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word完整版环境工程学蒋展鹏第三版期末试题整理题库大全推荐文档

word完整版环境工程学蒋展鹏第三版期末试题整理题库大全推荐文档

word完整版环境工程学蒋展鹏第三版期末试题整理题库大全推荐文档
word完整版环境工程学蒋展鹏第三版期末试题整理题库大全推荐文档

《环境工程学》整理

考试时间:12-29 8:00 —10:00 地点:上院112

绪论与第一章水质标准和水体净化

1、水质是指水和其所含的杂质共同表现出来的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的综合性质。水质指标则表示水中杂质的种类、成分和数量,是判断水质是否符合要求的具体衡量标准。主要分为化学性指标、物理性指标、生物性指标。

2、C OD化学需氧量的简称,指在一定严格的条件下,水中各种有机物质与外加的强氧化

剂(如K2Cr2O7、KMmO 4)作用时消耗的氧化剂量,结果用氧的mg/L 数来表示。

BOD:生物化学需氧量的简称,指在有氧的条件下,水中可分解的有机物由于好氧微生物的作用被氧化分解,这个过程所需要的氧量叫做生物化学需氧量,结果用氧的mg/L 数来表示。

3、常用水质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饮用水净水标准》CJ94-1999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 、《废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

4、水体自净:污染物质随污水排入水体后,经过物理的、化学的与生物学的作用,污染物质被分散,分离或分解,最后受污染的水体部分的或完全的恢复原状的现象。

净化机理:1)物理过程:稀释、扩散、挥发、沉淀、上浮等。2)化学和物理化学过程:中

和、絮凝、吸附、络合、氧化、还原等。3)生物学和生物化学过程:进入水体中的污染物

质,被水生生物吸附、吸收、吞食消化等过程,特别是有机物质由于水中微生物的代谢活动而被氧化分解并转化为无机物的过程。

第二章(1-2)水的物理化学处理方法

1、格栅:格栅由一组(或多组)相平行的金属栅条与框架组成,倾斜安装在进水的渠道,或进水泵站集水井的进口处,以拦截污水中粗大的悬浮物及杂质。

分类:按格栅形状分:平面格栅、曲面格栅;

按栅条间隙分:粗格栅e=50-100mm、中格栅e=10-40mm、细格栅e=3-10mm ;按清除方式分:人工清除格栅、机械清除格栅、水力清除格栅。

格栅的清渣方法:1)人工清除(与水平面倾角:45o~60o ):设计面积应采用较大的安全系数,一般不小于进水渠道面积的 2 倍,以免清渣过于频繁。2)机械清除(与水平面倾角:60o~70o)过水面积一般应不小于进水管渠的有效面积的 1.2 倍。

2、沉淀的四种类型:

自由沉淀:悬浮颗粒浓度不高;沉淀过程中悬浮固体之间互不干扰,颗粒各自单独进行沉淀颗粒沉淀轨迹呈直线。沉淀过程中, 颗粒的物理性质不变。发生在沉砂池中。

絮凝沉淀:悬浮颗粒浓度不高;沉淀过程中悬浮颗粒之间有互相絮凝作用,颗粒因相互聚集增大而加快沉降,沉淀轨迹呈曲线。沉淀过程中,颗粒的质量、形状、沉速是变化的。化学絮凝沉淀属于这种类型。

区域沉淀或成层沉淀:悬浮颗粒浓度较高(5000mg/L 以上);颗粒的沉降受到周围其他颗粒的影响,颗粒间相对位置保持不变,形成一个整体共同下沉,与澄清水之间有清晰的泥水界面。二次沉淀池与污泥浓缩池中发生。

压缩沉淀:悬浮颗粒浓度很高;颗粒相互之间已挤压成团状结构,互相接触,互相支撑,下层颗粒间的水在上层颗粒的重力作用下被挤出,使污泥得到浓缩。二沉池污泥斗中及浓缩池中污泥的浓缩过程存在压缩沉淀。3、混凝:一种改变胶体颗粒性质,使它们能够彼此接近并附着,从而产生较大的絮体颗粒的方法。这一过程包括凝聚和絮凝两个步骤。凝聚是指使胶体脱稳并凝集为微絮粒的过程;而絮凝则指微絮粒通过吸附,卷带和桥连而成长为更大的絮体的过程。

原理:(1)压缩双电层作用:混凝剂提供大量正离子会涌入胶体扩散层甚至吸附层,使E 电位降低。当E电位为零时,称为等电状态。此时胶体间斥力消失,胶粒最易发生聚结。(2)吸附架桥作用:由高分子物质吸附架桥作用而使微粒相互粘结的过程。

(3)网捕作用:沉淀物在自身沉降过程中,能集卷、网捕水中的胶体等微粒,使胶体粘结。

第三章(1-4 )水的生物化学处理方法

1、废水处理中的生物:1)细菌:单细胞微生物,是废水生物处理工程中最主要的微生物。

2)真菌:处理某些特殊工业废水;固体废弃物的堆肥处理。3)原生动物、后生动物:原生

动物主要以细菌为食;其种属和数量随处理出水的水质而变化,可作为指示生物,后生动物

以原生动物为食;也可作为指示生物,如轮虫。4)藻类:具有光合作用的自养型微生物,

为单细胞或多细胞生物。藻类能通过光和作用放出氧气,对污水的净化具有重要的作用。

2、活性污泥:由细菌、菌胶团、原生动物、后生动物等微生物群体及吸附的污水中有机和

无机物质组成的、有一定活力的、具有良好的净化污水功能的絮绒状污泥。C: N: P=100:5:1

3、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法) : SBR工艺的基本运行模式由进水、反应、沉淀、出水和闲置五个基本过程组成,从污水流入到闲置结束构成一个周期,在每个周期里上述过程都是在

一个设有曝气或搅拌装置的反应器内依次进行的。

优点:(1)工艺系统组成简单,不设二沉池,曝气池兼具二沉池的功能,无污泥回流设备;

(2) 耐冲击负荷,在一般情况下(包括工业污水处理)无需设置调节池;

(3) 反应推动力大, 易于得到优于连续流系统的出水水质;

(4) 运行操作灵活,通过适当调节各单元操作的状态可达到脱氮除磷的效果;

(5) 污泥沉淀性能好, 能有效地防止丝状菌膨胀;

(6) 该工艺的各操作阶段及各项运行指标可通过计算机加以控制,便于自控运行。缺点:(1) 容积利用率低;(2) 水头损失大;(3) 出水不连续;(4) 峰值需氧量高;

(5) 设备利用率低;(6) 运行控制复杂;(7) 不适用于大水量。

4、水力负荷计算:L W=ET-P R+P W L—最大允许污水水力负荷,cm/a ;ET—土壤水分蒸发损

失量cm/a; P R—降水量,cm/a; P W最大允许渗滤率,cm/a

5、生物膜法:当有机污水或由活性污泥悬浮液培养而成的接种液流过载体时,水中的悬浮

物及微生物被吸附于固相表面上,其中的微生物利用有机底物而生长繁殖,逐渐在载体表面形成一层粘液状的生物膜。这层生物膜具有生物化学活性,能进一步吸附、分解污水中呈悬浮、胶体和溶解状态的污染物。降解机理:物质的传递:①空气中的氧溶解于流动水层中,通过附着水层传递给生物膜;②有机污染物则由流动水层传递给附着水层,然后进入生物膜;③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如H2O等则通过附着水层进入流动水层,并随其排走;④CQ及厌氧层

