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用)
- 格式:ppt
- 大小:7.84 MB
- 文档页数:59
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复习课)复习目标:1.能熟练说出脊椎动物各类群主要特征。
2.描述鱼、青蛙、蜥蜴、家鸽、家兔与其生活相适应的结构特点,能举例说出各类群常见的代表动物。
认同“生物的形态结构总是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3.感知生物“由低等到高等、由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的进化顺序复习重点、难点1.脊椎动物的类群及特征2. 各类群与其生活相适应的结构特点复习过程:一、导入识别图片,说出他们都属于什么类群?哪几个可以划分成一组?引出课题,并出示复习目标二、基本知识梳理知识点一: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概念和分类1.脊椎动物与无脊椎动物概念2.脊椎动物包括: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知识点二:动物与其生活相适应的结构特征A.鱼类适于水中生活的特征(1)体型:身体呈,减少。
(2)体表:覆盖着,表面有一层,减少。
(3)运动器官:鳍①背鳍、胸鳍和腹鳍:保持鱼体②尾鳍:游泳:(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提供动力)(4)呼吸器官:。
重点解析:鳃丝的特点和流出的水中气体的变化B.两栖类适应水陆两栖生活的特征1.与周围环境颜色相似,为保护色2.且分泌,游泳时减少阻力;皮肤里密布,可辅助呼吸,这是对陆上生活的适应3.头部有口、等发达的感觉器官,是对陆地复杂环境的适应4.前肢,可身体;后肢,趾间有,适于和.5.青蛙用呼吸,辅助呼吸,在水中、陆地均可呼吸6.卵生、体外受精(在中)C. 爬行动物已经完全适应陆生环境的特点1.头后面有,可以灵活转动,便于。
2.四肢短小,可以迅速爬行。
3.皮肤,表面覆盖有,既保护身体又能减少。
4.只用呼吸,气体交换能力强,满足对氧气需求。
5.体内受精,将卵产在上,卵内较多并含有一定的,卵外有坚韧的保护。
(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
)难点点拨:1、不是既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陆地上的动物就是两栖动物,如扬子鳄、龟等动物就属于爬行动物。
2、与两栖动物相比,爬行动物才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其原因是爬行动物的生殖和发育彻底脱离了水的限制。
脊椎动物知识点总结大一脊椎动物知识点总结脊椎动物是地球上最进化的生物之一,拥有脊柱和脊椎骨。
本文将为您总结一些关于脊椎动物的知识点,帮助您更好地了解这一类生物。
一、脊椎动物的分类脊椎动物根据不同的特征和进化线索,可以分为以下几个主要类群:1. 鱼类:鱼类是最早进化出来的脊椎动物,主要特征是鳞片和鳃呼吸。
鱼类可以分为软骨鱼和硬骨鱼两大类。
2. 两栖动物:两栖动物可以在水中和陆地上生活,最著名的两栖动物是青蛙。
两栖动物的特征是具有肺和皮肤呼吸,以及生活史中的蝌蚪阶段。
3. 爬行动物:爬行动物可以分为蜥蜴、蛇、鳄鱼和龟鳖等不同类型。
爬行动物的特征是四肢承受身体的重量和表皮的角质化。
4. 鸟类:鸟类是羊膜动物中最为进化的类群之一。
鸟类的特征是具有羽毛和鸟喙,能够飞行并进行高度复杂的行为。
5. 哺乳动物:哺乳动物是脊椎动物中进化程度最高的类群。
哺乳动物的特征是具有乳腺和发达的大脑,能够进行高级的学习和适应复杂的环境。
二、脊椎动物的骨骼系统脊椎动物的骨骼系统起到支撑和保护内脏器官的作用。
这个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 脊柱:脊柱是脊椎动物身体的主要支撑结构,由一系列的脊椎骨组成。
脊柱不仅能够支撑身体,还保护了脊髓。
2. 骨骼:脊椎动物的骨骼由骨头、关节和软骨组成。
骨头提供支撑和保护,关节使得动物能够进行运动,软骨则起到减震的作用。
3. 头骨:头骨是脊椎动物头部的支撑结构,保护了脑部和感觉器官。
头骨的形状和结构因不同的物种而异。
4. 四肢:脊椎动物的四肢分为前肢和后肢,用于移动和捕食。
不同的动物根据其生活方式和环境的不同,四肢形状和功能也有所不同。
三、脊椎动物的呼吸和循环系统脊椎动物的呼吸和循环系统是维持其生命活动的重要系统。
这些系统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 呼吸系统:脊椎动物的呼吸系统通过气管、肺和鳃等器官进行氧气的吸入和二氧化碳的排出。
不同的动物根据其生活环境和进化历史,呼吸器官也呈现出多样性。
2. 心血管系统:脊椎动物的心血管系统由心脏和血管组成。
第二节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一、鱼类、两栖类和爬行类1.(2019·湖南邵阳)生活中有许多动物的名称带有“鱼”字,但不一定属于鱼类。
下列动物中,属于两栖动物的是()A.娃娃鱼B.鱿鱼C.甲鱼D.鳄鱼2.(2019·湖南郴州)初夏时节,池塘里可以看到小蝌蚪。
