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面上隅角埋管抽放安全技术措施(正式)
- 格式:docx
- 大小:35.04 KB
- 文档页数:6
采面上隅角埋管抽放安全技术措施地下煤炭开采是一项高风险的作业,其中采面上隅角埋管抽放是一项特别危险的作业。
为了保障采煤工人的安全,避免事故的发生,需要实施一系列的安全技术措施。
1. 采面上隅角埋管抽放的意义采面上隅角是一个突出的地质构造,是煤层裂隙网络和煤体的存在形态,也是煤层底板与煤层顶板交接处的区域。
采面上隅角埋管是一种排放方式,常常是使用埋管将瓦斯排放到瓦斯抽放孔中,从而达到排放效果。
采面上隅角埋管抽放的意义在于:1.排放瓦斯,减少瓦斯爆炸的危险。
2.保护采煤工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3.减少煤矿环境的污染。
2. 采面上隅角埋管抽放的技术措施在采面上隅角埋管抽放的过程中,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技术措施,来保障采煤工人的安全:2.1 安全保护措施1.针对采面上隅角的构造特点,采用预裂爆破技术,降低瓦斯爆炸的风险。
2.在采面上隅角的埋管孔洞中安装瓦斯浓度自动监测仪,及时掌握瓦斯浓度的变化情况,以及时进行瓦斯抽放。
3.使用精密无线电传感器来识别隅角区域的瓦斯含量,提高拦截埋管瓦斯浓度的准确性及抽放效率。
2.2 技术措施1.采用钻孔液化抽放技术,将瓦斯抽放到地面。
这种技术具有操作简单、效率高、成本低廉等优点,同时也减少了瓦斯泄漏带来的安全隐患。
2.使用预设地质条件的定向钻爆技术,在瓦斯含量高的隅角区域设立排气孔,进行有效的瓦斯抽放。
3.采用先埋后放、填溢先摸等施工技术,在埋管的同时进行有规划、有系统的埋管领导,填充垃圾或胶结物,进一步降低瓦斯危险。
3. 技术措施的应用效果采取上述安全技术措施,可以有效地降低采面上隅角埋管抽放工作中的危险程度,达到以下效果:1.快速稳妥地将有害气体抽出采掘区,避免空气中的恶臭味道、气体中的有害成分影响工作人员的健康。
2.通过监测数据的动态显示,对瓦斯的深度洞察和控制隅角区域瓦斯的浓度,实现抽放精细管理,最大限度地降低了瓦斯爆炸的安全风险。
3.采用预设地质条件的定向钻爆技术,在瓦斯含量高的隅角区域设立排气孔,进行有效的瓦斯抽放。
3102采面上隅角瓦斯抽放埋管安全技术措施为提高3102采面上隅角瓦斯抽放效果,在采面上隅角预埋一趟Φ150mm抽放管路(Φ150mm×3m无缝钢管)用于抽放采空区的瓦斯,为保证施工质量和施工期间的安全,特制定本安全技术措施,并严格贯彻落实。
一、施工技术措施1、用Φ150mm无缝钢管在回回风巷上隅角处沿走向预埋。
2、预埋抽放管路时,要将管子吊挂在回风巷上帮上,每根管路吊挂不少于四处,并在吊挂处用绝缘物体隔开。
抽放管路距离回风巷底板高度不低于1.5m。
3、在第一根抽放管末端处要进行加强支护,并在第一根抽放管末端加设大眼滤网。
4、结合采面回采进度及时续接管路,续接采空区抽放管路前准备好螺栓螺帽、密封垫、绝缘垫等备件。
5、预埋的抽放管路连接要严密,确保接口严密不漏风,保证抽放效果。
6、与抽放管路连接的埋吸管要吊挂平直,连接处做到连接牢靠严密,防止移动管子过程中拉开。
7、当采空区中抽放管路达到15m时,采空区要用编织袋装碎煤进行密闭。
在密闭时平行于原管路预埋一根抽放管,与原抽放管路重叠搭接4m,并在末端加设大眼滤网,外口处用编织袋装煤进行封闭。
8、密闭后,把埋吸管与原抽放管进行断开后,将原抽放管进行封闭,将新铺设的抽放管外口封闭打开,然后连接至埋吸管上进行采空区抽放。
9、做好采面的上封、下堵工作。
下隅角挡风障吊挂严实,长度不少于10米,尽量减少漏风,上隅角坚持打封堵墙,封堵墙与回风巷上帮成钝角,当上隅角瓦斯浓度达到0.5%时及时吊挂导风帘处理。
10、每班坚持对对于工作面上、下隅角、机尾进行洒水。
各班班长负责严格督促执行,瓦检员现场监督检查。
