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刻与时间的区别
- 格式:docx
- 大小:28.82 KB
- 文档页数:5
三年级年月日知识点汇总常用的时间单位有:(年、月、日)和(时、分、秒)。
一、年月日1、年分为平年、闰年;平年有365天,有52个星期余1天;闰年有366天,有52个星期余2天。
2、一年分为两部分:上半年(1-6月)、下半年(7-12月)一年有4个季度,每3个月为一个季度我们平时所说的一年四季,是按照农历的节气划分的,即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
季节和季度是不一样的,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是根据温度变化进行区分的,而季度是根据月份区分的。
3、一年有12个月,(7大4小1特殊)。
每个月分3旬:上旬(1日--10日)中旬(11-20日)下旬(21-月末)“7大”--有31天的月份是大月,每年有7个大月,是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
“4小”--有30天的月份是小月,每年有4个小月,是4月、6月、9月、11月。
“1特殊”--2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平年的2月有28天、闰年的2月有29天。
4、7月和8月、12月和1月都是连续的大月,共计(62天)。
在同一年中,只有7月和8月是连续的大月。
跨年的连续大月是12月和1月如果连续两个月的天数是61天,那么其中就包含了一个大月(31天)和一个小月(30天)。
5、通常每4年里有3个平年,1个闰年。
“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又闰”意思是年份除以4,能被整除的年份为闰年,但是遇到末尾两位是00的年份,能够被400整除的年份才为闰年。
判断平年、闰年的方法:(1)末尾不是两个0的年份,用末尾两位数除以4,没有余数就是闰年,有余数就不是。
如:2016年,16÷4=4,没有余数,则2016年是闰年。
(2)末尾是两个0的年份,用前面两位数(三位数的年份就用前一位数)除以4,没有余数就是闰年,有余数就是平年。
如:2000年,20÷4=5,没有余数,则2000年是闰年。
900年,9÷4=2……1,有余数,则900年不是闰年。
(3)末尾个位是单数的为平年如:2017、1999、2011例题:小华今年12岁,只过了3次生日,问小华的生日是几号?解答:12÷3=4(年),小华4年才过一次生日,闰年也是四年一轮,2月29日四年才有一次,所以小华的生日是2月29日。
一、年月日1、年分为平年、闰年;平年有365天,有52个星期余1天;闰年有366天,有52个星期余2天。
2、一年分为两部分:上半年(1-6月),平年上半年共181天,闰年上半年共182 天。
下半年(7-12月)共184天。
下半年的天数是固定不变的。
3、一年有4个季度,每3个月为一个季度1月、2月、3月是第一季度(平年的第一季度有90天,闰年的第一季度有91天)4月、5月、6月是第二季度(91天),7月、8月、9月是第三季度(92天),10月、11月、12月是第四季度(92天)。
我们平时所说的一年四季,是按照农历的节气划分的,即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
季节和季度是不一样的,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是根据温度变化进行区分的,而季度是根据月份区分的。
4、一年有12个月,(7个大月4个小月1个特殊月)。
每个月分3旬:上旬(1日--10日)中旬(11-20日)下旬(21-月末)“7大”--有31天的月份是大月,每年有7个大月,是1、3、5、7、8、10、12月。
“4小”--有30天的月份是小月,每年有4个小月,是4、6、9、11月。
5、7月和8月、12月和1月都是连续的大月,共计(62天)。
在同一年中,只有7月和8月是连续的大月。
跨年的连续大月是12月和1月如果连续两个月的天数是61天,那其中就包含一个大月(31天)和一个小月(30天)。
6、通常每4年里有3个平年,1个闰年。
“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又闰”意思是年份除以4,能被整除的年份为闰年,但是遇到末尾两位是00的年份,能够被400整除的年份才为闰年。
