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防汛防雷电主题班会教案
- 格式:docx
- 大小:559.77 KB
- 文档页数:4
防雷电主题班会教案主题班会教案:防雷电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雷电的形成原理和危害,学习防雷知识和措施。
2. 技能目标:能够正确掌握防雷知识,提高自身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正确认识雷电,增强对自身安全的重视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与过程:1. 导入(10分钟)教师通过介绍近期发生的雷电事故或者相关图片展示引起学生的兴趣,提出问题:什么是雷电?雷电对我们有哪些危害?学生回答问题。
2. 集体讨论(10分钟)教师展示雷电的形成原理,让学生自由发言、提问,引导学生深入了解雷电,讨论雷电对人类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威胁。
3. 知识讲解(30分钟)教师通过PPT或者黑板讲解以下内容:1)雷电的形成原理:云层中产生静电,云中正电子聚集在云顶,负电子聚集在云底,形成电场,当电场强度达到一定程度时,云与地面通电,形成雷电。
2)雷电的危害:雷电对人体及设备造成直接电击、感电、火灾等严重危害,可能引发建筑物、树木、电线等的损毁、火灾等。
3)防雷知识和措施:在雷雨天气,尽量避免外出;在室外应远离高大物体、金属物品和水源;在室内避免接触金属物体,尽量不使用固定电话;遇到闪电时,千万不要躲在树下、高楼、敞开的空地等地方。
4. 分组活动(30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种场景,如户外运动、户外建筑、室内活动等,组织学生讨论该场景下的防雷措施,并进行展示。
教师对展示的内容进行点评和总结。
5. 总结归纳(10分钟)教师对学生进行总结,概括防雷的核心观点和方法,让学生再次强化防雷意识。
6. 作业布置(5分钟)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撰写一篇500字的小论文,题目为《防雷电,保平安》。
要求学生在论文中生动地介绍雷电的形成原理、危害和防护措施,以及自己在生活中的体会和建议。
三、教学手段:1. 图片、PPT展示。
2. 案例分析。
3. 分组讨论和展示。
4. 布置作业。
四、教学评价:1. 听说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和小组展示中的表现,评估其对防雷知识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2024年《防雷电》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次《防雷电》主题班会,使学生能够:了解雷电的形成原因及其在大自然中的表现。
掌握预防雷电伤害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提高学生在雷雨天气中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应对能力。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安全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雷电的危害性和预防雷电伤害的基本知识。
在雷雨天气中正确的自我保护措施。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在实践中真正掌握并应用防雷电知识。
提高学生对于雷雨天气中潜在危险的警觉性。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雷电现象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
提问学生:“你们知道雷电是怎么形成的吗?”引导学生思考并分享自己的想法。
2. 知识讲解详细讲解雷电的成因,包括电荷的积累与放电过程。
介绍雷电的危害,如电击、火灾等,并展示相关案例。
讲解预防雷电伤害的基本知识,如不在高处停留、不靠近水源等。
3. 情景模拟设计雷雨天气中的不同场景,如户外郊游、放学回家等。
分组进行情景模拟,让学生在模拟中实践防雷电知识。
教师点评,指出学生在模拟中的不足和正确做法。
4. 互动讨论提出问题:“如果你遇到雷雨天气,你会怎么做?”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应对方法。
教师总结学生的发言,强调正确和错误的做法,并补充相关知识。
5. 课堂小结回顾本次班会的主要内容,强调防雷电知识的重要性。
