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法翻译法,直接法,听说法
- 格式:ppt
- 大小:432.00 KB
- 文档页数:31
几种外语教学方法比较(一)一、翻译法(TranslationMethod)翻译法,也有称它为语法翻译法,它的最简单的定义是:用母语教授外语的一种方法。
它的特点是:在外语教学过程中母语与所学外语经常并用。
例如:老师说“apple”,学生马上说出“苹果”。
2、主张讲授语法知识,重视理性,注意磨练学生的智慧,强调在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智力。
3、主张通过阅读外语名著学习外语,进而培养学生阅读外语的能力。
翻译法所遵循的教学基础原则:1、语音、语法、词汇教学相结合。
2、阅读领先,着重培养阅读与翻译能力,兼顾听说训练。
3、以语法为主,在语法理论指导下读译课文。
4、依靠母语,把翻译既当成教学手段,又当作教学目的。
在课堂教学中,使用翻译法教学的教师,不必有流畅的外语口语,一般只要按照课文,逐词逐句地进行翻译讲解,用母语解释清楚所学语言的准确意思即可。
课堂教学过程比较好控制,选择对学生的测试方法也比较容易。
用这种方法训练学生的弱点是:外语口语表达能力弱,语音语调较差。
虽学了大量的语法规则,一旦用于实践,如写作,口头交谈,便会频频出现错误。
不难看出翻译法的缺点是:1、未能恰当地发挥母语在外语教学中的积极作用和过分强调语言知识的传授,忽视语言技能的培养,语音、语法、词汇与课文的阅读教学脱节。
2、过分强调用翻译法进行教学,容易养成学生在使用外语时依靠翻译的习惯,不利于培养学生用外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3、强调死记硬背,教学方式单一,课堂教学气氛沉闷,不易引起学生的兴趣。
翻译法的优点是:1、在外语教学里利用文法,利用学生的理解力,以提高外语教学的效果。
2、重视阅读、翻译能力的培养,重视语法知识的传授以及对学生智慧的磨炼。
3、使用方便。
只要教师掌握了外语的基本知识,就可以拿着外语课本教外语。
不需要什么教具和设备。
4、在外语教学里创建了翻译的教学形式,对建立外语教学法体系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随着科学的进步,教学经验的不断丰富,翻译法吸取了其他教学法的一些优点,不断修正和完善自己,在以阅读为主的情况下,兼顾听说和写作能力的培养。
英语教学法的主要流派及其优缺点一、翻译法翻译法也叫语法翻译法、阅读法、古典法,它是中世纪欧洲人教希腊语、拉丁语等死语言的教学法,是一种用母语来教授外语的方法。
到了十八世纪,欧洲的学校虽开设了现代外语课,但仍沿用翻译法,所以亦成传统法。
当时语言学的研究对象基本上还是书面语。
人们学习外语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阅读外语资料和古典文献,把它作为一门文化修养课,其核心是掌握语法和足够数量的词汇,德国语言学家奥朗多弗等学者总结了过去运用语法翻译法的实践经验,并在当时的语言学、心理学的影响下,给语言翻译法以理论上的解释,使其成为一种科学的外语教学体系。
语法翻译法的教学过程是先分析语法,逐句分析句法功能,然后把外语译成本族语,再进行练习,主张两种语言的机械对比和逐词逐句直译在教学实践中常把翻译当成教学目的,又当成教学手段,其特点是强调母语,着重解释,强调背诵规则,强调语法作用。
优点:(1)在外语教学中创建了翻译的教学形式。
(2)在外语教学里利用文法,利用学生的理解力以提高外语教学的效果。
(3)着重阅读,着重学习原文或原文文学名著,这种思想现在仍左右着一些人对外语的看法。
(4)使用方便,只要教师掌握了外语的基本知识,就可以教外语,不需要什么教具和设备。
(5)重视理性和磨练学生意志。
缺点:1) 忽视口语教学。
在教学中没有抓住语言的本质。
2) 忽视语音和语调的教学。
3) 夸大翻译和母语的作用,重视理论,轻时间,过分强调知识的培养,忽视技能。
单纯通过翻译手段教外语,容易养成学生在使用外语时依靠翻译的习惯,不利于培养学生用外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4) 过分强调语法在教学中作用,而语法的讲解又是从定义出发,根据给例句,脱离学生的实际需要和语言水平,课堂上忽视培养语言习惯。
5) 强调死记硬背,教学方式单一,课堂教学气氛沉闷,不易引起学生的兴趣。
