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语文S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大海的歌》优秀教案第1课时(精品)
- 格式:pdf
- 大小:85.42 KB
- 文档页数:5
大海的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云》二、课时安排:本单元共3课时,本课时为第一课时三、教材分析:《云》是一首抒情的儿童歌曲,3/4拍,五声D宫调式,四个乐句组成的一段体结构。
歌曲的节拍伸展平稳,旋律起伏跌荡,优美抒情。
白云在蓝天上飘荡,引发了孩子们天真的联想:从“蓝天”、“白云”到“大海”、“帆船”,从“装着小雨点”的大船到“快快浇麦田”,寄托了孩子们真诚而美好的愿望——愿大自然充实地为人类服务,让人们的辛勤劳动换来丰硕的功效。
四、教学目标:一、引导学生用优美、抒情的声音去演唱歌曲《云》,并通过合作探讨的学习方式,启发学生自己编创动作去演出,从而更好地感受和表现歌曲的意境。
二、通过拍击节拍感受三拍子歌曲的强弱,进一步培育学生表现和鉴赏音乐的能力。
3、通过唱歌、欣赏、演出,让学生充分感受自然界万物的美,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渗透酷爱和保护大自然的思想意识。
五、教学思路:本课主旨在以“体验”为主线的表现、创造活动中,贯穿“激情导入,体悟强弱”;“自主学唱,愉悦共享”;“拓展延伸,互动感受”三个环节。
六、教学重点及难点:使学生在参与音乐活动中取得踊跃、愉悦地审美体验;引导学生用“优美、抒情”的意境演唱歌曲《云》。
七、教具预备:钢琴、图谱、多媒体课件、冲击乐器等。
八、教学进程:(一)激情导入,体悟强弱一、引导学生用不同力度的掌声来欢迎教师。
教师:大家好!我是马老师,很高兴熟悉你们!一见到同窗们我就超级喜欢大家,可是不明白你们是不是喜欢我呢?若是你超级喜欢我,请用你最烈火的掌声来欢迎我好吗?若是你不太喜欢我,用掌声又如何表示呢?(通过“欢迎!不欢迎!不欢迎!”的练习引导学生体悟烈火的掌声表示强音,反之则弱。
)二、引导学生通过不同方式的击拍练习,充分感受3/4拍的强弱规律。
教师:若是咱们用鼓掌表示强音,用点手心表示弱音,那么我此刻拍击的这种节拍你感觉是几拍子?你能说出它的强弱规律吗?(教师用拍点点的动作引导学生说出三拍子的强弱规律)你还能用什么样的拍击方式来表示3拍子的强弱特点呢?3、用肢体语言来为乐曲配伴奏,慢慢将强弱引入音乐,让学生在实践中去体验。
第一单元1 大海的歌1.认识“纹、潮”等8个生字,会写“纹、映”等12个字,掌握文中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全诗,能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深入理解全诗,了解大海的特点。
4.在学习中感受大海的美,激发对大海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弄清大海的特点,通过朗读感受作者对大海的热爱。
2课时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播放有关大海不同景象的课件,说说你眼中的大海是什么样子的。
在诗人眼中,大海会是什么样子呢?一起来读读看吧!板书课题,读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1.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
2.读准生字字音,认清字形,同桌合作认识生字。
3.交流识字方法。
运用加偏旁的方法识记:纹、帆、闹、睡;运用比较熟字的方法识记:迎——仰;笔画数很多的字,教师重点提醒:“翻”是“番”和“羽”组成,“滚”字右边是“衣”字中间夹着“公”,“腾”字右上边有两横。
4.检测生字认读情况:①出示包含生字的句子,指名朗读,纠错正音。
②出示生字,认读并组词。
注意“琴”是前鼻音,“腾”是后鼻音,“奏”是平舌音,“睡”是翘舌音。
5.指名朗读每首诗,读通句子,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三、巩固生字,指导书写“纹、映、仰”左窄右宽;“仰”的中间部分不要加点;“琴”字下面是个“今”。
四、创设情境,整体感知1.教师配乐,范读课文。
2.学生自由读课文,思考:从三首诗中,各了解到了大海的哪些特点?3.小组讨论。
4.指名回答,随机指导。
《天和海》写了大海神奇的蓝色。
《海上的风》写微风吹动大海时荡起的无数浪花;大海还能发出各种不同的声音;吹狂风时,大海会掀起滔天的巨浪,发出巨大的吼声。
《大海睡了》写了深夜里,倒映着月亮和星星的大海平静极了。
第二课时一、回顾导入1.听写词语。
2.朗诵诗歌。
二、品读诗歌,体会诗情谈话:从自己最感兴趣的那首开始,说出自己对诗句的独特感受。
1.《天和海》——感受大海的“蓝”(1)引导看课本中的插图,说说:感受到了什么?在作者的眼中天和海相连,满目的蓝色,勾起诗人无边的诗情。
小学语文《大海的歌》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绘的大海的景象及大海的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运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相互协作、共同探究的能力。
(3)学会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推理和判断,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生命的情感。
(2)培养学生勇敢面对困难、敢于挑战的精神。
(3)培养学生懂得感恩、关爱他人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3)通过课文学习,了解大海的特点及所描绘的海域景象。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理解课文中所描绘的大海景象,并能够进行适当的想象和联想。