判断平年、闰年的方法:(1)末尾不是两个0的年份,用末尾两位数除以4,没有余数就是闰年,有余数就不是。
如:2016年,16÷4=4,没有余数,则2016年是闰年。
(2)末尾是两个0的年份,用前面两位数(三位数的年份就用前一位数)除以4,没有余数就是闰年,有余数就是平年。
如:2000年,20÷4=5,没有余数,则2000年是闰年。
第2节时间和位移【学习目标】1.能够区分时刻和时间间隔。
2.掌握位移的概念和矢量性,知道位移和路程的不同。
3.知道矢量和标量的定义及二者计算方法的不同。
4.知道直线运动物体的位置及位移,并能利用直线坐标系和坐标变化来表示。
【教学重点】1.时间和时刻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2.位移的概念以及它与路程的区别。
【教学难点】位移的计算。
【知识梳理】一、时刻和时间间隔1.时刻:在时间轴上用表示,表示某一瞬间,与物体的相对应;2.时间间隔:在时间轴上用表示,表示某一过程,与物体的对应。
[效果自查]1.关于时刻和时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时刻表示时间短,时间表示时间长B.时刻对应位置,时间对应位移C.作息时间表上的数字表示时刻D.1 min只能分成60个时刻二、路程和位移[效果自查2.小球从离地3 m的高处落下,被水平面弹回后在离地面1 m高处被接住,则小球在上述过程中的位移是()A.1 m,方向向上B.4 m,方向向上C.2 m,方向向下D.4 m,方向向下三、矢量和标量1.矢量:既有又有的物理量.例如位移;2.标量:只有没有的物理量.例如路程;3.矢量与标量的计算法则:两个标量相加遵从的法则,矢量相加的法则与此不同。
[效果自查]3.下列物理量中是矢量的是()A.质量B.路程C.位移D.时间四、直线运动的位置和位移1.位置:对应坐标轴上的坐标.坐标为正时,位置在坐标轴的半轴,坐标为负时,位置在坐标轴的半轴.2.位移:对应坐标的变化时,位移的方向从指向,位移的大小等于位置坐标变化量的数值.3.位移表示法:Δx=,其中x2为末位置坐标,x1为初位置坐标,Δx的正、负表示位移Δx与正方向同向或反向.【合作探究】探究1 时刻和时间间隔有何区别和联系?探究2 位移路程有何区别和联系?1.学习了时间与时刻,蓝仔、红孩、紫珠和黑柱发表了如下一些说法,正确的是( ) A .蓝仔说,下午2点上课,2点是我们上课的时刻 B .红孩说,下午2点上课,2点是我们上课的时间C .紫珠说,下午2点上课,2点45分下课,上课的时刻是45分钟D .黑柱说,2点45分下课,2点45分是我们下课的时间2.如图所示,一物体沿三条不同的路径由A 运动到B ,下列关于它们位移大小的比较 正确的是( ) A .沿Ⅰ较大 B .沿Ⅱ较大 C .沿Ⅲ较大 D .一样大3.如图所示,一质点从A 运动到B ,初位置的坐标xA =________,末位置的坐标x B = ________,它的坐标变化量Δx =________,位移的大小为________,方向是_____________。
知识回顾: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物质点叫作质点;当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或影响很小时,才可以将该物体视为质点;参考系:在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选来作为参考的另外的物体叫做参考系;(1)任意性原则;(2)简单方便原则;(3)同一性原则坐标系:为了定量地描述物体的位置及位置的变化,需要在参考系上建立适当的坐标系;本次课涉及到的高考考点:时间和位移;本次课涉及到的难点和易错点: 1、正确理解时间和时刻的概念和区别; 2、正确理解位移的矢量性、概念;知识点一 路程和位移1、路程:物体(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
2、位移:描述物体(质点)位置变化的物理量,是矢量,可用从初始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表示。