11、上、下隅角的锚杆盘、锚索盘按要求进行处理,保证顶板冒落严实,减少向采空区的漏风。
当上、下隅角顶板破碎时锚杆盘、锚索盘可不予拆卸。
12、通风科加强采面上隅角及回风流CH4、CO2浓度检查。
通风科瓦斯员每班在上隅角同一地点检测三次并向调度室汇报。
二、施工安全措施及质量要求1、人员施工作业前,要检查作业地点顶板情况,发现不安全隐患,及时处理。
采空区埋管抽放设计秦源煤矿瓦斯治项目理课题组2 0 1 0 年 1 月 1 0 日目录...........................................................................................................6.1 瓦斯抽放站设置规定 (7)6.2 瓦斯抽放站布置 (8).7.1 采空区防灭火设计 (9)7.2 管理制度 (11).1 概述采空区的瓦斯涌出是回采工作面瓦斯来源的重要组成部份, 普通它占总涌出 量的 20~80%,控制和管理好这部份瓦斯涌出,对保证工作面的安全生产具有重 要意义。
图 1 为采用后退式 U 型通风方式工作面采空区流场和瓦斯浓度分布的一 组摹拟试验结果, 从图中可以看出, 由于沿工作面进入采空区的风流携带采空区 的瓦斯大部份从上隅角附近返回工作面, 导致上隅角附近的瓦斯浓度较高。
当回 风巷风流中的瓦斯浓度达到 0.5~0.6%时, 在工作面的上隅角就可能浮现瓦斯浓 度超限现象(瓦斯浓度大于 1.0%);若风巷回风流中的瓦斯浓度进一步升高,在 工作面上隅角的瓦斯超限值也进一步增多,同时超限区域也将扩大。
这样, 工作 面上隅角就成为重大瓦斯灾害隐患和瓦斯事故的高发区域, 它严重威胁着整个工 作面甚至采空区的安全、 限制了回采工作面的产量、 机电装备能力的发挥和经济 效益的改善。
近年来,由此引起的恶性瓦斯爆炸事故增多,教训极其深刻,引起 人们对采空区瓦斯管理的高度重视,并被列为急待解决的煤矿安全问题之一。
图 1 U 型通风方式采空区风流及瓦斯浓度分布(a)—流场分布; (b)—瓦斯浓度分布2 采空区瓦斯抽采概况采空区的瓦斯来源主要有: 在采空区遗留未回收的煤体所含的瓦斯和上、 下 邻近煤(岩)层、围岩受采动影响涌出的卸压瓦斯。
卸压瓦斯在采空区的分布主 要受两类因素影响:①地质与采动因素,由于各含瓦斯煤(岩)层的瓦斯含量不 同,它们距开采层距离以及层间岩性和结构等也不同, 它们所受采动影响 (变形、 破坏、卸压)的剧烈程度和滞后时间就不同, 卸压瓦斯涌入采空区时落后于工作 面的距离、时间、涌出强度大小和变化规律也不同;②通风与阻力因素,采空区Q=781(l/min) q C 5. 1(l/min)2 10%0 .5 5(a) (b).0 % %0 %3 %内风流分布除与工作面的风压、 风量以及工作面与采空区联通程度有关外, 还与 采空区空间位置上的顶板岩石的冒落情况、空洞的压实程度等密切相关。
加强上隅角埋管抽放安全管理措施1.上隅角埋管管路按照《0102102回顺上隅角埋管管路设计》铺设,每隔12m设一个DN450mm三通,每个三通开口位置都朝上并用堵板堵死防止漏气。
2.在回顺与回风一川交叉口处安装一个DN450mm的控制阀门,用于控制上隅角埋管负压。
并在控制阀门前方设一个测流孔,便于人工对管道内的参数进行测定。
3.提前在地面准备好立管,在立管出口处加设一个弯头,弯头出口处用铁丝网包裹。
4.随着工作面的推进当瓦斯管的三通到达上隅角时把三通上的堵板打开,把立管和弯头加上,然后在立管周围打一个木垛,立管位于木垛的中心,防止顶板垮落把立管砸坏。
5.立管整体高度距顶板不大于200mm,木垛的高度超过弯头,接顶,木垛由综采队施工,具体尺寸为:2000mm2000mm的空心木垛。
6.在工作面推进时,为了防止顶板垮落的岩石、煤块砸坏底板铺设的DN450mm的瓦斯管。
要求综采队提前在瓦斯管周边立一排圆木,并用板梁配合八钩对圆木进行固定。
7.当第一个立管埋入采空区5m后,由瓦抽队安排人员将回风一川上口控制上隅角埋管的碟阀打开进行抽放。