分解产物如H2S、NH3以及CH等气态代谢产物则从水层逸出进入空气中。在处理系统的工作过程中,生物膜不断生长、脱落和更新,从而保持生物膜的活性。

6、生物滤池的工作原理:含有污染物的废水从上而下从长有丰富生物膜的滤料的空隙间流

过,与生物膜中的微生物充分接触,其中的有机污染物被微生物吸附并进一步降解,使得废

水得以净化;主要的净化功能是依靠滤料表面的生物膜对废水中有机物的吸附氧化作用。生

物滤池主要由池壁、池底、滤料、布水器等部分组成。滤料,即组成滤层的过滤材料。常以花岗石、安山岩、闪绿岩等较硬的岩石以及无烟煤等材料制成。

有机物的厌氧分解过程

⑴ 水解发酵阶段(也称酸化) :通过兼性水解发酵细菌(即产酸菌)的代谢活动,将复杂有机物一一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类等发酵成为有机酸,醇类,CQ, Hb,NH和H2S等。

⑵ 产氢产乙酸阶段:通过专性厌氧的产氢产乙酸细菌的生理活动,将第一阶段细菌的代谢产物一一丙酸及其它脂肪酸、醇类和某些芳香酸转化为乙酸,CQ和Ha o

⑶ 产甲烷阶段:由产甲烷菌利用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产生的乙酸,CQ和H为主要基质(还

有甲酸、甲醇及甲胺)最终转化为甲烷和CQ。产甲烷菌包括两种特异性很强的细菌:一种

产甲烷菌主要利用H把CQ还原为CH;另一种产甲烷菌主要以乙酸为基质(也可利用甲醇和甲胺),把它分解为CH4和CQ o

7、厌氧与好氧技术的联用:有些废水含有很多复杂的有机物,对于好氧生物处理而言是属于难生物降解或不能降解的,但这些有机物往往可以通过厌氧菌分解为较小分子的有机物,而那些较小分子的有机物可以通过好氧菌进一步分解。采用缺氧与好氧工艺相结合的流程,

可以达到生物脱氮的目的(A/Q法)。厌氧-缺氧-好氧法(A/A/Q 法)和缺氧-厌氧-好氧法(倒置A/A/Q法),可以在去除BQD和CQD勺同时,达到脱氮、除磷的效果。

第三章 (5-8 )水的生物化学处理方法

1、水体富营养化,是指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湖泊、河口、海湾等缓流水体,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解氧量下降,水质恶化,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这种现象在河流湖泊中出现称为水华,在海洋中出现称为赤潮。

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18918-2002 )

3、生物脱氮:氮的转化包括氨化、硝化、反硝化作用和同化作用,其中氨化可在好氧或厌

氧条件下进行,硝化作用是在好氧条件下进行,反硝化作用在缺氧条件下进行。生物脱氮是

含氮化合物经过氨化、硝化、反硝化,最终转变为N2而被去除的过程。

硝化反应,是在好氧条件下,将NH+转化为NO-和NG-的过程。反硝化反应,是指在无分子氧的条件下,反硝化菌将硝酸盐氮(N03-)和亚硝酸盐氮(N02-)还原为氮气的过程。

4、生物除磷:在厌氧-好氧或厌氧-缺氧交替运行的系统中,利用聚磷微生物具有厌氧释磷

及好氧(或缺氧)超量吸磷的特性,使好氧或缺氧段中混合液磷的浓度大量降低,最终通过

排放含有大量富磷污泥而达到从污水中除磷的目的。

生物强化除磷工艺:1)利用聚磷菌在好氧条件下对污水中溶解性磷酸盐过量吸收作用,沉

淀分离而除磷。2)普通活性污泥法通过同化作用可去除磷12%~2%。具生物除磷功能的处理系统排放的剩余污泥中含磷量可以占到干重5% ~6%,去除率可达70%~8班满足排放要

求。V P S2 100_匕 2

5、污泥体积与脱水率计算公式:V2 F S/ 100一F W;

6、城镇污水二级处理厂污泥处理典型流程

一储存一”咸蜒一T檢定—调理一脱水 1 干化一最终处覽

7、污水土地处理系统的净化机理十分复杂,它包含了物理过滤、物理吸附、物理沉积、物理化学吸附、化学反应和化学沉淀、微生物对有机物的降解、植物吸收等过程。因此,污水

在土地处理系统中的净化是一个综合净化过程。主要为:BOD勺去除、磷和氮的去除、悬浮

物质的去除、病原体的去除、重金属的去除

8、土地处理工艺类型

慢速渗滤系统:适用于渗水性能良好的土壤、砂质土壤及蒸发量小、气候润湿的地区。污水

净化效率高,出水水质优良。污水进入系统后,部分被作物吸收,部分渗入地下,部分蒸发散失,流出处理场地的水量一般为零。

快速渗滤系统:快速渗滤土地处理系统是一种高效、低耗、经济的污水处理与再生方法。适

用于渗透性能良好的土壤,如砂土、砾石性砂土、砂质垆坶等。灌水与休灌反复循环进行,使滤田表面土壤处于厌氧一一好氧交替运行状态,依靠土壤微生物将被土壤截留的溶解性和

悬浮有机物进行分解,使污水得以净化。

地表漫流系统:地表漫流系统适用于渗透性的黏土或亚黏土,地面最佳坡度为2%~8%废水

以喷灌法或漫灌法有控制地在地面上均匀地漫流,流向设在坡脚的集水渠,少量废水被植物

摄取、蒸发和渗入地下。地面上种牧草或其他作物可防止土壤流失,尾水收集后可回用。

湿地处理系统:湿地处理系统是一种利用低洼湿地和沼泽地处理污水的方法。污水有控制地

投配到种有芦苇、香蒲等耐水性、沼泽性植物的湿地上,废水在沿一定方向流行过程中,在

耐水性植物和土壤共同作用下得以净化。

地下渗滤处理系统:将污水投配到距地面约0.5m深,有良好渗透性的底层中,藉毛细管浸润和土壤渗透作用,使污水向四周扩散,通过过滤、沉淀、吸附和生物降解作用等过程使污水得到净化。地下渗滤系统适用于无法接入城市排水管网的小水量污水处理。

9、人工湿地的类型:按水流方式差异可分为:表面流湿地、水平流湿地、垂直流湿地、

由以上类型湿地自由组合而成的复合流湿地。

第四章(1-3)水处理工程系统与废水最终处置

1、排水工程系统:将污水、废水和城市降水系统有组织地排除与处理的一整套工程设施为排水系统。通常由管

道系统和污水处理系统组成。

排水系统的体制:1)合流制: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混合在同一套沟道内排除的系统,分为:直排式和截留式; 2 )分流制:将污水和雨水分别在两套或两套以上各自独立的

沟道内排除的系统。分为:完全分流制(有污水排水系统,又有雨水排水系统)、不完全分

流制(只有污水排水系统,没有完整的雨水系统)、半分流制(既有污水排水系统,又有雨

水排水系统。在雨水干沟上设雨水跳越井可截流初期雨水和街道冲洗废水入污水沟道)。

第五章大气质量与大气污染

1、大气结构:由下至上依次为

对流层:大气最接近地面的一层,平均厚度12km。大气总质量90%集中在这一层。温度随高

度增加而降低;空气对流;温度、湿度等各要素水平分布不均匀。

平流层:距地面高度为50-60km。总质量只占大气总质量的5% 35-45km处为同温层,35km

以上气温随高度而上升。15-35km处集中了大部分的臭氧C3,可吸收太阳辐射。

中间层:距地面80-85km,气温随高度增加而下降,几乎没有水蒸气和尘埃,大气透明度好。暖层:中间层顶到800km的高度,气体密度低,呈电离状,对无线电通讯极为重要。

