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工程学第一章知识点蒋展鹏
- 格式:docx
- 大小:13.05 KB
- 文档页数:4
环境工程学蒋展鹏第三版知识点考研
(原创版)
目录
一、蒋展鹏《环境工程学》第三版的特点和内容
二、蒋展鹏《环境工程学》第三版在考研中的应用
三、如何有效利用蒋展鹏《环境工程学》第三版进行考研复习
四、蒋展鹏《环境工程学》第三版的优势和不足
正文
一、蒋展鹏《环境工程学》第三版的特点和内容
蒋展鹏的《环境工程学》第三版是一本非常全面且具有权威性的环境工程学教材,它覆盖了水污染控制、大气污染控制、固体废物处置与资源化、物理性污染等多个方面,为学生提供了全面的环境工程学知识体系。
这本书的出版,对于广大环境工程学领域的师生来说,是一份难得的学术资源。
二、蒋展鹏《环境工程学》第三版在考研中的应用
蒋展鹏的《环境工程学》第三版在考研中被广泛应用,很多高校的环境工程专业都将其作为指定的考研参考书。
这本书不仅是理论知识的宝库,而且它还包括了大量的实例和案例分析,对于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也大有裨益。
三、如何有效利用蒋展鹏《环境工程学》第三版进行考研复习
要想有效地利用蒋展鹏的《环境工程学》第三版进行考研复习,首先要做的就是深入理解这本书的内容。
只有在理解了书中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后,才能真正做到活学活用。
其次,就是要多做一些相关的练习题和真题,这对于提高自己的应试能力非常重要。
四、蒋展鹏《环境工程学》第三版的优势和不足
蒋展鹏的《环境工程学》第三版在教学和考研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它的优势在于内容全面、理论严谨、实践性强。
《环境工程学》(第二版)蒋展鹏绪论第一篇水质净化与水污染控制工程第一章水质与水体自净水体在自然情况下的自净,是人为净化的基础,为后面的章节奠定基础。
本章的重点在掌握水体自净的基本原理和各类水质指标。
第一节水的循环与污染科普。
了解水污染的分类。
分类是学习最好的方法,锻炼逻辑思维,促使学习者思考。
✓水污染可以分为哪几类?简述其各自的影响。
第二节水质指标与水质标准重点掌握各类水质指标,如化学需氧量(COD)、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溶解氧DO、总有机碳TOC等。
P19、26~28、32;次重要的指标为碱度、硬度。
了解水质标准,看看里面的指标有哪些熟悉,哪些不熟悉,并试着分分类。
✓水中杂质的存在形态有哪些?如果按颗粒大小分类,那么其尺寸范围各自为多少?✓水质指标可以分为哪几类?每类指标列举几个具体指标,并简要解释。
✓什么是浑浊度?简述浊度计的原理。
✓总固体、溶解性固体、悬浮固体、挥发性固体等的概念。
✓碱度的概念,掌握总碱度、酚酞碱度的计算✓硬度、碳酸盐硬度、非碳酸盐硬度的概念,会计算✓化学需氧量的概念,掌握高猛酸盐指数(I Mn)和COD cr的联系和区别✓生物化学需氧量BOD、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了解碳化生化需氧量(CBOD)和硝化生化需氧量(NBOD)。
✓总有机碳和总需氧量的概念✓饮用水水质标准中指标分为哪几类?每类举几个例子✓我国地表水按功能高低依次划分为积累?各类的适用功能是什么?✓第一类污染物和第二类污染物各指什么?第三节废水的成分与性质科普性质,了解废水的分类方法即可。
✓废水的分类?各类有哪些特点,请简要描述。
第四节水体自净作用与水环境容量水体自净的原理是本章的重点,重点了解原理,不必细抠公式;理解氧垂曲线(也不必掌握公式);掌握环境容量概念的来源,与水体自净的关系。
✓什么是水体自净?水体自净的过程有哪些?✓废水在水体中稀释的机理?✓如何理解氧垂曲线?✓什么是水环境容量?容量的大小与哪些因素相关第五节水处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该节为下文做铺垫,大致了解,后文会有详细介绍。
绪论&第一章名词解释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
环境污染:是指由于人为的或自然的因素,使得有害物质或因子进入环境,破坏了环境系统正常的结构和功能,降低了环境质量,对人类或环境系统本身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
环境问题:是指任何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环境结构和状态的变化。
公害:凡由于人类活动污染和破坏环境,对公众的健康、安全、生命、公私财产及生活舒适性等造成的危害均为公害。
污染物质:引起环境污染的物质即为污染物质。
环境科学:研究人类环境质量及其保护的和改善的科学,其主要任务是研究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环境质量的变化规律和环境变化对人类生存的影响,以及改善环境质量的理论、技术和方法。
