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海外并购中融资风险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12.01 KB
- 文档页数:1
浅谈企业跨国并购风险及应对措施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企业跨国并购变得越来越频繁。
相对于企业在境外重新设立新的实体,跨国并购往往能够更快的获得企业发展所需要的资源、技术、市场等,在较短时间内增强企业实力,促进企业的发展。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跨国并购涉及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企业往往面临着更加复杂多变的环境和风险,加之企业并购业务本身就具有很高的专业性要求,稍有不慎不仅并购活动不能成功甚至企业原本经营也会受到波及。
因此企业在跨国并购中要充分认识相关风险,并根据情况合理应对,才能提高并购成功率进而实现并购目标。
本文通过分析跨国并购中的常见风险,提出应对思路和策略,希望为企业跨国并购提供时提供参考。
关键词:跨国并购,风险,应对策略引言改革开放以来,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放眼全球,积极加入全球分工与协作。
通过跨国经营和海外并购等多种方式,寻找新的市场和发展空间。
由于跨国并购有其独特的优势,越来越多得企业选择这种扩张方式,比如2004年联想收购IBM公司PC业务,2010年吉利汽车收购沃尔沃,2017年美的收购KUKA等等成功案例。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企业并购业务的复杂性及专业性,企业并购中也伴随着诸多风险,如果企业不能很好的应对跨国并购业务中的风险,往往会导致并购失败,使企业蒙受巨额损失。
比如2004年上汽收购双龙汽车,2013年中海油收购尼克森,2018年阿里巴巴收购印度信实零售,2016年至今北京天骄收购马达西奇等。
在这种背景下,我们有必要对企业海外并购的常见风险进行探讨,合理应对管控相应风险。
1.跨国并购面临的主要风险跨国并购由于业务的复杂性及专业性,在实际运作过程中面临诸多风险。
其中比较常见的风险主要有政策法规风险、估值风险、财务风险、整合风险等。
1.1.政策法规风险企业跨国并购由于面临的政策法规环境和国内有较大差异,而这些差异往往给企业跨国并购带来困扰和风险。
比如并购项目所在国家政局不稳定、并购政策、产业政策、环境政策、知识产权等方方面面和中国有较大差异。
中资企业海外并购的问题及对策建议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化进程的加速推进,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考虑海外并购,以获取技术、市场和品牌优势,为企业的全球化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中资企业海外并购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就中资企业海外并购的问题及对策建议进行探讨。
一、问题1. 跨文化管理在海外并购中,中资企业往往需要与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企业合作,面临着文化差异带来的跨文化管理问题。
文化差异可能导致沟通不畅、管理难度增加、员工士气下降等一系列问题,影响企业的合作与发展。
2. 政治风险外部环境的政治变化可能对中资企业海外并购产生不利影响,例如目标国政策变化、外交关系紧张等。
这些政治风险可能导致企业的投资价值下降或面临政治干预,增加企业经营的不确定性。
3. 法律风险不同国家的法律制度和法律文化存在巨大的差异,中资企业在海外并购过程中往往面临合同纠纷、知识产权保护、反垄断审查等法律风险,增加了企业的法律成本和运营风险。
4. 资本运作风险海外并购通常需要大量资本投入,涉及跨国融资、外汇风险、资本运作等问题。
资本运作风险可能导致财务风险的增加,甚至影响企业的资金链和持续经营能力。
5. 经营管理风险文化差异、业务整合、管理体系不同等问题,可能导致中资企业在海外并购后难以有效地整合和管理目标企业,进而影响企业的经营绩效和发展进程。
二、对策建议1. 提前策划,全面评估在进行海外并购前,中资企业应该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和项目评估,了解目标企业的文化、市场和政治环境,全面评估并购风险和收益,避免盲目投资和跳进陷阱。
2. 加强文化融合中资企业应重视跨文化管理,加强与目标企业的沟通和交流,尊重和融合不同文化,建立和谐的企业文化氛围,提升员工士气和团队凝聚力,为企业的整合和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3. 树立风险意识中资企业在海外并购中应加强对政治风险、法律风险和资本运作风险的认识与防范,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体系,及时应对各种风险挑战,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和经营利益。
