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公害畜产品质量控制措施
- 格式:docx
- 大小:21.88 KB
- 文档页数:11
无公害农产品质量控制措施引言概述:无公害农产品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农药、化肥等化学物质,以及不使用转基因技术,通过科学合理的生产方式获得的农产品。
为了确保无公害农产品的质量,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控制措施。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无公害农产品质量控制措施。
一、生产环境控制1.1 选择适宜的土地温和候条件。
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需要选择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地,并确保气候条件适宜,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1.2 确保土壤的健康和肥力。
采取合理的土壤管理措施,包括合理施肥、轮作休耕、有机肥的使用等,以维护土壤的健康和肥力。
1.3 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采取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措施,减少对农药的使用,保证农产品的无公害性。
二、种子和种苗管理2.1 选择适宜的品种。
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品种,提高农作物的抗病虫害能力和产量。
2.2 严格管理种子和种苗的来源。
确保种子和种苗的质量,选择合格的供应商,并进行必要的检测和鉴定。
2.3 加强种子和种苗的繁育和繁殖。
采取科学的种植技术,加强对种子和种苗的繁育和繁殖管理,提高其质量和产量。
三、农药和化肥的使用控制3.1 严格控制农药的使用。
选择低毒、高效的农药,并按照使用说明进行正确的使用,避免过量使用和滥用农药。
3.2 合理使用化肥。
根据土壤的养分状况和农作物的需求,合理施用化肥,避免过量使用和浪费。
3.3 推广有机肥的使用。
逐步替代化肥,推广有机肥的使用,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
四、农业生产过程的监督管理4.1 建立健全的监督管理体系。
加强对农业生产过程的监督管理,建立健全的质量控制体系,确保无公害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4.2 加强农产品质量检测。
建立农产品质量检测机构,进行农产品的质量检测,确保无公害农产品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
4.3 加强农产品的追溯体系。
建立农产品的追溯体系,追溯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和流通环节,提高农产品的可追溯性和可信度。
五、加强宣传和教育5.1 宣传无公害农产品的意义和优势。
无公害生猪生产质量控制措施为加强无公害畜产品生产质量控制管理,我场专门成立质量控制机构,制定疫病防治措施、药物使用管理和饲料使用管理等一系列质量管理制度和措施.一、质量控制机构及职能(一)质量控制机构图(二)机构职责1.场长1.1负责猪场的全面工作;1。
2负责制定和完善本场的各项管理制度、技术操作规程;1.3负责后勤保障工作的管理,及时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工作关系;1.4负责监控本场的生产情况,员工工作情况和卫生防疫,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1.5负责对员工招收、培训、定期健康检查及辞退工作。
2.财务室2。
1负责日常管理费用的支付工作;2.2负责采购物资的款项支付、产品销售的结算工作;2.3负责员工工资、奖金和福利的发放工作;2。
4负责各类档案的保存管理工作.3。
供销室3.1负责生产设备的采购工作;3。
2负责饲料、兽药、疫苗等投入品的采购工作;3。
3负责生猪及副产品的销售工作。
4。
技术室4。
1负责制定疫病防治计划和免疫程序;4。