水污染: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特性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群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
水质:水与其中所含的杂质共同表现出来的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的综合特性。
水质指标:水中杂质的种类、成分和数量,是判断水质的具体衡量标准。
水质标准:由国家或政府部门正式颁布的有关水质的统一规定。
水环境容量:一定水体在规定的环境目标下所能容纳污染物质的最大负荷量。
水体自净:经过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变化,污染物质被分散、分离或分解,最后,水体基本上或完全地恢复到原来状态,这个自然净化的过程,即为“水体自净作用”。
水体污染物:凡使水体的水质、生物质、底泥质量恶化的各种物质均称为“水体污染物”。
COD:在一定严格的条件下,水中各种有机物与外加的强氧化作用时所消耗的氧化剂量。
BOD:在水体中有氧的条件下,微生物氧化分解单位体积水中有机物所消耗的溶解氧量。
总固体:水中所有残渣的总和。
(在一定温度下,将水样蒸发至干时所残余的固体物质总量。
)试分析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环境”一词是相对于人类而言的,即指的是人类的环境。
人类与其环境之间是一个有着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依存关系的对立统一体。
环境工程蒋展鹏知识点(一)环境工程蒋展鹏简介•蒋展鹏是一名资深环境工程师•拥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和专业知识•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领域取得了卓越成就教育背景•硕士学位:环境工程,XX大学,XXXX年•学士学位:环境工程,XX大学,XXXX年技能与专业知识•环境影响评价:熟悉环境影响评价的整个流程,包括项目申报、评估报告撰写和评审等。
•大气污染控制:了解大气污染的来源、传输和控制方法,能够设计和优化大气污染治理设施。
•水污染控制:熟悉水体污染的治理理论和技术,具备水质监测和污水处理工程设计的能力。
•固体废物管理:了解固体废物的分类、转运和处理方式,掌握废物管理政策和法规。
•环境监测:熟悉环境监测方法和仪器设备,能够进行环境监测方案设计和数据分析。
•环境管理体系:了解ISO 14001环境管理体系的要求和实施,具备环境管理方案编制和审核的能力。
工作经历ABC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职位:环境工程师•时间:XXXX年至今•负责主持和参与多个环境影响评价项目,包括工业园区规划、建设项目和污染治理项目等。
•参与了大气污染控制项目,推动了工业企业的大气排放达标,并降低了大气污染物的浓度。
•执行了水污染治理项目,提高了周边水体的水质状况,保护了水生态环境。
•管理了废弃物处置项目,确保固体废物的合理处理和安全处理,减少了环境风险。
XYZ科技有限公司•职位:实习环境工程师•时间:XXXX年-XXXX年•协助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撰写评估报告和参与评审会议。
•参与大气污染治理项目,负责监测分析和效果评估工作。
•参与水质监测工作,负责采样和实验室分析。
荣誉与奖励•XXX环保先进工作者•XXX优秀论文奖参与项目•项目一:XX市工业园区污染治理项目•项目二:XX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编制•项目三:XX水体水质改善工程继续教育•参加了多个环境工程研讨会和培训课程,不断提升专业知识和技能。
以上是针对资深环境工程师蒋展鹏的相关知识点整理和详解。
绪论环境工程学的发展和内容0-1名词解释:环境: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地、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环境问题:全球环境或区域环境中出现的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现象,均概括为环境问题。
环境污染:由于自然或人为(生产、生活)原因,往原先处于正常状况的环境中附加了物质、能量或生物体,其数量或强度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使环境质量变差,并对人或其它生物的健康或环境中某些有价值物质产生了有害影响的现象。
污染物质:引起环境污染的物质即为污染物质。
公害:由人为原因引起化学污染物滋事而产生的突发事件通常称为公害。