散逸层:位于800km以上,气体粒子以高速运动逸向星际空间。

2、大气污染是指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过程引起某种物质进入到大气中,呈现出足够浓度达

到足够的时间,并因此而危害了人群的舒适、健康和福利或危害了环境的现象。

污染物种类:颗粒污染物、气态污染物、一次大气污染物、光化学烟雾、细微颗粒物污染、酸沉降、全球变暖和气候变化、臭氧层破坏。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 1996)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规定了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标准分级、污染物项目、取值时间

及浓度限值,采样与分析方法及数据统计的有效性规定。适用于全国范围环境空气质量评价。

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分类:一类区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它需要特殊保护的地区。

二类区为城镇规划中确定的居住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文化区、一般工业区和农村地区。

三类区为特定工业区。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分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分为三级):一类区执行一级标准、二类区执行二级标准、三类区执行三级标准。

4、废气排放控制系统

5 -2 代排放系统

I. |Z-帏itn头WMWTU14. iS-网■机埔世订壌囱

1)污染物的捕集:对工艺过程中散发的含污染物的气流进行收集。采用集气罩,按污染物

位置、围挡情况及气流方向可分为密闭集气罩、半密闭集气罩、外部集气罩及吹吸式集气罩。

2)颗粒污染物的控制:机械除尘器、过滤式除尘器、静电除尘器及湿式除尘器

3)气态污染物的控制:种类繁多,其控制方法和设备可分为两大类:分离法和转化法。

4)污染物的稀释法控制:采用烟囱排放污染物,通过大气的输送和扩散作用降低其“着地浓度”,使污染物的地面浓度达到规定的环境质量标准。

第六章颗粒物污染控制技术

1、文丘里洗涤器:

rTi m宰宜丘.皿洗様fW示截代]

■ ■迫"工竹小.1也锄时*鼻.I . 申.竹心,tr mW JL± u rt

除尘器系统的构成:文丘里洗涤器、除雾器、沉淀池、加压循环水泵

除尘过程:含尘气体由进气管进入收缩管后,流速逐渐增大,气流的压力能逐渐转变为动能;在喉管入口处,气速达到最大,为50?180m/s ;洗涤液(一般为水)通过沿喉管周边

均匀分布的喷嘴进入,液滴被高速气流雾化和加速;充分的雾化是实现高效除尘的基本条件。

第七章气态污染物控制

1、燃烧转化类型及特点

直接燃烧:浓度高于爆炸下限的废气可在炉、窑中直接燃烧,并可回收热能。在石油工业和化工中,主要以“火炬”燃烧。将废气连续通入烟囱,在末端进行燃烧。安全、简单、成本低,但不能回收热能。

热力燃烧:分为三步:a.燃烧辅助燃料,供预热能量;b.高温燃气与废气混合达到反应温度; c.废气在反应温度下充分燃烧。据废气与火焰接触状态不同,分配焰燃烧和离焰燃烧两种。

催化燃烧:催化剂存在使燃烧反应温度较低。优点:温度低、燃料耗量小,减少回火和火灾危险。缺点:催化剂贵,需再生,投资大。预处理要求严格,不能用于使催化剂中毒的气体。

答类?!烧的特点

百捲蛊烧熬力燃烧催化燃烧

厳烧直度自煉至1 loot逊厅氧化反庇

反应

世鷄全200 理行庄曲总下稲留馬时同,牛裂明'北直越下倍苗一宅时间*不生与值住捌接幅.不生成火焰

不祈預冉,記回收废气中热陀

“貝用于摊度髙T1S悴下硯的气

科热耗能龜客+粧烧不寬全时

产生毎夏*£3用干齐种吒撫

侦菸耗能我少,催化笊较贵

?车蕪用十it崔化刑中谆的

气{+

第九章固体废弃物管理系统

1、固体废弃物:人类一切活动(包括生产与生活)过程产生的、对原过程已不再具有使用价值而被废弃的固态或半固态物质,通称为固体废物。

2、危险废弃物,凡能引起或导致人类与动物死亡或严重疾病的废物称为危险废物(或有毒

有害废物),具有易燃性、腐蚀性、化学反应性、浸出毒性、放射性与其它毒性

鉴别与标准:1996年,我国开始实施《危险废物鉴别标准》(GB 5085.1?5085.3 )

3、减少固体废物产量的途径:

(1)减少原料,延长产品寿命:产品设计改革与技术改进,不影响产品性能,适当降低单位

产品材料用量,并延长其使用寿命。如汽车寿命由10年f 12年,美国可节约钢材540万t/a

(2)废物回收:回收垃圾中可利用的成分,如废纸类、金属类与玻璃等。

(3)提高产品用次:主要体现在城市居民生活中商品包装物的重复使用。如商品包装袋(盒)

第十章城市垃圾处理技术

1、压实,是为了减小固体废弃物表观体积、提高运输与管理效率的一种操作技术。

压实机械分为:水平压实器、三向垂直压实器、回转式压实器。

2、破碎,是减小垃圾的粒度,使之质地均匀,从而降低孔隙率、增大密度的过程。意义:

破碎可使垃圾密度增加25%~60%且易于压实,还可减少臭味,防止鼠类繁殖,破坏蚊、蝇滋生条件。对于大规模运输,物料回收、最终处置及提高城市垃圾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3、分选技术的分类

第十一章固体废物资源化、综合利用与最终处置

1、堆肥化处理是指生活垃圾中有机废物依靠自然界广泛分布的细菌、放线菌、真菌等微生

物,有控制地降解作用而转化为腐殖质的生物化学处理技术。堆肥化制得的产品叫堆肥。

原理:在一定的人工控制条件下,通过生物化学作用,使垃圾中的有机成分分解转化为比较稳定的腐殖肥料的过程,其实质是一种发酵过程。

分类:1)好氧(气)堆肥:在有氧条件下,通过好氧微生物的作用,使垃圾中有机物发生

一系列热分解反应,最终转化为简单而稳定的腐化质的过程。2)厌氧(气)堆肥:在与空

气隔绝条件下,进行堆积发酵。分为酸性发酵与碱性发酵两个阶段。

优点:城市垃圾堆肥化处理,既对垃圾实施了稳定化与无害化处理,又实现了资源化,既经济,又简单,通常称为“天然处理过程”。

意义:堆肥法是一种充分利用有机物资源的好办法,依靠细菌、真菌等微生物作用,使可生

化有机物转化为稳定物质,这种处理实现了生活垃圾的无害化、资源化,支援了农业,促进

自然界物质的良性循环,是一种较好生活垃圾处理方法。

2、焚烧技术:焚烧是一种对城市垃圾进行高温热化学处理技术。将垃圾作为固体燃料送入炉膛内燃烧,在

环境工程学课后答案

环境工程学(第二版)课后答案绪论环境工程学的发展和内容 第一章水质与水体自净 第二章水的物理化学处理方法 第三章水的生物化学处理方法 第五章大气质量与大气污染 第六章颗粒污染物控制 第七章气态污染物控制 第八章污染物的稀释法控制 绪论环境工程学的发展和内容 0-1名词解释: 环境: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地、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环境问题:全球环境或区域环境中出现的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现象,均概括为环境问题。 环境污染:由于自然或人为(生产、生活)原因,往原先处于正常状况的环境中附加了物质、能量或生物体,

