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 格式:doc
- 大小:31.70 KB
- 文档页数:12
15个乱真实案例1. 一对夫妻在离婚后,为了争夺抚养权,竟然在法庭上互相指责对方虐待孩子,最后法官发现两人都在说谎,孩子的抚养权被交给了其他亲属。
2. 一名公司员工因为工作压力太大,竟然在办公室里偷偷吸毒,最后被同事发现并报警,导致公司声誉受损,员工被开除。
3. 一名学生为了报复老师的批评,竟然在老师的办公室里放了一只蛇,结果被校方发现并受到严厉处罚。
4. 一对情侣因为感情破裂,竟然在社交媒体上公开对骂,结果引起了大量网友围观,给双方造成了极大的困扰。
5. 一名商家为了吸引顾客,竟然在产品包装上做虚假宣传,结果被消费者发现并举报,导致公司被罚款。
6. 一名司机因为违规驾驶,竟然在交通事故后伪造证据,结果被监控录像拍下真相,最终被追究法律责任。
7. 一名公司高管为了获取利益,竟然在合同中加入了虚假条款,结果被对方公司发现并提起诉讼,最终导致公司经济损失。
8. 一名学生为了逃避考试,竟然伪造病情,结果被老师发现并取消考试资格,给自己的学业和声誉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9. 一名政府官员为了谋取私利,竟然利用职权收受贿赂,结果被纪检部门调查并开除公职,遭到法律制裁。
10. 一名医生为了赚取手术费,竟然在手术中故意制造并夸大病情,结果被患者家属发现并举报,导致医生执业资格被吊销。
11. 一名餐馆老板为了节省成本,竟然在食材中掺杂劣质食品,结果被食品监管部门查处并关停店铺,给消费者带来了极大的健康风险。
12. 一名律师为了帮助当事人获得利益,竟然在法庭上伪造证据,结果被法官发现并取消律师执业资格,给当事人造成了无法挽回的损失。
13. 一名学生为了逃避责任,竟然在校园里破坏公共设施,结果被学校监控录像拍下并受到严厉处罚,给自己的学业和前途蒙上了阴影。
14. 一名商家为了获取利润,竟然在产品质量上偷工减料,结果导致产品质量问题频发,公司声誉受损,最终经营陷入困境。
15. 一名员工为了获取晋升机会,竟然在工作中恶意诋毁同事,结果被公司调查组发现并开除,给自己的职业生涯带来了极大的挫折。
案例是什么意思案例是指将实际发生的事件或情况以一种系统化的方式进行描述和分析的过程。
案例可以是个别个体、群体、组织或者任何其他现象的描述。
通过案例分析,人们可以了解并掌握某种情况或问题的实际情况、发展过程、相关因素和结果。
在不同领域中,案例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教育领域,教学案例可以为教师提供具体且实用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通过研究成功的教学案例,可以培养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创新精神。
在医疗领域,医学案例可以用于疾病诊断、治疗方案制定和医学教育。
通过分析医学案例,可以提高医生的临床决策能力和病人治疗效果。
在企业管理领域,商业案例可以为管理者提供相关企业的经验和教训,促进管理者的决策和创新。
案例分析通常包含以下几个步骤:首先,收集和整理案例的相关资料和信息。
其次,对案例进行系统性的分析,包括对案例的背景、目标、问题、因果关系等的研究。
然后,从案例中提取出有价值和可应用的经验教训,总结案例中的成功因素和失败原因。
最后,基于案例的研究结果,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改进方案。
案例分析的目的是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深入研究问题背后的因果关系,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案,并为类似问题的解决提供借鉴和指导。
