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子关前
- 格式:ppt
- 大小:580.00 KB
- 文档页数:18
李娘子镇守娘子关诗词
夫人城北走降氐,娘子关前高义旗。
今日关头成独笑,可无巾帼赠男儿。
字元美,号凤洲,明代江苏太仓人。
嘉靖进士,曾官山东副使,后任南京刑部尚书。
他是当时文坛领袖。
夫人城:即襄阳城(今湖北襄樊市西北隅有其旧城垣遗址)。
东晋时朱序守襄阳,氐族人秦主苻坚攻之,朱序母韩氏筑斜城抵抗,苻久攻不下,遂撤兵。
襄阳城因此被后人称为夫人城。
作者登娘子关时联想到夫人城的故事。
走降氐:指击退苻坚。
高义旗:唐高祖李渊刚起兵时,他的女儿平阳公主得讯后即散尽家财,招兵响应,接连攻下一些州县,很快发展成一支7万人的队伍。
在围攻长安之战中,她率军独当一面。
因此,她的部队被称为娘子军。
高义旗,也就是起兵的义旗高高飘扬。
今日二句:今日登关不觉独笑,历史上有这样的女中豪杰,难道还可以把巾帼作为怯懦的象征,赠送给那些畏敌如虎的明将吗?可无:即有无、有没有?三国时诸葛亮在上方谷打败了司马懿,司马懿坚守不出,诸葛亮便派人把巾帼赠送给司马懿,嘲笑他胆小如妇人。
这就是“巾帼送男儿”的典故。
第5课 娘子关前【文本导读】本文的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期间,即1938年1月21日至23日途中两天两夜的事。
当时华北处于抗日战争初期,敌人不断向我进犯,时令正当冬末春初,天气十分寒冷。
但我党领导的八路军和广大人民,克服重重困难,在敌后建立了根据地,积极开展游击战争,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表现了中华儿女不屈的民族精神。
【作者卡片】周立波,原名周绍仪,湖南益阳人。
现当代作家,共产党员。
他的代表作品有反映东北解放区土改斗争的长篇小说《暴风骤雨》,曾荣获斯大林文学奖;有反映我国工业恢复时期的长篇小说《铁水奔流》;有反映我国农村社会主义革命的长篇小说《山乡巨变》;在粉碎了“四人帮”之后,创作了短篇小说《湘江一夜》,获得1979年短篇小说一等奖。
【基础荟萃】1.为下列加点的字注音①狭隘.( ) ②骡.马( ) ③贫瘠.( ) ④抽屉.( ) ⑤匍匐..( ) ⑥井陉.县( ) ⑦村妪.( ) ⑧水门汀.( ) ⑨鲜.文才( ) ⑩聂荣臻.( ) ⑪咳嗽..( ) ⑫褴褛..( ) ⑬鲜⎩⎪⎨⎪⎧ 数见不鲜. 鲜.有耳闻 ⑭模⎩⎪⎨⎪⎧ 模.样 模.型⑮核⎩⎪⎨⎪⎧ 枣核.儿 核.武器 ⑯塞⎩⎪⎨⎪⎧ 活塞. 塞.外 阻塞.2.为下列各组字组词①⎩⎪⎨⎪⎧隘 溢 ②⎩⎪⎨⎪⎧ 辨 辩 ③⎩⎪⎨⎪⎧ 榴 溜 镏 瘤 ④⎩⎪⎨⎪⎧ 将 蒋 ⑤⎩⎪⎨⎪⎧ 宣 渲 喧 ⑥⎩⎪⎨⎪⎧ 卢 芦 庐 炉3.近义词辨析①暴发·爆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喧闹·喧嚣·喧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镇静·镇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点突破】1.根据文章内容,理清本文的线索。
第一册1983年9月第1版第二册1984年3月第1版第三册1984年9月第1版第四册1985年6月第1版第五册1984年9月第1版第六册1985年6月第1版第一册一、散文二篇————朱自清荷塘月色绿二、长江三峡————刘白羽三、雨中登泰山————李健吾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四、南州六月荔枝丹————贾祖璋五、现代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钱学森六、一次大型的泥石流————七、蝉————法布尔概念间的关系八、记念刘和珍君————鲁迅九、包身工————夏衍十、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