1. 教学课件:课文动画视频、生字词图片、相关音频素材等。
2. 教学工具:黑板、粉笔、挂图等。
3. 教学资源:参考资料、课外阅读书籍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课文动画视频,引导学生关注。
(2)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学习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教师讲解生字词,并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感受课文所描绘的大海景象。
3. 讨论交流:(1)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大海的认识和感受。
(2)分组讨论课文中所描绘的大海景象,总结大海的特点。
五、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根据课文内容,画出自己心中的大海。
(3)写一篇关于大海的短文,表达自己的感受。
2. 拓展作业:(1)收集有关大海的资料,进行阅读分享。
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学习态度,对学生的表现给予及时的反馈和鼓励。
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大海的歌》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通过课文学习,了解大海的特点和美丽。
2.过程与方法目标:(1)学会通过阅读课文,提取关键信息。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大海的热爱之情。
(2)培养学生保护海洋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通过课文学习,了解大海的特点和美丽。
2.教学难点:(1)正确理解大海的象征意义。
(2)学会运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大海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大海的特点。
(2)教师简要介绍大海的相关知识,激发学生对大海的兴趣。
2.朗读课文(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2)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3.学习生字词(1)教师出示生字词,引导学生认读并组内交流。
(2)学生分享学习生字词的方法,互相学习。
4.理解课文内容(1)教师提问:课文描绘了大海的哪些特点?5.分析课文修辞手法(1)教师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的比喻句、拟人句等修辞手法。
(2)学生分享自己的发现,教师点评。
6.课堂小结(2)学生发表自己的收获和感悟。
7.课后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以“大海的歌”为主题,写一篇短文。
四、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朗读课文、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分析修辞手法等环节,让学生全面了解了大海的特点和美丽。
2.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互动交流,提高了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3.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对大海的热爱之情。
4.课后作业的设计旨在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5.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较好,但仍需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高教学针对性。
6.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继续探索创新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大海的歌》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本课的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大海的特点,感受大海的壮美。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图片,激发学生对大海的兴趣。
(2)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3)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2)培养学生勇敢、自信、乐观的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本课的生字词。
2.教学难点:(1)理解大海的壮美,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2)运用课文中的词语进行实际情景的交流。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大海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大海的特点。
(2)学生分享自己对大海的了解和感受。
2.朗读课文(1)教师示范朗读课文,学生认真倾听。