案例分析旨在提高学习者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
对于组织和管理者来说,案例分析是一种重要的策略和工具,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复杂的问题和挑战。
总之,案例是对实际事件或情况的系统化描述和分析。
通过案例分析,可以深入了解问题的背景和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
案例分析对于教育、医疗、企业管理等领域都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提高相关人员的能力和水平。
通过案例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对问题,并推动问题的解决和持续改进。
十个经典案例分析1. 案例一:泰坦尼克号沉船事件在1912年,泰坦尼克号的沉船事件震惊了世界。
这一事件发生后,人们开始了对海上航行的安全性的深刻思考。
泰坦尼克号的沉没造成了1500人的死亡,这位豪华的邮轮成了历史上最臭名昭著的船只之一。
泰坦尼克号沉船事件向人们展示了船只设计、紧急逃生措施以及船上救生设备等方面的不足之处。
2. 案例二:苹果公司与微软的竞争苹果公司和微软的竞争是商业世界中的一个经典案例,两个科技巨头之间的竞争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
苹果公司的创新设计和用户友好的界面与微软的广泛市场份额形成了鲜明对比。
这场竞争推动了科技产业的发展,也对消费者的选择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3. 案例三:麦当劳的快速服务模式麦当劳的快速服务模式被认为是餐饮业中的一项创新。
该模式的成功源于其高效的流程,从下订单到取餐,麦当劳致力于为客户提供迅捷、方便的体验。
这种模式对于其他快餐连锁店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鼓励他们也采取类似的策略。
4. 案例四:可口可乐的全球营销策略可口可乐是全球范围内最著名的饮料品牌之一。
通过采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本土化市场策略,可口可乐成功地将其产品融入各种文化背景中。
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非洲,可口可乐都试图与当地消费者建立情感联系,从而打动他们的心灵,推动销售。
5. 案例五:亚马逊的快速配送网络亚马逊通过建立庞大而高效的配送网络,大大加快了消费者的送货时间。
从为客户提供两日内送货到如今的一日或瞬时送货,亚马逊的物流系统为电子商务业务设立了新的标杆,并对整个零售行业产生了重要影响。
6. 案例六:星巴克的社交媒体战略星巴克通过巧妙利用社交媒体,与消费者建立了紧密的联系。
他们在各种社交平台上发布各种创意内容,如独特的推文、有趣的视频和吸引人的图片。
星巴克的社交媒体战略提高了品牌的知名度,并鼓励消费者与品牌进行互动。
7. 案例七:华为的全球扩张作为中国最大的科技公司之一,华为在过去十年中迅速扩张至全球范围。
警示教育案例集锦完整版警示教育案例集锦完整版案例一:纵火案件在某市某小区内,一名年轻男子因与邻居发生口角,心生不满情绪,于是纵火报复。
他购买了一瓶易燃液体,在邻居家门口泼洒后点燃,结果造成了火灾,造成数人死伤和巨额财产损失。
这个案例给我们一个非常严重的警示:情绪控制是非常重要的,尤其在冲突发生时更是如此。
如果我们被他人冒犯或者感到不满时,千万不能通过激烈的行动来宣泄情绪,而要尝试通过沟通、妥协或寻求帮助来解决问题。
案例二:网络诈骗某市一名年轻女子在网络上注意到了一条所谓的“投资理财”信息,她上当受骗,不断投资,并向自己的朋友推荐,结果她没有任何回报,反而损失了所有的投资款项。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要保持警惕,不轻易相信任何人或事情。