2负责按照疫病防治计划和免疫程序组织开展疫病防治和免疫工作,开展主要传染病的免疫监测工作;4.3负责疫病化验的管理工作,定期开展疫苗免疫效果的评价与监测;4.4负责兽药、疫苗的接收、保管和发放工作,并做好记录;4。
5负责协助动物检疫部门开展产地检疫工作;4.6负责病畜禽和污物粪便的无害化处理工作;4.7定期检查猪舍、用具、隔离舍、粪尿处理和猪场环境卫生及消毒情况;4.8负责鼠夹鼠药的投放、回收、无害化处理工作;4。
8建立兽药疫苗领用、保管、免疫注射、消毒、检疫、抗体监测、疾病治疗、淘汰、剖检等各种业务档案。
5。
生产室5。
1负责生猪生产日常管理工作;5.2负责按照生猪饲养管理操作规程组织生产;5.3负责卫生消毒制度和有关生产的管理制度的实施;5.4负责合作社社员猪群健康状况跟踪工作;5.5负责饲料的接收、留样、保管和发放工作,并做好记录.二、疫病防治措施(一)产地环境1.本场周围三公里内没有大型工厂,没有其它畜牧场,选址科学.2。
无公害蛋鸡生产质量控制措施本场实行严格的五统一管理,即统一进雏、统一供料、统一用药、统一技术指导、统一销售。
对饲养场进行全程质量监控,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
包括进雏、饲料、环境、免疫、消毒、水质管理、废物处理记录等,严格按照无公害食品蛋鸡饲养标准要求去组织生产。
现将具体采取的措施做以下说明:一、环境条件及设施鸡场周围3km内无大型化工厂、矿场或其它畜牧场等污染源,距交通主干线、居民点1km以上,场内净道与污道分开,场容整洁;生产区、生活区分开;雏鸡与成年鸡分舍饲养。
大门口设有车辆消毒池,供进出车辆消毒使用,生产人员进入生产区须紫外线消毒、更衣及脚踏消毒,鸡场内设有相适应的鸡蛋贮存库房。
库房温度保持在1—5℃左右,并要有一定相对的湿度。
二、严格饲养管理本场所进的鸡雏,种鸡场必须具有《种禽生产经营许可证》和动物防疫合格证,要从源头上保障鸡只的健康无疫病。
饲料的采购到有生产许可证的饲料生产企业,具有产品批准文号的产品,符合无公害食品,蛋鸡饲养使用准则,所用的饲料、浓缩添加剂、预混合饲料,配合饲料中的有害物质及微生物允许含量符合GB10378《饲料卫生标准》的规定,不在饲料中额外添加增色剂,如砷、铬、铜制剂、蛋黄增色剂,不用工业副产物作饲料原料。
所用兽药必须来自具有兽药生产许可证,通过GMP质量认证的企业生产的和有产品批准文号的生产企业。
兽药的使用严格执行《无公害食品畜禽饲养兽药使用准则》(NY5030—2006)所规定的休药期,不使用致畸、致癌、致突变作用的兽药、未经农业部批准的或已经淘汰的兽药。
兽药的使用,在饲养过程中由专业技术人员指导下用药。
三、养殖场防疫措施(1)鸡场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及其配套法规的要求,根据动物监督机构的免疫计划,制定具体的疫病防治体系,定期做好免疫工作。
(2)本场采取全进全出的饲养管理方式,场内禁止饲养其它畜禽。
(3)车辆进出场,须进入车辆消毒池进行消毒;人员进入生产区采取紫外线消毒、更衣、脚踏消毒。
无公害农产品质量控制措施一、背景介绍无公害农产品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不使用任何化学合成农药、化肥等有害物质,以及不使用生物工程技术,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的农产品。
为了保证无公害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控制措施。
二、质量控制措施1. 生产环境管理为了确保无公害农产品的质量,首先要对生产环境进行管理。
包括:(1)选择适宜的土地:选取土壤肥沃、无重金属污染、无污染源附近的土地进行种植。
(2)合理施肥:采用有机肥料进行施肥,避免使用化肥。
(3)合理灌溉:控制灌溉水源的质量,避免使用污染水源。
(4)病虫害防治:采用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方法,避免使用化学农药。
2. 种植管理(1)品种选择:选择适合当地生态环境的品种,提高抗病虫害能力。
(2)合理密植:控制种植密度,避免病虫害传播。
(3)定期翻耕:保持土壤松散,有利于根系生长和养分吸收。
(4)定期除草:保持田间整洁,减少杂草对农作物的竞争。
3. 农药使用管理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合成农药,但在特殊情况下,为了防治病虫害,可以采用生物农药或微生物制剂。
使用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选择合适的农药:选择对目标病虫害有效、对环境友好的农药。
