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氧化物歧化酶的研究与应用-论文
- 格式:doc
- 大小:95.50 KB
- 文档页数:10
SOD的应用及其现代制成品作者单位院系摘要: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是英文SuperoxideDismutase的缩写,是体内对抗自由基的第一道防线。
当我们身体吸入氧气进行新陈代谢,就会产生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若不予以消除,会在体内产生连锁反应,破坏我们的细胞,是人体老化及疾病的元凶。
正常情况下,体内自由基的产生和清除处于动态平衡。
机体在自由基清除不足和抗氧化能力下降的情况下,生物膜的氧化作用增强,体内氧化物增多。
而SOD对清除体内致病因子-超氧自由基有特效。
SOD复合酶是唯一能清除细胞中自由基的酶,自由基是带有不成对电子、原子或离子,其化学性质活泼,有极高的氧化性能,以夺取核酸、氨基酸等生物分子的电子,使这些物质性质演化成毒性更强的羟自由基,可导致机体的多种疾病。
机体的衰老、病变及辐射伤害都同自由基的形式有关,故SOD有抗衰老、抗辐射、消炎、抑制肿瘤和癌症的功能。
此外,SOD对胃病、气管炎、皮肤病、烧伤、脚气等都有独特疗效,对醒酒、亢奋精神、抗疲劳、恢复体力、减肥也有很好的效果。
关键词:SOD;发展历程;合成;应用;化妆品;保健品;引言有关调查表明,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竞争日趋激烈,生活节奏逐渐加快,人类在追求高品质高质量生活的同时,更加注重自身的健康了,健康长寿已然是一种生活潮流。
然而,对于普通大众来说,去买一些高档的奢侈品,例如鲍参鱼刺,虫草燕窝,又诸如高档商场名贵的化妆品,还是药店的功能保健品·····似乎不太现实。
因而,寻求一种普通大众也能消费得起的且功效显著的替代品,是极其必要的。
早在二十世纪中期,McCord and Fridovich (1969)及Fridovich(1975)分别于牛红血球中发现SOD,并分别发表有关O2․–与SOD的生物学上意义 (McCord and Fridovich, 1970; Fridovich, 1986)一系列论文。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功能及应用马振华杨红强杨琼1938年,keilin从牛血中分离出一种Cu的血铜蛋白。
1969年Mccwrd及Fridovich发现血铜蛋白、肝铜蛋白、脑铜蛋白均有O2-歧化活性,因此,将该酶命名为超氧化物歧化酶。
此后,对超氧化物歧化酶的研究逐步深入。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广泛存在与一切生物机体内,通过催化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发生歧化反应,减轻或消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对机体的损害。
一、SOD的种类超氧化物歧化酶广泛存在于生物界,为止人们已从细菌、真菌、藻类、鱼昆虫、植物和哺乳动物等各种生物体内分离得到了多种SOD,按照结合的金属离子的种类不同,可分为三种类型:含Cu且含Zn的CuZn-SOD、仅含Mn的Mn-SOD和仅含Fe的Fe-SOD。
CuZn-SOD主要存在于动物、植物的细胞质和植物的叶绿体以及某些原核生物中,Mn-SOD存在于真核生物线粒体、原核生物、原生生物中,Fe-SOD分布于植物叶绿体、原核生物、原生生物中。
通常提取的SOD是CuZn-SOD,相对分子质量约在3,1000 ̄3,3000,完整的SOD分子由2个亚基组成,每个亚基由约15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并含有1个Cu2+和1个Zn2+(晶体结构模型见图),酶分子中Zn2+主要起稳定结构的作用,Cu2+则与酶活性直接相关。
纯净的CuZn-SOD固体呈蓝绿色,在258nm处有最大光吸收。
SOD耐热耐酸,故是一种稳定性较好的酶制剂,其化学本质为蛋白质。
它的功能是催化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歧化为过氧化氢和氧产生的过氧化氢在生物体内被过氧化氢酶所分解。
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是生物体内正常代谢的产物,但自由基的积累将使细胞膜的脂质发生过氧化作用而引起膜裂变,导致细胞损伤甚至细胞死亡。
SOD是生物体内一种重要的而且也是最佳的自由基清除剂。
国内外对其毒性和毒理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实验表明SOD对人、畜无毒副作用,是一种纯天然型生物活性物质。
超氧化物歧化酶在医药临床上的研究和应用
陈勉;朱希强
【期刊名称】《食品与药品》
【年(卷),期】2009(011)005
【摘要】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是重要的消除体内自由基的金属酶,它的抗氧化功能不足或受损时可诱发或引起多种疾病.补充SOD制剂在临床有重要价值.本文对与人体相关的SOD在医药临床方面的研究和应用作一综述.
【总页数】4页(P44-47)
【作者】陈勉;朱希强
【作者单位】山东省生物药物研究院,山东,济南,250101;山东省生物药物研究院,山东,济南,2501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Q554
【相关文献】
1.临床上采用中医药疗法治疗小儿缓解期哮喘的研究进展 [J], 黄伟兰
2.浅谈藏医药浴在临床上的实践 [J], 旦曲
3.中兽医药在临床上的应用案例 [J], 赵立山
4.超氧化物歧化酶在临床上的应用 [J], 周涛
5.开创中医药“基础-临床-产业”多向性转化新模式——四川省中医药转化医学中心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转化药理与临床应用研究所赵军宁研究员团队介绍 [J], 无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生物化工及材料工程研究・超氧化物歧化酶(S OD 的应用研究进展李勇(攀枝花学院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四川,攀枝花617000摘要超氧化物歧化酶(S OD 广泛存在与一切生物机体内,通过催化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 -2发生歧化反应,减轻或消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 -2对机体的损害。
本文介绍了超氧化物歧化酶(S OD 的基本类型和S OD 在医药、食品、农业、化妆品等上的应用。
关键词超氧化物歧化酶S OD 应用作者简介一、超氧化物歧化酶(S OD 概述: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 oxide dis mutase,S OD 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能清除生物体内的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 -2,维持机体中自由基产生和清除动态平衡的一种金属酶。
具有保护生物体,防止衰老和治疗疾病等作用。
1938年,keilin 从牛血中分离出一种含Cu 的血铜蛋白。
1969年Mcc wrd 及Fridovich 发现血铜蛋白、肝铜蛋白、脑铜蛋白均有O 2-歧化活性,因此,将该酶命名为超氧化物歧化酶。
此后,对超氧化物歧化酶的研究逐步深入。
超氧化物歧化酶广泛存在于生物体中,是属于结合酶类。
目前已发现S OD 的三种同工酶,其特征见表一。
表一三种S OD 的特征种类颜色分子量分子构象亚基数分布Cu ./Zn .S OD蓝绿色32000β-折叠2真核细胞Mn .S OD粉红色80000α-螺旋4真核细胞、原核细胞Fe .S OD 黄色40000α-螺旋2原核细胞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 2-是机体不同反应产生的重要的自由基,对机体有害,会导致机体的衰老。
超氧化物歧化酶是机体内天然的自由基清除剂,催化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 2-发生歧化反应,清除的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 -2对机体的作用。
S OD 催化O 2-的反应如下:2O -2+2H +S OD H 2O 2+O 22H 2O 2CAT 2H 2O +O 2(CAT 为过氧化物酶H 2O 2+2GSH GSHPXGSSG +2H 2O (GSHPX 为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二、S OD 在医学上的应用1S OD 在抗衰老中的作用人体随着年龄的增加,皮肤会变得粗糙、发皱、变黑和形成老年斑,其中老年斑是皮肤衰老的典型现象,即在老年人的面部、手部皮肤上出现黑褐色斑块或斑点。
细胞外超氧化物歧化酶细胞外超氧化物歧化酶(extracellular superoxide dismutase,EC-SOD)是一种与抗氧化相关的酶,它的存在对于细胞的正常代谢和功能都至关重要。
EC-SOD主要作用在细胞外液和组织间隙中,它能够将过多产生的超氧自由基分解为氧气和过氧化氢,从而保护细胞免受氧化应激的损害。
EC-SOD的发现是在20世纪70年代,当时研究人员在实验中发现了一种具有超氧化物歧化活性的酶,并将其与细胞外液相关联。
此后的研究表明,EC-SOD在人类和其他生物种类中都有表达,且其存在至关重要。
EC-SOD的功能十分复杂,它能够在多个方面保护细胞免受氧化应激的损害。
首先,EC-SOD能够直接清除超氧自由基,使其不会对细胞的膜、核酸和蛋白质等部分造成影响。
其次,EC-SOD能够与其他抗氧化酶协同作用,形成一个抗氧化防线,共同保护细胞免受氧化应激。
最后,EC-SOD还能够参与细胞的信号传导,从而调控一系列生理过程,保持细胞的正常功能。
尽管EC-SOD在细胞保护中的作用十分重要,但其表达量和活性在某些情况下会受到一系列因素的影响。
例如,炎症、缺氧和缺乏营养等状况都可能导致EC-SOD的表达受到抑制。
此外,某些疾病也可能影响EC-SOD的正常功能,例如心脏病、癌症和糖尿病等。
EC-SOD的研究不仅对于理解细胞保护机制有着重要的意义,还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例如,研究人员通过调控EC-SOD的表达,已经成功治疗了多种与氧化应激有关的疾病,例如心肌梗死、帕金森病和糖尿病等。
此外,研究人员也正在研究利用EC-SOD作为药物传递系统的潜力,将其应用于治疗其他疾病。
