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电旋转编码器
- 格式:doc
- 大小:29.50 KB
- 文档页数:3
光电旋转编码器结构
光电旋转编码器结构是一种用于测量和控制旋转运动的设备。
它由光电传感器和旋转编码盘两部分组成。
光电传感器是光电旋转编码器的核心部件。
它通常由发光二极管和光敏二极管组成,发光二极管发出光线,光敏二极管接收光线,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
光电传感器根据接收到的光线的变化来感知旋转编码盘的运动状态。
旋转编码盘是一个带有特定图案的圆盘,通常由光学玻璃或光学塑料制成。
它在圆周上分成多个等分,并且每个等分上都有特定的光学图案,如透明的间隔和不透明的条纹。
当旋转编码器旋转时,光电传感器会根据光线透过或被阻挡的情况来测量旋转角度。
光电旋转编码器结构的工作原理是基于光电效应。
当光线照射到光敏二极管上时,会产生电子-空穴对,从而生成电流。
随着旋转编码盘的旋转,光线的强度会发生变化,进而引起光敏二极管的电流变化。
通过测量和分析电流的变化,可以准确计算出旋转角度。
光电旋转编码器结构具有精度高、稳定性好、响应速度快等特点,广泛应用于机械控制系统、自动化设备、机器人等领域。
它在位置控制、速度控制和角度测量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总而言之,光电旋转编码器结构是一种基于光电效应的设备,用于测量和控制旋转运动。
其主要由光电传感器和旋转编码盘组成,通过测量和分析光线强度的变化来计算旋转角度。
旋转编码器光电式,磁电式和触点电刷式的工作原理
旋转编码器是一种用于测量旋转运动的传感器设备。
它可以将旋转运动转化为数字或模拟电信号。
光电式旋转编码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光电传感器来感知光源的遮挡与否。
编码盘上通常会有一系列的透明和不透明的刻度线,当编码盘旋转时,这些刻度线会遮挡或透过光电传感器,在光电传感器的工作电路中产生脉冲信号。
通过计算脉冲信号的数量和方向,可以确定旋转运动的角度和方向。
磁电式旋转编码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磁场感应原理来检测旋转运动。
编码盘上通常会有一系列的磁体和磁敏传感器。
当编码盘旋转时,磁体会改变磁场的分布,磁敏传感器会感受到磁场的变化,并将其转化为电信号输出。
通过测量电信号的强度和变化,可以确定旋转运动的角度和方向。
触点电刷式旋转编码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接触器和导电材料的接触和断开来检测旋转运动。
编码盘上通常会有一系列的小金属触点和导电材料,当编码盘旋转时,触点会与导电材料接触或断开。
通过测量接触和断开的次数和顺序,可以确定旋转运动的角度和方向。
旋转编码器工作原理 __编码器旋转编码器工作原理编码器是一种常见的用于测量和控制旋转运动的设备。
它可以将旋转运动转换为数字信号,以便计算机或其他控制系统进行处理和分析。
本文将详细介绍旋转编码器的工作原理。
一、旋转编码器的基本结构旋转编码器通常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 光电传感器:用于检测旋转运动并将其转换为光电信号。
2. 光栅盘:光栅盘是一个圆形的透明盘,上面有许多等距的透明和不透明条纹。
当旋转编码器旋转时,光栅盘上的透明和不透明条纹会通过光电传感器。
3. 光电检测器:光电检测器位于光栅盘的一侧,用于接收光栅盘上透明和不透明条纹的光信号,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
4. 信号处理电路:信号处理电路负责接收光电检测器输出的电信号,并将其转换为数字信号。
二、旋转编码器的工作原理旋转编码器的工作原理基于光电传感器和光栅盘之间的相互作用。
当旋转编码器旋转时,光栅盘上的透明和不透明条纹会通过光电传感器。
光电传感器会将光栅盘上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将其发送到信号处理电路进行处理。
信号处理电路会对接收到的电信号进行解码,并将其转换为数字信号。
根据旋转编码器的类型,可以有两种常见的编码方式:1. 增量式编码器:增量式编码器输出的是相对位置信息。