并购融资的风险与战略分析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深,企业之间的并购活动日益频繁。
并购不仅提供了企业扩张、增加市场份额的机会,还能够实现资源整合、降低成本等效应。
然而,并购融资也伴随着一定的风险,因此对于企业来说,进行全面的风险分析和战略规划至关重要。
一、并购融资中的风险1. 资金风险:并购所需的资金通常较大,如果企业无法获得或筹集到足够的资金,就可能导致并购计划无法实施或者不完全达到预期效果。
2. 盈利能力风险:被并购企业的盈利能力可能不尽如人意,特别是在兼并了大量企业之后,管理和运营的难度增加,盈利能力下降的风险也随之增加。
3. 市场风险:并购后,市场对新公司的接受度、竞争格局的变化等都会对企业产生一定的风险。
如果没有充分的市场调研和规划,可能导致并购后企业的市场地位下滑。
4. 人员流失风险:并购往往导致组织结构的重组和人员的流动,如果管理层和关键人员流失较多,将给企业带来较大的不稳定因素。
二、并购融资的策略分析1. 足够的尽职调查:在并购过程中,进行充分的尽职调查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全面了解被并购企业的财务状况、市场定位、竞争优势等,可以更好地评估潜在风险和收益,并为后续合作提供决策依据。
2. 明确的战略规划:并购融资不仅仅是为了扩大规模,更重要的是能够与企业的整体战略目标相匹配。
在制定并购战略时,要明确战略方向,选择与自身业务相符的企业,并制定合适的整合计划。
3. 搭建合适的融资平台:合适的融资平台对于并购成功至关重要。
企业可以选择与金融机构、投资基金等建立合作关系,通过引入外部资本实现并购融资的目标。
4. 建立有效的风险控制机制:在并购过程中,企业要建立完善的风险控制机制,包括风险管理团队的建设、风险预警机制的建立等,以及灵活应对市场环境和意外事件的能力。
三、案例分析:并购融资中的成功与失败成功案例:2016年,中国某汽车制造企业通过对一家电动汽车公司的并购,在并购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
该企业在并购前充分评估了目标公司的技术实力、市场竞争优势等方面,成功实现了资本和技术的整合,推动了企业的创新发展。
民营医药企业海外并购的战略动因与风险引言在全球化进程加速的背景下,民营医药企业逐渐意识到海外并购的重要性。
海外并购作为一种常见的战略手段,为企业提供了进一步发展壮大的机会。
然而,海外并购也伴随着一定的风险和挑战。
本文将探讨民营医药企业海外并购的战略动因与风险,并提供相关策略建议。
战略动因1. 扩大市场份额海外并购为民营医药企业提供了一个扩大市场份额和增加市场份额多元化的机会。
通过收购国外企业,民营医药企业可以快速进入新市场,提升自身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从而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
2. 获取先进技术和知识海外并购不仅带来市场份额的增长,还能为民营医药企业带来先进的技术和知识。
通过与国外企业合作或并购,民营医药企业可以获得先进的研发技术和创新能力,促进企业自身的发展和创新。
3. 加强国际竞争力海外并购是民营医药企业提升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通过收购有竞争优势的企业,民营医药企业可以借助其品牌和资源,提高自身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从而在全球范围内占据更有利的竞争地位。
4. 外部环境变化全球医药行业正处于快速变革的时期,政策、法规、市场需求等外部环境因素的变化给民营医药企业带来了机会和挑战。
海外并购可以帮助企业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抓住机遇,确保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风险与挑战1. 文化差异与管理问题进行海外并购的企业常常面临文化差异和管理问题。
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可能导致企业之间在组织架构、管理方式和企业文化等方面存在冲突。
此外,在跨国并购过程中,企业还需要解决语言沟通、人员调配、管理体系等问题,提高文化适应能力和管理水平。
2. 法律法规与合规风险不同国家的法律法规存在差异,民营医药企业在进行海外并购时需要了解和遵守当地的法律法规,保证合规性。
此外,针对医药行业的法律法规和审批流程可能存在差异,企业需要合理规划并购策略,降低合规风险。
3. 资金与财务风险海外并购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涉及到融资、资金变动等方面的风险。
企业需要评估自身财务状况,合理规划资金运作,确保并购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存在的风险及应对策略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是指中国企业通过购买或合并外国企业,获得其技术、市场、品牌等方面的资源,以实现扩大国际影响力和提升竞争力的战略行为。
