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综述论文(肠内营养的临床应用及护理进展)

综述论文(肠内营养的临床应用及护理进展)

综述论文(肠内营养的临床应用及护理进展)
综述论文(肠内营养的临床应用及护理进展)

肠内营养的临床应用及护理进展摘要: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被认为是营养支持的两大支柱。肠外营养曾一度被人们认为是万能的营养良方。但随着营养支持的理论和实践的不断完善,人们对胃肠道功能认识的不断加深,肠内营养的优势逐渐显现出来。由于其具有价廉、安全、有效、合乎生理、操作简便、易于推广等优点,已成为外科临床营养支持的首选途径[1]。随着肠内营养应用范围不断的扩大,其护理质量要求也随之提高,护理措施也逐渐完善。现就肠内营养的临床应用及护理进展做一综述。

关键词:肠内营养;临床应用;护理;进展

营养的重要性早为人们所熟知,无论在传统医学或现代医学中都很强调营养的作用。实验研究证实肠内营养不但有供给营养的作用,且能改善肠粘膜的屏障功能。于是, 肠外营养与肠内营养的应用比例从肠外营养多于肠内营养逐渐转向为肠内营养多于肠外营养[2]。

1 营养支持的重要性和肠内营养的目的

营养支持按营养素进入人体的途径可分为肠外营养(PN)和肠内营养(EN)。肠内营养的目的不仅是改善肠道屏障功能,维持肠黏膜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完整性,还可以促进肠蠕动功能的恢复,加速门静脉系统的血液循环,促使胃肠道激素的分泌,使营养物质中的营养因子直接进入肝脏,这是单纯肠外营养所不具备的作用[3]。

2 肠内营养的适应症及禁忌症

2.1适应症:

由于肠内营养用于临床的时间比较晚,所以适应症尚不规范,普遍认为当病人因原发疾病或因治疗与诊断的需要无法经口、和不愿经口摄食,或摄入的食物不足以满足生理需要,且小肠吸收功能尚可耐受时,均可采用肠内营养[4]。根据近几年来的资料统计, 有以下几种情况[5]:①营养不良患者的术前、术后支持治疗。

②严重的创伤、烧伤等高分解代谢的患者。③肿瘤导致的营养不良。④老年营养不良、畏食症。⑥中风、昏迷等管喂治疗的患者。⑦口腔、耳鼻喉科手术后需流质饮食的患者。⑧消化管及食管的手术,术中可置胃管或空肠造瘘管,术后从第3 d 可以进行肠内营养,不仅能改善氮平衡,同时也有利于促进胃肠道功能与生理功能的恢复。

2.2禁忌症:

下列情况不宜应用或慎用肠内营养: ①小肠广泛切除后早期(1 个月内) 。②处于严重应激状态、麻痹性肠梗阻、上消化道出血、腹膜炎、顽固性呕吐或严重急性期腹泻。③空肠瘘缺乏足够小肠吸收面积的病人。④年龄< 3 个月的婴儿不能耐受高渗的肠内营养。⑤症状明显的糖尿病、接受大剂量类固醇药物治疗及糖耐量异常的病人,不能耐受肠内营养的高糖负荷。⑥严重吸收不良综合征及长期少食衰弱的病人。⑦急性完全性肠梗阻或胃肠蠕动严重减慢的病人。⑧急性重症胰腺炎急性期病人。⑨没有明显肠内营养适应证的病人。⑩休克病人[6]。

3 肠内营养液的种类及适用范围

随着肠内营养支持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其营养制剂也不断改进和发展,尤其引起人们普遍关注的是以下这些物质的添加[7]。①谷氨酰胺。其是肠道的主要供能物质,肠道对谷氨酰胺的摄取远超过其它任何一种氨基酸。尤其在创伤、感染等应激状态上。谷氨酰胺可以减少肠管通透性,预防肠道细菌易位,改善生存。

②精氨酸。其在机体代谢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参与免疫和血管张力的调节。在创伤、感染的严重应激时,补充外源性精氨酸,不仅可填补机体内精氨酸的需求,而且还能促进生长激素及胰岛素分泌,纠正代谢紊乱,减少创伤后氮的丢失,加速创伤的愈合。③人体肠道的原居菌(乳酸菌、双歧杆菌)。其能与肠内致病菌竞争,调节肠道菌群,保护黏膜生物屏障,增加免疫细胞活性和抗体量,改善肠道功能。

④水溶性膳食纤维。长期不能进食患者在行肠内营养初期出现腹泻或便秘绝大多数是因为肠内营养制剂中不含水溶性膳食纤维,进而引起小肠黏膜萎缩所致。近期,庞晓军[8]等人利用商品化的肠内营养制品——瑞素为主要原料,根据患者病情,再加入氨基酸、葡萄糖、食用植物油等基本营养元素,以乳化技术个体化配制而成一种新型的肠内营养制剂。经试验证明自配肠内营养液在促进伤口愈合率和提高淋巴细胞计数优于膳食组,同时自配肠内营养液与商品化的肠内营养液—瑞素比较,效果无差异,但自配肠内营养液成本较低。

4 肠内营养的途径

4.1鼻胃管及鼻肠管经鼻管饲有将营养物质直接灌入胃或通过幽门灌入小肠两种方法,适用于< 30 天的肠内营养支持者。由于鼻胃管和鼻肠管创伤小应优先考虑。鼻胃管喂养的优点是放置简单,胃容量大、对营养液渗透压不敏感,尤其适用于灌注要素饮食、匀浆饮食的病人。但是鼻胃管对于术后合并胃动力障碍、胃肠吻合口瘘的病人并不适用。对于可能引起返流、误吸的病人,如老年人、昏迷和有严重食管返流的病人也不适宜。这时应将营养管置入十二指肠,甚至近端空肠,即放置鼻肠管。现临床常用复尔凯螺旋型鼻肠管,但前提是上消化道必须有正常的解剖结构和功能,否则可在胃镜或X线辅助下放置[9]。

4.2胃(肠)造口当病人肠内营养支持>4 周时,应行胃(肠)造口术,可在手术、透视、内镜下完成。胃造口术容易操作但缺点与鼻胃管相似,易发生返流与误吸,同时对于胃肠吻合口瘘和胰腺疾病病人也不适用。故临床上以空肠造口较为普遍。但手术行空肠造口有不少的并发症,包括肠梗阻、肠坏死、脓肿及瘘。这些都促使了内镜下空肠造口技术的发展,即经皮内镜下胃造口术(PEG)、肠造口术(PEJ)。PEG及PEJ作为一种微创技术,既减少了传统胃肠减压和鼻饲管带来的呼吸道感染以及食管返流等并发症,又避免了手术行胃及肠造瘘的较大创伤,且无需全身麻醉,恢复快,甚至在门诊也可进行,使营养支持可以在家中长期安全的进行[10]。

5 肠内营养的投给方式

肠内营养的投给方式有一次性投给、间歇性重力滴注和连续性经泵滴注3 种方式。现临床最常用——连续性经泵滴注,因其不但营养素吸收的效果好,而且胃肠道不良反应少。王静[11]经实验对照发现应用营养泵进行肠内营养液的输入,既可保证营养液以稳定的浓度、均匀的速度输入,又可有效地预防食物返流等并发症的发生。而某些特殊疾病,如王蕊[12]等人则认为对接受机械通气的病人采用一次性投给较连续性滴注所引起的呕吐、腹泻、返流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因此肠内营养的投给方式不但取决于营养液的质和量,喂养管的类型、大小及管端的位置,还取决于疾病本身的特点。

6 护理进展

6.1.心理社会支持:首先告知病人并解释肠内营养的原因、必要性、应用方法、应用阶段的时间长短、可能产生的不适、需要配合的事项;让病人了解肠内营养可能带来的生活方式的改变;健康指导要将病人家属包括在内,特别应让亲属了

