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学
- 格式:doc
- 大小:348.00 KB
- 文档页数:24
管理会计学基本内容复习第一部分判断题1.成本性态可分假设是指一切成本都可以按其性态划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类成本的划分是绝对的。
()2.酌量性固定成本与经营能力成本均与企业的业务量水平无直接关系。
()3.盈亏临界点的贡献毛益刚好等于总成本,超过盈亏临界点的贡献毛益大于总成本,也就是实现了利润。
()4.如果指数平滑系数α的取值越大,则近期实际销售量对预测结果的影响也就越大;如果α的取值越小,则近期实际销售量对预测结果的影响也就越小。
()5.约束性成本不依赖经营管理者的决策而发生变动,因此是无关成本,决策时不予考虑。
()6.差量分析法仅适用于两个方案之间的比较。
()7.凡是亏损产品都应该停产。
()8.材料成本脱离标准的差异,人工成本脱离标准的差异,制造费用脱离标准的差异,都可以分为“量差”和“价差”两部分。
()9.复利现值是复利终值的逆运算。
()10.投资回收期越长,表明该项投资的效果越好。
()11. 管理会计的计量基础不是历史成本,而是现行成本或未来现金流量。
()12.约束性固定成本作为经营能力成本这一属性决定了该项成本的预算期通常比较长,约束性固定成本预算应着眼于经济合理地利用企业的生产经营能力。
()13.酌量性固定成本与经营能力成本均与企业的业务量水平无直接关系。
()14.盈亏临界点的贡献毛益刚好等于总成本,超过盈亏临界点的贡献毛益大于总成本,也就是实现了利润。
()15.如果指数平滑系数α的取值越大,则近期实际销售量对预测结果的影响也就越大;如果α的取值越小,则近期实际销售量对预测结果的影响也就越小。
()16.成本无差别点分析法适用于收入成本型方案的最优选择。
()17.只要亏损产品能够提供贡献毛益额,就一定要继续生产;凡不能够提供贡献毛益额的亏损产品,都应停产。
()18.材料成本脱离标准的差异,人工成本脱离标准的差异,制造费用脱离标准的差异,都可以分为“量差”和“价差”两部分。
()19.净现值等于投资方案有关的现金流入量的现值,减去原始投资额的差额。
产品成本:是指企业为了生产产品而发生的各种耗费。
可以指一定时期为生产一定数量产品而发生的成本总额,也可以指一定时期生产产品单位成本。
3.生产费用与产品成本的差异是什么?A:首先,生产费用强调的是一定利益主体(企业、集团等)的耗费,它的发生,并不意味着产品已经形成;而产品成本强调的是为特定目的(某种或某批产品等)所发生的耗费。
其次,生产费用是按时期来归集的,即一定时期内为生产经营所发生的各种耗费,但它不一定能计入本期的产品成本;而产品成本则是按对象来归集、计算的,某一具体对象所承担的各种耗费,无论这些费用是在哪一时期发生的。
也就是说,产品成本除了本期实际发生的生产费用以外,还可能包括以前各期发生应由本期负担的耗费,或本期预提未来期间才会发生的费用。
因此,各项的生产费用总额与产品成本总额往往不相等。
4.简述成本计算的基本程序A:①确定成本计算对象②选择适当的成本计算方法③确定成本项目④确定成本计算期⑤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⑥编制产品成本计算单直接分配法:是指不考虑辅助生产车间相互提供劳务的情况,而将各种辅助生产费用直接分配给辅助生产以外的受益车间的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
交互分配法:是指根据辅助生产车间相互提供的劳务量和交互分配前的费用分配率进行交互分配,然后将归集的辅助生产车间交互分配后的实际费用,再按其提供给辅助生产车间之后各受益单位的劳务量进行分配的方法。
约当产量法:就是将期末在产品成本和本期发生生产费用的总和,按完工产品数量和期末在产品约当产量的比例进行分配,以计算本期完工产品成本和期末在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
确定期末在产品成本的方法有哪些?A:不计算在产品成本的方法、在产品成本按年初数固定计算、在产品按所耗原材料费用计价法、约当产量法、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定额比例法。
成本计算对象:是指计算产品成本过程中,确定归集与分配生产费用的承担客体。
分步法:是以产品生产步骤和产品品种为成本计算对象,来归集和分配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
第一章管理会计概论一.判断题1.战略管理会计是与企业战略管理密切联系的,他运用灵活多样的方法收集、加工、整理与战略管理相关的各种信息,并据此来协助企业管理层确立战略目标、进行战略规划并评价企业的管理业绩。
2.会计分期假设认为会计分期的时间跨度局限于对外报告的月、季、年,以此来空着评价各责任单位的经济活动。
3.成本性态可分假设是指一切成本都可以按其形态划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类成本的划分是绝对的。
4.企业是否真正盈利,收现金流入量与现金流储量的制约。
5.现金流入与现金流出时间上的差别,对企业资金占用水平无影响。