它通常由两个光栅盘组成,一个用于测量旋转运动,另一个用于测量旋转方向。
通过比较两个光栅盘上的光信号,可以确定旋转的方向和位置。
2. 绝对式编码器:绝对式编码器输出的是绝对位置信息。
它通常由多个光栅盘组成,每个光栅盘上都有不同的编码模式。
通过解码每个光栅盘上的编码模式,可以确定旋转的绝对位置。
三、旋转编码器的应用领域旋转编码器广泛应用于许多领域,包括工业自动化、机器人技术、医疗设备、航空航天等。
以下是一些旋转编码器的应用示例:1. 位置测量:旋转编码器可以用于测量机械装置的旋转位置,例如机器人臂、摄像头云台等。
2. 运动控制:旋转编码器可以用于控制机械装置的旋转运动,例如电机控制、舵机控制等。
旋转编码器工作原理 __编码器旋转编码器工作原理编码器是一种常用于测量旋转运动的装置,它能够将旋转角度或位置转化为数字信号,用于控制和监测系统中的运动。
旋转编码器广泛应用于机械、自动化控制、仪器仪表等领域。
一、编码器的基本结构旋转编码器通常由光电传感器和编码盘组成。
编码盘上有一系列的刻线,光电传感器通过检测这些刻线的变化来测量旋转角度或位置。
光电传感器一般由发光二极管(LED)和光敏二极管(Photodiode)组成。
LED发出的光经过编码盘上的刻线反射回光敏二极管,光敏二极管会产生电流信号,根据刻线的变化情况,电流信号的强弱和频率也会有所变化。
编码盘上的刻线通常有两种类型:光栅和格雷码。
光栅刻线是等距离的黑白条纹,光电传感器通过检测黑白条纹的变化来测量旋转角度或位置。
格雷码刻线是一种特殊的二进制编码方式,相邻两个码之间只有一个位数发生变化,可以提高编码器的精度和稳定性。
二、编码器的工作原理当旋转编码器旋转时,编码盘上的刻线会引起光敏二极管接收到的光强度的变化。
根据光强度的变化,光敏二极管会产生不同的电流信号。
对于光栅刻线,光敏二极管接收到的光强度的变化会导致电流信号的强弱和频率的变化。
通过测量电流信号的强弱和频率,可以计算出旋转的角度或位置。
对于格雷码刻线,光敏二极管接收到的光强度的变化会导致电流信号的强弱和相位的变化。
通过测量电流信号的强弱和相位,可以计算出旋转的角度或位置。
为了提高编码器的精度和稳定性,通常会采用多通道的编码器,即在一个编码盘上设置多个刻线。
多通道编码器可以提供更高的分辨率和更精确的测量结果。
三、编码器的应用领域旋转编码器广泛应用于机械、自动化控制、仪器仪表等领域。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案例:1. 机械设备控制:编码器可以用于测量机械设备的旋转角度或位置,用于控制和监测机械系统的运动。
2. 机器人控制:编码器可以用于测量机器人关节的旋转角度或位置,用于控制和监测机器人的运动。
旋转编码器工作原理旋转编码器是一种用于测量旋转运动的传感器装置,它可以将旋转的角度、速度或者位置转换为数字信号输出。
旋转编码器有很多种类型和工作原理,本文将主要介绍两种常见的旋转编码器工作原理:光电编码器和磁性编码器。
一、光电编码器工作原理:光电编码器是一种使用光电转换器(光电接收器和光电发射器)将旋转运动转换为数字信号的装置。
它由光电发射器和光电接收器两部分组成,通过光电发射器发射出的光束照射到光电接收器上,当光电接收器感受到光线时,会产生电信号输出。
根据旋转运动的方向和角度的不同,光电编码器可以输出不同的数字脉冲信号。
光电编码器的工作原理如下:1.光电发射器发射一束光线,照射到旋转编码盘上的光栅上。
2.旋转编码盘上的光栅是由一系列透明的槽和不透明的条组成的,当光线照射到透明的槽上时会被光电接收器接收到,产生电信号。
3.光电接收器将接收到的电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输出给控制系统。
4.根据光电接收器接收到的信号的数量和间隔,可以确定旋转运动的角度或者速度。
光电编码器具有高分辨率、高精度和高稳定性的特点,广泛应用于机械、仪器仪表等领域。
二、磁性编码器工作原理:磁性编码器是一种使用磁场传感技术将旋转运动转换为数字信号的装置。
磁性编码器由一对磁极和磁敏感元件组成,磁敏感元件可以是霍尔传感器、差分磁敏传感器等。
当旋转编码盘上的磁极与磁敏感元件相互作用时,会产生磁场变化,磁敏感元件可以感受到这种磁场变化并输出电信号,从而实现对旋转运动的测量。
磁性编码器的工作原理如下:1.旋转编码盘上安装了一对磁极,磁极的极性和数量可以根据要测量的旋转范围和精度进行选择。
2.旋转编码盘上的磁极随着旋转运动,与磁敏感元件产生磁场的相互作用。
3.磁敏感元件将磁场变化转化为电信号输出。
