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设计原理-第二章第一节
- 格式:ppt
- 大小:9.14 MB
- 文档页数:56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第一章公共建筑的总体环境布局第一节建筑总体环境布局的基本组成树立“建筑-人-环境”的整体观念:环境具有经济的,生态的和社会的意义,提倡把建筑物置于所在地的文脉上建设经济上合理,符合生态的,有助于社区建设的建筑方向。
室外空间环境与建筑的关系:一栋好的公共建筑设计,其室内外的空间环境应是相互联系,相互延伸,相互渗透和相互补充的关系,使之构成一个整体统一而又和谐完整的空间体系。
因为合理的室外空间组合,不仅能够解决室内各个空间之间的适宜的联系方式,而且还可以从总体关系中解决采光,通风,朝向,交通等方面的功能问题和独特的艺术造型效果,并可做到布局紧凑和节约用地,使其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
一公共建筑室外空间主要是由以下部分组成:①主要的建筑或建筑群,附属建筑物②室外场地③绿化设施④道路入口⑤建筑小品二室外空间与建筑:与主体建筑相配合,围合成一个统一和谐的整体。
三室外空间与场地:室外空间根据使用性质不同,一般可划分为下列几种形式:①开敞场地②活动场地③停车场地④服务性的院落 1 四室外空间与绿地:在考虑绿化时,应尽量根据原有的绿化条件,结合总体规划的设计意图,选择合适的绿化形式。
建筑装饰小品起到强调主体建筑,点缀空间的作用。
4.服务性的院落:大多数公共建筑还需要设置服务性的院落,如锅炉房,厨房等。
一般为了出入方便,常设置单独的出入口。
5.停车场地:停车场的位置,一般要求尽量设在方便易找的部位,如主体建筑物的一侧或后侧,以不影响整体空间环境的完整性与艺术性为原则。
6..室外空间的构成,主要依赖于建筑和建筑群体组合。
7.有些公共建筑,因为城市规划的要求,安排在道路的交叉口处,在这种情况下:为了避免主体建筑出入口与转角处人流的干扰,常将建筑后退,形成一段比较开阔的场所,这样处理有利于干道转角处车辆拐弯处的视线要求,同时也有利于道路交叉口处的空间处理。
8.公共建筑前面常常后退红线一段距离,形成开敞的室外场地,主要原因是:形成一段比较开阔的场所,这样处理主要是为了用来疏散人流。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绪论:建筑的双重属性:物质性、精神性建筑的三要素:建筑功能物质技术建筑形象建筑的分类一、按照建筑物的使用性质可分为:1、工业建筑:供人们从事各类生产用的建筑和为生产服务的附属用建筑。
(厂房、仓储)2、农业建筑:供人们从事农业、牧业的种植、养殖、畜牧、贮藏等用途的建筑。
(农机站、温室、农副产品仓库)3、民用建筑:供人们居住、生活、学习、工作和从事其他公共活动的建筑。
民用建筑:居住建筑:住宅、宿舍、公寓;公共建筑:办公建筑、医院、商场公共建筑通常可分为如下14种类型:商业建筑、文化娱乐建筑、教育科研建筑、办公建筑、体育建筑、医疗与福利机构建筑、旅馆建筑、综合性建筑、交通建筑:客运站航空港、邮电建筑:邮局电信局广播电视台卫星地面站、纪念性建筑:纪念馆纪念碑、司法建筑:法院监狱、园林建筑:公园动物园植物园、市政公用设施建筑:公厕消防站煤气站加油站二、按建筑的数量与规模分类1、大量性建筑:指单栋建筑规模不大,但建造数量多,分布较广的建筑(住宅、中小学校、幼儿园、中小型商店)2、大型性建筑:指规模大、标准高、耗资多的建筑(大型体育馆、影剧院等)三、按建筑的层数分类1、《住宅设计规范》规定,低层:1-3层;多层4-6层;中高层,7-9层;高层,10层及以上2、《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10层或超过10层的住宅,超过24米高度的其他民用建筑称为高层建筑。
3、1972年国际高层建筑会议将高层建筑分为四类:第一类:9-16层(最高50米)第二类:17-25层(最高75米)第三类:26-40层(最高100米)第四类:层数超过40层(高度大于100米)公共建筑设计的主要内容公共建筑在城市建设中居于比较重要的地位,因而它是一项具有社会性、艺术性、技术性等综合性很强的设计工作。
公共建筑的设计工作主要涉及到如下几个方面:总体规划布局、环境背景特色、功能关系分析、体形空间组合、结构形式选择、造型艺术创作其中关键的问题在于确立正确的创作思想和方法,恰当地处理好功能、技术、经济和艺术等方面之间的关系,这是做好公共建筑设计的基础。
第一节公共建筑设计原理1.在体育馆剖面设计中控制建筑体积的主要目的不包括()。
[2012年真题]A.节能设计B.声学设计C.结构设计D.视线设计答案:C2.在进行建筑平面布置时,下列哪两种手段最常用来分析和确定空间关系?()[2012年真题]<br />Ⅰ.流线分析图;<br />Ⅱ.平面网格图;<br />Ⅲ.功能关系图;<br />Ⅳ.结构布置图A.Ⅰ、ⅣB.Ⅱ、ⅢC.Ⅱ、ⅣD.Ⅰ、Ⅲ答案:D3.下述哪项与确定公共建筑中水平交通通道的宽度与长度无关?()[2012年真题]A.人流量和性质B.建筑造型特征C.建筑功能类型D.空间尺度和感受答案:B4.在公共建筑空间中,门厅属于()。