总之,EC-SOD是一种与细胞保护相关的酶,在细胞的代谢和功能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随着对EC-SOD的研究不断深入,相信我们会对其更深入的了解,并利用它治疗更多的疾病。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是一种重要的抗氧化酶,具有清除细胞内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作用,有助于维护细胞稳态。
SOD脂质体是一种将SOD载入脂质体内的载体,可以改善SOD的稳定性和生物利用率,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以下是SOD脂质体的研究内容:
制备方法。
SOD脂质体的制备方法包括薄膜水合法、双乳化法、超声波法、反转乳化法等。
其中,薄膜水合法是一种较为常用的制备方法,其原理是将脂质和SOD溶液混合,通过薄膜水合作用将SOD包裹在脂质体内。
特性研究。
SOD脂质体的特性研究包括尺寸分布、稳定性、药效学评价等方面。
SOD脂质体的尺寸一般在100nm以下,稳定性较好,药效学评价显示其具有较高的抗氧化活性和生物利用率。
应用研究。
SOD脂质体在医学和保健食品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研究表明,SOD脂质体对多种疾病具有预防和治疗作用,如癌症、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
此外,SOD脂质体还可以作为一种保健食品成分,有助于改善机体免疫力和抗氧化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SOD脂质体的研究需要结合多种技术手段,如荧光分析、透射电镜、动态光散射等。
同时,在SOD脂质体的应用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其稳定性和生物相容性,避免对人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简述YB 2012级生物技术摘要:超氧化物歧化酶首先由Mann和Keilin从牛红细胞中分离提取出,是生物体内一种重要的抗氧化酶,由于其具有清除生物体内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作用,而引起广大学者的关注。
本文概述了SOD的分类、结构、理化性质及研究进展,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理化性质生物体内低浓度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是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其浓度过高时,可引起机体组织细胞氧化损伤,导致机体发生疾病,甚至死亡。
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简称SOD)是清除生物体内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一种重要抗氧化酶,具有抗衰老、抗癌、防白内障等作用[1],因而受到全世界学术界广泛关注,使之成为涉及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医学等学科领域及医药、化工、食品等生产行业的一个热门研究课题[2]。
1.SOD的分类SOD广泛存在于动、植物及微生物中[1]。
根据其结合金属种类不同,可分为三类:第一类为Cu·Zn-SOD,呈蓝绿色,相对分子量约为32kDa,主要存在于真核细胞细胞浆、叶绿体和过氧化物酶体内;第二类为Mn- SOD,呈紫红色,相对分子量约为40kDa,主要存在于真核细胞线粒体和原核细胞中;第三类为Fe-SOD,呈黄褐色,相对分子量约为38.7kDa,主要存在于原核细胞及一些植物中[2]。
2.SOD的结构1975年Richardson得到了Cu?Zn-SOD的三维结构[5],发现它是由2个基本相似的亚基组成的二聚体,且每个亚基含有1个铜原子和1个锌原子。
2个相同亚基之间通过非共价键的疏水相互作用而缔合,类似于圆筒的端面。
Cu?Zn-SOD的单个亚基活性中心结构见图1。
从图中可知Cu与4个来自组氨酸残基(His44,46,61,118)的咪唑氮配位呈现1个三角双锥畸变的四方锥构型,Zn则与3个来自组氨酸残基(His61,69,78)的咪唑氮和1个天门冬氨酸残基(Asp81)的羧基氧配位,呈畸变的四面体构型。
中国畜牧兽医 2024,51(3):945-954C h i n aA n im a lH u s b a n d r y &V e t e r i n a r y Me d i c i n e 超氧化物歧化酶的生理功能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前景江慧琼,刘雅婷,陈清华(湖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长沙410128)摘 要:氧化应激会导致机体内的氧化与抗氧化的失衡,从而产生过多的活性氧(r e a c t i v eo x y g e ns p e c i e s ,R O S )基团造成细胞和组织的损伤㊁机体炎症等疾病,影响机体的生长发育㊂超氧化物歧化酶(s u pe r o x i d ed i s m u t a s e ,S O D )是存在于生物体内的一种抗氧化金属酶,它能够通过歧化反应催化超氧阴离子自由基(s u p e r o x i d ea n i o n r a d i c a l ,O 2-),从而清除动物机体内过多的R O S ㊂研究发现,S O D 不仅在抗氧化功能上具有专一性㊁高效性,能够减缓机体衰老,并且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动物肠道健康㊁生产性能和调节机体免疫功能㊂在集约化畜禽养殖㊁生产机器的大规模使用情况下,辐射对于动物所造成的损伤需要引起关注,有效地利用S O D 的抗辐射功能以缓解或改善辐射对于机体的影响,值得进一步探索㊂目前,针对缓解机体氧化应激的添加剂主要有维生素㊁微量元素㊁植物提取物等,而利用S O D 来缓解动物氧化应激㊁提高生产性能的研究相对较少,主要源于天然S O D 提取成本高㊁分子质量大㊁易失活等㊂但随着人工合成S O D 的出现,降低了制备S O D 的成本,且S O D 具备高活性㊁小分子易吸收的特点,这使得S O D 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逐渐增多,未来可以挖掘更多S O D 的应用潜力,将S O D 更广泛地应用于动物生产中㊂笔者对S O D 抗氧化㊁抗衰老㊁抗炎症㊁抗辐射㊁调节机体免疫等生理功能进行了总结,以期为S O D 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提供更多理论依据㊂关键词:超氧化物歧化酶(S O D );生理功能;动物生产;应用中图分类号:S 816.7文献标识码:AD o i :10.16431/j.c n k i .1671-7236.2024.03.006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 S I D ):收稿日期:2023-09-18基金项目:湖南省 双一流 建设专项(k x k 201801004)联系方式:江慧琼,E -m a i l :j h u i q i o n g @163.c o m ㊂通信作者陈清华,E -m a i l :c h e n q i n gh u a @h u n a u .e d u .c n P h y s i o l o g i c a l F u n c t i o no f S u p e r o x i d eD i s m u t a s e a n d I t sA p p l i c a t i o nP r o s pe c t i nA n i m a l P r o d u c t i o n J I A N G H u i q i o n g ,L I U Y a t i n g ,C H E N Q i n gh u a (C o l l e g e o f A n i m a lS c i e n c e a n dT e c h n o l o g y ,H u n a nA g r i c u l t u r a lU n i v e r s i t y ,C h a n gs h a 410128,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O x i d a t i v e s t r e s sc a nl e a dt ot h e i m b a l a n c eb e t w e e no x i d a t i o na n da n t i o x i d a t i o n i nt h eb o d y ,r e s u l t i n g i ne xc e s s i v e r e a c t i v eo x y g e ns p e c i e s (R O S ),c a u s i n gd a m a ge t oc e l l s a n d t i s s u e s ,i nf l a m m a t i o na n do t h e rd i s e a s e s ,a f f e c t i ng th e g r o w t ha n dd e v e l o p m e n to f t h eb o d y .S u p e r o xi d e d i s m u t a s e (S O D )i sa na n t i o x i d a n tm e t a l e n z y m e t h a t e x i s t s i n l i v i n g o r g a n i s m s .I t c a nc a t a l yz e s u p e r o x i d e a n i o n r a d i c a l (O 2―)t h r o u g hd i s p r o p o r t i o n a t i o n r e a c t i o n ,t h e r e b y e l i m i n a t i n g e x c e s s i v e R O S i na n i m a l s .S t u d i e sh a v ef o u n dt h a tS O D n o to n l y h a sas p e c i f i ca n d h i g he f f i c i e n c y in a n t i o x i d a n t f u n c t i o n ,s l o w sd o w nt h ea g i n g o f t h eb o d y ,b u ta l s o i m p r o v e s t h e i n t e s t i n a lh e a l t h p r o d u c t i o n p e r f o r m a n c eo fa n i m a l sa n dr e g u l a t e st h e i m m u n ef u