然而,海外并购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风险。
因此,中国企业在进行海外并购时需要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来应对这些风险。
首先,经济风险是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中的一大挑战。
包括市场波动、汇率风险、财务风险等。
为了应对这些风险,中国企业需要进行充分的尽职调查,了解目标企业的财务状况、前景等。
同时,中国企业可以通过与当地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减少市场风险;通过使用金融衍生品等工具来对冲汇率风险;并且合理安排资本结构,以降低财务风险。
其次,政治风险也是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所面临的一大风险。
政治环境的不稳定性和政府政策的变化可能会对企业的运营和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在面对这种风险时,中国企业可以积极与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和合作,了解政策方向和法律法规,以防范政策风险。
此外,多元化投资也可以降低对单一国家政治风险的依赖。
文化差异也是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中的一个重要挑战。
由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差异,企业在管理方式、人际关系等方面可能会遇到困难。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中国企业应该重视文化交流和沟通,在人事任用方面注重文化适应性,引入当地高级管理人才,以适应当地文化环境。
此外,企业还可以尝试与当地企业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以获得领域内的专业知识和经验,从而更好地适应当地市场和文化。
此外,融资风险也是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所面临的一大挑战。
海外并购往往需要大量的投资和融资,并且在财务结构、股权融资等方面面临的困难也较多。
为了降低融资风险,中国企业可以充分利用国际金融市场,寻找合适的融资渠道和方式,例如债务融资、股权融资等。
此外,企业还可以寻找国际金融机构的支持,获得相关的贷款和担保。
综上所述,中国企业在海外并购过程中需要面对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的风险。
为了应对这些风险,中国企业可以通过进行充分的尽职调查,积极与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合作,重视文化交流和沟通,寻找合适的融资渠道和方式等措施来降低风险。
我国制造业企业海外并购财务风险分析与防范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制造业企业纷纷走出国门,进行海外并购,以拓展市场、获取技术和人才等资源。
海外并购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中存在着诸多财务风险。
本文将针对我国制造业企业海外并购的财务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以帮助企业有效降低风险、提升成功率。
一、我国制造业企业海外并购的财务风险分析1. 汇率风险海外并购涉及到跨国货币的交易,存在着汇率波动对企业盈利和资产价值的影响。
如果企业在汇率不稳定的时期进行并购,可能导致合并后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大幅波动,影响企业的财务稳定性。
2. 财务杠杆风险很多企业选择通过借款进行海外并购,借款的额度和条件会影响企业的财务杠杆比例。
如果企业选择了过高的杠杆比例,一旦出现经营不佳或者市场环境变化,将会面临着巨大的偿债压力,甚至补充担保金不足,导致债务危机,影响企业的经营发展。
3. 资产负债结构风险海外并购往往伴随着企业资产负债结构的调整,一般而言,企业的资产负债结构呈现越高越好的状态。
但在实际操作中,企业往往会因市场环境、税收政策等因素而缺乏充分的流动资金,导致不良资产的增加,进而影响企业利润和经营稳定性。
4. 资金流动性风险海外并购可能需要大量资金用于收购、整合以及新项目投资等,资金流动性不足将会影响企业在并购过程中的正常运营,甚至导致资金链断裂,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二、我国制造业企业海外并购的财务风险防范措施1. 积极应对汇率风险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外汇风险管理机制,可以通过外汇远期合同、外汇期权等方式来规避汇率风险。