4.控制系统接收到电信号后,可以根据信号的数量和间隔确定旋转运动的角度或者速度。
磁性编码器具有高分辨率、高抗干扰性和长寿命的特点,适用于环境恶劣、抗干扰性要求高的场合,如工业自动化领域。
旋转编码器工作原理 __编码器旋转编码器工作原理编码器是一种用于测量旋转运动的装置,它将旋转运动转换为数字信号输出。
旋转编码器通常由光电传感器和编码盘组成。
本文将详细介绍旋转编码器的工作原理。
一、光电传感器旋转编码器中的光电传感器是用来检测编码盘上的刻线的。
光电传感器通常由发光二极管(LED)和光敏二极管(光电二极管)组成。
编码盘上的刻线是由透明和不透明的部份组成,当刻线通过光电传感器时,光电二极管会产生电信号。
二、编码盘编码盘是旋转编码器中的旋转部份,它通常由透明的圆盘和固定在圆盘上的刻线组成。
刻线可以是光学刻线或者磁性刻线。
当编码盘旋转时,光电传感器会检测到刻线的变化,并将其转换为数字信号输出。
三、工作原理旋转编码器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增量式编码器和绝对式编码器两种类型。
1. 增量式编码器增量式编码器通过检测编码盘上的刻线变化来测量旋转运动。
它输出的是一个脉冲信号,脉冲的数量与旋转角度成比例。
增量式编码器通常有两个通道,称为A 相和B相。
这两个通道的脉冲相位差为90度,可以用来确定旋转方向。
2. 绝对式编码器绝对式编码器可以直接测量旋转角度,不需要进行累计计数。
它的编码盘上有多个刻线,每一个刻线代表一个特定的角度。
绝对式编码器可以通过读取刻线的位置来确定旋转角度,并将其转换为数字信号输出。
四、应用领域旋转编码器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例如机械创造、自动化控制、仪器仪表等。
它可以用于测量机电的转速、位置和方向,还可以用于控制机器人的运动和定位。
总结:旋转编码器是一种用于测量旋转运动的装置,它通过光电传感器检测编码盘上的刻线变化,并将其转换为数字信号输出。
旋转编码器分为增量式编码器和绝对式编码器两种类型,增量式编码器通过脉冲信号测量旋转角度,而绝对式编码器可以直接测量旋转角度。
旋转编码器在机械创造、自动化控制和仪器仪表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旋转编码器工作原理 __编码器引言概述:旋转编码器是一种常用的传感器,用于测量物体的旋转角度和位置。
它通过将旋转运动转化为电信号来实现测量,并在许多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旋转编码器的工作原理,包括编码器的基本原理、编码器的类型、编码器的工作方式以及编码器的应用领域。
一、编码器的基本原理1.1 光电编码器光电编码器是一种常见的编码器类型,它利用光电传感器和光栅盘来测量旋转运动。
光栅盘上有许多等距的透明和不透明条纹,当光电传感器接收到透明和不透明条纹时,会产生相应的电信号。
通过计算电信号的脉冲数,可以确定旋转角度和位置。
1.2 磁性编码器磁性编码器是另一种常用的编码器类型,它利用磁性传感器和磁性标记来测量旋转运动。
磁性标记通常是在旋转轴上安装的磁性材料,当磁性传感器接近磁性标记时,会产生相应的电信号。
通过检测电信号的变化,可以确定旋转角度和位置。
1.3 其他编码器类型除了光电编码器和磁性编码器,还有许多其他类型的编码器,如电容编码器、压电编码器等。
这些编码器利用不同的原理来实现旋转角度和位置的测量,适合于不同的应用场景。
二、编码器的工作方式2.1 绝对编码器绝对编码器可以直接测量物体的旋转角度和位置,无需参考点。
它们通常具有多个输出通道,每一个通道对应一种旋转角度或者位置。
通过读取每一个通道的状态,可以准确确定物体的旋转位置。
2.2 增量编码器增量编码器只能测量物体的相对旋转角度和位置,需要参考点进行校准。
它们通常具有两个输出通道,一个用于测量旋转方向,另一个用于测量旋转量。
通过读取这两个通道的状态,可以确定物体的相对旋转角度和位置。
2.3 绝对增量编码器绝对增量编码器结合了绝对编码器和增量编码器的优点。
它们能够直接测量物体的旋转角度和位置,并且具有增量编码器的相对测量功能。
这种编码器通常具有多个输出通道,既可以直接读取绝对位置,又可以读取相对旋转量。
三、编码器的应用领域3.1 机械工程旋转编码器在机械工程中广泛应用,用于测量机械设备的旋转角度和位置,如机床、机器人等。
旋转编码器工作原理 __编码器旋转编码器工作原理编码器是一种常见的传感器设备,用于测量和记录物体的位置、速度和方向等信息。
