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工程项目技术方案的经济评价指标讲课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253.00 KB
- 文档页数:25
工程经济学授课教案(最新)课程名称:工程经济学授课对象:工程管理专业本科生授课时长: 2学时(90分钟)教学目标:1. 理解工程经济学的定义及其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重要性。
2. 掌握工程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3. 学会运用工程经济分析方法进行项目评估和决策。
4. 培养学生的经济意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工程经济学的定义及其应用领域。
2. 资金时间价值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3. 工程项目的经济评价指标和方法。
教学难点:1. 资金时间价值的理解和应用。
2. 多方案比较与选择的经济分析方法。
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讲解工程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3. 互动讨论法:鼓励学生提问和讨论,增强课堂互动。
教学工具:1. 多媒体课件2. 黑板和白板笔3. 相关案例资料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介绍工程经济学的起源和发展背景。
举例说明工程经济学在实际工程项目中的应用,如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开发等。
2. 提问互动:提问:“为什么在工程项目中需要进行经济分析?”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激发学习兴趣。
二、工程经济学概述(20分钟)1. 定义与重要性:定义:工程经济学是应用经济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和解决工程技术领域的经济问题的一门学科。
重要性:通过经济分析,优化资源配置,提高项目经济效益,降低风险。
2. 应用领域:工程项目投资决策工程设计方案比选工程成本控制工程项目的经济评价3. 基本概念:现金流:项目在某一时期内的现金流入和流出。
资金时间价值:资金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的增值。
投资回收期:项目投资回收所需的时间。
三、资金时间价值(30分钟)1. 概念解释:资金时间价值是指资金在不同时间点上的价值不同,通常表现为资金的增值。
举例说明:今天的100元和一年后的100元价值不同。
2. 计算方法:单利和复利的区别与计算公式。
现值(PV)和终值(FV)的概念及其计算。
第六章设计方案与施工方案的技术经济评价第六章设计方案与施工方案的技术经济评价第一节设计方案与施工方案的技术经济评价概述第二节设计方案技术经济评价第三节施工方案的技术经济评价第一节设计方案与施工方案的技术经济评价概述一、技术经济评价的目的和要求技术经济评价的目的:技术经济评价的要求:设计:施工:二、技术经济评价的特点和步骤三、技术经济评价的方法概述(一)关于多指标比较方案应具有可比性。
可比性的必要条件是:为了使不同方案具有可比性,对指标进行调整有以下两种方法: 11>.调整局部方案法2.修正系数法(二)关于单指标评价多指标比较时,往往会发生三种情况:将多因素形成单指标一般有三种途径:1.按价值进行综合【例】2.评分综合【例】3.求价值系数标准差第二节设计方案技术经济评价一、提高设计方案技术经济效果的主要途径(一)提高居住建筑设计方案技术经济效果的途径1.平面布置合理,房屋的长度和宽度得当2.单元的组成、户型和居住面积要适宜户型即每户的室数。
(1)建筑面积:外墙外边线所围的水平面积之和。
建筑面积居住面积辅助面积公共辅助面积结构面积(2)有效面积:即使用面积,是建筑面积扣除结构面积所余部分。
有效面积=建筑面积—结构面积建筑面积居住面积辅助面积公共辅助面积结构面积(3)合理确定层数与层高我国居住建筑层高多为:2.7~3.0m10%1%10cm墙体材料节约造价降低层高降低(4)合理选择结构方案(二)提高工业建筑设计方案技术经济效果的途径1.合理选择建设方式:新建、扩建、改建2.选好建设场地3.合理地布置总平面:应注意六点4.在不降低生产车间生产能力的条件下,尽量减少车间的面积和体积,从而减少工程量,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