(2)按照使用说明进行使用:严格按照农药的使用说明进行使用,不得超量使用。
(3)使用前期限:严格按照农药的使用前期限进行使用,避免超过安全期限。
4. 农产品采收和加工管理(1)采收时机:根据农产品的生长周期和成熟度,选择适当的采收时机,避免过早或过晚采收。
(2)采收方式:采用手工采收或适当的机械采收方式,避免对农产品造成损伤。
(3)加工过程:在加工过程中,严格控制加工环境的卫生状况,避免污染农产品。
5. 产品追溯体系建设建立无公害农产品的追溯体系,可以追溯到农产品的生产环节和生产过程,确保产品的质量安全。
追溯体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农产品信息记录:记录农产品的品种、种植地点、种植时间等信息。
(2)农产品检测记录:记录农产品的检测结果,包括农药残留、重金属含量等。
无公害农产品质量控制措施模版无公害农产品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农药、化学肥料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采用自然生态养殖、种植技术,符合无公害标准的农产品。
为了确保无公害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需要采取一系列的质量控制措施。
下面是针对无公害农产品质量控制的措施模板,供参考。
1. 生产基地建设措施1.1 选择适宜的土地:选择土壤肥沃、排水良好、土壤微生物丰富的土地作为生产基地,以确保无公害农产品的生长环境良好。
1.2 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的农田管理制度,包括土壤调理、病虫害防治、灌溉管理等,确保土地的健康和安全。
1.3 禁止使用化学农药和化学肥料:在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基地禁止使用任何化学农药和化学肥料,以保证无公害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2. 生产过程控制措施2.1 选择适合的品种: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农作物品种,并确保其来源可靠,以提高无公害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
2.2 合理施肥:采用有机肥料或者生物菌肥等进行施肥,确保植物养分的均衡吸收,避免过量施肥导致环境污染和作物品质下降。
2.3 坚持生态养殖、种植:采用生态养殖、种植技术,避免使用化学药剂和激素,保证无公害农产品的绿色和环保。
2.4 严格管理病虫害:建立健全的病虫害监测和防控制度,及时发现并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保证无公害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3. 采收和加工控制措施3.1 确定合适的采收时机:在作物的生长周期内,选择合适的采收时机,确保作物的品质和口感。
3.2 做好采收和加工的卫生管理:优化采收和加工作业流程,做好设备、工具的消毒工作,保持良好的卫生环境,避免交叉污染。
3.3 严格控制产品质量:对采收的作物进行分级处理,确保产品质量的一致性,对不合格的产品进行淘汰处理。
4. 包装和储运措施4.1 选择适宜的包装材料:采用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包装材料,确保无公害农产品不受外界污染和物理损害。
4.2 做好包装的卫生管理:对包装材料进行消毒处理,确保无公害农产品的卫生安全。
无公害农产品质量控制措施一、背景介绍无公害农产品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农药、化肥等有害物质,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农产品。
为了确保无公害农产品的质量,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控制措施,以确保产品的安全、健康和高品质。
二、无公害农产品质量控制措施的内容1. 农产品生产环境控制为了确保无公害农产品的质量,需要对农产品生产环境进行严格的控制。
包括选择适宜的土壤和气候条件,避免使用污染的水源,禁止使用化学农药和化肥等有害物质。