解费用问题[13]。

6.2营养管的护理:①妥善固定营养管。测量鼻饲管(或胃肠造瘘管)留在鼻(或造瘘口)外的长度并做标记。②保持营养管通畅。在输注肠内营养期间,尤其是输注整蛋白或含膳食纤维的肠内营养液时,每2-4 h用温开水10-20 ml冲洗体内导管一次,体外管道每天更换一次。较细的经皮造口管或鼻肠管,则用灭菌注射用水经“Y”型管与营养管相连,与营养液同时输注,以达到稀释和冲洗的目的,以防堵塞。经肠内营养管给药时,先将药物碾碎溶解后注入,再用温开水冲管。输注管路24 h更换一次。每次灌注前后用20mL 温开水或温盐水冲洗一次,外口处每日用酒精消毒。③喂养管标记清楚,切勿把肠内营养液当成静脉输液注入体内。6.3营养液输注速度的控制:肠内营养时必须控制输注速度,一般输注速度为25-50ml/小时,12-24小时增加25ml,最大速度为100-125ml/小时,严格控制输注速度,建议使用输入泵维持。如病人不能耐受,应及时减慢输注速度或停止输注。

6.4.营养液温度的控制:营养液输注的温度一般以37-40o C为宜。夏季,将袋装营养液放在普通室温下避开空调即可。寒冷季节输注时应先加温。王冬梅[14]等将进行肠内营养的病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在滴注营养液时使用输液增温器加热,而对照组不使用,营养液温度为室温。其结果显示,使用输液增温器可以明显减少低温导致的肠管痉挛而产生的不同程度的腹痛、腹胀、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6.5 营养液的配制与保存:配制前应先评估肠内营养剂的性状、包装是否完好及有无过期。肠内营养剂粉制剂使用时应现用现配,并充分溶解,无凝块,配制浓度要准确[15]。配好的营养液在室温下放置不超过4 小时, 在冰箱内( 4℃) 保存不超过24 小时。肠内营养操作前,应洗手,戴口罩[16]。

6.6 加强基础护理:由于禁食和鼻腔置管,患者唾液分泌减少,口鼻腔黏膜干燥,易滋生细菌。为避免发生口腔溃疡、霉菌感染等,给予口腔护理每日2次。如发现口腔溃疡、霉菌感染,及时报告医生给予相应药物治疗[17]。

6.7 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①鼻、咽、食管损伤, 喂养管周围瘘或感染, 喂养管堵塞等机械性和感染性并发症。经鼻插管者, 注意定时观察鼻腔黏膜的完整性, 每日清洁鼻腔、口腔,并滴石蜡油润滑鼻腔。造瘘者,注意观察瘘口周围皮肤有无发红、糜烂、感染, 导管周围有无胃液、肠液溢出。局部涂氧化锌软膏保护瘘口周围皮肤。②误吸、恶心、呕吐、腹泻、便秘等胃肠道并发症,临床上最为常见。首先在进行肠内营养时应抬高床头30-40°,如病情允许可取半卧位。尽可能使用输入泵连续滴注,但应避免夜间输注, 并定时检查胃充盈程度及胃内残留量。胃内残留量>100-150ml, 应减慢或停止滴注。配制及输注营养液的过程中要注意无菌操作, 避免污染。合理使用抗生素,防止肠道菌群失调。掌握好营养液的“三度”,即温度、浓度、速度,必要时可考虑补充膳食纤维[18]。严重腹泻者且控制不理想时,应停止肠内营养,建议改用肠外营养。同时,还应保持肛周皮肤清洁干燥,可用温水擦拭后涂氧化锌或鞣酸软膏,防止皮肤破溃[19]。③水、电解质失衡、血糖紊乱等代谢性并发症。定期测电解质、血糖、尿糖、体重等,并记录出入量。长期肠内营养病人可有凝血酶原时间延长, 应遵医嘱每周或必要时给维生素K 预防。④其他:如应激性溃疡和吻合口瘘。一旦胃液呈咖啡色及粪便颜色改变时,应警惕应激性溃疡出血,及时留取标本送检。同时严密观察心率、血压变化。而有效的胃肠减压是减少吻合口瘘的有效措施[20]。

7小结

营养不良在住院患者中极为常见,不仅可以导致患者的免疫功能受损、创口

愈合延迟、肌力减退及心理障碍等,也能延长住院时间(比营养正常者至少延长5天),医药费用增加近50%[21]。同时,随着人口的不断老龄化和高龄化,如何在临床合理、有效的应用肠内营养,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完善护理措施。并且更快、更深入地推动肠内营养在家庭、社区的发展,以使有限的卫生资源能够发挥最大的社会卫生效益,将成为我们未来最重要的营养课题。

参考文献

[1]陈艳秋,孙建琴,宗敏等.住院病人营养不良患病率调查与分析.肠外与肠内营养.2006,13(1):29-32.

[2]王新波,李宁.危重患者肠内营养支持的策略与途径选择.临床外科杂志.2007,15(9):638-640.

[3]曹玉,郑永红,李飞等.肠内营养的临床应用进展.江苏药学与临床研究.2006,14(1):46-48.

[4]王迎春,段丽芳,张丽.浅析肠内营养的临床应用进展.中国药房.2007,18(29):2310-2313.

[5]庞晓军,奉涛,罗剑华.肠内营养液个体化应用.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7,27(10):1457-1458.

[6]秦环龙,杨俊.外科手术后肠内营养的时机途径和制剂选择.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8,28(1):79-80.

[7]姚礼庆,钟芸诗,周平红.经皮内镜胃造瘘和小肠造瘘术的临床应用价值.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2006,10(4):250-253.

[8]庞晓军,阚春梅,赵艳芳.机械通气病人肠内营养3 种鼻饲方式的比较护理研究.2007,21(1): 57-58.

[9]潘仁龙,张晓峰,杜卫阳.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预后的影响.肠外与肠内营养.2006,13(3):165-167.

[10]阳文新,钟正江,申红等.颅脑手术后病人的早期营养支持.肠外与肠内营养.2006,13(6):365-367.

[11]王静.经鼻空肠管肠内营养在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应用.中国民康医学.2008,20(1):18-20.

[12]张艳芳,孙涛.消化道肿瘤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疗效观察及护理.蚌埠医学院学报.2006,31(6):572-573.

[13]马英莉,冯志红,陈中英.食管癌、贲门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对肠功能恢复的影响.现代肿瘤医学.2006,14(6):766-767.

[14]蒋晓松,周新华.胃癌病人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研究.岭南现代临床外科.2007,7(6):430-442.

[15]李增才,王轩,张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胰及胃肿瘤术后胃潴留的应用探讨.临床肿瘤学杂志.2007,12(7):517-519.

[16]李月春,伍晓汀,罗婷等.早期肠内营养在结直肠癌术后的应用研究.华西医学.2006,21(1):26-27.

[17]李忠,巴哈提,李军等.围手术期部分肠内营养对胃癌病人术后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的影响.肠外与肠内营养.2008,15(1):29-32.

[18]叶向红,王新颖,倪元红等.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肠内营养的实施与护理.肠

外与肠内营养.2006,13(4):227-230.

[14]王冬梅,蔡秋妮. 输液增温器在肠内营养中的应用.现代护理.2007,13(3):278.

[20]王艳书,雷玉,孟红丽.肠内营养在外科中的应用及最新护理进展.卫生职业教育.2008,26(1):97-99.

[21] Troud M,Duncan H,Nightingale J.Guidelines for enterral feeding in adult hospital patients.Gut,2003,52(Suppl):12.