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时刻保持警惕,特别是在雷雨天气中。
鼓励学生在家中向家长宣传防雷电知识,提高家庭的安全意识。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采用多媒体教学,利用图片、视频等直观展示雷电现象和危害。
结合情景模拟和角色扮演,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防雷电知识。
通过互动讨论和提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五、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课堂练习:设计几个雷雨天气中的场景,让学生在课堂上迅速判断并做出正确的应对选择。
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讨论并制定一份家庭防雷电安全计划。
收集一些雷电事故案例,下次课堂上进行分享和分析。
中小学防雷电主题班会教案主题:中小学防雷电知识教育班会一、目标:1.了解雷电的形成原因和危害;2.掌握雷电中的安全防范和应对措施;3.增强中小学生的防雷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二、教学内容:1.雷电的形成原因;2.雷电的危害;3.雷电的安全防范措施;4.应对雷电的紧急措施。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问候学生,让学生站起来活动一下,热身。
2.通过幻灯片播放雷电爆炸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的注意。
二、引入(5分钟)1.向学生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雷电?”2.收集学生的回答,并给出正确的答案:“雷电是云与地面间形成的一种强大的放电现象。
”三、呈现(10分钟)1.向学生讲解雷电的形成原因:当云中的水滴或冰粒在云内运动时,会摩擦产生电荷,云中产生正电和负电,当电荷累积到一定程度时,会形成云与地面间的电压差,最终形成雷电。
2.向学生展示雷电的危害:雷电是一种非常强大的电流,能够造成严重的伤害甚至引发火灾和爆炸。
3.列举雷电的危害案例,如:树木被劈裂、房屋失火、人员受伤等。
四、讲解(10分钟)1.讲解雷电的安全防范措施:(1)避免在雷雨天气中进行室外活动;(2)避免接触金属物体,如自行车、遮阳伞等;(3)远离高大建筑物、树木和水域;(4)不要躲避在开放的场地中。
五、学习(15分钟)1.展示雷电常识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观看并进行讨论。
2.分发学习资料,让学生自主阅读并完成相关问题。
3.学生小组讨论,分享自己防雷经验和认识。
六、总结(5分钟)1.向学生提问:“你们在本次班会中学到了哪些防雷知识?”2.收集学生的回答,并进行点评总结。
七、延伸(10分钟)1.让学生调查家庭的防雷设施,如接地装置、避雷针等。
2.展示学生的调查结果并进行讨论。
3.鼓励学生在家中进行防雷安检,如检查电线的接地情况、避雷针的安装等。
八、结束(5分钟)1.对本次班会进行总结,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2.鼓励学生在家里和同学之间宣传雷电知识,提高大家的防雷意识。
防雷暴雨主题班会教案主题:防雷暴雨一、目标:1. 了解雷暴雨的形成原理和对人类造成的危害;2. 掌握防雷暴雨的基本知识和技巧;3. 培养学生正确的防雷意识和应对雷暴雨的能力。
二、准备材料:1. 雷暴雨的图片或视频素材;2. PPT 或黑板,笔、粉笔等;3. 雷暴雨的防护措施的宣传资料。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教师拿白天发生的雷暴雨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回忆)教师:同学们,大家还记得最近发生的一场雷暴雨吗?那场雷暴雨像什么样子?有没有对我们的生活造成什么影响呢?(学生回答)教师:非常好,那么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一下防雷暴雨的知识。
首先,请看这个视频,了解一下雷暴雨是如何形成的。
(播放雷暴雨的视频素材)2. 知识讲解(20分钟)教师:雷暴雨是指在雷电作用下伴有降水的天气现象。
雷暴雨通常会伴随着雷电、暴雨、大风等天气现象。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雷暴雨的形成原理和对人类的危害。