其数量或强度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使环境质量变差,并对人或其它生物的健康或环境中某些有价值物质产生了有害影响的现象。 污染物质:引起环境污染的物质即为污染物质。 公害:由人为原因引起化学污染物滋事而产生的突发事件通常称为公害。 环境科学:研究人类环境质量及其保护的和改善的科学,其主要任务是研究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环境质量的变化规律和环境变化对人类生存的影响,以及改善环境质量的理论、技术和方法。 0-2 试分析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环境”一词是相对于人类而言的,即指的是人类的环境。人类与其环境之间是一个有着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依存关系的对立统一体。人类从周围环境中获得赖以生存、发展的空间和条件,同时其生产和生活活动作用于环境,又会对环境产生影响,引起环境质量的变化;反过来,污染了的或受损害的环境也对人类的身心健康和经济发展等造成不利影响。 0-3试讨论我国的环境和污染问题 0-4什么是环境工程学?他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怎样? 环境工程学应用环境科学、工程学和其它有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控制和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以改善环境质量,使人们得以健康、舒适地生存与发展的学科。 环境工程学是环境科学的一个分支,又是工程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脱胎于土木工程、卫生工程、化学工程。机械工程等母系学科,又融入了其他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有关原理和方法。

环境工程学B大气污染工程课程设计讲解

大型作业报告 班级:12级机械设计与制造(环保设备) 姓名: 学号: 完成时间: 2013年12月30日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 设计题目: 某冶炼厂工艺设备每小时产生3000(3200)Nm 3的含尘烟气,烟气含尘浓度85(90)g/Nm 3,烟气进口温度为250℃,除尘器内平均静压P s = -340 Pa ,试设计一台双筒CLT/A 型旋风除尘器作为除尘系统的第一级除尘设备。 设计参数: 烟气密度:3/293.1Nm kg g =ρ 烟气粘度:26/10849.1m s kg ??=-μ 粉尘密度:3/2160Nm kg p =ρ 旋风除尘器进口粉尘的粒径分布 平均粒径 )(m d p μ 1.5 3.5 5 10 15 22 28 36 44 粒径分布 (%)D ? 3.5 6 15 17 24 16 11 5 2.5

前言 除尘器是控制尘粒污染的有效措施,也是研究应用较早的一项技术。但在尘粒初始量增加,排放量进一步严格的情况下,企业必须重新计划自己的操作条件和排放控制系统,开发或应用更高效的除尘器,以满足现行法规的要求。所以本设计要求完成一台CLT/A型旋风除尘器作为除尘系统的第一级除尘设备的设计。 旋风除尘器是除尘装置的一类。除沉机理是使含尘气流作旋转运动,借助于离心力降尘粒从气流中分离并捕集于器壁,再借助重力作用使尘粒落入灰斗。旋风除尘器结构简单,易于制造、安装和维护管理,设备投资和操作费用都较低,已广泛用来从气流中分离固体和液体粒子,或从液体中分离固体粒子。在普通操作条件下,作用于粒子上的离心力是重力的5~2500倍,所以旋风除尘器的效率显著高于重力沉降室。在机械式除尘器中,旋风式除尘器是效率最高的一种。它适用于非黏性及非纤维性粉尘的去除,大多用来去除5μm以上的粒子,并联的多管旋风除尘器装置对3μm的粒子也具有80~85%的除尘效率。因此,它属于中效除尘器,且可用于高温烟气的净化,是应用广泛的一种除尘器,多应用于锅炉烟气除尘、多级除尘及预除尘。 旋风除尘器在我国应用还不是很广泛,但是随着工业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和对环境质量要求的提高,旋风除尘器必将有越来越重要的应用,而管式以其显著的优点将会在除尘器的未来发展中显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可从发达国家除尘器发展的过程中得到证明;另一方面,开发新型除尘装置也是大势所趋。基于我国的特殊国庆,这个过程可能还需要较长的一段时间,但无论如何,由中小型,低效除尘设备向大型高效除尘设备发展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环境工程学》课程作业及答案

第一次作业 1. 根据我国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二级标准,求出SO 2 、NO 2 、CO 三种污染物日平均浓度限值的体积 分数。 解:由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查得三种污染物日平均浓度限值如下: SO2:0.15mg/m 3 ,NO2:0.12mg/m 3 ,CO :4.00mg/m 3 。按标准状态下1m 3 干空气计算,其摩尔数为 mol 643.444 .221013 =?。故三种污染物体积百分数分别为: SO 2 : ppm 052.0643.44641015.03=??-,NO 2 :ppm 058.0643 .44461012.03 =??- CO : ppm 20.3643 .44281000.43 =??-。 2. CCl 4 气体与空气混合成体积分数为1.50×10-4 的混合气体,在管道中流动的流量为10m 3N 、/s ,试确定: 1)CCl 4 在混合气体中的质量浓度ρ(g/m 3 N )和摩尔浓度c (mol/m 3N );2)每天流经管道的CCl 4 质量是多 少千克? 解:1)ρ(g/m 3N )3 3 4/031.110 4.221541050.1N m g =???=-- c (mol/m 3N )3 33 4/1070.610 4.221050.1N m mol ---?=??=。 2)每天流经管道的CCl 4 质量为1.031×10×3600×24×10-3 kg=891kg 3.已知重油元素分析结果如下:C :85.5% H :11.3% O :2.0% N :0.2% S :1.0%,试计算:1)燃油1kg 所需理论空气量和产生的理论烟气量; 2)干烟气中SO 2 的浓度和CO 2 的最大浓度; 3)当空气的过剩量为10%时,所需的空气量及产生的烟气量。 解:1kg 燃油含: 重量(g ) 摩尔数(g ) 需氧数(g )

环境工程原理第二版课后答案

第I 篇 习题解答 第一章 绪论 简要概述环境学科的发展历史及其学科体系。 解:环境学科是随着环境问题的日趋突出而产生的一门新兴的综合性边缘学科。它经历了20世纪60年代的酝酿阶段,到20世纪70年代初期从零星的环境保护的研究工作与实践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新兴学科。 环境学科是一门正在蓬勃发展的科学,其研究范围和内涵不断扩展,所涉及的学科非常广泛,而且各个学科间又互相交叉和渗透,因此目前有关环境学科的分支学科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划分方法。图1-1是环境学科的分科体系。 图1-1 环境学科体系 简要阐述环境工程学的主要任务及其学科体系。 解:环境工程学作为环境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任务是利用环境学科以及工程学的方法,研究环境污染控制理论、技术、措施和政策,以改善环境质量,保证人类的身体健康和生存以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图1-2是环境工程学的学科体系。 图1-2 环境工程学的学科体系 环境工程学 环境净化与污染控制技术及原理 生态修复与构建技术及原理 清洁生产理论及技术原理 环境规划管理与环境系统工程 环境工程监测与环境质量评价 水质净化与水污染控制工程 空气净化与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与管理 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 土壤净化与污染控制技术 废物资源化技术 环境学科体系环境科学 环境工程学 环境生态学 环境规划与管理

去除水中的悬浮物,有哪些可能的方法,它们的技术原理是什么 解:去除水中悬浮物的方法主要有:沉淀、离心分离、气浮、过滤(砂滤等)、过滤(筛网过滤)、反渗透、膜分离、蒸发浓缩等。 上述方法对应的技术原理分别为:重力沉降作用、离心沉降作用、浮力作用、物理阻截作用、物理阻截作用、渗透压、物理截留等、水与污染物的蒸发性差异。 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去除有哪些可能的技术,它们的技术原理是什么 解:去除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主要技术有:物理吸收法、化学吸收法、吸附法、催化氧化法、生物法、燃烧法等。 上述方法对应的技术原理分别为:物理吸收、化学吸收、界面吸附作用、氧化还原反应、生物降解作用、燃烧反应。 简述土壤污染可能带来的危害及其作用途径。 解:土壤污染的危害及其作用途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通过雨水淋溶作用,可能导致地下水和周围地表水体的污染;②污染土壤通过土壤颗粒物等形式能直接或间接地为人或动物所吸入;③通过植物吸收而进入食物链,对食物链上的生物产生毒害作用等。 环境净化与污染控制技术原理可以分为哪几类它们的主要作用原理是什么解:从技术原理上看,环境净化与污染控制技术原理可以分为“隔离技术”、“分离技术”和“转化技术”三大类。隔离技术是将污染物或者污染介质隔离从而切断污染物向周围环境的扩散,防止污染近一步扩大。分离技术是利用污染物与污染介质或其它污染物在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上的差异使其与介质分离,从而达到污染物去除或回收利用的目的。转化技术是利用化学或生物反应,使污染物转化成无害物质或易于分离的物质,从而使污染介质得到净化与处理。 《环境工程原理》课程的任务是什么

