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风险与收益
- 格式:ppt
- 大小:9.10 MB
- 文档页数:114
这是我整理出来的老师画的证券的课后名词解释和问答题资料,有些可能不够完善,大家可以交流修改哦~~~~介个证券好纠结,加油!!!!!共勉!!!!^_^第一章导论1.证券投资:人们购买金融资产以达到预期投资目标的过程。
2.投资:是一种以资本保值和增值为目的的经济行为。
3.衍生证券:可转换证券,认股权证,优先认股权,存托凭证,备兑凭证。
3.消极投资组合策略:假设市场上证券的价格已经反映了所有可得的信息,市场定价是有效率的,不存在错误定价的证券,进行积极的择时择券是徒劳的,因此只需要简单模仿市场指数分散投资即可实现预期的投资目标。
4.积极投资组合策略:认为市场是低效的,通过积极地择时择券的努力能够跑赢大市,获得超额绩效。
问答题1.投资的特征:A.是一种有目的的经济行为。
B。
具有时间性。
C.目的在于得到报酬。
D。
具有风险性和不确定性。
2.实物资产投资和金融资产投资的异同。
同:二者投资的属性和方式相同。
异:前者是直接拥有实物资本,后者是对实物资本的间接拥有。
3.因为可转让性和流动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投资者持有证券的短期和长期的性质。
4.投资与投机的区别联系区别(1)投资注重基本分析,投机依赖技术分析(2)投资是较长期的,投机是短期的炒买炒卖(3)投资看重利息和股息形式的长期收益,投机是着眼短期价格涨跌。
联系:投机是高风险的投资。
5.权益证券:普通股票代表对公司的所有权和股东的剩余要求权,优先股票享有优先权。
6.基本分析:通过预测现金流的时间和数量,利用合理的折现率把它们折算成现值。
注重内在价值和市场价格差异的大小。
技术分析:根据证券市场过去的统计资料来研究未来的价格走势,认为影响价格的因素都会反映在价,量,时,空上。
7.投资过程包括五步:确定投资目标,进行投资分析,构建投资组合,修正投资组合,评价投资绩效。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不断的根据实际情况去灵活的变通,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第二章投资的风险和收益1.系统性风险:影响证券市场上所有证券的风险,无法通过分散化消除。
第三节证券市场理论本节要点:1、风险与收益的一般关系(客观题)2、资本资产定价模型(重点,主观题、客观题)3、套利定价理论(了解)一、风险与收益的一般关系1.关系公式必要收益率=无风险收益率+风险收益率=R f+b×V无风险收益率(R f)通常用短期国债的收益率来近似地替代;风险收益率可以表述为风险价值系数(b)与标准离差率(V)的乘积。
【例题单项选择题】某种股票的期望收益率为10%,其标准离差为0.04,风险价值系数为30%,则该股票的风险收益率为()。
(2005年)A. 40%B. 12%C. 6%D. 3%【答案】B【解析】标准离差率=标准离差/期望值=0.04/10%=0.4,风险收益率=风险价值系数×标准离差率=0.4×30%=12%。
2.风险价值系数(b)的影响因素:风险价值系数(b)取决于投资者对风险的偏好,对风险的态度越是回避,风险价值系数的值也就越大,反之则越小。
3.公式的缺点现实中,对于公式中的风险价值系数b和标准离差率V的估计都是比较困难的,即便能够取得亦不够可靠。
因此,上述公式的理论价值远大于其实务价值。
二、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一)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基本表达式必要收益率=无风险收益率+风险收益率R=R f+β×(R m-R f)其中:(R m-R f)市场风险溢酬,反映市场整体对风险的平均容忍程度(或厌恶程度)。
【例题】当前国债的利率为4%,整个股票市场的平均收益率为9%,甲股票的β系数为2,问:甲股票投资人要求的必要收益率是多少?解答:甲股票投资人要求的必要收益率=4%+2×(9%-4%)=14%教材【例2-8】某年由MULTEX公布的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β系数是1.170,短期国库券利率为4%,S&P股票价格指数的收益率是10%,那么,通用汽车该年股票的必要收益率应为:R=R f+β(R m--R f)=4%+1.17×(10%-4%)=11.02%通过公式R=R f+β×(R m-R f),要注意两点:一是为主观题打基础;二是注意相应的结论,这是客观题的考核点。