2. 种植技术控制无公害农产品的种植过程需要严格控制,包括种子的选择、播种、施肥、病虫害防治等。
种植过程中应遵循科学的种植技术,合理利用有机肥料和生物农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3. 农产品采摘和包装控制无公害农产品的采摘和包装过程也需要严格控制,以确保产品的安全和卫生。
在采摘过程中,应遵循卫生要求,避免污染。
在包装过程中,应使用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包装材料,避免使用有害物质。
4. 农产品质量检测控制为了确保无公害农产品的质量,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测。
可以通过抽样检测、实验室分析等方法对农产品进行检测,以确保产品符合相关的质量标准。
5. 农产品追溯体系建设为了确保无公害农产品的质量可追溯,需要建立完善的追溯体系。
通过追溯体系,可以追溯到农产品的生产过程和流通环节,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三、无公害农产品质量控制措施的意义1. 保障消费者的健康无公害农产品的质量控制措施可以确保产品不含有害物质,对消费者的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2. 促进农产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的质量控制措施可以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附加值,促进农产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3. 增加农民收入无公害农产品的质量控制措施可以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民的收入。
4. 保护环境无公害农产品的质量控制措施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四、结论无公害农产品质量控制措施是确保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的重要手段。
通过对农产品生产环境、种植技术、采摘和包装、质量检测以及追溯体系的严格控制,可以保障无公害农产品的质量,促进农产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保护消费者的健康,增加农民收入,同时也保护环境,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标准化无公害生猪生产质量控制措施为加强无公害畜产品生产质量控制管理, 我公司专门成立质量 控制机构,制定疫病防治措施、药物使用管理和饲料使用管理等 一系列质量管理制度和措施。
(一)生产、质量控制机构图(二)机构职责1. 总经理1.1 制定公司发展方向及工作计划;1.2 批准发布公司的管理文件;1.3 对公司各项工作、生产过程进行评审;2.生产场长2.1负责猪场的全面工作;2.2负责制定和完善本场的各项管理制度、技术操作规程; 2.3负责后勤保障工作的管理, 及时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工作关系;总经理后勤部办公室 财务室 供销室 仓库 检验室 技术室 生产室生产部2.4负责监控本场的生产情况,员工工作情况和卫生防疫,及时解决浮现的问题;2.5负责对员工招收、培训、定期健康检查及辞退工作。
3.财务室3.1 负责日常管理费用的支付工作;3.2 负责采购物资的款项支付、产品销售的结算工作;3.3 负责员工工资、奖金和福利的发放工作;3.4负责各类档案的保存管理工作。
4.供销室4.1 负责生产设备的采购工作;4.2 负责饲料、兽药、疫苗等投入品的采购工作;4.3 负责生猪及副产品的销售工作。
5.技术室5.1 负责制定疫病防治计划和免疫程序;5.2 负责按照疫病防治计划和免疫程序组织开展疫病防治和免疫工作,开展主要传染病的免疫监测工作;5.3 负责疫病化验的管理工作,定期开展疫苗免疫效果的评价与监测;5.4 负责兽药、疫苗的接收、保管和发放工作,并做好记录;5.5 负责协助动物检疫部门开展产地检疫工作;5.6 负责病畜禽和污物粪便的无害化处理工作;5.7 定期检查猪舍、用具、隔离舍、粪尿处理和猪场环境卫生及消毒情况;5.8 负责鼠夹鼠药的投放、回收、无害化处理工作;5.8 建立兽药疫苗领用、保管、免疫注射、消毒、检疫、抗体监测、疾病治疗、淘汰、剖检等各种业务档案。