8.当工作面推到下一个立管,立管位于切顶线以内时,安排人员将三通堵板打开,将立管和弯头加上,调整阀门,将负压控制在微负压状态,由综采队施工保护木垛。
在工作面采过立管后,再根据工作面推进速度,逐步打开阀门。
9.在工作面采过立管后,瓦抽队每天安排测流工对管路的浓度、流量、负压进行测定,并根据抽采浓度情况,随时调整抽采负压。
10.为了预防采空区煤层自燃,井工通风科每天安排人员对管路内的气体进行取样分析,当发现有自然发火征照时要立即采取措施处理。
11.瓦抽队每天安排人员对上隅角埋管管路进行检查,当发现管路漏气时,立即处理。
12.瓦抽队提前在地面准备好立管和弯头,弯头出口处用铁丝网包裹,并放置在工作面回顺侧。
13.瓦抽队必须加强上隅角埋管管路及三通、立管、弯头的检查,发现有损坏时应及时处理。
采面隅角瓦斯专项治理措施本矿煤层是缓倾斜煤层,由于采煤工作面采用“U”型通风方式,进入工作面的风流分为两部分,大部分沿工作面流动;少一部分进入采空区,在采空区内部沿一定的流线的方向流动,在工作面的下半部分,进入采空区的一部分风流逐渐返回工作面,另一部分继续向上流动。
若采空区通过顶板垮落后与邻近煤层揭穿,进入采空区的风流通过采空区时将带出采空区及邻近煤层释放出的瓦斯,逐渐向上流动,最后易汇集于采面上隅角,并与工作面回风流汇合后流入工作面回风巷,,所以,工作面上隅角瓦斯,是整个工作面风流中瓦斯最容易积聚的地点。
针对上隅角瓦斯流动情况,特编制如下瓦斯治理措施:一、采煤工作面上隅角瓦斯治理领导小组(一)领导机构1、组长:马俊波(矿长)2、副组长:刘昌申(主管一通三防矿长)、3、成员:李奇印、周广银、祝星远、贾喜臣、花金财、李英杰、李守军、孟阳平、李守贵、封玉权、熊丙会、孙兴富。
(二)、工作职责1、组长全面负责该回采工作面上隅角瓦斯治理的人、财、物的供给调配,并亲自指挥调配;负责上隅角瓦斯治理工作的落实,监管全面安全工作。
2、副组长负责工作面上隅角瓦斯治理的现场指挥与施工安全。
3、工程师负责对回采工作面上隅角瓦斯治理安全技术措施的编制,并对措施贯彻学习实施督促。
4、成员负责该回采工作面上隅角瓦斯治理、上隅角设施管理,现场施工及现场安全工作。
二、采煤工作面上隅角瓦斯专项治理措施1、在上隅角设置挡风帘(该工作由各班瓦检员负责,安全员监督执行)。
当采煤工作面上隅角出现瓦斯浓度增高时,在靠近采煤工作面上隅角处挂一挡风帘,利用挡风帘引导较多的风流流经上隅角,以稀释上隅角瓦斯浓度。
挡风帘用软质风筒布制作,长度一般不小于10m。
2、合理配给回采工作面风量(该工作由工程师及通风主管矿长负责)。
工作面风流对上隅角局部区域积聚瓦斯的驱散,主要靠工作面风流与上隅角瓦斯积聚区间的空气的对流和主风流的扩散作用。
回采工作面风量过小不足以稀释采面涌出的瓦斯,过大则加大采空区进风量,导致采空区瓦斯大量涌出,为此,经过调整风量,合理配给回采工作面适宜风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采面上隅角埋管抽放安全技术措施(正式) 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7241-61 采面上隅角埋管抽放安全技术措施
(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周密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
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一、概述
为提高采面上隅角瓦斯抽放效果,在采面上隅角预埋一趟Φ200mm抽放管路(Φ200mm×4m聚乙烯管)用于抽放采空区的瓦斯(详见附图《上隅角埋管抽放示意图》),为保证施工质量和施工期间的安全,特制定本安全技术措施,并严格贯彻落实。
二、施工技术措施
1、聚乙烯抽放管路在风巷上隅角处沿走向预埋。