n c t i o no f t h eb o d y toac e r t a i n e x t e n t .I n t h ec a s eo f l a r g e -s c a l eu s eo f i n t e n s i v e l i v e s t o c ka n d p o u l t r y b r e e d i n g an d p r o d u c t i o n m a c h i n e s ,t h ed a m a g ec a u s e db y r a d i a t i o nt oa n i m a l sn e e d st ob e p a i da t t e n t i o nt o .E f f e c t i v e l y中国畜牧兽医51卷u t i l i z i n g t h e a n t i-r a d i a t i o n f u n c t i o no f S O Dt oa l l e v i a t eo r i m p r o v e t h e i m p a c t o f r a d i a t i o no n t h e b o d y i sw o r t h f u r t h e r e x p l o r a t i o n.A t p r e s e n t,t h em a i na d d i t i v e s f o r r e l i e v i n g o x i d a t i v e s t r e s so f t h eb o d y a r ev i t a m i n s,t r a c ee l e m e n t s,p l a n te x t r a c t s,e t c.,w h i l et h e u s eo fS O D t or e l i e v e o x i d a t i v e s t r e s s a n d i m p r o v e p r o d u c t i o n p e r f o r m a n c eo f a n i m a l s i s r e l a t i v e l y f e ws t u d i e s,m a i n l y d u et ot h e h i g h e x t r a c t i o n c o s t,l a r g e m o l e c u l a r w e i g h t,e a s y i n a c t i v a t i o n o f n a t u r a lS O D.H o w e v e r,w i t h t h e e m e r g e n c e o f s y n t h e t i cS O D,t h e c o s t o f p r e p a r i n g S O Di s r e d u c e d,a n d i th a s t h e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o fh i g ha c t i v i t y a n de a s y a b s o r p t i o n o fs m a l l m o l e c u l e s,w h i c h m a k e st h e a p p l i c a t i o no f S O Di n l i v e s t o c ka n d p o u l t r yp r o d u c t i o n g r a d u a l l y i n c r e a s e,a n d m o r e p o t e n t i a l o f S O Dc a nb e t a p p e d i n t h e f u t u r e,a n dS O Dc a nb em o r ew i d e l y u s e d i na n i m a l p r o d u c t i o n.I n t h i s p a p e r,t h e p h y s i o l o g i c a l f u n c t i o n so fS O Ds u c ha sa n t i-o x i d a t i o n,a n t i-a g i n g,a n t i-i n f l a m m a t i o n,a n t i-r a d i a t i o na n dr e g u l a t i n g i m m u n i t y w e r es u m m a r i z e d,i no r d e rt o p r o v i d e m o r et h e o r e t i c a lb a s i s f o r t h e a p p l ic a t i o no f S O D i na n i m a l p r od u c t i o n.K e y w o r d s:s u p e r o x i d e d i s m u t a s e(S O D);p h y s i o l o g i c a l f u n c t i o n;a n i m a l p r o d u c t i o n;a p p l i c a t i o n超氧阴离子自由基(s u p e r o x i d ea n i o n r a d i c a l (O2―))是机体在利用氧的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活性氧自由基,能引发机体内脂肪过氧化,会加快机体的衰老,并且会导致机体产生炎症和免疫力降低等疾病[1]㊂体内产生过多的O2―也会加速生命老化,并且引起细胞的损伤,造成机体内产生氧化反应㊂氧化反应是指物质与氧气所发生的化学反应㊂机体与外界进行呼吸㊁运动等活动时,会产生非常活跃且不稳定的自由基,它自带单一或奇数电子的分子㊁原子或原子团,易与机体内的其他分子㊁原子或原子团进行配对,这个过程叫做氧化[2]㊂氧化对于机体来说非常重要,机体内适当的氧化是必需的,但是氧化过度则会导致机体出现损害,也就是机体产生了氧化应激[3]㊂氧化应激会引起机体产生炎症㊁免疫力下降等生理疾病,而机体内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 u p e r o x i d ed i s m u t a s e,S O D)起着抗氧化的作用,能够有效地预防活性氧(r e a c t i v e o x y g e n s p e c i e s,R O S)基团产生,负责维持机体的氧化水平,防止机体过度氧化造成的生理紊乱㊂S O D作为一种自由基清除剂,不仅具有抗氧化㊁抗衰老㊁抗辐射等作用,还能治疗由自由基损伤而诱发的疾病㊂S O D是生物界中普遍存在且必不可少的酶类, S O D目前更多是作为检测机体病理性的酶类进行应用,作为酶制剂应用在畜禽生产上较少,这与S O D的提取成本较高㊁来源有限㊁分子质量较大㊁容易失活㊁不易吸收等特点有关㊂但随着越来越多S O D模拟物的出现,相较于天然S O D,人工合成S O D具有成本较低㊁分子质量较小㊁稳定性高㊁活性高的特点,因此目前应用在动物生产上的主要是人工合成的S O D,在动物生产上主要用于抗氧化㊁抗炎症等,因此将S O D应用于动物生产中,合理地利用S O D来提高动物生产性能㊁提高养殖效益,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㊂笔者综述了S O D在抗氧化㊁抗衰老㊁抗炎症㊁抗辐射㊁增强机体免疫等方面的应用,以期未来挖掘S O D更多的生理功能以应用在动物生产中㊂1S O D概述及分类1.1S O D概述S O D是一种存在于生物体内的活性物质,别名肝蛋白㊁奥谷蛋白,它能够修复和减少体内的R O S 自由基造成的损伤,并且能够消除机体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质,是一种富含金属离子的蛋白质,被称为生命的第三元素㊂1938年M a n n等[4]初次在牛的红细胞中发现一种蓝色含铜的蛋白质,而后经研究表明,该蛋白质为S O D,是唯一一种自身存在于生物体内并且可以清除O2―的抗氧化金属酶[5],是一种氧自由基清除剂,它能通过歧化O2―生成氧气和过氧化氢,从而维持机体的氧化与抗氧化之间平衡[6-7]㊂1.2S O D分类及化学结构1969年M c c o r d等[8]对S O D的结构及活性中心进行了较为细致的探究㊂基于金属辅酶的差异, S O D又可以分为C u/Z n-S O D㊁M n-S O D㊁F e-S O D 3种不同类型[9],而目前在动物生产中应用较多的主要是M n-S O D㊂C u/Z n-S O D主要存在于叶绿体和真核细胞中,而M n-S O D和F e-S O D主要存在于线粒体和细菌中[10]㊂1.2.1 C u/Z n-S O D C u/Z n-S O D主要分布在叶绿体基质㊁真核细胞细胞质和过氧化物酶体中,呈现6493期江慧琼等:超氧化物歧化酶的生理功能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前景蓝绿色,其分子内部含有较高程度的β折叠[11]㊂C u(Ⅱ)作为C u /Z n -S O D 的活性中心,与H i s 44㊁H i s 46㊁H i s 61㊁H i s 1184个组氨酸上的咪唑氮原子配位,形成一个畸变的四方锥构型,与Z n (Ⅱ)之间共同连接一个组氨酸的咪唑基团,形成咪唑桥[12]㊂在活性中心,C u 作为催化位点,而Z n 维持酶的稳定性[13]㊂C u (Ⅱ)的咪唑桥结构接近与C u ㊁Z n 离子在同一个平面之中,梭基和咪唑氮中的氧均是通过氢键相连,而H i s 61的咪唑基团上的氢基则被去除,同时和C u ㊁Z n 离子相配位㊂活性中心 袋 由主键和不变的侧链原子共同组成,参与活性袋组成的氨基酸具有相对应的不变性,活性袋的形状对酶的功能起关键性作用[14]㊂C u /Z n -S O D 的活性中心结构见图1㊂图1 C u /Z n -S O D 活性中心结构图[14]F i g.1 S t r u c t u r e o fC u /Z n -S O Da c t i v e c e n t e r [14]1.2.2 M n -S O D M n -S O D 主要分布在原核生物细胞及线粒体中,呈现紫红色㊂M n -S O D 分子内部含β折叠很少,主要成分为α螺旋[11]㊂原核细胞中的M n -S O D 由2个含有M n 离子的亚基构成,而真核细胞线粒体中的M n -S O D 则是由4个含有M n 离子的亚基构成㊂不同来源的M n -S O D 活性中心结构基本相似,但组成的蛋白质辅基有所差异㊂张旭等[15]发现M n 离子与1个轴向配体的水分子(w a t e r m o l e c u l e ,WA T )㊁4个来自蛋白质辅基的A s p159㊁H i s 26㊁H i s 74和H i s 163配位,形成了五配位的三角双锥结构(图2)㊂其中,M n (Ⅲ)为活性部位,与周围的侧链残基及2个氧分子形成氢键网络,该氢键网络可能是促进氧气合成过程中的质子转移,还原为过氧化氢,维持M n -S O D 的稳定性和催化活性[16]㊂N i u 等[17]研究表明,C r (Ⅲ)是一种潜在的R O S 抗性外源药物,C r (Ⅲ)能够抑制细菌的生长,但同时也导致了R O S 的产生,而C r (Ⅲ)与M n -S O D 相结合能够防止细菌表面的C r (Ⅲ)被氧化,但与此同时也导致了R