环境科学:研究人类环境质量及其保护的和改善的科学,其主要任务是研究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环境质量的变化规律和环境变化对人类生存的影响,以及改善环境质量的理论、技术和方法。
0-2试分析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环境”一词是相对于人类而言的,即指的是人类的环境。
人类与其环境之间是一个有着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依存关系的对立统一体。
人类从周围环境中获得赖以生存、发展的空间和条件,同时其生产和生活活动作用于环境,又会对环境产生影响,引起环境质量的变化;反过来,污染了的或受损害的环境也对人类的身心健康和经济发展等造成不利影响。
0-3试讨论我国的环境和污染问题0-4什么是环境工程学?他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怎样?环境工程学应用环境科学、工程学和其它有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控制和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以改善环境质量,使人们得以健康、舒适地生存与发展的学科。
环境工程学是环境科学的一个分支,又是工程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脱胎于土木工程、卫生工程、化学工程。
机械工程等母系学科,又融入了其他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有关原理和方法。
0-5环境工程学的主要任务是什么?环境工程学应用环境科学、工程学和其它有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控制环境污染、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技术途径和技术措施。
环境工程学知识点总结环境工程学知识点总结第一章1.水中杂质及去除方法悬浮物采用重力沉降法去除,溶解物采用混凝剂去除2、污水处理流程污水-格栅沉淀池-初沉池-曝气池-二沉池-消毒-排放3。
供水处理方法典型的生活和饮用水处理工艺地表水为水源原水―混凝―沉淀―过滤―消毒―处理水地下水为水源原水―消毒―处理水4.水质处理常规处理深度处理预处理见课件5膜分离的优缺点优点:不需要投加药剂,去除的污染物范围广,可通过选用不同的膜实现预定的分离效果,运行可靠,设备紧凑,易于实现自动控制等。
缺点:设备成本和运行成本高,运行中膜易堵塞,需要定期化学清洗,预处理要求高,浓缩液处理处置存在问题。
第二章1、调节池的作用:(1)适当缓冲有机物的波动,避免生物处理系统中的冲击负荷。
(2)适当控制ph值或减小中和需要的化学药剂量。
(3)削减进入物理化学处理系统的高峰流量并使加药率能与进水相适应。
(4)当工厂不生产时,还可以保证水处理系统的连续供水。
(5)为了控制废水向城市管道系统的排放,废水负荷分布相对均匀。
(6)避免高浓度有毒废水进入生物处理厂。
(7)调节由于季节的变化而引起的流量变化。
2、格栅的作用、类型见课件功能:去除废水中的粗悬浮物和杂物的预处理方法,以保护后续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行。
3.聚落类型的特征自由沉降絮凝沉降成层沉降压缩沉降自由沉降特性:在沉降过程中,固体颗粒不改变形状和大小,也不相互粘结,独立完成沉降过程。
在一定的沉降时间后,颗粒的沉降速度保持不变。
絮凝沉淀的特点:在沉淀过程中,随着深度的增加,颗粒大小和质量都会增加。
浓度上稀下浓,ss浓度随水深度变化而变化,且呈现非线性改变沉降的过程中颗粒的沉降速度也是随深度增加而增加的。
成层沉降特点:每个颗粒的沉淀将受到其周围颗粒存在的干扰,沉速有所降低,在聚合力的作用下,颗粒群结合成为一个整体,各自保持相对不变的位置共同下沉。
压缩沉降的特点:此时,固体颗粒相互接触和支撑。
环境工程学》知识要点整理蒋展鹏主编第3 版普通专升本考试绪论与第一章水质标准和水体净化1、水质是指水和其所含的杂质共同表现出来的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的综合性质。
水质指标则表示水中杂质的种类、成分和数量,是判断水质是否符合要求的具体衡量标准。
主要分为化学性指标、物理性指标、生物性指标。
2、C OD化学需氧量的简称,指在一定严格的条件下,水中各种有机物质与外加的强氧化剂(如K2Cr2O7、KMmO 4)作用时消耗的氧化剂量,结果用氧的mg/L 数来表示。
BOD:生物化学需氧量的简称,指在有氧的条件下,水中可分解的有机物由于好氧微生物的作用被氧化分解,这个过程所需要的氧量叫做生物化学需氧量,结果用氧的mg/L 数来表示。