(2)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3)学生分组朗读课文,互相纠正发音。
3.理解课文内容(1)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
(2)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故事。
(3)教师针对课文内容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
4.学习生字词(1)教师出示生字词,学生跟读并记住词义。
(2)学生用生字词造句,巩固记忆。
5.感受大海的壮美(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课文中的插图,感受大海的美丽。
(2)学生分享自己心中的大海,描述大海的壮美。
6.小组讨论(1)教师提出讨论话题:如何保护大海,让大海更加美丽?(2)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自己的建议。
7.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
8.课后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以“大海的美丽”为主题,写一篇短文。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掌握了课文内容,学会了生字词,感受到了大海的壮美。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热爱生活,树立环保意识。
语文(S)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教案-1 大海的歌语文(S)教学设计教课板材:语文(S)三年级上册文:1 大海的歌块:教学设计—教案设计思路:《大海的歌》由三篇清新、活泼,充满情趣的小韵文组成。
诗中描写了大海的不同特点,抒发了作者对大海的喜爱之情。
诗文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排比、对偶等手法来描写大海,表现出作者丰富的想象力。
本文教学之初借助音像资料,丰富学生对大海的认识,初读课文之后进行生字教学;教学重点通过朗读,品味诗中语言美,培养学生想象力。
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大海有哪些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全诗,背诵诗歌。
3.认识“纹、潮、仰、翻、腾、琴、渔、帆”等8 个生字,会写“纹、映、仰、翻、滚、奔、腾、琴、奏、帆、睡、闹”等12 个生字。
理解“穿梭、绽开、滔天波浪”等词。
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大海的神奇与变化多端,培养想象力。
2.引导学生读出自己的感受,背诵喜欢的段落。
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大海的特点;想象诗中描写的情景,激发学生热爱大海,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课前准备:1.搜集关于海的有关资料,特别是图片资料。
2.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1教学过程设计说明第一课时一、课件导入,激发情趣1. 教师导语:同学们,你们看见过大海吗?能说说你心中的大海是怎样的?2. 学生初谈对大海的感受。
3.(展示课件第二屏)学生欣赏大海的图片后进行语言训练:(展示课件第三屏)看了图片,说一说你此时对大海的感觉。
4. 揭示课题:(展示课件第四屏)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组描写大海的诗歌。
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 自由读诗歌后认读生字词。
(展示课件第五屏)2. 去了拼音,还会读吗?(展示课件第六屏)3. 指名读课文,纠正字音。
4. 指导学生读通读顺。
(师范读学生跟读、集体读)三、记忆字形,指导书写1. 出示字卡,认读本课生字并进行组词造句。
2. 小组讨论如何记忆字形,如何把字写好看。
三年级上册《大海的歌》优秀教案教案及反思三班级上册《大海的歌》优秀教案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我整理的三班级上册《大海的歌》优秀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三班级上册《大海的歌》优秀教案篇1一、应知应会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祖国社会主义事业的进展,增加喜爱祖国,喜爱社会主义的感情。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通过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读懂句子;学习怎么观看的。
二、重点难点例析重点是了解在码头上、海港里、大海中看到的景物各有什么特点。
体会感情的变化。
难点是理解文中讲到的大海两次“唱歌”的含义。
在这里以在海港里看到的景物为例。
文中只讲了两种:装卸吊车和海轮。
装卸吊车有什么特点呢?从“钢铁巨人话恪笨闯鏊的高大,从“有如密林”看出它的数量多,从“数不尽的巨臂在上下挥动”看出它的劳碌。
海庵有什么特点呢?从“飘着各色旗帜”和“密密层层”看出它的数量许多。
靼卸吊车和海庵的这些特点,表现了海港的兴盛繁忙矛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欣欣向荣。
鼢者借浪花飞溅矛说大海“唱着欢快的歌”,表达了看到海港一片繁忙景象时的欢快心情?三、课课练a组1、在加粗字准确的读音上画“√”。
吊车(di1o di4o)眺望(li2o li4o)钻探船(zu1n zu4n)旗帜(zh9 zh@)2、看拼音写汉字。