O S 的产生,且M n -S O D 表达量随着C r (Ⅲ)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表明M n -S O D 的表达呈C r (Ⅲ)剂量依赖性,而F e -S O D 和C u /Z n -S O D 的转录水平则不表现出C r (Ⅲ)的剂量依赖性㊂因此推测M n -S O D 可能是3种不同S O D 中最重要的抗氧化酶㊂图2 M n -S O D 活性中心结构图[15]F i g.2 S t r u c t u r e o fM n -S O Da c t i v e c e n t e r [15]1.2.3 F e -S O D F e -S O D 主要分布在原核细胞及少数植物细胞中,呈现黄褐色㊂F e -S O D 为二聚体结构,每个单体都含1个以F e 为中心的活性位点[13]㊂F e -S O D 与M n -S O D 的结构较相似,其活性中心中F e (Ⅱ)与1个A s p166㊁1个H 2O 和3个H i s (H i s 28㊁H i s 83㊁H i s 170)配位,形成一个畸变的749中 国 畜 牧 兽 医51卷四方锥结构(图3)[18]㊂F e -S O D 与M n -S O D 的一级结构存在不同的氨基酸,因此,F e -S O D 和M n -S O D尽管在空间结构㊁氨基酸序列及对不同抑制剂的敏感程度等方面都表现出相似性,但两者之间还是存在着些许差异[19]㊂图3 F e -S O D 活性中心结构图[18]F i g.3 S t r u c t u r e o f F e -S O Da c t i v e c e n t e r [18]2 S O D 的生理功能2.1 抗氧化功能超氧化物是以过氧亚硝酸盐形式抑制A T P 的合成和电子传递,这个过程是不可逆的,通过调节线粒体中电子传递链产生的超氧化物来防止细胞损伤的主要抗氧化剂有S O D 和谷胱甘肽循环[20-21]㊂抗氧化防御系统是维持氧化还原稳态的关键组成部分,S O D 是一种主要的抗氧化酶,是维持抗氧化酶库作用的第一道防线[22]㊂S O D 将超氧阴离子分解为过氧化氢和氧气,作为超氧阴离子清除剂发挥着重要作用[8]㊂丁基羟基茴香醚(B H A )㊁丁基羟基甲苯(B H T )等抗氧化剂都被认为对动物模型具有致癌作用,而S O D 只有达到较大剂量时才具有弱毒性,并且S O D 的稳定性高㊁活性高,具备较强的抗氧化功能[23-24]㊂研究发现,余甘子的S O D 粗酶液对D P P H 自由基清除率最高为97.41%,羟基自由基清除率最高可达93.36%,且抗氧化性优于同等浓度的维生素C ;优化后的余甘子中S O D 的提取工艺稳定可靠,且S O D 粗酶液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25]㊂崔红霞[26]研究表明,饲料中添加超氧化物歧化酶模拟物(S O D m )可以有效地提高I P E C -J 2细胞的抗氧化能力,并且抵御过氧化氢诱导的氧化损伤,添加0.14%~0.22%S O D m 能够提高肉仔鸡的十二指肠消化酶活性和抗氧化能力㊂S O D 广泛存在于生物体中,参与机体对抗环境中应激源的大多数反应,在抗氧化酶应用中占据核心地位[27-28]㊂2.2 抗机体衰老功能机体内自由基过多㊁过度氧化是机体衰老的重要原因之一㊂机体内许多延长寿命的基因突变会影响氧化应激反应,其中1个与抗衰老相关的基因是叉头框转录因子O 亚型(f o r k -h e a dt r a n s c r i pt i o n f a c t o r o f t h eOc l a s s ,F O X O )[29]㊂F O X O 作为转录因子,能够激活或抑制下游靶基因㊂F O X O 3是F O X O s 亚家族一员,可以对胰岛素和生长因子数量减少㊁氧化和代谢等应激刺激做出反应,通过激活内源性抗氧化剂S O D 从而促进干细胞的稳态和分化㊁细胞凋亡调节和R O S 损伤等重要过程,进而产生抗衰老作用㊂由此可见,S O D 可通过F O X O 3基因表达调控多种细胞过程来延缓衰老[30]㊂燕瑞等[31]发现S O D 能够降低氧化的速度,清除对机体细胞有害的自由基,减缓衰老,从而达到抗衰老目的㊂张小锐等[32]研究表明,S O D 模拟剂A E O L -10150能显著延缓造血干细胞的消耗,调节淋巴细胞亚群和细胞因子的释放㊂A E O L -10150能够剂量依赖性地抑制血浆中衰老相关分泌表型(s e n e s c e n c ea s s o c i a t e ds e c r e t o r yp h e n o t y pe ,S A S P )相关炎性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 u m o r n e c r o s i sf a c t o r α,T N F -α)和白细胞介素-17(i n t e r l e u k i n17,I L -17)的表达水平㊂2.3 抗炎症功能炎症反应是多细胞㊁多因子参与的复杂反应,抗炎症反应主要是通过两方面进行:一方面是抑制炎症本身的反应,另一方面是抑制炎症互为因果的氧化应激反应㊂S O D 能使过氧化物游离基转化成氧气和过氧化氢,从而清除炎症过程中产生的过氧化物游离基,因此具有较强的抗炎症功能㊂张惠琴等[33]研究表明,S O D能明显减轻大鼠致炎的肿胀程度且抑制大鼠肉芽组织增生,并呈现出剂量依赖性的抗炎作用㊂袁玮等[34]研究发现,从猪血红细胞中提取的S O D 有明显的抗炎作用㊂童荣生等[35]研究发现,L -S O D 更容易透过血管内皮细胞的组织细胞膜,使S O D 更容易到达炎症局部组织的细胞外液,且其体内半衰期可延长数十至上百倍,因而具有更强更持久的抗炎作用㊂氧化代谢与巨噬细胞的促炎和抗炎能力密切相关㊂T N F -α作为一种促炎细胞因子,通常T N F -α表达水平增加即说明机体内出现炎症反应[36]㊂V o u l d o u k i s 等[37]发现,甜瓜醇溶蛋白提取物含有较高S O D 活性,添加甜瓜醇溶蛋白提取物后,I gG 1I C 诱导的γ-干扰素(i n t e r f e r o n -γ,I F N -γ)活化巨噬细胞中T N F -α表达量极显著降低,8493期江慧琼等:超氧化物歧化酶的生理功能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前景I L-10表达量极显著增加,表明S O D活性对于甜瓜提取物降低促炎和增加抗炎细胞因子水平发挥重要作用㊂Z a i n u m i等[38]研究表明,肠内给药瓜皮S O D-麦胶蛋白提取物会增加内源性S O D,从而发挥降低脓毒症的促炎作用㊂S O D在炎症反应中起抑制作用,并在氧化应激中起到还原作用,这是其他抗氧化剂难以比拟的优势㊂2.4增强机体免疫功能S O D㊁过氧化物酶(P E R)㊁过氧化氢酶(C A T)等氧化酶类存在于细胞内,它们能够分解吞噬细胞所产生的R O S,从而发挥抗吞噬细胞杀伤的作用[42]㊂S O D㊁C A T和荚膜多糖(C P S)等被认定为是某些细菌的重要毒力因子[39]㊂中性粒细胞与许多炎症性疾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有关,是多形核的吞噬性白细胞,在白细胞中占比最大,具有抵抗细菌或真菌感染的重要作用㊂在炎症刺激下中性粒细胞会快速做出反应,从循环系统迁移到炎症感染部位,它们通过脱肉芽㊁吞噬和释放中性粒细胞胞外陷阱(N E T s)来消除病原体,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中性粒细胞表现出免疫抑制和宿主保护功能,有助于组织修复[40]㊂B a o等[41]研究发现,中性粒细胞通过携带S O D2的细胞外囊泡可以减轻脓毒症的凝血反应并提高生存率,阻止内皮细胞中R O S积累,减轻内皮细胞功能障碍,显示出对凝血功能的保护作用㊂徐军发等[42]利用伤寒沙门菌F e-S O D免疫家兔制备免抗F e-S O D血清进行双向琼脂扩散试验,结果表明其对小鼠有交叉免疫保护作用㊂龚珊等[43]研究表明,S O D对脾脏T㊁B淋巴细胞的增殖反应呈剂量依赖性抑制,并抑制巨噬细胞产生I L-1㊂李军等[44]研究表明,强化S O D刺梨汁能够有效提升砷中毒大鼠的免疫功能㊂W a n g等[45]发现,线粒体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 i t o c h o n d r i a l m a n g a n e s es u p e r o x i d e d i s m u t a s e,C f m t M n-S O D)是从栉孔扇贝中克隆的一种酶,弧菌攻击后,C f m t M n-S O D能降低扇贝累计死亡率,且半数致死时间显著缩短,表明C f m t M n-S O D是一种有效的参与先天免疫的抗氧化酶㊂2.5抗辐射功能电离辐射㊁电磁辐射㊁光辐射等辐射导致的组织器官损伤过程中常伴有R O S的激活和D N A损伤,而S O D在氧化-抗氧化平衡调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且参与了众多疾病的发生与发展[46]㊂胞外超氧化物歧化酶(E C-S O D)主要分布于细胞外基质中,其在多种组织器官的辐射损伤中发挥着抗辐射作用,其主要通过降低R O S水平㊁抗血管生成,抗趋化和抗炎等方式防止细胞和组织的进一步损伤[47]㊂Z a n o n i等[48]研究表明,间充质干细胞(M S C s)可以替代受损的肺上皮细胞,还能通过分泌抗炎和抗纤维化因子促进组织修复,单独使用来源于脐带的间充质干细胞(U C-M S C s)可以通过旁分泌的作用显著改善小鼠的放射性肺部纤维化,使用S O D3修饰的U C-M S C s后进一步改善了小鼠的肺部纤维化,表明S O D3修饰的U C-M S C s可能是临床治疗放射性肺纤维化潜在的基因疗法[49]㊂3S O D的应用前景3.1缓解机体氧化应激氧化应激是指机体中氧化剂和抗氧化剂之间的不平衡,补充外源性S O D是缓解氧化应激的有效途径㊂氧化应激会使机体内R O S自由基过多,过量的R O S将会损伤机体的健康状态,使动物机体处于亚健康状态,导致相应功能损伤,从而导致生产㊁繁殖性能下降[50]㊂因此,如何缓解或防止动物氧化应激是提高养殖效益的关键㊂C h e n等[51]研究结果表明,S O D产物可显著恢复氧化应激小鼠的体重和天冬氨酸转氨酶㊁S O D㊁肝脏丙氨酸转氨酶㊁C A T㊁谷胱甘肽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水平㊂除此之外,外源性S O D能显著抑制肝脏炎症小鼠的肝脏中I L-1β和I L-6表达,对核酸内切酶G表达同样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能够减轻氧化应激损伤,介导肝细胞凋亡㊂王姝慧[52]研究表明,重组蛋白M n-S O D-L C A2能够提高机体的抗氧化能力,对过氧化氢诱导的A431㊁A549细胞氧化损伤有一定的改善作用㊂重组蛋白M n-S O D-L C A2具有较好的安全性,600U/c m2重组蛋白M n-S O D-L C A2可有效缓解小鼠皮肤及肺脏组织氧化损伤㊂李卓等[53]研究表明,将M n-S O D导入细胞内高表达,可清除药物产生的超氧化物,通过糖原合酶激酶3β影响线粒体分裂蛋白质(D r