第一章:总论一、单项选择题1.现代财务治理的目标是( )2.所有者和经营者发生矛盾冲突的重要缘故是()A.知识结构不一致B.掌握的信息不一致C.具体的行为目标不一致D.实际地位不同3.按利率变动和市场之间的关系,可将利率分为()4.以下()属于财务治理的环境C.经济开展水平D.经济政策5.依照债权人取得的酬劳情况,利率能够分为()6.作为企业财务目标,每股利润最大化较之利润最大化的优点在于()B.反映了制造与产出之间的关系C.考虑了风险因素D.能够防止企业的短期行为7.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务治理的核心是()8.企业财务治理是企业经济治理工作的一个组成局部,区不与其他经济治理工作的特点在于它是一种()A.劳动要素的治理B.物资设备的治理C.资金的治理D.有用价值的治理9.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强调的是企业的()10.财务关系是企业在组织财务活动过程中与有关各方面所发生的()二、多项选择题1.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的优点要紧有〔〕2.企业的财务活动包括〔〕A.投资活动B.筹资活动C.分配活动D.资金营运活动3.债权人为了防止股东通过经营者损害其经济利益,采取的要紧方法是()4.股东通过经营者损害债权人利益的常用方法是()A.不经债权人同意,投资于比债权人预期风险要高的新工程B.不顾工人的健康和利益C.不征得债权人同意而发行新债D.不是尽最大努力往实现企业财务治理目标5.以每股利润最大化作为企业财务治理目标,其优点要紧有()6.碍事财务治理的要紧金融环境因素包括()7.解决所有者和债权人之间矛盾的方法是()8.以下经济行为中,属于财务活动的有()三、判定题1.“解聘〞是一种通过市场约束经营者的方法〔√〕2.不断提高经理人员的工资和奖金,使之分享企业增加的财宝,他们和股东的目标就会维持一致〔×〕3.企业与政府之间的财务关系表达为一种投资与受资的关系〔×〕4.每股利润最大化的目标是没有考虑资金时刻价值和风险价值,不能防止企业的短期行为〔×〕5.在协调所有者和经营者矛盾的方法中,“接收〞是一种通过所有者来约束经营者的方法〔√〕第二章:资金时刻价值和证劵评价一、单项选择题1.某企业拟建立一项基金,每年初投进100000元,假设利率为10%,五年后该项基金本利和将为〔〕元。
第一章绪论一、判断题1、以筹资为重心的管理阶段,人们以资本成本最小化为目标。
()2、以资本运作为重心的管理阶段,人们追求的是资本收益的最大化。
()3、以投资为重心的管理阶段,投资决策被视为财务管理的重心。
()4、以内部控制为重心的管理阶段,人们将资本运作视为财务管理的中心。
()5、在以筹资为重心的管理阶段,财务管理对内部控制和资本运用问题涉及较少。
()6、在资本的三个基本特征中,稀缺性是资本的内在属性,而增值性是资本的外在属性。
()7、资本的增值性在于资本在运动中能够带来比原有价值更大的价值,它也是资本的最基本的特征。
()8、债务资本是企业从债权人那里取得的资本,反映了企业与债权人之间的债务债权关系。
()9、权益资本是企业从所有者那里取得的资本,反映了企业与企业所有者之间的受资与投资关系。
()10、在所有权中,最本质的是占有权和收益权。
( )11、处分权是所有者决定财产法律命运的权利。
()12、使用权是权利主体对财产实际控制的权利。
()13、“解聘”是解决所有者与债权人的利益冲突的一种途径。
()14、企业的法人财产权就是对企业资本的所有权。
()15、企业具有三重财务身份,即债务人财务、所有者财务和经营者财务。
()16、在行政配置方式下,资本配置的过程一般是:资本——市场——企业。
()17、初始配置是指企业建立时对资本所进行的配置,它是经过多次交易完成的。
()18、在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下,资本的取得、运用采用的行政配置方式,而对于收益分配则基本上采取的市场配置方式。