肠内营养护理常规最新

肠内营养护理常规 一、概念 将可直接被消化或经简单的化学性消化就能吸收的营养剂经口或通过鼻置管或胃肠道造口注入胃肠道的方法称为肠道内营养。 二、途径和方式 (一)经胃:分鼻胃管和胃造瘘管。 (二)经空肠:空肠造口或鼻肠管(营养管的管尖位于幽门后高位空肠)。 (三)灌注方式 1.一次性输注:每次定时用注射器推注200-250ml肠内营养液进行喂养的方法。 此方法仅适用于经鼻胃置管或胃造口患者。空肠置管或肠造口患者不宜使用,可导致肠管扩张而产生明显的症状,使患者难以耐受。 2.间隙重力滴注:指在1h左右的时间内,将配制好的营养液借重力作用缓缓滴 入患者胃肠内的方法。一般4-6次/天,250-500ml/次。间隙滴注法多数患者可以耐受。 3.连续输注:指营养液在输液泵的控制下连续输注18-24h的喂养方法。适合病情 危重患者及空肠造口喂养患者。优点为营养素吸收好,患者大便次数及量明显少于间隙性输注,胃肠道不良反应少。实施时输注速度由慢到快,营养液浓度由低到高。 三、护理问题/关键点 1.胃肠道是否耐受 2.返流及误吸 3.胃潴留

4.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5.教育需求 四、评估 (一)营养途径包括经鼻胃管、鼻肠管、胃造瘘或空肠造瘘途径 1. 位置是否正确,用多种方法证实管道末端在胃肠道内:回抽、拍片、听诊等,对 于不确定位置者,必须用多种方法或者多人证实后方能给予肠内营养 2.评估造瘘口周围皮肤是否正常,有无感染或者糜烂,有无渗液 (二)营养液类型 (三)肠内营养液灌注方式 (四)肠内营养液灌注的剂量及灌注的速度 (五)胃肠道 1.胃肠道耐受情况:肠鸣音,有无恶心、呕吐、腹胀、腹痛、便秘、腹泻等 2.有无胃潴留 3.大便颜色、性状、量和次数 (六)有无返流:注意痰液及口腔内分泌物颜色及性状的观察,如果有类似营养液的物质,应该报告医生 (七)营养状况:白蛋白水平、血色素、体重等 五、干预措施 (一)患者体位床头抬高大于30度,以减少返流的几率。 (二)营养管的维护 1.妥善固定营养管,鼻肠管应该列入特殊管道给予加固,防止脱出。 2.空肠营养管应每班检查缝线是否牢固,必要时及时加固。

肠内营养的应用与护理【试题】

肠内营养的应用与护理复习题 单选题 1、肠内营养的最常见并发症是( D ) A恶心B呕吐C腹胀D腹泻 E 吸入性肺炎 2、肠内营养最严重并发症( E ) A恶心B呕吐C腹胀D腹泻 E 吸入性肺炎 3、肠内营养小于6周,有高度肺吸入风险应选择哪种管喂途径(B )A鼻胃管B鼻肠管C胃造口术D空肠造口术 4、肠内营养大于6周,有高度肺吸入风险应选择哪种管喂途径 ( C ) A鼻胃管B鼻肠管C胃造口术D空肠造口术 5、允许性低热卡的初始能量选择一般为( B ) A 10-20千卡/KG/DAY B 20-25千卡/KG/DAY C 30-35千卡/KG/DAY D 40-45千卡/KG/DAY 6、肠内营养无菌配置后在4℃冰箱内可存放( D ) A 4h B 8h C 12h D 24h 7、鼻饲前抽取胃残余量,大于( D )应减量或暂停鼻饲 A 50ML B 100ML C 150ML D 200ML 8、肠内营养液在常温下可以保存( C ) A 12h B 4h C 8h D 24h 9、肠内营养时应将床头摇高( D )灌完后()h可放平 A 15°,1/2 B 20°,1/2 C 30°,1/2 D 30°,1

10、早期肠内营养指:进入ICU( B )小时或()小时内,并且血流动力学稳定,无肠内营养禁忌症的情况下开始肠道喂养 A 12,24 B 24,48 C 48,36 D 36,72 11、下面哪项可判断不能开展肠内营养治疗( d ) A 胃残余量<200ml B 美蓝吸收实验阴性 C 无肠鸣音 D 严重腹胀 12、腹泻临床阳性体征不包括( D ) A 水样便>300ml/天 B 肠内营养后明显腹胀及反流 C 大便失禁>4次/天 D 导管或创口污染风险 13、EN是指( B ) A 完全肠内营养 B 肠内营养 C 肠外营养 D 完全肠外营养 14、吸入性肺炎临床表现不包括( D ) A 呼吸急促 B 心率增快 C 急性肺水肿表现 D X线表现出浸润哑铃状阴影 15、最常见的营养支持方式为(D ) A 口服B管喂 C 肠外营养 D 管喂+肠外营养 多选题 1、肠内营养的重要作用有(ABCDE ) A、维持和改善肠粘膜屏障功能 B、促进肠蠕动功能的恢复

肠内营养护理常规最新版本

肠内营养护理常规 一、预防误吸 (1)妥善固定营养管:若经鼻胃管喂养时,应将营养养管妥善固定于面颊部,防止脱出。 (2)取合适的体位:根据营养管位置及病情,置病人于合适的体位。伴有意识障碍、胃排空迟缓、经鼻胃管或胃造瘘管输注营养液的病人应取半卧位,以防营养液反流和误吸。 (3)加强观察:若病人突然出现呛咳、呼吸急促或咳出类似营养液的痰液,应疑有营养管移位并致误吸的可能,应鼓励和刺激病人咳嗽,以排出吸人物和分泌物,必要时经鼻导管或气管镜清除误吸物。 二、维持病人正常的排便形态 约5%-30%的肠内营养治疗病人可发生腹泻。 (1)控制营养液的浓度:从低浓度开始滴注营养液,再根据病人胃肠道适应程度逐步递增,以避免营养液浓度和渗透压过高引起的胃肠道不适、肠痉挛、腹胀和腹泻。 (2)控制输注量和速度:营养液宜从少量开始,250-500ml/d,在5-7天内逐渐达到全量。输注速度以20ml/h起,视适应程度逐步加速并维持滴速为100-120ml/h。以营养泵控制滴速为佳。

(3)保持营养液的适宜滴注温度:营养液的滴注温度以接近正常体温为宜,过烫可能灼伤胃肠道黏膜,过冷则刺激胃肠道,引起肠痉挛、腹痛或腹泻。可在输注管近端自管外加热营养液,但需防止烫伤病人。 (4)用药护理:某些药物,如含镁的抗酸剂、电解质等可致肠痉挛和渗透性腹泻,须经稀释后再经营养管注人。对严重低蛋白血症者,遵医嘱先输注人体清蛋白或血浆,以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 (5)避免营养液污染、变质:营养液应现配现用;保持调配容器的清洁、无菌;悬挂的营养液在较凉快的室温下放置时间小于6~8小时,若营养液含有牛奶及易腐败成分时,放置时间应更短;每天更换输注管道、袋或瓶。 三、定时冲洗营养管,保持通畅。 为避免营养管阻塞,于输注营养液前、后及连续管饲过程中每间隔4小时及特殊用药前后,都应用30ml温开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营养管。药丸经研碎、溶解后直接注入营养管,避免因加入营养液后与之不相容而凝结成块粘附于管壁或堵塞管腔。 四、健康教育 (1)向患者解释肠内营养的目的和意义,取得患者合作 (2)饮食摄人不足和营养不良对机体可能造成危害。

肠内营养支持及管路护理

肠内营养支持及管路护理 一、肠内营养的定义I 肠内营养是通过口服或鼻饲等方式经胃肠道提供代谢需要的热量及营养成分的营养支 持方式,它是一种价廉、简便、有效、合乎生理的营养方式。 二、临床营养支持目的 临床营养支持的目的是通过营养支持维持氮平衡,保存瘦肉体,维持细胞、组织器官的 功能,促进病人康复。通过营养支持,改善病人的营养状态,维持肠黏膜的结构和功能的完 整,明显减少肠源型感染的发生。 三、肠内营养的特点 为机体提供各种营养物质;增加胃肠道的血液供应;刺激内脏神经对消化道的支配和消化道激素的分泌;保护胃肠道的正常菌群和免疫系统;维持肠黏膜屏障、维持胃肠道正常的 结构和生理功能;减少细菌和毒素易位;符合消化生理,有利于内脏蛋白质合成和代谢调节,对循环干扰较少,预防肝内胆汁淤积,降低肝功能损害;操作方便,临床管理便利,同时费用也较低。肠内营养治疗是疾病治疗基础。 四、对肠道功能的重新认识 在80年代以前,人们一直认为机体应激时,肠道只是处于一个“休眠状态”。80年代后对肠道功能有了重新的认识,在机体应激时,肠道是一个中心器官,而且认为肠道是机 体的免疫器官,含有全身60 %的淋巴细胞。 由于观念的转变,对于肠道的功能也有了重新的认识。过去认为肠道功能仅仅是营养物 质的消化和吸收。而现在认为,肠道功能除了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外,还是人体最大的免 疫器官,是器官的中心,是判断危重病人预后的重要指标。通过肠内营养支持,将营养从肠