在网络时代,各种诈骗手段层出不穷,我们要学会辨别真伪、保护自己的财产安全。
案例三:违法驾驶一名年轻司机因为酒后驾驶,在行车过程中对一名行人撞击致死。
他因为违法驾驶和过失杀人被判刑,不仅毁了他自己的一生,也给他的家庭带来了巨大的打击和痛苦。
这个案例告诫我们:遵守交通规则,绝对不要酒后驾车。
酒后驾车不仅对自己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还会对他人生命造成无法挽回的伤害。
学会自律,远离违法行为,以免给自己和他人带来痛苦。
案例四:学术不端某高校一名年轻学生因为懒惰和功利心态,选择了抄袭论文。
虽然他成功毕业并得到学位,但被揭发后不仅学位被撤销,还受到了严厉的纪律处分,失去了未来的发展机会。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要诚实守信,努力工作。
学术不端除了剽窃,还包括作弊、考试作弊等不诚实行为,这些都是不道德的行为。
只有通过勤奋努力,真正掌握知识和技能,才能获得真正的成就和尊重。
案例五:家暴事件一对年轻夫妇因为生活中的琐事激化了矛盾,并始终没有学会如何正确解决问题,情绪积累到了极限,最终导致了一次家暴事件发生。
这起事件不仅给他们的婚姻关系造成了严重的冲击,还造成了身体和心理上的伤害。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要学会处理情感和解决问题的方式,不要借助暴力来解决冲突。
什么是案例
案例是指特定事件或问题的具体实例或事例。
它通常是描述某个具体情况或事件,揭示其中的问题、挑战或者解决方案,并包含一定的背景信息和相关数据。
案例可以用于学术研究、商业决策、法律判决等领域,用来分析、论证、教育、指导等。
案例的构成通常包括以下几个要素:
1. 背景和背景信息:案例以特定事件或问题为中心,需要提供相关的背景信息以便读者了解情况。
这包括地点、时间、人物、组织等相关的背景信息。
2. 问题或挑战:案例通常要描述一个问题或挑战,可以是一个困难、冲突、难题、决策等。
这个问题或挑战通常需要被解决或应对。
3. 分析或论证:案例需要对问题或挑战进行分析或论证,揭示其根本原因、影响、相关因素等。
这种分析可以基于理论、数据、经验等进行。
4. 解决方案:案例通常会提供一个或多个解决方案或应对策略,供读者参考或辩论。
这些解决方案可以基于案例中的分析或论证,也可以基于其他类似案例的经验。
5. 结果或效果:案例通常也需要给出解决方案的结果或效果,以便读者衡量解决方案的成功与否,并对其进行评估。
案例可以是真实的、虚构的、学术的、商业的等各种种类。
无论是哪种类型的案例,其目的都是通过具体的实例和事实来揭示问题、挑战和解决方案,帮助读者理解、思考和行动。
总之,案例是指特定事件或问题的具体实例或事例,通过描述背景信息、问题或挑战、分析或论证、解决方案以及结果或效果,来帮助读者理解、思考和应对类似的问题或挑战。
它是一种常见的教学、研究和决策工具。
典型案例范文10篇案例一:减肥的意外收获。
我有个朋友叫阿强,那家伙以前胖得像个球似的。
他下定决心减肥,每天跑步就跟被狗撵似的。
刚开始的时候,那叫一个痛苦啊,跑几步就喘得不行。
可是坚持了几个月后,体重真的降下来了。
但你猜怎么着?他发现自己的皮肤变好了,以前满脸的油光和痘痘,现在皮肤光滑得很呢。
原来啊,减肥的时候,他饮食也变得健康了,不吃那些垃圾食品,多喝水,这身体里的毒素排出去了,皮肤自然就好了。
这减肥不仅身材变好了,还意外收获了好皮肤,简直是一箭双雕啊。
案例二:好心办坏事的邻居。
我邻居张大妈,那可是个热心肠。
有一次我家养了盆花,那花娇贵得很。
张大妈看我忙,就想帮我浇浇水。
她心想啊,这花得多浇点水才能长得好。
结果呢,她“哗啦哗啦”地倒了好多水进去。
等我回来的时候,那花已经被水淹得奄奄一息了。
我哭笑不得啊,张大妈还一脸无辜地说:“我看这花干干的,就多给点水,咋还不行了呢?”你看,这就是好心办坏事,不过也不能怪她,她也是一片好心嘛。