3、位移和路程的区别与联系【例题1】 关于质点的路程和位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路程是标量,位移是矢量 B .路程就是位移的大小C .位移可以比路程大D .质点做单向直线运动时,路程就是位移【例题2】 如图,某物体沿半径为R 的圆周从A 点出发运动到B 点,再沿半径运动到圆心,则( ) A .物体通过的路程为(π+1)R B .物体通过的路程为RC .物体的位移为(π+1)R 、方向由A 指向OD .物体的位移为R 、方向由A 指向O【变式训练】1、某质点在x 轴上运动,各个时刻的位置坐标如下表所示:由表可以看出此质点开始运动后:(1)何时离坐标原点最远?最远时,离原点的距离是多少? (2)第2s 内质点的位移的大小是多少?(3)哪段时间间隔内质点的位移最大?最大值是多少?(4)在第一个子2S 内质点的位移和通过的路程分别为多少?2、某质点在东西方向上做直线运动,其位移图象如图所示(规定向东为正方向).试根据图象 (1)描述质点运动情况.(2)求出质点在0~4 s,0~8 s,2 s ~6 s 三段时间内的位移和路程.知识点二 矢量和标量1、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如位移;2、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如路程; 【例题3】 以下物理量中属于矢量的是( )A .质量B .长度C .时间D .位移知识点三 时刻和时间间隔【例题4】 关于时刻和时间间隔,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时刻表示极短的时间间隔,较长的时间间隔才可以叫做时间 B .“作息时间表”上的数字都表示时刻C .1min 可以分成60个时刻D .时刻对应位置,时间间隔对应位移【例题5】 以下关于时刻和时间间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第2s 末”表示一个时刻B .“第2s 末”与“第3s 初”表示同一时刻C .“第2s 内”表示一段时间间隔D .“第2s 内”和“2s 内”表示同一时间间隔知识点四 直线运动的位置和位移如果物体做的是直线运动,运动中的某一时刻对应的是物体处于某一位置,经过一段时间物体运动到另一位置,这两个位置之间的距离对应的是这段时间内物体的位移。
1.2时间和位移知识点一时刻和时间间隔1.时刻是指某一瞬间,时间间隔表示某一过程.2.在表示时间的数轴上,时刻用点来表示,时间用线段来表示.3.在国际单位制中,表示时间和时刻的单位是秒,它的符号是s.判断正误1.时刻和时间间隔都是时间,没有本质区别.(×)2.飞机8点40分从上海起飞,10点05分降落到北京,分别指的是两个时间间隔.(×) 3.2012年10月25日23时33分在西昌成功将第16颗北斗导航卫星发射升空.25日23时33分,指的是时刻.(√)(多选)关于时间和时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时刻是表示较短的时间间隔,而时间是表示较长的时间间隔B.描述物体运动时,时刻对应的是某一位置,时间对应的是一段位移C.作息时间表上的数字表示的是时刻D.1分钟内有60个时刻答案:BC知识点二路程和位移提炼知识1.路程.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2.位移.(1)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质点)位置变化的物理量.(2)定义: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一条有向线段.(3)大小:初、末位置间有向线段的长度.(4)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判断正误1.路程的大小一定大于位移的大小.(×)2.物体运动时,路程相等,位移一定也相等.(×)3.列车里程表中标出的北京到天津122 km,指的是列车从北京到天津的路程.(√)文学作品中往往蕴含着一些物理知识,下列诗句中黑体的字表示位移的是()A.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B.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C.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D.