二、直接法直接法也叫自然法,心理法,口语法,改良法。
它就是直接教英语的方法。
直接包含三个方面的意思:直接学习,直接理解,直接应用。
第八章第二语言教学法主要流派这一部分的重点是要对第二语言教学法的主要流派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如某个教学法的理论基础、教学原则和特点、基本的教学过程等。
要能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某个教学法的优缺点作出适当的评论。
1. 语法一翻译法(Grammar-Translation Method)语法一翻译法又称" 传统法", 它是使用学生的母语来教授第二语言/ 外语,并以系统地教授语法知识为教学基础的一种第二语言/ 外语教学法。
语法一翻译法主张在第二语言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母语与目的语并用, 通过翻译和系统的语法知识的讲授学习第二语言。
语法一翻译法是最古老的教学法, 最初用来学习古希腊文和拉丁文这类死的语言, 帮助人们学习古代" 经典", 增长知识和智慧。
后来用它来学习活的语言,经过理论的总结和阐释, 成为一种第二语言教学法体系。
它盛行于18世纪末,代表人物是德国语言学家奥伦多夫(H.G.OllendOrff )。
语法一翻译法的语言学理论基础是机械语言或历史比较语言学, 认为所有语言同出一源, 语言和思维也是同一的。
既然人类有共同的思维规律, 其语言规律( 语法) 也是共同的, 词所表达的概念、意义和词的搭配也是一样的。
各种语言词汇的差别只是发音和书写形式的不同而己, 这就是翻译的基础所在。
因为人类的思维规律相同, 所以不同语言之间都可以进行一一对应的翻译。
另外, 传统语言学重视语言规范, 注重定出各种语言规则, 并要求人们按照这些规则来使用语言, 这也为语法一翻译法系统地讲授语法知识奠定了基础。
语法一翻译法的心理学理论基础是联想心理学。
联想心理学把一切心理活动都看成是各种感觉或观念的集合, 而这种集合则主要是依靠联想的力量来实现的。
比如, 记识一个外语单词就是把它跟母语的单词联系起来。
语法一翻译法的基本原则和特点:(1) 语法是教授第二语言/ 外语的基础。
语法一翻译法主张, 学习第二语言首先要背熟语法规则和例句, 然后通过翻译练习巩固语法规则, 只有在理解语法的基础上才能阅读、翻译目的语原文。
外语教学法流派介绍一.阅读法(Reading Method)二.自然法(Natural Approach)三.自觉实践法四.视听法(Audio—Visual Method)五.全身反应法(Total Physical Response)六.直接法(Direct Method)七、语法-翻译法(Grammar-Translation Method)八、听说法(Audiolingual Method)九、社团语言学习法(Community Language Learning)十、认知法(Cognitive Approach)十一、暗示法(Suggestopedia)一.阅读法(Reading Method)阅读法是本世纪初魏斯特(Michael West)在进行英语教学试验中新创造的一种教学法。
魏斯特认为,学会用外语阅读比较容易,学生在开口说话前,先学习一定数量的材料,有—定语感,可以减少说话时犯错误的可能性,从而更快地学会外语。
因此,他主张,英语教学的基本目标首先是培养学生的直接阅读能力(即不通过翻译而直接理解)。
魏斯特编写的《新方法读本》(New Method Readers)(共10册)是供初学者使用的基本教材,最低限度的词汇量是3500个,其编写原则如下:1.从一开始就使学生对学习有兴趣,能看到自己的成绩。
2.通过课文学习生词。
3.词汇越少,它的使用范围就应当越大。
4.读本内容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
魏斯特编的课本都以故事为中心,生动有趣;每50个熟词中才出现1个生词;1个生词在新课文中至少要出现2次,以后逐渐减少出现率。
他把阅读分为精读与泛读两种,并规定前者每分钟400个词,后者每分钟1200个词(最高标准)。
为了培养学生的快速阅读能力,除教科书外,各册都配有阅读的副本,其分量超过教科书数倍,不包括生词。
二.自然法(Natural Approach)这里说的自然法不是指19世纪出现的自然法,那时的自然法是直接法的前身,与语法-翻译法相对立,强调口语教学。