3、常用水质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 、《饮用水净水标准》CJ94-1999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 、《废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4、水体自净:污染物质随污水排入水体后,经过物理的、化学的与生物学的作用,污染物质被分散,分离或分解,最后受污染的水体部分的或完全的恢复原状的现象。
净化机理:1)物理过程:稀释、扩散、挥发、沉淀、上浮等。
2)化学和物理化学过程:中和、絮凝、吸附、络合、氧化、还原等。
3)生物学和生物化学过程:进入水体中的污染物质,被水生生物吸附、吸收、吞食消化等过程,特别是有机物质由于水中微生物的代谢活动而被氧化分解并转化为无机物的过程。
第二章(1-2)水的物理化学处理方法1、格栅:格栅由一组(或多组)相平行的金属栅条与框架组成,倾斜安装在进水的渠道,或进水泵站集水井的进口处,以拦截污水中粗大的悬浮物及杂质。
分类:按格栅形状分:平面格栅、曲面格栅;按栅条间隙分:粗格栅e=50-100mm、中格栅e=10-40mm、细格栅e=3-10mm ;按清除方式分:人工清除格栅、机械清除格栅、水力清除格栅。
环境工程学蒋展鹏第三版知识点考研《环境工程学蒋展鹏第三版知识点考研》知识点全面解析作为环境工程学的学习者,对于《环境工程学蒋展鹏第三版知识点考研》这一主题,我们需要从基础知识到深度理解,逐步展开全面评估,并撰写一篇有价值的文章。
一、环境工程学概述1.1 简介环境工程学是一门跨学科的综合性学科,涉及环境科学、工程学、生物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
通过对环境影响的研究和环境保护的实践,促进环境可持续发展。
1.2 知识点概述《环境工程学蒋展鹏第三版》作为环境工程学的重要教材,系统梳理了环境工程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知识,涵盖了大气、水、土壤等各个环境要素的管理和保护。
1.3 个人观点在我看来,《环境工程学蒋展鹏第三版》系统性强、内容丰富,能够为环境工程学学习者提供深入的理论与实践指导。
二、知识点深度解析2.1 大气污染控制大气污染是环境工程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环境工程学蒋展鹏第三版》系统地介绍了大气污染的来源、影响和治理措施,包括大气污染物的监测和治理技术等。
2.2 水污染控制水污染是当前环境问题中的重要方面。
教材对水污染的成因,水质评价和水处理技术等进行了详细分析,为学习者提供了全面的知识支持。
2.3 土壤污染治理土壤污染是环境工程学领域的难题之一。
蒋展鹏的教材对土壤污染的追踪、修复和保护进行了系统解析,为学习者提供了解决土壤污染问题的方法和技术。
2.4 个人观点通过学习《环境工程学蒋展鹏第三版》,我深刻认识到环境工程学的综合性和实践性,认识到环境保护事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三、总结与展望在本文中,我们通过对《环境工程学蒋展鹏第三版知识点考研》进行全面评估,并从深度和广度方面展开了主题的探讨。
通过分析教材的重要知识点,我们对环境工程学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对环境保护工作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环境工程学蒋展鹏第三版知识点考研》是一部系统而且实用的教材,对于环境工程学的学习者和从业者来说,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信在今后的学习和实践中,我们一定能够将这些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为环境保护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环境工程蒋展鹏知识点简介环境工程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涉及环境保护、水资源、大气污染、固体废物处理等方面的知识和技术。
蒋展鹏是中国环境工程领域的专家,他在环境治理和技术研究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和深厚的学术造诣。
本文将介绍蒋展鹏在环境工程领域的知识点。
1. 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是环境工程领域非常重要的基础知识,它们规定了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目标和要求。
蒋展鹏熟悉我国现行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等。
他了解这些法律法规对于企业和政府部门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应遵守的相关责任和义务。
2. 大气污染控制技术大气污染是当前环境工程领域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蒋展鹏对大气污染控制技术有深入的研究和实践经验。