(PPT展示雷暴雨的形成原理和危害)雷暴雨形成原理:雷暴雨是在垂直上升气流的作用下,水蒸气在冷却过程中凝结而形成的云滴、雨滴,在云内上升气流的带动下猛烈地扩散和碰撞,使云层内带电颗粒聚集成云团。
当云团抵达云的底部时,云顶的正电荷和云底的负电荷产生强烈的电场,最终导致电闪雷鸣。
雷暴雨对人类的危害:1. 雷电:雷电是由云与地面或云与云之间的放电产生的,具有强大的热能和电能。
雷电对人体的危害主要包括烧伤、烧毁、麻痹等。
2. 暴雨:暴雨指小时降水量达到或超过50毫米的降水现象,暴雨容易造成内涝、山洪、泥石流等灾害,对人们的生命和财产造成威胁。
3. 大风:雷暴雨时常伴有强风,大风会带来风灾,造成建筑物、树木的倒塌,危及人们的生命安全。
3. 防护措施(30分钟)教师:既然我们已经了解了雷暴雨的形成原理和危害,那么我们就要学会如何正确应对雷暴雨,避免受到伤害。
下面我们来学习一些常见的防护措施。
(PPT展示雷暴雨的防护措施)1. 在雷暴雨来临前,及时了解天气预报和预警信息,避免在户外活动或靠近高大的金属物体。
《防雷电》主题班会教案防雷电主题班会教案目标本次班会的目标是帮助学生了解并掌握防雷电的基本知识和应对措施。
活动设计1. 活动引导:通过提问激发学生对雷电的好奇心,引发他们对项目的兴趣。
2. 知识讲解:介绍雷电的形成原理、危害以及常见的防护措施。
3. 讨论与分享:鼓励学生分享他们对于防雷电的了解和想法,并进行讨论和解答疑惑。
4. 游戏互动:设计相关游戏或小活动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如雷电防护知识问答、组织模拟防雷演等。
5. 总结与反思:提醒学生要加强对雷电防护的认识,培养良好的安全意识。
活动流程1. 班会开场:主持人简要介绍本次班会的主题和目标,并激发学生的兴趣。
2. 知识讲解:主持人通过PPT或板书的形式,讲解雷电的形成原理、危害以及常见的防护措施。
3. 讨论与分享: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雷电的了解和经验,并提出问题。
4. 游戏互动:组织雷电防护知识问答比赛,奖励给表现出色的小组。
5. 模拟防雷演:分组进行模拟防雷演,体验正确的防护措施,并由学生互相进行点评和反思。
6. 总结与反思:主持人对本次班会进行总结,强调研究雷电防护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教学评价1. 学生的参与度:观察学生在班会中的积极参与度和表现。
2. 学生的理解程度:收集学生对雷电防护知识的理解和应用程度。
3. 游戏互动的效果:评估雷电防护知识问答和模拟演的效果。
4.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本次班会的反馈和建议。
参考资料1. 《防雷手册》2. 网络资源:如防雷电网站等结束语通过本次防雷电主题班会的开展,学生们将掌握基本的防雷电知识,提升自我防护意识,并能够正确应对雷电天气,确保自身安全。
同时也增强学生们的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为构建和谐安全的校园环境做出贡献。
2024年中小学防雷电主题班会教案主题:中小学防雷电班会目标:- 了解雷电的危害和预防措施- 掌握雷电相关知识和自救方法-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应对能力班会流程:一、开场(5分钟)1. 主持人介绍本次班会的主题和目标,并提醒同学们注意听讲和参与活动。
二、雷电的危害(15分钟)1. 主持人通过图片或视频向同学们展示雷电的危害,如房屋、树木被雷击、人员被雷击等。
2. 要求同学们描述他们所见的危害,展开讨论。
3. 引导同学们思考,为什么雷电会带来这样的危害。
三、雷电的形成和预防(20分钟)1. 主持人简要介绍雷电的形成原理,以雷云及云间放电为例。
2. 向同学们提出保护自己及他人的方法,如减少在室外活动的时间、远离高处、避开大树等。
3. 通过图片或视频向同学们展示雷电的预防措施,并解释每项措施的原理。
4. 要求同学们自我思考并提出其他可能的预防措施。
四、如何自救(20分钟)1. 主持人向同学们介绍当被雷电击中时应该如何自救,如要及时寻找安全地方躲避、不接触高大物体等。
2. 分组讨论并向全班汇报自救方法,着重强调不要在雷雨天气中开伞、打电话、使用电器等危险行为。
五、小结(5分钟)1. 主持人复述本次班会的重点内容,并与同学们共同总结出雷电防护的三个基本原则。
2. 强调同学们需要关注天气预报,合理安排活动,增强对雷电的防范意识。
六、互动游戏(30分钟)1. 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出一人回答问题,答对者可以在雷题上涂色。
2. 根据涂色结果评选出胜出小组,并给予小奖品。
七、班会结束(5分钟)1. 主持人感谢同学们的参与和付出,并鼓励他们将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2. 提醒同学们合理安排时间,做好自我保护。