案例三:面试中的乌龙。
我一哥们去面试,那叫一个精心准备啊。
他把简历打印得漂漂亮亮的,还专门买了一身新衣服。
到了面试公司,那紧张得手心直冒汗。
面试官问他:“你对我们公司的产品有什么了解吗?”他一紧张,把准备好的另一家公司的产品知识给说出来了。
面试官一脸疑惑,他自己也反应过来了,脸“刷”地一下就红了。
最后当然是面试失败啦。
这哥们后来每次说起这事,都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不过也算是个难忘的教训了。
案例四:网购的惊喜与惊吓。
我特喜欢网购,有一次看到一件衣服,图片上那叫一个美啊,模特穿着就像仙女似的。
我脑子一热就下单了。
等快递到了,我满怀期待地打开,结果差点没把我气晕过去。
这衣服的颜色和图片差了十万八千里,质量也差得很,就像纸糊的一样。
我心想这可不行,就联系卖家要求退货。
卖家还不太愿意呢,说什么这是正常的色差。
我就跟他理论了半天,最后还是成功退货了。
这网购啊,有时候是惊喜,有时候就是惊吓。
案例是什么意思案例,顾名思义,就是指某一事件、问题或情况的具体实例。
在法律、医学、教育、管理等领域,案例都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通过案例,我们可以了解到具体的事实、经过和结果,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相关知识和技能。
下面,我们将从不同领域的案例角度来探讨案例的意义和作用。
首先,从法律领域来看,案例是指法院对具体案件的裁决结果。
这些裁决结果被记录在案例法中,成为类似案件裁决的参考依据。
律师、法官和法律从业人员可以通过研究案例,了解先前类似案件的判决结果和理由,从而为自己的案件辩护或审理提供参考和借鉴。
案例也是法律实践中的重要工具,有助于保障司法公正和统一裁判标准。
其次,从医学领域来看,案例是指医学病例或病例分析。
医生通过记录和分析病例,可以总结出一些疾病的典型症状、治疗方法和预后情况,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医学案例也是医学教学和科研的重要素材,有助于培养医学生的临床思维和实践能力,同时也为医学科研提供了丰富的实验数据和临床经验。
再次,从教育领域来看,案例是指教学案例或教学实例。
教师可以通过引用真实的案例来丰富教学内容,使抽象的理论知识更加具体和生动。
学生通过分析和讨论案例,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培养问题解决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教学案例也是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的重要手段,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最后,从管理领域来看,案例是指管理案例或管理实践。
管理者可以通过研究成功或失败的管理案例,总结出一些管理经验和规律,为自己的管理实践提供借鉴和指导。
管理案例也是管理培训和管理咨询的重要内容,有助于提高管理者的决策能力和执行能力,促进组织的持续发展和创新。
综上所述,案例是指某一事件、问题或情况的具体实例,具有丰富的实践价值和理论意义。
无论是在法律、医学、教育还是管理领域,案例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于理论研究、实践应用和人才培养都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我们应该重视案例的收集、整理和应用,不断丰富和完善案例库,为各个领域的发展和进步提供有力支撑。
什么叫案例
案例是指真实或虚构的具体事例或事实,在特定的背景和环境下发生的事件或情况。
它通常用来作为教学、研究、演示等目的的例证或实例,以帮助人们理解和解决具体的问题或挑战。