他熟悉常见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源和控制方法,包括煤燃烧、工业生产、交通运输等方面的污染控制技术。
他还关注新型大气污染物的治理技术,如VOCs(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控制、颗粒物治理等。
3. 水资源管理与保护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环境工程领域关注的重点。
蒋展鹏在水资源管理与保护方面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他了解我国水资源分布情况、供需状况以及水资源管理政策和措施。
他还关注水质监测与评价、水环境综合治理等技术手段,致力于推动可持续利用和保护水资源。
4.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是环境工程领域中一个重要且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蒋展鹏在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研究成果。
他了解不同类型固体废物的处理方法,包括垃圾焚烧、填埋、物理化学处理等。
他还关注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和循环经济的技术与政策。
5. 环境风险评估与管理环境风险评估与管理是环境工程领域中一项重要的工作。
蒋展鹏了解环境风险评估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风险源识别、暴露评价、风险特征分析等。
他还关注环境应急管理和事故应急预案制定,致力于提高环境安全保障能力。
6. 环境监测与数据分析环境监测与数据分析是环境工程领域中重要的技术手段之一。
绪论环境工程学的发展和内容0-1名词解释:环境: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地、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环境问题:全球环境或区域环境中出现的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现象,均概括为环境问题。
环境污染:由于自然或人为(生产、生活)原因,往原先处于正常状况的环境中附加了物质、能量或生物体,其数量或强度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使环境质量变差,并对人或其它生物的健康或环境中某些有价值物质产生了有害影响的现象。
污染物质:引起环境污染的物质即为污染物质。
公害:由人为原因引起化学污染物滋事而产生的突发事件通常称为公害。
环境科学:研究人类环境质量及其保护的和改善的科学,其主要任务是研究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环境质量的变化规律和环境变化对人类生存的影响,以及改善环境质量的理论、技术和方法。
0-2试分析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环境”一词是相对于人类而言的,即指的是人类的环境。
人类与其环境之间是一个有着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依存关系的对立统一体。
人类从周围环境中获得赖以生存、发展的空间和条件,同时其生产和生活活动作用于环境,又会对环境产生影响,引起环境质量的变化;反过来,污染了的或受损害的环境也对人类的身心健康和经济发展等造成不利影响。
0-3试讨论我国的环境和污染问题0-4什么是环境工程学?他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怎样?环境工程学应用环境科学、工程学和其它有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控制和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以改善环境质量,使人们得以健康、舒适地生存与发展的学科。
环境工程学是环境科学的一个分支,又是工程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脱胎于土木工程、卫生工程、化学工程。
机械工程等母系学科,又融入了其他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有关原理和方法。
0-5环境工程学的主要任务是什么?环境工程学应用环境科学、工程学和其它有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控制环境污染、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技术途径和技术措施。