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答案:A知识点三矢量和标量提炼知识1.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如位移、力等.2.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如质量、时间、路程等.3.运算法则.两个标量的加减遵从算术加减法,而矢量则不同,后面将学习到.判断正误1.负5 m 的位移比正3 m 的位移小.(×)2.李强向东行进5 m ,张伟向北行进5 m ,他们的位移不同.(√) 3.路程是标量,位移是矢量.(√) 小试身手3.关于矢量和标量,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矢量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 B .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C .-10 m 的位移比5 m 的位移小D .-10 ℃的温度比5 ℃的温度低 答案:C知识点四 直线运动的位置和位移 提炼知识1.直线坐标系中物体的位置.物体在直线坐标系中某点的坐标表示该点的位置. 2.直线运动的位置与位移的关系.如图所示,一个物体沿直线从A 运动到B ,如果A 、B 两位置坐标分别为xA 和xB ,那么,质点的位移Δx =xB -xA ,即初、末位置坐标的变化量表示位移.判断正误1.位置坐标就是位移.(×)2.初末两位置坐标为正时,位移一定是正.(×) 3.初末两位置坐标为负时,位移可能为正.(√) 小试身手4.一质点在x 轴上运动,各个时刻的位置坐标如下表:(1)该质点前2 s 内的位移的大小是__________,方向是________; (2)该质点第3 s 内的位移的大小是__________,方向是________; (3)该质点前5 s 内的总位移的大小是__________,方向是________. 答案:(1)6 m 沿x 轴负方向 (2)3 m 沿x 轴正方向 (3)4 m 沿x 轴正方向拓展一 时刻与时间间隔的对比1. 在学校的作息时间表上,你能找出更多的时刻和时间间隔吗? 提示:比如开始上课的“时间”:8:00就是指的时刻;下课的“时间”:8:45也是指的时刻.这样每个活动开始和结束的那一瞬间就是指时刻.上一堂课需要45分钟,课间休息需要10分钟,这些都是指时间间隔,每一个活动所经历的一段时间都是指时间间隔.2. 观察教科书中的图示(如下图),如何用数轴表示时间?提示:在数轴上用点表示时刻,用线段表示时间间隔.【典例1】以下各种关于时间和时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列车员说“火车8点42分到站”指的是时间B.“前3秒”“最后3秒”“第3秒”指的都是时间C.“第1秒末”“最后1秒”指的都是时刻D.轮船船务员说本班轮船离港时间为17点25分指的是时间解析:“火车8点42分到站”指的是一个时间点,是时刻,故A错误;“前3秒”“最后3秒”“第3秒”指的时间的长度,都是时间,故B正确;“第1秒末”指的是时刻,“最后1秒”指的是时间,故C错误;17点25分指的是一个时间点,是时刻,故D错误;故选B. 答案:B1.关于时间和时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物体在5 s时指的是物体在5 s末时,指的是时刻B.物体在5 s内指的是物体在4 s末到5 s末这1 s的时间C.物体在第5 s内指的是物体在4 s末到5 s末这1 s的时间D.第4 s末就是第5 s初,指的是时刻解析:画时间轴如图所示,5 s时指的是5 s末这一时刻,5 s内指的是0~5 s这一段时间,第5 s内指的是在4 s末到5 s 末这1 s的时间,第4 s末和第5 s初是同一时刻.故选B.答案:B2.以下说法中的“时间”指时刻的是()A.在第15届亚洲杯中国对阵科威特的比赛中,凭借张琳芃和邓卓翔分别在第58分钟和第67分钟的进球,国足以2∶0击败对手B.刘翔在广州亚运会男子110米栏决赛中以13秒09的成绩勇夺金牌C.我国实行每周工作40小时的劳动制度D.我国发射的“神舟七号”载人飞船环绕地球运行68.5小时后,在内蒙古主着陆场成功着陆解析:进球这个事件对应的是时间点,指时刻;完成110米栏决赛、每周工作的小时数和飞船环绕地球运行这三个过程都对应时间段,指时间间隔.故选A.