教学方法:- 视听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向同学们展示雷电的危害和预防措施。
- 活动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引导同学们思考雷电的危害原因、预防措施和自救方法。
- 总结法:通过小结环节,对本次班会的重点内容进行复述和总结。
夏季防汛、防溺水、防雷电安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夏季防汛、防溺水、防雷电的重要性。
2. 让学生掌握防汛、防溺水、防雷电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二、教学内容:1. 夏季防汛知识:了解洪水的发生原因、危害及预防措施。
2. 防溺水知识:掌握溺水的原因、自救与互救方法。
3. 防雷电知识:了解雷电的产生、危害及防护措施。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解夏季防汛、防溺水、防雷电的重要性,引起学生关注。
2. 讲解:分别讲解防汛、防溺水、防雷电的知识点,让学生了解相关概念。
3. 演示:展示防汛、防溺水、防雷电的实际操作方法,让学生掌握技能。
4. 练习:组织学生进行防汛、防溺水、防雷电的实操练习,提高学生的应对能力。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正确回答夏季防汛、防溺水、防雷电的相关问题。
2. 学生能熟练掌握防汛、防溺水、防雷电的操作技能。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夏季防汛、防溺水、防雷电安全知识手册。
2. 教具:防汛、防溺水、防雷电的宣传海报、视频资料。
3. 实践活动材料:防汛、防溺水、防雷电的实操道具。
六、教学活动设计:1.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在汛期、溺水和高空作业等场合如何进行自我保护。
2. 情景模拟:设置防汛、溺水、雷电灾害情景,让学生模拟应对措施。
3. 问答环节: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4. 实操竞赛:组织学生进行防汛、防溺水、防雷电的实际操作竞赛,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七、教学策略:1. 讲授法:讲解防汛、防溺水、防雷电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 演示法:展示防汛、防溺水、防雷电的实际操作方法。
3. 参与式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实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 案例分析:分析防汛、溺水、雷电事故案例,让学生从中吸取教训。
八、教学注意事项:1. 确保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注意讲解防汛、防溺水、防雷电的安全常识,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雷雨汛期安全教育主题班会(优秀5篇)防洪防汛安全教育主题班会篇一活动目标:1、通过向学生介绍一些汛期发生的灾难性事件,敲响警钟,提高学生的警惕;2、通过向学生介绍一些灾害事故的前兆以及预防措施,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灾害预防能力;3、通过向学生介绍一些面对灾害的自救及逃生方法,提高学生的自救能力。
活动准备:1、准备一些比较典型的汛期灾害事件的材料;2、安排几名同学排练一些预防灾害的姿势;3、准备一些防雷防汛的知识。
参与人员:班主任与全班同学。
活动时间:6月9日活动流程:一、主题导入我们先看几幅图片,听一听关于这几幅图片的沉痛的悲剧。
”(一)雷电及汛期灾害前兆(1)早晨天气闷热,甚至感到呼吸有困难,一般是低气压天气系统临近的征兆,午后往往有强降雨发生。
(2)早晨见到远处有宝塔状墨云隆起,一般午后会有强雷雨发生。
(3)多日天气晴朗无云,天气特别炎热,忽见山岭迎风坡上隆起小云团,一般午夜或凌晨会有强雷雨发生。
(4)炎热的夜晚,听到不远处不断有沉闷的雷声忽东忽西,一般是暴雨即将来临的征兆。
(5)看到天边有漏斗状云或龙尾巴云时,表明天气极不稳定,随时都有雷雨大风来临的可能。
主持人:希望同学们能够将这些知识学以致用。
(二)雷电及汛期灾害事故预防措施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预防措施呢?看看我的防雷秘诀是什么。