《环境工程学》知识要点整理(蒋展鹏、杨宏伟主编-第三版)-普通专升本考试-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环境工程学》知识要点整理蒋展鹏主编第3版普通专升本考试绪论与第一章水质标准和水体净化1、水质是指水和其所含的杂质共同表现出来的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的综合性质。
水质指标则表示水中杂质的种类、成分和数量,是判断水质是否符合要求的具体衡量标准。
主要分为化学性指标、物理性指标、生物性指标。
2、COD:化学需氧量的简称,指在一定严格的条件下,水中各种有机物质与外加的强氧化剂(如K2Cr2O7、KMmO4)作用时消耗的氧化剂量,结果用氧的mg/L数来表示。
BOD:生物化学需氧量的简称,指在有氧的条件下,水中可分解的有机物由于好氧微生物的作用被氧化分解,这个过程所需要的氧量叫做生物化学需氧量,结果用氧的mg/L数来表示。
3、常用水质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饮用水净水标准》CJ94-1999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 、《废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4、水体自净:污染物质随污水排入水体后,经过物理的、化学的与生物学的作用,污染物质被分散,分离或分解,最后受污染的水体部分的或完全的恢复原状的现象。
净化机理:1)物理过程:稀释、扩散、挥发、沉淀、上浮等。
2)化学和物理化学过程:中和、絮凝、吸附、络合、氧化、还原等。
3)生物学和生物化学过程:进入水体中的污染物质,被水生生物吸附、吸收、吞食消化等过程,特别是有机物质由于水中微生物的代谢活动而被氧化分解并转化为无机物的过程。
第二章(1-2)水的物理化学处理方法1、格栅:格栅由一组(或多组)相平行的金属栅条与框架组成,倾斜安装在进水的渠道,或进水泵站集水井的进口处,以拦截污水中粗大的悬浮物及杂质。
分类:按格栅形状分:平面格栅、曲面格栅;按栅条间隙分:粗格栅 e=50-100mm、中格栅 e=10-40mm、细格栅 e=3-10mm;按清除方式分:人工清除格栅、机械清除格栅、水力清除格栅。
《环境工程学》整理考试时间:12-29 8:00—10:00 地点:上院112绪论与第一章水质标准和水体净化1、水质是指水和其所含的杂质共同表现出来的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的综合性质。
水质指标则表示水中杂质的种类、成分和数量,是判断水质是否符合要求的具体衡量标准。
主要分为化学性指标、物理性指标、生物性指标。
2、COD:化学需氧量的简称,指在一定严格的条件下,水中各种有机物质与外加的强氧化剂(如K2Cr2O7、KMmO4)作用时消耗的氧化剂量,结果用氧的mg/L数来表示。
BOD:生物化学需氧量的简称,指在有氧的条件下,水中可分解的有机物由于好氧微生物的作用被氧化分解,这个过程所需要的氧量叫做生物化学需氧量,结果用氧的mg/L数来表示。
3、常用水质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饮用水净水标准》CJ94-1999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 、《废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4、水体自净:污染物质随污水排入水体后,经过物理的、化学的与生物学的作用,污染物质被分散,分离或分解,最后受污染的水体部分的或完全的恢复原状的现象。
净化机理:1)物理过程:稀释、扩散、挥发、沉淀、上浮等。
2)化学和物理化学过程:中和、絮凝、吸附、络合、氧化、还原等。
3)生物学和生物化学过程:进入水体中的污染物质,被水生生物吸附、吸收、吞食消化等过程,特别是有机物质由于水中微生物的代谢活动而被氧化分解并转化为无机物的过程。
第二章(1-2)水的物理化学处理方法1、格栅:格栅由一组(或多组)相平行的金属栅条与框架组成,倾斜安装在进水的渠道,或进水泵站集水井的进口处,以拦截污水中粗大的悬浮物及杂质。
分类:按格栅形状分:平面格栅、曲面格栅;按栅条间隙分:粗格栅 e=50-100mm、中格栅 e=10-40mm、细格栅 e=3-10mm;按清除方式分:人工清除格栅、机械清除格栅、水力清除格栅。
绪论&第一章名词解释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
环境污染:是指由于人为的或自然的因素,使得有害物质或因子进入环境,破坏了环境系统正常的结构和功能,降低了环境质量,对人类或环境系统本身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
环境问题:是指任何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环境结构和状态的变化。
公害:凡由于人类活动污染和破坏环境,对公众的健康、安全、生命、公私财产及生活舒适性等造成的危害均为公害。