伤性的治疗。所以,目前对于肠内营养支持在临床上应用越来越多。 五、肠内营养的应用原则 肠内营养的应用原则是,当胃肠道有功能,能安全使用时使用它。这是我们近年来对于 肠内营养及肠道功能的正确认识。 六、营养途径选择 经口营养不足或不能经口营养时,需要肠内营养治疗。如果肠内营养治疗可能,短期(小 于30天)或限期未定时,可以先用鼻肠管进行肠内营养支持;如果是判断为长期(大于30天)的营养支持,可以通过内窥镜做经皮内窥镜胃造口术(PEG )进行肠内营养,或通过 剖腹手术进行空肠细针穿刺造口。如果肠内营养治疗不耐受,可选择肠外营养。肠外营养短 期者可以通过外周静脉给予,长期者通过中心静脉给予。 七、肠内途径的选择 PPT10图片中绿色的是鼻胃管,黄色的是鼻空肠管,红色的是PEG经胃到小肠的造口管,紫色的是空肠细针穿刺造口术后进行的造口管。 八、肠内营养用法 肠内营养用法包括以下几种:推注法、重力滴注、间断泵喂养和持续泵喂养。小肠内喂养建议米用喂养泵喂养方式。| 一次性输注的优点是操作简单,缺点是并发症多,适应证是置鼻胃管或胃造口。间歇性重力滴注的优点是操作简单、活动方便,但并发症较多,适应证是鼻饲喂养。持续胃肠泵输 注的优点是并发症少、营养吸收好,缺点是活动时间少,适应证是危重空肠造口。 九、肠内营养治疗操作的方法 (一)一次性输注

全胃切除术后的病人肠内营养的应用及护理

全胃切除术后的病人肠内营养的应用及护理【摘要】目的探讨全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护理方法,保证病人足够的营养摄入,降低病人的住院费用,早日痊愈。方法自2004年1月~2005年3月我科28例因胃癌行全胃切除术后病人,经鼻胃空肠营养给予肠内营养。肠内营养液主要选用费森尤斯公司的能全力。结果 27例病例治愈出院,1例因心肌梗死死亡。结论全胃切除后经鼻胃空肠营养管实施肠内营养主要是让病人快速恢复体力,患者平均体重较术前相比无减少,降低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平均住院费降低20%~30%。所以说全胃切除术后实施肠内营养是使患者早日达到康复的一种有效的途径。 【关键词】全胃切除术;肠内营养 营养是促进生长发育,保证身体进行各种生理活动的重要条件,细心照料病人的饮食,保证患者充足的营养对全胃切除术后病人的恢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前对于全胃切除术病人,一般均采用肠外营养,也就是静脉输入营养液,但是长期禁食或肠外营养支持会使肠道处于无负荷的休眠状态,缺乏食物刺激会使肠蠕动受到抑制,影响消化液的分泌,从而易发生肠道菌群失调,导致并发症的发生。而且肠外营养一般费用都较高,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所以,为避免肠外营养的不足,我们采用术后早期肠内营养,以帮助病人尽早康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科2004年1月~2005年3月28例在全胃切除术后的患者。

1.2 方法所有患者采用早期肠内营养。患者在手术当日术前留置胃肠减压同时留置胃空肠营养管1枚,这样既避免了反复留置胃管给病人造成的痛苦,又方便了医生在手术过程中,调整胃空肠营养管的位置,使其放置至蔡氏(Treitz)韧带下20cm,然后用胶布在病人面颊部固定好。 肠内营养输注开始时间一般在术后12h,首先给予5%葡萄糖盐溶液,开始时缓慢滴注,每小时20~40ml,24h维持输注,术后24~36h 如病人肠道得以适应,无腹泻、腹胀、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后,给予要素饮食能全力(能全力为500ml/瓶,费森尤斯公司生产),采用一次性输液器,经鼻胃营养管缓慢滴注,速度为由20ml/h逐渐增至100ml/h,滴入量由每日500ml逐渐增至每日1500ml,维持5~7日。滴注过程要严格无菌技术操作,避免污染。肠内营养液的温度可视病人习惯而定,一般以接近体温为宜。过热可灼伤肠黏膜,过冷可刺激肠道,引起痉挛或腹泻。 2 结果 本组全胃切除术后病人采用鼻胃空肠营养管行肠内营养的方法收到较为满意的疗效。27例病人痊愈出院,1例因高龄在术后出现大面积心肌梗死导致死亡。患者医疗费用平均下降20%~30%,平均住院日为13天,出院时体重与入院时无明显减轻。 3 讨论 病人术后处于高分解代谢状态,既往这些病人无营养支持或依靠胃肠外营养,但胃肠外营养有许多并发症。与肠外营养相比,肠内营养具有符合生理状态,有利于胃肠道结构和功能的恢复,以及操作简