p1)和血红素加氧酶1(H O-1)表达水平,从而激活线粒体㊁保护细胞免受氧化应激损伤㊂董学前[54]研究报道,动物喂食外源S O D能够缓解由霉菌毒素引起的氧化应激及炎症反应,恢复机体受损的抗氧化系统㊂综上所述,S O D具有良好的抗氧化能力,能够缓解机体的氧化应激,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够修复氧化应激给机体带来的损伤,因此合理地利用S O D缓解机体氧化应激,将S O D应用于动物生产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㊂3.2促进机体肠道健康肠道为机体生长发育提供所需要的营养物质,949中国畜牧兽医51卷是机体内最大的微生态系统和免疫器官,肠道健康对于机体具有重要意义㊂Y a n等[55]研究表明,S O D 是一种治疗黏膜炎的潜在药物,高稳定性抗氧化酶(M S-A O E)是一种新型重组S O D,具有较好的抗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能力,将其称为稳定型S O D(M S-S O D)以区别于其他S O D,M S-S O D能显著降低小鼠肠黏膜炎㊁肠形态损害㊁体重减轻和腹泻程度,同时减少了R O S和炎性细胞因子分泌,另外还能调整肠道微生物构成,特别是减少了疣微菌门水平㊂崔红霞[26]在饲粮中添加0.17%S O D m提高了肉仔鸡十二指肠中胃蛋白酶活性,添加0.20%S O D m显著提高了肌胃相对重量且降低了回肠相对长度,提高肉仔鸡肠道消化酶活性㊂马渭青等[56]研究表明,在饲粮中添加S O D m可以提高肉鸡血清中I g M含量及肠道S O D㊁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降低肠道丙二醛含量,提高肠道胃蛋白酶㊁胰蛋白酶㊁脂肪酶活性以及总抗氧化能力㊂路浚齐[57]发现M S-S O D灌胃可以减轻高脂饮食对小鼠肠道屏障的损伤,并且可以改善小鼠的肠道菌群,促进对肠道屏障有益菌生长,形成良好的肠道微生态环境,从而对小鼠肠黏膜屏障形成保护作用㊂研究表明,给予杂交鲫(白鲫ɬˑ红鲫ȶ)纯化的M n-S O D肽可维持肠道黏膜屏障功能,恢复氧化还原平衡,表明M n-S O D 在肠道黏膜屏障功能中发挥重要作用,可作为饲料添加剂提高鱼类肠道免疫力[58]㊂综上所述,S O D在机体细胞损伤时能够清除R O S,对肠道黏膜屏障起保护和抗炎作用,通过抑制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从而改善机体肠道微生物,为机体肠道内有益菌的生长提供良好的生存条件,从而保护机体肠道健康㊂3.3改善机体肉品质抗氧化剂通过向自由基提供氢以延缓脂质氧化㊁颜色变化和微生物生长,从而延长肉类保质期,并且不会损害肉的感官特性[59]㊂当机体内自由基的产生与抗氧化剂的清除能力不平衡时,就会发生脂质氧化[60-62]㊂自由基和R O S破坏多种大分子和酶,影响动物的脂质氧化和健康状况,而S O D是一种重要的抗氧化酶化合物,它能够中和自由基从而影响肉和脂质过氧化水平[63]㊂因此,改善肉的氧化状态㊁增加氧化稳定性与减轻机体应激的有害影响是相关的[64]㊂研究表明,S O D m可以显著降低胸肌滴水损失㊁剪切力,对肉仔鸡嫩度有提高作用,并且可显著提高肉仔鸡胸肌和腿肌肌纤维密度,降低肌纤维直径,改善肉品质[65-67]㊂综上所述,S O D通过调节氧化与抗氧化平衡来调控机体肉和脂质的氧化水平,从而改善肉品质㊂4小结S O D作为机体内一种能够限制活性氧簇酶系统的酶,可以有效应对机体氧化应激,缓解机体衰老,具有抗炎症㊁增强机体免疫及抗辐射功能㊂在动物生产中能够用于缓解机体的氧化应激反应;改善机体肠道健康,促进肠道内有益菌生长;改善肉品质,提高养殖效益㊂但目前S O D在禽类㊁反刍动物上的应用研究仍较少,未来可以充分利用S O D的抗氧化㊁抗炎症㊁抗辐射等生理学特性,进一步深入探究S O D作为饲料添加剂的应用,挖掘更多的潜在价值,探明S O D的具体作用机制,对于促进动物高效生产和健康养殖具有重要意义㊂参考文献(R e f e r e n c e s):[1]石宝明,迟子涵.自由基对动物的危害及消除技术研究进展[J].饲料工业,2021,42(9):1-6.S H I B M,C H I ZH.R e s e a r c h p r o g r e s s o n t h e h a r mo ff r e e r a d i c a l s t o a n i m a l s a n d e l i m i n a t i o nt e c h n o l o g y[J].F e e dI n d u s t r y,2021,42(9):1-6.(i nC h i n e s e)[2]唐珍,王含彦,郭冬梅.抗氧化剂与自由基对肿瘤的调节研究进展[J].四川医学,2022,43(9):932-935.T A N GZ,WA N G H Y,G U OD M.R e s e a r c h p r o g r e s so n t h e r e g u l a t i o no f a n t i o x i d a n t sa n df r e er a d i c a l so nt u m o r s[J].S i c h u a n M e d i c a lJ o u r n a l,2022,43(9):932-935.(i nC h i n e s e)[3]王静嫄,陆文韬,陈春江,等.氧化应激对动物生产性能影响的研究进展[J].饲料研究,2023,46(4):156-159.WA N GJ Y,L U W T,C H E N C J,e t a l.R e s e a r c hp r o g r e s so nt h ee f f e c to fo x i d a t i v es t r e s so na n i m a lp r o d u c t i o n p e r f o r m a n c e[J].F e e d R e s e a r c h,2023,46(4):156-159.(i nC h i n e s e)[4] MA N N T,K E I L I N D.H a e m o c u p r e i n a n dh e p a t o c u p r e i n,c o p p e r-p r o t e i n c o m p o u n d s o f b l o o da n d l i v e r i n m a m m a l s[J].P r o c e e d i n g s o f t h eR o y a lS o c i e t y B,1938,126(844):303-315.[5]贾海红,李冰清.超氧化物歧化酶翻译后修饰的研究进展[J].生物技术通报,2022,38(2):237-244.J I A H H,L I B Q.A d v a n c e si n p o s t-t r a n s l a t i o n a lm o d i f i c a t i o n o f s u p e r o x i d e d i s m u t a s e[J].B i o t e c h n o l o g y B u l l e t i n,2022,38(2):237-244.(i nC h i n e s e)[6] T R I S T B G,H I L T O N J B,HA R E D J,e t a l.S u p e r o x i d e d i s m u t a s e1i nh e a l t ha n dd i s e a s e:H o wa0593期江慧琼等:超氧化物歧化酶的生理功能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前景f r o n t l i n e a n t i o x i d a n t b e c o m e s n e u r o t o x i c[J].A n g e w a n d t e C h e m i e,2021,60(17):9215-9246.[7] Y A N Z,L I U S,L I U Y,e t a l.E f f e c t s o f d i e t a r ys u p e r o x i d e d i s m u t a s e o n g r o w t h p e r f o r m a n c e,a n t i o x i d a n t c a p a c i t y a n dd i g e s t i v ee n z y m ea c t i v i t y o fY e l l o w-f e a t h e r b r o i l e r s d u r i n g t h e e a r l y b r e e d i n gp e r i o d(1-28d)[J].J o u r n a lo f A n i m a la n d F e e dS c i e n c e s,2022,31(3):232-240.[8] M C C O R D J M,F R I D O V I C H I.S u p e r o x i d ed i s m u t a s e:A ne n z y m i cf u n c t i o n f o r e r y t h r o c u p r e i n(h e m o c u p r e i n)[J].J o u r n a l o f B i o l o g i c a l C h e m i s t r y,1969,244(22):6049-6055.[9] HU R,H EY,A R OWO L O M A,e t a l.P o l y p h e n o l s a sp o t e n t i a l a t t e n u a t o r s o f h e a t s t r e s s i n p o u l t r yp r o d u c t i o n[J].A n t i o x i d a n t s,2019,8(3):67. [10]J A HA U N A,G L O R I A B.A r e v i e w o ft h ec a t a l y t i cm e c h a n i s m o f h u m a n m a n g a n e s e s u p e r o x i d ed i s m u t a s e[J].A n t i o x i d a n t s,2018,7(2):25.[11]徐颢溪.超氧化物歧化酶综合利用研究进展[J].园艺与种苗,2014,8:59-62.X U H X.R e s e a r c h p r o g r e s s o n 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 u t i l i z a t i o no fs u p e r o x i d e d i s m u t a s e[J].H o r t i c u l t u r e&S e e d,2014,8:59-62.(i nC h i n e s e)[12]徐蓉,卢明.铜及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对神经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J].