污染物质:引起环境污染的物质即为污染物质。
环境科学:研究人类环境质量及其保护的和改善的科学,其主要任务是研究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环境质量的变化规律和环境变化对人类生存的影响,以及改善环境质量的理论、技术和方法。
水污染: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特性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群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
水质:水与其中所含的杂质共同表现出来的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的综合特性。
水质指标:水中杂质的种类、成分和数量,是判断水质的具体衡量标准。
水质标准:由国家或政府部门正式颁布的有关水质的统一规定。
水环境容量:一定水体在规定的环境目标下所能容纳污染物质的最大负荷量。
水体自净:经过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变化,污染物质被分散、分离或分解,最后,水体基本上或完全地恢复到原来状态,这个自然净化的过程,即为“水体自净作用”。
水体污染物:凡使水体的水质、生物质、底泥质量恶化的各种物质均称为“水体污染物”。
COD:在一定严格的条件下,水中各种有机物与外加的强氧化作用时所消耗的氧化剂量。
BOD:在水体中有氧的条件下,微生物氧化分解单位体积水中有机物所消耗的溶解氧量。
总固体:水中所有残渣的总和。
(在一定温度下,将水样蒸发至干时所残余的固体物质总量。
)试分析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环境”一词是相对于人类而言的,即指的是人类的环境。
人类与其环境之间是一个有着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依存关系的对立统一体。
人类从周围环境中获得赖以生存、发展的空间和条件,同时其生产和生活活动作用于环境,又会对环境产生影响,引起环境质量的变化;反过来,污染了的或受损害的环境也对人类的身心健康和经济发展等造成不利影响。
什么是环境工程学?他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怎样?环境工程学应用环境科学、工程学和其它有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控制和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以改善环境质量,使人们得以健康、舒适地生存与发展的学科。
环境工程学是环境科学的一个分支,又是工程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脱胎于土木工程、卫生工程、化学工程。
机械工程等母系学科,又融入了其他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有关原理和方法。
环境工程学的主要任务是什么?环境工程学应用环境科学、工程学和其它有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控制环境污染、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技术途径和技术措施。
因此,它有着两方面的任务:既要保护环境,使其免受和消除人类活动对它的有害影响;又要保护人类的健康和安全免受不利的环境因素损害。
具体讲就是重点治理和控制废水、废气、噪声和固体废弃物,研究环境污染综合防治的方法和措施。
环境工程学的主要内容有哪些?(1)水质净化与水污染控制工程;(2)大气污染控制工程;(3)固体废弃物控制及噪声、振动与其他公害防治工程;(4)清洁生产、污染预防与全过程污染控制工程;(5)环境规划、管理和环境系统工程;(6)环境监测与环境质量评价。
水质指标可以分为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学的三大类:①物理性水质指标:感官物理性状指标:温度、色度、嗅和味、浑浊度、透明度其他物理性水质指标:总固体、悬浮固体、溶解固体、可沉固体、电导率②化学性水质指标:一般化学性水质指标:PH、碱度、硬度、各种阳离子、各种阴离子、总含盐量、一般有机物有毒化学性水质指标:各种重金属、氰化物、多环芳烃、各种农药氧平衡指标:溶解氧(DO)、化学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总需氧量(TOD)③生物学水质指标:一般包括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数、各种病原细菌、病毒#水污染综合防治:①减少废水和污染物排放量,包括节约生产废水,规定用水定额,改善生产工艺和管理制度、提高废水的重复利用率,采用无污染或少污染的新工艺,制定物料定额等。