案例通常由以下几个要素组成:问题或挑战、相关的主体或角色、特定的背景和环境、关键的事件或行动、以及相应的结果或影响。
通过对这些要素的描述和分析,案例可以提供对问题或挑战的深入理解和思考。
案例可以来自不同领域,例如商业管理、法律、医学、教育等。
它们可以涉及到个体、组织、社会等多个层面和层次。
案例可以通过实地调研、采访、文献分析等方法获取,并经过整理、编辑、陈述等过程,形成具有一定结构和逻辑的故事或文本。
一个典型的案例可能包含以下几个部分:
1. 背景和环境:描述问题或挑战发生的背景和环境,包括时间、地点、相关的人物或组织等信息。
2. 问题或挑战:明确案例中存在的问题或挑战,例如经营困境、法律纠纷、医疗难题等。
3. 主体或角色:介绍案例中的主体或角色,包括他们的身份、职责、利益等方面的信息。
4. 事件或行动:叙述案例中发生的关键事件或行动,例如管理
决策、法律诉讼、医疗手术等。
5. 结果或影响:分析案例中的事件或行动对问题或挑战的结果或影响,包括积极的和消极的方面。
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和讨论,人们可以从中学习到实际操作的经验和教训,提高对问题或挑战的认识和理解,培养问题解决的能力和思维方式。
因此,案例在教育、学术研究、专业培训等领域都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10个经典公共关系案例1. 泰坦尼克号沉船事件泰坦尼克号是一艘豪华巨轮,1912年在首次航行时撞上冰山而沉没,造成1500多人丧生。
这起事件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关注和讨论,船公司和船厂受到了巨大的舆论压力,被指责为安全措施不足。
这一事件使得公众对船舶安全性的关注度大幅提升,各国政府也加强了对航海安全的监管。
2. 可口可乐公司的新可乐配方在1985年,可口可乐公司决定推出一种新的可乐配方,取代了100多年来一直使用的经典配方。
然而,新配方的推出引发了广泛的抵制和公众不满。
公众认为新配方的味道不如经典配方,可口可乐公司不得不在数月后回归经典配方。
这一事件对可口可乐公司的品牌形象产生了负面影响,也引发了对市场调研和消费者反馈的重视。
3. 三星Note 7手机爆炸事件三星Note 7是一款智能手机,在2016年因电池问题引发爆炸和起火事件。
这一事件导致三星公司被迫召回和停产Note 7手机,并造成了巨大的声誉损失和经济损失。
三星公司在处理这一事件时,面临了公众的质疑和监管机构的调查,需要通过透明和积极的公共关系措施来修复品牌形象。
4. 马来西亚航空MH370航班失踪事件2014年,马来西亚航空公司的MH370航班在从吉隆坡飞往北京的途中失踪,至今仍未找到明确的失踪原因和残骸。
这一事件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关注和调查,马航公司在处理这一事件时受到了舆论的压力和质疑。
他们需要通过公共关系手段与家属、媒体和公众保持沟通,并采取措施来提高航空安全性和事件调查的透明度。
5. 大众柴油排放门事件2015年,大众汽车被曝光在柴油车的尾气排放测试中作弊,导致实际排放远远超过法定标准。
这一事件引发了全球对汽车行业的关注和调查,大众公司面临巨额罚款和声誉损失。
他们采取了公开道歉、召回受影响车辆并加强监管等公共关系措施,以修复品牌形象和恢复公众信任。
6. 苹果公司与美国联邦调查局的数据加密争议2016年,苹果公司因拒绝协助美国联邦调查局解锁一部恐怖分子使用的iPhone而引发了一场公众争议。
10大典型案例案例1:马尔维纳斯群岛争端背景马尔维纳斯群岛位于南大西洋,面积约为12,200平方公里,由英国统治。
然而,阿根廷也声称对该群岛拥有主权,并称其为“马尔维纳斯群岛”。
这一争端始于19世纪初英国占领该地区,并一直持续至今。
过程1976年,阿根廷军政府发动了对马尔维纳斯群岛的武装占领行动,导致英阿爆发了马尔维纳斯战争。
该战争持续了74天,期间双方进行了空中、海上和陆地的激烈战斗。