2021年EHS MANAGER CURRICULUM VITAE 环境工程师履历

EHS Manager Curriculum Vitae 环境工程师履历 EHS Manager Curriculum Vitae 环境工程师履历表 Candidate: Wayne Gender: Male Date of Birth: 1978.05 Subject: EHS Supervisor/ Manager Work Experien ___: >3 years Hukou : Shanghai Home Tel: 86-21-123456 Mobile: 1371234653367 E- ___il: 8888888@hot ___il. With the bachelor of safety engineering, Have rich experien ___ of setting up EHS system and be familiar with fireproof

system and EHS related laws, regulations and requirements. Good relationship with local authorities. Self-motivated, Respond well in high pressure, Team work spirit, High liability and Attribution, Ni ___ Characters. Current Package Gross RMB: 80,000K per annum Expectation Package Gross RMB : 100,000K -120,000K per annum xx.04 - present Shanghai Meridian Magnesium Products Co.,Ltd. Safety/Health/Enviro ___ent Engineer - Shanghai Meridian Magnesium Products Co.,Ltd is mitted to being the Leading Full-Servi ___ Supplier of Innovative Magnesium Die casting Components and Assemblies in the Global Automotive Market.

环境工程专业大学生求职信

环境工程专业大学生求职信 第一篇:环境工程专业大学生求职信模板 尊敬的领导: 您好! 很冒昧占用您宝贵的时间,感谢您在百忙之中读完我的求职信。我是一名来自 xx 学院环境工程专业 20xx 届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在将要结束大学生活,掀开人生新的一页之时,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向您毛遂自荐,接受您的挑选与考验。 十几年父母的勤劳、善良与朴实的耳濡目染和系统学习,培养了我吃苦耐劳、自强不息的精神和诚实勤奋的品质。四年来,在“好学力行”校风的熏陶下,我刻苦学习、取得了优秀的成绩,也获得了一些宝贵的经验 , 并掌握了污染控制、污染治理、环境监测、环境规划管理、环境评价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思想上,我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和理论素养 . 。学习上,我刻苦学习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并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各类实习,具备了很好的环境工程专业的专业知识和现场实践经验。通过不懈的努力,熟练掌握了 windows 操作系统、 office2014 、 autocad2014 、 photoshop 等应用软件的操作。 本着想锻炼自己的想法,我做过家教,参加过金工实习、电工实习、专业实习。 乘风破浪、展鸿鹄之志 ; 谨言慎行、做立业之人。虽没有名牌大学的光环,但我有较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不怕困难吃苦耐劳的精神。回首大学生活,充实的学习完善了我的知识结构,不断的思索和学习使我一步步地走向成熟。请给我一个机会,我将还您一个满意的回报 ! 最后,祝贵公司事业蒸蒸日上,祝您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此致 敬礼 第二篇:环境工程专业学生求职信 尊敬的领导: 感谢您在百忙之中翻阅我的自荐材料!我叫 xxx,是西南交通大学07级环境工程的本科毕业生。 在大学的前三年中,我学习了本专业及相关专业的理论知识,完成了相关的课程,为以后的实践工作打下了坚实的专业基础。同时,我注重外语的学习,具有良好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并通过了大学英语国家四级测试。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我紧跟科技发展的步伐,不断汲取新知识,熟练掌握了计算机的基本理论和应用技术,并顺利通过了国家计算机二级(C++)考试。现在,我正在为了通过国家计算机三级而努力。 三年来,我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校运会,学校心理协会,演讲协会等。 三年的学生工作培养了我的团队协助精神,提高了我的组织协调能力。同时我努力培养

环境工程第三章 习题

第三章习题 一、填空: 1、废水处理方法主要有:物理处理法,化学处理法,生物处理法。 2、影响厌氧生化反应的因素有pH 、温度、有机负荷、有毒物质。 3 、日常人们所说的废水,按其产生的来源,一般可分为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三种。 4、废水的物理指标包括温度、色度、气味、悬浮固体等指标。 5、微生物分解有机物的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较高时分解较快,反之则较慢。 6、测定废水中有机污染物数量的指标,目前常用的有生物化学需氧量和化学需氧量两种。前者用BOD 来表,后者用COD 来表示。 7、废水生化处理工程设计的原则为技术先进、安全可靠、和质量第一和经济合理。 8、污水处理产生的沼气一般由甲烷、二氧化碳和其他微量气体组成。 9、生化需氧量是表示污水被有机物污染程度的综合指标。 10、有毒物质可分为重金属离子、有机物类、;无机物类。 11、一般好氧生化处理PH值可6.5-8.5之间变化,厌氧生物处理要求较为严格,pH值在6.7-7.4之间。 二、选择题 1、溶解氧在水体自净过程中是个重要参数,它可反映水体中( D )。 A.耗氧指标 B.溶氧指标C.有机物含量 D.耗氧和溶氧的平衡关系2、在理想沉淀池中,颗粒的水平分速度与水流速度的关系(C )。 A.大于 B.小于 C. 相等 D. 无关 3、测定水中有机物的含量,通常用( C )指标来表示。 A.TOC B.SVI C.BOD5 D.MLSS 4、在水质分析中,常用过滤的方法将杂质分为( C )。 、A.悬浮物与胶体物 B.胶体物与溶解物 C.悬浮物与溶解物 D.无机物与有机物

5、一般衡量污水可生化的程度为BOD/COD为(C )。 A.小于0.1 B.小于0.3 C.大于0.3 D.0.5—0.6 6、沉淀池的形式按(B)不同,可分为平流、竖流与辐流三种形式。 A:池的结构 B:水流方向 C 池的容积 D 水流速度 7、对污水中可沉悬浮物质常采用(B )来去除 A:格栅 B:沉砂池 C:调节池 D:沉淀池 8、在水质分析中,常用过滤的方法将杂质分为( C )。 A:悬浮物与胶体物B:胶体物与 C:悬浮物与溶解物 D:无机物与有机物9、废水中各种有机物的相对组成如没有变化,那COD与之间的比例关系为( D )。 A:COD>BOD5 B:COD>BOD5 >第一阶段BOD C:COD>BOD5 >第二阶段BOD D:COD>第一阶段BOD >BOD5 10、废水治理需采用原则是(D )。 A:分散 B:集中 C:局部 D:分散与集中相结合 11、测定水中微量有机物和含量,通常用( C )指标来说明。 A、BOD B、COD C、TOC D、DO 12、对污水中的无机的不溶解物质,常采用( B )来去除。 A、格栅 B、沉砂池 C、调节池 D、沉淀池 13、沉淀池的形式按(B )不同,可分为平流、辐流、竖流3种形式。 A、池的结构 B、水流方向 C、池的容积 D、水流速度 14、BOD5指标是反映污水中( B )污染物的浓度。A、无机物 B、有机物 C、固体物 D、胶体物 15.在水质分析中,通常用过滤的方法将杂质分为(B )。 A.悬浮物与胶体物 B.悬浮物与溶解物 C.胶体物与溶解物 D.漂浮物与有机物 16.饮用水消毒合格的主要指标为1L水中的大肠菌群数小于( C )。 A.5个 B.4个 C.3个 D.2个 17.城市污水一般用( A )法来进行处理。 A.物理法 B.化学法 C.生物法 D.物化法

