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专题讲座
- 格式:ppt
- 大小:187.50 KB
- 文档页数:41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法教学“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法教学语法是语言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语法教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是学习者了解和掌握汉语语法规则的基础,对于提高学习者的语言能力,提升其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法教学的重要性、策略和挑战。
首先,语法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性。
语法是语言的骨架,学习语法可以帮助学习者了解语言的结构和运用规则。
通过语法教学,学习者可以掌握汉语的基本句型、词序和语法规则,并能够在实际交流中正确运用。
这对于提高学习者的语言能力,使其能够流利地进行表达和交流至关重要。
其次,语法教学需要针对学习者的需求制定相应的策略。
不同的学习者具有不同的语言背景、学习目标和特点,因此,在语法教学中需要根据学习者的需求来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
例如,对于初学者来说,应该从简单的语法规则入手,逐步引导他们理解和掌握。
而对于高级学习者来说,可以选择一些复杂的语法现象进行讲解,以帮助他们深入理解汉语的语法体系。
此外,在语法教学中还会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是语法知识的灵活运用问题。
学习者往往在语法知识掌握之后难以将其灵活应用于实际交流中。
这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语法知识的实际应用,通过大量的口语练习和写作练习,帮助学习者将语法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能力。
其次是学习者对语法规则的记忆问题。
语法规则较多,有时容易混淆,学习者往往难以记住。
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启发性的活动和实践中的情境模拟,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语法规则。
针对以上挑战,教师可以采用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来提高语法教学的效果。
例如,可以使用比较法来帮助学习者对比母语与汉语的语法差异,以便更好地理解并避免错误。
此外,可以利用语法游戏、角色扮演等多种教学活动来激发学习者的兴趣,增强对语法知识的记忆和应用能力。
同时,教师应注重引导学习者进行大量的实践,例如让学习者写作、口语练习等,帮助他们将语法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课件⽂本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主讲:李⼩军第⼀讲绪论本课程教学⽬的:⼀、通过⼀些专题的讲解、分析,探讨现代汉语语法的特点;培养学⽣初步的语法研究能⼒。
⼆、介绍语法研究的⼀些基本理论及研究⽅法;提⾼学⽣对汉语的认识。
三、了解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些基本技能,培养对外汉语教学技巧。
⼀语法是什么?语法就是语⾔中各单位组织起来的规则,包括词法和句法。
词法包括语素构成词、词组合成词组等;句法包括词、词组如何成句。
举例分析:(1)台上坐着主席团。
(主谓宾分析)(2)⼭上架着炮。
(歧义结构分析,以及对“着”语法功能的分析。
)(3)他喜欢吹嘘⾃⼰。
(3’)* ⾃⼰喜欢吹嘘他。
也就是说,主语和宾语指同⼀对象时,宾语可以⽤反⾝代词,主语不⽤。
为什么?⼀个最基本的解释就是:反⾝代词只能随后。
但是:(4)为了⾃⼰的利益,他什么事⼉都⼲得出来。
反⾝代词的运⽤向来是学习汉语的⼀个难点。
母语为汉语的⼈,即使不特意学习“⾃⼰”的⽤法,⽣活中也不会⽤错,但是作为第⼆语⾔,外国⼈却很难真正掌握。
这反应⼀个事实:我们对反⾝代词“⾃⼰”的⽤法并不是完全了解,因⽽不能简单地告诉汉语习得者。
这带出另⼀个问题,我们学习语法的⽬的是什么?——⼀⽅⾯了解有关语法规律,另⼀⽅⾯如何运⽤到对外汉语教学中去。