最终,英国军队成功夺回了群岛控制权。
结果马尔维纳斯战争结束后,英阿双方签署了《福克兰群岛(马尔维纳斯群岛)问题谅解》。
根据谅解事项,两国同意通过和平外交途径解决这一争端,并承诺不使用武力。
然而,至今仍未找到最终解决方案,马尔维纳斯群岛争端仍然存在。
案例2:美国与伊朗核协议背景伊朗核协议,也称为“联合全面行动计划”(JCPOA),是2015年签署的一项多边国际协议。
该协议旨在限制伊朗的核活动,以换取对伊朗经济制裁的解除。
过程在谈判过程中,美国、英国、法国、德国、俄罗斯和中国等六个国家与伊朗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和谈判。
最终,双方达成了一项协议,其中包括伊朗同意限制其核活动,并接受国际原子能机构的监督。
结果然而,在2018年,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退出伊朗核协议,并重新实施对伊朗的经济制裁。
这导致了美国与伊朗之间的紧张关系再度加剧,并引发了一系列冲突和紧张局势。
案例3:苹果与FBI的数据加密争端背景2015年,加州圣贝纳迪诺发生了一起恐怖袭击事件,导致14人死亡。
调查人员找到了一部涉案嫌疑人的iPhone手机,但无法解锁其中的加密数据。
过程联邦调查局(FBI)要求苹果公司提供解锁该手机的技术支持,以获取重要的调查线索。
然而,苹果拒绝了FBI的要求,称这将破坏用户隐私和数据安全。
结果这场争端引发了全球范围内关于个人隐私权和国家安全之间平衡的辩论。
最终,FBI找到了其他方法解锁该手机,并在未得到苹果帮助的情况下获取了相关信息。
然而,这一事件仍然引发了对数据加密和隐私权保护的深入思考。
CFR价改报为CIF价。
设CFR价为800美元,加10%投保ICC(A),保险费率为1.2%,求CIFC4%价。
解:CIF=800/(1-110%*1.2%)=810.7(美元)CIFC4%=810.7/(1-4%)=844.5(美元)某商品纸箱装,每箱毛重45公斤,每箱体积0.05立方米,原报价每箱38美元FOB上海,现客户要求改报CFRC2%伦敦,问在不减少外汇收入的条件下,我方应报价多少?(该商品运费计收标准为W/M,每运费吨基本运费为200美元,伦敦港口附加费10%)解:因为计算运费的标准为W/MW=0.045吨 M=0.05立方米M﹥W 所以选择M=0.05立方米为计费标准CFR价=FOB价+运费=38+200(1+10%)*0.05=49美元CFRc2%=CFR/(1-佣金率)=49/(1-2%)=50美元计算题(共10分)某公司向西欧推销装箱货,原报价每箱USD50FOB上海,现客户要求改报CFRC3汉堡,问在不减少收汇的条件下,应报多少?(该商品每箱毛重40公斤,体积0.005立方米,在运费表中的计算标准为W/M,每运费吨基本运费率为USD200,另加收燃油附加费10%)解:CFRC3%=(FOB+运费)/(1-3%)每公吨运费=200×(1+10%)=220按照W/M计算,40千克=0.04公吨每箱运费=220×0.04=8.8CFRC3%=(50+8.8)/(1-3%)=60.62报CFRC3%价为USD60.62案例分析1、进出口商签订了木材进出口合同,CIF安特卫普,货物按期装船后,船货均告失踪。
出口商遂向进口商提交单据,要求进口商付款,进口商发现所提交的单据中9项内容不符,拒绝付款。
出口商以货物按期合格装运,风险已经转移为理由上诉法院,要求进口商付款,法院如何处理?CIF的确是货物装运后风险转移给买方,但其同时还要求卖方所提交的单据应符合LC的规定,而后者是银行付款的前提。
如你提交的单据没有任何不符,银行必须付款,现在你的单据有问题,银行有权不付款。
在采用象征性交货的贸易术语的交易中,卖方除了交付合格货物,还应提交与货物相关的合格单据,对其中任何一项义务的违反均使得买方有权拒付。
2、我方外贸公司与英国商人签订一批番茄酱出口合同,条件为FOB天津新港,等装运期前三个星期,英国商人突然来电说让我外贸公司办理运输,我方能否接受?如何处理为妥?可以接受,合同写明FOB,FOB买方租船订舱,买方委托办理属代办性质,风险仍由买方承担,租不到船卖方不承担责任。