我国传统的英语教学法有翻译法、直接法、听说法、视听法或情景法、自觉对比法、自觉实践法、认识法、功能法,等等。
翻译法也叫语法翻译法(G r a m m a r—T r a n s l a t i o n Method)、阅读法(Reading Method)、古典法(Classical Method)。
这是在外语教学里历史最久的教学法。
它的优点在于重视阅读且使用方便。
它的缺点在于忽视口语、语音、语调的教学,从而使教学方式单一,课堂教学气氛沉闷,不易引起学生的兴趣。
尽管翻译法多年来一直受到人们普遍的指责,但是直到今天,在世界各国学校的外语课上它仍然相当普遍。
直接法也叫自然法(N a t u r a l M e t h o d)、心理法(Psycyhological Method)。
直接包含三个方面的意思直接学习、直接理解、直接应用。
强调两个重点,一是把外语和它所表达的事物直接联系起来;二是在任何时候都不要用学生的本族语进行教学。
它的优点在于强调口语和语音教学,抓住了外语教学的实质,大大提高了外语教学的质量。
它的缺失在于,完全照搬儿童在家里学习本族语的方法,在外语课上生硬地排斥或禁止使用本族语,结果给外语教学带来了不必要的限制和麻烦,并且也不适合绝大多数地方的教学实际。
听说法,也叫句型教学法。
根据结构语言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的理论可知:语言是有声的,学习外语,不论学习的目的是什么,都必须先学听和说,在听和说的基础上才能有效地读和写。
它的优点在于揭示了儿童学习英语包括各种语言的循序渐进模式。
但一个人在学习外语时,本族语的正负影响没有给予充分的考虑,从而在反复的听和模仿中,把错误也强化了。
自觉对比法是苏联在外语教学里所推行的一种外语教学法。
直接法和语法翻译法原是外语教学里截然相反的途径,在对直接法的批判当中,语法翻译法的一些作用,在自觉对比法中逐渐巩固下来。
在依靠本族语的原则和思想指导下,两种语言的对比成了教新课的一个重要环节。
中学英语常见的教学方法介绍1.语法翻译法(grammar translation method)2.直接法(direct method)3.听说法(audio-lingual method4.视听法(audio--visual approach)一、语法翻译法(grammar translation method)(一)语法翻译法及其理论基础1.定义:语法翻译法(grammartranslationmethod),又称“翻译法”、“传统法”、“古典法”。
它是以系统的语法知识教学为纲,依靠母语,通过翻译手段,重在培养外语读写能力的教学法。
2.起源:起源于中世纪欧洲人教希腊文和拉丁文的方法,18世纪开始教英语、法语、意大利语等现代语言时,仍沿用这一古老的方法。
3.创始人:18世纪末、19世纪初,德国语言学家奥伦多夫等人对语法翻译法进行理论上的总结和阐述,才使语法翻译法成为一种具有完整系统的第二语言教学法。
4.理论基础:①语言学基础是历史比较语言学;②心理学基础是18世纪德国的官能心理学,创始人是德国哲学家沃尔夫。
(二)语法翻译法的主要特征语法翻译法的主要特征包括5个方面。
(1)以培养读写书面语能力以及发展智力为主要目标。
(2)以系统的语法知识为教学的主要内容,对语法规则进行详细的分析,要求学生熟记并通过翻译练习加以巩固。
(3)词汇的选择完全由课文内容决定,用对译的生词表进行教学,句子是讲授和练习的基本单位。
(4)用母语进行教学,母语和外语互相翻译是主要的教学手段、练习手段和评测手段。
(5)阅读领先,重视阅读能力和翻译能力的培养,强调学习规范的书面语,注重通过阅读外语名著来学习外语。
(三)语法翻译法评价1.主要优点:①有助于学生牢固掌握系统的语法知识,阅读和翻译水平较高;②采用母语讲授,可以减轻教师的压力,还可以节省课堂教学时间。
2.缺点:(5个)①忽视口语教学和语音教学,缺乏听说能力的训练;②过分地强调语法规则的教学,忽视语言技能的训练;③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比较枯燥(指经典文学作品);④利用母语教学,过分地强调翻译,不利于培养学生运用目的语进行思维和交际的能力;⑤以教师为中心,教学方式单一,学生缺少实践机会,课堂气氛沉闷。