②发展区域性水污染防治系统,包括制定城市水污染防治规划、流域水污染防治管理规划,实行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发展污水经适当人工处理后用于灌溉农田和回用于工业,在不污染地下水的条件下建立污水库,枯水期贮存污水减少排污负荷、洪水期内进行有控制地稀释排放等。
③发展效率高、能耗低的污水处理等技术来处理污水。
1-2 试区别悬浮固体和可沉固体,区别悬浮固体和浑浊度。
它们的测定结果一般如何表示?如果对水样进行过滤操作,将滤渣在103~105℃下烘干后的重量就是悬浮固体,结果以mg/L 计。
而可沉固体是指将1L 水样在一锥形玻璃筒内静置1h 后所沉下的悬浮物质数量,结果用mL/L 来表示。
浑浊度是指水中不溶解物质对光线透过时所产生的阻碍程度。
一般来说,水中的不溶解物质越多,浑浊度也越高,但两者之间并没有固定的定量关系。
因为浑浊度是一种光学效应,它的大小不仅与不溶解物质的数量、浓度有关,而且还与这些不溶解物质的颗粒尺寸、形状和折射指数等性质有关。
将蒸馏水中含有1mg/L 的SiO2 称为 1 个浑浊度单位或 1 度。
由此测得的浑浊度称为杰克逊浊度单位(JTU)。
水污染分类:A按来源:工业、农业、生活、矿山废水B按性质:化学性污染、物理性污染、生物性污染水质指标分类:(※不定项选择题)(1)物理性水质指标:A感官:温度、色度、嗅和味、浑浊度、透明度;B其他:总固体、悬浮固体、溶解固体、可沉固体、电导率;(2)化学性水质指标:A 一般化学性:pH、碱度、硬度、阳离子、阴离子、总含盐量、一般有机物;B有毒化学性:重金属、氰化物、多环芳烃、农药;C氧平衡:DO、COD、BOD、TOD;(3)生物学水质指标:细菌总数、总大肠杆菌数。
①浑浊度:不溶性物体对光线透过时所产生的阻碍程度;②水中固体(蒸发残渣):一定温度下将水样蒸发至干时所残余的固体物质总量;103~105℃时蒸发称“总固体”溶解固体:过滤后,取滤液103~105 ℃烘干后质量悬浮固体:过滤后,取滤渣103~105 ℃烘干后质量固定性固体:灼烧后残余物质的质量。
挥发性固体(灼烧减重):600 ℃蒸发干燥后固体失去的重量;总固体=固定性固体+挥发性固体总固体=溶解固体+悬浮固体< 例题1-1(P20) >③总含盐量:水体中所含各种溶解性矿物盐类的总量。
④碱度:水接受质子的能力。
引起碱度的离子:HCO3-、CO32-、OH-(最主要)HSiO3-、H2BO3-、HPO42-等测定方法:中和滴定法指示剂:酚酞(变色范围pH8.3);甲基橙(变色范围pH4.4)酚酞碱度(P):酚酞作指示剂,总碱度的一部分;甲基橙碱度(T):总碱度;碱度计算表1-3(P23);注意:水样先加酚酞酸液滴定到变色(P)后加甲基橙继续滴定到变色时所用H+物质的量为M非T,T=P+M;⑤硬度:由于能与肥皂作用生成沉淀和与水中某些阴离子化合生成水垢的二价金属离子(钙和镁离子)的存在而产生的。
多用EDTA络合滴定法测定。
分为以下两种硬度:碳酸盐硬度(暂时硬度):主要由钙镁的碳酸盐和重碳酸盐形成,受热煮沸除去。
非碳酸盐硬度(永久硬度):主要由钙镁的硫酸盐和氯化物形成,不受加热影响。
总硬度=碳酸盐硬度+非碳酸盐硬度⑥化学需氧量(COD/CODCr):一定严格的条件下,水中各种有机物质与外加的强氧化剂(重铬酸钾K2Cr2O7)作用时所消耗的氧化剂量。
结果用氧的mg/L表示。
代表废水有机质总量。
⑦耗氧量(高锰酸盐指数/OC/CODMn):水中各种有机物质与外加的强氧化剂(高锰酸钾KMnO4)作用时所消耗的氧化剂量。
⑧生物化学需氧量(BOD):有氧条件下,水中可分解有机物由好氧微生物氧化分解所需的氧量。
BOD5:5日生物化学需氧量(20℃)≈总BOD的70%COD和BOD关系:CODCr > BOD > CODMnBOD/ COD > 0.3 则适宜用生物化学处理⑨总有机碳(TOC):900-950℃,高温燃烧有机碳生成的二氧化碳量,常以碳表示(mg/L),应先去除无机碳的干扰(加酸)。
⑩总需氧量(TOD):900℃,有机物高温燃烧变成稳定的氧化物的需氧量。
3.水质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5类标准(P37) 对应适用区域污水综合排放标准:3级标准(P38),与地表水质标准对应关系。
1.给水处理基本方法:常规工艺图1-11(P56)原水→混凝→沉淀→过滤→消毒→饮用水2.废水处理基本方法:废水处理原则:A改革工艺,减少废物排放量,推进清洁生产;B重复利用废水:中水回用;C回收有用物质;D对废水进行妥善处理;E经济性,技术先进性;废水处理程度确定:A按水体水质要求;B按处理厂能达到的处理程度;表1-15 (P58)C考虑水体的稀释和自净能力;例1-7(P58)废水处理的基本方法物理:物理作用,沉淀、过滤、气浮、蒸发、离心分离、超滤、反渗透等化学:化学反应,中和、氧化还原、混凝、电解、萃取、吹脱、吸附、离子交换、电渗吸等生物:生物化学作用,活性污泥、生物膜、生物氧化塘、土地处理系统等按处理程度:一级:去除大颗粒悬浮物;二级:去除溶解态和胶体态有机杂质;三级:(深度处理)营养物质和难降解有机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