措施:5.正确地选择高度、跨度和柱距单层厂房还是多层厂房?柱距以6m较为经济。
3%1.3%1m采暖费用增加单位面积造价要增加厂房高度每增加6.采用先进的结构型式和轻质、高强的建筑材料,大力减轻建筑物的自重二、住宅建筑设计方案的技术经济评价(一)住宅建筑设计方案技术经济评价的指标体系住宅建筑设计方案评价指标体系表(表6-5)住宅建筑工程评价指标体系表(表6-6)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二) 评价指标的计算1.定量指标的计算:(1)~(12)2.定性指标的计算:(1)~(14)(三) 评价方法1.评价步骤:(1)~(10)2.定量标准3.相对权重4.技术经济效果综合评价: (1)~(10)(四) 住宅建筑设计方案评价实例步骤:1.~10.(一) 工业建筑设计方案技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步骤:1.~10.三、工业建筑设计方案的技术经济评价(二) 工业建筑设计方案技术经济评价方法和实例1.使用多指标对比评价法应注意的问题(1)可比性(2)指标选用(3)结论2.分项工程的技术经济评价举例:表6-12、133.分部工程技术经济评价举例:表6-143.分部工程技术经济评价举例:表6-14第一方案:在椽子中距为40cm的情况下,屋面板浪费椽子木材需要量为第二方案:由于椽子的断面加大,椽子的承载能力提高故中距应加大到但实际上设计为60cm,故椽子浪费为:但与屋面板可以支承的中距一致,故实际上并无浪费,此时木材需要量为因此:第二方案虽然椽子的承载能力浪费了4%,但木材用量仍比第一方案节约1.5m3,(第一方案屋面板浪费33.3%),故其经济效果较好,应选用。
第6章工程技术方案的经济评价指标能力要求:经济效果评价是投资项目评价的核心内容。
按是否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经济效果评价指标分为静态评价指标和动态评价指标,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1)明确静态评价指标和动态评价指标的特点和适用性;(2)掌握静态评价指标的构成和计算方法;(3)根据工程技术方案的经济评价的特点,重点掌握动态评价指标的构成和计算方法;(4)能够针对各种动态评价指标的不同应用方法,正确地进行独立方案与多方案的评价与决策。
6.1 静态评价指标 (2)6.1.2投资收益率 (4)6.2动态评价指标 (6)6.2.1净现值(NPV) (6)1.净现值 (6)2.基准收益率 (8)3.净现值NPV(函数)与折现率i之间的关系 (9)4.净现值指标(标准)的经济合理性 (11)6.2.2净年值(NAV) (11)6.2.3费用年值(AE) (13)6.2.4内部收益率(IRR) (14)6.2.5差额投资内部收益率(△IRR) (18)T) (20)6.2.6动态投资回收期(*P6.1 静态评价指标静态评价是指对方案的经济效果进行分析计算时,不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
尽管静态评价方法不能完全反映方案寿命期间的全部情况,但计算简便、直观,主要用于技术经济数据不完备和不精确的项目初选阶段,对于建设工期短、见效快的建设项目以及施工方案和材料、机具的选择也常采用这类指标。
6.1.1投资回收期投资回收期是指建设项目投产后用净收益回收全部投资所需的时间,用公式表达为:∑=-=PT t t t C NA P 0)( (6.1)式中 P — 项目的总投资;T P — 静态投资回收期; NA t — 项目的年收入;C t — 项目的年支出(不含投资) NB t — 第t 年的净收益,=t NB t t C NA -项目的全部投资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和流动资金。
投资回收期一般从建设开始年计算,也可以从投产年计算,应予以注明。
第6章工程技术方案的经济评价指标能力要求:经济效果评价是投资项目评价的核心内容。
按是否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经济效果评价指标分为静态评价指标和动态评价指标,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1)明确静态评价指标和动态评价指标的特点和适用性;(2)掌握静态评价指标的构成和计算方法;(3)根据工程技术方案的经济评价的特点,重点掌握动态评价指标的构成和计算方法;(4)能够针对各种动态评价指标的不同应用方法,正确地进行独立方案与多方案的评价与决策。