下列和蝌蚪呼吸方式相同的动物是()A.娃娃鱼、草鱼、乌龟B.青蛙、带鱼、鸽子C.泥鳅、海马、鲨鱼D.鳄鱼、海豚、缢蛏3.(2019·连云港)某同学探究鲫鱼适应水中生活的特征,并作了记录。
下列记录中错误的是()A.具鳞片,鳞片上有黏液,可减小游泳阻力B.靠尾部和躯干部左右摆动产生向前的动力C.呼吸器官是鳔,鳃只起辅助呼吸的作用D.侧线感知水流的方向、速度和测定方位4.(2019·临沂)下列动物类群与其特征相对应的是()A.腔肠动物:身体由三层细胞组成,辐射对称。
如水螅、水母等B.节肢动物: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一个类群。
如虾、蟹等C.环节动物: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运动。
如蚯蚓、钩虫等D.鱼类:终生生活在水中,用鳍游泳,用鳃呼吸。
如鱿鱼、墨鱼等5.(2019·四川巴中)下列各项中,属于鲫鱼与水中生活相适应的特征是()①卵生②用鳃呼吸③用鳍游泳④体表覆盖鳞片,有黏液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6.(2019·湖南娄底)一生中呼吸器官较多的动物是()A.蚯蚓B.青蛙C.龟D.海豹7.(2019·贵州六盘水)冬天到了,蛇要冬眠,而兔子不需要冬眠,主要原因是()A.蛇的体表没有毛,兔子体表被毛B.蛇没有四肢,兔子有发达的四肢C.蛇是变温动物,兔子是恒温动物D.蛇的身体小,不耐冷;兔子身体大,耐冷8.(2019·山西)青蛙不能像蜥蜴那样在远离水源的陆地生活。
青蛙的下列特征与此无关的是()A.肺不发达,需要皮肤辅助呼吸 B.皮肤裸露,体内水分容易散失C.生殖和幼体的发育离不开水 D.体温不恒定9.(2019·河北保定)下列动物与其所属类群匹配错误的是()A.蜈蚣,蝗虫一节肢动物B.涡虫、绦虫一扁形动物C.河蚌、蜗牛一软体动物D.大鲵、扬子鳄一两栖动物10.(2019·湖南长沙)春天,变色树蜥(爬行动物)喜欢在有阳光的清晨先晒太阳,再去觅食,根据所学知识推测,它晒太阳主要为了()A.清洁身体 B.防止水分散失 C.升高体温D.躲避天敌11.(2019·泰安)下列动物个体与特征,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鳄鱼﹣体表覆盖角质鳞片;用肺呼吸;产有坚韧卵壳的卵B.蝙蝠﹣前肢变成翼;体温恒定;有气囊辅助肺呼吸C.涡虫﹣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D.蛔虫﹣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12.(2019·威海)不同的动物类群既有各自的特征,又有共同的特征。
2.2.2 脊椎动物【学习目标】1.鱼有哪些主要特征?鱼与人类的生活有什么关系?2.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什么?它们与人类的生活有什么关系?3.鸟的主要特征是什么?4.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什么?他们与人类的生活有什么关系?【自学导航】一、脊椎动物的定义身体内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的动物,统称为脊椎动物。
二、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一)鱼类1、鱼的生活环境:有的生活在________中,有的生活在河流、湖泊和池塘等淡水水域;有的在水体________游动,有的在水体________栖息;有的以水生植物为主食,有的生性凶猛,专门捕食其他水生动物。
鱼分________和________。
淡水鱼有著名的四大家鱼(青鱼,草鱼,鲢鱼,鳙鱼)和鲤鱼,鲫鱼等。
海水鱼有带鱼、鲳鱼、大黄鱼、小黄鱼、噬人鲨等。
2、鱼之所以能够在水中生活,有两个特点至关重要:一是________;二是________。
3、主要特征:生活在________中,体表常有________覆盖,用________呼吸,通过________和________的摆动以及________的协调作用游泳。
例如:鲫鱼、鲤鱼、鲨鱼等。
4、适应水中生活的特点:身体呈________,可减少游泳时水的阻力。
体表的________,既保护身体又减小阻力。
用________呼吸,能在水中获取氧气。
________的协调作用,帮助鱼在水中保持平衡、改变方向等。
(二)两栖类和爬行类两栖类1.青蛙结构与功能:________可感知声波;________呼吸时气体进出的通道;________支撑身体;________能跳跃也能划水。
身体的这些特点使它既能在陆地上生活,也能在水中活动。
青蛙适应陆地生活,还与它能用________呼吸密不可分。
青蛙的肺结构简单不发达。
________裸露且能分泌粘液,湿润的皮肤里密布毛细血管也可以进行气体交换,以辅助呼吸。
2、主要特征:幼体生活在________中,用________呼吸;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也可在水中游泳,用________呼吸,________可辅助呼吸。