各种肠内营养剂临床应用及护理

各种肠内营养剂临床应用及护理 张洪芝 王婷婷 李 丽 中图分类号:R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9689(2005)0720525202 肠内营养是经胃肠道用口眼或管饲来提供代谢需要的营养基质及其他各种营养素的支持方式[1]。随着临床实践的积累,学术交流的推动,以及多种新型肠内营养制剂的更新问世,使得肠内营养越来越方便。而且肠内营养支持效果越来越显著。但不同肠内营养剂在成分、适应症等有着明显不同。因此,做为护理人员在临床使用时有必要了解和掌握肠内营养剂的成分、适应症、并发症及护理要点等。下面就各种肠内营养剂的临床应用特性及护理要点综述如下。 1 肠内营养剂分类 111 粉剂 代表有Novcartis nutrition corporation的维沃(Vivonex),8014g/袋;荷兰纽迪希亚公司的白普素(Pepti-2000),126g/袋;荷兰纽迪希亚公司的能全素(Nutrison), 430g/桶。 112 乳剂 代表有华瑞制药有限公司的瑞代(Fresubin dia2 betes,500ml/瓶)、瑞素(Fresubin,500ml/瓶)、瑞能(Support2 an,200ml/瓶);荷兰纽迪希亚公司的能全力(Enteral nutri2 tional suspension,500ml/瓶)。 2 肠内营养剂组成成分 211 相同的主要成分 各种肠内营养剂都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微量元素、维生素、矿物质、氨基酸等。 212 不同的成分 百普素含大量纤维素。瑞代含丰富的膳食纤维,膳食纤维是一类多聚糖复合混合体,基主要作用是降糖、降脂、抗饥饿、减肥、调节胃肠功能和通便、解毒防癌等作用[2]。但不含乳糖。瑞能含胆碱、ω-3脂肪酸(Omegα-3脂肪酸)、膳食纤维、临床实验证明,ω-3脂肪酸可延长烧伤后的存活,减少创伤后感染并发症,减少输血后的免疫抑制作用[3]。 3 肠内营养剂适应证 3.1 瑞素 适用于有营养摄入障碍,但无严重消化或吸收功能障碍的病人。因不含膳食纤维,还适用于需减少肠内容物的情况。如直肠、结肠检查手术准备期间;瑞代适用于糖尿病患者;瑞能主要适用于癌症病人,还可用于对脂肪酸和ω-3脂肪酸需要增高的患者。 3.2 能全力(能全素) 适用于消化道功能完整的病人,如厌食症及其相关疾病、机械性胃肠道功能紊乱、危重疾病或营养不良病人的手术前喂养,也能用于糖尿病病人。 3.3 维沃 适用于重症代谢障碍及胃肠道功能障碍的病人,这种营养剂不经消化便可吸收[3]。百普素适用于轻度或中度消化功能障碍的病人,如炎性肠道疾病、消化道手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肠过敏、短肠综合征、胰腺功能障碍、重度营养不良以及分解代谢状态等[3]。 作者简介:张洪芝,女,1971年出生,本科,主管护师。 作者单位:100032北京协和医院基本外4 肠内营养支持的途径 可根据所需病情及应用时间而定[4]。短期肠内营养可通过细腔鼻饲管,包括鼻-胃管、鼻-十二指肠、空肠管等,进行肠内营养。长期肠内营养可通过会厌部切开经颈-食管切开术、胃造瘘术、十二指肠造瘘术、空肠造瘘术进行营养支持。 5 肠内营养剂禁忌证 5.1 瑞素所有不适用于肠内营养的疾病及有严重消化吸收功能障碍的疾病,如急腹症、腹膜炎、肠梗阻、急性胰腺炎等。 5.2 瑞代、瑞能禁用于所有不适于用肠内营养的患者,如胃肠道张力下降、急性胰腺炎以及有严重消化和吸收功能障碍,对果糖不耐受的患者禁用。 5.3 能全力、能全素禁用于肠道功能衰竭、完全性肠梗阻、严重腹腔内感染者禁用。 6 肠内营养的并发症 可以是机械性、感染性、胃肠性、代谢性[5-7]。 611 导管堵塞 由于导管的护理不当或肠内营养制剂的质量不佳及配制有关,其发生率为10%[3]。 612 胃肠道并发症 较为多见,如恶心、呕吐、胃潴留、腹痛、腹胀、腹泻,其中以腹泻较为多见。Kelly等[8]报道腹泻在危重症病人中发生率为68%,于健春等[3]报道腹泻发生率为213%~3016%。 613 代谢并发症 高渗性脱水、高血糖、低血糖、电解质紊乱等。 614 感染并发症 肠内营养剂制剂在封装前的污染,肠内营养剂在稀释、配制、放置时细菌污染或吸入性肺炎。 7 护理要点 为避免因护理不当而出现肠内营养并发症,减少病人不必要的痛苦,而更好地发挥肠内营养的营养支持效果,护理工作的各个环节显得尤为重要。具体如下: 711 肠营养前的准备 使用前评估病人的生命体征及营养状况。评估肠内营养剂的性状、包装是否完好及有无过期。肠内营养剂粉制剂使用时应现用现配,并充分溶解,无凝块,配制浓度要准确。操作前将肠内营养剂加温至38~40℃,并利用加温工具维持该温度。肠内营养操作前,应洗手,戴口罩。712 肠营养时护理 每天评估管饲管道是否通畅,每隔6~8小时用10~20ml水冲洗管道,如有条件最好用肠内营养输注泵(如Kangaroo胃肠营养泵),以避免导管堵塞。 初次使用前应注意滴速及用量。灌注速度过快或灌注量过大也会引起腹泻[9]。因此,应遵循从少到多,由慢到快,由稀到浓的原则,使肠道更好地适应。导致腹泻的原因有很多,因此应特别注意。输入肠内营养剂时,不能向营养袋中混入其他药物或水,以免出现不良反应及污染肠内营养剂。有鼻饲或空肠造瘘管,应每日冲洗,一般4次,防止堵管。注意观察使用肠内营养剂后的反应,严格记录出入量及每天大便次 ? 5 2 5 ? 现代护理2005年第11卷第7期 综 述

肠内营养的临床应用及护理

肠内营养的临床应用及护理 发表时间:2011-05-31T14:51:10.07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6期供稿作者:穆玉兰[导读] 肠内营养(enteral nurtritionl,EH)指经口或喂养管提供维持人体代谢所需的营养素的一种方法。 穆玉兰 (黑龙江省依兰县迎兰乡卫生院 154800)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 (2011)6-0294-02 【关键词】肠内营养临床护理 肠内营养(enteral nurtritionl,EH)指经口或喂养管提供维持人体代谢所需的营养素的一种方法。胃肠道不仅具有消化、吸收功能,而且还具有免疫、防御功能,是人体的第三屏障。实施肠内营养,不仅供给营养全面、均衡,而且能够维持肠道和肝脏的正常功能,刺激肠黏膜增生,保护肠道屏障,防止细菌异位。目前国内外学者一致认为,只要肠道有功能就应尽量使用肠道。 (1)明确肠内营养输注途径 经肠内营养支持的途径很多,在输入前要了解各类管道的性质,并注意与腹腔其他管道区别。在了解各管道的性质时,不仅要注意各种管道进入体内的部位点,而且还应知道其前端所在的部位。同是鼻饲管,有的末端是位于胃内如鼻胃管,有的是位于十二指肠内如鼻十二指肠管,有的则是位于空肠上段如鼻肠营养管和空肠营养管。所以,在进行EN时要弄清导管性质及用途。 (2)减少胃肠道不适 1)控制营养液的浓度和渗透压。营养液浓度和渗透压过高,可引起恶心、呕吐、肠痉挛和腹泻等胃肠道不适症状。因此,应从低浓度开始,待胃肠道适应后再逐步递增,如能量密度从2.09kJ/ml起,渐增至4.18kJ/ml或更高。 2)控制输注量和速度:营养液从少量开始;250~500ml/d,在5~7d内逐渐达到l400~1800ml:输注量和浓度的交错递增有益于患者对肠内营养的耐受。输入速室从20ml/h起.逐步加速并维持速匿在100~120ml/h,可用营养输入泵控制滴速; 3)调节营养液的温度。营养液的温度以接近体温为宜,过烫可能灼伤胃肠这黏摸,过冷则刺激胃肠道。引起肠痉挛、瞠痛或腹泻:可使用加热器或在喂养管近端自管外加热营养液。 4)避免营养液污染、变质,营养液应现配理用,并保持调配容器的清洁、无菌自制的营养液在室温下放置时间应小于5~8,当营养液内含有牛奶或其他易腐败成分时。放置时间应更短:每天更换输入管。 5)伴同药物的应用:某些药物,如含镁的抗酸药、电解质等可致肠痉挛和渗透性腹泻。需经稀释后再经喂养管注入。 (3)保持营养管固定、通畅 1)妥善固定喂养管,定时检查空肠造口管在腹壁上的固定是否牢固,在管道进入腹壁处作好标记,以识别喂养管有无移位。 2)避免喂养管扭曲、折叠、受压。 3)定时冲洗喂养管,输注营养液前后及特殊用药前后,用20~30ml温开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喂养管,连续管饲时应每间隔4h冲洗一次。 (4)严密观察病情及监测水电解质状况。 1)准确记录24h出入量,尤其是尿量及胃肠道丢失量。严密监测水电解质变化,及时发现、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2)观察糖代谢状况,测尿糖2~3次/日,测血糖1次/日,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5)肠内营养液的配制 防止细菌污染是肠内营养液配制过程中的要点之一。由于肠内营养液均含蛋白质和糖类等高营养物质,是细菌生长繁殖的良好培养基。故一旦被细菌污染,将会大量繁殖,导致患者出现腹泻等肠道感染症状,影响肠内营养支持的顺利实施。因此,配制肠内营养的容器要消毒;配制的液体用注射液,不能用等渗葡萄糖液或生理盐水,因一般肠内营养制品中已充分考虑了患者体内葡萄糖和钠等电解质的供给。如患者血生化结果提示需补充,则根据医嘱补充电解质;如肠内营养制品为粉剂,则应搅拌均匀,以防止小颗粒堵塞导管;肠内营养液要现配现用,配制后的营养液放置在4℃冰箱,于24h内用完。 (6)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1)机械性并发症。置管位置不当、置管失败或导管脱出:应由操作熟练的医务人员进行操作;导管堵塞:选择颗粒小、混悬性好、少沉淀的肠内营养制品。 定时冲洗导管;肠黏膜的损伤:避免选用过粗的饲管,插入操作时动作轻柔。 2)感染性并发症。避免制品受细菌污染;防止吸入性肺炎的发生。 3)胃肠道并发症。恶心、呕吐:胃排空功能障碍的患者应严格控制输注的速度和输注量;腹胀、腹泻、痉挛性腹痛:避免输入过快,避免营养液温度过低并防止其被污染;便秘:输注含纤维素的营养制剂,增加水分的摄入;过敏反应:根据患者体质筛选和调整制剂。 4)代谢性并发症。部分肠内营养制剂中糖类或脂肪含量较高,有糖尿病或高脂血症的患者可出现糖代谢和脂肪代谢异常,应了解相关指标的检测结果,及时调整配方或输入方式。 参考文献 [1]吴国豪.脂肪乳剂与脂质过氧化[J].肠外与肠内营养,2003,10(1):60-63. [2]黎介寿.加强对肠屏障功能障碍的研究.中华医学杂志,1999,79:581-582. [3]未明,吴蔚然,王秀荣.肠内营养.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81. [4]新裕,刘寒.肠内营养与胃肠动力.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3,23(2):81-82.