6.1 静态评价指标 (2)6.1.2投资收益率 (5)6.2动态评价指标 (6)6.2.1净现值(NPV) (7)1.净现值 (7)2.基准收益率 (9)3.净现值NPV(函数)与折现率i之间的关系 (10)4.净现值指标(标准)的经济合理性 (12)6.2.2净年值(NAV) (12)6.2.3费用年值(AE) (14)6.2.4内部收益率(IRR) (15)6.2.5差额投资内部收益率(△IRR) (18)6.2.6动态投资回收期(*PT) (21)6.1 静态评价指标静态评价是指对方案的经济效果进行分析计算时,不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
尽管静态评价方法不能完全反映方案寿命期间的全部情况,但计算简便、直观,主要用于技术经济数据不完备和不精确的项目初选阶段,对于建设工期短、见效快的建设项目以及施工方案和材料、机具的选择也常采用这类指标。
6.1.1投资回收期投资回收期是指建设项目投产后用净收益回收全部投资所需的时间,用公式表达为:∑=-=PTtttC NAP)((6.1)式中P —项目的总投资;T P—静态投资回收期;NAt—项目的年收入;C t — 项目的年支出(不含投资) NB t — 第t 年的净收益,=t NB t t C NA -项目的全部投资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和流动资金。
投资回收期一般从建设开始年计算,也可以从投产年计算,应予以注明。
如果投资项目每年的净收益相等,投资回收期的公式可以用下式计算:K P T NBPT +=(6.2) 式中: NB — 年净收益; T K — 项目建设期。
对于各年净收益不等的项目,投资期通常用列表法求得,如表6.1所示。
其计算公式为: 年的净现金流量第绝对值年的累计净现金流量的第T T T T P 11-+-= (6.3)式中,T 为项目各年累计净现金流量出现正值或零的年份。
对建设项目进行评价时,投资回收期越短,项目的经济效益就越高。
因此,应用投资回收期法,需要制定作为评价尺度的标准投资回收期。
我国虽然未作统一规定,但有实际积累的平均值和各个行业的参照标准或根据投资者的意愿来确定。
设基准投资回收期为T b ,判别准则为:若T P ≤T b ,则项目可以考虑接受; 若T P >T b ,则项目应予以拒绝。
例6.1 某工程项目从建设开始年算起的现金流量的情况如表6.1所示。
试计算自投产开始年算起的投资回收期。
表6.1时期 建 设 期生 产 期 年序 123456789101112年收入(NA t ) 80 107 134 134 134 134 134 134 134 投资额 106 213106年支出(C t ) 57 58 70 64 64 64 64 64 64年净收益(NB t ) 23 49 64 70 70 70 70 70 70累计净现金流量-106 -319 -425 -402 -353 -289 -219 -149 -79 -9 61 131解 根据式(6.3))(13.1013.010709111年=+=+-=P T 即自建设开始年算起的投资回收期为10.13年,自投产开始年算起的投资回收期为7.13年。
投资回收期指标的缺点在于它没有反映资金的时间价值,其次,由于它舍弃了回收期以后的收入与支出数据,故不能全面反映项目在寿命期内的真实效益,难以对不同方案的比较选择作出正确判断。
投资回收期指标的优点:是概念清晰、简单易用。
尤其重要的是该指标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项目的经济性,而且反映项目的风险大小。
项目决策面临着未来的不确定性因素的挑战,这种不确定性所带来的风险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因为离现时愈远,人们所能确知的东西就愈少。
为了减少这种风险,就必然希望投资回收期越短越好。
因此,作为能够反映一定经济性和风险性的回收期指标,在项目评价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作用,被广泛用作项目评价的辅助性指标。
6.1.2 投资收益率投资收益率又叫投资效果系数,它是年收益与投资额之比或是投资回收期的倒数,说明每年的回收额占投资额的比重。
表达式为:PNBR =(6.4)或: PT R 1=(6.5) 式中: P ——项目的总投资,P =∑=nt t P 0,P t 为第t 年的投资额,n 为完成投资的年份,根据不同的分析目的,P 可以是全部投资额,也可以是投资者的权益投资额;NB ——正常年份的净收益,根据不同的分析目的,NB 可以是税后利润,可以是利润总额、息税前利润总额、息税前利润总额加年折旧额,也可以是年净现金流量等;R ——投资收益率,根据P 和NB 的具体含义,R 可以表现为各种不同的具体形态。
如全部投资收益率、资本金收益率和投资各方收益率等; T P ——静态投资回收期同投资回收期一致,投资收益率指标也一般仅用于技术经济数据尚不完整的项目初步研究阶段。
具体用投资收益率指标来评价投资方案的经济效果时,需要与根据同类项目的历史数据及投资者意愿等确定的基准投资收益率作比较。
设基准投资收益率为R b,判别准则为:若R≥R b,则项目可以考虑接受;若R<R b,则项目应予以拒绝。