十一、为了周总理的嘱托————穆青等————记农民科学家吴吉昌十二、路标————魏巍十三、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恩格斯十四、我们的文艺是为什么人的——毛泽东十五、悼列宁————斯大林十六、药————鲁迅十七、百合花——茹志鹃十八、装在套子里的人——契诃夫十九、明湖居听书————刘鹗二十、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施耐庵二一、诗经二首伐檀硕鼠二二、察今————《吕氏春秋》二三、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二四、廉颇蔺相如传————司马迁二五、师说————韩愈二六、游褒禅山记————王安石二七、赤壁之战————司马光二八、记王忠肃公翱事——崔铣二九、芙蕖————李渔三零原君————黄宗羲第一册的封底1983年9月第1版1986年3月山东第几次印刷第二册目录一猎户————吴伯萧二、土地————秦牧三、樱花赞——冰心四、秋色赋————峻青五、“老虎团”的结局————谢雪畴复合判断六、词二首————毛泽东沁园春长沙水调歌头游泳七、一月的哀思————李瑛八、王贵与李香香————李季九、景泰蓝的制作————叶圣陶一〇、眼睛与仿生学————王谷岩一一、人类的出现————李四光一二、农作物抗病品种的培育说明文的科学性一三、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毛泽东一四、崇高的理想————陶铸一五、拿来主义————鲁迅演绎推理一六、祝福————鲁迅一七、荷花淀————孙犁一八、母亲————高尔基一九、智取生辰纲————施耐庵归纳推理二〇、劝学————荀况二一、鸿门宴————司马迁二二、琵琶行(并序)————白居易二三、石钟山记————苏轼二四、《梦溪笔谈》二则————沈括采草药雁荡山二五、五人墓碑记————张溥二六、狱中杂记————方苞二七、梅花岭记————全祖望二八、病梅馆记————龚自珍二九、谭嗣同————梁启超三〇、与妻书————林觉民附录文言词的一些用法封底1984年3月第一版1986年10月第3次印刷高中语文第三册庄会尊莒王庄家一枝花全靠“粪”当家一、天山景物记————碧野二、风景谈————茅盾三、海市————杨朔四、云赋————孙荪五、杨树————杨鉴普六、改造我们的学习————毛泽东七、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人民日报》特约评论员八、“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鲁迅九、鲁迅的精神————瞿秋白论证的方法十、为了忘却的记念————鲁迅十一、琐忆————唐弢十二、火刑————郑文光十三、义理、考据和辞章————施东向十四、简笔与繁笔————周先慎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十五、阿Q正传(节选)——————鲁迅十六、虎吼雷鸣马萧萧————姚雪垠十七、失街亭————罗贯中十八、守财农————巴尔扎克十九、泼留希金————果戈理二十、唐诗二首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二十一、孔雀东南飞(并序)二十二、谋攻————《孙子》二十三、论积贮疏————贾谊二十四、信陵君窃符救赵————司马迁二十五、张衡传————范晔二十六、六国论二十七、与朱元思书————吴均二十八、游黄山记————徐宏祖二十九、柳敬亭传————黄宗羲三十、促织————蒲松龄1984年9月第1版1986年4月第2次印刷高级中学课本语文第四册一、内蒙访古————翦伯赞二、花城————秦牧三、威尼斯————朱自清四、我们打了一个大胜仗————马识途五、反对党八股————毛泽东六、个人和集体————刘少奇七、甲申三百年祭————郭沫若怎样学习语言八、狂人日记————鲁迅九、党员登记表————峻青十、群英会蒋干中计————罗贯中十一、项链————莫泊桑十二、柏林之围————