肠内营养的护理常规

肠内营养的护理常规 胃肠内营养是补充营养的主要途径,当病人因原发病不能或不愿经口进食时,如胃肠功能良好或可耐受时,应首选胃肠内营养。胃肠内营养途径,一般有鼻饲、胃造口、空肠造口或经肠造瘘管输注营养液。 1.选择合适的体位:取30o低半卧位,以防反流、误吸。 2.估计胃内残留量:每4h抽吸并估计胃内残留量,若残留量大于100-150ml, 应延迟或暂停输注,或加用胃动力药物,以防胃潴留引起反流而致误吸。 3.控制营养液的浓度和渗透压:应从低浓度开始,再根据胃肠道适应程度 逐渐递增,以免引起胃肠道不适、恶心、呕吐、肠痉挛和腹泻。 4.控制滴注量和速度:从少量开始,250-500ml/d,在5-7d内逐渐达到全量; 输注速度以30~40ml/h起,视适应程度逐步加速并维持滴速为 100-120ml/h。以输液泵控制滴速为佳。容量、速度和量交错递增将有益 于病人对肠内营养的耐受。 5.调节营养液的温度:以接近体温37~39℃为宜,过烫可能灼伤胃肠道粘膜, 过冷则刺激胃肠道,引起肠痉挛、腹痛或腹泻。可用加热器或暖瓶在喂 养管近端加热营养液,注意防止烫伤病人。 6.避免营养液污染、变质:营养液应现配现用;保持调配容器的清洁、无 菌;悬挂的营养液在较凉快的室温下放置时间应小于6-8h,当营养液内 含有牛奶及易腐败成分时,放置时间应更短;每天更换滴注输液器。 7.口服药物的应用:药丸或药片经研碎、用30~50ml溶解后直接注入喂养 管,以免与营养液不相容而凝结成块粘附于管壁、堵塞管腔。 8.妥善固定喂养管:如置鼻胃管或鼻肠管,应将其妥善固定于面颊部;作 胃或空肠造瘘时,应用缝线将之固定于腹壁;在喂养管进入鼻腔或腹壁 处应作好标记,每4h检查一次,以识别喂养管有无移位。若病人突然出 现腹痛、胃或空肠造瘘管周围有类似营养液渗出、或腹腔引流管引流出 类似营养液的液体,应怀疑造瘘管移位、营养液进入游离腹腔。应立即 停输营养液,尽可能清除或引流出渗漏的营养液并应用抗生素避免继发 性感染。 9.避免喂养管扭曲、折叠、受压:告知病人卧床、翻身时应避免挤压喂养

肠内营养使用规范

肠内营养护理规范 1、选择合适胃管,营养管放置后应经抽吸、X线检查等证实其在消化道内。 2、清洁度:配置营养液的容器必须清洁、消毒后使用。 3、舒适度:妥善固定喂养管,防止移位及滑脱,避免损伤鼻、咽、食管;口腔护理2次/日。 4、喂养体位:床头抬高30-45度。 喂养速度:24小时匀速输入,营养液泵控制速度,初始输注速度15-30ml/h,之后每4-12h 增加15-20ml,直至达到目标速度。每6h检查胃潴留,胃液潴留,停止喂养,胃排空,2h 后速度为原速度1/2始;至少每隔4h用30ml温水脉冲式冲管一次。 喂养温度:38-40度。 喂养浓度:浓度由低到高、容量由少到多。 5、防堵管:连续饲食时,至少每隔4h用30ml温水脉冲式冲管一次;药物及饲管输入前后应以10-30ml温水冲洗饲管,以减少堵管和药物腐蚀管壁的危险;一旦发现堵管,应及时用20ml注射器抽温水反复冲吸,也可将胰酶溶于5%碳酸氢钠后冲管。 6、防腹泻:遵循浓度由低到高、容量由少到多、速度由慢到快的原则。首日500ml,尽早达到全量。24小时匀速输入,营养液泵控制速度,初始输注速度15-30ml/h,之后每4-12h 增加15-20ml,直至达到目标速度。 7、防误吸:床头抬高30-45度,并在鼻饲后半小时内仍保持半卧位;低流速、匀速、恒温喂养方式进行鼻饲;意识障碍患者,尤其是神志不清或GCS评分<9分以及老年患者鼻饲前翻身,并吸尽呼吸道分泌物;危重患者检查有无腹胀、返流等误吸危险因素,听诊胃肠蠕动1次/4h;测得胃内残留量>150ml时应延缓肠内营养使用。 8、防胃潴留:经胃喂养者第一个48h,患者有反流、腹痛、腹胀时,每4h检测胃内残留量,达到喂养的目标速度后或使用小口径的胃肠管可每6-8h检测一次;胃内残留量>200ml,可遵医嘱应用促胃肠动力药物;胃残留量<500ml时,若没有不耐受的其他表现,不应终止肠

肠内营养护理常规

肠内营养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 1.评估患者的病情,包括既往病史、手术创伤史、有无严重感染和消耗性疾病等。 2.了解患者的饮食习惯,近期饮食摄入情况。 3.评估患者胃肠道功能,有无消化道梗阻、出血、严重腹泻或不能经胃肠道摄食的疾患。 4.了解患者及家属对营养支持的态度和看法,了解患者对营养支持的经济承受能力。 【护理措施】 1.给予肠内营养之前,向患者及家属说明肠内营养的目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给予心理支持,取得理解和配合。 2.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配置肠内营养液。 (1)一般患者宜给予高蛋白、高热量、含丰富维生素、无刺激的流质饮食。腹泻患者宜选择低脂制剂加收敛药物。便秘患者宜选择含丰富纤维素的食物,并保证摄入足够的水分。 (2)按要求配置营养液。选定制剂后,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有效期。配置液宜现配现用,常温下放置不宜超过24小时。 3.规范实施肠内营养操作。 (1)选择合适的体位。对于年老体弱、卧床、意识障碍、胃排空迟缓、经鼻胃管或胃造瘘输注营养液者取半坐卧位,以防反流和误吸。 对于经鼻肠管或空肠造瘘管滴注者可取随意卧位。 (2)调节营养液的温度以接近体温为宜,一般在37~40℃。 (3)使用营养液前充分摇匀,正确连接管道。 (4)控制输注量和速度,应从低浓度、慢速度、小剂量开始。浓度从8%~12%开始,一般不超过25%;速度以20~40ml/h至维持滴速为100~120ml/h,有条件者用输液泵控制为佳;控制总量为250~500ml/d,在5~7天内逐渐达到全量。 (5)对于经鼻饲或胃早瘘管给予营养液者,注意估计胃内残留量。在每次输注肠内营养液前及期间,抽吸胃液并估计胃内残余量每4小时1次。若残余量>100~150ml,应延迟或暂停输注,必要时加胃动力药。 (6)在输注过程中,观察病情变化。若患者突然出现呼吸急促、呛咳,咳出物类似营养液时,考虑有喂养管移位致误吸的可能,应立即停止输注,鼓励并刺激患者咳嗽,并及时报告医师。 4.保持喂养管通畅。 (1)妥善固定喂养管,避免扭曲、折叠和受压。 (2)每日更换输液管。 (3)药丸经碾碎、溶解后直接注入喂养管,以免药丸在营养液中不能溶解而黏附与管壁或堵塞管腔。 20