环境工程学(蒋展鹏第三版)期末试题(卷)整理试题(库)大全

《环境工程学》整理 考试时间:12-29 8:00—10:00地点:上院112 绪论与第一章水质标准和水体净化 1、水质是指水和其所含的杂质共同表现出来的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的综合性质。 水质指标则表示水中杂质的种类、成分和数量,是判断水质是否符合要求的具体衡量标准。主要分为化学性指标、物理性指标、生物性指标。 2、COD:化学需氧量的简称,指在一定严格的条件下,水中各种有机物质与外加的强氧化剂(如K2Cr2O7、KMmO4)作用时消耗的氧化剂量,结果用氧的mg/L数来表示。 BOD:生物化学需氧量的简称,指在有氧的条件下,水中可分解的有机物由于好氧微生物的作用被氧化分解,这个过程所需要的氧量叫做生物化学需氧量,结果用氧的mg/L数来表示。 3、常用水质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饮用水净水标准》CJ94-1999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 、《废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 4、水体自净:污染物质随污水排入水体后,经过物理的、化学的与生物学的作用,污染物质被分散,分离或分解,最后受污染的水体部分的或完全的恢复原状的现象。 净化机理:1)物理过程:稀释、扩散、挥发、沉淀、上浮等。2)化学和物理化学过程:中和、絮凝、吸附、络合、氧化、还原等。3)生物学和生物化学过程:进入水体中的污染物质,被水生生物吸附、吸收、吞食消化等过程,特别是有机物质由于水中微生物的代活动而被氧化分解并转化为无机物的过程。 第二章(1-2)水的物理化学处理方法 1、格栅:格栅由一组(或多组)相平行的金属栅条与框架组成,倾斜安装在进水的渠道,或进水泵站集水井的进口处,以拦截污水中粗大的悬浮物及杂质。 分类:按格栅形状分:平面格栅、曲面格栅; 按栅条间隙分:粗格栅 e=50-100mm、中格栅 e=10-40mm、细格栅 e=3-10mm; 按清除方式分:人工清除格栅、机械清除格栅、水力清除格栅。 格栅的清渣方法:1)人工清除(与水平面倾角:45o~60o ):设计面积应采用较大的安全系数,一般不小于进水渠道面积的2倍,以免清渣过于频繁。2)机械清除(与水平面倾角:60o~70o)过水面积一般应不小于进水管渠的有效面积的1.2倍。 2、沉淀的四种类型: 自由沉淀:悬浮颗粒浓度不高;沉淀过程中悬浮固体之间互不干扰,颗粒各自单独进行沉淀, 颗粒沉淀轨迹呈直线。沉淀过程中,颗粒的物理性质不变。发生在沉砂池中。 絮凝沉淀:悬浮颗粒浓度不高;沉淀过程中悬浮颗粒之间有互相絮凝作用,颗粒因相互聚集增大而加快沉降,沉淀轨迹呈曲线。沉淀过程中,颗粒的质量、形状、沉速是变化的。化学絮凝沉淀属于这种类型。 区域沉淀或成层沉淀:悬浮颗粒浓度较高(5000mg/L以上);颗粒的沉降受到周围其他颗粒的影响,颗粒间相对位置保持不变,形成一个整体共同下沉,与澄清水之间有清晰的泥水界面。二次沉淀池与污泥浓缩池中发生。 压缩沉淀:悬浮颗粒浓度很高;颗粒相互之间已挤压成团状结构,互相接触,互相支撑,下层颗粒间的水在上层颗粒的重力作用下被挤出,使污泥得到浓缩。二沉池污泥斗中及浓缩池中污泥的浓缩过程存在压缩沉淀。

合肥工业大学环境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考试复习(2)大气简答题

大气简答题参考答案 1.高斯扩散模式立足于哪种湍流扩散理论,它的主要假设是什么? 答:湍流统计理论。主要假设有四点:(1)污染物浓度在y、z轴向上的分布符合高斯分布(正态分布)。(2)在全部空间中风速是均匀的,稳定的。(3)源强是连续均匀地。(4)在扩散过程中污染物质的质量是守恒的。 2.在研究大气扩散规律时,为什么要计算烟气抬升高度?你认为在计算模式 选取中应该怎样做才能使计算结果接近实际? 答:具有一定速度的热烟气从烟窗出口排出后,可以上升至很高的高度。这相当于增加了的烟窗几高度。故需要计算烟气抬升高度。 产生烟气抬升有两面原因:一是烟窗出口烟气具有一定的初始动能。二是由于烟温高于围气温而产生一定浮力。初始动量的大小决定于烟气出口速度和烟窗出口径,而浮力的大小取决于烟气与围大气之间的温差。此外,平均风速、风速垂直切变及大气稳定度等烟气抬升高度都有影响。 3.为什么袋式除尘器的清灰式对装置的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在选择净袋式除尘器时,应根据什么来确定装置类型? 答:清灰式的影响可从以下面回答:是否影响机械强度,是否影响除尘效率,是否影响二次效应等。常用的清灰式有三种:机械振动式、逆气流清灰、脉冲

喷吹清灰。由除尘器形式、滤料种类、气体含尘浓度、允的压力损失等,便可初步确定装置类型。 4.硫在煤中有几种赋存形态?常用的烟气脱硫工艺法有哪些? 答两种。有机硫与无机硫。常用的烟气脱硫工艺法四种:湿法抛弃系统、湿法回收系统、干法抛弃系统、干法回收系统。 5.烟气脱硝技术有哪些面? 答:选择性催化反应法(SCR)脱硝、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法(SNCR)脱硝、吸收法净化烟气中的NOx。 6.灰系统和灰系统的重要区别? 答:灰系统中,Ca2+的产生与H+浓度和CaCO3的存在有关,灰系统Ca2+的产生仅与氧化钙的存在有关,灰系统最佳操作PH为5.8—6.2,灰系统约为8灰系统在运行时其PH较灰系统的低。 7.在研究大气扩散规律时,为什么要了解和掌握一定的气象知识? 答:自己总结。 8.一般应掌握的气象要素有哪些? 答:表示大气状态的物理量和物理现象,成为气象要素。气象要素主要有:气温、气压、气湿、风向、风速、云况、能见度等。

环境课件环境工程学教案——水质净化与水污染控制工程部分

《环境工程学》课程教案——水质净化与水污染控制工程部分 2007年4月20日

第一章水质与水体自净 一、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1.了解地球上水资源的状况,水的循环种类及其过程,掌握水污染的定义、种类及各自起因; 2.了解水质指标定义、作用和种类,掌握固体、COD、OC、BOD等重要指标,了解水质标准的定义和作用; 3.掌握水体自净过程、氧垂曲线的作用和水环境容量的定义; 4.了解解决废水问题的基本原则,给水处理和废水处理的基本方法。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水污染的定义;COD、OC和BOD的定义及相互比较;水体自净过程、水环境容量。 2、难点:水体自净过程, 氧垂曲线的作用。 三、教学方式与教学学时 1、教学方法:采取互动式课堂教学,以水污染的产生与水质控制作为切入点进行讲解,通过设疑、提问、讨论等形式开展启发式教学。 2、教学手段:运用Powerpoint课件上课。 3、教学学时:4学时 四、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节水的循环与污染(1学时) 一、地球上水的分布 二、水循环 三、自然污染和人为污染 第二节水质指标与水质标准(1学时) 一、水质指标 二、水质标准 第三节水体自净作用与水环境容量(1学时) 一、废水在水体中的稀释和扩散 二、水体的生化自净 三、水环境容量