都德十三、讲讲实事求是————邓小平十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光明日报》特约评论员十五、《农村调查》序言————毛泽东十六、《呐喊》自序——鲁迅十七、《物种起源》导言————达尔文谈修改文章十八、雷雨——曹禺十九、威尼斯商人————莎士比亚二十、窦娥冤————关汉卿二十一、宋词二首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二十二、《孟子》二章二十三、庖丁解牛————《庄子》二十四、过秦论————贾谊二十五、订鬼————王充二十六、阿房宫赋————杜牧二十七、《指南录》后序————文天祥二十九、左忠毅公逸事————方苞三十、书博鸡者事————高启附录:文言句法的一些特点1985年6月第1版1987年8月山东第3次印刷语文第五册一、范爱农————鲁迅二、爱国学者顾炎武————吴晗三、山地回忆————孙犁四、书塾与学堂————郁达夫五、雷电颂————郭沫若六、诗二首静夜————闻一多春鸟————臧克家七、小二黑结婚(上)——————赵树理八、小二黑结婚(下)——————赵树理九、夜————————叶圣陶十、穷人的专利权————狄更斯十一、林黛玉进贾府————曹雪芹十二、语言的演变————吕叔湘十三、我国古代的车马————《古代汉语》十四、灯————巴金十五、散文二篇丑石————贾平凹菱角————秦牧十六、一个极其重要的政策————毛泽东十七、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词————邓小平十八、杂文二篇————鲁迅文学和出汗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十九、唐诗二首行路难————李白兵车行————杜甫二十、宋词二首雨霖铃————柳永扬州慢————姜夔二十一、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二十二、齐桓晋文之事————《孟子》二十三、崤之战————————《左传》二十四、伶官传序————欧阳修二十五、过大孤山大孤山————陆游二十七、报刘一丈书————宗臣二十八、复庵记————顾炎武二十九、治平篇————洪亮吉三十、《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史略》序————孙文附录:我国的现代文学1984年9月第1版1987年1月山东第3次印刷语文第六册一、娘子关前————周立波二、离不开你————茹志鹃三、汉堡港的变奏————柯岩四、我歌唱延安————何其芳五、西湖漫笔————宗璞六、大堰河——我的保姆————艾青七、西去列车的窗口————贺敬之八、春蚕(上)——————茅盾九、春蚕(下)——————茅盾十、结婚现场会(上)——————马烽十一、结婚现场会(下)————马烽十二、警察和赞美诗————欧·亨利十三、灌园叟晚逢仙女————冯梦龙十四、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书目————陈宏天十五、海洋与生命————童裳亮十六、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毛泽东十七、杂文二篇————————鲁迅人生识字糊涂始答北斗杂志社问十八、黑海风暴和天气预报的产生十九、诗二首————陶渊明归田园居(少无适俗韵)饮酒(结庐在人境)二十、涉江————屈原二十一、荆轲刺秦王————《战国策》二十二、屈原列传————司马迁二十三、谏太宗十思疏————魏征二十四、柳毅传————李朝威二十五、原毁————韩愈二十六、教战守策————苏轼二十七、祭妹文————袁枚二十八、察变————《天演论》二十九、[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睢景臣三十、陈州粜米附录:我国的古典文学1985年6月第1版1987年8月山东第3次印刷。