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2011,38(5):461-463.X U R,L U M.R e s e a r c h p r o g r e s s o n t h en e u r o p r o t e c t i v e e f f e c t s o f c o p p e r a n d c o p p e r-z i n cs u p e r o x i d e d i s m u t a s e[J].J o u r n a lo f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N e u r o l o g y a n d N e u r o s u r g e r y,2011,38(5):461-463.(i nC h i n e s e)[13]冯伟,冯雅琪,徐晶雪.大蒜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提取方法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21,27(5):19-20.F E NG W,F E N G Y Q,X U JX.S t u d y o ne x t r a c t i o nm e t h o d o f s u p e r o x i d e d i s m u t a s e f r o m g a r l i c[J].A n h u iA g r i c u l t u r a lS c i e n c eB u l l e t i n,2021,27(5):19-20.(i nC h i n e s e)[14] WU DD,J I NS,C H E N GRX,e t a l.H y d r o g e n s u l f i d ef u n c t i o n sa sa m i c r o-m o d u l a t o rb o u n da tt h ec o p p e ra c t i v es i t e o f C u/Z n-S O D t o r e g u l a t et h ec a t a l y t i ca c t i v i t y o f t h e e n z y m e[J].C e l l R e p o r t s,2023,42(7):112750.[15]张旭,张蕾,许鹏琳,等.锰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催化原理与酶活性调节机制[J/O L].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2023.D o i:10.16476/j.p i b b.2022.0572.Z HA N G X,Z HA N G L,X U P L,e t a l.T h ec a t a l y t i cp r i n c i p l e a n d e n z y m e a c t i v i t y r e g u l a t i o nm e c h a n i s mo fm a n g a n e s e s u p e r o x i d ed i s m u t a s e[J/O L].P r o g r e s s i nB i o c h e m i s t r y a n d B i o p h y s i c s,2023.D o i:10.16476/j.p i b b.2022.0572.(i nC h i n e s e)[16] Z HA O H,Z HA N G R,Y A N X,e t a l.S u p e r o x i d ed i s m u t a se n a n o z y m e s:A n e m e r g i n g s t a rf o r a n t i-o x i d a t i o n[J].J o u r n a lo f M a t e r i a l s C h e m i s t r y B,2021,9(35):6939-6957.[17] N I U A,B I A N W P,F E N G S L,e t a l.R o l e o fm a n g a n e s es u p e r o x i d ed i s m u t a s e(M n-S O D)a g a i n s tC r(Ⅲ)-i n d u c e dt o x i c i t y i n b a c t e r i a[J].J o u r n a lo fH a z a r d o u sM a t e r i a l s,2021,403:123604.[18] S T O D D A R DBL,B R UHN K EJ,P O R T E R N,e t a l.S t r u c t u r e a n d a c t i v i t y o f t w o p h o t o r e v e r s i b l ec i n n a m a t e sb o u nd t o c h y m o t r y p s i n[J].B i o c he m i s t r y,1990,29(20):4871-4879.[19]刘小兰,刘晓红,张欣,等.M n-S O D与F e-S O D的结构和催化机理研究进展[J].有机化学,2003,1:30-36.L I U X L,L I U X H,Z HA N G X,e t a l.R e s e a r c hp r o g r e s s o n t h es t r u c t u r ea n dc a t a l y t i cm e c h a n i s mo fM n-S O D a n d F e-S O D[J].C h i n e s e J o u r n a l o fO r g a n i cC h e m i s t r y,2003,1:30-36.(i nC h i n e s e)[20] A C UÑA-C A S T R O V I E J O D,R A H I M I,A C UÑA-F E R NÁN D E Z C,e t a l.M e l a t o n i n,c l o c k g e n e sa n dm i t o c h o n d r i ai n s e p s i s[J].C e l l u l a ra n d M o l e c u l a rL i f eS c i e n c e s,2017,74(21):3965-3987. [21] N A G A R H,P I A OS,K I M CS.R o l eo fm i t o c h o n d r i a lo x i d a t i v e s t r e s s i n s e p s i s[J].A c u t e a n d C r i t i c a lC a r e,2018,3(2):65-72.[22]冉启艳,谭薇.超氧化物歧化酶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研究进展[J].国际眼科杂志,2023,23(5):759-762.R A N Q Y,T A N W.R e s e a r c h p r o g r e s so f s u p e r o x i d ed i s m u t a s ei n d i a be t i c r e t i n o p a t h y[J].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E y eS c i e n c e,2023,23(5):759-762.(i nC h i n e s e)[23] C E Z A R E-G OM E SE A,M E J I A-D A-S I L V A L D C,P E R E Z-MO R A L S,e t a l.P o t e n t i a lo f m i c r o a l g a ec a r o t e n o id s f o r i n d u s t r i a l a p p l i c a t i o n[J].A p p l ie dB i o c h e m i s t r y a n dB i o t e c h n o l o g y,2019,188(3):602-634.[24] C O U L OM B I E R N,J A U F F R A I ST,L E B O U V I E RN.A n t i o x i d a n t c o m p o u n d s f r o m m i c r o a l g a e:Ar e v i e w[J].M a r i n eD r u g s,2021,19(10):549. [25]林继辉,陈莎莎,陈梓嫔,等.余甘子果超氧化物歧化酶提取工艺优化及抗氧化性研究[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32(2):199-208.L I NJ H,C H E N S S,C H E N Z P,e t a l.S t u d y o ne x t r a c t i o n p r o c e s s o p t i m i z a t i o n a n d a n t i o x i d a n ta c t i v i t y o fs u p e r o x i d e d i s m u t a s ef r o m P h y l l a n t h u se m b l i c af r u i t[J].J o u r n a l o f Y u n n a n M i n z uU n i v e r s i t y(N a t u r a l S c i e n c e sE d i t i o n),2023,32(2):159中国畜牧兽医51卷199-208.(i nC h i n e s e)[26]崔红霞.超氧化物歧化酶模拟物对肉仔鸡生长性能和抗氧化的影响[J].哈尔滨:东北农业大学,2019.C U IH X.E f f e c t so f s u p e r o x i d ed i s m u t a s em i m i c so ng r o w t h p e r f o r m a n c e a n d a n t i o x i d a n t c a p a c i t y o fb r o i l e r s[J].H a r b i n:N o r t h e a s t A g r ic u l t u r a lU n i v e r s i t y,2019.(i nC h i n e s e)[27] A HMA D P,UMA R S,S HA R MA S.M e c h a n i s m o ff r e e r a d i c a l s c a v e ng i n g a n dr o l eo f ph y t o h o r m o n e si np l a n t su n d e ra b i o t i cs t r e s s e s[A].P l a n t A d a p t a t i o na n dP h y t o r e m e d i a t i o n[C].L o n d o n:S p r i n g e r,2010.