旋转编码器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编码器,主要用于测量旋转物体的角度和转速。
一、基本原理旋转编码器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光电或磁电效应来感知旋转物体的运动。
它由一个固定的部分和一个旋转的部分组成。
固定部分通常被安装在固定的支架上,而旋转部分则与被测量的物体连接在一起。
二、光电编码器工作原理光电编码器是一种常见的旋转编码器,它利用光电传感器来感知旋转物体的运动。
光电编码器包括一个光源和一个光电传感器。
1. 光源:光源通常是一颗发光二极管(LED),它会发出光束。
2. 光电传感器:光电传感器通常由一个发光二极管和一个光敏二极管组成。
光敏二极管可以感知光的强度,并将其转化为电信号。
当旋转物体转动时,光源会照射到旋转物体上的光栅或编码盘上。
光栅或编码盘上通常有一些透明和不透明的条纹,这些条纹会使光线被遮挡和透过。
当光线透过透明的条纹时,光敏二极管会感知到光的强度增加;当光线被不透明的条纹遮挡时,光敏二极管会感知到光的强度减小。
通过检测光敏二极管输出的电信号的变化,我们可以确定旋转物体的角度和转速。
三、磁电编码器工作原理磁电编码器是另一种常见的旋转编码器,它利用磁电传感器来感知旋转物体的运动。
磁电编码器包括一个磁场发生器和一个磁电传感器。
1. 磁场发生器:磁场发生器通常是一个磁铁或磁体,它会产生一个磁场。
2. 磁电传感器:磁电传感器通常是霍尔元件,它可以感知磁场的变化,并将其转化为电信号。
当旋转物体转动时,磁场发生器会产生一个磁场,而磁电传感器会感知到磁场的变化。
通过检测磁电传感器输出的电信号的变化,我们可以确定旋转物体的角度和转速。
四、编码器的输出信号旋转编码器的输出信号通常有两种类型:增量式和绝对式。
1. 增量式编码器:增量式编码器的输出信号是一系列脉冲,每个脉冲对应于旋转物体转过的一个固定角度。
光电编码器的类别光电编码器是一种用于测量旋转角度和线性位移的传感器。
它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光电传感器通过光电效应将旋转角度或者线性位移转化成电信号,从而实现跟踪和监测系统的运动。
由于其高精度、高速度和耐用性等特点,光电编码器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和科学领域。
本文将介绍光电编码器的基本类型和应用。
基本类型光电编码器可以根据测量方式、安装方式和输出类型等分类。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光电编码器类型:旋转式光电编码器旋转式光电编码器包括绝对式和增量式两类。
绝对式光电编码器能够精准地测量轴承物体的绝对旋转位置和速度。
它通常使用在需要精确控制的系统中,例如机器人、石油勘探、医学成像和空间导航等。
而增量式光电编码器只能测量物体的相对位移和速度。
它通常使用在电机、机器等设备上,也经常应用于工件的编码和位置确认。
线性光电编码器线性光电编码器常被用于切割、雕刻、钻孔、加工和绘图等需要测量线性位移的应用中。
线性光电编码器通常分为两类:回归类型和非回归类型。
回归类型的线性光电编码器可以直接测量位置,因此在定位准确性上比非回归类型的精度更高。
而非回归类型的线性光电编码器则更适合于需要快速响应和迅速反应的动态应用。
输出方式光电编码器的输出方式通常分为开关信号、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等。
开关信号通常被用于开关或者导向控制,模拟信号通常被用于控制系统中的电压、电流等参数,而数字信号通常用于数字系统中的数据输入和输出。
应用领域光电编码器广泛应用于各种各样的工业和科学领域,它的应用范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机器人光电编码器可以测量机器人的各个关节上的位置和速度,从而实现机器人的精确控制和操作,例如自动化生产线等。
飞行器光电编码器可以通过精确测量空气动力学的参数来帮助飞行器保持平稳的运行和航线控制。
医疗设备光电编码器常被用于定位和跟踪医疗设备的运动,例如CT扫描仪、磁共振成像、放疗机等。
石油勘探光电编码器可以测量地震勘探设备的旋转角度和线性位移,从而帮助地质学家更准确地研究岩层构造。
光电编码器
——角位移,线位移及转速传感器.
