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浮的秘密(鄂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27.00 KB
- 文档页数:2
范文2020年四年级下册科学课件-17 沉浮的秘密|1/ 36鄂教版(共36张PPT) 鄂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沉浮的秘密? 活动一: 初步感知探究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小铁环玻璃珠苹果泡沫石块土豆木块玻璃泡3/ 36? 活动一:初步感知探究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把这些物体放在水中,哪一些会下沉?哪一些会上浮呢?先猜测后实验? 活动一:初步感知探究物体在水中的沉浮请注意: 1、不要将水溅到桌子上。
2、实验完成后物体放在水中,暂时不要捞起来。
5/ 36? 活动一:初步感知探究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仔细观察水中的物体,猜测: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你的依据是什么?? 活动二: 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沉浮与大小、轻重是否有关?设计方案……7/ 36? 活动二: 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设计方案: ※探究:沉浮与大小的关系选用“轻重相同大小不同” 的一组物体进行对比实验。
※探究:沉浮与轻重的关系选用“大小相同轻重不同” 的一组物体进行对比实验。
? 活动二: 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这组物体有何特点?可用来研究沉浮与哪个因素之间的关系?9/ 36? 活动二: 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沉浮与大小是否有关?? 活动二: 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这组物体有何特点?可用来研究沉浮与哪个因素之间的关系?11/ 36? 活动二: 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沉浮与轻重是否有关?? 活动二: 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温馨提醒: 1、请及时作好实验记录,填好实验报告单。
2、完成上一个实验后,将实验材料上的水擦干,放回材料袋,再做下一个实验。
3、最后收拾好器材,清理实验台。
13/ 36? 活动二: 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交流、汇报:沉浮与大小的关系沉浮与轻重的关系? 活1动、我二们组:汇报物的实体验在是水中的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 2、我们组的实验现象是 3、我们组的实验结论是15/ 36? 活动二: 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交流、汇报:沉浮与大小的关系? 活1动、我二们组:汇报物的实体验在是水中的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 2、我们组的实验现象是 3、我们组的实验结论是17/ 36? 活动二: 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交流、汇报:沉浮与轻重的关系学以致用19/ 36学以致用上浮下潜挤压瓶子时,有水进入试管,试管变重,它就下沉。
《沉浮的秘密》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四年级《沉浮的秘密》教学目标:1、知道物体的沉浮可能与它的轻、重及形状有关。
2、经历控制变量的简单探究性实验。
3、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质疑精神。
教学重难点:在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质疑思维教学准备:材料包:木棒、塑料棒、铝棒、石块、乒乓球、螺母、回形针、订书钉、“子弹”、橡皮、塑料瓶、玻璃瓶、水槽等学生准备:干毛巾教学过程:一、视频导入(播放关于沉浮的小视频)师: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现象?生:小瓶子一开始是浮着的;小瓶子有沉有浮;手用力捏大瓶子,小瓶子就沉下去了,手一松,就浮起来了;师:小瓶子时而上浮,时而下沉,这里面到底藏着什么秘密呢?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研究研究物体《沉浮的秘密》【板书课题:《沉浮的秘密》】师:我们通过一些活动来观察、记录自己的新发现。
二、主要活动探究物体的轻、重对沉浮有什么影响?1、出示材料①:木棒、塑料棒、铝棒、石块、乒乓球、螺母(先明确活动要求,再分发探究材料。
)(1)先观察物体,再一个一个放入水槽。
(2)观察这些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情况。
(3)填好实验记录单。
生:自主开展探究活动(4)研讨交流(学生充分交流发言)推测结论:轻的物体可能上浮,重的物体可能下沉。
【板书:轻↑重↓】预设:关于这个结论,同学们还有哪些思考呢?(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充分交流,或举例说明:潜艇、军舰)如果有学生说到轻的也可能下沉,重的也可能上浮,那就顺势进入下一个探究活动,验证学生的猜测;如果学生表达不出来,教师主动抛出问题‘轻的物体一定会上浮,重的物体一定会下沉吗?’诱导学生思考,然后再进行实验探究活动。
2、出示材料②:回形针、订书钉、“子弹”、橡皮、塑料瓶、玻璃瓶。
(先明确活动要求,再分发探究材料。
)(1)观察物体,并做好记录。
(2)放入水中,观察材料在水中的沉浮情况。
(3)填好实验记录单。
生:自主开展探究活动(4)、研讨交流(学生充分交流发言)预设:①轻的物体可能下沉,重的物体可能上浮。
沉浮的秘密
【学习目标】
1.制作简易的科学模型。
2.尝试用不同的方式分析和解读数据,对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
【学习重难点】
1.知道影响物体沉浮的因素是什么。
2.制作简易的科学模型。
【学习过程】
一、新知学习
1.影响沉浮的因素是什么?
2.说一说,铁钉、气球、石子等放入水中是沉还是浮?
3.物体在水中浮与沉,可能与哪此因素有关?
4.在水中,铁块会下沉,可万吨巨轮为什么会浮在水面上?
5.有一个新鲜的马铃薯沉入清水中,想一想,用哪些办法能使马铃薯浮起来?