答案:A拓展二位移和路程的比较在图中,A处两个同学分别沿图中直线走到B(图书馆)、C(操场)两个不同位置,经测量知,路程是相同的,那么,两同学的位移相同吗?请说明理由.提示:两同学的位移不相同.原因是:位移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虽然两同学的路程相等,但位置变化的方向是不相同的,故两同学的位移不相同.【典例2】一个人晨练,按如图所示走半径为R的中国古代的太极图,中央的S部分是两个直径为R的半圆,BD、CA分别为西东、南北指向.他从A点出发沿曲线ABCOADC行进,则当他走到D点时,求他的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分别为多少?位移的方向如何?解析:路程是标量,等于半径为R与半径为R2两圆周长之和减去半径为R的圆周长的14,即2πR+2π•R2-14•2πR=52πR.位移是矢量,大小为AD线段长度,由直角三角形知识得AD=2R,方向由A指向D,即东南方向.答案:52πR2R东南方向题后反思位移和路程的“可能”与“不可能”1.位移与路程永远不可能相同.因为位移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而路程是标量,它只有大小没有方向.两者的运算法则不同.2.位移大小与路程可能相等,一般情况下,位移大小都要小于路程,只有当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大小才与路程相等.1.运动员在标准400 m跑道的田径场上进行1 500 m比赛,按规定跑完1 500 m,运动员的位移大小是()A.100 mB.1 500 mC.0D.根据题目给定的条件无法判断解析:标准跑道为400 m,知圆弧部分各100 m,从A点出发跑完1 500 m,知跑了334圈,但不知A点在何处,所以位移的大小无法确定.故D正确,A、B、C错误.答案:D2.建筑工地上的起重机把一筐砖先竖直向上提升40 m,然后水平移动30 m,此过程中关于砖及其路程和位移大小表述正确的是()A.砖可视为质点,路程和位移都是70 mB.砖不可视为质点,路程和位移都是50 mC.砖可视为质点,路程为70 m,位移为50 mD.砖不可视为质点,路程为50 m,位移为70 m解析:当物体的形状、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或者影响不大时,物体可以看作质点.路程等于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则路程s=40 m+30 m=70 m,位移大小等于初末位置的距离,x=302+402 m=50 m.答案:C。
“时候”不仅仅指时间,还指与该时间相关的一些情况,而且这些情况构成了该时间的主要特征。
“时间”好象不能用。
每个人都有做错事的时候。
他失败的时候,也不会垂头丧气的。
我姥姥死的时候,我才四岁。
他和别人打架的时候,一点都不害怕。
他生病的时候,就会想家。
表时点,“时候”前面可以加表示具体时间的词。
而“时间”好象不能.三点十分的时候,他来到了教室。
三月的时候,他要来广州。
星期天的时候,咱们去爬山吧。
这个周末的时候,我想去看电影。
“你写这篇文章用了多长时候?”好象是不能说的。
我们也不能说“写这篇作文,他花了两个小时的时候。
”因为“时候”是没有时段义。
“时间”可以和“段”“个”搭配,“时候”一般和“个”搭配,不能说“一段时候”。
也不能说“时候长”“时候短”。
可以说“时间长”“时间短”。
*他很长时候不到我家来玩了。
“时候”一词以前是可以表示时段的,但随着时间的发展,我们现在几乎不这样用了。
韩志刚曾经对《微型小说十年精华(1988-1999)》(约60万字)做了统计,没有发现一个用“时候”来表示时段的例子。
以上是我的一点想法,请各位多多指教。
时间一般指时间段,例如我们会说:一段时间,而不会说一段时候。
我们也会问:多长时间?同时,时间也可指时间点,比如:现在的时间是五点。
时候一般指具体的时间,比如:“你什么时候去上海?”或者“那个时候”除此以外,时候有固定搭配,“...的时候”语义上“时间”具体,“时候”概括语法都可以受定语的修饰但是“时间”可以做定语“时候”则不能这个天子好几天没有人回复了,我来抛砖引玉吧。
“时候”是一个不能独立使用的名词(单独充当句子成分),要和其他成分(主要是动词性的)配合组成一个偏正短语,通常表达一个时间点。
