本条件》我有个朋友叫小李,有一天他突发奇想,说要去献血,觉得自己可伟大了,能为他人生命健康做点贡献。
到了献血点,他就雄赳赳气昂昂地对工作人员说:“我要献血!”工作人员就问他关于成分献血的一些事儿是否都了解,这一下可把小李问懵了。
他以为献血就只是扎一针然后就完事了呢。
工作人员就笑着开始给他解释成分献血是什么,还有做成分献血有着哪些基本条件。
那什么是成分献血呢?简单来说,成分献血就是把血液中的某一种成分单独分离出来,送给需要的患者。
常见的有血小板的单采。
这和我们平时普通全血捐献不太一样哦。
说到成分献血的基本条件,首先年龄要求一般是18 - 55周岁。
这里面还挺有讲究的呢,就像到了18岁,人就像一个小果实慢慢成熟了,身体机能相对稳定些,能承受成分献血这个事情;而到了55岁后,身体就像用了很久的机器,可能各个零部件状态不是那么好调整了去适应献血这件事。
体重也很关键,就拿捐献血小板来说,男生体重得在50公斤以上,女生呢要在45公斤以上。
这就好比,体重就是一个能量基础,如果太轻,自己身体里能量储备可能都不够,哪还有多余的分给需要的人呀。
我当时就打趣小李说:“你看你那瘦巴巴的样子,还不到50公斤,想献血小板还得多吃点肉长长肉呢。
”小李还不服气地说:“这不是看起来显瘦,我健康着呢!”工作人员就说这可不光是看起来的问题,这是科学根据体重来衡量身体的承受能力呢。
还有健康状况很重要。
比如说,你要是最近感冒了,那可不行,身体在和病菌打架的时候,可没精力再分出一些来给献血了。
或者有传染病那更是不行,这就好比一个坏种子,可不能传播给其他人不是。
另外,如果女性处在月经期呢,一般也不建议去成分献血,这个时候女性身体本身就失血了,再献血怕身体受不了。
工作人员说曾经有个姑娘在经期非要献血,死缠烂打,工作人员给她解释了老半天她才明白这其中的道理呢。
除了这些,在成分献血前也不能大鱼大肉的胡吃海塞,像有些人一听要献血了,就觉得得多补充营养,吃了一堆油腻的东西。
捐献成分血与捐献全血有何区别?
捐献成分血与捐献全血有何区别?
捐献成分血是科学安全的无偿献血方式之一。
临床上不同的患者需要不同的血液成分,因其具有浓度高、容量小、疗效好的优势而成为现代输血医学发展的要求。
捐献成分血与捐献全血以下区别:
①所献血液成分不同,捐献全血是捐献血液中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浆等在内的全部成分,而捐献成分血是通过血细胞分离机仅采集血液中的特定成分(如血小板);
②捐献过程需时不同,捐献成分血约需30-60分钟,而捐献全血约需5-10分钟;
③3捐献间隔期不同,单采血小板献血间隔不少于2周,全血献血间隔不少于3个月。
1。
让我们了解一下成分血献血有多种方式,可以捐献全血、血浆和血小板等。
血液中具有多种成分,当人生病时有的需要全血有的需要成分血,成分血指的是人体血液的某一成分,目前成分血中最常见的就是血小板的捐献,对于成分血让我们具体来了解一下。
成分血概述血液是由血细胞和血浆组成的,血细胞中包括有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等,而血浆中包括有水和溶解在其中的多种电解质、血浆蛋白。
成分血如血小板的捐献,它是将人体血液中的某一成分利用一种仪器从人体的血液中抽取出来,然后再将人体血液中其余的成分再输回到捐血者体内,通过这种方法采集的成分血对急需血液治疗的患者有非常大的作用,甚至可以挽回患者的生命。
我们血液中会存在许多的血小板,所以当我们捐献血小板以后经过一段时间血小板的数量就会完全恢复。
另外通过人体捐献的全血也可以通过专门的仪器将里面的血小板提取出来,然后经过处理将所需成分和其他成分分离开,将所需成分装入血袋中,然后将其他的血液成分再输回到患者的体内,在此期间有专业的医务人员会严格进行把控,每个捐血者使用的都是一次性全新的耗材,所以是不会出现交叉感染的。
成分血与全血相比的优势成分血有较高的纯度,而且对患者的治疗效果也比全血要好。
全血中具有多种成分,患者可能会对某一成分产生反应从而降低患者的治疗效果。
而成分血只是将血液中的某一种成分输入患者体内是不会产生较大反应的,不仅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也使患者的安全性得到了有效保障。
成分血还有利于保存和运输,全血在运输过程中其某一成分可能会丧失掉,而成分血就不一样了,它的稳定性比较好。
成分血是血液的某一种成分,全血是人体血液所有成分的混合,从它们两个的利用价值来看全血在应用时可能会出现不良反应,这会减少了血液的有效价值,而成分血中只有某一成分这就会大大增加血液的价值。