《娘子关前》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创作意图,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2、分析文章的结构和写作特点,学习作者的写作技巧。
3、感受娘子关的历史文化和战略意义,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精神。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理解作者在文中所描绘的娘子关的景象和相关历史。
(2)分析文章中作者的观点和情感表达。
2、难点(1)体会作者通过对娘子关的描写所传达的深刻思想。
(2)掌握文章的写作手法及其在表达主题方面的作用。
三、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作者姓名,作者生平及主要作品介绍2、娘子关简介娘子关位于山西省平定县东部,是长城的著名关隘,有“天下第九关”之称。
它地势险要,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四、课文预习1、初读课文,标注出生字词,查阅工具书解决。
2、再读课文,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划分段落层次。
五、课文解读1、第一部分(第 1 X段)这部分主要描写了作者前往娘子关前的路途所见所闻,包括具体的景象和感受,为下文对娘子关的正式描写做铺垫。
2、第二部分(第 X + 1 Y段)详细描绘了娘子关的具体的景观、建筑等,展现了其雄伟壮观和历史的厚重。
3、第三部分(第 Y + 1 Z段)讲述了娘子关在历史上的重要战役或事件,体现了其战略地位和历史意义。
4、第四部分(第 Z + 1 结尾)作者在这部分表达了对娘子关的情感或思考,引发读者对历史和现实的深思。
六、写作特点分析1、情景交融作者在描写娘子关的景色时,融入了自己的情感,使读者不仅能感受到娘子关的壮美,还能体会到作者的心情。
2、引用历史资料通过引用丰富的历史资料,增强了文章的可信度和文化底蕴,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娘子关的历史价值。
3、以小见大从对娘子关这一个具体地点的描写,反映出了更广泛的社会历史背景和民族精神。
七、主题探讨1、文章通过对娘子关的描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娘子关的历史和现状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八、拓展延伸1、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更多关于长城其他关隘的信息。
武威市纪念中国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诗词楹联有奖征稿获奖作品一等奖(2)文中华(湖北荆门)漫步卢沟桥感怀醒狮瞠目夜风清,晓月卢沟依旧明。
寇以刀枪窥户牖,吾曾血肉化干城。
贼心未泯犹兴浪,利刃勤磨备刺鲸。
缓步石桥思绪远,似闻驰骋马蹄声。
蒙卫军(陕西宝鸡)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八年血肉铸成剑;一寸山河不让人。
二等奖(6)阙东明(湖北广水)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抗日图存战火催,三千河岳响惊雷。
英雄赴死何曾惧,崛起神州万丈碑。
董汝河(河北张家口)武威籍抗战英烈魏兆伯谁言无用是书生,投笔从戎勇出征。
天水关前长剑吼,台儿庄里大刀横。
满腔碧血滋春色,一片丹心映战旌。
廿四年华名不朽,浩歌长向武威鸣。
注:魏兆伯,民勤县人。
由武威师范考入天水军校,在台儿庄战役中挥大刀,持钢枪,英勇战斗,壮烈牺牲,年仅二十四岁。
伍蔚冰(四川成都)川军碑云天跃然一巨人,奋勇挺枪指东溟,浩荡大军汹涌浪,前赴后继出夔门。
国难深重见血性,卢沟炮响争请缨,当年誓师此林苑,父老执觞为壮行。