[2014年真题]A.主要使用空间B.辅助使用空间C.枢纽交通空间D.共享空间答案:C5.为了解决住宅物质老化期与功能老化期两者间的矛盾,住宅设计中通常要求()。
[2014年真题]A.建造各种不同类型的住宅B.提高住宅的适应性和可变性C.加强住宅的标准化设计D.适当降低结构的生命周期答案:B6.火车站和体育馆人流疏散的不同点主要在于()。
[2014年真题]A.火车站比体育馆人流量小B.火车站是立体疏散,体育馆是平面疏散C.火车站是双向人流,体育馆是单向人流D.火车站是连续人流,体育馆是集中人流答案:D7.医院洁净手术部的内墙面,不应采用哪种表面材料?()[2014年真题]A.装配式壁板B.大块瓷砖C.木质墙面D.涂料答案:C8.下列建筑类型中,属于公共建筑的是()。
[2014年真题]A.宾馆B.宿舍C.公寓D.车间答案:A9.在特殊教育学校建筑设计中应充分采用()。
[2012、2010年真题]A.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B.天然采光和机械通风C.人工照明和自然通风D.人工照明和机械通风答案:A10.下列《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中关于采光与照明的叙述,错误的是()。
[2012年真题]A.教室光线应自学生座位的左侧射入B.学校建筑应装设人工照明装置C.有条件的学校,教室宜选用无眩光灯具D.教室灯管应采用长轴平行于黑板的方向布置答案:D11.公共建筑设计中下列哪项不是处理建筑功能的核心问题?()[2012年真题]A.功能分区B.空间组成C.交通组织D.空间形态答案:D12.在设有集中空调的大型开敞式办公室设计中,下述处理手法错误的是()。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目录
一、引言
二、建筑设计原理的概念与定义
1.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的概念
2.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的定义
三、公共建筑设计原理的基本要求
1. 功能性要求
2. 经济性要求
3. 美观性要求
4. 科技性要求
5. 环境性要求
6. 安全性要求
7. 可持续性要求
四、公共建筑设计原理的实施方法
1. 场地选择原则
2. 建筑空间布局原则
3. 建筑形态设计原则
4. 结构布置原则
5. 材料选用原则
6. 色彩运用原则
7. 光照设计原则
8. 声学设计原则
9. 热环境设计原则
10. 空气流通设计原则
11. 细部处理原则
12. 建筑设备设计原则
五、公共建筑设计原理的实践案例分析
六、结论
七、参考文献。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一)课程中文简介本课程为建筑学专业必修课,为建筑学入门阶段的重要理论课程。
本课程通过讲解公共建筑设计的一般性原理和原则,使学生掌握公共建筑设计的基本方法,深入理解公共建筑的环境、功能、艺术、技术、经济及可持续发展问题及其相互关系,并能将其应用于设计实践中。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具有综合分析公共建筑设计中诸多要素的辩证统一关系的能力、对多功能综合性公共建筑的功能进行分析的能力、对各种建筑空间进行组织的能力以及综合处理建筑各要素互动关系的能力。
(二)课程英文简介The Design Principle of Public Architecture is a required course for architecture major as well as an important academic course in primary stage of Architecture. By means of illustrating general principles of public architecture, the course enables students not only manage basic methods of public architecture designing but deep comprehend the concept and mutual relationships of environment, art, technology, econom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furthermore apply these achievements intodesign practice. Through this course, students can acquire crucial abilities including the ability of analyzing the dialectical relationship of vast elements in public architecture design, analyzing the function of integrated muti-functional public architecture, organizing all sorts of architecture spaces and handling the interactive relationship of numerous architecture factors.