生物学脊椎动物有哪些分类?脊椎动物是生物界中一类具有脊柱或脊椎骨的动物,它们属于脊索动物门(Chordata)。
脊椎动物可根据不同的分类系统和分类标准进行划分。
根据传统的分类系统,脊椎动物主要分为以下几个主要类群:1. 鱼类(Pisces):鱼类是最早出现的脊椎动物类群,也是最为广泛的类群之一。
鱼类包括了无颌鱼类、软骨鱼类和硬骨鱼类等。
它们多生活在水中,呼吸通过鳃进行,身体通常呈流线型,具有适应水中运动的特殊结构,如鳍和鳞片。
2. 两栖类(Amphibia):两栖类包括了青蛙、蝾螈和蟾蜍等。
它们的生活方式是在水和陆地之间转换的,早期生活阶段通常在水中,成年后可以在陆地上生活。
两栖类的皮肤通常湿润,没有鳞片,通过皮肤进行呼吸。
3. 爬行类(Reptilia):爬行类包括了蜥蜴、蛇、龟和鳄鱼等。
它们是第一个完全适应陆地环境的脊椎动物类群。
爬行类的身体通常覆盖有鳞片,通过肺部进行呼吸。
4. 鸟类(Aves):鸟类是一类能够飞行的脊椎动物,它们具有羽毛和前肢改变为翼的特征。
鸟类的骨骼通常轻巧且中空,使得它们能够轻盈地飞行。
鸟类通过肺部进行呼吸。
5. 哺乳类(Mammalia):哺乳类是最高等和最复杂的脊椎动物类群。
它们具有哺乳腺,能够产生乳汁哺育幼崽。
哺乳类的体温恒定,具有毛发和耳朵等特征,通过肺部进行呼吸。
哺乳类包括了包括了食肉类、啮齿类、灵长类和鲸豚类等。
除了以上主要类群,还有一些特殊的脊椎动物类群,如爬行鸟类(Archosauria)包括了鸟类和鳄鱼等;合弓类(Synapsida)包括了哺乳类和其近亲;双孔类(Dipnoi)包括了肺鱼等。
这些类群在进化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需要注意的是,随着科学的发展,分类系统可能会发生变化,新的研究和发现可能会导致对脊椎动物分类的调整和重新组织。
因此,理解脊椎动物的分类需要不断关注最新的科学研究和分类系统的更新。
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观察鲫鱼的形态结构,说出鲫鱼的生活方式和与之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特点。
(重点)(2)描述鱼类的主要特征,说出鱼类适应水中生活的形态结构特点(重、难点、)(3)尝试描述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特征。
2.能力目标通过探究活动的实施,发展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和小组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初步确立生物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关注动物的生活环境。
(2)通过分组实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科学探究的素养。
课前准备:活鲫鱼、鱼的骨骼标本、玻璃缸、清水等,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多媒体图片。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及时间安排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复习提问3分钟1.1.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什么?2.2.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什么?3.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学生回忆。
强化知识的识记和落实。
创设情景激发兴趣2分钟生活中常见的小动物鱼、乌龟、蜥蜴、蛇等,它们形态特征、生活环境各不相同,但是它们又有共同之处,这共同之处是什么呢?这节课我们来认识这些动物。
板书:第二节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1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有哪些呢?教师明确:常见的脊椎动物有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
学生思考、讨论、交流、回答。
通过设疑激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兴趣,从而引入课题。
引导探究层层推进12分钟鱼类【导入】:小蝗虫到池塘边玩耍,遇见鲫鱼正在无聊的吐泡泡。
鲫鱼开腔道:“‘旱鸭子’,你敢把头没在水中一个小时吗?”小蝗虫满不在乎地说:“敢!但你敢到岸上呆一个小时吗?”鲫鱼想了想说:“敢!”心理却说:“等轮到我时,你早已憋死啦!”青蛙跑来作证。
于是小蝗虫将头深深浸入水中,一个小时后,小蝗虫安然无恙的抬起头,鲫鱼顿时傻了眼。
青蛙催促道:“鲫鱼先生请便吧。
”鲫鱼不得已,跳到岸上,不一会儿便死了。
你知道鲫鱼失败的原因是什么?鲫鱼有哪些特点适应水中生活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仔细观察鲫鱼,进一步认识鱼的特征。