1/ 2
二、达标检测
1.为什么人可以躺在死海中看书看报?
2.橡皮泥在形状发生改变之后受到的浮力是否一致?
3.到底多重的物体会下沉呢?
4.多轻的物体会上浮呢?
5.通过学习,你从中学到了什么?
2/ 2。
近年来,科学教育在国内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
而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鄂教四年级科学课教案逐渐成为了备受瞩目的焦点之一。
这样一个教案,在国内教育领域中无疑是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变革,它不仅重新定义了教育模式,而且成为了许多家庭教育的标杆之一。
让我们来看看,这份教案究竟揭开了什么样的神秘面纱?一、教育目标与意义鄂教四年级科学课教案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思维,激发学生对社会、自然以及科学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并能够自主探究、解决科学问题的能力。
这一目标,与国家和社会所要求的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紧密相连,是当前教育发展必须遵循和实施的重要方针。
而鄂教四年级科学课教案的意义,则更多地体现在它所带来的变革和创新上。
这份教案彻底告别了传统的科学教育模式,从而实现了知识传授、思维培养和实践探究等多方面的教育目标。
同时,通过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性和创造性,使得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得到了全面的提升。
二、教学内容和方法鄂教四年级科学课教案的教学内容,则涵盖了自然界、生命、物质、物理、化学等多个科学领域。
在设计教学内容时,它充分考虑了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使得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加轻松愉快,同时加深了对知识的印象和理解。
而鄂教四年级科学课教案的教学方法,则是它最大的创新点之一。
它采用了"问题情境教学法"、"探索式学习法"、"实践一体化教学法"等多种先进的教学方法,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自主探究、实践探索,从而深度理解科学知识,创造新的科学成果。
三、实践效果与评价鄂教四年级科学课教案的实践效果和评价,则是衡量它是否成功的重要指标之一。
据统计,自教案实施以来,学生的科学素质得到了较大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明显增强。
同时,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好奇心、并且探究科学现象的主动性逐渐提高。
这些都充分证明了这份教案对学生的教育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鄂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第三单元
17. 沉浮的秘密
教学目标
探究:
1.知道影响物体沉浮的因素是什么。
2.初步感知“大小一定的物体,比水轻的会浮,比水重的会沉”。
知识:
1.能制作简易的科学模型。
2.有用简单器材做的简单的观察实验,并做实验记录。
3.能尝试用不同的方式分析和解读数据,对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
4.能做控制变量的简单探究性实验。
情感: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意识到科学技术会给人类和社会发展带
来好处。
教学重点:
知道影响物体沉浮的因素是什么。
教学难点:
制作简易的科学模型。
教学方法:
实验研究。
教学准备:
铁钉、气球、小玻璃杯、石子、灯泡、木棍、四个大小一样的塑料
瓶、砂、盐、锯末、两块大小不同的木块、两个大小不同的螺母、装有水的水槽、
天平等。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1.教师提问:玩潜水艇时,我们发现潜水艇里水的多少决定潜水艇的沉浮,一般
物体的沉浮又与什么有关呢?
2.推测我们准备的这些材料如铁钉、气球、石子等放入水中是沉还是浮?
3.观察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把物体放入水中观察,看看有没有推测错的物体,把水中上浮的物体和水中下沉
的物体分成两堆,并在教材上记录。
二、制定研究计划,进行研究.
1.小组讨论:物体在水中浮与沉,可能与哪此因素有关?学生分小组讨论推测,
并将推测结果记录在教材上。
2.教师出示并介绍本次科学探究活动的实验器材及名称。
3.教师演示实验:两块大小不同的木块放入水中都浮了起来,两个重量不同的螺
母放入水中都沉了下去。
教师提问:这和同学们的推测一样吗?有的同学说大的会浮、小的会沉,可是小
木块也浮起来了;有的说重的会沉,轻的会浮,可轻的螺母也沉下去了。这是怎
么一回事呢?我们怎样来研究?
4.小组讨论并制定研究计划和方案,教师引导各小组商讨,制定尽量完善、有效
的观察、测量、记录方法。
5.各小组汇报研究计划,教师可以就学生制订的方案中的不足进行指导。(这里
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学生们不容易想到用剩下的一个塑料瓶装水来进行实验,
不容易将“水的重量”作为物体沉浮的一个“界线。同时由于塑料瓶有一定重量的
关系,有可能会影响实验结果,在实际数学中,建议尽量用小塑料袋,减小同于
容器重量对实验结果造成的影响。)
三、观察记录,总结交流.
1.各小组按照自己制订的计划,进行一次物体沉浮的实验活动,并做好记录。
2.实验完成后可将实验情况记录通报全班。
3.联系实验中观察到现象,讨论物体沉浮的影响因素是什么。
4.让学生汇报本课的研究与发现,并做好记录。同时让学生对自己此前的猜测,
并进行分析、讨论、找出自己认知上的误区,修正自己的思维。
四、拓展与应用.
1.说一说潜水艇沉浮的道理。
2.在水中,铁块会下沉,可万吨巨轮为什么会浮在水面上?
学生讨论、汇报,看看自己的答案有没有科学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