企业还可以选择在并购时,选择处于相对稳定的汇率时期进行交易,或者利用避险工具进行风险对冲。
2. 控制财务杠杆比例企业在进行海外并购时,需要合理控制债务比例,选择适当的融资方式,并控制负债的偿还期限,避免过高的杠杆比例导致财务压力过大。
3. 优化资产负债结构企业在海外并购后,需要及时调整资产和负债结构,例如增加流动资产、优化负债结构,保持相对稳定的资产负债比例,防范财务风险。
企业海外并购的财务风险分析一、引言2018年,在德勤最新发布的《开放新征程–德勤2018中国企业海外投资运營指南》中指出,在政府政策宏观背景下,依旧鼓励中国企业进行海外并购。
海外并购的成功取决于财务风险的管控。
因此,本文基于并购理论,以平安收购富通集团案例事件为例,充分结合理论与实践,深入挖掘案例事件中存在的财务风险以及产生该些财务风险的原因。
从案例事件中得出启示,并结合理论研究,为我国企业在海外并购时防范财务风险提供建议,以提高并购成功率。
二、文献综述海外并购财务风险一直以来都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研究成果梳理如下:(1)海外并购财务风险来源方面并购前期并购方对目标企业未进行充分了解、双方企业战略管理不同、整合不充分(Mirvis,1992);并购双方企业战略不匹配(Hopkins,1999);资本结构(Mantccon,2009)。
(2)海外并购财务风险管理方面并购企业应通过各种途径尽可能的获取被并购企业的信息,重点考察其战略、内部控制是否有效以及预期整合效果是否满意等方面(Perry,2004);并购企业应以双方国家宏观环境为基础,进行与环境相适应的财务风险管理(Deng,2009);在整合阶段,应注重企业人员的整合(Bryson,2003);对并购前、并购中和并购后对风险的控制(Zongsheng Liu,2009);在整合阶段,人力资源负责人应该注重员工心理问题,引导他们积极乐观,凝心聚力,以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Sophic Mairc,Picrrc Collerette,2011);严厉打击并购国家的腐败行为(Maria Chiara Di Guardo,Emanucla Marrocu,Raffaclc Paci,2016)。
融资风险管理要考虑自身合理的资本结构;支付风险管理要注重自身稳定的现金流;并购后的整合风险管理要注重不同企业的企业文化融合,保证宏观环境平稳发展(王法毅,董丽,2018);合理评估目标企业价值,建立基础分析评估体系,完善价值评估方法系统;合理制定融资策略;选择恰当的支付方式;妥善处置整合风险(孙慧慧,李萱,2018);聘请专业机构避免定价风险、设计复杂交易框架避免融资风险、借助海外资本市场融资降低财务风险、利用各种衍生金融工具对冲汇率风险以及充分发挥协同效应降低整合风险(姜博文,2018);三、平安收购富通案例及分析1.并购过程中国平安急于海外扩张,于2006年年底,聘请专业人士摩根大通对富通集团进行长达一年的考察以及测算后,开始购买富通股票,最终,中国平安以大约238亿元人民币换取富通集团股份达4.99%,一跃成为富通集团单一的第一大股东;2008年6月,中国平安再度斥资购买了5%的股票。
企业海外并购中融资风险分析
2016年,中国迎来大并购时代,海外并购市场的交易数量与交易金额都再创新高。
然而作为一项高风险的资本经营活动,尤其是大型企业间的并购活动,通常交易标的数额较大,企业很难通过自有资金来满足需求。
所以,融资问题对于企业并购来说至关重要,融资风险管理也就成为企业在并购时应考虑的重点之一。
本文通过对F分数模式方程的运用,定量识别分析了天海投资在并购英迈国际后存在的风险问题,并提出了具体的措施和建议。
本研究共分为七个章节,第一章和第二章对本文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创新点和文献综述做了详细描述,讨论了并购融资的支付方式、风险分析和风险控制的研究现状,指出了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和本文即将探讨的重点方向。
第三章和第四章对企业融资并购的机制和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在目前国内外企业融资并购中存在的如融资的渠道狭窄、方式单一等问题,同时对国内企业在融资并购中的风险问题进行了分析,如偿债风险、融资支付、流动性风险、汇率与利息风险,探究了这些风险存在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第五章以海航集团对英迈国际的并购作为案例,基于F分数模式方程,定量探究了融资并购中的风险问题,并分别从并购前后并购方的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和发展能力来观察并购事件是否对并购方的经营绩效带来了实质性的提高来对总体融资风险进行了评估。
最后,根据我国现阶段融资现状以及天海投资并购活动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对于并购活动中融资风险的具体防范建议,主要是从并购方角度提出具体的微观建议,如拓宽运用多元化的融资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