例如:*你有时候吗?*时候能解决一切问题*我们无法超越时候看电视的时候吃饭的时候你来的时候开会的时候“时间”是个能独立使用的名词,通常表达时间段,指称客观世界中的时间世界(一维世界),“长短”是其基本属性。
例句:你有时间吗?时间能解决一切问题。
我们无法超越时间。
看电视的时间(不能太长)开会的时间(很短)。
*你来的时间。
哪位愿意继续补充?我们合作写篇小文章,这类小问题很多,对外汉语教学中很需要。
给金教授找点反例子原帖由金立鑫于 2008-9-28 8:05:00 发表这个天子好几天没有人回复了,我来抛砖引玉吧。
“时候”是一个不能独立使用的名词(单独充当句子成分),要和其他成分(主要是动词性的)配合组成一个偏正短语,通常表达一个时间点。
例如: *你有时候吗? *......时候不早了。
“时候”是独立的名词吧。
(单独充当了句子的主语吧)呵呵,祝愿金教授节日快乐,祝论坛的朋友节日快乐。
另外,我倒觉得“时间”比较概括,而“时候”比较具体。
这个是否值得现代汉语先生再斟酌一下。
时间和时候的看法时间既能表时间点又能表时间段1.时间点:北京时间(相当于时刻)2.时间段:看这篇文章要多少时间?3.物质存在的客观形式:存在与时间、时间的一维性时候的话,按现代汉语词典(2002增补版)的看法,除了物质存在的客观形式不能表达外,与时间的语义并没有很大的区别。
但是差异还是有的表示时间点北京时间15点整*北京时候15点整*偷东西的时间,有人正好进来偷东西的时候,有人正好进来表示时间段我年轻的时候,非常喜欢语言学。
*我年轻的时间,非常喜欢语言学。
刘翔跑完全程的时间是12秒88. *刘翔跑完全程的时候是12秒88.先给个结论,以后再论证" 时候"组成的短语往往表示一个事件的时间环境.也既交代所谈论的事物发生、存在、延续、消亡的背景时间。
“时间”及其组成的短语一般是一个事件结构的一部分,是事件的核心成分。
套用一句流行语原帖由施麟麒于 2008-9-29 11:44:00 发表先给个结论,以后再论证谈大家的问题,说自己的结论,让别人去论证吧。
(自己先摘了桃子,然后让别人去种吧。
)时候可以常用于“当……的时候”这个结构,在这个结构中的“当”一般可以省略。
时间不能用于这个结构,这是两者的主要区别。
两者也有很多相同的使用,这些相同的使用方法可能是两者同构的结果。
我认为“时候”是一个表示背景时间的词,例如:“他喜欢在吃饭的时候看书”里,吃饭时间就是他看书的背景时间。
缺乏背景时间的句子照样能够成立,但背景时间却不能单独成句,因此,“他喜欢看书”能成立,但“他在吃饭的时候”就不能成立。
正因为“时候”只用于指示背景时间,所以“时候”不能充当主宾语。
“*时候太短了”;“*完成这项任务要花很多时候”。
《现代汉语词典》所举之例“你写这篇文章用了多少时候”的合法性值得怀疑。
背景时间不一定非要指示,例如上一句就可以省去“时候”而说成“他喜欢吃饭看书”,然而“他小时候很顽皮”就不能省去“时候”而说成“他小很顽皮”。
其中的道理可以这样来解释:“吃饭”本身就是一个时间过程,自然就构成了一个时间背景,因而可以不用指示,“小”只表示状态,而不能表示过程,当然就必须用“时候”来指示顽皮的他是处于“小”的时间里。
不过省却“时候”的句子多半出现于口语。
几个例子(没有主题不行?)回金老师几个想到的有趣的例子:有时间的时候我会去解决这个问题的。
那场篮球比赛北京时间什么时候?英语考试时间是什么时候?吃饭的时候/*吃饭时候吃饭的时间/吃饭时间他年轻的时候很漂亮。
*他年轻的时间很漂亮。
加了“什么”来比较看看:什么时间开始比赛?什么时候开始比赛?还有:去年(的)这个时候他来过。
去年(的)这个时间他来过。
貌似还可以考虑把“时刻” 也放进来一起比较。
很困惑我还是对时候与时间的区别感到困惑,突然有了一些新想法,不知是否准确。
1:时候在语义或语用上具有模糊性。
如:小时候,他是个很调皮的孩子。
而时间相对有一定的精确性。
如:刘翔跑完全程的时间是12秒88. 2:时候可以用于进行体中,如:小偷正在偷东西的时候,主人回来了。
*小偷正在偷东西的时间,主人回来了。
但可以说:小偷偷东西的时间大概是八点。
我想知道的是;时间与时候的本质区别。
盼赐教!!!不是只有“北京时间”,我在前面给金先生举了好几个例子了原帖由金立鑫于 2008-11-8 8:09: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南海之风于 2008-9-28 17:50:00 发表时间既能表时间点又能表时间段 1.时间点:北京时间(相当于时刻) 2.时间段:看这篇文章要多少时间? 3.物质存在的客观形式:存在与时间、时间的一维......上课的时间到了,放学的时间到了,下课的时间到了,回家的时间到了。