第四节水处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1学时) 一、给水处理的基本方法 二、废水处理的基本方法 五、思考题和习题 1、说明水污染、水环境容量、水体自净的含义。 2、什么是废水的一级、二级和三级处理系统?各有什么特点? 3、说明废水处理中物理法、化学法及生物法各包括有哪些具体的方法?主要去 除哪类污染物质? 4、举例说明废水处理与利用的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三者之间的主要区别。 5、高锰酸钾耗氧量、化学需氧量和生化需氧量有何区别?除了它们之外,还有 哪些水质指标可以判别水中有机物质含量的多少? 6、解决废水问题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7、有机物好氧生物氧化两个阶段是什么?为什么通常所说的生化需氧量不包括 硝化阶段对氧的消耗? 8、通常所说的水质标准和水质要求有什么区别? 六、主要参考书目 1、教材:蒋展鹏主编,环境工程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2、参考书目:郑正主编. 环境工程学,科学出版社。 张自杰主编,排水工程(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高大文,梁红编. 环境工程学,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 张振家主编,环境工程学基础,化学工业出版社。 张希衡主编,水污染控制工程,冶金工业出版社。

环境工程专业英文求职信范文

环境工程专业英文求职信范文 Model English application letter for Environmental Engi neering

环境工程专业英文求职信范文 前言:个人简历是求职者给招聘单位发的一份简要介绍,包括个人的基本信息、过往实习工作经验以及求职目标对应聘工作的简要理解,在编写简历时,要强调工作目标和重点,语言精简,避免可能会使你被淘汰的不相关信息。写出一份出色的个人简历不光是对找工作很有用处,更是让陌生人对本人第一步了解和拉进关系的线。本文档根据个人简历内容要求和特点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调整修改及打印。 dear leaders: hello! venture to occupy your very valuable time, thank you for your busy schedule to finish my自荐信. i am a college from xx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XX session of this year's graduates, the university will be the end of life, and opened a new chapter in life, i with great emotion i wish to apply to you, accept your selection and tests. more than ten years of hard-working parents, uncles and kind-hearted and simple and systematic

合肥工业大学环境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考试复习(2)大气简答题

大气简答题参考答案 1?高斯扩散模式立足于哪种湍流扩散理论,它的主要假设是什么? 答:湍流统计理论。主要假设有四点:(1)污染物浓度在y、z轴向上的分布符合高斯分布(正态分布)。(2)在全部空间中风速是均匀的,稳定的。(3)源强是连续均匀地。(4)在扩散过程中污染物质的质量是守恒的。 2?在研究大气扩散规律时,为什么要计算烟气抬升高度?你认为在计算模式 选取中应该怎样做才能使计算结果接近实际? 答:具有一定速度的热烟气从烟窗出口排出后,可以上升至很高的高度。这相当于增加了的烟窗几何高度。故需要计算烟气抬升高度。 产生烟气抬升有两方面原因:一是烟窗出口烟气具有一定的初始动能。二是由于烟温高于周围气温而产生一定浮力。初始动量的大小决定于烟气出口速度和烟窗出口内径,而浮力的大小取决于烟气与周围大气之间的温差。此外,平均风速、风速垂直切变及大气稳定度等烟气抬升高度都有影响。 3?为什么袋式除尘器的清灰方式对装置的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在选择净袋式除尘器时,应根据什么来确定装置类型? 答:清灰方式的影响可从以下方面回答:是否影响机械强度,是否影响除尘效率,是否影响二次效应等。常用的清灰方式有三种:机械振动式、逆气流清灰、

脉冲喷吹清灰。由除尘器形式、滤料种类、气体含尘浓度、允许的压力损失等, 便可初步确定装置类型。 4. 硫在煤中有几种赋存形态?常用的烟气脱硫工艺方法有哪些? 答两种。有机硫与无机硫。常用的烟气脱硫工艺方法四种:湿法抛弃系 统、湿法回收系统、干法抛弃系统、干法回收系统。 5. 烟气脱硝技术有哪些方面? 答:选择性催化反应法(SCR脱硝、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法(SNCR)脱硝、吸收法净化烟气中的NOx。 6. 石灰石系统和石灰系统的重要区别? 答:石灰石系统中,Ca2+的产生与H+浓度和CaCO3的存在有关,石灰系统 Ca2+的产生仅与氧化钙的存在有关,石灰石系统最佳操作PH为5.8—6.2,石灰系统约为8石灰石系统在运行时其PH较石灰系统的低。 7. 在研究大气扩散规律时,为什么要了解和掌握一定的气象知识? 答:自己总结。 8. —般应掌握的气象要素有哪些? 答:表示大气状态的物理量和物理现象,成为气象要素。气象要素主要有: 气温、气压、气湿、风向、风速、云况、能见度等。

环境工程专业大学生英文求职信

环境工程专业大学生英文求职信 dear leaders: hello! venture to occupy your very valuable time, thank you for your busy schedule to finish my coverletter. i am a college from xx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2014 session of this year's graduates, the university will be the end of life, and opened a new chapter in life, i with great emotion i wish to apply to you, accept your selection and tests. more than ten years of hard-working parents, uncles and kind- hearted and simple and systematic study, i trained hard, the spirit of self-improvement of quality and honest hard work. four years, in the "learn to exercise" the influence of school, i study hard and achieved excellent results, but also received some valuable experience and skills of the pollution control, pollution control,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environmental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such as the basic theoretical knowledge. ideologically, i have a firm belief in communism, and continuously improve their own qualities and political theory.. study, i study hard theoretical knowledge and professional skills, and focus on combining theory with practice, and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social practice and a variety of internships, with a good environment for engineering expertise and practical experience at the scene. through the unremitting efforts, master of the windows operating system, officeXX, autocadXX, photoshop and other applications to operate. in the wish to exercise their own ideas, i did tutor, participated in internships metalworking, electrical training, professional training. brave the wind and waves, show ; cautious, who do liye. universities, although not the halo, but i have a solid