例6.2 某项目经济数据如表6.1所示,假定全部投资中没有借款,现已知基准投资收益率R b=15%,试以投资收益率指标判断项目取舍。
解:由表6.1数据可得:70=16.47%R=425由于R>R b=15%,故项目可以考虑接受。
6.2动态评价指标动态评价方法,是指对方案的经济效果进行分析计算时,必须考虑资金时间价值的一种技术经济评价方法,它的主要优点是考虑了方案在其经济寿命期限内投资、成本和收益随时间而发展变化的真实情况,能够体现真实可靠的技术经济评价。
6.2.1 净现值(NPV)1.净现值净现值指标是对投资项目进行动态评价的最重要指标之一。
净现值(NPV)是指在项目的寿命周期内,根据某一规定的基准收益率或折现率,将各期的净现金流量折算为基期(0期)的现值,然后求其代数和,其计算公式为:∑=-+=ntt tiFNPV)1((6.6)∑=+ -=nttttiCO CINPV00)1((6.7) 式中NPV——项目的净现值;tF——第t期的净现金流量tCI——第t期的现金流入量;tCO——第t期的现金流出量;i——基准收益率或贴现率。
对于单个方案,当NPV≥0时,方案可行,应采纳该方案;当NPV<0时,方案不可行,应放弃该方案。
,对于多个方案比较,在净现值大于零的前提下,以净现值最大者为优来选择方案。
例6.3 某建筑机械,可以用18 000元购得,净残值是3 000元,年净收益是3 000元,如果要求15%的基准收益率,而且建筑公司期望使用该机械至少10年,问是否购买此机械?解4.22012472.03000019.5300018000)10%,15,(3000)10%,15,(300018000≤-=⨯+⨯+-=++-=F P A P NPV 因为NPV<0,所以建筑公司不应购买此机械。
例6.4 三个投资方案的期初(0期)投资和当年投产就获得收益的情况如表所示,i 0=15%,试用净现值指标选择一个最佳方案。
表6.2 现金流量表方案 期初投资(元) 年净收益(元)寿命(年) A B C10000 16000 200002800 3800 500010 10 10解)(5095019.550002000010%15/500020000)(2.3072019.538001600010%15/380016000)(2.4053019.528001000010%15/280010000元),,(元),,(元),,(=⨯+-=+-==⨯+-=+-==⨯+-=+-=A P NPV A P NPV A P NPV C B A由于NPV C >NPV A >NPV B ,故选择C 方案。
净现值指标用于多方案比较时,不考虑各方案投资额的大小,因而不直接反映资金的利用效率。
为了考察资金的利用效率,人们通常用净现值指数(NPVI)作为净现值的辅助指标。
净现值指数是项目净现值与项目投资总额现值之比,其经济涵义是单位投资现值所能带来的净现值。
其计算公式为:∑∑=-=-++-==nt ttnt ttPi K i CO CI K NPVNPVI 00011)()()( (6.8)式中:K P ——项目总投资现值但要注意,NPVI 指标仅适用于投资额相近的方案比选。
若采用NPVI 指标对投资额不等的备选方案进行比选时,因为不是遵循净盈利最大化原则,结论可能会出现错误。
对于单一项目而言,若NPV ≥0,则NPVI ≥0(因为K P >0);若NPV<0,则NPVI<0。
故用净现值指数评价单一项目经济效果时,判别准则与净现值相同。
2.基准收益率对于例6.3中,如果该公司期望的基准收益率不是15%,而是10%,那么结论又不同,用i =10%代入有:)10%,10,(3000)10%,10,(300018000F P A P NPV ++-=3855.03000144.6300018000⨯+⨯+-=5.1588=>0如果该公司所期望的收益率为10%,那么购买此机械是可行的。
由此可见基准收益率的选取对方案的评价影响极大。
基准收益率是决策者对技术方案投资的资金的时间价值的估算或行业的平均收益率水平,是投资项目经济效果评价中的重要参数。
如果有行业发布的本行业基准收益率,即以其作为项目的基准收益率。
因此,基准折现率定的太高,可能会使许多经济效益好的方案被拒绝;如果定的太低,则可能会使一些经济效益不好的方案被采纳。
基准收益率可以在本部门或行业范围内控制资金投向经济效益更好的项目。
如果没有行业规定,则由项目评价人员设定。
设定方法:一是参考本行业一定时期的平均收益水平并考虑项目的风险因素确定;二是按项目占用的资金成本加一定的风险系数确定。
在财务评价中,设定财务基准收益率时,应与财务评价采用的价格相一致,如果财务评价采用变动价格,设定基准收益率则应考虑通货膨胀因素。
同时,对于资本金收益率,可采用投资者的最低期望收益率作为判据。
基准收益率不同于贷款利率,通常要求基准收益率要高于贷款利率。
3.净现值NPV(函数)与折现率i之间的关系表6.3列出了某项目的净现金流量及其净现值随i变化而变化的对应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