……的时间到了。
这种情况很多的,都用时间表示时刻。
但是很奇怪的是“上网的时间到了”,却常常用来表示一个小时的上网时间已经用光了。
还有个例子:比如从3点到5点考试,快到3点的时候,监考老师说:“好了,考试的时间就要到了,请大家准备答卷” 快到5点的时候,监考老师说:“好了,考试的时间就要到了,该大家准备交卷” 很显然,第一个“时间”表示开始考试的时刻,而第二个“时间”表示两个小时的时间。
最后这个例子说明了什么问题?做个实验试试看原帖由杨小文于 2008-11-10 12:20:00 发表上课的时间到了,放学的时间到了,下课的时间到了,回家的时间到了。
小文,把“到了”提开试试看:上课的时间?放学的时间放学的时候?下课的时间下课的时候?回家的时间回家的时候单用,只能用“时候”,不太用“时间”。
用“时间”不太容易理解。
因此,这里表达“时点”并不是“时间”本身的功能,而是其他成分的作用。
区别二者间的功能,这正是实验的方法告诉我们的。
但是为什么加上“到了”就能表示时点?是“到了”单独起作用,还是这个结构起作用?可以继续考虑。
“到了我觉得是“到了”在起作用,请看:时候到了(“时候”不定时点)三点到了(“三点”确定时点)三个小时到了(“三个小时”确定时段变时点:三个小时过后的那个时间点)三天到了(“三天”确定时段变时点,72个小时过后的那个时间点)时间到了(“时间”不定时段变不定时点)你说的“长成分”比较笼统,应该追究下去,最后恐怕就能得到起作用的成分了。
金老师好,很抱歉回复的有点晚了,我大致说说韩志刚文的观点。
他认为,“时间”有三个义项:物质义、时段义和时点义。
物质义是指时间具有无始无终,可以被人利用,会流动,且能被分割……等客观属性。
时段义,例如“两个月的时间”等。
时点义,如“时间是凌晨四点十八分”等。
“时候”只具有时点义兼情况义。
当表达物质义和时段义的时候,只能用“时间”而不能用“时段”。
当表时点义时,情况比较复杂,可以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a 表达时点,且要凸显情况义时,只用“时候”,如我们经常打乒乓球,他失败的时候多。
*我们经常打乒乓球,他失败的时间多。
b 着眼与两件事的相关性时,用“时候”。
我说话的时候是捂着嘴的。
我说话的时间是捂着嘴的。
c 提问时点既可以用“时候”也可以用“时间”,但是二者用意不同。
刻意问绝对时间点(不一定是精确的)的时候用“时间”,否则用“时候” 甲:他什么时间出发?乙1:十一点十五?乙2:连长吹哨的时候丙:他什么时候出发?丁1:十一点十五丁2:信号弹发射的时候谢谢介绍!有一处可能有键误:当表达物质义和时段义的时候,只能用“时间”而不能用“时段”。
这句话的最后应该是“时候”,是吗?他说的三种情况,其中a,表达时点,只用“时候”,不用“时间”。
b,两件事的相不知道你的感觉怎么样?这里“甲”的话如果说成“时候”更好吧。
结果呢,还是个时点。
因此,“时候”倾向于表“时点”,“时间”倾向于表时段,大致上不错了。
我的学生做的一篇文章给本科生讲了一个学期的结构主义的描写方法,期末要求学生写一篇学期论文给我,结果有学生提交了这篇论文,贴在这里请各位批评指正,他们认为,仅仅靠时点和时段不足以区分“时间”和“时候”: 1、引言“时间”和“时候”是我们日常用语中经常会用到的两个词。
这两个词有些情况下可以互换,有些情况下又不能。
为了理清“时间”与“时候”之间的异同,我们对这两个词进行了多方位的分析研究。
在《现代汉语词典》里对这两个词的解释分别是:时间:①表示物质运动中的一种存在方式,是由过去、现在、将来构成的连绵不断的系统。
是物质运动和变化的持续性、顺序性的表现②表示有起点和终点的一段时间例:考试时间为8:00至9:45 ③表示时间里的某一点例:考试开始的时间是8:00 时候:时间的②③含义例:吃饭的时候不要说话这里“时候”表示一个时间段例:现在是什么时候了这里“时候”表示时间点所以我们认为,无法从时间段和时间点这两个角度来区分“时间”和“时候”,因为这两个名词都可以表示时间点和时间段,所以我们小组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时间”和“时候”的异同。
2、方法替换法3、分析3.1 “时间”和“时候”是否具有独立性在国家语委语料库检索“时间”的结果中,有这样一些句子: a要舍得花时间,费功夫…… b……,他们都抓紧时间和我讨论数学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