2、预埋聚乙烯管时,要将管子用风筒布吊挂在风巷上帮上,每根管路吊挂不少于四处,距离风巷底板高度不低于1.5m。
3、在第一根抽放管末端处打设四根木点柱支护。
并在第一根抽放管末端加设大眼滤网。
4、距抽放管子200mm处打设木点柱或木垛进行支护,木点柱间距0.6m。
5、结合采面回采进度及时续接管路,续接聚乙烯管前准备好螺栓螺帽、密封垫、风筒布等备件。
6、聚乙烯抽放管路法兰盘处连接时要垫上密封垫,上紧连接螺栓,并将法兰盘用风筒布包裹。
7、与聚乙烯管路连接的埋吸管要吊挂平直,连接处做到连接牢靠严密,防止移动管子过程中拉开。
8、当采空区中聚乙烯管路达到28m时,采空区要用编织袋装碎煤进行密闭,在密闭时平行于原管路预埋一根聚乙烯抽放管,与原聚乙烯管重叠搭接4m,并在末端加设大眼滤网,外口处用编织袋装煤进行封闭。
9、密闭后,把埋吸管与原聚乙烯管进行断开后,将原聚乙烯管进行封闭,将新铺设的聚乙烯管外口封闭打开,然后连接至埋吸管上进行采空区抽放。
10、预埋聚乙烯管路与埋吸管连接处加设带放水口的直通,并在该处加设放水器,吊挂聚乙烯管时,将聚乙烯管吊挂为里高外底,以利于放水。
11、采面回采时不留顶煤,要将采面浮煤清净,防止采空区浮煤自燃。
12、做好采面的上封、下堵工作。
下隅角挡风障吊挂严实,长度不少于20m,尽量减少漏风,磨损的泡沫砖及时更换,必要时用黄泥封堵;上隅角坚持打封堵墙,封堵墙与风巷上帮成钝角,当上隅角瓦斯浓度达到0.5%时及时吊挂导风帘处理。
13、每班坚持洒阻化剂,不低于250kg/刀,阻化剂要洒均匀,对于工作面上、下隅角、机尾段要加大剂量。
各班班长负责严格督促执行,由评估员、瓦检员现场监督检查。
14、上、下隅角的锚杆盘、锚索盘按要求进行处理,保证顶板冒落严实,减少向采空区的漏风,严防煤炭自燃。
当上、下隅角顶板破碎时锚杆盘、锚索盘可不予拆卸。
15、按照内因火灾预测预报制度,通风部门加强采面上隅角及回风流CH4、CO浓度检查,在回采期间使用束管检测系统对上隅角CO进行检测。
通风队瓦检
员每班在上隅角同一地点检测三次并向通防调度汇报;专职防火员每周巡回检查取样一次,分析化验结果出报表上报通风科、通风副总、总工程师。
16、瓦斯检查员携带温度计及CO检查仪器,每班对上隅角CO至少检查一次,CO有异常时随时检测采面上隅角、回风流及机尾架间的CO浓度及温度变化,发现CO浓度达到24ppm及以上或温度达到
35℃及以上的立即向通风调度汇报,通风调度员做好记录。
17、通风队专职防火员对在机尾5架架间设温度和CO检查点,检查采空区内温度和CO变化,每周至少检查一次采空区内温度和CO,并进行取样分析。
三、施工安全措施及质量要求
1、人员施工作业前,要检查作业地点顶板情况,发现不安全隐患,及时处理。
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和专人观山制度,及时处理掉活矸和松动的岩体,不能处理时必须及时支护,严禁空顶作业。
2、吊挂和续接管路时,要安排不少于两人托抬管
子,另外一人吊挂管子,并保证互相配合,口号动作一致,防止管子脱落砸伤人员。
3、打设木点柱或木垛时,两到三人协同作业,人员要站在支护可靠的地点进行。
4、打设的木点柱要垂直顶、底板,迎山有力,将木点柱上部用铁丝与顶板锚网连接牢靠。
5、人员在上隅角处施工时要按要求吊挂便携式瓦斯检测报警仪。
6、人员在上隅角处打设木点柱及木垛等作业前,要由瓦检员检查上隅角处的有害其他浓度,符合要求方可进行作业。
7、跟班干部要现场把关,隐患排查处理到位,杜绝违章作业,严格落实各项措施。
8、其他未尽事项,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煤矿操作规程》和《己15-12050采面作业规程》及其它相关措施执行。
请在这里输入公司或组织的名字
Enter The Name Of The Company Or Organization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