环境工程原理第三版课后答案

1.2简要阐述环境工程学的主要任务及其学科体系。 解:环境工程学作为环境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任务是利用环境学科以及工程学的方法,研究环境污染控制理论、技术、措施和政策,以改善环境质量,保证人类的身体健康和生存以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图1-2是环境工程学的学科体系。 1.3去除水中的悬浮物,有哪些可能的方法,它们的技术原理是什么? 解:去除水中悬浮物的方法主要有:沉淀、离心分离、气浮、过滤(砂滤等)、过滤(筛网过滤)、反渗透、膜分离、蒸发浓缩等。 上述方法对应的技术原理分别为:重力沉降作用、离心沉降作用、浮力作用、物理阻截作用、物理阻截作用、渗透压、物理截留等、水与污染物的蒸发性差异。 1.4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去除有哪些可能的技术,它们的技术原理是什么? 解:去除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主要技术有:物理吸收法、化学吸收法、吸附法、催化氧化法、生物法、燃烧法等。 上述方法对应的技术原理分别为:物理吸收、化学吸收、界面吸附作用、氧化还原反应、生物降解作用、燃烧反应。 1.5简述土壤污染可能带来的危害及其作用途径。 解:土壤污染的危害及其作用途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通过雨水淋溶作用,可能导致地下水和周围地表水体的污染;②污染土壤通过土壤颗粒物等形式能直接或间接地为人或动物所吸入;③通过植物吸收而进入食物链,对食物链上的生物产生毒害作用等。 1.6环境净化与污染控制技术原理可以分为哪几类?它们的主要作用原理是什么? 解:从技术原理上看,环境净化与污染控制技术原理可以分为“隔离技术”、“分离技术”和“转化技术”三大类。隔离技术是将污染物或者污染介质隔离从而切断污染物向周围环境的扩散,防止污染近一步扩大。分离技术是利用污染物与污染介质或其它污染物在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上的差异使其与介质分离,从而达到污染物去除或回收利用的目的。转化技术是利用化学或生物反应,使污染物转化成无害物质或易于分离的物质,从而使污染介质得到净化与处理。 1.7《环境工程原理》课程的任务是什么? 解:该课程的主要任务是系统、深入地阐述环境污染控制工程,即水质净化与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包括室内空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处置与管理和资源化工程、物理性污染(热污染、辐射污染、噪声、振动)控制工程、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工程、生态修复与构建工程以及其它污染控制工程中涉及到的具有共性的工程学基础、基本过程和现象以及污染控制装置的基本原理,为相关的专业课程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 第二章质量衡算与能量衡算 2.1某室内空气中O3的浓度是0.08×10-6(体积分数),求: (1)在1.013×105Pa、25℃下,用μg/m3表示该浓度; (2)在大气压力为0.83×105Pa和15℃下,O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多少? 解:理想气体的体积分数与摩尔分数值相等 由题,在所给条件下,1mol空气混合物的体积为V1=V0·P0T1/P1T0=22.4L×298K/273K=24.45L

环境工程原理(第二版)全部课后答案

第I篇习题解答 第一章绪论 1.1简要概述环境学科的发展历史及其学科体系。 解:环境学科是随着环境问题的日趋突出而产生的一门新兴的综合性边缘学科。它经历了20世纪60年代的酝酿阶段,到20世纪70年代初期从零星的环境保护的研究工作与实践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新兴学科。 环境学科是一门正在蓬勃发展的科学,其研究围和涵不断扩展,所涉及的学科非常广泛,而且各个学科间又互相交叉和渗透,因此目前有关环境学科的分支学科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划分方法。图1-1是环境学科的分科体系。 图1-1 环境学科体系 1.2 简要阐述环境工程学的主要任务及其学科体系。 解:环境工程学作为环境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任务是利用环境学科以及工程学的方法,研究环境污染控制理论、技术、措施和政策,以改善环境质量,保证人类的身体健康和生存以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图1-2是环境工程学的学科体系。 环境工程学环境净化与污染控制技术及原理 生态修复与构建技术及原理 清洁生产理论及技术原理 环境规划管理与环境系统工程 环境工程监测与环境质量评价 水质净化与水污染控制工程 空气净化与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与管理 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 土壤净化与污染控制技术 废物资源化技术 环境学科体系 环境科学 环境工程学 环境生态学 环境规划与管理

图1-2 环境工程学的学科体系 1.3 去除水中的悬浮物,有哪些可能的方法,它们的技术原理是什么? 解:去除水中悬浮物的方法主要有:沉淀、离心分离、气浮、过滤(砂滤等)、过滤(筛网过滤)、反渗透、膜分离、蒸发浓缩等。 上述方法对应的技术原理分别为:重力沉降作用、离心沉降作用、浮力作用、物理阻截作用、物理阻截作用、渗透压、物理截留等、水与污染物的蒸发性差异。 1.4 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去除有哪些可能的技术,它们的技术原理是什么? 解:去除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主要技术有:物理吸收法、化学吸收法、吸附法、催化氧化法、生物法、燃烧法等。 上述方法对应的技术原理分别为:物理吸收、化学吸收、界面吸附作用、氧化还原反应、生物降解作用、燃烧反应。 1.5 简述土壤污染可能带来的危害及其作用途径。 解:土壤污染的危害及其作用途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通过雨水淋溶作用,可能导致地下水和周围地表水体的污染;②污染土壤通过土壤颗粒物等形式能直接或间接地为人或动物所吸入;③通过植物吸收而进入食物链,对食物链上的生物产生毒害作用等。 1.6 环境净化与污染控制技术原理可以分为哪几类?它们的主要作用原理是什么? 解:从技术原理上看,环境净化与污染控制技术原理可以分为“隔离技术”、“分离技术”和“转化技术”三大类。隔离技术是将污染物或者污染介质隔离从而切断污染物向周围环境的扩散,防止污染近一步扩大。分离技术是利用污染物与污染介质或其它污染物在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上的差异使其与介质分离,从而达到污染物去除或回收利用的目的。转化技术是利用化学或生物反应,使污染物转化成无害物质或易于分离的物质,从而使污染介质得到净化与处理。

环境工程学第三章讲义水的生物化学处理方法

环境工程学第三章讲义水的生物化 学处理方法 第3章水的生物化学处理方法本章教学内容:废水处理的微生物学基础,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厌氧生物技术,污泥处理技术本章教学要求:(1) 理解微生物处理废水的基本原理,掌握活性污泥法的原理与常用的几种工艺流程,掌握生物膜法的原理与几种典型处理工艺;掌握厌氧生物处理技术的机理与影响因素以及处理工艺;(2) 熟悉污泥的性质和常见的处理技术。本章教学重点: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厌氧生物处理技术、污泥的处理本章习题: P290 1, 2, 3, 5,7,13,14 废水处理微生物学基础一、废水处理中的微生物净化污水的微生物主要有细菌、真菌、藻类、原生动物和小型的后生动物等。从利用碳源的角度来

说,可分为自养型微生物和异养型微生物。从利用氧气的角度来分,有好氧、厌氧和兼性三类。针对单细胞的细菌,从形体来分,有球菌、杆菌和螺旋菌三类。净化污水中,微生物增长与递变的模式,祥教材205页。二、微生物的生理学特性生物酶与代谢过程祥教材206页。三、细菌生长曲线及莫诺公式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的增殖是活性污泥在曝气池内发生反应、有机物被降解的必然结果,而微生物增殖的结果则是活性污泥的增长。1、活性污泥的增殖曲线内源呼吸对数增殖减速增殖微生物增殖曲线氧利用速率曲线BOD降解曲线Xa 0 时间注意:1)间歇静态培养;2)底物是一次投加;3)图中同时还表示了有机底物降解和氧的消耗曲线。①适应期:是活性污泥微生物对于新的环境条件、污水中有机物污染物的种类等的一个短暂的适第 1 页应过程;经过适应期后,微生物从数量

上可能没有增殖,但发生了一些质的变化:a.菌体体积有所增大;b.酶系统也已做了相应调整;c.产生了一些适应新环境的变异;等等。BOD5、COD等各项污染指标可能并无较大变化。②对数增长期:F/M值高(?/kgVSS?d),所以有机底物非常丰富,营养物质不是微生物增殖的控制因素;微生物的增长速率与基质浓度无关,呈零级反应,它仅微生物本身所特有的最小世代时间所控制,即只受微生物自身的生理机能的限制;微生物以最高速率对有机物进行摄取,也以最高速率增殖,而合成新细胞;此时的活性污泥具有很高的能量水平,其中的微生物活动能力很强,导致污泥质地松散,不能形成较好的絮凝体,污泥的沉淀性能不佳;活性污泥的代谢速率极高,需氧量大;一般不采用此阶段作为运行工况,但也有采用的,如高负荷活性污泥法。③减速增长期:F/M值下降到一定水平后,有机底物的浓度成为微生物增殖的控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