编码器是以数字化信息将角度、长度的信息以编码的方式输出的传感器,其具有高精度,大量程测量,反应快,数字化输出特点;体积小,重量轻,机构紧凑,安装方便,维护简单,工作可靠。
编码器以测量方式来分,有直线型编码器,角度编码器,旋转编码器。
如以信号原理来分,有增量型编码器,绝对型编码器。
增量型编码器(旋转型)
工作原理:
由一个中心有轴的光电码盘,其上有环形通、暗的刻线,有光电发射和接收器件读取,获得四组正弦波信号组合成A、B、C、D,每个正弦波相差90度相位差(相对于一个周波为360度),将C、D信号反向,叠加在A、B两相上,可增强稳定信号;另每转输出一个Z相脉冲以代表零位参考位。
由于A、B两相相差90度,可通过比较A相在前还是B相在前,以判别编码器的正转与反转,通过零位脉冲,可获得编码器的零位参考位。
编码器码盘的材料有玻璃、金属、塑料,玻璃码盘是在玻璃上沉积很薄的刻线,其热稳定性好,精度高,金属码盘直接以通和不通刻线,不易碎,但由于金属有一定的厚度,精度就有限制,其热稳定性就要比玻璃的差一个数量级,塑料码盘是经济型的,其成本低,但精度、热稳定性、寿命均要差一些。
分辨率—编码器以每旋转360度提供多少的通或暗刻线称为分辨率,也称解析分度、或直接称多少线,一般在每转分度5~10000线。
编码器机械外型—编码器以转轴类型分,有轴型和轴套型;以外形特征和安装法兰分,有同步法兰,夹紧法兰,紧凑型;轴套型又有半空型、全空型、大轴径型。
编码器轴径—编码器轴径有6毫米*、8毫米、10毫米*、12毫米,轴套型的有8毫米、10毫米、12*毫米、大口径20—50*毫米,带*号的是常规规格。
机械转速和电气转速
编码器的机械转速以每分钟最大可以旋转多少圈表示—rpm;
编码器的电气转速也称为开关频率,是读取每个脉冲信号的反应速度,以每秒多少次表示—Hz
最大工作速度应同时兼顾编码器的机械转速、电气转速以及编码器后续接收设备的开关频率。
Nmax=Fmax×60/Z ; N—min-1 ;F—Hz
信号输出:
信号输出有正弦波(电流或电压),方波(TTL、HTL),集电极开路(PNP、NPN),推拉式多种形式,其中TTL为长线差分驱动(对称A,A-;B,B-;Z,Z-),HTL 也称推拉式、推挽式输出,编码器的
信号接收设备接口应与编码器对应。
信号连接—编码器的脉冲信号一般连接计数器、PLC、计算机,PLC和计算机连接的模块有低速模块与高速模块之分,开关频率有低有高。
如单相联接,用于单方向计数,单方向测速。
A、B两相联接,用于正反向计数、判断正反向和测速。
A、B、Z三相联接,用于带参考位修正的位置测量。
A、A-,
B、B-,Z、Z-连接,由于带有对称负信号的连接,电流对于电缆贡献的电磁场为0,衰减最小,抗干扰最佳,可传输较远的距离。
对于TTL的带有对称负信号输出的编码器,信号传输距离可达150米。
对于HTL的带有对称负信号输出的编码器,信号传输距离可达300米。
绝对式编码器
绝对编码器是直接输出数字量的传感器,在它的圆形码盘上沿径向有若干同心码道,每条道上由透光和不透光的扇形区相间组成,相邻码道的扇区数目是双倍关系,码盘上的码道数就是它的二进制数码的位数,在码盘的一侧是光源,另一侧对应每一码道有一光敏元件;当码盘处于不同位置时,各光敏元件根据受光照与否转换出相应的电平信号,形成二进制数。