再如:(5)张先⽣承认他错了。
(“他”可以指别⼈,也可以指⾃⼰。
)如:(5’)张先⽣承认⾃⼰错了。
但是:(6)张先⽣批评他。
(“他”肯定不是张先⽣⾃⼰。
为什么?)(6’)张先⽣批评⾃⼰。
再如:(7)张先⽣的朋友批评了⾃⼰。
——“⾃⼰”只能指张的朋友,不能指张先⽣。
但是:(8)张先⽣的阴谋反⽽害了⾃⼰。
——“⾃⼰”只能指张先⽣,为什么?特别有意思的是:(9)⼩李说⼩赵只关⼼⾃⼰。
——“⾃⼰”与⼩赵同指(10)⼩李说⼩赵不关⼼⾃⼰。
——“⾃⼰”与⼩李同指为什么?⼆汉语语法特点简介⼀般说到汉语的特点,总是要拿别种语⾔进⾏对⽐。
跨语⾔的对⽐,包括拿⼀种语⾔进⾏对⽐,也可以进⾏多种语⾔的对⽐。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教案(提纲)《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讲义第一章语法概说一、什么是语法二、语法分析和语法单位三、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四、语法体系五、汉语语法的特点1、汉语缺乏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2、汉语注重意合3、汉语的词类和句法成分不一一对应4、汉语的句子构造规则与词组构造规则基本一致5、汉语的主语和谓语可以理解为话题——陈述第二章词和词类第一节词类概说一、词类划分的标准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张志公“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十二类: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数词、量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象声词二、识别词类的方法1、根据划分词类的标准:语法功能(1)组合功能(2)句法功能(3)类别功能2、识别的窍门:记小类(1)名词(2)代词(3)动词(4)形容词(5)数词(6)量词(7)介词(8)副词(9)连词(10)助词(11)叹词(12)象声词三、词类的教学分布1、构成语法点出现在教材中2、构成表达式出现3、分布在句子当中四、词的兼类1、名、形兼类2、形、动兼类3、名、动兼类第二节名词和时间方位表达法一、时间表达法汉语的时间表达与印欧语的区别:1、时点和时段(1)时点词①钟点词②日期③某些时间词④某些词组(2)时段词①时间词②词组(3)时段词中的“个”①必须用“个”②可用可不用“个”③一定不用“个”2、时间表达法(1)汉语中能表达时间的词(2)时点和时段在句子中的功能①动作、事件发生在什么时间②动作持续的时间③表示不定时间④表示动作发生在过去、现在、将来3、注意事项(1)怎么分析时间词在句子中充当的成分(2)时间词和介词“在”的问题(3)区别同译词①点、点种、时②刻、刻钟、分、分钟、秒、秒种③“号”和“日”(4)“前后”和“左右”跟时间词搭配的问题二、方位、处所表达法1、方位词2、处所词3、名词和方位词的组合规则4、方位处所表示法(1)作主语(2)作状语(3)作补语第三节数词和读数法一、数词的分类二、整数的读法1、“万”以下数字称数法2、“零”和“半”3、“二”和“两”三、小数、分数的读法四、倍数的读法五、序数的读法1、“第”的用法2、号码读法六、概数表示法1、相邻数字的并列2、“几”和“多”3、表概数的词语第四节量词的语义特征一、量词和名词在语义上的联系“把”:“张”:“条”:“块”:二、量词和动词在语义上的联系“次”:“趟”:“遍”:“下”:“顿”:“场”“番”:三、量词的多义性和交叉性四、量词的色彩1、感情色彩2、语体色彩3、语感五、辨析近义量词六、量词教学的设想1、量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2、量词的不同阶段的教学(1)初级阶段:(2)中高级阶段:第五节代词的活用一、人称代词的活用二、疑问代词的活用1、泛指2、虚指3、任指三、指示代词的活用第六节能愿动词一、能愿动词的语法特征二、能愿动词的词义分析1、能愿动词的一词多义“能”:“会”:“可以”:“要”2、能愿动词的词义交叉(1)表擅长(2)表可能(3)表意愿三、能愿动词的肯定与否定第七节副词和介词一、虚词的教学分布概况二、副词和介词的再分类1、副词再分类2、介词再分类三、副词组合中的特殊现象1、副词修饰名词、数量词2、副词和否定词的位置3、某些副词修饰“动/形”后影响了“动/形”的语法功能四、副词和介词的使用条件五、归纳虚词语法意义的方法1、把同义、近义的词放在一起比较2、把说明同一方面的虚词进行比较3、把意义相对的词进行比较4、把用虚词的句子,抽掉虚词后比较六、分析虚词偏误的方法第八节离合