3、多音字组词。
4、区分组词。
5、查字典,解词。
(1)猛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屹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仿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1)近义词:呈现——猛烈——(2)反义词:朦朦胧胧——7、按原文填空。
只见海港两岸,()装卸吊车有如密林,()巨臂上下挥动;飘着()海轮有如卫队,()排列在码头两边。
2023年《大海的歌》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精选6篇)《大海的歌》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篇1[教学要求](1)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祖国海洋事业的发展,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展现”、“极目了望”、“朦朦胧胧”、“猛烈”、“耸立”、“仿佛”等词语。
(3)学习作者观察和记叙事物的方法。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初读课文,懂得“我”在码头上、海港里、大海中都看到了什么。
[教学过程]一、复习(为学习生字作准备)出示卡片:诵、共、船、杭、常、浑、期、识、织、耳、深、舟。
(1)认读。
(2)用这些字口头组词。
二、揭题、明确目标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14课。
(板书课题:14。
大海的歌)看到题目,同学们可能会想:大海会唱歌吗?大海唱的又是什么歌呢?我们学会了课文就知道了。
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生字新词,了解“我”在码头上、海港里、大海中各看到什么景物。
三、进行新课(1)初读课文,学习生词。
①轻声读课文,划出生字新词,用序号标出自然段,注音要读准字音。
②在黑板上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生字,正音。
③用生字口头组词,并说说词意或用新词说一句话。
④记忆生字字形(学生自由选择说说自己记忆生字的办法)。
⑤在作业本上写生字(一个写一遍)。
(2)再读课文,懂得“我”在码头上、海港里、大海中各看到什么景物。
①课文有几个自然段?自选其中一段轻声朗读。
②指名朗读自选段落。
③边看幻灯片,边听朗读课文的录音,思考:“我”在码头上、海港里、大海中各看到什么景物?(板书:码头上、海港里、大海中)④讨论思考题。
(板书:蓝天、白云、碧海、朝阳、吊车、海轮、石油钻探船)四、试探练习(1)巩固所学生字。
(以“找朋友”的游戏形式出现,在“找朋友”的歌曲中进行)(2)看幻灯片,练习说话。
(变换形式,完成课后习题四)①出示句子——“我到驾驶室了望”,让学生说说句子告诉了我们什么。
(板书: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②出示幻灯片(幻灯出现新华书店的画面),看图说一句话,用上“到”字,要说清楚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大海的歌》教案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大海的歌》教案1.让学生了解我国石油工业的开展和社会主义经济的繁荣,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
2.理解课文第二,三自然段的主要呢容。
3.学习从不同角度观察景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学习从不同角度观察景物的方法.理解课文第二,三段主要内容。
着重指导学生理解语句得意思,注意语句之间的联系,领悟观察和描述景物的方法。
PowerPoint课件上节课,我门初读了课文,了解了课文的第一自然段现在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我们都学到了什么?看到这些景物心情会怎样呢?对。
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副日出的美丽景色,他怎能不快乐呢?便及不可待的蹬上了一只海轮,那么在海港里看到了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
1.自读课文二,三自然段思考在海港里看到了什么?并且画出你喜欢的词句。
2.学生自读。
3.比拟句子:钢铁巨人一般的装卸吊车有如密林,数不尽的巨臂上下挥动;飘着各色旗帜的海轮犹如卫队,密密层层的排列在码头两边。
钢铁巨人一般的装卸吊车和巨轮排列在码头两边。
4.你是从那个词语看出吊车多,海轮多呢?你从那些词语看出吊车高大,工作繁忙呢?5.看到海港十分繁忙心情如何?书上那句写出了当时快乐的心情的?6.读出来。
飞溅起来的浪花会发出什么声音?谁能模仿一下?7.站在船头,再阳光的照耀下迎着猛烈的海风,浪花飞溅。
认为是在唱歌,因为不仅看到的自然景物而且看到了一片繁忙的景色,心里为祖国的兴旺景象感到快乐自豪。
8.指导读。
读出欢乐,自豪的心情。
过度语:船在大海中航行,海的颜色由绿变蓝,由蓝变深蓝,这说明了什么?9.讲读课文4,5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四,五自然段。
画出你喜欢的句子。
你喜欢那句呢?比拟句子:那是咱们自己的石油钻探船。
咱们自己的石油钻探船!2)谁能够读出快乐自豪的心情?3)在原文中找出带有“瞭望”和“极目瞭望”的句子,思考这两个词语可不可以交换?看到了什么?4)这种景色给你什么感受?你好似来到什么地方了?5)你还喜欢哪个句子?6)比拟句子:大海正在唱着一曲新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