这种编码器的特点是不要计数器,在转轴的任意位置都可读出一个固定的与位置相对应的数字码。
显然,码道越多,分辨率就越高,对于一个具有N位二进制分辨率的编码器,其码盘必须有N条码道。
目前国内已有16位的绝对编码器产品。
绝对式编码器是利用自然二进制或循环二进制(葛莱码)方式进行光电转换的。
绝对式编码器与增量式编码器不同之处在于圆盘上透光、不透光的线条图形,绝对编码器可有若干编码,根据读出码盘上的编码,检测绝对位置。
编码的设计可采用二进制码、循环码、二进制补码等。
它的特点是:
1.2.1可以直接读出角度坐标的绝对值;
1.2.2没有累积误差;
1.2.3电源切除后位置信息不会丢失。
但是分辨率是由二进制的位数来决定的,也就是说精度取决于位数,目前有10位、14位等多种。
一、旋转编码器的原理和特点:
旋转编码器是集光机电技术于一体的速度位移传感器。
当旋转编码器轴带动光栅盘旋转时,经发光元件发出的光被光栅盘狭缝切割成断续光线,并被接收元件接收产生初始信号。
该信号经后继电路处理后,输出脉冲或代码信号。
其特点是体积小,重量轻,品种多,功能全,频响高,分辨能力高,力矩小,耗能低,性能稳定,可靠使用寿命长等特点。
1、增量式编码器
增量式编码器轴旋转时,有相应的相位输出。
其旋转方向的判别和脉冲数量的增减,需借助后部的判向电路和计数器来实现。
其计数起点可任意设定,并可实现多圈的无限累加和测量。
还可以把每转发出一个脉冲的Z信号,作为参考机械零位。
当脉冲已固定,而需要提高分辨率时,可利用带90度相位差A,B 的两路信号,对原脉冲数进行倍频。
2、绝对值编码器
绝对值编码器轴旋转器时,有与位置一一对应的代码(二进制,BCD码等)输出,从代码大小的变更即可判别正反方向和位移所处的位置,而无需判向电路。
它有一个绝对零位代码,当停电或关机后再开机重新测量时,仍可准确地读出停电或关机位置地代码,并准确地找到零位代码。
一般情况下绝对值编码器的测量范围为0~360度,但特殊型号也可实现多圈测量。
3、正弦波编码器
正弦波编码器也属于增量式编码器,主要的区别在于输出信号是正弦波模拟量信号,而不是数字量信号。
它的出现主要是为了满足电气领域的需要-用作电动机的反馈检测元件。
在与其它系统相比的基础上,人们需要提高动态特性时可以采用这种编码器。
为了保证良好的电机控制性能,编码器的反馈信号必须能够提供大量的脉冲,尤其是在转速很低的时候,采用传统的增量式编码器产生大量的脉冲,从许多方面来看都有问题,当电机高速旋转(6000rpm)时,传输和处理数字信号是困难的。
在这种情况下,处理给伺服电机的信号所需带宽(例如编码器每转脉冲为10000)将很容易地超过MHz门限;而另一方面采用模拟信号大大减少了上述麻烦,并有能力模拟编码器的大量脉冲。
这要感谢正弦和余弦信号的内插法,它为旋转角度提供了计算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获得基本正弦的高倍增加,例如可从每转1024个正弦波编码器中,获得每转超过1000,000个脉冲。
接受此信号所需的带宽只要稍许大于100KHz即已足够。
内插倍频需由二次系统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