二、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公共建筑基本概念、性质和创作准则;正确理解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建筑外部形态与内部空间的关系;掌握公共建筑功能的内涵和要求,建筑形式美的一般规律和建筑经济技术要求。
《建筑设计》课程教案第一章公共建筑设计原理第二章建筑设计基本方法第三章民用建筑设计基本要求第四章幼儿园设计第五章住宅建筑设计第六章图书馆设计第七章剧场设计第八章旅馆设计第九章建筑施工图设计第一章公共建筑设计原理【本章重点和难点】建筑功能分析与空间组织;动线分析与交通组织;建筑艺术处理基本原则;各种类型公共建筑的设计都立足于处理好功能要求、艺术形象和技术条件这三者的关系。
其中,物质功能和审美要求的满足是设计的目的,而技术条件则是达到目的的手段。
一、公共建筑的功能问题功能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空间构成、功能分区、人流组织与疏散以及空间的量度、形状和物理环境(量、形、质)。
其中突出的重点则是建筑空间的使用性质和人流活动问题。
1. 公共建筑的空间构成各种公共建筑的使用性质的类型尽管不同,都可以分成主要使用部分、次要使用部分(或称辅助部分)和交通联系部分三大部分。
设计中应首先抓住这三大部分的关系进行排列和组合,逐一解决各种矛盾问题以求得功能关系的合理与完善。
在这三部分的构成关系中,交通联系空间的配置往往起关键作用。
交通联系部分一般可分为:水平交通、垂直交通和枢纽交通三种基本形式。
(1)走道(水平交通空间)布置重点:应直截了当,防曲折多变,与各部分空间有密切关系,宜有较好的采光和照明。
(2)楼梯(垂直交通空间)布置要点:位数与数量依功能需要和消防要求而定,应靠近交通枢纽,布置均匀并有主次,与使用人流数量相适应。
(3)门厅(交通枢纽空间)布置要点:使用方便,空间得体,结构合理,装修适当,经济有效。
应兼顾使用功能和空间意境的创造。
2. 公共建筑功能分区功能分区的概念是,将空间按不同功能要求进行分类,并根据它们之间联系的密切程度加以组合、划分。
功能分区的原则是:分区明确、联系方便,并按主、次、内、外、闹、静关系合理安排,使其各得其所;同时还要根据实际使用要求,按人流活动的顺序关系安排位置。
以主要空间为核心,次要空间的安排要有利于主要空间功能的发挥;对外联系的空间要靠近交通枢纽,内部使用的空间要相对隐蔽;空间的联系与隔离要在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恰当的处理。
2016-10-212016-09ì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之 第三讲ì 公共建筑的设计工作The Principle of Public Architecture Design——外部空间篇公 共 建 筑 设 计 原 理涉及到总体规划布局、环境背景特色、功能关 系分析、体型空间组合、结构形式选择、造型 艺术创作等问题公 共 建 筑 设 计 原 理ì 公共建筑的总体环境布局Chapter 1 The Layout of Overall Environment For Public Architecture第一节 总体环境布局的基本组成 第二节 总体环境布局的空间与环境 第三节 群体建筑环境的空间组合公 共 建 筑 设 计 原 理建筑总体环境布局的基本组成公 共 建 筑 设 计 原 理12016-10-21建筑总体环境布局的基本组成Ⅰ场地 site Ⅱ功能 function Ⅲ形式 form Ⅳ技术 technology建筑总体环境布局的基本组成ì 我们在创造室外空间环境时,主要应考虑要素 elements 空间(外部) space 环境 environment 群体group组成 component 流线 circulation 分区 partition 关系 relationship尺度 scale 比例 proportion 序列 sequence 规律 pattern经济 economic 支撑 support 复合 composite Ⅴ综合分析 complex公 共 建 筑 设 计 原 理两个方面的问题,及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
ì 内在因素——公共建筑本身的功能、经济及美观问题。
ì 外在因素——城市规划、周围环境、地段状况等方面的要求。
公 共 建 筑 设 计 原 理ì 如何解读“外在因素” ì 关注文脉注重“思路”怎样表现在文字里,所以别称它为“文脉”—— 表现在语言里的,称为“语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