1.不要在大树底下避雨。
因为下雨时,大树潮湿的枝干相当于一个引雷装置,如果用手扶大树,就仿佛用手摸避雷针一样。
所以,在打雷时离大树5米以外。
2.下雨时不要在水边(江、河、湖、海、塘、渠等)、洼地停留,要迅速到附近干燥的住房避雨,要观察住房是否适合避雨,山区找不到房子,可以到山岩下或者山洞里避雨。
3.不要拿着金属物品在雷雨中停留,因为金属物品属于导电物质。
4.打雷时,首先要做的就是关好门窗,防止雷电直击室内和球形雷飘进室内。
(三)雷电及汛期灾害事故自救及逃生方法1、如果打雷、闪电时,我们在户外,记住不要停留在高楼平台上,不要进入孤立的棚屋、岗亭,不要在大树下躲避雷雨,如万不得已,则须与树干保持3米距离,下蹲并双腿靠拢。
二年级防汛防雷电主题班会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向学生介绍一些汛期发生的灾难性事件,敲响警钟,提高学生的警惕;2、通过向学生介绍一些灾害事故的前兆以及预防措施,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灾害预防能力;3、通过向学生介绍一些面对灾害的自救及逃生方法,提高学生的自救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主题:“同学们,现在正逢春末夏初,当我们从冬日的沉闷苏醒过来,享受着春日的阳光和微风的时候,我们应该注意,属于这个季节的危险也正在向我们靠近。
虽说春雷阵阵带来了春的消息,春日小雨也是润物细无声,但是,它们并不总是具有这样浪漫色彩,这样的温和。
它们带了的可能是雷击,可能是洪灾。
下面,听一听几个沉痛的案例。
”案例一:记者从贵州省民政厅了解到,2014年3月份以来,贵州省先后发生风雹、洪涝灾害,主要集中在3月19日至20日、3月24日至31日两次灾害过程,造成清镇、开阳、石阡、织金、贞丰、黎平、施秉、荔波、瓮安、惠水、贵定等27个县(市、区)遭受风雹灾害,仁怀市遭受洪涝灾害。
截至3月31日18时,贵州全省共有51.27万人受灾,因灾死亡2人;农作物受灾23036公顷,因灾倒塌和严重损坏农房170户391间,一般损坏农房1443户3613间。
案例二:2014年3月30日晚,安顺市紫云县突降暴雨引发洪水,造成一家民房内4人被洪水围困,当地消防部门迅速出动,成功将被困人员转移至安全地带,当晚9时56分许,新城区新县人民医院旁一居民房因洪水导致家中电线短路,4人被困无法疏散。
消防官兵首先联系供电部门对该区域采取断电措施,到达被困人员位置后,发现一家四口被困三楼房间,其中一男子和两小孩被电击无法行走,且有一小男孩有呕吐现象。
见状,消防官兵立即将四人背出,并送往紫云县人民医院救治。
经医护人员检查,被电击3人无大碍。
案例三、2014年3月30日11时30分许,由于天降大雨,一名16岁女孩不慎跌落下水道后,被雨水冲至一处池塘,后被群众发现送往寮步医院。
第1篇时间:2023年6月5日地点:二年级教室主持人:张老师记录人:李同学一、班会主题加强防汛意识,共建安全校园二、班会目的1. 提高学生对防汛工作的认识,增强防汛意识。
2. 学习防汛知识和技能,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3. 增强班级凝聚力,共同维护校园安全。
三、班会内容1. 主持人开场张老师首先对同学们的到来表示欢迎,并简要介绍了本次班会的主题和目的。
张老师强调,防汛工作关系到每个人的生命安全,希望大家能够高度重视,积极参与。
2. 防汛知识讲解(1)张老师首先介绍了我国防汛工作的重要性,强调了防汛工作对于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意义。
(2)随后,张老师讲解了防汛的基本知识,包括防汛工作原则、防汛组织机构、防汛物资储备等。
(3)张老师还重点讲解了防汛应急措施,如:洪水来临时的避险方法、紧急撤离路线、如何自救互救等。
3. 防汛演练为了使同学们更好地掌握防汛知识和技能,张老师组织了一场防汛演练。
演练内容包括:(1)模拟洪水来临,同学们按照紧急撤离路线迅速撤离教室。
(2)在撤离过程中,同学们互相帮助,确保没有同学掉队。
(3)到达安全地带后,同学们按照要求进行集合,清点人数。
4. 防汛知识问答为了检验同学们对防汛知识的掌握程度,张老师组织了一场防汛知识问答。
问题涉及防汛基本知识、应急措施等方面。
同学们积极参与,现场气氛活跃。
5. 防汛倡议张老师向同学们发出倡议,希望大家:(1)增强防汛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2)关注天气变化,及时了解防汛信息。
(3)发现险情,及时向学校或相关部门报告。
(4)积极参与防汛工作,为维护校园安全贡献自己的力量。
6. 总结发言最后,张老师对本次班会进行了总结,并对同学们在演练和问答中的表现给予了肯定。