6.生产室6.1 负责生猪生产日常管理工作;6.2 负责按照生猪饲养管理操作规程组织生产;6.3 负责卫生消毒制度和有关生产的管理制度的实施;7.仓库7.1 负责饲料及其他物资的接收、留样、保管和发放工作,并做好记录。
无公害农产品质量控制措施引言概述: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健康的关注度不断提高,无公害农产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无公害农产品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农药、化学肥料和其他有害物质,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农产品。
为了确保无公害农产品的质量,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控制措施。
本文将从生产环境控制、种植技术控制、农药使用控制和质量监测控制四个方面详细阐述无公害农产品的质量控制措施。
一、生产环境控制1.1 选择适宜的土地和环境条件: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需要选择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无污染的土地。
同时,要避免生产区域附近有工业废气、排污口等污染源。
1.2 管理农田水源:合理管理农田水源,避免使用含有重金属和其他有害物质的水源。
可以采用灌溉水源的净化处理,确保灌溉水的质量符合相关标准。
1.3 控制周边环境污染: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区域周边环境也需要进行控制,避免大气污染、土壤污染和水源污染等对农产品质量的影响。
可以采取种植屏障、建立生态农业示范区等措施来减少周边环境的污染。
二、种植技术控制2.1 种植品种选择: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无公害农产品种植品种,确保其生长发育良好,产量高且品质优良。
2.2 合理施肥:无公害农产品的施肥要科学合理,避免过量使用化学肥料。
可以采用有机肥料和生物菌肥等替代品,提高土壤的肥力,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3 病虫害防治: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合理使用生物农药等方式来控制病虫害,减少对农产品的伤害。
同时,要定期检查农田并及时处理病虫害,确保无公害农产品的质量。
三、农药使用控制3.1 选择安全有效的农药:在必要时使用农药时,要选择经过国家认证的安全有效的农药,并按照使用说明进行正确使用,避免农药残留对农产品质量的影响。
3.2 控制农药使用量:合理控制农药的使用量,避免过量使用导致农产品残留农药超标。
可以根据农田的实际情况和病虫害的发生程度来确定农药的使用量。
3.3 农药使用记录和追溯:对农药的使用情况进行记录,并建立农药使用追溯系统,确保农药的使用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保证无公害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无公害猪肉质量控制措施及规程 为加强无公害畜产品生产质量控制管理,我公司专门成立质量控制机构,制定疫病防治措施、药物使用管理和饲料使用管理等一系列质量管理制度和措施。
一、质量控制组织机构及其职能 (一)成立无公害猪肉质量控制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成员如下: 组长:高健 副组长:乔集喜 成员:生猪养殖基地负责人 , 猪肉屠宰基地负责人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乔玉喜任办公室主任。 (二)主要职责 1、领导小组 组织制订本公司年度工作计划; 批准签发本公司的管理文件; 负责基础设施建设和设备购置资金保障; 负责生产过程的人力资源调配; 2、办公室 组织基地做好生产计划、签订协议并监督实施; 负责指导协调基地的日常管理工作; 定期组织检查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控制措施的落实情 况;