壮行慷慨少城园,萧瑟秋风锦水寒,一洗阋墙军人耻,子晋掷地铿锵言:“男儿立志出夔关,不灭倭奴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处处有青山”。
安县健儿王建堂,以身许国别爷娘,乃父赐旗大书“死”,跪谢高举赴疆场。
亡国亡种莫若死,拼死上阵挽危亡,必死之心报家国,百万川中好儿郎。
半壁沦陷军情紧,星夜驰援越秦岭,草鞋来赛东洋车,单衣备尝朔地冷。
饥寒可耐死敢拼,友军白眼不堪忍,沧海横流见英雄,德邻帐前终脱颖。
之钟率部守滕县,伤亡殆尽犹苦战,以寡敌众滞倭师,血肉扭得战局转。
战局扭转得先机,台儿庄前奇功建,马革裹尸将军还,捷报飞来作祭奠。
淞沪坚守五昼夜,一三四师状惨烈,牺牲堆积高战壕,忍将忠骸作城堞。
八年抗战为干城,一寸河山一寸血,东门桥头塑丰碑,卅万忠魂此集结。
秦火复炽华夏天,瓦釜雷鸣黄钟弃,川军雄姿难见容,轰然烟腾身委地。
凛冽寒夜东门隅,大嫂打烊铺欲闭,忽来客人吃汤圆,蓬首垢面衣沾涕。
三碗满满须臾吞,连呼美哉家乡味,起身掏寻囊中空,惶恐抱拳道惭愧。
娘子关位于阳泉市平定县城东北45公里处,位于河北、山西两省交界处,是晋冀咽喉要地。
是长城上的著名关隘,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素有“三晋门户”“万里长城第九关”之称。
山西人把娘子关作为省内外的标志。
关城坐落在悬崖之上,居高临下,气宇轩昂,坚厚固实,桃河水环绕关城流过。
娘子关原名苇泽关,约公元612年左右废名,被称为“娘子关”。
这里娘子关的得名,源于城楼庙宇里的那位端庄的女子,非菩萨非观音,出身宫廷,父母的掌上明珠,隋末兵起,宝剑出鞘,李氏称强,谁说女子不如儿男,这位平阳公主,唐高祖李渊的第三女,唐太宗李世民的妹妹李秀宁。
而娘子关的地名由于就是取决于平阳公主这一段巾帼英雄守卫边关的经历。
生在帝王之家,赶上了天下大乱,她率女兵把守,时称娘子军。
“不爱红装爱武装”,娘子关前试剑锋,犹见当年女英雄”这位平阳公主,又如花木兰,又如穆桂英,她肩负起了守卫京畿屏障的重任,撑起了父兄固若金汤的半壁江山。
时事造就了这么一位巾帼英雄。
“现存关城为明嘉靖二十一年所筑。
娘子关依山而建,有东南两座山门,东门书写着“直隶娘子关”南门书写“京畿藩屏”四个大字,“畿”(ji击)者,靠近京城的地方。
“藩”者,篱笆也。
由此可见,古人视娘子关为保护首都的天然屏障。
历经了1500多年的历史沧桑,娘子关村依山而建,顺水而居,房舍多为石头垒砌,每间房屋都有百年以上的历史。
水网似的溪水沿着墙基穿房过户,村里不少人家曾经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门口都挂着歌颂功绩的匾额。
唐朝的女强人很多,公主女强人尤其多。
平阳公主开风气之先,之后又有太平公主,安乐公主等等。
但是论才能和功绩都比不上平阳公主李秀宁。
娘子关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两山相夹无坦途,1937年10月6日,中日战争早期的大型战役之太原保卫战,娘子关成为主战场,初为国民党孙连仲十七师合围打算聚歼日军,后因日军第14师团解围,娘子关最终失陷,太原保卫战也成虎头蛇尾之战,没有取得应有的战果。
尽管如此第十七师抗战坚决,作战勇敢,一万三千多人坚守娘子关,战役后仅剩三千多人,虽死伤惨烈,但也给日军以重创。
2021初中优秀作文娘子关前娘子关前娘子关,是一座位于河南省南阳市西南37公里的著名古关,历史悠久,文化深厚,自古以来就是南北交通要道和军事重地,被誉为“天下第一关”。
走进娘子关,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高大、雄伟的关城,城墙厚实,周长4.5公里,城门洞宽敞,几乎可以容纳数十辆大车同时通过。
站在城头远眺,白云缭绕,山间绿树掩映,一片祥和宁静,难以想象曾经经历过多少风雨和硝烟,见证了多少历史与传说。
据传,汉武帝时期,娘子关一度被匈奴攻陷,关守将士全部被杀,只剩下一个女人。
这个女人不屈不挠地坚守着关口,每日固守城池,顽强抵抗,终于打退了匈奴的进攻。