3.我国某出口公司与俄罗斯进行一笔黄豆出口,合同中的数量条款规定如下:每袋黄豆净重100公斤,共1000袋,合计100吨,但货物运抵俄罗斯后,经俄罗斯海关检查发现每袋黄豆净重94公斤,1000袋,合计94吨。
当时正通市场黄豆价格下跌,俄罗斯以单货不符为由,提出降价5%的要求,否则拒收。
请问俄罗斯的要求是否合理?我方应采取什么补救措施?俄罗斯的要求是合理的。
(1)在没有溢短装条款的情况下,应按规定的数量交货,不得任意多装或少装。
(2)若在信用证方式下,在支取金额不超过信用证金额的条件下,货物数量允许有5%的伸缩。
但是我方伸缩的比例已超过5%规定。
所以我方短装货物是违约行为,针对客户提出降价要求,我方可与客户协商以国内市场价格成交,以减少损失。
4.中国某公司从国外进口小麦,合同数量为200万公吨,允许溢短装10%,而外商装船时共装运了300万吨,对多袋的80万吨,我方应如何处理?《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规定:如果卖方所交货物的数量大于合同规定的数量,买方除了可以拒收多交部分外,也可以收取多交部分中的一部分或全部,但因按合同价格付款。
如果卖方所交货物的数量小于合同规定的数量,卖方应在规定的交货期届满前补交,但不得使买方遭受不合理的不便或承担不合理的开支。
即使如此,买方也有保留要求损害赔偿的权利。
5.国内某公司向俄罗斯出口大豆,合同规定数量为1000公吨,用麻袋装。
我方在装运中,由于麻袋数量不足,有100公吨的货物擅自改用塑料袋代替麻袋装运。
请问:我方的行为是否构成违约?对方是否有权拒收或以此向我方提出索赔?根据《联合公约》规定,如果卖方提供的货物包装与合同不符,卖方即构成违约行为,买方有权提出索赔并可拒收。
6.国内某厂向国外出口一批灯具。
合同上规定每筐30只,共100筐。
我方工作人员为方便起见,改为每筐550只,共60筐,灯具总数不变。
请问这种处理方式是否构成违约?违约,对方有权拒收或向我方提出索赔,合同上有明确规定每筐所装数和总筐数,我方装货与合同不一致,灯具总数没变,但是违反了包装合同。
7.我国向科威特出口茶叶600箱,合同和信用证均规定“从4月份开始,连续每月200箱”,问:我方于4月份装200箱,5月份没装,6月份装200箱,7月份装200箱,可否?不行,违约行为,就本案规定而言,为4,5,6月各200箱,旨在定期分运条款,若合同和信用证中明确规定了分批数量以及类似的限批,限时,限量的条件,则卖方应严格履行合约的分批装运条款,只要其中一个月份没装就属于违约行为。
8.某外贸公司按CIF术语出口一批货物,装运前已向保险公司按发票总值110%投保平安险,6月初货物装妥顺利开航。
载货船舶于6月13日在海上遇到暴风雨,致使一部分货物受到水渍,损失价值2100美元。
数日后,该轮又突然触礁,致使该批货物又遭到部分损失,价值为8000美元。
试问:保险公司对该批货物的损失是否赔偿?为什么?应该赔偿,因为平安险的承保范围包括了运输工具遇到意外事故的全、部分损失和运输工具遇到意外事故前后发生的由自然灾害引起的部分损失,比如暴风雨致使的部分货物受到水渍。
9.有一份信用证为可撤销信用证,金额为10万美元,允许分批装运及分批付款。
出口方已凭此信用证装运5万美元的货物,议付银行在议付5万美元货款后的第二天收到开证行撤销信用证的电报通知。
试问:开证行对业已议付的5万美元有无拒付的权利?可撤销的信用证可以由开证行随时修改或撤销,不必事先通知受益人。
对办理可撤销信用证项下即期付款、承兑或议付的另一家银行,在其收到修改或撤销通知之前已凭表面与信用证条款相符的单据作出的任何付款、承兑或议付者,予以偿付。
所以,在这个案例里,很明显开证行无拒付权利。
10.某公司接到一份经B银行保兑的不可撤销信用证。
当该公司按信用证规定办完装运手续后,向B银行提交符合信用证各项要求的单据要求付款时,B银行却声称:该公司应先要求开证行付款,如果开证行无力偿付时,则由他保证付款。