[28] S O N G J,MA D,Y I N J,e t a l.G e n o m e-w i d ec h a r a c t e r i z a t i o na n de x p r e s s i o n p r o f i l i n g o f s q u a m o s ap r o m o t e r b i n d i n g p r o t e i n-l i k e(S B P)t r a n s c r i p t i o nf a c t o r si n w h e a t(T r i t i c u m a e s t i v u m L.)[J].A g r o n o m y,2019,9(9):527.[29] HA R D I A N Y N S,R E M I F T A P U T R A M A,P E N A N T I A N R M,e t a l.E f f e c t s o f f a s t i n g o nF O X O3e x p r e s s i o na sa na n t i-a g i n g b i o m a r k e r i nt h el i v e r[J].H e l i y o n,2023,9(2):e13144. [30]J I A N G Y,Y A N F,F E N GZ,e t a l.S i g n a l i n g n e t w o r ko f f o r k h e a d f a m i l y o f t r a n s c r i p t i o n f a c t o r s(F O X O)i nd ie t a r y r e s t r i c t i o n[J].C e l l s,2019,9(1):100.[31]燕瑞,吴炼金,易艳平,等.关于S O D抗衰老主要机理探讨[J].南昌师范学院学报,2000,6:50-51.Y A N R,WU LJ,Y I Y P,e t a l.D i s c u s s i o no nt h em a i nm e c h a n i s m o fS O D a n t i-a g i n g[J].J o u r n a lo fN a n c h a n g N o r m a l U n i v e r s i t y,2000,6:50-51.(i nC h i n e s e)[32]张小锐,程肖蕊,王健辉,等.S O D模拟物A E O L-10150延长S AM R1小鼠平均寿命并抑制衰老相关分泌表型[J].神经药理学报,2018,8(2):48.Z HA N G XR,C H E N G X R,WA N GJH,e t a l.S O Dm i m e t i cA E O L-10150p r o l o n g st h ea v e r a g e l i f es p a no fS AM R1m i c ea n di n h i b i t sa g i n g-r e l a t e ds e c r e t o r yp h e n o t y p e[J].A c t a N e u r o p h a r m a c o l o g i c a,2018,8(2):48.(i nC h i n e s e)[33]张惠琴,李金华,张玉英.奥克丁(S O D)抗炎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2005,3:382-383.Z HA N G H Q,L I J H,Z HA N G Y Y.T e s ts t u d y o ft h ea n t i-f l a m m a t o r y e f f e c to f O c g o t e i n(s u p e r o x i d ed i s m u t a s e)[J].C h i ne s eJ o u r n a lof H e m o r h e o l og y,2005,3:382-383.(i nC h i n e s e)[34]袁玮,张岫美,李应全,等.超氧化物歧化酶抗炎作用研究[J].山东医科大学学报(医学版),1986,3:39-42.Y U A N W,Z HA N G X M,L I Y Q,e t a l.A n t i-i n f l a m m a t o r y e f f e c t o f s u p e r o x i d e d i s m u t a s e[J].J o u r n a l o f S h a n d o n g U n i v e r s i t y(H e a l t hS c i e n c e s),1986,3:39-42.(i nC h i n e s e)[35]童荣生,叶松柏.超氧化物歧化酶及其脂质体的抗炎作用研究[J].中国药业,1996,11:28-29.T O N G R S,Y E S B.A n t i-i n f l a m m a t o r y e f f e c t so fs u p e r o x i d e d i s m u t a s e a n d i t s l i p o s o m e[J].C h i n aP h a r m a c e u t i c a l s,1996,11:28-29.(i nC h i n e s e) [36]马玉,李研,骆亚莉,等.肿瘤坏死因子-α在慢性炎症与肿瘤发生中的作用[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22,38(12):1419-1423.MA Y,L I Y,L U O Y L,e t a l.T h er o l eo ft u m o rn e c r o s i s f a c t o r-αi n c h r o n i c i n f l a m m a t i o n a n dt u m o r i g e n e s i s[J].T h eC h i n e s eJ o u r n a lo f C l i n i c a lP h a r m a c o l o g y,2022,38(12):1419-1423.(i nC h i n e s e)[37] V O U L D O U K I SI,L A C A N D,K AMA T E C,e t a l.A n t i o x i d a n ta n d a n t i-i n f l a m m a t o r y p r o p e r t i e s o f aC u c u m i s m e l o L C.e x t r a c t r i c h i n s u p e r o x i d ed i s m u t a se a c t i v i t y[J].J o u r n a l o fE t h n o p h a r m a c o l o g y,2004,94(1):67-75.[38] Z A I N UM IC M,S I R E G A R G A,W I J A Y A D W,e t a l.C o m p a r i s o ne n t e r a l s u p e r o x i d ed i s m u t a s e1I Ua n d5I Uf r o m C u c u m i sm e l o L.Ce x t r a c tc o mb i n e dw i t h g l i a d i na sa na n t i o x i d a n ta n da n t i-i n f l a m m a t o r yi nL P S-i n d u c e ds e p s i sm o d e l r a t s[J].H e l i y o n,2022,8(8):e10236.[39] Z HA N G Z.R e s e a r c h a d v a n c e s o n t i l a p i as t r e p t o c o c c o s i s[J].P a t h o g e n s,2021,10(5):558.[40] WA N GJ.N e u t r o p h i l s i n t i s s u e i n j u r y a n dr e p a i r[J].C e l l a n dT i s s u eR e s e a r c h,2018,371(3):531-539.[41] B A O W,X I N G H,C A OS,e t a l.N e u t r o p h i l s r e s t r a i ns e p s i s a s s o c i a t e d c o a g u l o p a t h y v i a e x t r a c e l l u l a rv e s i c l e sc a r r y i n g s u p e r o x i d ed i s m u t a s e2i nam u r i n em o d e l o f l i p o p o l y s a c c h a r i d e i n d u c e d s e p s i s[J].N a t u r e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 s,2022,13(1):4583.[42]徐军发,凌天翼,唐俊杰.抗伤寒沙门菌S O D抗体的免疫保护作用[J].贵州医科大学学报,1997,3:17-20.X UJF,L I N G T Y,T A N GJJ.I m m u n e p r o t e c t i v ee f f e c t o f S O Da n t i b o d y a g a i n s t S a l m o n e l l a T y p h i[J].J o u r n a lo f G u i z h o u M e d i c a l U n i v e r s i t y,1997,3:17-20.(i nC h i n e s e)[43]龚珊,蒋星红,周晓鸥,等.超氧化物歧化酶(S O D)对免疫功能的抑制[J].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2001,4:262-264.G O N GS,J I A N G X H,Z H O U X O,e t a l.I n h i b i t i o no fi m m u n e f u n c t i o nb y s u p e r o x i d ed i s m u t a s e(S O D)[J].C h i n e s e J o u r n a l o f H e m o r h e o l o g y,2001,4:262-264.259。