综述论文(肠内营养的临床应用及护理进展)

肠内营养的临床应用及护理进展摘要: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被认为是营养支持的两大支柱。肠外营养曾一度被人们认为是万能的营养良方。但随着营养支持的理论和实践的不断完善,人们对胃肠道功能认识的不断加深,肠内营养的优势逐渐显现出来。由于其具有价廉、安全、有效、合乎生理、操作简便、易于推广等优点,已成为外科临床营养支持的首选途径[1]。随着肠内营养应用范围不断的扩大,其护理质量要求也随之提高,护理措施也逐渐完善。现就肠内营养的临床应用及护理进展做一综述。 关键词:肠内营养;临床应用;护理;进展 营养的重要性早为人们所熟知,无论在传统医学或现代医学中都很强调营养的作用。实验研究证实肠内营养不但有供给营养的作用,且能改善肠粘膜的屏障功能。于是, 肠外营养与肠内营养的应用比例从肠外营养多于肠内营养逐渐转向为肠内营养多于肠外营养[2]。 1 营养支持的重要性和肠内营养的目的 营养支持按营养素进入人体的途径可分为肠外营养(PN)和肠内营养(EN)。肠内营养的目的不仅是改善肠道屏障功能,维持肠黏膜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完整性,还可以促进肠蠕动功能的恢复,加速门静脉系统的血液循环,促使胃肠道激素的分泌,使营养物质中的营养因子直接进入肝脏,这是单纯肠外营养所不具备的作用[3]。 2 肠内营养的适应症及禁忌症 2.1适应症: 由于肠内营养用于临床的时间比较晚,所以适应症尚不规范,普遍认为当病人因原发疾病或因治疗与诊断的需要无法经口、和不愿经口摄食,或摄入的食物不足以满足生理需要,且小肠吸收功能尚可耐受时,均可采用肠内营养[4]。根据近几年来的资料统计, 有以下几种情况[5]:①营养不良患者的术前、术后支持治疗。 ②严重的创伤、烧伤等高分解代谢的患者。③肿瘤导致的营养不良。④老年营养不良、畏食症。⑥中风、昏迷等管喂治疗的患者。⑦口腔、耳鼻喉科手术后需流质饮食的患者。⑧消化管及食管的手术,术中可置胃管或空肠造瘘管,术后从第3 d 可以进行肠内营养,不仅能改善氮平衡,同时也有利于促进胃肠道功能与生理功能的恢复。 2.2禁忌症: 下列情况不宜应用或慎用肠内营养: ①小肠广泛切除后早期(1 个月内) 。②处于严重应激状态、麻痹性肠梗阻、上消化道出血、腹膜炎、顽固性呕吐或严重急性期腹泻。③空肠瘘缺乏足够小肠吸收面积的病人。④年龄< 3 个月的婴儿不能耐受高渗的肠内营养。⑤症状明显的糖尿病、接受大剂量类固醇药物治疗及糖耐量异常的病人,不能耐受肠内营养的高糖负荷。⑥严重吸收不良综合征及长期少食衰弱的病人。⑦急性完全性肠梗阻或胃肠蠕动严重减慢的病人。⑧急性重症胰腺炎急性期病人。⑨没有明显肠内营养适应证的病人。⑩休克病人[6]。 3 肠内营养液的种类及适用范围 随着肠内营养支持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其营养制剂也不断改进和发展,尤其引起人们普遍关注的是以下这些物质的添加[7]。①谷氨酰胺。其是肠道的主要供能物质,肠道对谷氨酰胺的摄取远超过其它任何一种氨基酸。尤其在创伤、感染等应激状态上。谷氨酰胺可以减少肠管通透性,预防肠道细菌易位,改善生存。

各种肠内营养剂临床应用及护理(精)

各种肠内营养剂临床应用及护理 张洪芝王婷婷李丽 中图分类号:R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9689(20050720525202 肠内营养是经胃肠道用口眼或管饲来提供代谢需要的营养基质及其他各种营养素的支持方式[1]。随着临床实践的积累,学术交流的推动,以及多种新型肠内营养制剂的更新问世,使得肠内营养越来越方便。而且肠内营养支持效果越来越显著。但不同肠内营养剂在成分、适应症等有着明显不同。因此,做为护理人员在临床使用时有必要了解和掌握肠内营养剂的成分、适应症、并发症及护理要点等。下面就各种肠内营养剂的临床应用特性及护理要点综述如下。 1肠内营养剂分类 111粉剂代表有Novcartis nutrition corporation的维沃(Vivonex,8014g/袋;荷兰纽迪希亚公司的白普素(Pepti-2000,126g/袋;荷兰纽迪希亚公司的能全素(Nutrison, 430g/桶。 112乳剂代表有华瑞制药有限公司的瑞代(Fresubin dia2 betes,500ml/瓶、瑞素(Fresubin,500ml/瓶、瑞能(Support2 an,200ml/瓶;荷兰纽迪希亚公司的能全力(Enteral nutri2 tional suspension,500ml/瓶。 2肠内营养剂组成成分 211相同的主要成分各种肠内营养剂都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微量元素、维生素、矿物质、氨基酸等。 212不同的成分百普素含大量纤维素。瑞代含丰富的膳食纤维,膳食纤维是一类多聚糖复合混合体,基主要作用是降糖、降脂、抗饥饿、减肥、调节胃肠功能和通便、解毒防癌等作用[2]。但不含乳糖。瑞能含胆碱、ω-3脂肪酸(Omegα-3脂肪酸、膳食纤维、临床实验证明,ω-3脂肪酸可延长烧伤后的存活,减少创伤后感染并发症,减少输血后的免疫抑制作用[3]。

肠内营养护理常规完整版

肠内营养护理常规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肠内营养护理常规 一、预防误吸 (1)妥善固定营养管:若经鼻胃管喂养时,应将营养养管妥善固定于面颊部,防止脱出。 (2)取合适的体位:根据营养管位置及病情,置病人于合适的体位。伴有意识障碍、胃排空迟缓、经鼻胃管或胃造瘘管输注营养液的病人应取半卧位,以防营养液反流和误吸。 (3)加强观察:若病人突然出现呛咳、呼吸急促或咳出类似营养液的痰液,应疑有营养管移位并致误吸的可能,应鼓励和刺激病人咳嗽,以排出吸人物和分泌物,必要时经鼻导管或气管镜清除误吸物。 二、维持病人正常的排便形态 约5%-30%的肠内营养治疗病人可发生腹泻。 (1)控制营养液的浓度:从低浓度开始滴注营养液,再根据病人胃肠道适应程度逐步递增,以避免营养液浓度和渗透压过高引起的胃肠道不适、肠痉挛、腹胀和腹泻。

(2)控制输注量和速度:营养液宜从少量开始,250-500ml/d,在5-7天内逐渐达到全量。输注速度以20ml/h起,视适应程度逐步加速并维持滴速为100-120ml/h。以营养泵控制滴速为佳。 (3)保持营养液的适宜滴注温度:营养液的滴注温度以接近正常体温为宜,过烫可能灼伤胃肠道黏膜,过冷则刺激胃肠道,引起肠痉挛、腹痛或腹泻。可在输注管近端自管外加热营养液,但需防止烫伤病人。 (4)用药护理:某些药物,如含镁的抗酸剂、电解质等可致肠痉挛和渗透性腹泻,须经稀释后再经营养管注人。对严重低蛋白血症者,遵医嘱先输注人体清蛋白或血浆,以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 (5)避免营养液污染、变质:营养液应现配现用;保持调配容器的清洁、无菌;悬挂的营养液在较凉快的室温下放置时间小于6~8小时,若营养液含有牛奶及易腐败成分时,放置时间应更短;每天更换输注管道、袋或瓶。 三、定时冲洗营养管,保持通畅。 为避免营养管阻塞,于输注营养液前、后及连续管饲过程中每间隔4小时及特殊用药前后,都应用30ml温开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营养管。药丸经研碎、溶解后直接注入营养管,避免因加入营养液后与之不相容而凝结成块粘附于管壁或堵塞管腔。