()19、资本的再配置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对资本所进行的重新组合,它需要依靠市场配置方式来实现。
()20、从代理理论的观点看,责任和权利的匹配是委托代理关系的核心。
()21、财务计划是以财务预测和财务决策为基础的。
()22、财务决策是在财务预测的基础上进行的。
()23、财务计划是财务预测的前提。
()24、财务计划的执行依靠财务控制。
()25、在企业实践中,财务计划通常是以财务预算的形式表现出来的。
第3章风险与收益(习题及解析)第3章风险与收益⼀、本章习题(⼀)单项选择题1.已知某证券的β系数为2,则该证券()。
A. ⽆风险B. 有⾮常低的风险C. 与⾦融市场所有证券的平均风险⼀致D. 是⾦融市场所有证券平均风险的两倍2.投资者由于冒风险进⾏投资⽽获得的超过⽆风险收益率的额外收益,称为投资的()。
A.实际收益率 B.期望报酬率 C.风险报酬率 D.必要报酬率3.企业某新产品开发成功的概率为80%,成功后的投资报酬率为40%,开发失败的概率为20%,失败后的投资报酬率为-100%,则该产品开发⽅案的预期投资报酬率为()。
A.18%B.20%C.12% D.40%4.投资者⽢冒风险进⾏投资的诱因是()。
A.可获得投资收益 B.可获得时间价值回报C.可获得风险报酬率 D.可⼀定程度抵御风险5.某企业拟进⾏⼀项存在⼀定风险的完整⼯业项⽬投资,有甲、⼄两个⽅案可供选择:已知甲⽅案净现值的期望值为1000万元,标准离差为300万元;⼄⽅案净现值的期望值为1200万元,标准离差为330万元。
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甲⽅案优于⼄⽅案B.甲⽅案的风险⼤于⼄⽅案C.甲⽅案的风险⼩于⼄⽅案D.⽆法评价甲⼄⽅案的风险⼤⼩6.已知甲⽅案投资收益率的期望值为15%,⼄⽅案投资收益率的期望值为12%,两个⽅案都存在投资风险。
⽐较甲⼄两⽅案风险⼤⼩应采⽤的指标是()。
A.⽅差B.净现值C.标准离差D.标准离差率7.x⽅案的标准离差是1.5,y⽅案的标准离差是1.4,如x、y两⽅案的期望值相同,则两⽅案的风险关系为()。
A. x>yB. x<y C.⽆法确定 D.x=y8.合约注明的收益率为()。
A.实际收益率 B.名义收益率 C.期望收益率 D.必要收益率9.()以相对数衡量资产的全部风险的⼤⼩。
A.标准离差率 B.⽅差 C.标准差 D.协⽅差10.若某股票的⼀年前的价格为10元,⼀年中的税后股息为0.25,现在的市价为12元。
财务管理例题第三章 价值、收益与风险例1:某公司于年初存入银行10000元,期限为5年,年利率为5%,则到期时的本利和为:F=10000×(1+5%×5) =12500(元)单利终值)1(n i P F ⋅+⨯=例2:某公司打算在3年后用60000元购置新设备,目前的银行利率为5%,则公司现在应存入:P=60000/(1+5%×3)=(元)单利现值)1/(n i F P ⋅+= n i P I ⋅⋅=例:某人拟在3年后获得本利和50000元,假设投资报酬率为5%,他现在应投入多少元(43192)例3:某公司将100000元投资于一项目,年报酬率为6%,1年后的本利和为:F=100000 ×(1+6%×1)=106000(元)若一年后公司并不提取现金,将106000元继续投资于该项目,则第2年年末的本利和为:F=100000×(1+6%)×(1+6%) =100000×2%)61(+=112360(元)例4:某人存入银行1000元,年利率8%,则5年后可取出多少钱F=58%)(11000+⨯)(3.1469元=例5:某人为了5年后能从银行取出10000元,求在年利率2%的情况下当前应存入的金额。
F=5%)21/(10000+)(9057元= 例6:将例4改为每季复利一次,求FF=45)4/%81(1000⨯+⨯20%)21(1000+⨯=)(9.1485元= 如果要得到相当于这个金额的F 值,在每年复利一次的条件下年利率应该是多少F=5)1(1000i +⨯= →=+5i)(1=查表可知:假定i 和(F/P,i,5)之间呈线性关系,则4693.14859.1%84693.15386.1%8%9--=--x%24.8≈x课堂即时练习之一1.张先生要开办一个餐馆,于是找到十字路口的一家铺面,向业主提出要承租三年。
业主要求一次性支付3万元,张先生觉得有困难,要求缓期支付。
《投资组合管理》课程笔记第一章:投资组合管理概述一、引言1. 投资组合管理的定义:投资组合管理是一种系统性的管理方法,它涉及将投资者的资金分配到不同的资产类别中,以达到投资目标的过程。