问B银行的要求对不对?B银行的要求是不对的,保兑信用证中,保兑行和开证行都有着第一付款人的责任,何为保兑,保兑就是指保兑行自对信用证加具保兑之时起即不可撤销地承担承付或议付的责任,受益人将单据寄给开证行或者保兑行都是正确的,任何一家收到单据就必须付款。
并不是说应先要求开证行付款。
如果开证行无力偿还时,则由他保证付款11.某开证行按照自己所开出的信用证的规定,对受益人提交的、经审查符合要求的单据已履行了付款责任。
但在进口商向开证行赎单后发现单据中提单是倒签的,于是进口商立即要求开证行退回货款并赔偿其他损失。
问进口商的要求合理吗?进口商的要求不合理,因为在信用证项下银行只负责审查单据的表面真实性,只要受益人提交的单据表面与信用证的规定相符,银行就必须付款,而对单据的真伪不负责。
12.某公司以FOB价出口一批货物,合同总金额为14,500元,现接到国外来证,金额为15,000元,信用证所载货品未写明单价,同时又规定须一次装运,不准分批装运。
对该信用证,出口公司将来履行合同,收回货款时是否会有麻烦?没有麻烦。
能符合信用证就行,信用证独立于合同。
13、某年9月,我国某技术进出口公司以FOB加拿大渥太华为价格条件进口一套设备,合同总价为85万美元。
合同签订后,技术进出口公司在安排了货物运输事宜后,于11月份与某保险公司签署了一份《国际运输预约保险启运通知书》。
技术进出口公司向保险公司支付了保险费,并收到保险公司出具的收据。
但不幸的是,被保险货物在渥太华承运人仓库被盗。
12月,技术进出口公司将出险情况告知了保险公司,同时向保险公司提出索赔,保险公司以技术进出口公司不具有保险利益而主张合同无效并拒赔,技术进出口公司遂向法院起诉。
本案买卖合同约定的价格条件是FOB加拿大渥太华,意为货物在渥太华越过船舷或装机后,货物的风险才发生转移。
在此之前,货物的风险仍由卖方承担。
因此,本案技术进出口公司购买的货物在海外运输公司仓库被盗时,技术进出口公司不具有保险利益。
法院最终判定保险公司与技术进出口公司的保险合同因投保人对保险标的物不具有保险利益而无效。
14、有一份FOB合同,买方已向保险公司投保“仓至仓条款”的一切险(All Risks with warehouse to warehouse Clause)。
货物从卖方仓库运往装运港码头途中,发生了承保范围内的损失。
卖方事后以保险单含有“仓至仓条款”,要求保险公司赔偿,但遭拒绝,后来卖方又请买方以买方的名义凭保险单向保险公司索赔,但同样遭拒绝。
上述案例中货物是从卖方仓库运往装运码头途中发生了承保范围内的损失,所保一切险又含“仓至仓条款”,请问为什么保险公司会拒赔?实质上的“仓至仓条款”并不是书面的出口商仓库到进口商仓库,而是出口商把货物拉至出口地码头到客户所在地仓库. 所以从卖方仓库运往码头的途中,因意外而致损10%,应该由卖方自己来承担.保险公司不用赔偿.15、中国某公司(卖方)曾按照CIF条件向澳大利亚某商人(买方)出售一批货物,买卖合同中没有约定投保的具体险别,卖方按合同规定发运了货物,并按国际惯例代买方投保了基本险中的平安险。
后买方指责卖方没有保一切险,其理由是,既然货价中包括了保险费,卖方就应该加保险公司所提供的一切险。
双方引起争议?《2000通则》对卖方的保险责任规定:如无相反的明示协议,卖方只须按保险条款中最低责任的保险险别投保。
如买方有要求,并由买方负担费用,卖方应在可能情况下投保一切险。
既然合同中没有规定具体险别,卖方仅购买平安险并没有违反合同规定。
16、我某外贸公司以FOB中国口岸与日本M公司成交矿砂一批,日商即转手以CFR悉尼价售给澳大利亚的G公司,日商来证价格为FOB中国口岸,目的港悉尼,并提出在提单上表明运费已付。
请分析日方为何这样做?我方如何处理才使我们的利益不受损害?日商这样做的目的是想将运费转嫁由我方承担。
我方可采取以下两种做法以确保我方的利益不受损害:1)要求日商修改信用证,将“运费已付”改为“运费到付”;2)要求日商在装船前将从中国口岸到悉尼的运费付给我方,在此基础上同意在提单上表明“运费已付”字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