6.管理会计的最终目标是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7.管理会计提交报告的对象局限于企业内部各管理层次。
8.管理会计的计量基础不是历史成本,而是现行成本或未来现金流量。
9.正确的信息必然精确,而精确的信心未必正确。
10.在准确性和及时性之间,管理会计更重视准确性,以确保信息的质量。
11.管理会计人员不得从事道德上有害于其履行职责的活动,不得收受任何馈赠、赠品或宴请。
12.现金流动具有最大的综合性和敏感性,可以在控制、决策、预测控制、考核、评价等各环节发挥积极作用。
13.分析分为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
14.管理会计手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的制约,同时企业亦可根据管理的实际情况和需要确定。
15.机会成本、边际成本、边际收益是管理会计常用的概念。
二.单项选择题1.下列()项目不属于管理会计的基本假设。
A.会计实体、会计分期假设 B.货币时间价值、风险价值可计量假设C.成本性态可分为成本与市价孰低假设 D.程序运行、目标利润最大化假设2.现代预算以()为基础编制。
A.静态预算 B .动态预算 C 现金流量 D .货币时间价值3.下列()概念不是建立在成本性态可分假设之上的A.贡献毛益 B 完全成本 C 本—量—利分析 D 标准成本差异分析4.“价值差量论”认为管理会计研究的“差量”问题不包括()A.数量差量 B 价值差量 C 实物差量 D 劳动差量5.下列()项目属于管理会计的内容。
《管理会计学》教案第一章管理会计学的概述●教学要求:了解管理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原理,掌握管理会计的内容。
能够区别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现代会计二大体系在经济管理中的不同作用。
●教学内容:一、管理会计的定义管理会计是指在当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以强化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实现最佳经济效益为最终目的,以现代企业经营活动及其价值表现为对象,通过对财务等信息的深加工和再利用,实现对经济过程的预测、决策、规划、控制、责任考核评价等职能的一个会计分支。
管理会计是与传统的财务会计相独立的概念,为内部经营管理会计。
二、管理会计的职能1.预测前景、2.参与决策、3.规划目标、4.控制过程、5.考评业绩三、管理会计的基本内容现代管理会计包括预测决策会计、规划控制会计和责任会计三项基本内容。
四、管理会计的形成与发展1.管理会计的历史沿革萌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20世纪70年代后在世界范围内得以迅速发展。
2.管理会计的形成与发展的原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市场经济的繁荣极其对经营管理的客观要求、现代电脑技术的进步以及现代管理理论的促进等是管理会计形成与发展的原因。
3.管理会计的发展阶段及其趋势现代管理会计的发展趋势是系统化、规范化、职业化、社会化和国际化。
五、管理会计假设与原则基本假设:管理会计主体;理论行为;合理预期;充分信息。
基本原则:最优化;效益性;相关性;及时性;重要性;灵活性等。
六、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关系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联系(1)同属现代会计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源于同一母体,共同构成了现代企业会计系统的有机整体。
两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补充。
(2)最终目标相同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所处的工作环境相同,共同为实现企业和企业管理目标服务。
(3)相互分享部分信息管理会计所需的许多资料来源于财务会计系统,其主要工作内容是对财务会计信息进行深加工和再利用,因而受到财务会计工作质量的约束。
同时管理会计信息有时也列作对外公开发表的范围。
管理会计学第七版课后答案一、单选题1.下列各项有关管理会计要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单选题] *A.管理会计应用环境是实现管理会计目标的具体手段B.管理会计活动是单位管理会计工作的具体开展(正确答案)C.管理会计工具方法是单位应用管理会计的基础D.管理会计工具方法是单位管理会计工作的具体开展答案解析:选项A,管理会计应用环境是单位应用管理会计的基础;选项CD,管理会计工具方法是实现管理会计目标的具体手段。
