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疏丝组织:菌丝排列较疏松,在显微镜下可以看 出菌丝的长形细胞,用机械方法可以分开。
2.拟薄壁组织:菌丝排列很紧密, 在显微镜下菌丝 细胞接近圆形,类似高等植物的拟薄壁组织用机械方 法不能分开,只能用碱液煮开。
(五)菌组织形成的特殊结构
1. 菌核(Sclerotium):大小、形态、 颜色各异, 内外结构不 同, 内部为疏丝组织,外部为拟薄壁组织。作用是渡过不良环境。
2.有性孢子的类型
(1) 卵孢子(Oospore) 由异型配子囊交配形成, 一般发生在鞭毛菌中。
(2) 接合孢子(Zygospore) 由同型配子囊交配形成,一般发生在结合菌中。
(3) 子囊孢子(Ascospore) 异型配子囊交配形成的,每个子囊通常产生8个子囊孢子。
(4)担孢子(Basidiospore) 由体细胞或菌丝接合形成的棒状物--担子,•经减数分裂后在 子外面形成的4个小孢子叫担子孢子。发生在担子菌中。
6.大多数真菌的营养体为单倍体,而卵菌的营养体为二倍体。许多锈菌 和黑粉菌营养体长时间为双核单倍体。
四、真菌在生物界的地位和起源
(一)地位: 1. 传统的两界分类系统: 林奈( Linnaeus,1753)─ 瑞典人
动物界:各种动物。 植物界:藻菌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四个门。 2. 近代的五界系统:(Whittaker,1969)将细胞生物分为以下五 界,我们采用此分界系统。 (1)原核生物界(Procaryotae):无真正细胞核的生物:细菌,
植物病原真菌
指的就是那些可以寄生于植物并引致病害的真菌。 已记载的植物病原真菌有8000种以上。真菌可引起3万余 种植物病害,占植物病害总数的80%,属第一大病原物。 植物上常见的霜霉病、白粉病、锈病和黑粉病四大病害 都是由真菌引起的,历史上大流行的植物病害多数是真 菌引致的。因此。植物病理学与真菌学有密切关系。本 章主要介绍植物病原真菌的一般概念和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