胃肠手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护理进展

【摘要】目的证实肠内营养的优越性及护理方便性和可操作性,同时最大限度的促进病人康复。方法选取不能进口进食胃肠手术后患者,同时对比肠外营养,行经空肠肠内营养。结果术后采用肠内营养能显著缩短患者排气、排便、饮食恢复时间,增加患者血浆白蛋白,血红蛋白以及减少护理并发症。结论胃肠手术后可早期经鼻空肠营养管行肠内营养治疗,促进肠道功能恢复,改善全身营养状况,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几率,改善全身营养状况,降低费用。 【关键词】胃肠手术;早期肠内营养;护理进展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801(2016)03-0112-01 本文对胃肠手术患者营养代谢改变与营养支持,并对术后een的护理进展进行综述。 1.胃肠营养的理论基础 een即术后24h内通过鼻-空肠营养管等途径向患者肠腔内注入营养制剂以提供机体所必需的能量及营养素,改善胃肠道功能的营养支持治疗的方法[1]。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支持方法,能尽早恢复肠道的通畅性,防止肠源性感染,避免肠功能衰竭,纠正代谢紊乱,但也存在不良反应或并发症。如何加强护理,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是en护理工作的重点。与pn相比,安全有效的en能更好的维护正常肠道的生理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2]。 2.早期肠内营养的优点及应用时机 en的优点:(1)维持肠粘膜上皮细胞的生长,维持肠粘膜的正常结构;(2)减少肠道菌群易位,降低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发生率;(3)抑制胃肠道激素的分泌,促进胆囊收缩、胃肠道蠕动,减少肝胆并发症的发生,增加内脏的血流,维持正常的肠道代谢;(4)操作并不复杂,并发症少,费用低,避免了静脉炎、导管源性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因此加强en护理师的教育培训是保证een顺利实施,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3.肠内营养的途径及方式 3.1 肠内营养途径 en实施的途径有3种:经鼻空肠置管、内镜下经皮空肠造瘘及手术空肠造瘘置入导管。胃空肠造瘘有以下优点:(1)可放置时间较长,避免鼻胃空肠管营养带来的呼吸道和肺部感染等并发症;(2)导管易缝合固定,且不易引起消化道漏及胃腔狭窄;(3)胃壁位置较高,不易浸泡于大量腹水中,而空肠上段造瘘管位置较低,易浸泡于腹水中,有诱发肠瘘、腹腔感染的风险;(4)返流少,可同时经口少量摄食,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 3.2肠内营养的方式 en输注方式有一次性输注、间歇性滴注和经输液泵连续泵入三种方式。临床实践表明,经输液泵连续输注时,营养素吸收较间歇性滴注效果好,且胃肠道不良反应较少。使用前先用生理盐水或葡萄糖冲管,如无明显反应,再采用输液泵或微量泵输注营养液,可同时使用输液管加热装置。使营养液温度保持在37~40℃。营养液后需尽快使用,每瓶营养液(500m1)悬挂输注时间不超过8 h,如暂不输注,需置于冰箱内( 2-10℃)保存,并于24h内使用完。 4 肠内营养的护理及并发症的护理 4.1 肠内营养的护理 4.1.1 注重心理护理 首先应根据患者病情全面评估患者的心理状况,大多数患者对留置胃肠管有一定的畏惧和困惑,向患者介绍en的优点,增加患者的信心,做好心理护理,减轻置管恐惧心理。避免患者不接受或因感觉不适自行拔管。 4.1.2 严格无菌操作 其次正在整个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及制度,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肠道相关症状。随时检查并妥善固定营养管,保持通畅。准确记录24h出入量,注意大便性质和量,定期冲洗营养管,预防管道的阻塞。遵守en使用原则:“浓度由低到高,速度又慢到快,输注量由少

外科空肠造口术后肠内营养的护理进展

业务学习 时间:2011-05-05 地点:护士长办公室 参加人员:王吉芳殷春芳巫荣萍张丹花杨静怡倪益益贺明静苗振英何萍陆薇汪春琴徐燕虞红叶吉志娟 外科空肠造口术后肠内营养的护理 肠内营养(EN)是目前人们普遍公认的经济、安全、有效的营养支持方法,具有符合生理要求、有助于维持肠道形态和功能、操作方便、并发症少等优点。经空肠造口肠内营养是一种常用的营养方式,是指通过手术方式行空肠造口置入空肠造口管,以管饲来提供营养物质及其他各种营养素的营养支持方法。早期行空肠造口EN,对促进肠蠕动的恢复,防止肠粘膜萎缩,预防创伤应激时发生的肠道菌群移位,减轻腹胀,降低感染率,加速伤口愈合均有重要意义。但由于是一种有创伤的治疗,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因而加强护理对保证术后顺利进行营养支持治疗起着重要作用。 [肠内营养及护理] 1、及时早期给予肠内营养 实施经皮内镜下空肠造瘘术(PEJ)的病人24h后可开始肠内营养,开始第一天可给予等渗葡萄糖生理盐水,患者若无不适可开始滴入肠内营养液。 2、输注时的浓度及温度 营养制剂宜用等渗浓度(5~10%),开始速度宜慢,应以30~40ml/h为起始速度,如患者耐受良好,则可以20ml/h的速度递增,6~24小时后根据患者对开始阶段或前一阶段肠内营养输注的耐受情况,逐渐增加输注的浓度和速度,条件允许时可以用肠内营养泵控制滴速,每日营养应在20h内匀速滴入。营养液输注过程中应加温,保持37℃左右,避免温度过高或过低,引起胃肠道并发症。 3、营养液的保存 营养液应新鲜配制,暂未输注应放置在4℃冰箱内保存,瓶装营养液开封后,室温下放

置不应超过4小时,以确保其无变质和污染。 4、无菌操作 营养制剂在配制过程中,应严格无菌操作,操作前后要洗手,配制容器要光洁易清洗,配制液要用温开水,用物应严格清洁消毒,每日更换用物1次,每日灌注后空针、容器清洗后煮沸消毒,备下次用。每天营养液滴完后,营养管要消毒后用无菌纱布包扎好,备用。 [并发症的防治] 1、恶心呕吐,腹痛腹泻 胃肠道并发症的发生可能与不适当的营养液配方的选择,或不恰当的输注浓度与速度以及营养液输注温度过低有关。这在危重病人行肠内营养开始阶段较易发生,特别是当患者腹腔及严重全身感染时,肠吸收及运动功能较差,血清白蛋白浓度较低时,肠壁缺血、水肿且肠绒毛吸收能力下降。在输注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加强巡视,倾听病人主诉,一旦出现胃肠道并发症,通过减慢输注速度,稀释营养液浓度和减少输注总量,缓解胃肠道症状,之后缓慢增加“三度”直至患者耐受。 2、反流和误吸 对年老体弱、卧床、意识模糊的病人,行肠内营养时应将床头抬高30℃或更高,以减少可能发生的反流和误吸。在输注前,应检查病人有无腹部膨胀。 3、空肠造口周围皮肤的感染 应像外科各种管道一样护理空肠造口管及周围皮肤,每天观察造口周围皮肤有无渗出、红肿,有渗出应及时更换敷料。 [注意事项] 1、空肠造口管连接处应牢靠,以防肠液外流,营养液滴注完毕后,应将管腔夹闭,以防营 养液外流造成污染和浪费。 2、低血糖多发生于长期EN而突然停止者,而高血糖主要发生于老年或胰腺疾病过程中,所 以在护理过程中要密切监测血糖的变化,以防引起低血糖昏迷和高渗性非酮性昏迷。3、由于不经口饮食,要特别重视口腔卫生,以防真菌感染、腮腺炎等,每日口腔护理3次, 以增进舒适,并观察口腔粘膜状态。 4、定期监测肝肾功能,微量蛋白变化,进行人体测量,准确留24小时尿,测定氮平衡,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