2.关于成本和费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单选题] *A.费用着重于按会计期间进行归集B.产品成本一般以生产过程中取得的各种原始凭证为计算依据(正确答案)C.产品成本着重于按产品进行归集D.产品成本一般以成本计算单或成本汇总表及产品入库单等为计算依据答案解析:费用着重于按会计期间进行归集,一般以生产过程中取得的各种原始凭证为计算依据;成本着重于按产品进行归集,一般以成本计算单或成本汇总表及产品入库单等为计算依据。
3.下列各项中,属于生产成本项目的是()。
[单选题] *A.财务费用B.燃料和动力(正确答案)C.管理费用D.税金答案解析:成本项目一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燃料和动力、制造费用等。
4.A、B两种产品共同消耗的燃料费用为8 000元,A、B两种产品的定额消耗量分别为150千克和250千克。
按燃料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计算的A产品应负担的燃料费用为()元。
[单选题] *A.2 000B.3 000(正确答案)C.4 000D.8 000答案解析:分配率=费用总额/分配标准(定额消耗量)=8 000/(150+250)=20; A 产品应负担的燃料费用=A产品的定额消耗量×分配率=150×20=3 000(元)。
5.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12月份共发生生产工人工资70 000元,福利费10 000元。
上述人工费按生产工时比例在甲、乙产品间分配,其中甲产品的生产工时为1 200小时,乙产品的生产工时为800小时。
一、判断题(正确划√错误划×)1、在广义管理会计的范围内,管理会计既包括财务会计,又包括成本会计和财务管理。
√2、管理会计是以提高经济效益为最终目的的会计信息处理系统。
√3、管理会计的最终目标是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4、管理会计受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的制约,同时企业亦可根据管理的实际情况和需要确定×5、机会成本、边际成本、边际收益是管理会计常用的概念。
√6、管理会计提交报告的对象局限于企业内部各管理层次. ×7、1、固定成本是按其总额在一定期间内不受业务量的影响而保持固定不变的成本。
×8、2、若从单位业务量所负担的固定成本多寡的角度考察,固定成本则是一个变量. √9、3、约束性固定成本通常是由企业管理当局在每一个会计年度开始前制定难度预算,一旦预算制定后,将对年度内固定成本的支出起约束作用。
×10、4、酌量型固定成本与经营能力成本均与企业的业务量水平无直接关系。
√11、5、变动成本还可以按其所涉及范围的大小,划分为专属成本和联合成本。
×12、6、联合成本是由多个产品和部门共同负担的成本,因此属于相关成本,决策时应予以考虑. ×13、7、约束性成本不依经营管理者决策而发生变动,因此是无关成本,决策时不予考虑。
√14、8、机会成本是一项支出,应该登记入账.×15、9、沉没成本是现在发生的,无法由现在或将来的任何决策所改变的成本。
×16、10、以贡献毛益减去固定性制造费用就是利润. ×17、成本按形态划分的基本假设同时也是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假设。
√18、在传统式盈亏临界图中,可以用横轴表示销售收入量,用纵轴表示成本,纵轴与横轴的金额最好保持一致,此时总成本的仰角应大于45度. ×19\在传统式盈亏临界图中,总成本既定的情况下,销售价值越高,盈亏临界点越高;反之,盈亏临界点越低。
×20企业各种产品提供的贡献毛益即是企业的营业毛利。
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各项中,能构成变动成本法产品成本内容的是[ ]A.变动成本B.固定成本C.生产成本D.变动生产成本2.某企业每年末将100 000元资金划拨为技术改造资金,专户存储,假定10年,10%的年金现值系数为6.14457,年金终值系数为15.9374。
到第10年末,企业可用于技术改造的资金总量为[ ]A.1 593 740元B. 1 000 000元C.614 457元D.385 543元3.下列各项中,与传统的财务会计相对立概念而存在的是[ ]A.现代会计B.企业会计C.管理会计D.管理会计学4.下列会计子系统中,能够履行管理会计“考核评价经营业绩”职能的是[ ]A.预测决策会计B.规划控制会计C.对外报告会计D.责任会计5.下列各项中,属于编制全面预算的关键和起点的是[ ]A.直接材料预算B.直接人工预算C.生产预算D.销售预算6.下列项目中,不属于管理会计系统能够提供的信息是[ ]A.不发生法律效用的信息B.全面精确的信息C.非价值量信息D.定性信息7.下列项目中,能够规定管理会计工作对象基本活动空间的假设是 [ ]A.多层主体假设B.理性行为假设C.合理预期假设D.充分占有信息假设8.在变动成本法下,固定性制造费用应当列作 [ ]A.非生产成本B.期间成本C.产品成本D.直接成本9.在变动成本法下,固定性制造费用最终应当在损益表中列作[ ]A.非生产成本B.期间成本C.产品成本D.直接成本10.管理会计的信息载体主要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