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部九年级数学上册21.2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推导讲学稿新人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50.00 KB
- 文档页数:2
教学目标1.会用根的判别式判断一个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情况。
2.会运用根的判别式求一元二次方程中字母系数的取值范围。
3.通过对问题的探究,进一步体会分类的数学思想,提高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
2学情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完一元二次方程后学习探索判断方程根的情况。
学生对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已经学习完直接开平方法、配方法和公式法,基本熟知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思想——降次。
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在整个中学数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既可以根据它来判断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情况,又可以为今后研究不等式,二次三项式,二次函数,二次曲线等奠定基础,并且用它可以解决许多其它综合性问题。
通过这一节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推理论证能力,并向学生渗透分类的数学思想,渗透数学的简洁美。
3重点难点重点:根的判别式的正确理解和运用难点:根的判别式的运用4教学过程4.1 第二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一、知识回顾:用公式法解下列方程(1) 2x2-x-3=0 (2) 2x2-4x+2=0 (3) 4x2+x+1=0【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从特殊的三个方程根的情况猜想任意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体现从特殊到一般的思想。
】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根的情况可由b2-4ac来判定。
我们把b2-4ac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用“△”来表示。
(1)△>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0时,方程有实数根](3)△<0时,方程没有实数根.活动2【讲授】二、新课讲授例1.不解方程,判断下列关于x的方程的根的情况(1) 2x2+3x-4=0(2) 4x2+9=12x(3) 5(x2+1)-7x=0(4) x2+(2k+1)x+k-1=0(5) x2+mx+2m-5=0【前三问直接用判别式进行判断即可,应用新知的能力。
21.2 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推导
一、选题:本题选自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九年级上册第二十一章《一元二次方程》
二、题目:一元二次方程 ()200ax bx c a ++=> 求根公式的推导
1、讲题目标:
(1) 掌握一元二次方程()200ax bx c a ++=>求根公式的推导,领悟其基本思想(降次化归)与基本方法(配方法)。
(2)体会从特殊到一般的解题思想,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意识和合情推理的能力。
(3)感受公式的抽象性和简洁美。
重点:一元二次方程()200ax bx c a ++=>求根公式的推导。
难点:一元二次方程()2
00ax bx c a ++=>求根公式的推导过程中配方法的运用和化简二次根式。
2、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已学习了直接开平方法和配方法,对数的开方已积累的一定的经验,但有少数学生对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不熟练,其主要体现在不能准确配方,和运算不熟练,特别是化简二次根式。
3、讲题内容:
①分析题目条件与问题
②回顾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过程
③用配方法推导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
④欣赏配方法推导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
⑤总结归纳领会公式的美,拓展其他解法
4、实施步骤:
①分析题意:
请学生先花1分钟自己看题,理解题目的意思,挖掘给出的已知条件。
教师读题,用抑扬顿挫的语气突出重点,帮助基础很弱和未能自己独立找到题目条件的同学理解题目,这样也能给已经找到思路的同学一个正确的反馈。
②回顾已经学过的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2
2410x x -+=
配方法的口诀:二次系数化为一
常数要往右边移
一次系数一半方
两边加上最相当.
总结配方法的几个步骤是:一化二移三配四开五解
玩小游戏:排一排并完成填空(分组讨论)
③用配方法推导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④欣赏配方法推导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
⑤总结归纳领会公式的美,拓展其他解法
求根公式可以完美地解决根的存在性、根的个数、根的求法三个问题,可以说是“万能”的求根公式,它向我们展示了数学的抽象性、一般性和简洁性等数学的美和魅力,整个推导的过程也是一个数学建模的过程,能够非常好地锻炼到我们的数学思维,除了上面讲解的配方法,还可以用因式分解的方法来推导,这个方法就由大家课后自己去研究。
5、附:因式分解法推导求根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