张老师希望大家能够把学到的防汛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共同维护校园安全。
四、班会总结本次二年级防汛班会圆满结束。
通过本次班会,同学们对防汛工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基本的防汛知识和技能。
二年级防汛防雷电主题
班会教案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二年级防汛防雷电主题班会教案教学目标:
1、通过向学生介绍一些汛期发生的灾难性事件,敲响警钟,提高学生的警惕;
2、通过向学生介绍一些灾害事故的前兆以及预防措施,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灾害预防能力;
3、通过向学生介绍一些面对灾害的自救及逃生方法,提高学生的自救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主题:
“同学们,现在正逢春末夏初,当我们从冬日的沉闷苏醒过来,享受着春日的阳光和微风的时候,我们应该注意,属于这个季节的危险也正在向我们靠近。
虽说春雷阵阵带来了春的消息,春日小雨也是润物细无声,但是,它们并不总是具有这样浪漫色彩,这样的温和。
它们带了的可能是雷击,可能是洪灾。
下面,听一听几个沉痛的案例。
”
案例一:记者从贵州省民政厅了解到,2014年3月份以来,贵州省先后发生风雹、洪涝灾害,主要集中在3月19日至20日、3月24日至31日两次灾害过程,造成清镇、开阳、石阡、织金、贞丰、黎平、施秉、荔波、瓮安、惠水、贵定等27个县(市、区)遭受风雹灾害,仁怀市遭受洪涝灾害。
截至3月31日18时,贵州全省共有万人受灾,因灾死亡2人;农作物受灾23036公顷,因灾倒塌和严重损坏农房170户391间,一般损坏农房1443户3613间。
案例二:2014年3月30日晚,安顺市紫云县突降暴雨引发洪水,造成一家民房内4人被洪水围困,当地消防部门迅速出动,成功将被困人员转移
至安全地带,当晚9时56分许,新城区新县人民医院旁一居民房因洪水导致家中电线短路,4人被困无法疏散。
消防官兵首先联系供电部门对该区域采取断电措施,到达被困人员位置后,发现一家四口被困三楼房间,其中一男子和两小孩被电击无法行走,且有一小男孩有呕吐现象。
见状,消防官兵立即将四人背出,并送往紫云县人民医院救治。
经医护人员检查,被电击3人无大碍。
案例三、2014年3月30日11时30分许,由于天降大雨,一名16岁女孩不慎跌落下水道后,被雨水冲至一处池塘,后被群众发现送往寮步医院。
二、让学生了解洪水的类型 :
可分为:暴雨洪水(含山洪)、风暴潮、冰凌洪水、冰川洪水、融雪洪水、泥石流和演坝洪水等多种类型。
主要的是暴雨洪水。
三、洪水的主要特点:
洪水的高发时段主要集中在夏季,但是其它季节也时有发生,比如今年春季就发生了多个地区洪水成灾状况。
四、洪水爆发时怎样紧急自救
⑴受到洪水威胁,如果时间充裕,应按照预定路线,有组织地向山坡、高地等处转移;在措手不及,已经受到洪水包围的情况下,要尽可能地利用船只、木排、门板、木床等,做水上转移。
⑵洪水来得太快,已经来不及转移时,要立即爬上屋顶、楼房高屋、大树、高墙,做暂时避险,等待援救。
不要单身游水转移。
⑶在山区,如果连降大雨,很容易暴发山洪。
遇到这种情况,应该注意避免渡河,以防止被山洪冲走,还要注意防止山体滑坡、滚石、泥石流的伤害。
⑷发现高压线铁塔倾倒、电线低垂或断折;要远离避险,不可触摸或接近,防止触电。
五、住宅被淹时如何避险
这种情况一般是针对洪泛区低洼处来不及转移的居民,其住宅常易遭洪水淹没或围困。
假如遇到这种情况,通常有效的办法是:一是向屋顶转移,并尽量安稳情绪;二是想方设法发出呼救信号,尽快与外界取得联系,以便得到及时救援;三是利用竹木等漂浮物将家人护送漂移至附近的高大建筑物上或较安全的地方。
六、面对洪水时如何避免溺水?
⑴发洪水时,不要到桥上、河堤(墙)边去观看稀奇,遇到紧急情况应往高处逃。
⑵不要到河边、溪流激流处行走,同学们尤其不能忽视涨洪水时,穿过校园内的这条小河沟,特别不能在下暴雨时下河取水,严禁闯越铁门下河玩耍。
⑶如果不小心掉进溪流,尽量抓住浮托物。
⑷如被洪水围困,挥动鲜艳衣物呼救。
⑸洪水来时,如正在教室上课,要听从老师的指挥,有秩序地转移,紧急时要抓牢课桌、椅子等漂浮物,尽可能与老师、同学在一起,等待营救,千万不要独自游泳回家。
山区山洪暴发,山沟、河滩中水深齐膝,水流又急时,学生不能单身过河。
上学、放学必须通过时,可在家长、老师护送下,几个同学手拉手,与水流方向斜叉过河,当水深过膝时,几个学生一起也不能过河,放学路上遇桥梁、道路坍塌,不能冒险通过,可返回学校留宿或请老师想别的方法。
七、班主任小结:
通过今天的主题班会,我们学习了很多关于防洪防汛的知识。
希望各位同学一定要重视,当洪水发生时,一定要冷静,不要惊慌,要迅速寻找合适的方法离开现场,千万不要因留恋财物而耽误了逃生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