负责管理各项生产情况统计; 负责安全生产工作。 3、各基地负责人 负责组织落实各基地年度工作计划; 执行落实相应的饲养技术操作规程、生猪保健、猪病防治技术操作规程、药物使用等措施,负责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和检查;
负责对各基地生产监督管理与产品质量安全工作; 负责各基地内日常管理工作。 4、技术员 协助基地负责人落实饲养技术操作规程、猪病防治技 术操作规程、药物使用和环境卫生消毒等措施。 负责原材料、预混料、兽药、疫苗等投入品质量检查验收。
负责配种、免疫、治疗、猪只转移、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并做好记录及归档。
负责饮用水源头水质检查,保护饮用水安全、卫生。 定期投放鼠药,及时收集死鼠和残余鼠药,并及时无害化处理。
不准对外出诊治疗和猪人工授精工作。 5、饲养员
进入生产区必须严格消毒,更换工作鞋、工作服,工作服要经常洗;
负责清扫和冲洗猪舍内粪污水,保持栏舍地面、走和栏舍外面环境清洁卫生。
廊
观察猪群健康情况,发现猪只有异常现象,如咳嗽、食欲减少,尿赤、粪稀或粪硬变化,应及时向技术人员或场长报告。
炎热气候卷起卷帘,冷的天气放下卷帘,保持舍内空气新鲜和温度合适。 按照饲养要求及时饲喂生猪,不喂霉变饲料。将剩余 的和地下的废料清扫装回饲料袋,不可随便扫落于水沟周 围,防止招惹老鼠、鸟 类、生虫等;及时清理槽内饲料。
无公害鲜鸡蛋产品质量控制措施及操作规程一、引言无公害鲜鸡蛋是指在鸡蛋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农药、化肥和其他有害物质,以及不进行基因改造的鸡蛋。
为了确保无公害鲜鸡蛋产品的质量,制定本文档,规范无公害鲜鸡蛋的生产和质量控制措施。
二、产品质量控制措施1. 鸡舍管理1.1 鸡舍环境要求:保持鸡舍内的温度、湿度和通风良好,确保鸡只舒适。
鸡舍应定期清洁消毒,避免病菌的传播。
1.2 饲料管理:饲料应按照国家标准选用,避免使用含有激素、抗生素等有害物质的饲料。
饲料应储存在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霉变。
1.3 水源管理:饮水设备应保持清洁,水源应保持清洁、无污染。
定期检测水质,确保水源符合卫生标准。
1.4 鸡舍卫生管理:鸡舍应定期清洁,使用无公害的清洁剂,确保鸡舍内无异味和污染。
2. 鸡蛋采集和储存2.1 采集:在鸡蛋采集过程中,工作人员应佩戴无菌手套,避免直接接触鸡蛋。
采集后应立即放入清洁的篮子或容器中,避免鸡蛋的破损。
2.2 储存:鸡蛋应储存在干燥、通风、无异味的环境中。
储存温度应控制在4℃以下,相对湿度控制在75%左右。
鸡蛋储存时间不宜过长,应定期检查鸡蛋的新鲜度和质量。
3. 鸡蛋加工和包装3.1 加工:鸡蛋加工前应进行初步检查,确保鸡蛋的质量符合要求。
加工过程中应避免与有害物质接触,使用无公害的加工设备和材料。
3.2 包装:鸡蛋应采用无公害的包装材料,包装过程中应保持卫生,避免污染。
包装后的鸡蛋应进行质量检查,确保包装完好无损。
4. 质量控制4.1 外观质量:鸡蛋外观应完整、无破损、无异味。
颜色应均匀,蛋壳光滑,无明显污渍和变色。
4.2 内部质量:鸡蛋内部应无异物和异味。
蛋黄和蛋白应分明可见,无凝固、变色和异味现象。
4.3 重量控制:鸡蛋的重量应符合国家标准,误差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4.4 检测:定期抽样检测鸡蛋的质量,包括外观、内部和重量等指标。
检测结果应记录并进行分析,发现问题及时采取纠正措施。
三、操作规程1. 工作人员培训:对从事无公害鲜鸡蛋生产的工作人员进行相关培训,包括鸡舍管理、鸡蛋采集和储存、鸡蛋加工和包装等方面的操作规程。
卓尼县申藏乡下甘藏民旺养殖专业合作社牛、羊生产畜产品质量控制措施 一、 质量控制组织机构及职责 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和《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办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我们成立了质量控制小组,并制定了相关职责,具体负责全场的质量控制工作。 1. 质量控制小组 组长:敏由不 组员:敏主毛、敏发吐曼、敏小强、敏丽、敏陆海 民旺养殖专业合作社为确保牛、羊的质量安全,设置了专门的管理委员会,由总经理敏由不负责制定各部门的管理措施。管理委员会下设管理部、技术部、行管部等。管理部门负责管理饲料的来源厂家到牛、羊上市销售客户的各个环节,技术部负责日常饲养管理、科学防疫、定期消毒措施及兽药的应用规则等,行管部负责对影响牛、羊肉安全的一些环节的控制和监督,对原材料的进场和饲料加工车间等加以监督和管理。 