为此,娘子关被称为“娘子关”,并留下了“独守娘子关,英勇杀匈奴”的佳话,每年春节期间,南阳市会在娘子关庙会上举行关押娘子的祭祀活动,以缅怀这位英勇的女将军。
娘子关不仅保留了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还保存了大量的历史文物和史料,如清乾隆年间铸造的大钟、烽火台、古战争遗址、碑刻等等,这些文物宝藏中蕴含着沉淀的历史和人民智慧,是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珍贵遗产。
走在娘子关的古道上,道旁的古树参天,像一位位守护关口的壮士;道中的老街古巷,仿佛让人回到了古代的城市里;路口的古桥石碑,如同见证了娘子关的民族英雄和古代文化的瑰宝一般,让人感慨万千。
在这座历经千年的古关前,仿佛跨越了时空的长河,回溯到了历史的起源,找到了自己的根源。
娘子关给人留下的不仅仅是历史和文化的重量,更是一种精神、一种信仰。
这种精神就是不屈不挠、顽强抵抗的坚韧精神,就是不被困难击倒、不被失败打败的勇往直前的战斗精神,更是不怕艰险、迎难而上的自强不息、奋发进取的进取精神。
我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应该向娘子关那种不屈不挠、勇往直前、进取精神学习,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这种精神,不断坚守初心,秉持信仰,在面对理想和现实的追逐中,勇敢前行,不断创造属于自己的人生价值。
在这里,我想表达对我们祖国广大革命先烈们的崇高敬意,向河南南阳市的广大民众致以深深的问候和谢意,希望娘子关的光辉精神会在我们的心中永远熠熠生辉。
娘子关前课堂教学设计www.5y一、教学目标(一)学习抗日军民的爱国主义思想、艰苦奋斗的优秀品质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二)了解本文以行军路线为线索,以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为顺序,以“还我河山”为中心,运用小标题把许多零散的材料贯串起来,构成一个有机整体的结构上的特点。
(三)了解本文平实而富有生活气息的语言特色和多种表达手法的综合运用及其表达效果。
二、难点、重点分析(一)本文记叙了八路军某小分队奔赴抗日前线的过程,简要写出他们的行军路线。
分析:营阳东治头→营庄→固兰→井陉蒋家村→过井平公路(核桃园)→过桃水(桃水桥)→过正大铁路→娘子关前(二)在交待行军路线中,穿插了哪几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围绕了什么样的中心?分析:围绕这条行军路线,主要穿插了敌我两方面的内容。
敌人方面:无论在山西,还是在河北,作者在行军途中耳闻目睹:凡是日寇到过的村落,猪牛和鸡都没有了。
日寇把小米烧掉,或是撒在沙子里,要使老百姓一个个饿死。
他们还把门窗和一切可以用作柴烧的木器都烧掉了,把炕都捣毁了,致使“人民多逃亡,荒凉而凄冷”。
在核桃园,国民党军撤退以后,日寇进据,第一天就屠杀了三百多人。
我们方面:(1)八路军战士脚踏着祖国的大地,背负着民族的希望,奋起抗战。
他们行进在太行山脉的荒山巨岭间,倾斜狭隘的山路上。
无论是十四岁的四川“小鬼”鲜才文,奇异的女性张瑞华,还是延安学生和我,为了驱逐日寇,拯救中华,他们耐得任何艰险,一天一夜在极坏的山路上走了一百二十九里,翻了八个山。
(2)游击健儿逞英豪。
他们击毁敌人的火车头,切断敌人的运输线,不时袭击敌人。
虽然他们都没有制服,有的穿长袍,有的穿了缴获的日本黄大衣,更有的穿了自己女人的红棉袄,外面罩了一件破短衫……但就是这褴褛之群,曾经屡次击败了服装整齐、火力高强的敌人,使敌人畏如狮虎。
(3)人民的心还是民族的,尽管那时不相识而且恐怕永远不会相识的人,也与八路军战士心心相印,息息相通,冒着生命危险护送八路军战士通过了险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