这个过程包括资产的选择、配置、监控和调整,旨在最大化投资回报的同时控制风险。
2. 投资组合管理的目的:- 实现资本增值:通过投资组合管理,投资者希望资产价值能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长。
- 风险控制:通过多样化投资,减少特定资产或市场的不利变动对整体投资组合的影响。
- 税务规划:合理配置资产以降低税务负担。
- 现金流管理:确保投资者在需要时能够获得足够的现金流。
二、投资组合管理的基本原理1. 风险与收益匹配原则:- 投资者应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选择合适的投资组合。
- 高风险通常伴随着高收益,但投资者必须确保潜在的回报与其承担的风险相匹配。
2. 分散投资原则:- 通过投资不同行业、地区和资产类别的资产,降低单一投资的风险。
- 分散投资可以减少特定资产或市场的不利变动对整体投资组合的影响。
3. 资产配置原则:- 资产配置是指在不同资产类别(如股票、债券、现金等)之间分配投资比例。
- 资产配置是投资组合表现的关键因素,对投资回报和风险水平有显著影响。
4. 长期投资原则:- 投资者应专注于长期投资目标,避免频繁交易导致的成本和税收影响。
- 长期投资有助于平滑市场波动,实现投资目标的稳定增长。
三、投资组合管理的过程1. 确定投资目标:- 评估投资者的财务状况、投资期限、风险偏好和投资目标。
- 设定具体的投资目标和预期回报率。
2. 制定投资策略:- 根据投资目标,制定包括资产配置、投资风格、市场时机等在内的投资策略。
- 选择主动管理或被动管理的方法。
3. 实施资产配置:- 确定各类资产的权重,如股票、债券、现金、房地产等。
- 考虑不同资产类别的风险和回报特性,以及它们之间的相关性。
4. 构建投资组合:- 在每个资产类别中挑选具体的投资品种。
第三章证券投资收益和风险分析在现代企业的经济活动中有各种投资机会。
投资会有收益,但也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风险,诸如产品市场波动的风险、原材料和人力资源价格波动的风险、国际贸易中的汇率波动的风险、筹资来源利率波动的风险等。
现代企业财务决策不可能避免风险,而这些风险将影响企业投资资产的价值及收益水平。
因此,对投资收益和风险的衡量和权衡自然成为了企业价值提升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投资收益一、收益和收益率收益是指投资者在一定的时期内投资于某项资产所得到的报酬(或损失)。
一项投资的收益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经营盈利和资本利得。
经营收益是指生产经营的利润(或损失),对于证券投资来说是分得的红利或得到的利息。
资本利得是指出售投资资产所获得的收入和投资成本之间的差额,即从投资资产本身价格上升中得到的收益或在价格下降中产生的损失。
例如,股票的收益可以用下式计算:股票投资收益=红利+出售利得=每股红利×持有股数+(出售价格-投资成本)×出售股数投资收益的测定除了用收益总额外,一般更多地使用收益率指标。
收益率反映投资收益和投资额之间的比率,用以表示收益的大小。
投资额投资收益收益率=×100%1.简单收益率简单收益率是指不考虑资金时间价值的复利的概念计算的年收益率,或简单地计算一年的收益率。
例如,某企业投资450000元购买了50000股A 公司的股票,一年后A 公司分配红利每股0.72元,则该投资的收益率为:50000×0.72/450000×100%=8%。
对于债券来说,投资收益率等于利息加折价或减溢价和投资额的比率。
例如,某企业2003年1月1日以980元的价格购买了B 公司面值1000元、3年期、票面利率4%、每年付息一次的债券。
若在2004年1月1日企业以995元的价格出售,则收益率为:10004%(995980)100% 5.12%980⨯+-⨯=(持有期间收益率)若企业到期收回,则期望收益率为:10004%(1000980)/3100% 4.76%980⨯+-⨯=(到期收益率)计算若干年(较长时期)的平均收益率时,可以采用简单平均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