超氧化物歧化酶的研究与应用 霍荣辉 运城学院,运城,2006142121 摘要: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简称SOD),是一类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的金属酶,能够催化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发生歧化反应,平衡机体内的氧自由基,己成为化学及生物化学研究领域中热门的研究课题。作为生物体内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洁剂,SOD在防辐射、抗衰老、消炎、抑制肿瘤和癌症、自身免疫治疗等方面显示出独特的功能,在医学、食品、化妆品等领域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目前,世界各地学者对SOD的研究方兴未艾,深入研究SOD不仅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也有着重大的实际应用价值。现从分类、分布、结构、性质、催化机理、制备、应用等方面探讨了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基础研究进展。
关键字: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自由基;应用;研究 1 SOD概述:
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能清除生物体内的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维持机体中自由基产生和清除动态平衡的一种金属酶。具有保护生物体,防止衰老和治疗疾病等作用。 1938年Mann和Keilin[1]首次从牛红细胞中分离出一种蓝色的含铜蛋白质(Hemocuprein),1969年Mccord及Fridovich[2]发现该蛋白有催化O2,发生歧化反应的功能,故将此酶命名为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Dismutase,SOD,EC1.15.1.1)。现已发现了3种类型的SOD:Cu/Zn SOD、Mn-SOD、Fe-SOD[3]。 2 SOD的分布、分类及理化性质
2.1 SOD的分布与分类 SOD是一类清除自由基的蛋白酶,对需氧生物的生存起着重要的作用,是生物体防御氧毒性的关键。迄今为止,科学家已从细菌、真菌、原生动物、藻类、昆虫、鱼类、植物和哺乳动物等生物体内都分离得到了SOD。基于金属辅基不同,这些SOD至少可以分为Cu/ Zn-SOD、Mn-SOD、Fe-SOD三种类型。 表1 SOD的分类及分布
种 类 颜 色 分子量 分子构象 亚基数 分 布 Cu /Zn SOD Mn SOD Fe SOD 蓝绿色 粉红色 黄色 32000 80000 40000 β- 折叠 α- 螺旋 α- 螺旋 2 4 2
真核细胞 真核细胞、原核细胞 原核细胞 注: Fe- SOD 也可能存在于真核藻类及植物叶绿体基质中
[4]
2.2 SOD的催化机理 超氧化物歧化酶作用的底物是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它既带一个负电荷,又只有一个未成对的电子。在不同条件下,O2-既可作还原剂变成O2,又可作氧化剂变成H2O2,H2O2又在过氧氢酶(Catalase,CAT)的作用下,生成H2O和O2,由此可见,有毒性的O2-在H2O2又在过氧氢酶(Catalase,CAT)的作用下,生成H2O和O2,由此可见,有毒性的O2-在SOD和CAT共同作用下,变成了无毒的H2O 和O2 。超氧化物歧化酶是机体内天然的自由基清除剂,催化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发生歧化反应,清除的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对机体的作用。SOD催化O2-的反应如下: 2O2-+2H+ SOD H2O2+O2 2H2O2 CAT 2H2O+O2(CAT为过氧化物酶) H2O2+2GSH GSHPX GSSG+2H2O(GSHPX为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3 SOD的结构和活性影响因素
3.1 SOD的结构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从结构上可分为两族:Cu/Zn-SOD为第一族,Mn-SOD和Fe-SOD为第二族。天然存在的SOD,虽然活性中心离子不同,但催化活性部位却具有高度的结构同一性和进化的保守性,即活性中心金属离子都是与3或4个组氨酸(His)、咪唑基(Mn-SOD含1个天门冬氨酸羧基配位)和1个H2O分子呈畸变的四方锥或扭曲的四面体配位。CuZn-SOD作为SOD结构上的第一族,是人们对于SOD结构研究的突破口,也是人们了解最多的一种SOD。比较不同来源的Cu/Zn-SOD的氨基酸序列可以发现,它们的同源性都很高[6]。有些氨基酸还很保守,在所有序列中都不变,这暗示着这些氨基酸与活性中心有关。Cu/Zn-SOD每个分子由两个亚基通过疏水作用和氢键力缔合成二聚体,肽链内部由半胱氨酸C55
和C144的巯基构成的二硫桥对亚基缔合起重要作用。Richardson用0.2nmX-射线衍
射晶体结构分析得到Cu/Zn-SOD三维结构,指出SOD的活性部位是以Cu为中心的一个“疏水口袋”(见图1)[5]。 图1 天然Cu/Zn-SOD活性中心结构 Cu和Zn处在疏水口袋底部,相距约0.63nm。Cu(Ⅱ)与四个组氨酸残基咪唑环上N原子配位形成变形的平面四方形结构,其轴向位置上还结合着一个水分子,Zn(Ⅱ)则与三个组氨酸和一个天冬氨酸配位形成畸变的四面体结构,Cu(Ⅱ)与Zn(Ⅱ)之间通过共同连接一分子组氨酸而形成“咪唑桥”结构。 Mn-SOD和Fe-SOD同属于SOD结构上的第二族,Mn-SOD是由203个氨基酸残基构成的四聚体,Mn(Ⅲ)是处于三角双锥配位环境中,其中一轴向配位为水分子,另一轴向被蛋白质辅基的配位His-28占据,另3个配基His-83、His-170和Asp-166位于赤道平面。Fe-SOD的结构比较简单且与Mn-SOD类似,且活性中心是由3个His,1个Asp和1个H2O扭曲四面体配位而成[7]。
3.2 SOD的活性影响因素 SOD的催化活性主要与SOD活性中心的氨基酸残基、金属离子及其配位环境、“咪唑桥”的变化有关。SOD活性中心的精氨酸和组氨酸对SOD的催化活性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这两个氨基酸离中心金属离子非常近,而且均带有正电荷,能诱导底物O2-.,进入活性中心,并可在催化过程中提供H+以加快歧化反应速度。如这两个氨基酸残基被破坏或修饰,SOD将会失活。SOD中心金属离子的作用也不相同。对于Cu/Zn SOD,Zn(Ⅱ)的作用一是调节咪唑基与Cu的相互作用,二是稳定活性中心的结构。若除去酶分子中Zn (Ⅱ)而保留原有环境中时Cu(Ⅱ),SOD仍有相当高的活性。Cu(Ⅱ)与酶催化作用有关,起着传递电子的作用。若除去Cu(Ⅱ),则SOD将会失活,重新加入Cu(Ⅱ)后SOD的酶活性恢复。另一方面,Cu(Ⅱ)所处的环境对活性有重要影响。若以其它金属离子代替Cu(Ⅱ),同时用Cu(Ⅱ)代替Zn(Ⅱ),则酶失去全部活性。另外,只有结合态的Cu(Ⅱ)才直接与活性有关,但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增加游离的Cu(Ⅱ) 的浓度可显著提高SOD活性[8]。 对“咪唑桥”配合物进行催化的研究表明,在催化过程中,“咪唑桥”在与铜相连的一侧的N原子迅速地发生了质子化和去质子化的变化[9],对酶的催化活性有重要影响。
3.3 SOD的活性检测 SOD的活性测定方法一般分直接测定法和间接测定法。 3.3.1 直接法 直接测定法的原理是直接测定SOD催化反应的底物反应速度或产物生成速度。常见的直接测定方法有EPR法、脉冲辐解法、超氧化钾法等。直接法需专用的仪器,故此类方法一般实验室较难应用。 应用脉冲射解技术进行毫微秒级快速动力学跟踪,及快速冰冻结合电子自旋共振(ESR)波谱观察,来直接获取SOD和O2-的动力学信息,如极谱氧电极法。 3.3.2 间接法 间接测定法是通过某种能产生O2-的系统,使O2-进行另一个便于检测的反应,测定特征波长下的光吸收变化速率,计算SOD对这个反应的抑制程度从而间接定量SOD活性。常见的间接测定方法有黄嘌呤氧化酶-细胞色素C法、邻苯三酚自氧化法、微量邻苯三酚自氧化法、黄嘌呤氧化酶-NBT法、NBT光还原法等。 由产生超氧自由基的系统和检测O2-的系统所组成,如NBT还原法、黄膘呤氧化酶法和邻苯三酚自氧化法等各种间接法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应用时应有所考虑。 4 SOD的分离与提取
4.1 动物SOD的分离提取 动物SOD是最早为人民所认知的,它的分离提取技术也较为成熟。人民相继从牛、猪、羊、马等动物红细胞、肌肉、肝脏组织中分离和纯化出SOD。SOD常用纯化制备方法有离子交换法、疏水色谱法、凝胶过滤法和金属螯合亲和层析法等。以牛血SOD提取方法为例,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溶血液制备、选择性热变性、超滤浓缩、丙酮沉淀、柱层析、冷冻干燥。
4.2 植物SOD的分离提取 由于疯牛病的影响,欧盟规定从1997年月1月开始,不准使用牛血SOD作为食品添剂,植物SOD的开发研究开始彰显其重要性。我国近年来在植物SOD的研究领域有大量相关进展报道。许平[10]袁艺[11]、赵文芝[12]、余旭亚[13]等分别从大蒜、桑叶、沙棘、仙人掌中提取出SOD并进行相关研究,由于SOD活性测定方法并不统一,因此未能进行横向比较。SOD的提取方法主要有分步盐析法、有机溶剂沉淀法、层析柱法等。
4.3 微生物SOD的分离提取 4.3.1 酵母SOD的提取 有下列几种方法破壁制备SOD粗酶液:超声波处理法(JC-2型超声波处理仪处理5min)、细胞自溶法(提取5h)、酶裂解法(2%蜗牛酶液,30℃保温7.5h)、氯仿-乙醇法。将酵母菌种进行摇瓶培养,经离心收集后的菌体悬浮在磷酸盐缓冲液中,超声破壁。离心出去残渣,得粗酶提取液。将此液按5:3的比例加入乙醇、氯仿,搅拌2h,离心初杂蛋白,上清液加入0.75倍冷丙酮,得白色沉淀,将沉淀溶解于0.025mol·L-1pH 7.6磷酸盐缓冲液,透析过夜,除去小分子物质,离心后上DEAE-32柱,然后2.2~50mmol·L-1pH7.6磷酸盐缓冲液进行梯度洗脱,收集具有SCD活性的洗脱液[14]。 4.3.2 细菌SOD的提纯 菌体用超声波破菌、3000r·min-1离心除去核酸碎片,上清液用纸浆过滤,活性部分用15%饱和度(NH4)2SO4盐析、离心收集酶蛋白,用缓冲液溶解,超滤除去小分子物质,上DE-32柱(1.5×9.0cm),用0~0.2 mol·L-1NaCl缓冲液梯度洗脱,得到分离的SOD,冷冻干燥,备用[15]。
5 SOD的研究动态
5.1 结构性能改造 由于受到①半衰期短;②相对分子质量大,不易透过细胞膜;③口服时易受胃蛋白酶分解;④体内特异性等因素的限制,SOD很难作为药用酶广泛应用于临床中。对SOD进行化学修饰,既能保留天然酶的活性,又能提高其稳定性。SOD化学修饰的方法主要有:①对SOD的氨基酸残基进行化学修饰,主要是对非活性部位进行修饰,目的是提高其稳定性同时保留较高的生物活性;②用水溶性大分子(如聚乙二醇、聚蔗糖、右旋糖酐和聚烯属烃基氧化物等)对SOD进行共价修饰以提高酶学特性;③对SOD进行酶切改造,降低相对分子质量、减小抗原性。研究表明:经过化学修饰后的SOD基本上保持了天然酶的活性,在耐热、耐酸碱和抗胃蛋白酶分解等方面均有很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