各种教学法及其优缺点1 the grammar-translation method优点:注重培养阅读能力和写作翻译能力缺点:忽视听说训练,不能培养学生运用英语思维进行英语交际的能力,语法规则的学习脱离了语言的实际应用,过多的使用机械记忆使课堂教学沉闷,单调乏味,忽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果事倍功半认识:语法翻译法主要要求学生背诵,学习效率低,没有顾及英语学习听说训练,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是一种比较传统的学习方法。
2 the direct method优点;直接法重视口语教学,强调英语思维,能够培养学生较强的口头语言交际能力。
缺点:忽视本族语的正面作用,容易造成理解上的错误和时间上的浪费,将外国语的学习和本族语的学习等同起来,忽视语法的作用,过早强调活用语言,机械的模仿,记忆语言,容易造成囫囵吞枣式的僵化学习。
认识:直接法直接学习外语,不借助母语进行组织教学,在听说的基础上再进行读写,比语法翻译法更进一步。
3 audio-lingual method优点:听说法的优势是通过句型操练熟练掌握一定数量的句式,有利于语言表达习惯的养成,在有限范围内,能流利的听说英语,语调比较准确自然。
缺点:听说法的训练过于机械,脱离实际,忽视语言文化和语言情景等交际要素,造成大量无意义的表达。
熟练掌握并流利表达的句式不能在实际生活中有效运用,教学过程中有错必纠的方法使学生失去学习热情,影响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认识:听说法的学习策略是听说领先,读写跟上。
其学习训练方式较多样化,符合学生要求,如果注重句式在生活上的灵活运用会更好。
4 the situational language teaching优点:便于使学生获得感性材料,把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
有利于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学到的知识易于掌握巩固。
缺点:完全排除母语,不利于对语言材料的彻底理解。
过分强调整体结构的感知,使学生对语言项目缺乏清楚的认识。
认识:情景交际法能让学生更加容易理解所学内容,能够身临其境的学习外语,是一种比较可靠的教学方法,但需要准备的材料多,操作较麻烦。
对外汉语各种教学法的对比对外汉语各种教学法的对比导语:对外汉语中的教学方法有很多,下面YJBYS店铺进行各种方法的对比,欢迎参考!1. 语法翻译法与自觉对比法相同点:(1)自觉对比法继承了语法翻译法的“语法为纲”,在教学原则上都强调语法教学,在教学方法上都重视用学习者的母语进行讲解(2)重视学习者阅读能力和翻译能力的培养,强调阅读原著和名著。
不同点:(1)产生年代及其代表人物:语法翻译法源于拉丁语教学法,盛行于15—17世纪的欧洲,19世纪得到理论和实践上的阐述,代表人物是德国语言学家奥伦多夫。
自觉对比法盛行于苏联40年代以前。
(2)理论基础:语法翻译法③语言学理论基础:机械语言学或历史比较语言学认为所有语言同出一派④心理学理论基础:官能心理学或联想心理学。
自觉对比法,苏联的教育学强调知识的作用,“知识-技能-熟巧”三段论;语言学理论:语言-言语-语言;心理学理论基础:巴普洛夫的两个信号系统学说(3)定义:语法翻译法是以语法为基础,用母语来教授外语的一种方法;自觉对比法是在同母语进行比较的基础上,掌握系统的语言知识,经过大量的反复练习,最终达到熟巧的一种教学方法。
(4)教学方式:语法翻译法以语法教学为中心,强调系统语法的学习,着重词法与句法的讲解;对比翻译法主张外语教学必须理论如语音、词汇、语法、修辞等知识或规则先行,强调理解的模仿。
(5)学习材料的选择:语法翻译法主张语言材料的内容以能否突出某种语法形式为准,而自觉对比法主张学习所学外语国家的文学著作,即典范的文学语言。
(6)学习内容:语法翻译法以阅读和书面翻译为主,对语音练习和口头表达,尤其是听力和会话不做任何要求;自觉对比法主张先教文字,四会并举,反对听说领先。
总结:自觉对比法由古典的语法翻译法脱胎而来,但它引进了对比这个概念,形成了既翻译又对比的具有现代意义的新翻译法。
2语法翻译法与认知法相同点:(1)都重视母语在教学中的使用(2)重视语法规则的学习不同点:(1)产生年代及其代表人物:语法翻译法源于拉丁语教学法,盛行于15—17世纪的欧洲,19世纪得到理论和实践上的阐述,代表人物是德国语言学家奥伦多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