词一、离合词概述二、离合词的语法特点1、中间可以插入其他(多种)成分2、大多数离合词不能带宾语3、离合词带补语时要重复动词4、离合词的重叠方式是AAB5、离合词可以受程度副词的修饰6、有的离合词可以倒序三、离合词的教学方法第三章词的组合一、短语概述二、短语的类别1、短语的结构类别2、短语的功能类别第四章句子和句子成分第一节主—谓中的主语和谓语一、句法成分概述二、汉语中的主语和谓语可以理解为话题和陈述三、主谓词组对组织句子的影响四、主、谓的语义关系1、主语对谓语来说是什么角色2、谓语有四种第二节述—宾中的宾语一、句法分析中注意与其他成分的区别1、数量宾语和数量补语2、主谓结构作宾语和双宾语二、关于双宾语三、形容词带宾语四、述宾之间的语义关系第三节定—中中的定语一、“的”的用法1、名词2、代词3、形容词4、动词5、数量词6、短语结构二、多项定语的位置三、定语的语义指向1、主语前的定语的语义指向2、宾语前的定语的语义指向第四节状—中中的状语一、“地”的用法1、副词2、形容词3、介词词组4、其他词组5、时间处所二、多项状语的位置三、状语的语义指向第五节述—补中的补语一、对外汉语教学体系的八类补语二、趋向补语1、范围2、趋向补语对动词的选择3、趋向补语的立足点4、趋向补语的宾语的位置5、趋向补语的意义三、结果补语1、结果补语的意义2、结果补语的语义分析3、结果补语形式上的特点四、程度补语1、程度补语的语义类型2、程度补语的否定式3、程度补语的几种形式五、可能补语1、可能补语的形式2、可能补语的意义3、可能补语与“能”的区别4、可能补语肯定式与否定式使用频率5、特殊的可能补语六、时量补语1、时量补语的基本意义2、时量补语的用法3、时量补语的否定式和疑问式七、动量补语八、数量补语和介宾补语1、数量补语2、介宾补语第五章句型和句类一、句型:单句、复句;主谓句、非主谓句;联合复句、偏正复句;二、句类: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第六章句式一、“把”字句二、“被”字句三、连动句四、兼语句五、存现句六、比较句七、“连”字句第七章复句。
对外汉语语法讲义课第一篇主题:《对外汉语教学语法》辅导一第一章为《序言: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与语法教学概说》,一共五节。
一、教学语法与理论语法的区别二、母语教学语法与第二语言教学语法的区别三、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的特点1、语法的实用性2、语法的规范性3、语法的稳定性4、语法的可接受性5、语法规范的细化6、注重习得研究四、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与语法教学五、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三阶段1.初级阶段语法教学:形式语法模式2.中级阶段语法教学:语义语法模式3.高级阶段语法教学:语用功能语法模式我们本门课程既有知识的介绍,又有能力的培养。
但二者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融合,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即讲语法知识时不是为了讲语法而讲语法,不是讲纯本体意义上的语法,而是根据对外汉语教学的需要而选择我们的语法项目,同时还要讲该语法项目的教学方法。
讲教学方法时也不是单纯讲教学方法,而是把语法知识融入其中。
一.教学语法与理论语法的区别教学语法和理论语法无论在教学对象、教学目的还是教学方法上都存在很大的不同。
关于二者的不同,语言学家和英语教学专家许国璋先生曾就教学语法和理论语法作过很好的论述:教学语法是教学用的语法,目的是致语法的用;分类不要求严格,以说明用途为主;例子力求翔实,本身就是学习的材料;对象是语法学习者,学习条件不尽相同。
理论语法是供语言学研究的语法,目的是明语法的理;分类要有概括性和排他性;以最少而足够的例子说明类别;对象是语言研究者,学习兴趣比较一致。
教学语法又叫“学校语法”,是根据教学需求而制定的语法体系,其目的是为教学服务的,是为了让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语法规则,并将所学到的语法知识有效地运用到语言交际中去,重点在于语法功能的描述,应具有实用性、可读性和易学性,为了适应教学需求,教学语法有时应该是规定性的。
而理论语法又叫“专家语法”,其目的是要建构一个完美的语法体系,自然要注重理论的概括和概念的准确。
作为研究性的语法,理论语法要确保理论性和系统性;二者有时会产生一定的矛盾,但总体上具有指导和促进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