三、成分血的作用及原则(1)作用:血液中血小板成分的采集可以挽救失血过多的患者的生命;血液中粒细胞成分能使感染严重的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血液中外周血干细胞成分可以让血癌患者的血功能重新被建造。
80快乐养生 2019.10献血会“伤元气”?这些真相你该了解☉重庆市血液中心机采成分科副主任护师 谢 菁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实施以来,中国无偿献血人次和采血量实现了连续20年持续增长,并实现临床用血全部来自公民自愿无偿捐献。
截至2018年底,我国共设置血液中心32个,中心血站321个,中心血库99个,采血点3164个,建成以血液中心、中心血站为主体,边远县级中心血库为补充,覆盖城乡、运行高效的血站服务体系。
世界卫生组织评价称,中国在无偿献血、血液质量安全和临床用血等方面位居全球前列。
但在公众当中,仍有不少人对献血存在误区与偏见,惧怕参与其中。
误区1:献血会让人“元气大伤”有人说,血液是人体的精华,不能轻易献血,一旦献血就会元气大伤。
但事实上,人体的血液具有一定的自我更新能力,人体失血后,先是血浆中的水分和无机盐类在12小时内,由组织液透入血管而得到补充;其次,在一天左右时间内,血浆蛋白浓度可以恢复,这是由于肝脏加速合成蛋白质的结果;红细胞恢复较慢,也只需要7~10天左右的时间。
所以献血后并不会造成人体血虚,更不会伤元气。
误区2:献血会引起贫血贫血是指人体外周血红细胞容量减少,低于正常范围下限的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各种感染、肿瘤、免疫性疾病、肾脏疾病、胃肠疾病、内分泌疾病等都可能造成贫血。
参加无偿献血前,血站工作人员会对每一位献血者进行血红蛋白含量测定,男性不低于120g/L,女性不低于115g/L,方允许参加献血。
每次献血200~400毫升,不超过人身体内血液总量的十分之一,且通过上述机体进行自我调整,血容量会很快恢复到献血前的水平。
所以,按规定在符合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的情况下献血,是不会造成贫血的,相反还能够刺激人体的造血器官,有益于人体血细胞的再生。
误区3:成分献血会交叉感染献血方式主要有两种,就是捐献全血和捐献成分血。
捐献全血是指经体检合格后献血者捐献全部血液成分的过程,通过采血针将血液采入到采血袋中。
献血的条件和标准献血的条件和标准一、献血条件1.年龄:献血者年龄应在18-60岁之间,年龄过小或过大都不适合献血。
2.健康状况:献血者必须身体健康,无心、肝、脾、肺等重要器官的疾病,无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
3.体重:男性体重需超过50公斤,女性体重需超过45公斤。
4.休息状况:献血前一周内,献血者应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
5.饮食习惯:献血前一周内,献血者应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避免过度饮酒、吸烟等不良习惯。
二、献血标准1.献血量:每次献血量一般为200毫升至400毫升,最大不超过450毫升。
2.献血间隔:两次献血间隔至少为6个月。
3.献血种类:目前主要采集的血液种类包括全血和成分血。
全血是指在无菌条件下将人体内的血液全部采集到采血袋中;成分血是指将血液中的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有益成分分离出来,制成浓缩的血液成分。
4.献血程序:献血前需接受必要的检查,包括体温、血压、脉搏、体重等,并填写详细的健康问卷。
在确认符合献血条件后,进行采血,采血过程中需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
采血后,献血者需休息并接受必要的护理。
5.特殊情况:怀孕期、哺乳期、月经期的女性不宜献血;患有传染病、慢性病或过度疲劳、发烧、感冒等身体状况不佳时也不宜献血。
总的来说,献血是一项有益的社会公益事业,不仅可以帮助救治病人,还可以促进社会的互助和友爱。
然而,献血也有一定的条件和标准,包括献血者的年龄、健康状况、体重、休息状况和饮食习惯等。
在选择献血时,需确保自己符合相关条件,并在正规的献血机构进行献血。
同时,也应注意个人防护和自我护理,以保障自己的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