2. 职责 1) 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和《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规定。接受农业部产品质量安全中心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省级承办机构及有关部门的监督检查。 2) 把握养殖方式、质量控制关键点,把水源的选择,环境污染控制、疾病的防治、饲料的采购与贮藏、兽药的使用、休药期的控制作为质量控制关键点。 3) 制定相关的质量控制管理办法,监督督促牛、羊场工作人员,严格遵守质量控制管理办法及各项操作规程,对违反办法与操作规程的,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4) 控制监督全场整个流程,决不使用国家禁止使用的各类农业投入品,规范使用国家限用的各类农业投入品。 5) 通过培训等方式,使本单位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生产人员熟悉掌握无公害产品标准,保证在生产过程中落实无公害农产品质量控制措施,确保产品符合无公害农产品标准要求。 二、 质量控制措施 (一) 饲料管理制度 一、购入饲料要符合农业部、卫生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176号公告关于禁止在饲料和饮用水中添加的兽药规定,含药饲料执行农业部168号公告关于休药期和配伍禁忌的规定,严格掌握标签标注的限制使用药物的畜种和阶段。 二、饲料应保存在干燥的地方。不应将饲料放置在牛、羊舍内,设有专用饲料库,专用饲料运输车。 三、饲料配制应以牛、羊生长发育各阶段的营养需要量为依据进行配制。 四、牛、羊饲喂一般采用自由采食或定期饲喂。饲料每次添加应适量,保持饲料新鲜,防止发霉变质。 五、牛、羊饲料中禁止使用未经国家主管部门批准使用的微生态制剂、酶制剂等。 六、牛、羊饲料中禁止使用未经国家主管部门批准使用的微生态制剂、酶制剂等。 七、禁止使用被其他化学品污染的饲料、未经无害化处理的其他畜禽副产品。不应使用霉变饲料、抗生素滤渣。 八、牛、羊自由饮水,水质应符合NY 5027畜禽饮用水水质标准的要求。每日清洗饮水设备,保证饮水设备清洁。 九、定期投放灭鼠药,控制齿类动物。投放鼠药要定时、定点,及时收集死鼠和残余鼠药并做无害处理。 (二) 兽药管理制度 牛、羊场药品实行统一计划采购,专人负责。 一、药品采购计划、用药均由场长和技术总监统一计划,不得私自进购。 二、药品管理应由专人负责特别是疫苗和特别药品。 三、药品的保存与药物的质量关系很大,往往容易忽视,造成药 品的变质、失效、延误病情因此在药品的保存中必须根据药品的特性做好分类保存的同时还应该采用不同的储藏方式。易潮解的药品: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能溶解的药品,应装入密封的瓶内放到干燥处。 易风化的药品:含有结晶水的,除密封外还应该放到适宜的温度下。易氧化的药品:易与空气中的氧起反应而变质的药品需严密包装放到阴暗处。易炭化的药品:易与空气中的CO2反应的药品需严密包装放到阴暗处。 不能置于常温下的药品:如疫苗等,这类药品放在冰箱中低温保存必须按照疫苗本身所需的温度保存。 四、在购买或使用药品时必须认清其有效期、失效期。 五、出库必须有场长、主管兽医签字。 (三) 牛、羊场生产例会与技术培训制度 为了定期检查、总结生产上存在的问题,及时地研究出解决方案;为了有计划地布置下一阶段的工作,使生产有条不紊地进行;为了提高饲养人员、管理人员的技术素质,进而提高全场生产的管理水平,特制定制度如下: 一、每周一晚上7:00─9:00为生产例会和技术培训时间。 二、该会由场长主持。 三、时间安排:一般情况下安排在星期一晚上进行,生产例会一小时,技术培训一小时。特殊情况下灵活安排,但总的时间不变。 四、内容安排: 总结检查上周工作,安排布置下周工作;按生产进度或实际生产情况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技术培训。 五、程序安排: 饲养员汇报工作,提出问题;主持人全面总结上周工作,解答问题,统一布置下周的重要工作。生产例会结束后进行技术培训。 六、会前技术主管和主持人要做好充分准备,重要问题要准备好书面材料。 七、对于生产例会上提出的一般技术性问题,要当场研究解决,涉及其他问题或较为复杂的技术问题,要在会后及时上报、讨论研究,并在下周的生产例会上予以解决。 (四) 饲养技术规程 一、每天清除、冲洗牛、羊舍内的粪便、尿液、污染、污水等污染物一至二次,保持料槽、地面、用具清洁。 二、每周对圈舍、环境场地进行一次消毒。 三、根据气候变化情况开闭牛、羊舍门窗,随时注意调剂牛、羊舍内的温、湿度。 四、用药、用料必须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五、根据不同品种、畜别、日龄分阶段分群饲养,逐步更换饲料,定食、定时、定量饲喂。 六、引种时,要严格引种标准,严格执行审批、检疫、消毒、隔离等制度。凡新引进的种牛、羊经隔离饲养观察21天以上为健康合格后,方可入种牛、羊舍进行饲养。 七、邀请县动物防疫监督站定期对本场进行疫病监测。 八、每天做好用药,用料登记。 (五) 卫生防疫管理制度 一、外来车辆必须经特定消毒药喷雾消毒后方能经消毒池入厂,每周至少更换池水、池药2次,使其始终保持有效浓度(冬季放置食盐以防结冰)。 二、饲养员及本厂人员进入生产区前,必须进入消毒更衣室淋浴,彻底更换作业衣、鞋后方能进入生产区,进入牛、羊舍前,需将鞋浸入舍门口的指定消毒液里消毒后方能入舍。特殊人员(包括经批准入厂人员)进入生产区必须由本场人员引领,淋浴并彻底更换作业衣、鞋后方能进入生产区,进入牛、羊舍前,需将鞋浸入舍门口的指定消毒液里消毒后方能入舍。 三、未经许可的一切牛、羊只、种牛、羊一律不得入内。 四、来访者和场区其他工作人员、维修人员未经厂长的许可不许入内。 五、未经许可任何车辆的司机不可进入场区;拉饲料的车和拉其它杂物的车只能停在工作区外大门口内。最好固定车辆运送且这些卡车司机不应养牛、羊也不应住在任何牛、羊场。 六、搞好牛、羊舍内外的环境卫生,保持舍内通风良好,空气清新,清洁卫生,所用用具每周用指定消毒剂消毒一次,消毒后用清水冲洗晒干后使用,对每批牛、羊的每个周转环节都要进行全面、彻底的清扫大消毒,消毒后3天方可进牛、羊。 七、装卸台外部应该是单向通行,一旦运出去的牛、羊不许再运回来;操作员应该在里面操作不要随意出来;装卸台外的车辆装完牛、羊并被拖走以后应立刻对停车处打扫清洗和消毒。这些人再次进舍必须淋浴。转牛、羊车内应该有一套橡胶工装裤和鞋。所有衣物应该立即清洗。 八、新运进的种牛、羊应该先放在隔离舍内观察。同时进行防疫监测。 九、关于进场车辆的清洗: 1、所有进场车辆都应该在指定的地点清洗。 2、所有外来车辆都必须在进场之前在指定地点清洗。 十、关于场区间转牛、羊: 1、三个场区间转牛、羊应有场区内专用车辆,且只能用来转牛、羊。 2、场区内转牛、羊车可以停放在专门区域。 3、车辆应该每天使用后进行清洗消毒。 4、车辆应该在转牛、羊去指定地点之前12小时或者改变停放地时清洗消毒。 十一、关于向场外转牛、羊: 1、不得擅自将牛、羊转出场区以外,也不得在场区之间来回转牛、羊(如育肥牛、羊、淘汰牛、羊)。 2、转牛、羊出场区的车称为场外转牛、羊车。该车只能用来转牛、羊出场区。场外转牛、羊车未经彻底消毒、清洗、干燥不得停放场区附近。用于清洗消毒该车辆的设备不得停放于任何场区附近。 3、该场外转牛、羊车每用过一次都应该清洗,如果一天要用2次以上,推荐至少应间隔12小时。 十二、场内主管防疫的机构和人员与社会兽医防疫机构建立疫情通报关系,及时掌握疫情信息。 十三、外围疫情紧张时,立即采取“反封锁”措施,设岗放哨,并派专人对所有环境、道路、圈舍进行大消毒,每周至少两次;生产区内加大防疫消毒措施,生产区内人员严禁离开生产区,非生产区人员严禁进入生产区,对进入生产区人员严格消毒,或采取一切必要的强制措施。 十四、饲养人员要坚守工作岗位,不脱岗,不串岗位(舍),随时巡视观察牛、羊群情况,观察其饮水、采食、排粪、尿及呼吸等,发现情况及时报告。 十五、用具和所有设备固定在本舍内使用。 十六、搞好舍内卫生,正常生产区做好定期消毒工作。 十七、场内人员不准为外单位和个人诊疗病牛、羊,以切断疫病传播的各个环节。 十八、病死牛、羊不准在生产区内剖检,应用不漏水的专用车运往诊断室处理。 (六) 兽医临床技术操作规程 一、认真做好防疫工作,严格执行《牛、羊场卫生防疫制度》。 二、认真做好消毒工作,严格执行《消毒制度》。 三、认真做好免疫工作,严格执行《牛、羊场免疫程序》。 四、注意了解、调查本地区疫情,掌握流行病的发生发展等有关信息,及时提出合理化建议并提出相应综合防治措施。 五、定期检疫,定期进行抗体检测工作。 六、一旦发生疫情或受到周围疫情威胁,牛、羊场要及时采取紧急封锁等自卫措施,全体职工要绝对服从牛、羊场发布的封锁令。 七、建立健康牛、羊群,引入种牛、羊要检疫并隔离饲养观察至少40天。尽量自繁自养。 八、及时隔离病牛、羊、处理死牛、羊,污染过的栏舍、场地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